山东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小麦常年种植面积5000多万亩,玉米4000多万亩。山东省地处南北交界区,生态环境复杂多样,随着农田生态条件和种植品种的改变,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及规律不断产生演变。近年玉米粗缩病爆发,严重年份发生面积900多万亩,重灾地减产80%以上,产量损失严重,引发民事纠纷;小麦白粉病、麦蚜常年发生,连年化学防治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及作物生产安全。粮食病虫害的有效防控成为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自 2006年 至 2013 年,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团队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粮食丰产工程项目、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等课题的支持下,针对玉米粗缩病及其传毒介体灰飞虱、小麦白粉病、麦蚜等危害严重小麦玉米的病虫害,进行了病原、关键流行因子、抗性资源的鉴定和分析,最终集成主要病虫害的快速检测体系和有效防控技术,建立了“小麦玉米联防节本增效的防虫控病技术规程”。
项目明确了山东省及周边省份部分地区玉米粗缩病病原为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研究发现同一地区不同RBSDV毒株存在遗传多样性。研究了传毒介体灰飞虱发生特性及对玉米粗缩病发生流行的影响,制定了灰飞虱带毒检测技术规程,对山东及周边区域越冬代和一代灰飞虱带毒情况进行检测,用于玉米粗缩病的流行预测;探明了稻麦连作区麦田一代灰飞虱成虫发生量及带毒率、玉米播期、品种抗性、生态环境是玉米粗缩病爆发流行的重要因素,建立了山东省玉米粗缩病流行预警体系。
对山东省小麦白粉病菌毒性小种、频率及变异动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小麦白粉病菌监测技术平台;证明了Pm21抗病基因是目前小麦育种可利用的最有效抗病基因,对现有的白粉病株菌表现良好的抗性。来源不同地区或同一区域的白粉病菌株致病性存在差异。
对1000 余个(份)小麦玉米推广品种、品种资源进行了抗性鉴定,选出10余个抗性良好的品种(系)提供给生产上推广应用;农大108、费玉2号、济单7号、天泰16、青农105、登海3号、青农8号等是良好的抗耐玉米粗缩病品种;抗耐白粉病的品种主要为良星99,烟农19等,多抗良种有潍麦8号、聊麦19号等。
筛选与研制出安全、高效、兼用型的新型药剂,提出不同药剂混用技术和治虫防病配套技术措施,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研制出四种防虫控病植物源新药剂,获得发明专利两项。筛选出了苦参碱、高效氯氰菊酯、啶虫脒、吡虫啉等防治麦蚜的高效药剂,兼治灰飞虱和蚜虫的药剂有烯啶虫胺,防治小麦白粉病的高效药剂有粉唑醇、甲基硫菌灵.氟环唑等;利用康宽+优拌+满适金三合一药剂拌种对玉米粗缩病防效达到68%。组建了小麦玉米联防节本增效技术体系,综合措施集成如下:1、适时播种,小麦适期晚播,玉米春播提倡适期早播(4月25日之前),夏玉米改套种为直播,使玉米幼苗易感病期避开1代灰飞虱成虫发生期,降低玉米粗缩病发病率;2、推广种植抗、耐病品种;3、稻麦连作区“治麦保玉米”,小麦采用种衣剂拌种,压低灰飞虱及蚜虫越冬代虫口基数,兼治根病、纹枯病等;春季防治白粉病、蚜虫时结合防治1代灰飞虱,将筛选的杀虫剂、杀菌剂桶混喷施1~2次; 4、玉米小麦连作区“一喷三防”,结合病虫兼治防治,用高效低残留药剂喷药1次,后期充分利用瓢虫、蚜茧蜂等天敌生态调控,减轻危害;玉米用康宽+优拌+满适金三合一药剂播前拌种,结合苗期用烯啶虫胺和病毒抑制剂等防虫控病。
“小麦玉米重大病虫鉴定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完善了小麦玉米病虫综合防控技术,提高了山东省粮食生产的防灾技术保障能力,综合评价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项目共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发表相关论文、论著17篇,建立检测技术规程2项。通过建立试验示范基地,举办培训会、现场会及研讨会等多种渠道,带动防控技术的推广,累计举办培训班32期,培训农民骨干15000余人次,印发相关技术资料10万余份。2011年以来,项目在临沂、济宁、荷泽、烟台、聊城等17地市(县)示范推广应用该技术规程,防治玉米粗缩病、小麦白粉病、纹枯病、蚜虫、灰飞虱等小麦、玉米田重大病虫害,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显著减少了化学农药的施药次数和用量,累积推广面积3018万亩,降低化学农药用量15%左右,获新增效益15亿余元,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步增长。“小麦玉米重大病虫鉴定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理论与技术创新突出,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荣获2014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