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3计划“特色果树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与应用”课题通过中期检查
日期:2015年07月10日
我国是世界桃起源中心,保存有世界上份数最多的桃种质,桃在我国的栽培面积和产量远高于其他国家,在果品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为进一步发掘优异桃种质资源,建立桃分子育种平台,十二五期间,国家863计划启动了“特色果树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与应用”课题。6月5日863计划领域办组织相关专家对课题进行了中期检查。
“特色果树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与应用”课题在研究初期,重点瞄准争议较大的桃进化路线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对84份桃种质的基因组重测序分析,课题组确定了普通桃的进化始于光核桃,之后为山桃,再次为甘肃桃,最终形成普通桃的进化路线,明确了新疆桃只是普通桃的一个地理类群,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基因组生物学》(Genome Biology)上。通过基因组学的研究,课题组发现与野生近缘种相比,虽然普通桃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s)只有野生桃的62.0%,但在这些SNPs中,普通桃特有SNPs占到其总SNP的47.3%,该结果很好的解释了桃总体多样性低,但特异性状丰富的矛盾。基于以上的研究结果,目前课题组正在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手段挖掘与桃主要农艺性状相关的基因和分子标记,在对杂交育种群体进行初步验证后发现大部分质量性状标记的准确率可达到90%以上,在未来3-5年内,利用该项技术研制的基因芯片可在桃常规育种中应用推广,将显著缩短我国桃的育种周期,加快主栽品种的更新换代,对提升我国果品在世界桃市场上的占有率、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检查期间,专家组认真听取了课题汇报,实地考察了课题种质资源圃及实验室,并审查了相关材料,专家组认为该课题执行两年来,在特色果树的种质表型精准评价、物种进化、分子标记及优异基因挖掘、代谢调控网络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为课题研究目标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材料基础和工作基础。同时,专家组指出,课题组应加强内部交流合作,加快搭建基因组学与育种高效应用技术平台,并进一步凝练思路,加强重大成果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