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农民都应该成为养地能手
2024.05.21
我有两个农民朋友,他们深谙种地必须养地的道理,靠土地致富,又把土地经营成当地顶尖的良田沃土。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江苏的何先生到福建诏安县承包 500 多亩盐碱地种大棚蔬菜。他坚持两个施肥措施:每茬种植前用便宜的畜禽粪干和碎秸秆撒上有机碳菌剂后翻耕到地里以代替有机肥,追肥就用液态有机碳溶合化肥滴灌,每茬都获得大丰收。他的大棚辣椒每亩每茬收 2 万多斤,茄子每亩收 3 万多斤。当地许多种菜大户都来参观并复制他的模式,使“诏安菜”成了上海、广州、杭州等大城市的名牌。老何成为“诏安菜”的带头人。
另一位是诏安相邻平和县的老蔡,他多年前就开始把菜市场的弃菜拉来喂鱼。春天收完鱼,塘泥挖出来和碎秸秆混合,用有机碳菌剂建堆,发酵后施到自己的果园。他的果园土壤松软透气蚯蚓很多。老蔡种的蜜柚基本不用化肥,单产却比别人高,果靓味甜售价好。更让农友们羡慕的是鱼和果成本都很低,6 亩鱼塘 4 亩果园,每年总收入 40 万元左右,而利润就有 20 多万元。
上述两个案例说明:职业农民要成功,养好地是基础。而养地的重头戏或主旋律,就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肥力是三维的:“物理肥力”即土壤物理性状的适耕性;“化学肥力”即土壤中植物所需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以及合适的PH 值;“生物肥力”即土壤中以微生物为基础的生态链的丰度。三维中都有“碳”的决定性影响。“碳”由有机质而来,如果有机质含量太低,哪一维肥力都提不起来,这就是土壤贫瘠。所以养地的目标主要是提高有机质含量
从土壤生态学和植物营养学的角度看,土壤有机质含量应该以 3%为红线,低于 3%是不合格的,高于 3%才可持续耕作。日本农民的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在 5%以上,这是他们世代重视养地的结果。我国台湾地区许多农民也是养地能手。我们新一代职业农民应向他们学习并超过他们,因为我们有了“碳菌合璧”技术。
对全国农业的影响,耕地面积的减少是减法,耕地有机质含量的减少是除法。如今我国耕地有机质含量平均还不到 2%,耕地保护的重中之重就是提高有机质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