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称银屑病为“白疕”,因其“肤如疹疥,色白而痒,搔起白皮”而得名。基于我国著名中医皮外科专家赵炳南教授“从血论治”的创新理论,“银屑病(白疕)‘从血论治’辨证体系的系统确证研究”项目团队进行了现况调查和多中心、大样本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了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候分布和演变规律;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在北京6家研究中心进行“从血论治”中药系列方药规范化的临床疗效评价;进行了银屑病“从血论治”辨证体系证候与现代医学诊疗方法的确证研究,提出抑制血管新生是理血解毒系列方治疗的可能机制,认为高频超声检测可作为血瘀证与非血瘀证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的依据之一。
“银屑病(白疕)‘从血论治’辨证体系的系统确证研究”项目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以及北京市中医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完成,主要完成人有王莒生、周冬梅、孙丽蕴、王萍、邓丙戌、张广中、陈维文、张苍、刘瓦利、瞿幸、白彦萍、黄尧洲、贾力、史飞、涂平、姜春燕、金力、李萍、梁燕、赵京霞、徐雯洁。项目发表论文58篇,相关文章被引用达413次。相关成果形成了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寻常型银屑病(白疕)中医药临床循证实践指南》,纳入了《白疕中医诊疗方案——中医临床路径》、国家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皮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北京地区中医常见病证诊疗常规》。在北京十余家三甲医院皮肤科均有应用,并向5家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形成了学术交流、技术协作、重点扶持的辐射网。
1.银屑病“从血论治”辨证体系的理论及文献研究
(1)著名中医皮外科专
(2)寻常型银屑病证候分布规律及与证候要素组成规律的现代文献研究。研究表明血热证、血瘀证和血燥证为寻常型银屑病的常见证候;寻常型银屑病常见的病位类证候要素是血、肝、肾、肌肤;常见的病性类证候要素是血热、血瘀、风、血燥、热、血虚、燥、湿。从文献角度为银屑病“从血论治”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体现了银屑病“从血论治”理论的正确性。
2.银屑病“从血论治”辨证体系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开展了“从血论治”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候分布、演变规律和证候的时相性研究,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广安门医院、东直门医院的2651例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寻常型银屑病以血热证最常见,其次为血燥证和血瘀证。证候分布与病期密切关联,血热证主要见于进行期,血燥证主要见于静止期和退行期,血瘀证主要见于静止期。说明银屑病中医证候具有明显的时相性。
3.银屑病“从血论治”辨证体系证候的临床研究及现代医学诊疗方法的确证研究
(1)“从血论治”银屑病辨证论治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优化方案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北京西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空军总医院对银屑病血热证、血燥证、血瘀证患者,进行“从血论治”中药系列方药规范化临床疗效验证。结果显示,血热证治疗组愈显率45.71%、总有效率71.43%,愈显率优于对照组;血燥证治疗组愈显率37.98%、总有效率67.09%,愈显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血瘀证治疗组愈显率32.35%、总有效率61.76%,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理血解毒系列方可显著改善患者瘙痒、心烦易怒、口干舌燥等症状。
(2)“从血论治”银屑病辨证论治多中心临床优化方案推广研究。于延庆县中医医院、平谷区医院、房山区良乡医院皮肤科对门诊患者应用“从血论治”临床优化方案,共入组观察105例患者,完成95例,表明痊愈率为4.21%,显效率为31.57%,有效率为32.63%,无效率为31.57%;三种证型经治疗后,皮损PAS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降低(P<0.01)。理血解毒系列方可显著改善皮疹灼热感、瘙痒程度、心烦易怒程度、口干舌燥程度等中医主要临床症状。
(3)“从血论治”银屑病辨证论治与现代医学诊疗方法的确证研究。银屑病各证型血清VEGF水平明显升高,血热证和血燥证患者在治疗后明显下调,表明抑制血管新生是凉血解毒方和养血解毒方治疗的可能机制。高频超声检测表皮厚度指数血瘀证>血热证>血燥证,其可作为血瘀证与非血瘀证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的依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