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统筹城乡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险现代服务应用示范”结合《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实际需要和方案实施对现代服务业的市场需求,旨在解决城乡统筹社会服务系统建设中具有共性的关键技术问题,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实现集成创新,形成统一规范的技术服务标准,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城乡统筹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险现代服务平台,通过项目实施形成以“改变传统服务模式,整合资源供求信息,打破城乡壁垒,服务城乡统筹的信息平台”为理念的现代服务应用示范工程。该项目由重庆大学朱庆生教授牵头,主要承担单位有重庆大学、重庆广典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重庆南华中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群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重庆亚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研究内容
项目共分为四个课题,各个课题既有自身的研究内容和任务指标,又互为支撑,共同服务“一个示范工程”和“两个示范应用”。项目研究内容包括:(1)统筹城乡现代服务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支撑平台;(2)第四方市场化就业服务体系构建及应用示范工程;(3)统筹城乡社会保险服务平台及应用示范工程。
项目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其中,统筹城乡现代服务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支撑平台为第四方就业服务体系打造就业服务信息支撑环境,提供多渠道多媒介信息访问、可信数据服务与智能数据处理、云存储服务等。第四方就业服务体系构建及应用示范工程通过多地呼叫中心和地面服务站,整合培训机构、中介机构等第三方就业服务机构,为城乡居民的就业提供服务。统筹城乡社会保险服务平台及应用示范工程通过集成和整合跨越城乡的社会保险信息(含医疗和养老保险)、医疗卫生机构、金融机构和商业机构等,实现跨平台、跨行业的社会保险服务。
二、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统筹城乡就业服务多方共赢商业模式
根据市场需求,结合现代服务业要求,通过整合多方业务流和价值链,探索并形成具有多方协同的第四方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建立了多方共赢的商业模式,有利于新型就业服务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性。为实现第四方就业服务产业链中的各角色共赢,通过市场机制这只“无形的手”和政府机制这只“有形的手”共同作用于就业服务产业链,推动产业链的正常运行。在商业运营上,项目平台通过集成整合第三方机构的服务内容,形成统一连续的服务综合体,向应聘者和招聘企业提供跟踪式的就业服务,在服务于就业者的同时,与服务链的各方形成利益共同体,并在其服务收益中分成结算获得服务收益。平台联合第三方为求职者提供金融保险、职业规划咨询、职业技能培训、专业技能认证等服务,在便民利民的同时,提高第三方机构的服务质量与效率,形成收益分成的共赢商业模式。
2.多渠道信息传递在劳动就业及社会保险现代服务中的实践
在劳动就业服务及社会保险服务体系中,利用固话网络、无线通信、互联网、广电网等多网融合,建立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居民服务门户(Web、手机、数字电视等多种版本)、求职呼叫中心、短信系统、网络电话系统、远程咨询系统、网站等平台,为城乡居民、社会保险管理机构、用工企业、金融保险机构、第三方就业机构等提供多渠道的信息服务、业务处理、管理分析等综合功能。对就业服务而言,能够从多种渠道采集数据,实现信息共享,并及时为就业市场的多方提供服务,避免了传统就业服务机构信息获取渠道单一、服务响应速度慢、服务双方沟通不畅等问题;对社会保险而言,可以将不同服务机构(如金融保险公司、医疗服务机构等)的服务信息以社保系统为主线,按人头归并、集成与衔接,形成“以人为中心”的服务体系,再通过多渠道的信息传递提供服务,缓解传统模式下不同服务机构服务自成体系而使整体社会服务效率大打折扣的问题。
3.基于金融社保卡的综合便民服务
以社会保险服务体系为框架,以项目建设的服务平台为基础,以广泛发行的金融社保卡为介质,整合衔接第三方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金融保险、医疗服务等),在基础社会保障服务的范围之上,扩充服务内容与范围,充实个性化服务功能,形成功能更完善、覆盖更全面、使用更便捷的社会服务综合体系。实现同一实体人在城乡统筹范围内的账户统一、服务综合。根据人口流动日趋频繁的现状,实现社会保障、社会性服务的跟踪与接续。同时,实现社保系统与银行金融机构间的用户交叉认证、跨机构文档共享、多方共建的信用分级系统等,通过金融社保卡集成金融保险功能、医疗服务功能,实现社保卡领取养老保险金和在金融、保险、商业、医疗等机构进行小额支付(通过绑定银行卡)。
4.专业领域数据分析方法与模型
针对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险信息多源异构的数据服务需求,通过SOA架构、SaaS业务模式、数据集成,整合第三方服务机构、用工企业、就业人群等劳动就业信息,集成和交换医疗卫生、金融保险和商业机构的异构数据信息,构建基于云服务中间件的、多层架构的统筹城乡现代服务支撑环境,实现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和以人为中心的数据集成和信息融合。项目组在云服务、云计算、网络容错、可信WEB服务、Petri网验证方面提出了新的思路和算法,在组合服务的服务质量、服务灵活性、服务名声启动等方面取得多项进展,发表了多篇SCI一区高水平论文。
三、应用示范情况
1.金融社保卡自助医疗结算及综合服务应用示范
针对就医中医保报销部分与个人自费部分分开结算给广大患者及家属带来的不便,项目组结合金融社保卡的金融支付功能和便民服务应用,研发了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了在同一台结算终端上使用同一张卡完成医保部分结算和个人承担部分结算的统一支付过程,实现了金融社保卡的“医疗结算一卡通”。同时,依靠金融社保卡的社保账号校验,项目组在重庆市多数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开展了预约挂号等综合服务应用示范,解决了主要医院普遍面临的挂号拥挤、次序混乱、容易激发矛盾等问题,实现了阳光挂号、阳光医疗,获得了医院的普遍好评。
为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促进统筹城乡社会保险业务的深入开展,根据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要求,项目组按照统一架构、统一内容管理、统一用户权限管理的设计思路,开发和实施了公众网站、12333呼叫中心、触摸屏、大屏幕、电子邮件和短信系统,建成了多渠道的公众服务平台,向公众发布政策法规、办事指南、问题解答、典型案例等信息,提供政策咨询、信息查询、就业求职和社会保障事务网上申办等服务,使社会保障服务走出办事大厅,延伸到街道、社区和服务对象的身边,提高了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水平。
2.劳务工就业综合服务应用示范
项目应用基于大数据的团队搭建系统理论,开展基于移动通讯的远程心理、技能面试评估,累计为超过100万名求职农民工进行了远程心理评估,为80余万名求职农民工进行了技能评估,并搭建了服务劳务工群体的基于无线的SNS社会化学习就业服务体系。依托第四方就业服务支撑平台及所属分布式智能呼叫中心,提供从求职到上岗的全流程服务,实现了超过20万劳动力全国范围内的就业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