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变化,土地日渐成为影响各地国民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土地审批供应作为调控经济发展方向和结构的重要手段,对地方经济发展布局、产业构成和财税收入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传统方式下用地审批因受到地方用地调控政策和手工组卷审批模式等影响,普遍存在审批过程长、流程不规范、工作效率低的情况,使建设用地审批成为阻碍项目落地、限制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国家和省政府的用地调控政策也不能及时落实。
为改变这种状况,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国土资源建设用地审批管理面临的问题,山东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等单位经过认真调研,提出了建设分布式大数据协同的省域建设用地在线审批系统,以省为单位,依托业务网络,在省域布局建设纵贯省、市、县三级,横联规划、地籍、耕地保护、土地供应、执法监察等关联业务的建设用地审批网络化运行体系,规范建设用地审批流程,实现从县级组卷、预审、上报到市、省逐级审查核准全业务全流程网上运行的整体解决思路,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用地报批过程中的效率和规范管理问题,加强用地审批全程监管,促进土地资源高效配置。在山东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支持下,结合本地实际,建设分布式大数据协同的省域建设用地在线审批系统,实现了省、市、县各级建设用地申报受理、审查会签、备案监管等业务流程网上运行,有效缩短了建设用地报件审批的时间,节约了大量行政办公经费,增强了土地审批监管能力,提高了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了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
“分布式大数据协同的省域建设用地在线审批系统”为山东省国土资源计划项目,由山东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和福州特力惠电子有限公司承担完成,主要完成人有史辉、柏建群、冯永玉、王芳、张妍、陈曙光。
一、总体思路
1.基于面向服务的SOA云架构建设,采用全省集中开发管理,省、市、县分级部署应用的模式,纵向实现省、市、县一体化网上报件审批,横向实现按需重构流程以及与规划、地籍等辅助审批系统集成应用,构建覆盖全省建设用地审批全业务全流程的“中枢”型业务系统,带动关联业务上网运行。
2.依托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和数据中心,实现省厅业务的网上并联审批,并向国家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连线备案;利用SOA架构下的信息化综合开发服务环境,开发各类公共服务组件,规范基本业务逻辑算法,搭建各级相关业务审批系统,促进功能复用和资源共享。
3.依托国土资源业务网,利用数据交换系统、服务总线及MQ中间件等进行省、市、县间的数据与消息交换,建立省县直连通道,实现网上报退件及修改补正,方便市县及时了解审批状况,进行报件信息动态查询与反馈。
4.在业务空间数据库的支持下,以“图数一体”的方式开展业务审查和审批过程监管,按照不同的口径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各类报表和分析报告,为相关部门及时提供建设用地审批信息。
二、技术方案
该项目基于面向服务的SOA云架构,综合利用WEBGIS、工作流、中间件、空间大数据协同、数字签名、服务组件等技术,在分布式空间大数据支持下,以IBM MQ中间件实现数据传输和交换,实现省、市、县各级建设用地申报受理、审查会签、备案监管等业务流程网上运行。系统采用集中开发管理与分布式部署应用相结合的方式,支持省域内业务流程的集中调整更新及在省、市主节点与关联业务系统的集成应用;基于综合开发管理服务环境,实现公共业务组件化资源的抽取和共享,开发了椭球–平面地类面积计算、用地行业规模控制计算套件等服务组件;系统应用WEBGIS等技术,采用省域空间数据集中和分布式空间大数据协同模式,支持基于空间数据分析应用的图数结合业务审查模式。
系统以硬件和网络通信平台为依托,以规范、标准、安全体系为保障,以国土资源数据中心为枢纽,在综合性开放管理服务环境中,利用统一的工作流引擎和面向服务的Web开发技术搭建整体框架,基于.NET环境构建各种业务组件,基于ARCGIS SERVER开发图形辅助审查子系统,基于IBM MQ开发交换子系统。
系统主要完成标准和规范、工作流、流程交互、消息处理引擎、“一张图”应用框架、数据备案及监管、记录信息防篡改、公共业务组件、安全等内容的设计与实现。
项目技术难点在于:建立分布式系统下大数据准确及时传输到省厅业务系统的安全保障机制,提高省市交换系统处理性能;在省、市、县多级联动的模式下,保证不同时点业务数据的一致性;采用OGC标准服务的方式进行多源、多精度、多格式空间数据整合,解决OGC服务种类多、版本更新快等问题,实现OGC服务在系统的展示、分析和应用;保证大数据使用的安全和稳定性,提高各种空间数据的查询和展示性能。
三、创新点
1.系统基于SOA分布式云架构搭建,具备良好的开放性和可拓展性,综合发挥集中开发管理与分布式部署应用的优势,形成了省、市、县纵向一体,以省、市主节点为核心横向集成拓展的架构。这种架构不仅有利于省域内业务流程集中调整更新,实现系统扩展和数据共享复用,同时便于各节点按照各自的审查要点进行流程和功能个性化设计,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2.基于综合开发管理服务环境,实现公共业务组件化资源的抽取和共享,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利用面向服务的架构开发了椭球–平面地类面积计算、用地行业规模控制计算套件等业务服务组件,为其他业务系统开发提供服务支撑,有效地促进了信息化资源共享复用。
3.应用WEBGIS等技术,采用省域空间数据集中和分布式空间大数据协同模式,以GIS服务等方式进行空间数据分析应用,在各类业务空间数据库的支撑下开展业务审批,开创了“图数联动,立体审批”的管理新模式,实现了多业务融合和土地矿产立体化审批。
4.系统融合WEBGIS、工作流、中间件、协同空间数据处理、数字签名、服务组件等技术,探索实践了多技术综合开发利用的模式和技术途径,尤其是对于基于全要素事件记录的信息防篡改技术进行了深入挖掘应用。
四、实施效果
分布式大数据协同的省域建设用地在线审批系统于2011年3月投入使用,截止目前,系统运行良好,已审批报件近万宗,快速完成了保障住房用地供应、高铁建设、节能限产行业用地规模控制等项目的审批,有效地改变了建设用地审批模式,缩短建设用地审批过程,节约大量的社会资源,推动项目建设,促进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等战略目标的落实,对社会产生了深刻而积极的影响,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项目的成功开发应用,显著地加快了建设用地审批过程,促成项目落地建设,创造产值和财税收入,拉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以山东为例,通过系统应用加快了保障房用地、高铁等重点项目审批和上报,快速完成了山东液化天然气、青岛港矿石码头建设、济南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关系国计民生项目的用地批供,创造了巨大的效益,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通过系统的运行和使用,有效加强全省建设用地批供监管,准确全面地掌握土地批供的总量、结构、分布、时序、趋势等信息,及时有效地调整管理政策,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维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防止经济过热、盲目投资与低水平重复建设。利用系统及时开展了钢铁、玻璃等节能限产行业用地规模的调控,促进了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
通过改变审批作业模式,加快项目用地审批和建设进程,拓展了审批成果应用范畴,不仅有效地节省了开支,而且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截止今年4月份,已审批报件近万宗,直接节省资金三千余万元,收取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159亿元。仅以节省住宿费为例,按照过去报件方式计算,地市每上报一宗卷大约需往返2~3次,每次在省厅花费3天时间,按照住宿费150元/天计算,一宗报件需花费1350元,累计节约住宿费1350万元。
该项目在全国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国内有多家单位先后到山东省国土资源部门学习先进经验,外省多个地方采用山东省国土资源路线方法开展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建设和应用项目,有效地加强了对土地资源批供和配置的过程管控,实现对审批行为的监管,促进了行政管理模式的转变,对于合理分配资源收益,维护社会公正、公平,规范和提高政府执政能力与服务水平,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完善了国土资源信息共享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了“服务型”政府的社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