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科技创新推进制造业向高端发展
日期:2015年07月02日 江苏省科技厅
“十二五“以来,江苏省科技厅按照“加强自主创新、抢占产业高端、优化区域布局、夯实产业支撑”的指导思想,集成科技资源,加大科技投入,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与引领作用,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发展。
1、前沿关键技术突破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推进。紧跟制造业发展趋势,围绕3D打印、智能机器人、数控机床、工程机械、海工装备等制造领域,加强前沿先导技术研发、关键技术攻关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主攻高端技术,大力发展产业带动性强的战略性产品。“十二五”以来,组织实施了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科技计划1292项,省拨经费近9亿元;争取“机器人伺服驱动器和电机”等49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在江苏省布局,国拨经费3.3亿元。一批国家和省科技项目取得重大突破,中远船务研发的“深海高稳性圆筒型钻探储油平台的关键设计与制造技术”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亚星锚链股份有限公司的“深海海洋工程用超高强度R5系泊链”,成功填补了我国在尖端海洋系泊链领域的空白。通过加强关键技术突破和重大成果转化,江苏省装备制造业获得快速发展。
2、以高新技术为主体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培育力度加大。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培育“百千万”工程。把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制造业的关键环节,组织实施科技企业培育“百千万”工程,最大程度激发制造业企业创新活力。一是培育制造业创新型领军企业。遴选了80多家制造业企业,支持其开放配置全球创新资源,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企业科技园。徐工集团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位居世界第5位,南京高精传动设备制造集团等18家制造企业成为国家创新型企业。二是培育制造业上市企业。加强制造业领域科技型拟上市企业培育工作,遴选了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等300多家成长性好的制造业企业,引导其与多层次资本市场有效对接、做优做强。苏州纽威阀门股份有限公司等70多家培育企业分别在主板和 “新三板”上市。三是加大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政策落实力度。2014年,江苏省已认定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3500多家,约占全省总数的47%,累计享受所得税优惠超过200亿元。
3、产业技术创新组织进一步加强。着力推进产业技术创新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创新的导向作用。一是建设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通过会员制、合同研发、项目经理制等市场化手段,促进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在战略层面的有机结合,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分工与合理衔接,为江苏省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目前,已有加盟预备研究所18家,发展省产业技术研发协会会员172家,其中大部分属于制造业领域,有力支撑减速省制造业的创新发展。二是组建技术创新联盟。依托行业骨干企业,在制造业领域新建三维打印、轨道交通等14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联盟整合创新链上下游资源,加强产业级重要技术标准研发,“十二五”以来组织实施了等8个产业标准研制项目,《船舶与海洋技术—船用集装箱系固装置》等标准已获国际标准化组织立项,《多轴向经编机》等一批国家标准已开始实施。三是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强化制造业领域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设,面向广大中小企业建设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试验验证、开发设计、科技成果转化等公共技术服务。“十二五”以来,在节能减排、制造业信息化、智能制造等领域,建设了56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重点实验室、13个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4、高端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成效显著。以特色产业基地和高新园区为载体,完善产业链条,增强配套能力,推进制造产业集群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按照“一区一战略产业”要求,常州高新区、苏州高新区、昆山高新区、南通高新区分别把智能制造、医疗器械、机器人、海工装备作为特色战略产业,大力推动产业集聚发展,苏州高新区医疗器械产业集群被列入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目前,全省在制造业领域共建有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37家,省级科技产业园52家,已形成以南京、无锡、苏州、镇江为重点的航空产业集聚区,以南京、常州为重点的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区,以南京、常州、苏州、扬州为重点的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初步形成了集群化、特色化、错位化发展的格局。
5、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加快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等高新技术产品应用示范步伐,推进“十城千辆”、“十城万盏”等国家试点示范工程。积极支持南京、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等城市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2014年共申请中央财政新能源汽车推广补助资金近19亿元,应用推广新能源汽车7562辆;积极支持扬州、常州开展“十城万盏”试点工作,在城市街道改造安装节能照明灯具超过7000盏,累计改造安装超5万盏。深入实施节能减排科技支撑行动,在固体废弃物、废气、废水处理、节能新技术等领域,2014年组织实施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研发项目21项,安排省拨经费1500万元,加快突破节能减排关键技术,提升传统产业节能减排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