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团队发现苗药头花蓼存在品种混乱情况,除《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收载该品种外,青藏高原地区将圆穗蓼Polygonum sphaerostachyum Meissn.的干燥全草称为头花蓼(拉冈),尼泊尔蓼P. nepalense Meisn的干燥全草也被认作头花蓼。对头花蓼植物资源的全国分布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研究,首次发现在贵州省的一些低海拔地区有头花蓼植物资源新分布。厘清及鉴定出现今贵州各地区市场常见的威灵仙品种情况,整理出黔产威灵仙类药材的植物在贵州各地区县的分布、生境及药用情况,并首次发现山木通在一些低海拔地区有新分布,且植物资源丰富,分布也较为广泛。
项目采用传统与现代分析仪器相结合的方法,率先系统地鉴别了头花蓼药材的特征,并建立了HPLC指纹图谱等技术应用于难识别类药材威灵仙与黔产威灵仙的鉴别新方法。采用扫描电镜技术探明了威灵仙与黔产威灵仙类药材主流品种柱果铁线莲种子间的差异,为威灵仙种子分类鉴别及引种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构建了头花蓼、威灵仙类药材的药效学、毒理学、分析化学及血清药物化学与聚类分析综合的质量评价模式,突破了以检测化学成分为主的单一、片面的质量评价方式,更科学、合理地探明药材质量,并归纳出“中药品质环境饰变论”等理论。
首次发现山木通的镇痛效果接近于阳性药阿司匹林,且急性毒性较威灵仙安全,显示出山木通有开发成镇痛药的极大潜力及价值。发现头花蓼总黄酮提取物具有抗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研究团队基于临床,从威灵仙、头花蓼、天胡荽等中药及民族药的品种探究其品质,从品种、品质探究其药效,从品种、品质、药效探究其毒性,力求体现中药及民族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中药及民族药学术理论与实践应用结合的新思路。理清和归纳出中药及民族药的品种、品质、药效与毒性的差异性理论模式,为中药及民族药资源开发利用、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研究模式。
项目的完成为头花蓼、黔产威灵仙类药材种质资源及最佳产地的选择、药材的采集、药材品种的临床合理使用及资源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项目中威灵仙类药材的鉴别技术及其质量控制方法对“胡氏胃痛贴(现名:卫士夫)”、“胡三贴”等产品中原料药威灵仙的采购、品种鉴别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项目负责人简介
王祥培,贵阳中医学院教授,博士,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