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备久——分子遗传育专家,男,博士。现任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2年获安徽农学院学士学位。
1988年获安徽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学位。
1993年获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
1994年起先后任安徽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副主任、主任。
1999年1月至2000年3月在澳大利亚阿德雷得大学国家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
2000年至2004任安徽农业大学教务处处长。
2004年6起任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
社会任职:
1. 安徽省八届政协委员。
2. 安徽省九届政协常委。
3. 教育部农林院校理科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4. 应用生物科学专业国家教学团队带头人。
5. 安徽省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和安徽省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6. 安徽省玉米现代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
教学情况:
主讲课程:
讲授过遗传学、生物技术概论、生物物理、生物信息学、基因工程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
培养研究生情况:
资料更新中……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作物逆境生物学与分子遗传育种的研究。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沿淮低洼地农业减灾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2009BADA6B)。
2. 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高淀粉和高直链淀粉转基因玉米新品种培育,(2008ZX003-002)。
3. 国家植物转基因专项:玉米高直链淀粉基因工程改良与利用研究,(2004A03)。
4. 国家“863”项目:玉米抗病毒RNA干涉调控技术研究, (2008AA10Z408)。
5. 国家“863”项目:玉米对生性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研究,(2002AA211071)。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离子束辅助脉冲电泳介导的玉米转基因机制及应用研究, (10075001)。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玉米额外随体的遗传及其与对生性状关系的研究, (30571130)。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单粒子定位扰动对玉米花粉细胞骨架及Ca++信号传导的影响, (10675002)。
9. 国家 “十五”攻关项目:优质特用玉米离子束生物技术育种研究,(2001BA302B-03-03)。
10. 科技部成果转化基金:优质高产特用玉米新品种皖玉14、皖玉15中试与示范,(05EFN213400129)。
11. 安徽省 “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及产业化,(11010301026)。
12. 安徽省“十五”攻关:优质特用玉米转基因分子育种的研究与开发,(01013008)。
13. 省2006年科技攻关:生物质能源与材料专用玉米生物技术育种,(06013050A)。
科研成果:
1. 优质高产多抗甜玉米新品选育与产业化,2007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 低能离子注入棉花生物效应及其应用技术研究,2002年获安徽省自然科学进步二等奖。
3. 坚持“大别山道路”办学特色、为新农村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2009年获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4. 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2004年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5. 科学定位、适时调整、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2004年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6. 玉米新品种安农8号的选育与应用 李猛; 陈现平; 马庆; 张建; 程备久; 陈洪俭 【科技成果】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省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2009-03-27
7. 优质油茶快繁技术研究 蒋立科; 孙承文; 程备久; 魏练平; 穆姝慧; 陶芳; 余梅; 江海洋; 张宽朝; 文汉; 蒋瑾; 李明江; 束霞霞 【科技成果】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省黄山市三友农林发展有限公司 2010-04-15
发明专利:
1. 一种提高油茶种子萌发率及成活率的方法 蒋立科; 程备久; 陶芳; 魏练平; 刘朝良; 束床龙; 张宽朝 【中国专利】安徽农业大学 2010-02-03
2. 一种提高油茶座果率的方法 蒋立科; 程备久; 孙承文; 刘朝良; 余梅; 束床龙; 桂房红 安徽农业大学 【中国专利】安徽农业大学 2010-02-03
3. 简便高效的农杆菌介导玉米转基因方法 程备久; 朱苏文; 项艳; 张永风; 王洲; 谈应权; 马庆; 韩国民; 叶辉; 程郢 【中国专利】安徽农业大学 2005-04-06
4. 转基因改良禾谷类作物籽粒淀粉品质的方法 程备久; 朱苏文; 张永风; 项艳; 江海洋; 叶辉; 陶芳; 程郢 【中国专利】安徽农业大学 2005-06-08
5. 玉米对生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程备久; 朱苏文; 李展; 谢传晓; 谈应权; 叶辉; 程郢 【中国专利】安徽农业大学 2005-09-07
6. 对生玉米稳定自交系的创建与选育方法 程备久; 李展; 朱苏文; 蒋培东; 刘正 【中国专利】安徽农业大学 2005-09-07
7. 大白菜几丁质酶CHB4基因及其克隆方法 甘德芳; 程备久; 朱苏文; 范军; 叶辉; 程郢; 项艳; 陶芳; 张建 【中国专利】安徽农业大学 2007-06-06
8. 用RNA干涉提高水稻直链淀粉含量的方法 程备久; 张建; 江海洋; 夏眠; 朱苏文; 汪洁明 【中国专利】安徽农业大学 2009-09-02
9. 一种植物源药渣机制炭及其加工方法 蒋立科; 程备久; 洪勇; 项燕; 洪雄; 魏练平; 陶芳; 穆姝慧 【中国专利】安徽农业大学 2009-08-12
10. 玉米ae基因的分子标记及其获得方法和应用 程备久; 陈枫; 朱苏文; 项艳; 江海洋; 马庆; 李晓玉 【中国专利】安徽农业大学 2010-01-06
11. 利用农业废弃物制备吸附-光催化双功能耦合材料的方法 马欢; 程备久; 刘伟伟; 朱苏文; 江海洋【中国专利】安徽农业大学 2011-02-09
12. 玉米体外应用dsRNA抗矮花叶病毒干扰调控技术 程备久; 甘德芳; 朱苏文; 马庆; 张姣; 赵阳; 程郢 【中国专利】安徽农业大学 2011-02-16
13. 玉米兼抗矮花叶病毒及粗缩病毒无选择标记siRNA复合表达载体及其构建方法 甘德芳; 程备久; 朱苏文; 张姣; 赵阳; 程郢【中国专利】 安徽农业大学 2011-02-16
14. 离子束辅助脉冲电泳的玉米转基因技术 程备久; 朱苏文; 赵阳; 江海洋; 彭晓剑 【中国专利】 安徽农业大学 2011-02-23
15. 玉米花粉组织特异性启动子及其表达载体 程备久; 朱苏文; 项艳; 郑丽莉; 周玉琼【中国专利】安徽农业大学 2011-04-13
16. 玉米愈伤组织特异性启动子及其克隆方法与应用 朱苏文; 程备久; 项艳; 王莹; 唐秀丽 【中国专利】安徽农业大学 2011-06-15
论文专著:
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出版著作2部。
出版专著:
1《现代生物技术概论》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9
2《生物质能学》主编 中国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2
发表英文论文:
1.Yongxiang Lin, Haiyang Jiang, Zhangxin Chu, Xiuli Tang, Suwen Zhu, Beijiu Cheng* ,Genome-wide identific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 family in maize, BMC Genomics , 2011, 12: 76-90
2.Yang Zhao , Xiaoyu Li ,Wenjuan Chen,Xiaojian Peng ,Xiao Cheng,Suwen Zhu,Beijiu Cheng*, Whole-genome survey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ADS-box gene family in maize and sorghum, Plant Cell Tiss Organ Cult, 2011,105:159–173
3.Yexiong Qian, Ying Cheng, Xiao Cheng, Haiyang Jiang, Suwen Zhu, Beijiu Cheng*,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Dicer-like, Argonaute and 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 gene families in maize. Plant Cell Rep , 2011, DOI 10.1007/s00299-011-1046-6
4.Yan Liu, HaiYang Jiang ,Wenjuan Chen,Yexiong Qian ,Qing Ma ,Beijiu Cheng ,Suwen Zhu,Genome-wide analysis of the auxin response factor (ARF) gene family in maize (Zea mays),Plant Growth Regul , 2011, 63:225–234
5.Defang Gan, Haiyang Jiang, Jiao Zhang, Yang Zhao, Suwen Zhu,,Beijiu Cheng* ,Genome-wide analysis of BURP domain-containing genes in Maize and Sorghum, Mol Biol Rep, 2010, DOI 10.1007/s11033-010-0587-z
6.Defang Gan ? Jiao Zhang ? Haibo Jiang ?Tong Jiang ? Suwen Zhu ? Beijiu Cheng, Bacterially expressed dsRNA protects maize against SCMV Infection,Plant Cell Rep ,2010,29(11):1261-8.
7.Yexiong Qian, Xiao Cheng, Yan Liu, Haiyang Jiang, Suwen Zhu, Beijiu Cheng* , Reactivation of a silenced minimal Mutator transposable element system following low-energy nitrogen ion implantation in maize , Plant Cell Rep ,2010, 29:1365–1376
8. F. Deng , Suwen. Zhu, L.J. Wu and B.J. Cheng*, Effects of low-energy argon ion implantation on the dynamic organization of the actin cytoskeleton during maize pollen germination. Genetics and Molecular Research, 2010, 9 (2): 785-796
9.X. Hu, X. Cheng, H. Jiang, S. Zhu, B. Cheng and Y. Xiang, Genome-wide analysis of cyclins in maize (Zea mays), Genetics and Molecular Research , 2010,9 (3): 1490-1503
10. F. Chen, S.W. Zhu, Y. Xiang, H.Y. Jiang and B.J. Cheng* , Molecular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of the ae alleles in maize, Genetics and Molecular Research ,2010, 9 (2): 1074-1084
11.Xiao Cheng, Haiyang Jiang, Yang Zhao, Yexiong Qian, Suwen Zhu and Beijiu Cheng*, A genomic analysis of disease-resistance genes encoding nucleotide binding sites in Sorghum bicolor, Genetics and Molecular Biology, 2010, 33, 2: 292-297
12.X. Cheng, H. Jiang, J. Zhang, Y. Qian, S. Zhu and B. Cheng*, Overexpression of type-A rice response regulators, OsRR3 and OsRR5, results in lower sensitivity to cytokinins, Genetics and Molecular Research, 2010,9 (1): 348-359
13.Tao Fang,Fan Jun, Zhu Suwen,Cheng Beijiu*, Functional Expression of a Delta-12 Fatty Acid Desaturase Gene(FAD2)from Zea mays in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cta Laser Biology Siniga,2010,19(1):38-44
14.Ye Hui , Ma Jingming , Feng Chun ,Cheng Ying , Zhu Suwen , Cheng Beijiu*, The Breeding of a Pigment Mutant Strain of Steroid Hydroxylation Aspergillus Flavus by Low Energy Ion Implantation,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11 (1):122-126
15.Wang Jieming, Jiang Haiyang,Zhao Ynng,Xiang Yan,Zhu Suwen,Fan Jun,Chang Beijiu* , Cloning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the NAD-dependent CytosoHc Malate Dehydrogenase Gene from Zea Mays, Acta Laser Biology Sinica, 2009,18(2):128-155
16. Qian Yexiong, Jiang Haiyang,Han Gouming,Cheng Beijiu*,A Modified Method of Agrobacterium-Mediated in Planta Transformation of Maize,Acta Laser Biology Siniga, 2009, 18(2): 248-254
17.Shiquan Qian, Xiaoyu Li, Suwen Zhu, Beijiu Cheng*,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high yield polyhydroxy- alkanoates mutation strain pCBH4 screened by ion beams. Acta Laser Biology Siniga, 2009,18(1): 24-30
18.Li Leina,Zhu Suwen,Cheng Beijiu*,Isolation of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 Fragments Related to Opposite Character in Maize Using cDNA-AFLP Technique with Single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 Acta Laser Biology Siniga. 2009,18(4):492-497 (in chinese)
19.Wang Jieming, Jiang Haiyang , Zhao Yang, Xiang Yan, Zhu Suwen, Cheng Beijiu*, Genome-Wide Analysis of NBS-Encoding Disease Resistance Genes in Maize Inbred Line B73 , Acta Agronomica Sinica, 2009,35(3):566-570 (in chinese)
20.Qian Shiquan, Cheng Ying, Zhu Suwen, Cheng Beijiu*, Creation of High-Yield Polyhydroxyalkanoates Engineered Strains by Low Energy Ion Implantation,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10 (6):769-774
21.Ma Qing, Cheng Ying, Qi Lulu, Xiang Yan, Zhu Suwen, Cheng Beijiu* ,Endogenous Hormones Content Comparison between Opposite and Alternative Maize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2008,16(6):995-1000 (in chinese)
22. Ma Qing, Qi Lulu, Li Xiaoyu , Xiang Yan, Zhu Suwen, Cheng Beijiu*, Differentiation of Leaf Primordium in Maize Regulated by Exogenous Cytokinin, Acta Agronomica Sinica, 2008,34(11):2053-2058 (in chinese)
23. Zou Xiaonan, Ye Hui, Zhu Suwen,Cheng Beijiu*, Screening High-yield bacteria Rhizopus chinensis Carrying L-lactic acid by Low Energy Ions Implantation, Acta Laser Biology Siniga, 2008,17(3): 406-411
24. Tao Fang, Zhu Suwen, Fan Jun, Cheng Beijiu* Cloning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maize FAD2 .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 2006, 32 (6): 649-656
25. Cheng BJ., Kan XZ, Zhu SW. A preliminary study on DNA mutation induction of maize pollen implanted by low energy N+ beam. 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 2001, 3 (1): 659-664
发表中文论文:
1 大肠杆菌分子伴侣表达的辅助载体构建及应用 亓振国; 张宽亮; 陈宗梅; 程备久; 范军 安徽省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期刊】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1-02-28
2 玉米叶绿体铁氧还蛋白1的原核表达及部分性质分析 冯爱花; 陈宗梅; 李静; 程备久; 范军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省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期刊】核农学报 2011-02-20
3 植物同源结构域(PHD)-finger家族转录因子OsPHD1的过量表达可提高水稻的耐逆性能 刘雨; 刘春霞; 李早霞; 夏勉; 江海洋; 程备久; 周君莉; 朱苏文 安徽农业大学作物生安徽省物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未名凯拓农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期刊】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1-06-28
4 玉米叶绿体依赖NADPH硫氧还蛋白还原酶的原核表达及活性分析 程雷; 陈宗梅; 程备久; 范军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省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期刊】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1-06-28
5 低能Ar~+注入对玉米花粉萌发及Ca~(2+)浓度分布的影响(英文) 邓方; 程备久; 朱苏文; 吴李君 巢湖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期刊】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8-12-15
6 RNA干扰水稻SBE3基因的表达对籽粒淀粉合成及其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汪结明; 张建; 江海洋; 朱苏文; 范军; 程备久 安徽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期刊】作物学报 2010-02-12
7 对生叶序与互生叶序玉米细胞分裂素调控基因差异分析 马庆; 程郢; 项艳; 朱苏文; 程备久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期刊】中国农学通报 2010-05-10
8 外源生长素对玉米叶序分化类型的调控 马庆; 程郢; 项艳; 朱苏文; 程备久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期刊】玉米科学 2010-06-15
9 高粱生长素反应因子(ARF)基因的全基因组分析与进化研究 江海洋; 魏巍; 刘艳; 朱苏文; 程备久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期刊】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0-07-30
10 玉米尿卟啉原Ⅲ脱羧酶同功酶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克隆和原核表达 汪苗; 方美姑; 亓振国; 张宽亮; 程备久; 范军 安徽省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期刊】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0-08-28
11 玉米Dof转录因子家族基因的全基因组分析 江海洋; 骆晨; 江腾; 程备久; 朱苏文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省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期刊】生物信息学 2010-09-15
12 玉米过氧化物还原蛋白BAS1的原核表达及其功能研究 程雷; 王蕾蕾; 程备久; 范军 安徽省农业大学省级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期刊】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11-15
13 突变工程菌pCBH4高产PHAs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英文) 钱时权; 李晓玉; 朱苏文; 程备久 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生物质材料与能源重点实验室; 蚌埠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 【期刊】激光生物学报 2009-02-15
14 玉米自交系B73全基因组NBS类型抗病基因分析 汪结明; 江海洋; 赵阳; 项艳; 朱苏文;程备久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期刊】作物学报 2009-03-12
15 不同密度与行距配置对紧凑型玉米产量效应的研究 李猛; 陈现平; 张建; 朱德慧; 程备久 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宿州市农业委员会; 安徽农业大学 【期刊】中国农学通报 2009-04-20
16 中药渣热裂解液化技术的研究 蒋立科; 张宽朝; 叶辉; 程备久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 【期刊】化学与生物工程 2009-10-25
17 药渣机制炭特性参数对其市场影响的研究 穆姝慧; 蒋立科; 朱祥祥; 田超; 程备久 安徽农业大学理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期刊】化学与生物工程 2009-12-25
18 高直链玉米淀粉颗粒的形貌与结构 陈培荣; 朱苏文; 杜先锋; 谈应权; 程备久 安徽农业大学生物质材料与能源安徽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安徽农业大学理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 【期刊】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9-12-15
19 浅谈基因工程实验教学的质量控制 马庆; 朱苏文; 程备久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期刊】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09-12-25
20 蒺藜苜蓿全基因组抗病基因和基因扩张分析 赵阳; 江海洋; 汪结明; 马伟; 朱苏文; 程备久 安徽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省重点实验室 【期刊】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9-12-15
21 热力烟雾机在玉米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研究 陈莉; 丁克坚; 程备久; 叶正和; 苏贤岩 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省农科院植保所 【期刊】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0-01-30
22 加强实验室建设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叶辉; 冯春; 程备久 安徽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 安徽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 安徽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 安徽合肥; 安徽合肥 【期刊】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30
23 转基因玉米的脉冲电泳技术检测及遗传分析 董琼珠; 程备久; 朱苏文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合肥; 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期刊】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6-01-30
24 对生玉米幼叶尿卟啉原脱羧酶的纯化及部分性质研究 范军; 何晓梅; 朱娟; 朱苏文; 程备久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系;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系;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系 安徽合肥; 安徽合肥 【期刊】激光生物学报 2006-04-30
25 对生玉米籽粒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蔡丽琼; 程备久; 李展; 朱苏文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 安徽合肥; 安徽医科大学生物学教研室; 安徽合肥 【期刊】激光生物学报 2006-04-30
26 枯草杆菌ylnF基因编码蛋白产物性质的研究 范军; 陈小峰; 朱娟; 程备久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合肥 【期刊】中国农学通报 2006-04-05
27 RNA干涉机制研究进展 张永凤; 程备久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合肥; 安徽合肥 【期刊】安徽农学通报 2006-03-10
28 玉米淀粉分支酶SBEⅡb基因RNA干涉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转化 项艳; 张永凤; 江海洋; 韩国民; 朱苏文; 程备久 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安徽合肥; 安徽合肥 【期刊】激光生物学报 2006-06-30
29 玉米对生性状的遗传选择和组配效果的研究 蒋培东; 李展; 朱苏文; 程备久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合肥; 安徽合肥 【期刊】激光生物学报 2006-08-30
30 农杆菌介导淀粉分支酶基因RNAi片段转化玉米的研究 项艳; 江海洋; 马庆; 陶芳; 朱苏文; 程备久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合肥; 安徽合肥 【期刊】激光生物学报 2006-08-30
31 玉米FAD2基因RNA干涉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化 陶芳; 韩国民; 项艳; 朱苏文; 范军; 程备久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物理实验室;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物理实验室;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物理实验室 安徽合肥; 安徽合肥 【期刊】激光生物学报 2006-10-30
32 重组酿酒酵母5-氨基酮戊酸合酶在大肠杆菌的表达 何晓梅; 周静; 范军; 朱苏文; 程备久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合肥 【期刊】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6-10-30
33 含组氨酸标签的枯草杆菌5-氨基酮戊酸脱水酶的高效表达 朱娟; 范军; 朱苏文; 程备久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合肥 【期刊】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6-10-30
34 玉米FAD2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英文) 陶芳; 朱苏文; 范军; 程备久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物理实验室;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物理实验室;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物理实验室 合肥 【期刊】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6-12-30
35 半粒玉米胚乳直链淀粉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张永凤; 程备久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合肥 【期刊】玉米科学 2007-02-15
36 大白菜几丁质酶基因CHB4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甘德芳; 朱苏文; 范军; 程备久 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合肥 【期刊】园艺学报 2007-02-25
37 生物质能源与材料专用玉米推广种植的思考与探索 谈应权; 王瑞; 程备久 安徽农业大学科技处推广中心; 安徽农业大学科技处推广中心 【期刊】现代农业 2007-04-01
38 大白菜几丁质酶CHB4基因的表达研究 甘德芳; 朱苏文; 范军; 程备久 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合肥; 安徽合肥 【期刊】激光生物学报 2007-04-15
39 粘质沙雷氏菌几丁质酶chiB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英文) 叶辉; 程备久; 朱苏文; 甘德芳; 冯春 安徽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农业因子试验总场管理中心 安徽合肥; 安徽合肥 【期刊】激光生物学报 2007-06-15
40 玉米免DNA制备单株SSR和SCAR基因分型方法研究 张玮; 谢传晓; 朱苏文; 刘晓鑫; 路明; 张世煌; 程备久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合肥 【期刊】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7-07-15
41 玉米优良自交系成熟胚再生体系的建立 项艳; 吴大强; 江海洋; 马庆; 朱苏文; 程备久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合肥; 安徽合肥 【期刊】激光生物学报 2007-10-15
42 正交设计优化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玉米遗传转化体系 吴大强; 汪结明; 程潇; 程备久; 朱苏文; 项艳 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合肥 【期刊】中国农学通报 2007-11-15
43 氮离子注入玉米种子的细胞生物学效应 徐明照; 周立人; 程备久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合肥; 安徽合肥 【期刊】中国农学通报 2007-11-15
44 对生和互生玉米内源激素含量的差异分析 马庆; 程郢; 齐璐璐; 项艳; 朱苏文; 程备久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期刊】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8-12-15
45 低能Ar~+注入对玉米花粉萌发及Ca~(2+)浓度分布的影响研究 邓方; 程备久; 朱苏文 巢湖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2008-12-01
46 新农村建设的农民意愿调查与建设途径探讨——基于江淮分水岭地区一个典型村庄的调查 江激宇; 程备久; 张承祥; 张士云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安徽合肥; 安徽合肥 【期刊】安徽农学通报 2008-01-10
47 160个玉米自交系光周期敏感性鉴定 谢传晓; 王振华; 於琍; 张玮; 李明顺; 李新海; 程备久; 张世煌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 东北农业大学; 中国气象局; 安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 北京; 安徽农业大学 【期刊】玉米科学 2008-06-15
48 几丁质酶基因表达载体pET-chiB的构建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英文) 叶辉; 冯春; 程郢; 朱苏文; 程备久 安徽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 安徽农业大学农业园及试验总场管理中心;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合肥 【期刊】激光生物学报 2008-06-15
49 低能离子诱变选育华根霉高产L-乳酸菌株的研究(英文) 周小楠; 叶辉; 朱苏文; 程备久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合肥; 皖南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安徽芜湖; 安徽合肥 【期刊】激光生物学报 2008-06-15
50 同步辐射(软X射线)辐照玉米的细胞学效应研究 徐明照; 程备久; 周立人; 阚显照; 蒋诗平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安徽合肥; 安徽合肥; 安徽芜湖 【期刊】激光生物学报 2008-06-15
51 对生玉米冠层光强分布的模拟研究 吕平; 朱苏文; 程备久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期刊】生物数学学报 2008-06-15
52 外源细胞分裂素对玉米叶原基分化类型的调控 马庆; 齐璐璐; 李晓玉; 项艳; 朱苏文; 程备久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期刊】作物学报 2008-11-12
53 离子束在生物品种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阚显照; 程备久; 陈冬生; 朱明月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芜湖; 安徽合肥; 安徽芜湖 【期刊】生物学通报 2003-06-20
54 水稻petH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其转化载体的构建 张玉江; 程备久; 储成才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安徽合肥;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合肥;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期刊】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8-28
55 对生玉米和互生玉米染色体核型比较研究 蒋培东; 李展; 朱苏文; 程备久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安徽合肥; 中国安徽合肥 【期刊】激光生物学报 2005-06-15
56 玉米对生基因转育对主要农艺性状影响的研究 蔡丽琼; 李展; 朱苏文; 程备久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医科大学生物学教研室中国安徽合肥; 中国安徽合肥 【期刊】激光生物学报 2005-06-15
57 离子束生物技术新进展——代为序 程备久 《激光生物学报》 副总编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导师 【期刊】激光生物学报 2005-06-15
58 高等院校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叶辉; 程备久; 胡文友; 江昌俊; 方明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合肥; 安徽合肥; 云南昆明 【期刊】高等农业教育 2005-10-20
59 脉冲电泳技术介导玉米转基因研究 董琼珠; 程备久; 朱苏文; 李培金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安徽 合肥; 安徽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中国安徽 合肥 【期刊】激光生物学报 2003-08-25
60 14个板栗品种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项艳; 朱苏文; 程备久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中国安徽合肥; 中国安徽合肥 【期刊】激光生物学报 2003-08-25
61 RNA干涉技术(RNAi)应用研究进展 项艳; 朱苏文; 程备久 安徽农业大学森林利用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森林利用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森林利用学院 中国安徽合肥; 中国安徽合肥 【期刊】激光生物学报 2003-12-25
62 利用脉冲电泳技术转化玉米获得转基因植株的研究 董琼珠; 蔡丽琼; 朱苏文; 李培金;程备久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安徽合肥; 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中国安徽合肥 【期刊】激光生物学报 2004-02-15
63 深化实验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叶辉; 程备久; 冯春 安徽农业大学教务处; 安徽农业大学教务处; 安徽农业大学教务处 安徽合肥; 安徽合肥 【期刊】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12-28
64 对生玉米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蔡丽琼; 李展; 朱苏文; 程备久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 安徽医科大学生物学教研室中国安徽合肥; 中国安徽合肥 【期刊】激光生物学报 2005-04-15
65 对生玉米5-氨基酮戊酸脱水酶的简单快速纯化 项艳; 范军; 朱苏文; 李纯; 程备久 安徽农业大学 【期刊】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06-25
66 玉米对生性状两个显性基因SCAR分子标记 谢传晓; 朱苏文; 李培金; 程备久; 余增亮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离子束生物工程学重点实验室 合肥; 中国科学院离子束生物工程学重点实验室合肥;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北京1001 【期刊】高技术通讯 2002-08-28
67 关于种子工程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 姚大年; 马传喜; 张文明; 程备久; 张承祥; 王昌初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系;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系;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系 安徽合肥; 安徽合肥 【期刊】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04-15
68 激光辐照对离体质粒DNA的断裂效应 朱苏文; 李培金; 程备久 安徽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 安徽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 【期刊】激光生物学报 1999-12-30
69 红麻基因组提纯方法研究 曹德菊; 程备久; 李培金; 董琼珠; 陆翠珍 安徽农业大学生物中心 【期刊】中国麻作 1999-03-30
70 玉米RAPD分析影响因素的研究 李培金; 朱苏文; 程备久 安徽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 安徽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 【期刊】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0-08-15
71 对生玉米叶面积分布、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的研究 陶汉之; 李展; 孟彩萍; 蔡永萍; 程茱萸; 程备久; 张玉琼; 方一平; 张玉屏 安徽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 安徽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 安徽农业大学生物工程? 【期刊】作物学报 2000-01-20
72 板栗基因组DNA几种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项艳; 朱苏文; 程备久 安徽农业大学森林利用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生物中心 【期刊】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1-03-25
73 安徽省地方桑品种酯酶同工酶遗传差异研究 徐家萍; 刘明辉; 程备久; 范久戈 安徽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合肥; 安徽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 【期刊】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1-03-25
74 安徽省地方桑树种质资源过氧化物同工酶差异性研究 徐家萍; 刘明辉; 程备久; 范久戈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安徽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合肥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2001-10-25
75 不同离子辐照对离体质粒DNA损伤与转化活性的影响 程备久; 朱苏文; 李培金; 董琼珠 安徽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 安徽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 【期刊】激光生物学报 2001-03-30
76 离子辐照玉米花粉诱发DNA损伤的RAPD分析 程备久; 阚显照; 李展; 朱苏文; 李培金 安徽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 安徽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 【期刊】激光生物学报 2001-03-30
77 板栗RAPD影响因素的研究 项艳; 高健; 张晓渡; 朱谦; 朱苏文; 程备久 安徽农业大学森林利用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森林利用学院; 安徽省林业厅种苗处; 安徽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 【期刊】经济林研究 2001-03-30
78 抗除草剂转基因红麻的分子验证 曹德菊; 程备久; 林毅; 万平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期刊】中国麻业 2001-09-30
79 H~(+)离子束对大麦M_1胚芽细胞的诱变效应 周立人; 黄玲; 程备久; 余增亮; 孙洪奎 安徽农业大学;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期刊】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4-08-15
80 离子注入诱发棉花过氧化物酶同功酶及农艺性状变异的研究 程备久; 田秋元; 余增亮 安徽农业大学;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期刊】棉花学报 1994-02-15
81 玉米对生性状的遗传及同工酶分析 田秋元; 程备久; 王波; 何明基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系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1994-09-30
82 氮离子注入对棉花花粉形态和生活力及育性的影响 程备久; 李展; 田秋元; 王公明; 林毅; 余增亮; 何建军 安徽农业大学;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期刊】西北植物学报 1994-04-15
83 利用RFLP进行数量基因定位及效应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程备久; 凌杏元 安徽农业大学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农业大学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期刊】生物数学学报 1994-12-30
84 三种离子注入棉花种子的细胞学效应 程备久; 李展; 周立人 ; 余增亮 安徽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期刊】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5-08-15
85 低能离子辐照生物体存活率剂量效应的质量效应模型 邵春林; 吴跃进; 程备久; 桂启富; 余增亮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安徽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安徽农业大学 【期刊】核农学报 1995-03-20
86 利用RFLP技术研究植物诱变及无性系变异的方法 程备久; 凌杏园; 朱苏文 安徽农业大学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期刊】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6-11-15
87 对生玉米叶片蒸腾、光合若干特性的研究 蔡永萍; 陶汉之; 程备久 安徽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 【期刊】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6-11-15
88 离子注入法导入外源DNA引起陆地棉性状变异的研究 程备久; 田秋元; 李展; 周立人 安徽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 【期刊】核农学报 1996-09-20
89 玉米基因组DNA的提取 程备久; 凌杏元; 朱苏文 安徽农业大学生物中心 【期刊】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6-12-30
90 鳖血细胞数量的季节变化及形态结构研究 程备久; 蒋立科; 宋祥芬; 凌杏园; 朱苏文 安徽农业大学;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期刊】应用生态学报 1996-11-15
91 氮离子束注入大麦种子的细胞生物学效应 周立人; 程备久; 余增亮; 孙洪奎 安徽农业大学;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期刊】激光生物学报 1997-09-30
92 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分离制备和纯化 范军; 李纯; 稽跃琴; 程备久; 蒋立科 安徽农业大学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 【期刊】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8-07-15
93 不同能量的氮离子注入棉花种子的诱变效应研究 周立人; 范军; 程备久 安徽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 【期刊】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8-10-15
94 小麦谷氨酸脱羧酶的纯化及部分性质研究 范军; 李纯; 朱苏文; 程备久 安徽农业大学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期刊】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1998-10-10
95 利用对生玉米进行相互全姊妹轮回选择的基础研究 刘正; 王波; 程备久; 黄保宏; 沈光斌 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 【期刊】作物品种资源 1998-07-21
96 农业生物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程备久 安徽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 【期刊】安徽农学通报 1998-03-15
97 离子注入加速棉花陆海杂种农艺性状遗传稳定性的研究 周立人; 程备久; 李爱青 安徽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 安徽省农业厅 【期刊】激光生物学报 1998-09-20
98 氮离子注入棉花种子的诱变效应 程备久; 李展; 王公明; 林毅; 余增亮; 何建军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合肥 【期刊】核农学报 1993-07-02
99 离子注入对棉花离体组织培养影响初报 周立人; 程备久; 余增亮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合肥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1993-03-02
100 棉苗不同部位DNA的简便提取方法和效果研究 田秋元; 程备久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合肥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1993-08-29
101 玉米对生突变体的遗传与分子标记研究 程备久; mail.hf.ah.cn); 李展; mail.hf.ah.cn); 朱苏文; mail.hf.ah.cn); 李纯; mail.hf.ah.cn); 李培金; mail.hf.ah.cn); 谢传晓; mail.hf.ah.cn)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会议】第八届全国激光生物学学术会议暨《激光生物学》创刊十周年庆祝会会议指南及论文摘要 2002-11-01
102 脉冲电泳介导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化玉米种胚的初步研究 朱苏文; 丁勇; 邓云龙; 方志友; 程备久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会议】第八届全国激光生物学学术会议暨《激光生物学》创刊十周年庆祝会会议指南及论文摘要 2002-11-01
荣誉奖励:
1. 2002年获安徽省自然科学进步二等奖。
2. 2004年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3. 2004年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4. 2007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5. 2009年获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媒体报道:
程备久:科研创新的探路人
高淀粉玉米组合安隆4号,推广种植50万亩,产生经济效益5亿元;3个甜玉米品种,推广种植6.59万亩,直接经济效益1.62亿元;选育并审定玉米新品种4个,申请发明专利6项,克隆并在genebank登录相关植物和微生物基因10个……这一组组数据凝聚着程备久教授的心血,预示着安徽“玉米振兴计划”的广阔前景。
程备久长期从事玉米等作物遗传改良与新品种选育。他发现,安徽作为玉米发酵制品、多元醇和燃料乙醇的重点加工生产基地,尤其是全国生产生物燃料乙醇的三大基地之一的丰原集团“落户”安徽,玉米原料特别是优质专用玉米供应严重不足,不仅是我省工业扩大再发展的壁垒,也是制约我省玉米加工业和养殖饲料业发展的瓶颈。为此,他认真调研,向省政府提出了“玉米振兴计划”,并在2008年全面实施。“每年建立500万亩核心示范区,连续实施5年,实现示范区整体亩产水平达到450公斤以上,力争突破500公斤。通过高产创建,在示范区内建成一批亩产600公斤以上的万亩高产示范片。”一幅美好的蓝图已经勾画出来。
提升产业,科技创新是关键。围绕“玉米振兴计划”,他牵头成立了“玉米遗传改良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团队”并成功申报省“115”产业创新团队,他瞄准了培育高产优质多抗专用玉米新品种、集成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直链淀粉高强度塑料生产及优质秸秆颗粒饲料加工技术等一系列关键环节的关键目标。他将利用常规杂交、回交技术与低能离子束诱变和分子育种技术(转基因、分子标记)相结合创建玉米新种质,选育优良组合;集成良种繁育、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新技术,建立玉米新品种配套的优质、高产、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体,并进行示范推广;研究玉米淀粉改性技术,开发可降解直链淀粉高强度薄膜等农用功能材料;研究鲜食玉米深加工关键技术,开发新型玉米功能食品;研究玉米秸秆饲料生产关键技术,开发优质玉米青贮饲料。
“创新是无止境的,要有‘亮剑精神’,敢于向新技术、新高度挑战。”程备久教授正带着他的团队,在创新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一路向前。
文章来源:《中安教育网》2009年06月16日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