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信息:
马红孺,男,1960年4月出生,宁夏人。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第二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2年在南京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
1985年在南京大学物理系获硕士学位。
1987年在南京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
1988年2月至1992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物理系,讲师。
1989年7月至1991年7月美国 Bartol Research Institute,University of Delaware,博士后(Research Associate)。
1992年12月至今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教授。
1992年3月至199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物理系,副教授。
1993年3月至2000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研究室主任。
1994年11月至1996年12月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访问学者。
1994年评为博士生导师。
1999年1月至2003年2月任物理系副主任,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
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理论物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000年4月至2003年2月任上海交通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
2007年9月至2008年12月任物理系副主任。
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任物理系常务副系主任。
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任上海交通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
社会任职:
1. 中国物理学会会员。
2. 美国物理学会会员。
3. 上海市物理学会秘书长。
4. 宁夏大学兼职教授。
教学情况:
主讲课程:
研究生“高等统计物理”。
本科生“计算物理”,“物理纵横”。
多次讲授“普通物理”,“热学”,“超导物理”,“超导理论”,“力学”,“电磁学”,“量子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计算凝聚态物理”,“凝聚态理论”等课程。
培养研究生情况:
资料更新中……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理论物理学研究。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基金等重大科研项目十余项。
1. 自然基金 :软凝聚态物性研究,负责人。
2. ZZH预研管理中心:低频薄层隔声材料的研究,负责人。
资料更新中……
科研成果:
1. 建立了电介质电流变液体的第一性原理理论。
2. 解释了电介质电流变液体的一系列性质。
3. 澄清了电流变液体研究的一些问题。
发明专利:
资料更新中……
论文专著:
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5部。
出版专著:
1《液态物理进展》陆坤权 马红孺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3
2《物理学中的数学和数值方法》
3《计算凝聚态物理》
4《理论物理概论》
5《模拟物理学导论》
发表英文论文:
1. Mingcheng Yang, Hongru Ma, Effect of polydispersity on the relative stability of hard-sphere crystals,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128 Issue: 13, Article Number: 134510 (2008).
2. Jun Xu, Hongru Ma, Density of states of a two-dimensional XY model from the Wang-Landau algorithm, PHYSICAL REVIEW E 75 (4): Art. No. 041115 Part 1 (APR 2007).
3. Huanyang Chen, Xudong Luo and Hongru Ma, Scattering of elastic waves by elastic spheres in a NaCl-type phononic crystal, PHYSICAL REVIEW B 75 (2): Art. No. 024306 (JAN 2007).
4. Haiyan Zhang, Hongru Ma, Dynamics of the colloidal suspensions, Front. Phys. China 2,186-203 (2006).
5. Hongru Ma, Weijia Wen, Wing Yim Tam, Ping Sheng, Dielectric Electrorheological Fluids: Theory and Experiments, Advances in Physics. 52, 343(2003).
6. Weihua Li and H. R. Ma, Depletion Force Near Curved Surfaces, Phys. Rev. E. 66, 061407(2002).
7. Hongru Ma, Weijia Wen, Wing Yan Tam and Ping Sheng, Frequency Dependent Electrorheological Properties: Origins and Bound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77 2499 (1996).
发表中文论文:
1 核物质热力学性质的同位旋和动量相关性 徐骏; 陈列文; 李宝安; 马红孺 上海交通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原子核理论中心; Department of Physics; Texas A&M University-Commerce 【期刊】原子核物理评论 2009-06-20
2 传染病在小世界网络中传播的相变 孟锰; 李晟; 马红孺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 上海 【期刊】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6-05-28
3 左手材料和负折射率 张海燕; 马红孺 上海交通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 上海 【期刊】大学物理 2006-12-30
4 上证综指的概率密度分布和自相关特性的分析 吴斌哲; 马红孺 上海交通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 上海 【期刊】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8-01-28
5 电稳定二分量胶体悬浮系统的有效相互作用 乔发光; 马红孺 上海交通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 上海 【期刊】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3-02-28
6 质能方程的一种简单推导方法 罗旭东; 马红孺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 上海 【期刊】江西科学 2005-08-30
7 电解液中带电平板与带电胶体球之间的有效相互作用 杨涛; 何冬慧; 张磬兰; 马红孺 宁夏大学物理电气信息学院; 宁夏大学物理电气信息学院 银川; 上海交通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 【期刊】物理学报 2005-12-12
8 不同耦合参数下球核-球壳系统的反离子分布 吴琦; 李卫华; 马红孺 上海交通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 上海 【期刊】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4-01-30
9 用Bergman方法计算复合介质的电势分布 李向亭; 马红孺 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物理系 【期刊】物理学报 1999-03-30
10 二分量带电胶体悬浮系统的等效硬球模型 张海燕; GNgele; 马红孺 上海交通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 FachbereichPhysik; UniversittKonstanz; Postfach5560; D78457Konstanz; Germany) 【期刊】物理学报 2002-08-12
11 计算二维复合介质电势分布的半解析方法 李向亭; 马红孺 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物理系; 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物理系 【期刊】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0-08-30
12 电流变液中电场强度的半解析计算 李向亭; 马红孺 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物理系; 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物理系 【期刊】物理学报 2000-06-12
13 软凝聚态物质物理学 马红孺; 陆坤权 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物理系;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期刊】物理 2000-09-24
14 二分量胶体悬浮系统的短时间动力学 张海燕; Gerhard N?gele; 马红孺 上海交通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 Fachbereich Physik; Universit?t Konstanz; Postfach5560; D-78457 Konstanz; Germany; 上海交通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 【期刊】物理学报 2001-09-12
15 约束条件下的硬球流体 诸蔚朝; 李卫华; 马红孺 上海交通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 上海 【期刊】化学物理学报 2002-08-27
16 层状超导体中单个磁通线的磁场分布 鲁鸿飞; 马红孺 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物理系; 上海交通大学凝聚态物理研究所; 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 【期刊】低温物理学报 1994-08-15
17 超晶格Heisenberg磁性的研究 马红孺; 蔡建华 交通大学物理系上海凝聚态物理研究所; 交通大学物理系上海凝聚态物理研究所 【期刊】低温物理学报 1986-06-30
18 超晶格Heisenberg磁性的研究(Ⅱ)——低温自旋波 马红孺; 蔡建华 南京大学固体物理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凝聚态物理研究所 【期刊】低温物理学报 1988-06-29
19 准周期超晶格中的Plasmon-Polariton模 徐云; 马红孺 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物理系; 南京大学固体物理研究所 【期刊】低温物理学报 1988-06-29
荣誉奖励:
1. 1988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2. 198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
3. 1992年获上海交通大学优秀青年教师荣誉称号。
4. 1993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5. 1998年获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青年人才基金。
6. 199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人才基金。
7. 1999年获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基金。
8. 2001年获宝钢教学特等奖。
9. 2009年获上海交通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荣誉称号。
10. 2009年获上海市模范教师荣誉称号。
资料更新中……
媒体报道:
蒿丛大鹏乘风起——记物理学家马红孺教授
2000年1月,凝聚态物理学家马红孺教授被教育部专家委员会评为第二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其实,早在1993年,33岁时的马红孺就已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学者,并在199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
马红孺教授现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宁夏大学兼职教授,是中国物理学会和美国物理学会会员,上海市物理学会秘书长。历任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副主任、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等职务。
甘愿苦行献身科学
马红孺教授1978年考入南京大学物理系。由于来自西北贫困山区,在进入大学时,与来自中东部地区同学相比基础文化知识有很大的差距。刚进校时他是班上成绩最差的几个同学之一。 78级大学生,大部分都是从知识的蛮荒时代过来,他们都像从沙漠中长途跋涉到河边的雄狮,如饥似渴地嘬饮着好久才盼来的知识春水,那股用功的猛劲至今都是出了名的。在这种竞争激烈的环境里,马红孺只有更加用功,才能缩小差距。为此,宿舍熄灯之后他经常和几个同学搬一个小凳子,在校园里微弱的路灯下面看书、做习题。经过刻苦努力,毕业时他在班级成绩名列前茅。之后,他又考入南京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师从蔡建华教授,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1987年在南京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
物理学研究没有物质上的利益,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愿意投身物理研究的人很少。在马红孺的大学和研究生同学中,很多人都先后离开了物理学的研究,而马红孺却一直坚持了下来。他说:“我对物理学这门具有复杂性和易变性,很神秘的学科有着很浓厚的亲近感和探索冲动。当我看到物理研究中,一些小影响导致大变化的时候, 我会为它们引人入胜的、富有强大魅力的易变性而发疯”。
蔡建华教授是一位治学严谨的著名物理学家。马红孺在研究生期间,聪明好学,刻苦努力,全身心投入物理学研究,深受蔡教授喜爱和赏识。马红孺很崇敬自己的导师,在科研风格、教学方法,甚至为人处事等方面都受到蔡教授的很大影响。
1985年,还是研究生的马红孺,提出了一个关于超晶格磁性的平均场理论,解释了超晶格磁性随超晶格调制波长的变化规律,得到同行的重视;1987年建立了一维准晶谱结构的重整化理论,解释了一维准周期链的能谱结构;在物理学的研究上崭露头角。1988年2月获得博士学位后,马红孺被分配到上海交通大学继续从事物理学研究与教学。同年,作为蔡建华教授课题组的一员,获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马红孺一心扑在科研与教学上,始终保持着朴实无华的生活风貌。
奋勇攀登物理高峰
1989年7月,马红孺飘洋过海赴美国特拉华大学做博士后研究。1991年7月完成了博士后研究。在当时的形势下,他完全可以留在美国。实际上,有很多当时和他类似的留学生或学者都选择留了下来,但马红孺按时回到上海交通大学从事理论物理研究与教学,为祖国服务。1992年12月任物理学教授,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俗称总理基金)、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基金等项目的科学研究。
马红孺教授兴趣广泛,刻苦钻研,基础深厚,治学严谨,理论造诣精深,学术思想活跃,工作系统深入,在凝聚态物理学的很多领域都有深入研究和贡献,在国际上首次进行了三维磁通线格子的蒙特卡罗(Monte Carlo)模拟,与合作者一起成为国际上最早从事非线性光学系数从头计算的三个小组之一。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电流变液体的屈服模量,解决了电解质电流变液体的机制,在国际上引起广泛的关注。同时,在超晶格、准周期链、超导体中磁通线的模拟、电流变液体理论等领域都有创新研究成果,成为我国很有影响的凝聚态理论物理学家。
1993年,年仅33岁的马红孺以卓越的物理学研究成果,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著名科学家,同年任上海交大理论物理研究室主任,1994年评为博士生导师,同年11月到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作访问学者,从事学术研究,在香港工作2年后回到上海交大。1998年开始担任上海交大物理学科研机构领导,先后任应用物理系副主任,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上海市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2000年1月,马红孺被评为第二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造诣精深教书育人
马红孺身为“长江学者”,却从不居功自傲。在向凝聚态物理学珠峰冲刺的同时,不忘培养后备力量,除了繁忙的科研、教学和指导研究生之外,他把很大一部分精力花在物理专业课的教学上。他亲自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撰写了专业教材,长期坚持为本科生上课,还承担低年级大学生的“人生导航”工作。近年来,进入中年的马教授更加忙碌,日渐增多的白发成为他的辛劳的痕迹。但是,年岁的增长并未减少他对物理学研究的热情,他目前又在超颖材料物理、量子耗散等新领域开始探索。马教授以他深刻的物理思想和宽广的学识指导这些课题的研究工作,并乐此不疲。
马红孺教授学识渊博、平易近人,是交大物理系少有的、能够经常在校园BBS网上和学生交流学术思想、述说物理典故、甚至讲讲笑话的老师。马红孺教授的授课理论中不失幽默,欢笑中不失真理,深入浅出,循序渐进。那些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到了他的口中,总是那么的生动,那么的鲜活。这为他在课堂中大开大阖、深入浅出、敏锐细致的形象之上又平添了几分平易近人和幽默风趣。马教授身为博导,但从来不拿架子,学生们都喜欢与他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他的办公室位于物理楼11层,是学生们最为熟悉的办公室之一,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不管是学术问题还是思想困惑,都能在马老师那里得到明确的答案或是深刻的启迪。在同学的心目中,很少有这样的老师:既具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又善于教书育人,更能在网络上与同学一道品味学习、生活的乐趣。
赤子福荫家乡宁夏
1984年,马红孺在南京大学入党,始终保持对党、对祖国,对家乡宁夏的忠诚和热爱。作为宁夏出去的高层学者,他始终在寻求报效家乡的机会和途径。多年来,他积极帮助宁夏大学建立学科点,培养老师,带研究生。但马红孺总想把报效家乡宁夏的事业进一步做大,帮助宁夏大学做大做强。
1999年,马红孺教授访问了宁夏大学物理电气信息学院,也正是此次访问,打开了上海交大与宁大两校对口支援和合作的大门。2001年双方联合申请了自然科学基金,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在对宁大物电学院对口支持的同时,马红孺力促上海交大与宁大建立对口协作关系,以求得上海交大对宁大实质性的支持。在马红孺和其他教授及领导的努力下,2001年6月,教育部确定上海交通大学对口支援宁夏大学,从此架起了两校的友谊之桥。2001年10月28日,“上海交通大学与宁夏大学对口交流座谈会暨互聘兼职教授仪式”在上海交大举行。从此,上海交大与宁夏大学结对,建立了互帮学校。
名扬四海情系家乡
记者怀着极高的崇敬,专访马红孺教授。但多次去信联系,都是杳无音信。2006年2月底,记者终于盼到了马红孺教授的回复,他说:“在此之前,我拒绝了所有媒体的采访和报道。此次来自家乡党报的专访,惟一破例一次”。马红孺教授热心地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下面是他讲述的少年经历和对家乡的深刻印象:
我的老家在同心县马高庄乡河渠村,家乡山大沟深,土地贫瘠。我的文化启蒙是从何渠小学开始的。学校教室少、老师缺,小学四个年级在一起上课,没有凳子,学生都站着上课,桌子是用土砌起来的台子。初中是在马高庄中学,数学老师沈明鸣来自浙江宁波,他在那个不尊重知识的年代,却教育我们这些贫困地区的孩子多学知识,用科学文化改变命运,改变家乡面貌。他勤奋敬业,数学教的非常好,使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知识。
我的进步,是自己努力,也源于严父慈母的教育和支持。父亲毕业于吴忠师范,曾是马高庄中学的教师,早已退休。母亲是农民,因长期为儿女操劳,积劳成疾。在繁忙的学习和工作中,总是在不经意间想到家乡,想到在贫苦中省吃俭用把我们养大的爹妈。早些年,我差不多一年回一次家,现在,由于工作太忙,几年才得回一次家。每当我想到家,想到那片贫瘠的热土,想到那些还在为温饱而日夜奔忙的乡亲,总是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宁夏的科学教育事业做一点贡献,企盼家乡面貌快变巨变。但所学专业并不是家乡所需,总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唯有对宁大物电学院微薄的贡献,以尽我报效家乡的心力。
文章来源:《吴忠日报》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