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信息:
李志刚,男,现任河北工业大学教授,河北工业大学电器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2年5月河北工业大学电器专业毕业。
1982年至今在河北工业大学任教。
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
2000年担任博士生导师。
社会兼职:
1.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工产品可靠性专业委员会 秘书长。
2.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可靠性管理委员会 常务委员。
教学情况:
培养学生情况:
指导硕十研究生4人、博十研究生4人。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电器可靠性、电子电器。
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
承担过省、市、部委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其他科研项目十余项。在已完成的科研项目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8项。
科研成果:
在电机与电器可靠性研究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电器可靠性试验及检测技术的研究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承担了多项横向科研任务,获得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了河北省青年科技奖证书。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省市、部委科技进步奖10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2000年的研究成果“低压电器现代设计理论与可靠性检测技术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的研究成果“低压电器试验技术与检测技术的研究”再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几年来,累计获天津市、河北省及原机械部科技进步奖7项。获国家专利二项。目前作为主要学科带头人之一负责电机与电器学科的211工程二期建设工作。为电机与电器学科更加发展、取得更大的成绩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发明专利:
1 触点动态接触电阻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李志刚; 李文华; 李奎; 刘帼巾 河北工业大学 2003-05-21
2 漏电自动跟踪保护器及其运行方法 李奎; 陆俭国; 武一; 王景芹; 李志刚; 骆燕燕; 赵靖英 河北工业大学 2005-04-06
3 漏电突变动作无死区断路器及其运行方法 李奎; 陆俭国; 武一; 李志刚; 李文华; 苏秀苹; 骆燕燕 河北工业大学 2005-04-06
4 漏电保护器可靠性试验装置 陆俭国 ; 刘帼巾; 李奎; 李志刚 河北工业大学 2005-07-27
5 小型断路器可靠性试验装置 李志刚; 骆燕燕; 陆俭国; 王景芹 河北工业大学 2005-08-03
6 无弧分断可通讯接触器 陆俭国; 王晓宏; 郭卉; 张云峰; 李志刚 河北工业大学 2001-10-24
7 小型断路器手柄电动分合器 陆俭国; 李志刚; 骆燕燕; 张乃宽; 张云峰 河北工业大学 2003-05-07
8 漏电开关手柄、试验及复位按钮电动操作器 陆俭国 ; 李志刚; 刘帼巾; 王晓宏; 骆燕燕 河北工业大学 2003-06-04
9 漏电自动跟踪保护器 李奎; 陆俭国; 武一; 王景芹; 李志刚; 骆燕燕; 赵靖英 河北工业大学 2006-02-08
10 漏电突变动作无死区断路器 李奎; 陆俭国; 武一; 李志刚; 李文华; 苏秀苹; 骆燕燕 河北工业大学 2006-02-08
11 小型断路器可靠性试验装置 李志刚; 骆燕燕; 陆俭国; 王景芹 河北工业大学 2006-04-19
12 漏电保护器可靠性试验装置 陆俭国; 刘帼巾; 李奎; 李志刚 河北工业大学 2006-08-16
论文专著: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近三年在国际会议或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35篇,其中被EI、ISTP检索7篇。
发表论文:
1 基于DSP+CPLD的多路PWM发生器的设计 张长勇; 孙毅刚; 李志刚;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9-02-15
2 基于TMS320F2812的多任务SPWM设计方法 张强; 单大朋; 程姝丹; 李志刚; 电力电子技术 2009-06-20
3 EPA确定性通信与测试方法研究 杨彬; 王双存; 李志刚; 孟凡勇; 微计算机信息 2009-07-25
4 利用贝叶斯理论对电工产品进行可靠性评估 金少华; 陆俭国; 李志刚; 宛艳萍; 低压电器 2006-01-20
5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继电器接触可靠性预测中的应用 李铮; 姚芳; 李志刚; 江苏电器 2006-02-15
6 全数字隔爆型交流电动机软启动器的研究 张长勇; 刘子胥; 李志刚;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006-04-05
7 应用“模糊概率加权移动预测”研究电接触性能 李志刚; 姚芳; 陆俭国; 电工技术学报 2006-03-26
8 虚拟仪器技术在继电器测试中的应用 何惠英 ; 蒋栋; 李志刚; 现代仪器 2006-05-30
9 高压防爆开关微机综合保护装置的研究与开发 张长勇; 李志刚; 刘子胥; 杜江; 电气应用 2006-07-19
10 一种关于电器产品可靠性的评估方法 宛艳萍; 陆俭国; 李志刚; 金少华; 低压电器 2006-04-20
11 无失效数据的Bayes分析 金少华; 陆俭国; 李志刚 ; 宛艳萍; 低压电器 2006-07-20
12 基于Rogowski和光电通信技术的新型电流互感器 孟凡勇; 李志刚 ; 赵鹏; 袁媛; 电气应用 2006-08-19
13 可处理精确数据和模糊数据的实例匹配算法 李玲玲; 王建楠; 赵军; 李志刚 ; 低压电器 2006-10-20
14 产品设计中的模糊信息处理方法 张惠娟; 李玲玲; 刘锋国; 李志刚; 仪器仪表学报 2006-12-30
15 电器产品模糊综合评判中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方法 赵军; 李志刚; 李玲玲; 倪承言; 低压电器 2006-11-20
16 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单元级联多电平控制器的设计 张长勇; 李志刚 ; 刘子胥; 电机与控制应用 2006-11-10
17 决策规则获取算法及规则表示 周春来; 李志刚; 孟跃进; 孟庆龙;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7-02-01
18 面向创新设计的电器设计知识处理方法 蒋栋; 李玲玲; 李志刚; 袁绍民; 郭素娜; 微计算机信息 2007-02-28
19 一种新的智能设计知识建模方法 李玲玲; 李志刚; 周春来; 刘锋国; 微计算机信息 2007-02-28
20 基于电力载波的选择性漏电保护 张长勇; 李志刚; 刘子胥; 张良干; 低压电器 2007-02-15
21 继电器操作故障模拟装置 宫豫燕; 李志刚; 杨晨光; 继电器 2007-06-01
22 带瞬时失压保护功能的井下馈电开关的研制 张长勇; 李志刚; 费江海; 工矿自动化 2007-08-10
23 基于DSP的闪光焊机电源的数字化设计及电路仿真 王宏文; 王俊彪; 李志刚; 王艳霞; 制造业自动化 2007-08-15
24 小型断路器可靠性检测装置 程亚平; 李志刚; 岂峰; 电气应用 2008-02-20
25 继电器操作故障模拟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宫豫燕 ; 李志刚; 低压电器 2008-03-15
26 电磁式继电器电寿命试验系统的研究 黄凯; 李志刚; 杨屹;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8-04-15
27 微机控制在继电器电寿命试验中的应用 黄凯; 李志刚; 郭永芳; 李永建; 微计算机信息 2008-10-05
28 小型断路器可靠性筛选方法的研究 骆燕燕; 陆俭国; 李志刚 电工技术学报 2003-04-26
29 继电器的集成式智能化设计系统的研究 李玲玲; 李志刚; 周春来; 毕成 电工技术杂志 2003-04-19
30 产品选型设计中的模糊推理方法 高朝晖; 李志刚; 王建楠 低压电器 2005-07-20
31 基于模糊贴近度的继电器产品概念设计新方法 高朝晖; 李志刚; 王建楠 继电器 2005-08-15
32 一种关于电工产品平均寿命的评估方法 金少华; 陆俭国; 李志刚; 宛艳萍 低压电器 2005-11-20
33 基于PROFIBUS-DP总线电动机保护器的开发 张长勇; 李志刚; 刘子胥; 李玲玲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5-10-30
34 消弧电抗器自动跟踪的调谐技术 李玲玲 ; 李志刚; 赵靖英; 张哲 低压电器 2003-02-25
35 继电器产品模糊聚类与模型识别方法 李志刚 ; 李玲玲; 金少华; 高朝晖 低压电器 2003-10-25
36 无失效数据的可靠性统计分析 金少华; 李志刚 ; 陆俭国; 高朝晖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3-04-30
37 电压输出型D/A芯片AD558及其应用 高伟娜; 李志刚 自动化与仪表 2003-01-25
38 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的调谐原理 高朝晖; 赵靖英; 李玲玲; 李志刚 中国仪器仪表 2003-11-25
39 关于威布尔分布的一种参数估计方法 金少华; 李志刚; 陆俭国; 宛艳萍 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3-12-30
40 继电器产品设计方案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李玲玲; 李志刚; 孟跃进; 孟庆龙 继电器 2004-02-01
41 煤气表自动抄表系统电气部分的设计 李少辉; 李志刚 仪表技术 2004-02-20
42 可通信智能型直流充电机的研制 李振国; 高伟娜; 国建鸿; 李志刚 电工技术杂志 2004-04-19
43 继电器接触可靠性及失效的研究 姚芳; 李志刚; 李玲玲; 李文华 低压电器 2004-02-20
44 AD536A的性能及其应用 赵鹏; 李志刚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04-04-22
45 继电器触点失效预测的研究 姚芳; 李志刚; 李玲玲; 李文华 继电器 2004-08-15
46 基于概率分布和时间序列的接触失效组合预测模型 姚芳; 李志刚; 李玲玲; 李文华 电工技术学报 2004-09-26
47 继电器触头电压的测量及数据的分析处理 杨彬; 李志刚; 杨怡君; 王立伟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4-10-30
48 一种雨刮继电器的改进设计 程宏春; 杨见涛; 陈庆; 李志刚 江苏电器 2004-10-15
49 继电器触点接触电阻的时间序列短期预测 姚芳; 李志刚; 李玲玲; 李文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5-01-30
50 继电器可靠性检测与集中控制的软件 杨彬 ; 李志刚 ; 穆兰 ; 杨怡君 电气时代 2005-04-10
51 带有区间约束的产品设计参数模糊推理法及其在继电器智能设计中的应用 高朝晖; 李志刚; 赵尚武; 王建楠 低压电器 2005-03-20
52 继电器可靠性检测系统的设计及试验误差分析 杨彬; 冯勇; 李志刚; 穆兰 低压电器 2005-04-20
53 交流接触器节能技术的研究 姚芳; 李奎; 赵靖英; 李志刚 低压电器 2002-12-25
54 小波理论的基本思想及其发展、应用与展望 李玲玲; 蒋栋; 王广健; 杨占力; 李志刚 淮北煤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3-30
55 基于实例的电器设计专家系统技术的研究 裴小娟; 李志刚 江苏电器 2002-08-15
56 键盘显示智能控制芯片HD7279A的应用 李振国; 李志刚 自动化与仪表 2002-08-05
57 AD536A的性能及其应用 赵鹏; 李志刚 自动化与仪表 2002-12-05
58 近几届国际继电器会议概况与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工作的探讨 陆俭国; 李志刚; 王景芹; 陆宾 机电元件 1999-03-10
59 小型断路器可靠性试验及抽样方案的研究 骆燕燕; 陆俭国; 李志刚 机床电器 2000- 06-30
60 抽样定理在小型断路器可靠性试验中的应用 骆燕燕; 李志刚; 陆俭国; 王景芹; 孟凡斌 低压电器 2001- 02-25
61 断路器可靠性研究的国内外概况 骆燕燕; 陆俭国; 李志刚 低压电器 2001-04-25
62 漏电保护器的可靠性研究 刘帼巾; 陆俭国; 李志刚 低压电器 2001-10-25
63 小型断路器可靠性筛选试验 骆燕燕; 陆俭国; 李志刚 低压电器 2001-12-25
64 小型断路器可靠性试验分析 骆燕燕; 陆俭国; 李志刚 机床电器 2001-06-30
65 漏电保护器可靠性验证试验方案 刘帼巾 ; 陆俭国 ; 李志刚 机床电器 2001-10-30
66 电磁兼容技术在静态电器中的应用 蒋栋; 李志刚 继电器 2002-04-25
67 小容量交流接触器的可靠性试验装置 络燕燕; 李志刚; 陆俭国 电气开关 1996-12-02
68 接触电阻新型测量方法的研究 李奎; 李志刚; 陆俭国 电气开关 1997-12-02
69 继电器可靠性试验装置的软件设计 骆燕燕; 李志刚 ; 陆俭国 低压电器 1998-10-20
70 继电器可靠性检测系统设计及试验误差分析 杨彬; 李志刚; 杨怡君; 王立伟;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低压电器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5-01-01
71 基于蚁群算法的故障树构造算法 周春来 ; 李志刚; 第一届维修工程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6-10-01
72 基于模糊控制的断路器过载特性测试装置的研究 张长勇; 李志刚; 王静红; 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6-07-01
73 漏电保护器可靠性试验的数据采集系统 王丽; 李奎; 刘冬; 李志刚;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低压电器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7-01-01
74 双路可控电源驱动电路设计研究 杨秀凤; 李志刚;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低压电器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7- 01-01
75 远程管理的继电器电寿命试验系统的研究 黄凯; 李志刚; 郭永芳; 刘斌; 2007年全国机械可靠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07-11-01
76 通过HART实现服务器对差压变送器的非线性标定 杨彬; 王双存; 李志刚; 2008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进展大会论文集(Ⅰ) 2008-06-01
77 以太网技术在继电器可靠性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杨彬; 李志刚; 冯勇; 王双存; 2008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进展大会论文集(Ⅰ) 2008-06-01
78 1200mm~2剪切-闪光对焊机控制系统设计与控制算法的研究 李志刚 河北工业大学 2007-11-01
荣誉奖励:
1.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获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
3.获天津市劳动模范。
4.获河北省优秀教师。
5.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6.获省市、部委科技进步奖。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