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信息:
周邦融,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物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高能物理学会会员;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协联成员;意大利阿伯杜斯-萨拉姆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协联成员; Commun. Theor. Phys.期刊的特约审稿人。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学习及工作经历:
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理论物理专业。
1966年,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
1973—1978年,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助教。
1979—1985年,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讲师。
1981—1983年赴美国费密国家加速器实验所理论部访问进修,研究粒子理论;并对美国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理论部作学术访问。
1985—1987年,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副教授。
1987—1990年,北京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教授。
1990—1995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物理科学学院教授。
1991—1998年度,意大利阿伯杜斯-萨拉姆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协联成员。
1993年至今,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协联成员。
1992,1994,1998年三次对该中心作学术访问。 Commun. Theor. Phys.期刊的特约审稿人。
1995至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物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导。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粒子物理和量子场论—对称性的动力学自发破缺,有限温度场论和相变,热Nambu-Jona-Lasinio 四费密子作用模型,热矢量规范理论,Schwinger-Dyson方程途径,强相互作用物质的高温和高密度相变。
主要成就:
1.1965-1966年参与北京基本粒子组关于“强子结构的层子模型理论”的研究, 在其中合作发表关于重子电弱形状因子的论文五篇(原子能,1966)。该理论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 论文《渐近自由与J/Ψ、Υ 粒子的零点波函数和能级》(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80)获1981年中科院科技成果四等奖。
3. 1982-1986年研究复合夸克-轻子理论, 论文《相互作用统一对一类复合模型的限制》(Nucl.Phys.B, 1983)、《一个超对称复合模型中的夸克质量矩阵》(Phys. Lett. B, 1984)等多篇在国际杂志上被多次引用或评述。
4. 1988-1996年研究二维共形场论、对称性的动力学自发破坏。其中通过严格的重子-介子质量不等式的证明,将零温下类QCD理论中手征对称性必定自发破坏的结论推广到了任意的单纯规范群、真空角为零的任意半单规范群和费密子处在规范群任意表示的一般情况(Phys. Lett. B,1988 and Commun. Theor. Phys.,1992-93);详细论证了电弱对称破坏的顶夸克凝聚方案向四代费密子情况的推广及意义(Phys. Rev. D, 1993-94);求出了矢量规范理论中费密子自能的Schwinger-Dyson 方程在线性化近似下的严格解(J. Math. Phys.,1997)。
5. 1997年后研究有限温度场论和Nambu-Jona-Lasinio四费密子作用模型及矢量规范理论在有限温度和密度下的对称性相变。其中率先研究了有限温度场论中自发对称破坏的Nambu-Goldstone机制并严格论证了其在实时间与虚时间两种形式下的等价性(Phys. Rev. D, 1999, 2000,2002);首次显示论证了一个NJL模型中复合算符等效势(CJT势)与基于辅助标量场的等效势之间的等价性和可相互转换性(Phys. Rev. D, 2004)。
6. 参与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五项, 主持中科院理论物理特别支持课题两项。在国内外主导物理期刊包括Phys. Rev. D, Nucl. Phys. B, Phys. Lett. B, J. Math. Phys.和 Commun. Theor. Phys.上发表论文57篇, 绝大多数作为第一作者。 83年以来有42篇论文被SCI或ISTP收录。著《量子场论》等教材。
论文专著:
发表论文方面,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篇(其中SCI收录2篇、重要期刊或CSCD核心期刊11篇、中文核心期刊4篇、会议论文集3篇),以第二、三作者发表论文10多篇。
出版专著:
1. 《量子场论》, 周邦融,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发表论文:
1. 渐近自由与J/φ、γ粒子的零点波函数和能级 周邦融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1980年 第01期
2. 双圈图近似下的重层子位势 周邦融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1982年 第04期
3. Bang-Rong Zhou, Mass inequalities and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Physics Letters B, 215 (1988)
4.Bang-Rong Zhou, Mass inequalities in vectorial gauge theory based on compact semi-simple Lie group, Commun. Theor. Phys., 18 (1992)
5. Bang-Rong Zhou, A further research on interrelation between mass inequalities and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Commun. Theor. Phys., 19 (1993)
6. Bang-Rong Zhou, Heavier fermions and fine-tuning problem in top-quark condensate scheme, Physical Review D, 47 (1993)
7. Bang-Rong Zhou, Four-fermion interactions from n generations and minimal dynamical breaking of electroweak gauge group, Physical Review D, 47 (1993) 5038-5049
8.Bang-Rong Zhou, Mass equations of Higgs and weak gauge bosons in the fermion condensate scheme with n generations of fermions, Physical Review D, 50 (1994)
9. Bang-Rong Zhou, Exact solutions of linearized Schwinger-Dyson equation of fermion self-energy,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Physics, 38 (1997)
10. Bang-Rong Zhou, Electroweak symmetry restoration at high temperature in a four-generation Fermion condensate scheme, Physical Review D, 57 (1998)
11. Bang-Rong Zhou, Discrete symmetry breaking and restoration at finite temperature in 3D Gross-Neveu model, Physics Letters B, 444 (1998)
12. Bang-Rong Zhou, Nambu-Goldstone mechanism in real-time thermal field theory, Physical Review D, 59 (1999
13. Bang-Rong Zhou, Nambu-Goldstone mechanism at finite temperature in the imaginary-time and real-time formalism, Physical Review D, 62 (2000)
14. Bang-Rong Zhou, Identity of the imaginary-time and real-time thermal propagators for scalar bound states in a one generation Nambu-Jona-Lasinio model, Physical Review D, 65 (2002)
15. Zhou Bangrong, Critical analyses of order parameter and phase transitions at high density in Gross-Neveu model, Commun. Theor. Phys., 40 (2003)
16. Bangrong Zhou, Effective potential for composite operators and for an auxiliary scalar field in a Nambu-Jona-Lasinio model, Physical Review D, 69 (2004)
荣誉奖励:
1.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2. 1981年获中科院科技成果四等奖。
3.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4. 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资料更新中……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