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信息:
陈明华,男,1971年9月出生,博士。现任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信息光电子研究所副所长、教授,中国光纤在线的共同创始人和资深评论人。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9年起在东南大学学习。
1998年3月在东南大学获博士学位。
1998年4月进入清华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博士后流动站进行科学研究。
2000年4月进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信息光电子研究所。
社会任职:
1. “九五”二期国家863计划信息领域光电子主题总体技术组成员。
2. 3TNet光传输专家组成员。
3. 亚太光通信会议(APOC)2003和2004网络技术组委员。
教学情况:
主讲课程:
资料更新中……
培养研究生情况:
资料更新中……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光通信系统与网络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承担和参加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高技术863等科研项目。
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微结构光纤的创新设计、精确制备及其标准化。
资料更新中……
科研成果:
1. WDM超长距离光传输设备(ZXWM-M900),2008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 基于光标签交换的下一代互联网技术,2007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3. 光标签交换网络中新型光标签处理技术的研究 陈明华 【科技成果】清华大学 2005-01-01
资料更新中……
发明专利:
1. 基于双折射时延的超宽带单周期脉冲的光学产生方法 陈宏伟; 陈明华; 谢世钟 【中国专利】清华大学 2007-10-10
2. 一种光载多频带-超宽带MB-UWB脉冲的产生系统 陈宏伟; 陈明华; 谢世钟 【中国专利】清华大学 2008-06-11
3. 光信号在传输链路中传输延时测量方法及其装置 陈明华; 邹明渊; 谢世钟 【中国专利】清华大学 2004-04-21
4. 基于光纤环镜的光标签擦除滤波器 陈明华; 陈宏伟; 谢世钟 【中国专利】清华大学 2005-02-23
5. 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频移效应的在线色散监测装置 石颖; 陈明华; 谢世钟 【中国专利】清华大学 2005-05-11
6. 用于光突发接收机中的判决电平快速检测电路 陈明华; 周玮; 贾笑冬; 谢世钟 【中国专利】清华大学 2006-03-01
7. 突发光纤传输系统的突发时间特性和误码率测试装置 陈明华; 邱辞源; 石颖; 谢世钟 【中国专利】清华大学 2006-04-19
8. 基于残留边带的偏振正交调制光标签方法 陈宏伟; 陈明华; 谢世钟 【中国专利】清华大学 2007-02-21
9. 一种超宽带单周期脉冲的产生方法和装置 陈宏伟; 陈明华; 谢世钟 【中国专利】清华大学 2009-07-15
10. 级联型光标签编解码方法及编解码器 辛明; 陈明华; 陈宏伟; 谢世钟 【中国专利】清华大学 2009-05-13
11. 光标签编解码方法及编解码器 辛明; 陈明华; 陈宏伟; 谢世钟 【中国专利】清华大学 2009-07-15
12. 一种光纤光栅的制作方法及使用该光纤光栅的传感器 靳伟; 金龙; 陈明华; 张敏; 于秀娟; 廖延彪 【中国专利】清华大学 2009-09-23
13. 一种高速全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及其方法 陈宏伟; 尹飞飞; 陈明华; 谢世钟 【中国专利】清华大学 2009-10-14
14. 级联长周期光纤光栅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及湿敏传感系统 于秀娟; 张敏; 陈明华; 廖延彪; 居剑; 靳伟 【中国专利】清华大学 2009-12-02
15. 一种光纤光栅、光标签编码方法及其应用 辛明; 陈明华; 陈宏伟; 尹飞飞; 谢世钟 【中国专利】清华大学 2009-12-16
16. 脉冲相位稳定方法及装置 陈宏伟; 谷星瑶; 陈明华; 谢世钟 【中国专利】清华大学 2011-07-06
论文专著:
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60余篇。
出版专著:
资料更新中……
发表中文论文:
1 光纤和器件偏振模色散的测试与统计特性 徐坤; 陈明华; 陈宏伟; 谢世钟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会议】全国第十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一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1)论文集 2001-10-01
2 高非线性色散平坦光子晶体光纤 陈明; 杨四刚; 陈宏伟; 陈明华; 谢世钟 清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 清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 【会议】全国第十三次光纤通信暨第十四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7-11-01
3 光标签交换网络中边缘节点的实现 赵崇奇; 邱辞源; 陈明华; 谢世钟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会议】全国第十三次光纤通信暨第十四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7-11-01
4 InP基1×4多模干涉耦合器的设计与制作 马丽; 朱洪亮; 陈明华; 张灿; 王宝军; 边静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材料科学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期刊】光子学报 2012-03-15
5 基于载波抑制调制的毫米波ROF下行链路传输系统 王天亮; 陈宏伟; 陈明华; 李沫; 谢世钟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期刊】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 2009-02-15
6 40Gb/s CSRZ-RZ信号波长与调制格式转换的研究 袁熙; 陈宏伟; 陈明华; 谢世钟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期刊】光通信技术 2011-10-15
7 基于光子晶体光纤四波混频的光波长变换 龚磊; 尹飞飞; 陈宏伟; 陈明华; 谢世钟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期刊】光电子.激光 2010-09-15
8 基于载波抑制调制的毫米波ROF下行链路传输系统 王天亮; 陈宏伟; 陈明华; 李沫; 谢世钟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期刊】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15
9 微波光子学研究的进展 谢世钟; 陈明华; 陈宏伟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期刊】中兴通讯技术 2009-06-10
10 40 Gb/s CSRZ码系统下的自适应PMD补偿实验 张霁宇; 陈明华; 张琦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北京 【期刊】光电子?激光 2006-09-15
11 1.6Tbit/s(40×40 Gbit/s)光通信传输系统 张琦; 陈明华; 石颖; 陈宏伟; 邹明渊; 谢世钟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北京 【期刊】中国激光 2006-09-20
12 40Gbps WDM系统中信道内四波混频效应的抑制 石晓明; 张冶金; 陈明华; 郭树旭; 谢世钟 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吉林长春; 吉林长春 【期刊】光电子.激光 2007-01-15
13 偏振副载波调制在光纤色散与PMD监测技术中的应用 陈明; 张冶金; 贺丽娜; 司治建; 孙杰; 陈宏伟; 石颖; 陈明华; 谢世钟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北京 【期刊】光电子.激光 2007-06-15
14 成像器噪声对星敏感器星等灵敏度的影响 王辰; 王宏强; 陈明华; 张玉姣; 杨云萍; 杨飞 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期刊】红外与激光工程 2008-10-25
15 星敏感器成像电路噪声分析及降噪处理 王辰; 王宏强; 陈明华; 杨云萍; 张玉姣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二十五所; 清华大学 【期刊】激光与红外 2008-07-20
16 光标签交换网络中边缘汇聚节点的研究 赵崇奇; 邱辞源; 陈明华; 谢世钟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期刊】半导体光电 2008-08-15
17 应变多量子阱DFB激光器有源区的优化设计(英文) 张冶金; 朱林; 高志国; 陈明华; 董毅; 陈维友; 刘式墉; 谢世钟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吉林大学电子工程系;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北京 【期刊】半导体学报 2003-01-08
18 16×10.7Gb/s1600km普通单模光纤环路传输研究 邹明渊; 董毅; 马永红; 陈明华; 谢世钟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北京 【期刊】光电子?激光 2003-05-25
19 基于优先级的波长路由算法的计算机仿真 高志国; 陈宏伟; 金建刚; 陈明华; 谢世钟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宽带光网络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宽带光网络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宽带光网络研究中心 北京 【期刊】光电子?激光 2003-07-25
20 一种新型的光分组交换环网体系结构 高志国; 陈宏伟; 陈明华; 谢世钟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信息光电子研究所;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信息光电子研究所;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信息光电子研究所 北京 【期刊】光电子?激光 2005-10-15
21 E-PON系统突发模式光收发一体模块设计 柴广跃; 段子刚; 陈明华; 夏月辉; 谢世钟; 赵文涛 深圳大学光电子学研究所;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恒宝通光电子有限公司 广东省光电子器件与系统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光电子器件与系统重点实验室 【期刊】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05-11-20
22 智能多粒度光交叉连接节点的设计与实现 高志国; 陈宏伟; 陈明华; 谢世钟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北京 【期刊】半导体光电 2005-12-30
23 下一代光传送网络中光转发单元的研究 金建刚; 闫涓涓; 邹明渊; 李文迪; 陈明华; 谢世钟 清华大学电子系; 清华大学电子系; 清华大学电子系 北京 【期刊】光通信研究 2004-02-29
24 频谱傅立叶法测量偏振模色散研究 夏月辉; 张琦; 陈明华; 谢世钟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北京 【期刊】光电子?激光 2004-05-15
25 复用器/解复用器级联对40Gb/s信号传输的影响 陈宏伟; 高志国; 陈明华; 谢世钟; 周炳琨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北京 【期刊】半导体光电 2004-06-30
26 拉曼放大系统传输性能的比较 马永红; 谢世钟; 陈明华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北京 【期刊】物理学报 2005-01-12
27 突发接收模块的接收特性研究 夏月辉; 陈明华; 周玮; 谢世钟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北京 【期刊】半导体光电 2005-04-30
28 基于10Gb/s传输链路的40Gb/s光传输实验研究 陈明华; 马楠; 石颖; 邹明渊; 谢世钟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北京 【期刊】中国激光 2005-04-10
29 利用光纤非线性环镜实现8×2.5Gb/s→2.5Gb/s解复用及误码特性的测量 姚敏玉; 张剑锋; 伍剑; 陈明华; 王大鹏; 娄采云; 高以智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期刊】高技术通讯 1999-08-28
30 光分组交换网络技术展望 谢世钟; 陈明华; 董毅; 陈向飞; 李栩辉; 王国忠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北京 【期刊】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7-30
31 光传送网中光开关器件的进展 谢世钟; 陈明华; 王国忠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期刊】中兴通讯技术 2002-08-10
32 GS-DFB半导体激光器的光自注入技术 徐磊; 姚敏玉; 张剑峰; 李玉华; 陈明华; 高以智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期刊】中国激光 2000-05-25
33 自注入减小增益开关分布反馈激光器时间抖动的数值模拟 王徐芳; 姚敏玉; 徐磊; 张剑锋; 陈明华; 高以智 清华大学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集成光电子学国家? 【期刊】物理学报 2000-03-12
34 光开关技术进展 禹培栋; 王国忠; 陈明华; 谢世钟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期刊】半导体光电 2001-06-30
35 箱装发射药储存时的安全性及能量分析 姜培学; 任泽霈; 江劲勇; 陈明华; 路桂娥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中国人民解放军59163部队 【期刊】火炸药学报 2001-02-28
36 堆积条件下库存弹药中发射药的安全性研究 江劲勇; 路桂娥; 陈明华; 刘礼斌; 姜培学 军械技术研究所;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期刊】火炸药学报 2001-11-30
37 箱装发射药堆的温度变化规律及其安全性分析 姜培学; 任泽霈; 江劲勇; 陈明华; 路桂娥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中国人民解放军59163部队 【期刊】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5-30
38 光网络中的光开关技术 禹培栋; 王国忠; 陈明华; 谢世钟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期刊】电子产品世界 2001-04-25
39 半导体相移分布反馈激光器模式及调制相应特性的研究——牛顿 -矢量方法的应用(英文) 张冶金; 朱林; 高志国; 陈明华; 董毅; 陈维友; 刘式墉; 谢世钟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吉林大学电子工程系;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北京 【期刊】半导体学报 2002-09-08
40 环境因素对发射药升温速率及安全性的影响分析 姜培学; 任泽霈; 江劲勇; 陈明华; 路桂娥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中国人民解放军59163部队 【期刊】火炸药学报 1998-12-15
41 发射药热自燃的数值模拟研究 姜培学; 江劲勇; 陈明华; 路桂娥; 任泽霈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中国人民解放军59163部队 【期刊】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07-10
荣誉奖励:
获电子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北京金桥技术奖一项。
1. 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 2007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3. 2008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资料更新中……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