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科技创新网
人才招聘
人才招聘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王玉荣——光学图像信息专家王玉荣——山东大学教授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最后更新: 2015-04-14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免费注册为会员后,您可以...
发布专家信息 推广科研成果
建立专家网页 在线洽谈生意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王玉荣——光学图像信息专家王玉荣——山东大学教授 

专家信息:

王玉荣,男,汉族,1965年5月生,博士。现任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7.07-1989.07:在山东大学光学系任助教。

1992.08-2001.07:在山东大学光电子信息工程系(原光学系)从事物理光学、光全息和信息光学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1992.09-1997.09:任讲师。

1997.09-2000.09:任副教授。

1998年起:任光学教研室主任。

2000.09:任教授。

2001.07-至今:在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光学工程系从事物理光学、信息光学与光学干涉测量及其相关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任信息光学研究所所长。

社会兼职:

资料更新中……

教学情况:

主讲课程:

本科生:《信息光学》(专业课),《光学》(主干基础课),《信息光学实验》,《近代光学实验》,《基础光学实验》。

硕士研究生:《光学信息处理》,《数字光学基础》。

培养学生情况:

资料更新中……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从事光全息聚合制作周期性微结构和光子晶体,光学图像信息加密及安全认证,数字全息,基于光折变效应与材料的光学信息处理和光学干涉测量,光学图象相关识别,光学干涉计量。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先后参加完成了多项国家、省部、校级及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项目2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1项。目前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和承担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科研研究项目:

1.“广义相移数字全息技术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8-2010。

2.“全息成型光子晶体中光的传输特性研究”,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Y2006A09),2007-2009。

3.“全息成型光子晶体的色散特性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677026),2007。

4.“光学图像加密、解密及安全认证新技术研究”,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5.01-2007.12。

5.“全息干涉法制作二维及三维光子晶体的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3-2005。

6.“多光束全息干涉法制备三维周期性微结构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2.01-2004.12。

7.“全息干涉法生成周期性微结构 ( 光子晶体 ) 及其能带性质的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2004—2005。

8.“全息干涉光聚合法制备光子晶体的研究”,山东大学跨学科预研研计划,2002-2004。

9.“全息干涉法制备三维周期性微结构的研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973),“强双光子吸收的有机半有机材料的分子设计与组装”(蒋民华院士负责)的分课题),2000.10-2002.12。

10.“光折变全息干涉新技术及其在光学检测中的应用”,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999.01-2001.12。

11.“光折变晶体离子注入光波导的研究”,国家晶体材料重点实验室项目,1997.01-1998.12。

12.“光折变动态存取联合变换相关器及目标跟踪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94.01-1996.12。

13.“光学图象相关识别及全息三维显示新技术的研究”。

14.“光折变图像处理与光学检测技术及全息三维显示新方法的研究”。

15.“全息干涉法制备光子晶体及数字全息新技术的研究”。

教学研究项目:

1.“《光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2006-2010。

2.“电子与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成果的整合与深化”,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改重点项目(与北师大、北大、南开大学联合),2000-2003。

3.“‘信息光学实验’指导书”,山东大学教学实验室软件项目建设,2005-2006,。

4.“现代光学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调整与改革”,山东大学教学改革项目,2001-2002年。

5.“计算机辅助光学实验教学”,山东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山东大学四个100工程项目,2000-2003年。

6.“光学基础实验室建设项目”, 山东大学实验室建设项目,2005年。

7.“光学实验室建设项目”,山东大学实验室建设项目,2002年,负责人。

8.“光学实验室建设项目”,山东大学实验室建设项目,1999-2002年,负责人。

 

科研成果:

1.“CCD和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在近代光学实验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2000年获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省级优秀实验技术成果三等奖。

2.“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的研究”,2001年获山东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3.“未来实验室探索”,2001年获山东省教育技术****协会二等奖。

4.“现代光学实验的整改、优化与创新”,2002年获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省级实验技术成果二等奖。

5.“基础光学实验教材的研究与探索”,2003年获山东大学实践教学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6.“近代光学实验多媒体课件”,2003年获山东大学本科教学优秀课件一等奖。

7.“立体、多元化的实验室建设(光信息、近代光学实验室)”,2004年获山东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光束全息干涉法制备三维周期性微结构的研究”(2002—2004)结题后,2005年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为“特优”项目。

发明专利:

1 一种侧向发光的激光柱光源 王玉荣; 丁海生; 王洪君; 宋刚; 李庆华; 张行愚; 连洁; 万强 山东大学 【中国专利】山东大学 2010-05-26

2 一种激光背光源液晶显示系统 王玉荣; 丁海生; 王洪君; 宋刚; 李庆华; 张行愚; 连洁; 万强 山东大学 【中国专利】山东大学 2010-05-05

3 一种激光背光面光源 王玉荣; 丁海生; 王洪君; 宋刚; 李庆华; 张行愚; 连洁; 万强 山东大学 【中国专利】山东大学 2010-05-05

 

论文专著:

发表英文论文:

1.Yong-Ying Wang, Yu-Rong Wang , Yong Wang, Hui-Juan Li, Wen-Jia Sun, “Optical image encryption based on binary Fourier transform computer-generated hologram and pixel scrambling technology”, Optics and Lasers in Engineering 45 (2007) 761–765

2.Yong-Bin Yang, Yu-Rong Wang , Xiao-Qiang Yu,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optical coupling properties of the waveguide grating with novel rectangular structure, Optics & Laser Technology 39 (2007) 1089–1093

3.X.F. Xu, L.Z. Cai, Y.R. Wang, X.F. Meng, H. Zhang, G.Y. Dong, X.X. Shen, “Blind phase shift extraction and wavefront retrieval by two-frame phase-shifting interferometry with an unknown phase shift”, Optics Communications 273 (2007) 54–59

4.X. F. Xu, L. Z. Cai, Y. R. Wang , X. L. Yang, X. F. Meng, G. Y. Dong, X. X. Shen, and H. Zhang, “Generalized phase- shifting interferometry with arbitrary unknown phase-shifts: Direct wave-front reconstruction by blind phase shift extraction and its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90, 121124,1-3,

5.L. Z. Cai, X. F. Meng, Y. R. Wang , X. X. Shen, G. Y. Guo and X. L. Yang, “Virtual shearing interferometry by digital holography, ” Optics Communications. 259, 64-69. 2006.

7.L. Z. Cai, Q. Liu, Y. R. Wang , X. F. Meng and M. Z. He,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s of the digital correction of complex wave errors by arbitrary phase-shift errors in phase- shifting interferometry,” Applied Optics. 45, 1193-1202. 2006.

8.L. Z. Cai, Q. Liu, Y. R Wang, et al., “Photorefractive shearing interferometer”, Optics and Lasers in Engineering, 41(3), 529-535 (2004).

9.X.L. Yang, L.Z. Cai and Y. R. Wang , “Larger bandgaps of two-dimensional triangular photonic crystal fabricatedby holographic lithography can be reakized by recording geometry design.” Optics express, 12(24), 5850-5856. 2004.

10.L.Z.Cai, Q.Liu, X.L.Yang and Y.R.Wang , “Phase shift extraction and wave-front reconstruction in phase-shifting interferometry.”, Optics Letters, 28 (19), 1808-1810. 2003

11.L.Z.Cai, X.L. Yang, Q.Liu, Y.R. Wang, “What kind of Bravais lattices can be made by the interference of four umbrellalike beams?” Optics Communications, 224, (4-6), 243-246. 2003.

12.X.L.Yang, L.Z.Cai, Y.R.Wang and Q.Liu, “Interference of four umbrellalike beams by a diffractive beam splitter for fabrication of two-dimensional square and trigonal lattices.” Optics Letters, 28(6), 453-455. 2003

13.X.L.Yang, L.Z.Cai, Y.R.Wang and Q.Liu, “Interference technique by three equal-intensity umbrellalike beams with a diffractive beam splitters for fabrication of two-dimensional trigonal and square lattices.” Optics Communications, 218(4-6), 325-332. 2003,

15.L. Z. Cai, Q. Liu, X. L. Yang, Y. R. Wang , “Sensitivity adjustable contouring by digital holography and a virtual reference wavefront”, Optics Communications, 221(1-3), 49-54, (2003).

16.L.Z. Cai, X.L. Yang and Y.R.Wang , “Form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periodic microstructures by interference of four noncoplanar beams”. Journal of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A, 19(11), 2238-2244. 2002,

17.L.Z. Cai, X.L. Yang and Y.R.Wang , “All fourteen Bravais lattices can be formed by the interference of four noncoplanar beams”. Optics Letters, 27(11), 900-902. 2002,

18.L.Z. Cai, X.L. Yang and Y.R.Wang , “Interference of three noncoplanar beams: contrast and polarization optimization”. Journal of Modern Optics, 49(10), 1663-1672. 2002,

19.Y. R. Wang , L. Z. Cai, et al, “Photorefractive holographic interferometry for the measurement of object tilt and in-plane displacement”, Proceeding of SPIE, 4929, 230, (2002),

20.L.Z. Cai, X.L. Yang and Y.R.Wang , “Formation of microfiber bundle by interference of three noncoplanar beams”. Optics Letters, 26(23), 1858-1860. 2001,

21.Luzhong Cai, Yurong Wang and Hua-Kuang Liu, “Applications of photorefractive holographic techniques in image processing and optical testing”. Journal of Asian Physics, 10(2), 157-168, 2001,

22.L. Z. Cai. Y.R.Wang , et al. “High transmissivity optical filter with phase gratings: architecture and analysis, ” Journal Modern optics, 48, 850-863, (2001).

23.L.Z. Cai, Y.R.Wang and X.M. Qu, “Real-time analysis of 3-D axisymmetric refractive index field by photorefractive holographic interferometer”. Optics & Laser Technology, 2000, 32(3), 171-175.

24.L.Z. Cai and Y.R.Wang , “Simple real-time 3-D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 by fringe analysis using a photorefractive interferometer”. Optics and Lasers in Engineering, 33(6), 431-438.

25.Cai Luzhong and Wang Yurong , “Simple image subtraction using phase shift property of photorefractive two-wave mixing”. Proc. SPIE, 4222, 299-303. 2000,

26.Y.R. Wang, X.M. Qu, L.Z. Cai, B.M. Ma and D.S. Sun, “Simultaneous determunation of the refractive index and wedge angle of an optical wedge using a photorefractive holographic interferometer.” Journal of Modern Optics, 46(9), 1369-1376. 1999,

27.L.Z. Cai, Y.R.Wang and X.M. Qu, “Wavefront shifting photorefractive holographic interferometer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optical testing”. Optics & Laser Technology, 30(1), 1-5. 1998

28.Luzhong Cai, Yurong Wang and Hua-Kuang Liu, “Real-time image monitoring and optical testing using photorefractive holographic techniques”. Proc. SPIE, 3388, 238-244. 1998,

29.Qu Xinmei, Wang Yurong and Cai Luzhong, “Real-time 3-D temperature field analysis using photorefractive interferometer and spatial filtering techniques.” Proc. SPIE, 1998, 3554, 155-162

30.Y. R. Wang , L. Z. Cai, et al., “Measurement of focal length for a spherical lens with a joint Fourer transform spectrum interferometer”., Optics & Laser technology, 29(8), 501-503. (1997).

31.Y. R. Wang , L. Z. Cai, et al., “High-efficiency hybrid joint transform correlator with preprocessed input image and replicated binary spectrum array.” Journal Modern Optic, 44(6), 1197-1205, (1997).

32.Luzhong Cai, Yurong Wang , Chenshan Guo and Weitian Wang, “Generation of 3-D image from computer data with dot array rainbow hologram”. Proc. SPIE, 2885, 17-25. 1996,

 

发表中文论文:

1 可采用任意未知相移的广义相移数字全息干涉术 蔡履中; 徐先锋; 王玉荣; 孟祥锋; 杨修伦 山东大学信息学院光学工程系 【期刊】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09-02-10

2 数字同轴全息颗粒场检测中的颗粒分割识别与独立聚焦 徐元强; 王玉荣; 丁海生 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72690部队 【期刊】光子学报 2010-05-15

3 联合变换相关器中参数之间的协调关系 王玉荣; 李骏; 胡家升 山东大学光学系;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期刊】光学精密工程 1995-02-28

4 基于谱二值化及复制技术的光电混合高效联合变换相关器 蔡履中; 王玉荣; 王浩 山东大学光电子信息工程系 【期刊】光电子•激光 1996-12- 30

5 光折变动态存取自适应联合变换相关器 蔡履中; 王玉荣; 王浩 山东大学光电子信息工程系 【期刊】光电子•激光 1997-04-30

6 氦离子注入掺铈铌酸锶钡晶体平面光波导和它的光折变性质 卢菲; 孟鸣岐; 王克明 ; 王玉荣; 蔡履中; 沈定予; 王雪梅 山东大学光学系; 山东大学物理系; 山东大学光学系; 25010; 北京大学技物系重离子物理实验室 【期刊】量子电子学报 1998-02-15

7 利用联合付里叶变换谱干涉法测量透镜焦距 王玉荣; 蔡履中 山东大学光学系 【期刊】光学技术 1998-03-20

8 采用两次曝光相移全息干涉实现光学图象幅相转换 王玉荣; 徐鹏; 王建伟; 王青圃; 蔡履中 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会议】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 2004-06-30

9 两步广义相移干涉术的光学实验验证 孟祥锋; 蔡履中; 王玉荣; 彭翔 深圳大学光电工程学院; 山东大学光学系 【期刊】物理学报 2009-03-15

10 使用空间光调制器和频谱面滤波实现光学图像幅相转换 徐鹏; 王玉荣 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光电系; 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光电系 山东 济南; 山东 济南 【期刊】光电子技术与信息 2006-03- 30

11 新型结构波导光栅耦合器的耦合特性分析和数值模拟 杨永斌; 王玉荣; 于晓强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 山东济南; 山东济南 【期刊】光学技术 2006-03-20

12 用迭代傅里叶变换算法实现光学分级图像加密 王永瑛; 王玉荣; 杨永斌 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济南; 山东济南 【期刊】中国激光 2006-10-20

13 全息光聚合法制备聚合物波导光栅耦合器 王勇; 王玉荣; 李萍; 王培吉; 王永瑛 济南大学理学院; 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济南 【期刊】中国粉体技术 2007-04-25

14 前向迭代多随机相位光学图像加密方法的研究 王永瑛; 王玉荣; 杨永斌 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济南 【期刊】光学技术 2007-07-20

15 532nm连续激光对砷化镓材料损伤的研究 李永富; 祁海峰; 王青圃; 张行愚; 刘泽金; 王玉荣; 魏爱俭; 夏伟; 张飒飒 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国防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华光光电子有限公司; 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 济南; 山东 济南; 湖南 长沙 【期刊】量子电子学报 2007-09-15

16 用一幅离轴菲涅耳数字全息图重建物光波的局域算法研究 李慧娟; 王玉荣; 王永瑛 山东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期刊】光子学报 2008-04- 15

17 采用全息干涉法的纯扩散机制光折变相移研究 王玉荣; 王青圃; 蔡履中; 李平; 连洁; 国克喜; 马宝民 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光学系; 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光学系; 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光学系 山东济南; 山东济南 【期刊】光电子•激光 2003-06-25

18 光电混合联合变换相关器中各元器件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 王玉荣; 徐鹏; 王青圃; 杨永斌; 马宝民 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光学系; 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光学系; 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光学系 山东济南; 山东济南 【期刊】光学精密工程 2005-06-25

19 用两次曝光相移全息干涉实现光学幅相转换 王玉荣; 王青圃; 徐鹏; 刘泽金 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光学系; 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光学系; 国防科学与技术大学 山东济南; 山东济南; 湖南长沙 【期刊】光电子•激光 2005-07-15

20 利用振幅型空间光调制器作相移器的相移干涉术 刘青; 蔡履中; 王玉荣; 赫明钊 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济南; 山东济南 【期刊】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5-08-30

21 集成薄膜晶体管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光调制特性的实验研究 徐鹏; 王玉荣 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光学工程系; 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光学工程系 山东济南; 山东济南 【期刊】液晶与显示 2005-10-26

22 Ca_(0.28)Ba_(0.72)Nb_2O_6单晶的光学常数及吸收特性 连洁; 王青圃; 程兴奎; 王玉荣; 张瑞峰; 魏爱俭; 姜军; 张飒飒; 仪修杰; 陈焕矗; 韩建儒 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大学物理与微电子学院; 青岛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济南 【期刊】人工晶体学报 2004-12-30

23 Ca_(0.28)Ba_(0.72)Nb_2O_6单晶的光学性质的研究 张瑞锋; 连洁; 王青圃; 王玉荣; 魏爱俭; 姜军; 仪修杰; 陈焕矗; 韩建儒 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青岛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济南; 山东济南; 山东青岛 【期刊】液晶与显示 2005-02-26

24 光电子材料铝镓铟磷的椭偏研究 连洁 ; 王青圃; 魏爱俭; 李平; 王玉荣; 张晓阳; 秦晓燕 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大学晶体材料所; 山东大学晶体材料所 济南 【期刊】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2-08-30

25 采用波面纵向平移全息干涉测量液体折射率 王玉荣; 蔡履中; 王青圃; 马保民; 孙大亮 山东大学光学系; 山东大学光学系; 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 【期刊】光电子•激光 2000-06-30

26 激光二极管抽运的Nd∶YVO_4 GaAs被动调Q激光器研究 李平 ; 王青圃; 张行愚; 赵圣之; 王玉荣; 王继扬; 黄伯标; 张少军; 刘训民; 何京良; 吕兴强 山东大学光学系; 山东大学光学系; 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 山东师范大学物理系; 山东师范大学物理系 济南 【期刊】光学学报 2002-03-17

27 光折变全息干涉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王玉荣 山东大学 【博士】山东大学 2005-04-10

荣誉奖励:

1.1997年获山东省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2.2001年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3.2003年获优秀论文一等奖。

4.2004年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5.2004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6.2005年获山东省高等教育成果二等奖。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更多..同类创新人物
 
 
Powered by kjcx.ac.cn 9.0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