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信息:
印鉴,男,1968年生,博士、教授、博士导师。现任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心主任、电子商务研究所副所长。
教育及工作经历:
1.198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获学士学位。
2.1994年硕、博连读,获武汉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博士学位。
3.1994年至今,在广州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工作。
4.1993年赴美国洛杉矶ALPHA-OMEGA公司进行合作科研。
5.1997、2000年两次在香港浸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做访问学者。
6.2005-2006年,在美国Eastern Washington University 大学做访问学者。
社会兼职:
1.2006-2010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2.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计算机网络教育分会理事。
3.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评审专家。
4.中山大学青年学者协会理事。
5.广东省科技评审专家。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
7.广东省政府采购中心和中山大学设备论证、招标专家。
8.中国计算机学会信息存储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9.软件学报审稿人。
教学情况:
主讲课程:
在计算机科学系主讲:操作系统、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课程。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从事数据库、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
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计划项目子课题、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等二十多个项目的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的教学项目:
1.Windows 操作系统原理,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2005-2006,负责人。
2.Windows 操作系统原理,微软精品课程支持计划,2003-2004,负责人。
3.人工智能,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课程建设项目,2003-2004,负责人。
4.操作系统原理,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课程建设项目,2003-2004,第二参加人
5.操作系统原理,广东省重点建设课程,1994-1998,第二参加人。
6.人工智能实验教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课程建设项目,2005-2006,第二参加人。
主持的学术研究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时空数据挖掘中若干关键问题研究”,2006-2008,项目负责人。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Web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2003-2004,项目负责人。
3.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计划项目“急性缺血中风辨证规范和疗效评价的示范研究”子课题,2004-2006,项目负责人。
4.广东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基于Web的中医证候专题信息数据库系统”,2005-2006,项目负责人。
5.广东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电子商务/服务质量评估系统”,2004-2005,项目负责人。
6.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WEB数据挖掘的关键技术研究”,2004-2005,项目负责人。
7.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基金项目“数据挖掘及其应用技术研究”,2002-2003,项目负责人。
8.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加强学习的数据采掘技术研究”,2001-2003,项目负责人。
科研成果:
资料更新中......
论文专著:
出版专著:
专家系统原理与编程(第四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专家系统原理与编程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OS/2 Lotus Smartsuite使用指南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7
发表论文:
1 基于共同评分和相似性权重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汪静; 印鉴; 郑利荣; 黄创光 计算机科学 2010-02-15
2 用波动方法证明元函数的正确性定理 印鉴; 汤庸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6-12-30
3 专家系统工具中的推理技术 印鉴; 李志超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6-12-30
4 典型数据库应用系统问题模式及其应用 汤庸; 魏际洲; 傅秀芬; 王勇; 毛承洁; 印鉴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1997-08-09
5 TDBAM对象形式化描述及有穷取值属性的讨论 汤庸; 印鉴 计算机工程 1997-08-20
6 独立于技术的机器接口及其实现 刘星成; 印鉴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12-30
7 CT图象特征的Fuzzy识别方法 印鉴; 刘星成; 郑鹏; 汤庸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1998-06-09
8 CSCW多媒体同步与协同模型 汤庸; 印鉴; 魏际洲; 王勇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03-25
9 基于最大访问模式挖掘的数据库异常行为检测 刘玉葆; 蔡嘉荣; 印鉴; 黄志兰 第二十三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 2006-11-10
10 查询扩展树:关系数据库中的文本检索 陈忆群; 曹瑾音; 印鉴 第二十三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 2006-11-10
11 一种有效的文本聚类算法 蔡嘉荣; 印鉴; 刘玉葆; 黄志兰 第二十三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 2006-11-10
12 影响集问题及其多维向量动态索引结构的研究 陈健; 印鉴; 陈玲 第二十一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 2004-10-14
13 基于博弈论的安全多方求和方法 张国荣; 印鉴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9-04-15
14 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矩阵的隐私数据保护方法 张国荣; 印鉴 计算机工程 2009-01-20
15 一种基于隐私保护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 郑利荣; 印鉴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 2009-06-25
16 基于有损分解的数据隐私保护方法 刘玉葆; 黄志兰; 傅慰慈; 印鉴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9-07-15
17 游戏教学在“操作系统”课程中的应用 丘静玉; 印鉴 计算机教育 2009-07-25
18 多变量序列模式挖掘在中医疗效评价的应用 沈亚诚; 印鉴; 王小云; 傅昊阳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9-07-15
19 一种新的隐写分析方法:IKLDA 陈国明; 印鉴; 周端宁; 张东 电子学报 2009-08-15
20 优化线性辨别分析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英文) 杨文新; 饶淑琴; 王继娜; 印鉴; 陈健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2009-09-15
21 改进的共享型最近邻居聚类算法 耿技; 印鉴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6-02-20
22 基于数据流的任意形状聚类算法 朱蔚恒; 印鉴; 谢益煌 软件学报 2006-03-30
23 基于相关性分析及遗传算法的高维数据特征选择 任江涛; 黄焕宇; 孙婧昊; 印鉴 计算机应用 2006-06-01
24 不完整数据库中的数据挖掘 印鉴; 周祥福; 杨敏 计算机工程 2006-06-20
25 应用等距变换处理聚类分析中的隐私保护 张国荣; 印鉴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6-07-01
26 “3W1H急性中风证候四诊信息采集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白小欣; 蔡业峰; 詹乐昌; 梁兆辉; 印鉴; 郑琦; 杜宝新; 余洋; 杨小波; 郭建文; 裴建; 黄燕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6-07-10
27 一种用于文本聚类的改进的K均值算法 任江涛; 孙婧昊; 施潇潇; 黄焕宇; 印鉴 计算机应用 2006-12-30
28 应用正交变换保护数据中的隐私信息 张国荣; 印鉴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6-10-01
29 一种基于信息增益及遗传算法的特征选择算法 任江涛; 孙婧昊; 黄焕宇; 印鉴 计算机科学 2006-10-25
30 基于遗传算法及聚类的基因表达数据特征选择 任江涛; 黄焕宇; 孙婧昊; 印鉴 计算机科学 2006-09-25
31 一种改进的基于特征赋权的K均值聚类算法 任江涛; 施潇潇; 孙婧昊; 黄焕宇; 印鉴 计算机科学 2006-07-25
32 基于Web挖掘的自适应站点优化设计 戴东波; 印鉴 计算机科学 2006-04-25
33 基于先验知识下支持向量机P-SVM的分类算法 印鉴; 梅芳; 张钢; 任江涛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07-03-30
34 分布式环境下保持隐私的聚类挖掘算法 张国荣; 印鉴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7-06-21
35 基于PSO面向K近邻分类的特征权重学习算法 任江涛; 卓晓岚; 许盛灿; 印鉴 计算机科学 2007-05-25
36 基于边界点的可分离性度量及特征选择 任江涛; 孙婧昊; 黄焕宇; 印鉴 计算机工程 2007-05-20
37 基于χ~2统计量的kNN文本分类算法 印鉴; 谭焕云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07-06-15
38 基于二进制PSO算法的特征选择及SVM参数同步优化 任江涛; 赵少东; 许盛灿; 印鉴 计算机科学 2007-06-25
39 基于影响集的协作过滤推荐算法 陈健; 印鉴 软件学报 2007-07-15
40 中医专科专病临床科研一体化电子病历的构建 梁兆晖; 杨小波; 印鉴; 张钢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7-08-15
41 基于OLAP的免疫疾病预防数据分析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蔡嘉荣; 印鉴; 刘玉葆; 余阳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08-02-15
42 一种基于分布估计的离散粒子群优化算法 周雅兰; 王甲海; 印鉴 电子学报 2008-06-15
43 关联规则挖掘在中医证候信息数据库系统中的应用 郑利荣; 印鉴 医学信息 2008-07-05
44 结合使用挖掘和内容挖掘的web推荐服务 戴东波; 印鉴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5-06-21
45 搜索引擎技术研究与发展 印鉴; 陈忆群; 张钢 计算机工程 2005-07-20
46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分裂式层次化聚类算法 任江涛; 吴海建; 吴向军; 印鉴; 张毅 计算机应用 2005-11-10
47 结合访问序列和内容挖掘的预取技术 戴东波; 印鉴; 梁华金 计算机工程 2005-11-20
48 一种时间序列快速分段及符号化方法 任江涛; 何武; 印鉴; 张毅 计算机科学 2005-09-23
49 新世纪科学技术的特点及高校科技管理的对策 胡菁; 印鉴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12-30
50 基于演化Agent的图象特征提取方法 印鉴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03-12-21
51 例外关联规则挖掘 印鉴; 周祥福 计算机科学 2003-03-15
52 基于Honeynet的网络入侵模式挖掘 印鉴; 张钢; 陈忆群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4-04-11
53 一个数据挖掘工具的设计与实现 印鉴; 杨敏; 陈浩; 曹王华 计算机工程 2004-04-05
54 基于OLAP的网络广告投放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陈健; 黄晋; 印鉴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4-08-28
55 基于数据仓库的联机分析挖掘系统 印鉴; 陈忆群; 张钢 计算机工程 2004-10-05
56 基于CWM的数据挖掘服务中心设计 印鉴; 陈忆群; 张钢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4-11-11
57 Web挖掘在考试系统中应用 刘林东; 印鉴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5-02-10
58 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印鉴; 曹王华; 杨敏; 胡菁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5-03-10
59 交通流时间序列分离方法 任江涛; 谢琼琼; 印鉴 计算机应用 2005-04-10
60 Web使用挖掘技术研究综述 陈健; 印鉴 计算机工程 2005-05-05
61 一种新的分形图像压缩方法 印鉴; 魏思兵; 谭兆信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1999-04-15
62 CT图像特征Fuzzy识别法(二) 印鉴; 郑鹏; 刘星成; 汤庸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1999-02-09
63 Foxpro屏幕生成程序的自动翻译 印鉴; 刘星成; 汤庸 计算机工程 1999-04-20
64 一种基于事例推理的检索模型 印鉴; 李师贤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03-25
65 互联网上的文本信息采掘 印鉴; 陈炬桦; 刘斌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02-11-21
66 基于Rete思想的证据生成算法 印鉴; 汤庸 微机发展 1999-03-10
67 试题质量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印鉴; 刘星成; 李师贤 计算机工程 2000-12-20
68 基于演化Agent的推理模型 印鉴; 汤庸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00-03-08
69 用演化Agent方法处理整数线性规划问题 印鉴; 刘斌; 邹胜; 李师贤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00-06-08
70 一种对象检索模型 印鉴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00-08-08
71 提高桌面会议系统中音频质量的方法研究 汤庸; 彭重嘉; 印鉴; 李显济; 李松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03-25
72 迭代译码中基于神经网络的差错控制方法 刘星成; 张光昭; 印鉴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1-07-15
73 网上购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印鉴; 刘星成; 汤庸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1-08-15
74 基于矢量量化的层次分形编码方法 印鉴; 魏思兵 通信学报 2001-01-25
75 新的turbo迭代译码停止判据 刘星成; 张光昭; 印鉴 通信学报 2001-09-25
76 无线信道上实时视频传输的Turbo码纠错 刘星成; 张光昭; 印鉴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01-08-30
77 一种分布式搜索引擎设计 印鉴; 邹胜 计算机科学 2001-10-15
78 基于遗传算法的最优布局问题求解 印鉴; 李明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2-10-15
79 具有数据挖掘功能的网上购书系统设计与实现 陈健; 朱蔚恒; 印鉴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2-05-15
80 数据挖掘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朱蔚恒; 陈健; 印鉴 计算机工程 2002-08-20
资料更新中......
荣誉奖励:
1.获得过两项省级科技成果奖。
2.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3.广东省“千百十工程”人选。
4.获广东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资料更新中......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