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科技创新网
人才招聘
人才招聘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编辑专家信息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新人物 » 基础科学 » 地理学 »

郑新奇——地理信息科学、土地资源管理学专家郑新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最后更新: 2015-04-15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免费注册为会员后,您可以...
发布专家信息 推广科研成果
建立专家网页 在线洽谈生意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郑新奇——地理信息科学、土地资源管理学专家郑新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专家信息:

郑新奇,男,教授,1963年出生于河南省伊川县,1987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地理系,获得理学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获得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工学博士学位。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带头人,土地利用工程创新团队方向带头人,土地信息技术与应用研究所所长。

学术兼职: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学与GIS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GIS应用水平考试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土地利用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人大咨询专家组成员,教育部自然科学奖励评审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大调查受聘专家组成员、山东省土地学会常务理事、规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土地估价师协会常务理事,国家注册土地估价师,山东省人大立法咨询专家,多家知名期刊特约审稿专家,多次国际学术会议学术委员会委员及专题研讨会主席,中国人民大学土地政策与制度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等。 曾担任河南大学地理系教研室主任、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所长、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等职。  

 

教学情况:

主讲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届数

学生总人数

地籍管理

专业基础课

4

1

69

地理信息科学导论

专业基础课

2

2

136

土地信息系统(硕士)

专业课

2

2

32

GIS设计与实现(硕士)

专业课

4

1

13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 地籍管理信息化实验教学 128人

2. 指导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6 人

3. 指导硕士毕业论文 5人

培养学生情况:  

资料更新中…………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资源环境开发与保护、土地资源评价与规划、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地理计算等研究。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主持和参加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近50项。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土地资源空间数据挖掘模型及其应用研究,2006~2008, 第一主持。

2、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城市空间动态数据挖掘方法研究, 2004~2007, 第一主持。

3、山东省院士基金:“数字国土”关键技术研究,2002~2005,执行主持。

4、山东省哲社“九五”规划:山东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2000~2004, 第一主持。

5、国土大调查试点项目:济南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研究,,2001~2002, 第一主持。

6、国家社科基金:当前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模式及其调控研究。

7、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区域土地集约利用与节地关键技术研究。

8、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5-2020)核心专题:(发展规模控制)。

9、济南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2005-2020)全部内容。

10、校新世纪教学改革计划: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房地产方向)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的改革研究与实践,2002~2005年。

科研成果:

郑新奇教授长期从事GIS开发与应用、土地评价与规划、空间数据挖掘等研究,尤其在土地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评价理论、方法、技术等研究10余年,兼有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土地资源管理学术背景,出版的专著《城市土地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评价》是国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从理论、方法、技术和实证方面建立了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土地利用的全套流程,提出“土地集约优化配置”理论框架,建立了相关方法、技术体系。将城市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进行融合研究,解决了长期以来将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二者分割研究的状况。该著作已受到美国、香港、澳大利亚、加拿大等部分高校专家关注,国内100多所大学收藏,并作为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辅助教材;提出了“面向管理的高端开发低端应用”的土地信息系统开发理念,建立了土地管理动态跟踪体系,很多单位正在这个理念下开展深入工作;第一个将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城市仿真系统(UrbanSim)系统引入国内。出版专著4部,参编6部,发表学术文章130余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8项,获软件著作权4个。

1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阎弘文; 郑新奇; 王爱萍; 杜风锋; 孙凯; 张启全; 王筱明 山东师范大学 2000-01-01

2 山东省城镇土地分等与基准地价平衡研究 潘光明; 刘占增; 郑新奇; 王德起; 刘祥元; 姜文明; 闫弘文; 王安东; 薄传华; 王慎刚; 王筱明; 赫春梅; 黎加强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 山东颐通地产评估有限公司;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2003-01-01

3 地理信息系统在济宁市城区土地级别与基准地价更新中的应用 孙琳; 郑新奇; 韩秀丽; 阎弘文 济宁市国土资源局 2000-01-01

资料更新中…………

论文专著:

在《环境科学学报》、《地理科学》、《经济地理》、《中国土地科学》等杂志发表论文130余篇,出版专著和参编著作十余部,代表性著作《城市土地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评价》(科学出版社)。

出版专著:

1. 土地管理地理信息系统, 作者: 郑新奇,韩荣青,刘金花 等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

2. 城市土地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评价, 作者:郑新奇 译者: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3. 城镇基准地价更新与平衡,山东省地图出版社,2002,主编

4. 生态学-面向人类生存环境的科学价值观,科学出版社,2004,参编

发表论文:

1 大学生创新教学的“倒金字塔”新模式探索 郑新奇; 刘海燕; 胡业翠; 艾刚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 2010-01-15

2 基于地统计学的县域农用地定级方法 赵璐; 郑新奇; 闫弘文; 郭正鑫; 王广军 农业工程学报 2008-08-30

3 基于GIS的中学地理辅助教学系统的开发 董金玮; 郑新奇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7-01-15

4 基于空间相邻的地类转换倾向性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唐宽金; 郑新奇; 闫弘文; 董金玮 生态学报 2009-01-15

5 基于HRS和GIS的城市污染场地动态监测原理分析 蒙莉娜; 李志建; 郑新奇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9-04-25

6 基于Voronoi图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 刘仙桃; 郑新奇; 李道兵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9-04-25

7 改进A~*算法及其在GIS路径搜索中的应用 李志建; 郑新奇; 王淑晴; 杨鑫 系统仿真学报 2009-05-20

8 基于ArcGIS Engine的WebGIS空间分析功能拓展 许时光; 郑新奇 测绘通报 2009-07-25

9 土地集约利用中不同利益主体博弈行为分析 邵晓梅; 邓婧; 郑新奇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9-06-15

10 北京市昌平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机理研究 苏高华; 陈方正; 郑新奇; 杨斌 安徽农业科学 2009-07-01

11 基于系统论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驱动机制研究——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 苏高华; 陈方正; 郑新奇 水土保持研究 2009-08-15

12 农用地定级决策树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 赵璐; 郑新奇; 闫弘文; 郭正鑫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9-10-11

13 磁场对模板法制备的Co纳米线结构和磁性的影响 刘文邦; 孟卫民; 娄元付; 刘曦; 张璐然; 郑新奇; 魏福林 物理学报 2009-11-15

14 区域城镇点-轴系统空间结构的分形模型 蒙莉娜; 郑新奇; 赵璐; 李志建; 杨鑫 地理科学进展 2009-11-15

15 本科毕业论文系统模式构建与实践 郑新奇; 付宗堂; 周伟; 艾刚; 王淑晴 中国地质教育 2009-12-25

16 基于邻接指数的空间关联规则挖掘方法研究 李志建; 郑新奇; 吕利娜; 周旋 测绘科学 2009-11-20

17 非线性多维数据可视化分类预测方法 李志建; 郑新奇; 赵璐; 杨鑫 测绘科学 2010-01-20

18 基于GIS的北京市海淀区土地利用强度三维定量评价 田毅; 吴克宁; 郑新奇; 黄勤; 周雷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11-28

19 中国设区市土地集约利用类型区划分研究 郑新奇; 邓红蒂; 姚慧; 曹银贵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02-15

20 多元线性回归和Bp神经网络预测水资源承载力──以济南市为例 姚慧; 郑新奇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6-01-30

2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类型及方法 郑新奇; 李宁; 孙凯 中国土地科学 2006-02-28

22 基于信息熵的济南市城乡用地结构及分布动态研究 张培学; 姚慧; 郑新奇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6-04-15

23 城市适度人口规模的“可能-满意度”(P-S)分析——以济南市为例 代富强; 李新运; 郑新奇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3-30

24 基于Lindo模型的济南市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研究 杜娟; 郑新奇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3-30

25 济南城市用地景观要素空间结构研究 段瑞兰; 郑新奇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3-30

26 济南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 王敏; 郑新奇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6-03-30

27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宗地地价评估——以东营市为例 姚慧; 郑新奇; 江吉星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6-03-30

28 基本农田指标分解的熵权系数法研究 杨树佳; 王爱萍; 郑新奇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6-04-30

29 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比较 王敏; 刘厚凤; 郑新奇 水土保持研究 2006-08-30

30 济南市土地利用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杨树佳; 郑新奇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6-05-30

31 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居民点减少挂钩的动态评价初探——以济南市为例 姚慧; 郑新奇 水土保持研究 2006-12-30

32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证研究 王敏; 刘厚凤; 郑新奇 水土保持研究 2006-12-30

33 基于神经网络的宗地地价评估探析 王胜武; 郑新奇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12-30

34 现阶段“两规”的矛盾分析、协调对策与实证研究 杨树佳; 郑新奇 城市规划学刊 2006-09-30

35 基于改进PSR模型的济南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董金玮; 郑新奇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7-01-30

36 基于MapX的县级土地利用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宋来强; 郑新奇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7-01-30

37 济南重点农业区空间布局及发展特色规划研究 杨树佳; 郑新奇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7-02-28

38 基于农用地分等的基本农田保护空间规划方法研究 郑新奇; 杨树佳; 象伟宁; 王爱萍 农业工程学报 2007-01-30

39 低山丘陵区耕地空间结构适宜度评价及优化配置研究——以平阴县为例 董金玮; 郑新奇; 王敏 农机化研究 2007-04-01

40 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本农田布局方法研究 杨树佳; 郑新奇; 杜军; 牟文龙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3-30

41 耕地保护与基本农田布局方法研究——以济南市为例 杨树佳; 郑新奇; 王爱萍; 杜娟; 姚慧 水土保持研究 2007-04-30

42 “地籍管理”中城乡地籍一体化管理教学的探讨 郑新奇; 袁春; 周伟; 姚林君 中国地质教育 2007-03-25

43 基于SQL Server的城市地籍空间数据挖掘探讨 孙元军; 郑新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7-05-01

44 淄博市矿产资源现状分析及经济评价 李娜; 郑新奇; 董金玮 采矿技术 2007-03-15

45 三峡库区城镇建设用地驱动因子路径分析 曹银贵; 王静; 郑新奇; 刘爱霞; 程烨; 许宁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06-15

46 基于MapX的城市地价监测与更新系统的设计 董金玮; 郑新奇; 闫弘文 微计算机信息 2007-06-05

47 “数字国土”框架下的国土政务信息化平台建设初探 董金玮; 郑新奇; 赵璐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9-15

48 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生态足迹模型定量评价——以山东省滨州市为例 张国防; 郑新奇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7-10-15

49 东营市生态足迹分析 王胜武; 郑新奇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7-10-15

50 发达国家污染场地再开发实践经验对北京市的启示 蒙莉娜; 郑新奇; 王淑晴 资源与产业 2007-10-20

51 基于MATLAB的关联规则空间数据挖掘探讨——以济南市平阴县安城乡为例 郑新奇; 赵璐 国土资源信息化 2007-10-20

52 资源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郑新奇; 孙元军; 王淑晴 资源与产业 2007-12-20

53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特点研究——以济南市长清区为例 孟令娜; 唐宽金; 郑新奇 安徽农业科学 2007-12-31

54 平阴县中部低山丘陵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 唐宽金; 郑新奇 水土保持研究 2007-12-15

55 基于适宜性成果的耕地占补平衡质量评价模型 董金玮; 郑新奇; 张戈丽 水土保持研究 2007-12-15

56 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政策下的中国农村居民点建设发展策略研究 苏高华; 陈方正; 郑新奇 中国市场 2008-12-05

57 数字地价模型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王宁; 付梅臣; 郑新奇 安徽农业科学 2008-11-10

58 基于粮食生产能力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方法研究 唐宽金; 郑新奇; 姚金明; 吴斐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8-12-10

59 基于GIS的北京市建筑密度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李丽华; 郑新奇; 象伟宁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02-15

60 基于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的县域内土地分等研究——以济南市长清区为例 赵璐; 郑新奇 安徽农业科学 2008-01-10

61 山东平阴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点分析 任莉伟; 郑新奇 安徽农业科学 2008-01-20

62 中国耕地资源危机及其战略对策 苏高华; 陈方正; 郑新奇 农机化研究 2008-04-01

63 中国经济增长投入因子转复研究——从土地投入到技术投入的转变 苏高华; 郑新奇; 陈方正 安徽农业科学 2008-02-01

64 济南市土地利用综合分区与空间管制研究 赵璐; 郑新奇 安徽农业科学 2008-02-01

65 乡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驱动因素分析 赵丽; 付梅臣; 张建军; 郑新奇 农业工程学报 2008-02-29

66 济南市粮食生产与耕地变化的分析及预测 李娜; 郑新奇; 董金玮 安徽农业科学 2008-02-10

67 社会实践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付薇; 付梅臣; 白中科; 吴克宁; 郑新奇; 田毅; 黄勤 中国地质教育 2008-03-25

68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探讨——以济南市历下区为例 姚金明; 郑新奇 软件导刊 2008-03-31

69 基于MATLAB的关联规则空间数据挖掘探讨——以济南市平阴县安城乡为例 郑新奇; 赵璐 国土资源信息化 2008-04-20

70 基于GIS技术的可达性分析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吴斐; 郑新奇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8-04-15

71 济南市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10年变化研究 唐宽金; 郑新奇 农机化研究 2008-05-01

72 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王敏; 董金玮; 郑新奇 水土保持研究 2008-02-15

73 矿区土地复垦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设计与应用 张继栋; 白中科; 崔艳; 许时光; 郑新奇 煤炭学报 2008-05-15

74 基于MapX组件技术的校园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赵璐; 郑新奇; 郭正鑫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6-15

75 中国城镇建设用地结构合理性分析方法研究 郑新奇; 孙元军; 付梅臣; 胡璇 中国土地科学 2008-05-15

76 面向动态演化的城镇地价评估系统 王爱萍; 闾国年; 黄家柱; 郑新奇; 林冰仙 计算机工程 2008-07-20

77 1997~2005年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度变化与影响因子分析 曹银贵; 袁春; 王静; 郑新奇; 周伟; 钱铭杰 地理科学进展 2008-05-15

78 生态足迹方法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以济南市为例 任莉伟; 郑新奇; 高潮 农机化研究 2008-10-01

79 基于GIS和分等成果的县域内农用地定级方法研究——以山东省平阴县为例 赵璐; 郑新奇 水土保持研究 2008-08-15

80 基于Weka的城市建设用地结构特征挖掘研究 孙元军; 郑新奇; 常伟倩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8-09-21

81 基于文献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研究 曹银贵; 袁春; 郑新奇; 周伟; 钱铭杰 生态经济 2008-09-01

82 高集约与低容积的结合——澳大利亚城市的集约用地模式 郑新奇 中国土地 2008-07-30

83 城郊生态过渡带的特点及建设模式(九)——以济南市为例 于伯华; 张金萍; 郑新奇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3-06-20

84 耕地危机与城市化进程的盲目性 于伯华; 郑新奇 城市问题 2003-05-27

85 基于信息熵的离散空间场相关指数计算方法 李新运; 郑新奇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3-11-30

86 地学空间分析的关键技术应用——《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评介 郑新奇 地理学报 2003-09-23

87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点设置的Voronoi方法 郑新奇; 王家耀 测绘学院学报 2003-12-30

88 城市仿真模型可视化设计研究 刘金花; 郑新奇; 王筱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4-15

89 20世纪90年代以来《Science》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述评 郑新奇; 姚慧; 王筱明 生态环境 2005-06-20

90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影响评价模型 李宁; 郑新奇; 王爱萍 现代城市研究 2005-07-30

91 耕地资源非农转化定量预测模型——以济南市为例 李宁; 郑新奇 资源科学 2005-11-20

92 城市宗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方法研究——以济南市城区为例 郑新奇; 王筱明; 王爱萍; 张波 资源科学 2005-11-20

93 分形理论在土地利用类型研究中的应用 王锐; 郑新奇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12-30

94 济南南部山地开发对构建生态城的影响探析 王伟; 郑新奇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3-06-20

95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县级城市土地利用预测控制问题研究” 王伟; 黎家强; 郑新奇 小城镇建设 2003-06-07

96 城市绿化生态效应及存在的问题——以济南市为例 刘金花; 郑新奇 小城镇建设 2003-09-07

97 山东省农业资源区际转换研究 王伟; 郑新奇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3-08-20

98 数字地价模型在城市地价时空分析中的应用 郑新奇; 王家耀; 阎弘文; 王爱萍; 王筱明 资源科学 2004-01-20

99 现代中国城市山地高级住宅开发研究 王伟; 郑新奇 城市开发 2004-02-10

100 济南市人均耕地警戒线探讨 李宁; 郑新奇 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1-15

101 城市仿真模型(UrbanSim)及其应用 段瑞兰; 郑新奇 现代城市研究 2004-01-30

102 商业用地路线价测算模型研究 王筱明; 郑新奇 资源•产业 2004-02-20

103 坐标与属性一体化的空间聚类方法研究 李新运; 郑新奇; 闫弘文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4-03-30

104 城镇基准地价平衡研究 王庆改; 郑新奇; 闫弘文; 白军红 地理科学 2004-02-28

105 基于元胞自动机和多智能主体的房屋选择模型 刘金花; 郑新奇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4-04-25

106 基于曲边Voronoi图的城市吸引范围挖掘方法 李新运; 郑新奇 测绘学院学报 2004-03-30

107 城镇土地利用结构效率的数据包络分析 郑新奇; 王筱明 中国土地科学 2004-04-10

108 基于遗传算法的自然灾害预测方法研究 李新运; 郑新奇; 杨志恒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3-20

109 城市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分析应用——以济南市为例 赵涛; 郑新奇; 邓祥征 地球信息科学 2004-06-30

110 城市仿真模型——URBANSIM的开发过程 刘金花; 郑新奇; 王筱明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4-08-25

111 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道路结构与地价关系研究 段瑞兰; 郑新奇 测绘科学 2004-10-15

112 再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付邦道; 郑新奇 中国土地科学 2004-08-10

113 山东耕地动态变化与粮食总产量相关分析 刘金花; 郑新奇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4-12-10

114 数据包络分析在城市土地利用评价中的应用 王筱明; 郑新奇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1-15

115 耕地危机与城市化进程的盲目性 于伯华; 郑新奇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2003-07-05

116 基于知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探讨 姜肖青; 郑新奇; 李新运 人文地理 1999-12-30

117 耕地资源分级评价──以山东省长清县为例 郑新奇; 闫弘文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1999-06-20

118 济南市农村土地整理探讨 韩荣青; 郑新奇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2-03-20

119 济南市农村土地整理模式与措施探讨 韩荣青; 郑新奇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6-15

120 加快城市土地整理 促进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杨维凤; 郑新奇; 张志军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6-15

121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 郑新奇 中国土地科学 1999-01-30

122 基于RS与GIS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郑新奇; 王爱萍 环境科学学报 2000-07-26

123 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评估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郑新奇; 范纯增 经济地理 2000-08-30

124 城市居住用地适宜性评价与人居环境优化 赵涛; 郑新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0-12-30

125 城镇基准地价结构分析 王庆改; 郑新奇 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06-25

126 山东农业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评估研究 范纯增; 于守悦; 郑新奇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1-05-01

127 济南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 张波; 郑新奇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1-12-30

128 RS和GIS支持的城市土地优化配置——以济南市为例 郑新奇; 阎弘文; 赵涛 国土资源遥感 2001-03-20

129 基于GIS的无棣县耕地优化配置 郑新奇; 阎弘文; 徐宗波 国土资源遥感 2001-06-20

130 试论GIS的城市污染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张波; 郑新奇; 刘新华 中国环境管理 2001-12-25

131 基于SD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无棣县为例 王爱萍; 郑新奇 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12-15

132 一种地形图快速扫描矢量化方法 周海燕; 郑新奇 测绘学院学报 2002-09-30

133 山东省农村城市化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郑新奇 经济地理 1994-12-30

134 清洁生产模式探讨 郑新奇 上海环境科学 1994-12-15

135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的定量评价 郑新奇; 傅邦道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06-13

136 市场经济清洁生产管理体制改革 郑新奇 中国环境管理 1994-04-25

137 城市垃圾能量估算方法探讨 郑新奇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1995-09-10

138 山东农村城市化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郑新奇 城市问题 1995-03-27

139 区域优势资源及其评价指标系列 郑新奇; 傅邦道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95-06-15

140 次生资源学引论─—关于次生资源学若干基本问题之一 郑新奇 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12-25

141 山东省土地利用分区界线模型判别的探讨 郑新奇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1996-08-15

142 山东省海洋渔业资源开发问题和对策 杨林芳; 郑新奇; 王有邦 自然资源 1996-07-20

143 河南省城乡集体工业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张震宇; 武洪涛; 刘红侠; 郑新奇 河南社会科学 1996-08-30

144 莱州湾东南沿岸海水入侵发展规律与趋势预测 张乃兴; 郑新奇; 李新运 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12-25

145 山东省农村工业结构优化研究 范纯增; 郑新奇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7-02-23

146 莱州湾东南沿岸地下水水位动态与海水入侵相关规律研究 郑新奇; 张乃兴; 李新运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997-05-15

147 专家系统在固体废物管理中的应用 郑新奇 ; 余锦 国外环境科学技术 1997-11-15

148 城市废物特性的再认识 郑新奇 国外环境科学技术 1997-02-15

149 山东省农村工业持续发展方略研究 范纯增 ; 郑新奇 ; 申涛 科学与管理 1997-12-15

150 山东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研究 李新运; 郑新奇; 范纯增; 余锦 地理科学 1997-10-30

151 实行技能学分制的探讨 刘海燕; 郑新奇 吉林教育科学 1992-12-30

152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规律的探讨 郑新奇 ; 傅邦道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1993-12-31

15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建立环境市场体系 郑新奇 中国环境管理 1993-06-30

154 区域珍稀濒危植物优先保护综合评价方法探讨——以西峡县珍稀濒危植物为例 郑新奇 ; 王磐基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0-03-02

155 用C-R3A机跟踪显示色谱图的程序 郑新奇 色谱 1990-06-30

156 系统教学模式初探 郑新奇 现代教育科学 1990-04-02

157 基于CA-Markov的土地利用变化动态模型研究: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 宁敢; 郑新奇; 辛颖; 吕利娜 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 2009-10-17

158 基于GE的数字土地模型构建与应用 杨鑫; 郑新奇; 邓婧; 吕利娜; 艾刚 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 2009-10-17

159 基于名义变量指数的土地利用空间变化分析 吕利娜; 郑新奇; 李志建 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 2009-10-17

160 GIS支持的城市土地优化配置研究——以济南市为例 郑新奇; 阎弘文; 赵涛 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001-08-01

161 GIS支持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研究——以济南市城区为例 郑新奇; 阎弘文; 王爱萍; 王筱明; 张波; 张金萍 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002-11-01

162 现代中国城市山地高级住宅开发研究 王伟; 郑新奇 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002-11-01

163 城市仿真模型可视化设计研究 刘金花; 郑新奇 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 2003-10-01

164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点设置的Voronoi方法研究 郑新奇; 王家耀 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暨第七届年会论文集 2003-11-01

165 山东省乡镇空间格局特征研究 段瑞兰; 郑新奇 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 2003-10-01

166 基于空间句法的北京城市交通网络优化 段瑞兰; 郑新奇 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2004-12-01

167 基于遥感与GIS的土地资源利用动态变化研究——以济南市历城区为例 郑新奇; 王锐 新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5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5-12-01

168 基于神经网络的宗地地价评估探析 王胜武; 王增彬; 郑新奇 2005年山东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5-11-01

169 基于Clementine决策树的空间数据挖掘方法探讨——以平阴县安城乡为例 郑新奇; 刘晓丽 中国测绘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6-11-01

170 基于MATLAB的关联规则空间数据挖掘探讨——以济南市平阴县安城乡为例 郑新奇; 赵璐 中国测绘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6-11-01

171 基于MapX的城市地价监测与更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董金玮; 郑新奇; 闫弘文 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6-11-01

172 基于农用地分等的基本农田保护空间规划方法研究 郑新奇; 杨树佳; 王爱萍 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006-08-01

173 济南市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董金玮; 郑新奇; 刘金花 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006-08-01

174 基于PSR模型的济南市生态安全评价的时间序列研究 董金玮; 郑新奇 《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论文集 2006-08-01

175 基于Clementine决策树的空间数据挖掘方法探讨——以平阴县安城乡为例 郑新奇; 刘晓丽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 2006-09-01

176 基于MATLAB的关联规则空间数据挖掘探讨——以济南市平阴县安城乡为例 郑新奇; 赵璐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 2006-09-01

177 基于voronoi图的农村居民点类型划分方法研究 陈亮; 郑新奇; 刘仙桃 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007-11-01

178 基于空间聚类的城镇土地定级方法研究 董金玮; 郑新奇 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007-11-01

179 区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的新方法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蒙莉娜; 郑新奇 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8-11-01

180 提倡地籍管理一体化 郑新奇(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中国国土资源报 2006-02-20

184 基于GIS的城镇土地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郑新奇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4-04-01

 

 

荣誉奖励:


1、2001年,多媒体土地管理信息网络系统的构建与应用,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

2、2001年,基于GIS的农用土地生产力及增产潜力研究,山东省教委三等奖,第二。

3、2004年,山东省城镇土地分等与基准地价平衡研究,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

4、2004年,济南泉水补给区及泉水来源试验研究,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

5、2005年,城市生态住宅区指标体系建设研究,山东省环保局科技一等奖,第三。

6、校级优秀教师,2001年。

7、校级优秀教师,2005年。

媒体报道:

脚踏实地 胸怀高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郑新奇教授访谈

郑新奇 1963年10月出生于河南省伊川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带头人,土地利用工程创新团队方向带头人,土地信息技术与应用研究所所长。兼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学与GIS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GIS应用水平考试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土地利用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人大咨询专家组成员,教育部自然科学奖励评审专家,多家知名期刊特约审稿专家,多次国际学术会议学术委员会委员及专题研讨会主席,中国人民大学土地政策与制度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等。

曾担任河南大学地理系教研室主任、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所长、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等职。

他是我国地理信息科学、土地资源管理学专家,从踌躇满志的莘莘学子,到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再到今天学识渊博的科研专家,岁月磨砺使他从心底腾涌起一片宁静淡泊。

他为事业倾注着全部的心血,拼搏在祖国科学的前沿阵地,打造着测绘和土地科研工作的精益求精,对祖国科技的发展进行着不懈的探索……

他就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带头人,土地利用工程创新团队方向带头人,土地信息技术与应用研究所所长郑新奇教授。

选择了科学研究,就选择了一条没有尽头的清苦而寂寞的道路,他经历着蜕变,体味着艰辛,在事业与人生的每个路口处,都留下其深沉的思考与稳健的脚步,直道而行……

“导师们十年磨一剑的科学钻研精神,给我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记者:早年的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您得到了哪些珍贵的收获?

郑新奇教授:我的经历其实很简单,一路走来,基本上正向发展,逆境较少。我是解放后村里的第一个本科大学生。本科期间学习的地理学属于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一个学科,这样的大学学习,培养了比较宽厚的专业知识基础。大学四年,曾担任过班长、系学生会主席等职。大学期间获得过三次奖学金,并被保送攻读自然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期间,由于系领导的重视,我们的课程除了本学校的老师教授外,还邀请了牛文元、朱德威、蒲汉熙、及日本等国内外知名专家讲授,可以面对国内外科学前沿进行学习。老师们严谨的治学风范、渊博的知识、严以律己的为人处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导师们十年磨一剑的科学钻研精神,给我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1987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为本科生讲授了6年环境科学方面的课程。期间进一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尤其在污水灌溉等方面,较早介入开展研究。在进行样品分析过程,由于从日本进口的气相色谱仪存在浪费纸张的问题,自己用Basic语言对其进行改造,实现了中间试验结果由计算机执行,直到结果满意进行打印输出,节省了大量打印材料。文章“用C-R3A机跟踪显示色谱图的程序”发表在核心期刊《色谱》(该期刊为国内化学类核心期刊的第二名)上,并被CA检索,同时也受到日本生产厂家的关注。在教学中尝试“技能学分制”教学模式,受到学生好评。

长期对计算程序、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兴趣,驱使着自己一直在GIS领域进行探索。由于多年的工科情结,2001年又考到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师从王家耀院士攻读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博士生。记得最深刻的一次是,王院士第一次和我谈话,尽管那时我已经是教授,也在指导10多名硕士研究生,王院士仍然强调要端正科学态度,严谨治学。当然还有很多类似的谆谆教导,现在仍然记忆犹新,时时提醒自己,科学研究要脚踏实地。我的老师们把握学科前沿,鼓励大胆创新,希望学生超过老师的思想也对我的研究工作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1994年因工作关系,从河南大学调到山东师范大学工作。由于新单位已经有讲授环境方面课程的老师,我便在短暂的调整后,将研究方向调整到与土地资源管理相关的领域。继续着自己GIS开发与应用的研究。只是在新单位将这种应用领域调整到土地资源管理中。这样一直做到现在。

2006年从山东师范大学调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作,继续从事我的研究方向:GIS开发与应用、空间分析建模与应用、土地资源集约优化配置、空间数据挖掘等。

“在已知中综合和交叉,在未知中探索和创新”

记者:您青年时代的理想是什么?

郑新奇教授:我的研究工作,更多地是按照社会实践的发展需要在进行。现在回想一下,我的研究工作基本符合Pareto的二八定律,即80%的时间在调研、搜集信息和思考,具体的选题和研究成果表达基本花费20%的时间。我平时涉猎的信息比较广泛,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等信息均有,有时很多的想法来自非专业的学习。有时候解决问题的思路就是来自这种跨专业思维的启发。因此,我在科研过程经常提倡的是“在已知中综合和交叉,在未知中探索和创新。”有人说我解决问题的思路来的快,其实这种快就得益于这种交叉和综合。

记得读研究生时,我曾经向导师提出个问题,既然目前在进行资源评价时不同类型不可比,那么能否采用一个可比的量统一,使这个评价成为综合评价,对国家或地区决策真正起到辅助作用。这个想法当时看起来可能很幼稚,又由于各种原因没能将其付诸实施。现在看来,近些年提出的“生态足迹”、“水足迹”等理念,就其基本内涵来说与我当年的想法有异曲同工之效。

最近十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和土地资源有限之间的冲突越来越显著。早期人们追求土地的合理利用,但何为合理利用,没有量化的判别标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96年申请到山东省科学基金项目,开始“基于RS与GIS的城镇土地优化配置研究”,在国内较早开始基于GIS技术支持的土地合理利用量化研究。2001年参加全国土地资源大调查项目“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专题第一批试点研究工作,在完成研究任务的同时发现,长期以来人们将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分开进行研究,影响了对土地合理利用的判定。之后提出了“土地利用集约优化配置”的新思路,并从概念、理论体系、技术方法途径和实证分析等方面,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成果,专著《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优化配置》一书,2004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的出版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也使得我在本领域具有了一定知名度。专著甚至飘扬过海到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香港等地,一些专家以文会友,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现在看到一些学术文章、硕博士论文在我提出的研究思路的基础上,进行着扩展和深化,令人欣慰。目前我们也正在进一步将这个研究思路从城市延伸到乡镇村,完成了国内首个比较系统的“北京市农村居民点节约集约利用评价”项目。正在进行的国家“十一五”项目与土地集约利用有关的课题研究也是这个学术观点的深化。

我研究的另一个领域是GIS的开发与应用。这方面主要是在充分利用GIS的基本功能和扩展功能的同时,为解决土地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进行的研究。早在1998年,将GIS技术应用于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开发了相应的支撑软件工具,成果获得原国家土地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针对城镇土地基准地价更新工作的特点,开发了《城镇土地基准地价更新信息系统》,在国内近百家高校、公司和政府管理部门得到推广。又针对土地利用数据特点,提出对土地利用空间数据进行挖掘和知识发现,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该项目已经顺利结题。目前正在整理成果,估计明年初可正式出版。这个方向的研究,下一个目标是建立一个“虚拟城市样机”,欲通过计算技术和时空动力学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土地集约优化配置,建设数字宜居城市,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在GIS开发与应用方向上,依据多年的工作体会,提出了“面向管理的高端开发低端应用”的土地信息系统开发理念。在这一理念基础上,已经获得4项软件著作权。

“凡事只要用心去做,不但可以做好,而且不会感到辛苦。”

记者:我们了解您的研究方向为地理信息系统,您所主持过的主要研究课题有哪些?其中有没有一些令人难忘的故事?

郑新奇教授:1995年作为山东省代表参加了中国科协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会议,并受到江泽民总书记接见,与党和国家领导人进行了合影。2001年和黄春海教授等一起,提出了新的济南泉域保泉科技新思路:建坝——拦洪——蓄水——渗漏——补源,并在工程实践中验证了其科学性,中央电视台“直通现场”节目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

从上世纪80年后期开展污水灌溉研究以来,到提出济南泉水补给新思路,再到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城镇土地分等平衡项目,土地集约优化配置(或山东省软科学一等奖),再到开展土地利用空间数据挖掘研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的区域土地节地关键技术研究、村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等,由于总想将GIS技术、空间分析技术等作为支撑融合进去,使得研究难度提升。也许是习惯使然,对待研究课题总是面对挑战,乐此不疲。有时候在进行软件代码编写、软硬件链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几天解决不了的问题。但我能够坚持几天精力不减,直到问题解决。这样的习惯一直到现在也没有改掉。其实,这种习惯的养成,是用心做事的结果。凡是只要用心去做,不但可以做好,而且不会感到辛苦。

“总是被复制,从不被超越。”

记者:如何以科技创新支撑发展和引领未来,已经成为中国在新时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请您谈谈您对我国科技创新与发展的现状与前景有着怎样的感想好吗?您是怎样将自主创新融入到工作中的?

郑新奇教授:对创新型国家建设,政策很好,但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我们的很多政策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或者说是执行力不够,因此对创新型国家建设有几分担忧。担忧的主要是目前很多高校、科研单位的人员坐不住冷板凳,比较浮躁和急功近利。这将会影响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推进。实际上,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无不与科技重心的转移密切相关。因此,我国只有进行科技创新,才能赶超发达国家。目前最急迫的工作是要创新科研管理机制,杜绝学术不端。同时,这种创新型国家建设要从娃娃抓起。我相信,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我的专业和学术背景属于交叉学科,在交叉学科中又有所侧重。在科研中我崇尚这样的说法“总是被复制,从不被超越”。我生活的警示语是:不怨天尤人,不杞人忧天,不邯郸学步,不东施效颦,不叶公好龙,用心做事,低调做人。正是基于这样泰然而淡定的心态从事科研和教学,使自己保持旺盛的精力和积极的情绪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记者:谈谈您更长远的计划与目标是什么好吗?

郑新奇教授:近期主要进行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的研究工作,明年就要到了结题的时候,今年是关键年,很多关键科研任务要在今年有所突破。另外就是完成好地质大学首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前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模式及其调控研究”的总结和结题工作。

同时,利用一些时间将十几年来的科研工作进行总结,撰写成书。有三本书已经和出版社约好,但一直拖着没有交稿。其中《土地集约优化配置》、《农村居民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2004年《城市土地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评价》的姊妹篇,也算是三部曲吧。另外一本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果总结《土地利用空间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还有就是《现代地统计学》教材。这些著作或教材,今年或明年将陆续出版。

更长远的计划是关注时空动力学地理信息技术的研发,并通过与国内外同行协作,共同推进这一领域的发展,形成所谓的智能城市分析系统(虚拟城市样机),以改变传统城市规划与管理模式,实现城市规划、管理、监测、评价等数字化、自动化,通过数字模拟解决类似交通拥堵等难题,为国家、区域重大问题决策和快速反应提供技术支撑。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更多..同类创新人物
 
 
Powered by kjcx.ac.cn 9.0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