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科技创新网
人才招聘
人才招聘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张天宇——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最后更新: 2015-04-16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免费注册为会员后,您可以...
发布专家信息 推广科研成果
建立专家网页 在线洽谈生意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张天宇——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高工

张天宇 男,教授级高工,1962年1月出生,1983年7月东南大学(原南京工学院)土木系工民建专业毕业,现任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加固研究所所长,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

主要专业技术工作:

主要从事建筑结构鉴定加固、建筑物移位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以及工程设计与施工应用。

主持研究所重点科研项目及技术服务项目管理,新技术开发工作。

承担重要工程项目负责人,技术方案审核、审定、设计文件审核工作

创新成果:

一、 主持参加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3项,国家规范标准编制工作1项   

 ⑴、主持完成省科技重点项目《建筑物远距离多向整体移位技术》获99年度建设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已编入国家相关规范,施工技术被选入大专院校相关专业教材。应用于实际工程创造了建筑物移位多个之最:一地多幢、多向共轨、远距离的平移纪录,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成果已在省内外几十项工程中成功应用与推广,产生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⑵、主持完成省科技重点项目《建筑结构修复加固成套技术》(2001H030),该项目于2005年2月通过省科技厅鉴定,获省政府2005年度科学技术三等奖,成果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相关技术已在几百项工程中得到应用,每年完成产值近千万元。

 ⑶、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排名第三),完成省科技重点项目《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玻璃钢表面包裹加固法》(98-Z-35),该项目于2005年4月通过省科技厅鉴定,成果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已在多项工程中推广应用,正申报省政府科学技术奖。

 ⑷、参加国家规范《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标准》编制工作,承担沿海地区氯离子腐蚀资料收集整理与评定,已完成送审稿。

二、主持编制国家级工法一部

主持编制的《建筑物整体移位施工工法》(YJGF42-98)被国家建设部批准为国家级工法(批准文号建建[2000]45号)。

三、从事新技术开发与服务,主持完成的代表性工程

1、作为项目负责人、技术审定人,研究开发了厚钢板,扶壁柱、裂缝无损修复等加固新技术,主持主要完成的建筑物结构加固改造工程:福州东百大楼、福州大戏院、福州大饭店、福州中亭街、福州大利嘉城沃尔玛、泉州群众戏院、兴行银行马江大厦、马尾国际海员俱乐部、福建教育学院男生宿舍楼、泉州金帝花园19、20号楼、泉州房管所危旧直管公房、泉州东湖皇都大厦、漳州大酒店、南安石井镇企管楼、福州建荣花园C座等。

2、作为项目负责人、技术审定人,主持研究开发了建筑物整体移位技术,主要工程:广西北海英国领事馆(国家文物)、泉州食品大楼、泉州新星有限公司、南安华兴加油站、南安东田卫生院、霞浦中行宿舍楼、南平铝厂办公楼、华兴加油站高位水塔、莆田自来水厂高位水池、省援藏项目“福建公园”等。

3、作为项目负责人、技术审定人,加固技术应用市政与桥梁,主持主要完成工程:厦漳高速西溪大桥、福宁高速宁德桥路基、京福高速南平收费站综合楼、福宁高速太姥山综合楼、福清古屯桥等。

4、作为项目负责人、技术审定人,研究开发了CFRP加固古木结构等新技术,应用于古建筑物、现代文物建筑修复与保护,主要工程:观巷基督教堂、天主教福州泛船浦教堂神父楼保护、泉州钟楼、闽海关大楼拆移保护、泉州鲤城区老年大学、漳州农展馆等。

四、从事建筑结构设计工作

承担设计项目工程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建筑结构专业审核人,完成设计工程近百项,工程均已竣工。

五、社会学术团体担任的职务

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技术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分委员会副秘书长、副主任委员。受聘担任省第五届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协会工程技术专家、福建省建设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科技咨询专家。   

获国家省六种奖励情况:

1、《建筑物(群)远距离多向整体移位技术》,国家建设部99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证书编号99-3-2501) 项目主持人 排名第一

2、《建筑结构修复加固成套技术》,省政府2005年度科学技术三等奖 闽建科[2005]55号 闽政文[2005]580 项目主持人 排名第一

3、《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玻璃钢表面包裹加固法》(98-Z-35),  省政府2006年度科学技术二等奖

撰写的论文、著作、总结、报告:

代 表 作:《CFRP布包裹加固旧木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独立撰写人,《福建建筑》2005年第2期CN35-1120/(ISSN1004-6135)

1、《混凝土结构裂缝现状调查与统计分析》独立撰写人,《福建建设科技》2005年/No.3 CN35-1165/TU

2、《常用裂缝修复技术对比试验》独立撰写人,《福建建设科技》2006年/No.1 CN35-1165/TU

3、《已有建筑物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独立撰写人,汕头大学出版社2000.10  ISBN7-81036-436-7

4、《建筑物整体移位施工工法》执笔人,国家级工法 建[2000]45号,《施工技术》2000年第11期 CN11-2831/TU  ISSN1002-8498

5、《关于碳纤维加固福州乌塔的建议》第一作者,省建筑物鉴定与加固第三届学术会议论文集2001.10

6、《某过火结构构件检测鉴定与加固处理方案》独立撰写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12  ISBN-7-112-04861 TU4338

7、《福州乌塔塔身变形分析与评估》第二作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12 ISBN-7-112-04861 TU4338 

8、《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工程实例应用》第8章既有建筑移位  合著第二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 ISBN-7-112-04861 TU4338 

9、《地基处理技术发展与展望》第37章建筑物纠倾技术,第38章建筑物移位技术  合著第二人,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4.10 ISBN7-5084-2417-4

10、《建(构)筑物地基基础特殊技术》,泉州某八层办公楼整体平移工程实例分析合著第二人,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11 ISBN7-114-05361-4

11、《建筑结构修复加固成套技术》主要执笔人,科学技术成果鉴定技术报告 2004.12

12、《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玻璃表面包裹加固法》部分执笔人,科学技术成果鉴定技术报告 2004.12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更多..同类创新人物
 
 
Powered by kjcx.ac.cn 9.0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