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仕标,男,汉族,中共党员,1969年7月生于福建省寿宁县。现任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9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5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物理系,获理学硕士学位。
1997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光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到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工作。
2001年破格晋升为教授。
主讲课程:
本科生:《热学》、《力学》等;
研究生:《量子力学前言》、《量子光学》、《近代光学实验》等。
研究方向:
从事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方面的研究。
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腔QED和离子阱在量子信息中的应用研究》。
2、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量子光学》。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利用多原子与腔的共振相互作用进行量子态的制备与操纵》。
科研成果:
1、《量子信息技术的基础研究》于200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三完成人);
2、《利用腔QED和离子阱进行量子态的制备与操纵》于2002年获福建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3、《腔QED和离子阱在量子信息中的应用研究》于2007年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4、《利用腔QED和离子阱进行量子态的制备与操纵》于2002年获福建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在国际著名的检索系统《SCI》收录的刊物上发表了100多篇论文,其中4篇发表在国际著名的物理学刊物《Physical Review Letters》(影响因子超过7)上,1000多次被引用!24篇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A》上。
发表论文:
1 利用暗本征态的绝热演化实现非几何条件相位移动:一种实现量子计算的新方法 郑仕标 福州大学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系 福州 2006-07-12
2 一个囚禁离子运动压缩数态的制备(英文) 郑仕标 福州大学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系 福建福州 2003-09-30
3 利用多原子与腔场的非共振相互作用实现多原子纠缠态与量子信息 郑仕标 福州大学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系 福建福州 2002-12-30
4 利用Raman过程对光子数进行量子非破坏性测量 郑乃清; 郑仕标 宁德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物理系; 福州大学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系 2000-03-30
5 利用多原子与腔场的非共振相互作用实现多原子纠缠态与量子信息 郑仕标 第十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论文集 2002-08-01
6 量子信息讲座 第六讲 量子隐形传态 郭光灿; 郭涛; 郑仕标; 王青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 1999-02-24
7 基于J-C模中原子态的选择性测量制备电磁场的纠缠态 郑仕标; 郭光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 1996-09-30
8 双模相干迭加态的产生 郑仕标; 郭光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与非线性科学中心 1997-03-30
9 量子信息讲座 第二讲 量子态的操纵和制备 郑仕标; 郭光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 1998-04-24
10 基于J-C模中原子态的选择性测量制备电磁场的纠缠态 郑仕标; 郭光灿 第七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集 1996-06-01
11 利用原子干涉方法来制备压缩相干迭加态 郑仕标; 郭光灿 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与非线性科学中心 1996-12-30
12 Jaynes-Cummings系统受到与原子非共振外场驱动时的能级分裂 林仁明; 郑仕标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12-30
13 外场与腔场非共振驱动Jaynes-Cummings系统的准能解 郑仕标; 林仁明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06-30
14 一种制备囚禁离子运动的宏观量子干涉态的方法 郑仕标 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 1999-10-18
1、1998年获《SCI》系统论文数全国个人排位第四名。
2、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八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第六届福建青年科技奖。
3、2003年获福建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4、2003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5、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6、2006年被教育部聘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
7、2009年获得“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奖”。
郑仕标:传奇与平淡
——记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郑仕标教授
郑仕标在福州大学出名是在1999年。这年年底,《光明日报》和《科学时报》等在科教界影响巨大的媒体同时刊登了当年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论文全国个人和单位排行榜,郑仕标以10篇被收录论文在个人排行榜上名列第四。从此,他在福州大学一夜成名。
当时,在福大的校园里,许多人都在打听:“谁是郑仕标?”人们想知道这个使福大能在全国著名高校面前扬眉吐气的到底是何许人。那时郑仕标住在单身宿舍里,可同住一座宿舍楼的青年教师们也不知道那个独来独往的,腼腆的邻居就是大名鼎鼎的郑仕标。
四年后的今天,当我敲响他新居的家采访他时,依然能感到他的腼腆与低调。
传奇——初显端倪
每一位“名人”似乎都有一段传奇的经历,郑仕标也不例外。他的传奇是在他十五岁时开始书写的。1985年,这个寿宁山区的孩子高中只读了一个学期,在家里自学了半年,就考上了福建师范大学物理系。当我们今天惊叹于他的杰出时,也许可以从当年的这段经历中找出一丝端倪。
大学毕业后,郑仕标被分配回寿宁二中任教。如果不是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也许他的人生轨迹将要重写。1992年,他克服重重困难又考回了福建师范大学攻读物理学硕士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始了理论物理量子光学方面的研究,从此走上了一条追求学问的人生之路。1995年7月,郑仕标硕士毕业并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转折——在中科大的日子
可以说,在中国科技大学的日子是郑仕标科研工作的转折点。这里学术氛围浓厚,科研交流广泛,信息多,郑仕标简直如鱼得水。每周一次的博、硕士学术报告,国内外著名学者的学术报告,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他都一次不落。他说,通过这样的学术报告会,不仅可以了解科学前沿动态,也可以认清自己在科研上的优缺点,收获颇丰。每一次听完报告后,他都要认真总结。每一次总结都能促动他更加勤奋。
郑仕标在中科大求学时就像个苦行僧,早出晚归,经常整天整夜地泡在实验室、图书馆。假期,更是他用功的好时候。两个暑假他都没有回家。生活上很简单, 到校时是“三大件”——被子、衣箱和几本书,离校时除了多了些文献外,还是那“三大件”。
然而,在学业上郑仕标却是不简单的。当他提前半年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时,他已经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25篇论文了。而且,25篇论文中,有15篇是国际论文。当中国科技大学的校长得知这个消息时,将信将疑。直到郑仕标的导师把他发表的论文拿给校长看,校长不禁叹服。
这是一段佳话。至今,郑仕标的导师还常以他的事迹激励学生。
成功——态度决定一切
1998年7月,郑仕标怀揣博士文凭和已发表的25篇论文,来到了福州大学电子系任教。他是默默无闻的,不事张扬的,他也更加深居简出。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99年的一夜成名。成名后的郑仕标一如继往地沉浸在量子世界里。他甚至不知道外界对他的关注比以前多了许多。事实上他也不在意这种关注,能继续作研究,研究工作比较顺利,就好。
在家里,他属于小事不管,只管大事的角色。妻子笑着说:“不过结婚至今好像还没遇到什么大事。”像家里装修房子这样的事情,在郑仕标眼里也是小事,无暇顾及。
妻子说,经常看他呆呆地坐着,跟他说话也像是没听见似的,其实他是在思考问题。每天晚上她睡觉前看他在电脑前坐着,早晨起来看他还在那儿坐着,中午她下课回来,他还是坐在那里,他可真能坐得住呵。
学术界的人都知道,搞基础研究是枯燥的,不易出成果的,需要有持久的耐心和能忍受寂寞、甘坐冷板凳的心态。当我问郑仕标:“现在学术界都重视应用型成果的研究,对于看不见经济效益又不容易出成果的理论研究,大家似乎没有足够的耐心,你有没有想过要转向应用研究呢?”他引用在中科大读书时一位老师说的话回答我:“科学的本质是求真的过程,而不是求用的过程。”他说,这句话对他影响深刻。尽管科学最终是要为人类进步服务的,但对于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人来说,的确要具有为探求真知而甘愿坐冷板凳的平淡心态。
也许,正是这种对客观世界奥秘的执着追求和对世俗社会的淡泊态度,使他在后来的几年里仍然以每年10篇左右被SCI收录论文的速度在前进着、超越着。10篇SCI论文是个什么概念呢?据了解,我国大多数高校每年SCI论文总数都在10篇以下。也就是说,单从SCI论文这项指标来看,郑仕标一人就可以顶一所大学。目前,他已有80多篇论文被SCI收录,而他从事科研工作也就十年时间。
平淡——经意与不经意之间
每一个搞物理学研究的人,都渴望着能够在美国《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因为它影响因子高达6.7,在物理界是仅次于《SCIENCE》和《NATURE》的国际顶尖学术期刊。2000年的7月,郑仕标盼来了这一天。他说:“要说这十年来有什么难忘的事情的话,这个可算是最难忘的了。”
到目前为止,他已经这样难忘三次了。
郑仕标在信息领域的许多研究成果都是处于国际先进甚至是领先水平的。到目前为止,他已经有三项理论成果被该领域国际最权威的研究小组——出过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研究小组用实验验证。该研究小组2000年发表在《SCIENCE》上的论文就是采用了郑仕标的理论方案。
由于在科研工作中的显著成绩,近年来国内外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也都向他投来了橄榄枝,以优厚待遇邀请他的加盟,都被他婉拒了。他说,出去虽然挣钱多,但是成果要挂在人家的名下,是给外国人打工,在国内就不同了,是给我们自己做事。他说,他从事的是纯理论研究,主要是出思想,在哪里都可以做的。
杰出的贡献使郑仕标先后被评为“福建省新长征突击手标兵”、“福建省先进工作者”。2001年,他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2002年12月,他又获得了我国科技界最高层次的研究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福建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福建省青年科技奖和霍英东教育基金奖等。
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当我坐在郑仕标家明亮舒适的客厅里,不禁这样想。有的人追求金钱,有的人追求名誉,他们大部分都不能如愿以偿。而郑仕标这十年来只在做一件事,这件事与这二者皆无关系,可在不经意间,他却拥有了一切。
准确地说,他对于结果是不经意的,对于过程是经意的。
也许这是成功的不二法门。
来源:《福州大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