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信息:
苏彦华,男,汉族,1971年7月出生,山东人,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92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土壤-植物营养系(现资源与环境学院),获农学学士学位。
1997年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获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分子植物营养学。
1998年2月起在法国Montepellier的植物生化及分子生理学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
2001年2月获法国国立高级农艺学校(ENSA,法国生命科学领域前三强)理学博士学位。
2001年3月至2003年10月在德国Tuebingen大学的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3年10月至2007年7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作博士后研究助手。
2007年7月受聘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
社会任职:
1. 中国土壤学会会员。
资料更新中……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离子通道和转运子体系的分子生理、电生理的研究。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主持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课题、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以及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等。
资料更新中……
科研成果:
1. 首次发现了与玉米高光合效率密切相关的气孔控制离子通道,研究发现为进一步解开植物光合作用的秘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资料更新中……
发明专利:
1. 加快粳稻成熟种胚愈伤组织出愈速度提高出愈率和质量的方法 苏彦华; 金曼; 丛郁; 杨顺瑛; 宋志忠 【中国专利】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012-04-18
2. 水稻钾双向整流型离子通道OsAKT2/3分子及应用 高南; 李俊林; 苏彦华; 李虹颖 【中国专利】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012-06-13
资料更新中……
论文专著:
在Nature(2009)、 Cell(2007)、 The Plant Cell(2005)、Plant Physiology(2004)和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2004)等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
出版专著:
资料更新中……
发表英文论文:
1. Boxun Lu*, Yanhua Su*, Sudipto Das, Haikun Wang, Yan Wang, Jin Liu & Dejian Ren. Peptide neurotransmitters activate a cation channel complex of NALCN and UNC-80. Nature, 2009,457:741-744.(*并列第一作者)
2. Boxun Lu, Yanhua Su, Sudipto Das, Jin Liu, Jingsheng Xia & Dejian Ren, The Neuronal Channel NALCN Contributes Resting Sodium Permeability and Is Required for Normal Respiratory Rhythm. Cell, 2007, 129(2): 371-383.
3. Yan-Hua Su, Helen North, Claude Grignon, Jean-Baptiste Thibaud, Hervé Sentenac, Anne Aliénor Véry, Regulation by external K+ in a maize inward Shaker channel targets transport activity in the high concentration range. The Plant Cell, 2005, 17(5): 1532-48.
4. Anja Schmidt*, Yan-Hua Su*, Reinhard Kunze, Susan Warner, Matthew Hewitt, Robert D. Slocum, Uwe Ludewig, Wolf B. Frommer, and Marcelo Desimone UPS1 and UPS2 from Arabidopsis Mediate High Affinity Transport of Uracil and 5-Fluorouracil.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Oct. 2004, 279(43), 44817-44824 (*并列第一作者).
5. Yan-Hua Su, Wolf B. Frommer & Uwe Ludewig Molecular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family of amino acid transporters from Arabidopsis. Plant Physiology, Oct. 2004, 136(2):3104-13.
6. Shi WM, Su YH et al., (1997) Transfer of potassium channel genes into tobacco, in T. Ando et al. (Eds.) Plant Nutrition- for sustainable food production and environment, 195-196.
发表中文论文:
1 葡萄基因组中 KUP 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英文) 宋志忠; 丛郁; 韩蕾; 王莉; 苏彦华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期刊】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1-12-28
2 杨树基因组AMT转运蛋白的生物信息学特性(英文) 宋志忠; 杨顺瑛; 金曼; 苏彦华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期刊】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1-12-28
3 水稻RNA原位杂交体系的优化 李虹颖; 苏彦华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期刊】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2-03-30
4 镉对籽粒苋耐性生理及营养元素吸收积累的影响 李虹颖; 苏彦华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期刊】生态环境学报 2012-02-18
5 7种植物K~+/H~+逆向转运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韩蕾; 宋志忠; 王莉; 苏彦华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期刊】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1-06-28
6 水稻钾离子通道基因OsKAT1.1的克隆、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电生理功能 李俊林; 高南; 刘春生; 苏彦华 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期刊】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1-08-28
7 杜梨铵转运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在梨属植物中的SNP分析 丛郁; 杨顺瑛; 宋志忠; 郝东利; 苏彦华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期刊】西北植物学报 2011-10-15
8 葡萄AMT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 丛郁; 杨顺瑛; 宋志忠; 郝东利; 苏彦华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期刊】中国农学通报 2011-10-05
9 重金属胁迫条件下空心莲子草的生长和营养特征分析(英文) 宋志忠; 王莉; 金曼; 苏彦华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期刊】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1-10-28
10 利用重叠PCR技术对OsAMT1.2进行定点突变 李宝珍; 李素梅; 施卫明; 苏彦华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生物技术通报 2009-09-26
11 水稻吸铵基因OsAMT1.2和OsAMT3.3在不同生育期中的表达量差异及其在酵母细胞中吸铵功能初析 曹玉; 李素梅; 施卫明; 苏彦华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期刊】土壤 2009-08-15
荣誉奖励:
1. 2007年入选“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者。
2. 2007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3. 2009年获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资料更新中……
媒体报道:
苏彦华:我是一个恋家的人
单从相貌上看,苏彦华太普通了,扎在人堆里很难看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在他的学生和同事眼里,绝对是有“个性”:10年只发表6篇论文,但每一篇都是重量级的成果,并跻身著名青年离子通道学家之一;他不善言谈,甚至在课堂上话也不多,但是他教会了学生怎样学习,怎样去做一个优秀的科研人员;高分的学生他不一定要,但是要求学生一周看2篇英文论文是雷打不动的规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苏彦华把这些称之为“一名学者所必须的学习习惯和研究方法”,这得益于1998年他留学法国,导师Herve Sentenac博士的言传身教,这名世界植物离子通道的先导者自己就是一个“论文低产者”。
恰恰是在那时,苏彦华在导师的指导下首次发现了与玉米高光合效率密切相关的气孔控制离子通道,该研究发现为进一步解开植物光合作用的秘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此后他通过大量电生理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背景离子流在细胞信号传递链条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基本途径。这些发现发表在《自然》和《细胞》等顶级学术期刊上,在生理学界引起巨大反响,得到一些世界著名生理学家的充分肯定,并带动了近年来对于背景离子流研究的新一轮热潮。
由于这些出色的研究成果,苏彦华成功入选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并于2007年7月回国到中科院南京土壤所工作。
有些人可能不太理解,既然做得如此出色,他完全可以在国外发展。但苏彦华却说:“当时我的确有机会留在美国,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和研究团队。但我是一个恋家的人,我不想一辈子呆在国外。”
苏彦华认为现在国内的科研环境已经相当好了,并不比国外逊色多少。更重要的是,他想把自己关于离子通道和背景离子流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应用到植物领域,为我国的农业生产、粮食安全和土壤环境保护尽一份力:“我国的农作物产量已经很高了,通过化肥进一步增产的空间十分有限,只有深入挖掘作物自身吸收利用土壤养分的潜力,以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改善作物内部的养分循环效率,是保证我国粮食持续增产和环境安全的必由之路”。
目前苏彦华的研究组在国家973计划、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和知识创新工程等项目的支持下,正在植物营养领域开拓探索离子通道调控的奥秘。通过对离子通道的认知,增强离子通道的功能可望促进作物对养分物质的吸收与利用,将为我国节肥高效的绿色农业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