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新文,男,1966年10月生,甘肃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实验物理中心副主任,原子物理一组负责人。
学习及工作经历:
199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0年在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参加工作,曾任研究室副主任;
1998年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
1998.3-2000.12在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GSI)做博士后;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001-2003),原子物理室负责人。
学术兼职:
1.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2. 近代物理研究所实验中心副主任;
3. 近代物理研究所学位委员会副主任;
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2006-2009);
5. 兰州大学物理学院兼职教授(2004-2006);
6. 西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2003-2012);
7. 近代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8. 《原子核物理评论》刊物第四届编委;
9. 《物理学进展》第六届编委(2005-2012);
10. 《中国物理快报》等期刊特约评审(2004-2012);
11. 中国计算物理学会计算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12. 国际反质子与存储离子研究项目(FAIR)中SPARC委员会委员;
13. 第十三届和第十五届国际高电荷态离子物理会议(HCI)顾问委员会委员;
14. 第二十届和二十一届离子与原子碰撞国际研讨会国际委员会委员;
15. 中国物理学会物理工作咨询委员会委员(2008-2011)。
教学情况:
与GSI、德国马普和法国里昂大学等有密切交流与合作,并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自2001年至今培养获博士学位研究生2名,硕士学位研究生2名。目前有在读博士生6名,硕士生4名。
研究领域:
马教授长期从事基于加速器的原子分子物理实验研究工作,进行高电荷态离子与原子、分子、团簇、薄膜相互作用动力学过程,以及强库仑场中的离子结构和QED效应的研究。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 负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高电荷态离子与原子分子碰撞反应动力学实验和理论研究》;
2、 负责研究所创新前沿课题“320kV-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源综合实验平台”的建设;
3、 参与中国科学院重要创新性方向项目《超重核元素性质与合成及相关核理论研究》;
4、 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近阈值He原子双电离(e,3e)全微分截面实验研究》;
5、中国科学院九五重点研究子项目《高电荷态离子-电子-原子碰撞实验研究》;
6、在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负责进行“A Case Study for Electron-Electron Interaction in Strong Coloumb Field: Resonant Transfer and Excitation”, 研究强库仑场中的电子关联相互作用以及REC和RTE过程间可能存在的干涉效应,取得了目前国际上最好的实验精度;
7、 主要参加完成了《快离子束箔光谱学实验》(1991.1-1993.12);
8、 《受控聚变中高离化态原子物理的研究》(1994.1-1996.12);
9、 《中重元素高离化态原子实验研究》(1996.1-1998.12);
10、负责完成了中科院所长择优支持基金《ECR源上离子-原子碰撞实验研究》(1996-1997);
11、国家自然科学青年科学基金《类H、类He、类Li重离子与分子团簇碰撞中多电子过程的研究》(19704012);
12、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原子分子离子的激发、电离和解离及动力学研究》(10134010)的主要参加者;
13、负责完成了170MeV的S离子与惰性气体原子碰撞的多重电离研究;
14、采用符合关联技术,负责完成了80KeV--240KeV的Ar(q=8-12)离子与He、Ne、Ar碰撞中的多电子转移实验研究,在修正分子库仑位垒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多电子激发态的衰变性质;
15、负责完成了一项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负责完成了两项国家基金委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10111130239, 10210201077);
16、与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GSI)合作,在重离子冷却储存环上完成了Pb、U重离子与气体靶N2、H2及Ar碰撞过程的研究,测量辐射电子俘获截面以及REC X-ray的角分布,进行相对论效应和磁相互作用对REC过程影响的研究;
17、进行重离子的逆光电效应和重离子激发态逆光电效应的研究;
18、合作进行强库仑场中QED高阶效应的研究。
研究成果:
1、负责建成离子原子分子反应显微成像谱仪(Reaction Microscope /COLTRIMS),开展非相对论和相对论离子与原子分子碰撞多体动力学研究,实现了量子态相关的过程和受控碰撞实验过程的研究,实现亚飞秒至阿秒(10-18秒)时间尺度相互作用过程电荷转移机制研究,将此技术应用于电子与原子和分子碰撞,研究电子的关联行为。在此方向完成和主持的相关科研项目:中科院“百人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高电荷态离子与原子分子碰撞反应动力学实验和理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近阈值He原子双电离(e,3e)全微分截面实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大科学装置联合重点项目《重离子与原子分子碰撞中的多电子转移动力学》,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等。
2、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创新前沿课题支持下,负责建成了“320kV高电荷态离子综合实验研究平台”,为与高电荷态离子相关的原子分子物理、表面物理、低能核天体物理、材料科学和生物物理研究提供开放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平台。
3、是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创新性方向项目和“973”项目《超重核元素性质与合成及相关核理论研究》主要参加者,负责建成了与分离鉴别超重核素新技术相关的离子原子激光实验室,探索实现直接对超重核素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进行鉴别的新技术。
4、负责在重离子冷却储存环上开展电子与离子复合共振精细谱学实验工作,研究多电子离子的复杂能级结构以及电子离子复合速率,并推动将共振精细谱学技术应用于不稳定核素基态性质的研究――原子核电荷半径的实验测量。
5、开展复杂体系在离子、光子和激光作用下的碎裂机制和相变的研究。复杂体系包括C60和小生物分子等。
6、负责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青年科学基金《类H、类He、类Li重离子与分子团簇碰撞中多电子过程的研究》项目和中国科学院九五重点研究的子项目《高电荷态离子-电子-原子碰撞实验研究》;国家基金委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高电荷态重离子与原子碰撞谱学研究》,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高电荷态离子与C60碰撞过程研究》。是已经完成的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原子分子离子的激发、电离和解离及动力学研究》的主要参加者。自参加科研工作以来,作为主要参加者合作完成了十多项国家基金和中国科学院基金项目。
7、在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GSI)负责进行了“A Case Study for Electron-Electron Interaction in Strong Coulomb Field: Resonant Transfer and Excitation”, 研究强库仑场中的电子关联相互作用以及REC和RTE过程间可能存在的干涉效应,发现了异常排列现象;在对自然界最重元素铀进行的单电子和双电子的量子电动力学效应研究中,取得了目前国际上最好的实验精度,合作研究成果2005年被《自然》(NATURE)杂志引为研究亮点;在德国重离子冷却储存环上合作完成了Pb82+、U92+重离子与气体靶N2、H2及Ar碰撞过程的研究,测量了辐射电子俘获截面(REC)以及X射线的角分布,进行了相对论效应和磁相互作用对REC过程影响的研究;进行了重离子的逆光电效应和重离子激发态光电效应时间反演过程的研究。
8、已在PRA、PRL、JPB、CPL等国际和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了100余篇文章。合作研究成果获1999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获国家专利两项。九次受邀请在国际会议上做报告,与德国、法国和日本的多家著名科研机构和大学德实验室建立有良好的合作与交流关系,曾先后访问过德、美、法、意大利、日本、瑞典等国家。
1 Na离子和Cl离子引起He原子直接多重电离过程的研究 陈熙萌; 蔡晓红; 刘兆远; 马新文; 于得洋; 祁中; 王强; 杨治虎; 刘惠萍; 卢荣春; 贾志军; 孟庆华; 杨耀云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3-05-25
2 高电荷态Ar~(q+)与Ne碰撞中入射离子电荷交换截面的研究 马新文; 陈熙萌; 刘惠萍; 杨治虎; 申自勇; 王友德; 于得洋; 刘兆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3-08-25
3 高电荷态氩离子与Ne原子碰撞过程中的转移电离截面的研究 马新文; 刘惠萍; 陈熙萌; 杨治虎; 申自勇; 王友德; 于得洋; 蔡晓红; 刘兆远 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2003-06-15
4 低能Ar~(9+)离子与Na原子碰撞反应中的多电子转移过程 朱小龙; 沙杉; 刘惠萍; 魏宝仁; 马新文; 汪正林; 曹士娉; 钱东斌; 杨治虎; 文江渝; 闫玉良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4-05-25
5 氧离子与氦、氖原子碰撞中转移电离过程的研究 杨治虎; 陈熙萌; 于得洋; 祁忠; 王强; 吴翠娥; 卢荣春; 刘惠萍; 丁保卫; 陈子纯; 李兰亭; 张艳萍; 马新文; 刘兆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4-08-25
6 170MeV硫离子入射引起的反冲氩离子产额 马新文; 申自勇; 刘惠萍; 杨治虎; 王友德; 陈熙萌; 吕魁; 刘兆远 核技术 1999-12-10
7 非全裸离子-原子碰撞中的多重电离研究 蔡晓红; 马新文; 刘惠萍; 杨治虎; 于得洋; 陈熙萌; 刘兆远; 申自勇; 吕魁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00-09-30
8 低能高电荷态氩离子与氩原子碰撞反应截面研究 马新文; 刘惠萍; 杨治虎; 王友德; 于得洋; 陈熙萌; 申自勇; 蔡晓红; 刘兆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0-02-28
9 非全裸氟离子与氦原子碰撞中的转移电离过程 于得洋; 陈熙萌; 杨治虎; 吴翠娥; 刘惠萍; 祁中; 卢荣春; 王强; 马新文; 蔡晓红; 刘兆远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02-03-30
10 非全裸氟离子与氖原子碰撞中的转移电离研究 于得洋; 陈熙萌; 杨治虎; 王强; 卢荣春; 刘惠萍; 祁中; 吴翠娥; 蔡晓红; 马新文; 刘兆远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02-06-30
11 质子轰击元素Ta、Lu引起的原子L亚壳层顺排 陈熙萌; 蔡晓红; 陈子纯; 刘兆远; 徐谦; 刘惠萍; 马新文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1994-02-28
12 一维位置灵敏电阻阳极低能重离子探测器 马新文; 刘惠萍; 王友德; 杨治虎; 赵孟春; 蔡晓红; 刘兆远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1996-11-20
13 1.5~4.5MeVα粒子引起Lu,Ta和Au L亚壳层电离的研究 蔡晓红; 陈熙萌; 刘兆远; 马树勋; 陈子纯; 徐谦; 刘惠萍; 马新文 兰州大学学报 1996-03-22
14 非全裸碳离子与氦原子碰撞过程中的多重电离研究 蔡晓红; 陈熙萌; 申自勇; 刘兆远; 刘惠萍; 马新文; 侯明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1996-02-28
15 多电子转移研究的符合关联实验测量系统 马新文; 王树金; 刘惠萍; 王友德; 杨治虎; 蔡晓红; 陈熙萌; 申自勇; 吕魁; 刘兆远 中国科学(A辑 数学 物理学 天文学 技术科学) 1997-11-15
16 氦原子与非全裸氟离子碰撞过程中多重电离的研究 申自勇; 蔡晓红; 陈熙萌; 刘兆远; 刘惠萍; 马新文; 侯明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1997-05-28
17 高电荷态氩离子与氦原子碰撞中的转移电离研究 马新文; 刘惠萍; 杨治虎; 王友德; 于得洋; 陈熙萌; 申自勇; 吕魁; 蔡晓红; 刘兆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1998-12-30
18 Ar~(8+)离子与Ar原子碰撞反应中的多电子转移截面 马新文; 刘惠萍; 王友德; 杨治虎; 于得洋; 申自勇; 吕魁; 蔡晓红; 刘兆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1998-12-30
19 高电荷态离子与气体原子的碰撞 刘惠萍; 马新文; 杨治虎; 王友德; 陈熙萌; 申自勇; 吕魁; 蔡晓红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1998-12-30
20 离子-原子碰撞反应中多电子过程的鉴别 马新文; 杨治虎; 刘惠萍; 王友德; 于得洋; 陈熙萌; 申自勇; 吕魁; 蔡晓红; 刘兆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1998-12-30
21 α粒子轰击钍和铀引起的M亚壳层电离 蔡晓红; 刘兆远; 陈熙萌; 马树勋; 陈子纯; 徐谦; 刘惠萍; 马新文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1993-07-02
22 一套研究重离子—原子碰撞过程中小角度散射的散射粒子—反冲离子飞行时间谱仪系统 蔡晓红; 陈熙萌; 冯嘉祯; 刘兆远; 徐谦; 刘惠萍; 马新文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1993-12-31
23 320KV-ECR离子源表面物理实验终端 肖国青; 赵永涛; 张小安; 王瑜玉; 房燕; 马新文; 杨治虎; 李福利; 陈熙萌; 王铁山; 詹文龙 第十三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6-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