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信息:
唐远河,女,1965年10月生,1988-1991年在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上本科和硕士,1991年至今在西安理工大学理学院任教,2006年获西安交通大学理学博士学位。现任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副导师,西安理工大学青年学术骨干,中国宇航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教学情况:
主讲课程:
本科生、研究生课程:大学物理、量子力学、实用摄影技术与艺术、光信息技术进展、高等光学、量子电子学、傅里叶光学、光学全息技术、光学测试等课程。
培养学生情况:
资料更新中……
科学研究:
研究领域:
唐教授长期从事卫星遥感探测上层大气风场、微光成像探测器件的研制、光强自动选通成像探测器件的研制、水中气泡界面光学性质等研究。
研究成果:
近年来,在《物理学报》、《光学学报》、SPIE等期刊发表论文43篇,SCI\EI检索23篇,主编和参编教材5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No.10874138)、陕西省基金等10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3项(授权9项)。2004年以来指导6项挑战杯已获国家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陕西省特等2项、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2008年暑期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与加拿大New Brunswick大学王鼎益教授联合讲授课程《星载迈克尔逊干涉仪在地球大气遥感中的应用》,并到中国气象局作特邀报告。2009年暑期继续到研究生院与王鼎益教授联合讲授课程《Modern Optical Techniques and Remote Sensing of the Earth》。
论文专著:
出版专著:
1. 物理学教程(《物理学》第四版·改编版)导教·导学·导考, 作者: 黄海清 张孟 唐远河编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6
资料更新中........
发表论文:
1 基于光强选通成像的液晶透过谱研究 唐远河; 张瑞霞; 刘汉臣; 刘术林; 刘锴; 郜海阳; 杨旭三; 赵高翔; 李卿; 梁元; 叶娜 液晶与显示 2010-04-15
2 基于液晶局部选通系统的硬件算法的研究 李卿; 唐远河; 刘锴; 郜海阳; 张瑞霞; 赵高翔; 叶娜; 梁元; 杨旭三 应用光学 2009-09-15
3 基于粒子成像测速技术的水中气泡界面的光学性质研究 唐远河; 解光勇; 刘汉臣; 邵建斌; 马琦; 刘会平; 宁辉; 杨?; 严成海 物理学报 2006-05-12
4 基于PIV技术的水中气泡图像测速法 宁辉; 唐远河; 邵建斌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2006-12-30
5 星载超广角改形Sagnac干涉仪的自推扫探测大气风场 唐远河; 张淳民; 陈光德; 刘汉臣; Yunlong LIN; 叶剑勇 自然科学进展 2006-11-30
6 由水中气泡界面识别的散射光判定入射光强 唐远河; 刘汉臣; 马琦; 邵建斌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2007-03-30
7 改型萨尼亚克成像干涉仪的光通量 唐远河; 陈光德; 赵振宇; 张淳民 光学学报 2007-08-15
8 地球中高层大气氧原子垂直分布的模拟研究 张秉隆; 唐远河; 刘锴; 吕鹏; 王时佳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07-09-15
9 基于增加光电子积分时间的磁镜装置研究 独育飞; 唐远河; 刘锴; 屈光辉; 宁辉; 张磊; 李皓伟 光学学报 2007-11-15
10 光谱仪联合使用提高谱线的测量宽度 刘汉臣; 王庆飞; 唐远河; 严祥安 光学学报 2008-04-15
11 利用加锤摆精确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刘汉臣; 唐远河; 唐泉清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2008-04-25
12 基于洛伦兹线型极光的上层大气风场探测模式研究 唐远河; 张淳民; 贺健; 陈光德 光学学报 2005-06-17
13 水中气泡界面的光强研究 马琦; 唐远河; 解光勇; 刘汉臣; 邵建斌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05-06-20
14 O(Ⅰ,Ⅱ)禁戒线极光及其光化学反应(英文) 唐远河; 陈光德; 张淳民; 刘汉臣; 竹有章 发光学报 2005-06-30
15 水中气泡界面的干涉现象研究 唐远河; 刘会平; 解光勇; 刘汉臣; 邵建斌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2005-06-30
16 基于镀膜四面角锥棱镜技术的上层大气风场探测研究 唐远河; 张淳民; 刘汉臣; 陈光德; 贺健 物理学报 2005-09-12
17 卫星遥感探测上层大气风场的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唐远河; 张淳民; 陈光德; 贺会玲; 贺健 物理学进展 2005-04-30
18 基于PIV技术的水中气泡的拍摄与用光技巧 宁辉; 杨彧; 唐远河; 解光勇; 刘汉臣; 邵建斌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2005-12-30
19 矢量分析在反射和折射中的应用 刘汉臣; 唐远河 应用光学 2003-03-10
20 基于偏振的倏逝波及Goos-Hanchen位移研究 唐远河; 刘汉臣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2003-12-30
21 物理学中广泛适用的对称性 唐远河; 刘汉臣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1999-03-30
22 摄影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MTF)的研究 刘汉臣; 唐远河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2002-06-30
23 从理想光具组出发导出景深及超焦距 唐远河; 刘汉臣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1999-12-30
24 波粒二象性对物理概念和方法论发展的影响 刘汉臣; 唐远河 西北纺织工学院学报 1999-09-30
25 物理学中发展的对称性 刘汉臣; 唐远河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2001-06-30
26 流动可视化的拍摄技艺 唐远河; 刘汉臣; 陈刚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2001-12-30
27 试卷评价的可操作计算公式 唐远河; 刘汉臣 西北纺织工学院学报 1997-09-30
28 气泡成像机理及对图像测量的影响 何思为; 邵建斌; 陈刚; 张淼; 唐远河 第九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 2009-08-01
29 水中气泡的图像识别技术 宁辉; 唐远河; 解光勇; 刘汉臣; 邵建斌 2004全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会、2005全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会、广西光学学会成立20周年年会论文集 2005-10-15
30 一种提高成像系统微光探测性能的像增强器 唐远河; 独育飞; 刘锴; 屈光辉; 宁辉; 张磊; 李皓伟 西安理工大学 2007-07-25
31 绕行转移面阵电荷耦合器件CCD 独育飞; 唐远河; 刘锴; 宁辉; 张磊; 李皓伟 西安理工大学 2007-02-28
32 一种高速公路智能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及监测方法 宁辉; 唐远河; 赖永斌; 侯小军 西安理工大学 2007-03-07
33 一种基于液晶板自动控制光强实现局部选通的探测器 唐远河; 张瑞霞; 刘锴; 郜海阳; 杨旭三; 赵高翔; 叶娜; 梁元; 李卿 西安理工大学 2009-02-18
34 基于二代倒像式像增强器在常温下局部选通的微光探测器 唐远河; 郜海阳; 刘锴; 刘汉臣; 张瑞霞; 赵高翔; 杨旭三; 李卿; 叶娜; 梁元 西安理工大学 2009-03-25
35 基于三代近贴式像增强器在常温下局部选通的微光探测器 唐远河; 杨旭三; 刘锴; 刘汉臣; 张瑞霞; 郜海阳; 赵高翔; 叶娜; 梁元; 李卿 西安理工大学 2009-03-25
36 基于HTPS液晶板的局部选通探测器 唐远河; 李卿; 刘锴; 刘汉臣; 郜海阳; 张瑞霞; 赵高翔; 梁元; 叶娜; 杨旭三 西安理工大学 2009-03-25
37 光电成像系统高宽容度液晶选通电荷耦合器件及制备方法 唐远河; 赵高翔; 刘锴; 刘汉臣; 郜海阳; 张瑞霞; 李卿; 梁元; 杨旭三; 叶娜 西安理工大学 2009-03-25
38 一种常温下提高微光成像系统探测性能的像增强器 郜海阳; 唐远河; 刘锴; 张瑞霞; 杨旭三; 赵高翔; 叶娜; 梁元; 李卿 西安理工大学 2009-04-08
39 一种基于液晶的单镜头局部选通成像探测器 梁元; 唐远河; 刘锴; 郜海阳; 叶娜; 张瑞霞; 杨旭三; 赵高翔; 李卿 西安理工大学 2009-11-11
发明专利:
1. 一种提高成像系统微光探测性能的像增强器 唐远河 独育飞 刘锴 屈光辉 宁辉 张磊 西安理工大学 发表时间:2007-07-25
2. 绕行转移面阵电荷耦合器件CCD 独育飞 唐远河 刘锴 宁辉 张磊 李皓伟 西安理工大学 发表时间:2007-02-28
3. 一种高速公路智能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及监测方法 宁辉 唐远河 赖永斌 侯小军 西安理工大学 发表时间:2007-03-07
4. 变锤摆装置 刘汉臣 唐远河 唐泉清 西安工程大学 发表时间:2008-07-09
5. 一种基于液晶板自动控制光强实现局部选通的探测器 唐远河 张瑞霞 刘锴 郜海阳 杨旭三 赵高翔 西安理工大学 发表时间:2009-02-18
6. 基于二代倒像式像增强器在常温下局部选通的微光探测器 唐远河 郜海阳 刘锴 刘汉臣 张瑞霞 赵高翔 西安理工大学 发表时间:2009-03-25
7. 基于三代近贴式像增强器在常温下局部选通的微光探测器 唐远河 杨旭三 刘锴 刘汉臣 张瑞霞 郜海阳 西安理工大学 发表时间:2009-03-25
8. 基于HTPS液晶板的局部选通探测器 唐远河 李卿 刘锴 刘汉臣 郜海阳 张瑞霞 西安理工大学 发表时间:2009-03-25
9. 光电成像系统高宽容度液晶选通电荷耦合器件及制备方法 唐远河 赵高翔 刘锴 刘汉臣 郜海阳 张瑞霞 西安理工大学 发表时间:2009-03-25
10. 一种常温下提高微光成像系统探测性能的像增强器 郜海阳 唐远河 刘锴 张瑞霞 杨旭三 赵高翔 西安理工大学 发表时间:2009-04-08
11. 一种基于液晶的单镜头局部选通成像探测器 梁元 唐远河 刘锴 郜海阳 叶娜 张瑞霞 西安理工大学 发表时间:2009-11-11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