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信息:
吴裕远,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1961-1966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系制冷与深度冷冻专业5年本科生毕业。
1978-1980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系制冷与深度冷冻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0-1984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低温研究所留学,获英国理学硕士、博士学位。
1987-1992 在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制冷与低温工程专业副教授。
1992 年晋升西安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专业教授,并终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4 年被聘为西安交通大学低温工程学科博士点博士研究生导师。
任职情况:
1991-1999年国际制冷学会空气液化及分离(A3)委员会委员。
1995-2000年任全国高等学校动力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95-2000年任全国高等学校制冷与低温专业教学指导小组组长。
1988、1994年应国家教委组团出席第12、15届国际低温工程学术会议,任代表团团长。
1997年第二届成都国际压缩机技术学术会议,任会议主席。
1991-1992年德国柏林自由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2000-2004 年任国际制冷学会流体流动及传热(B1)委员会委员。
教学情况:
主讲课程:
科技英语;低温技术原理与装备;制冷原理与设备;宾馆空调与制冷;低温换热器;低温技术热力学。
吴裕远教授是我校能动学院的一名教师,长期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作为博士生导师、留学归国学者、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得者,2003年他开始担任能动硕31班的班主任,并大力支持爱人陈流研究员担任的能动31—34班班主任工作,他们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班上的每一位学生。学习上、生活中、思想上他和爱人给了同学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支持和鼓励,他们以父母般的真诚关怀温暖每一个学子的心。学生在大一、大二年级时,每天清晨7:30以前,你总可以在教室里看见吴裕远教授和爱人陈流芳的身影,他们在督促大学生早读。他们通过面对面、电话或电子邮件的方式与每一位同学谈心,平均每人谈心5次以上,有的学生甚至超过100次。在为困难学生的爱心捐款中,吴裕远教授和爱人总是带头为学生捐款,并多次为生病住院的学生垫付住院、医药费,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带领学生营造了一个热忱关心他人、乐于奉献爱心的良好班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吴裕远教授和爱人陈流芳的班主任工作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有49位家长写信表示感谢。
2006年,吴裕远教授被学生评为西安交通大学十佳最具魅力班主任。在今年学校教学成果评比中,吴裕远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承担的“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试验田’建设”项目被评为校第十届教学成果一等奖,1999年,他和吴业正教授共同指导的博士生论文获全国首届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并被学校推荐申报2007年陕西省教学成果奖2004年获得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
截至目前,已指导40名硕士研究生,5名博士研究生。
科学研究:
学术研究方向:
(1)超临界氦的流动特性与传热特性研究:
1)实验研究发现,科里奥斯力对在高速旋转的径向通道中的液氦的流动特性与传热特性有重要影响。
2)研究发现科里奥斯力显著地促进了液氦在高速旋转系统中的二次流动,实现了超临界液氦对超导电机转子绕组的高效冷却。
(2)悬浮式飞机模型超导磁体液氦低温容器的研制:
1)为建立美国宇航局磁悬浮风洞飞机模型飞行性能自动测量系统,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个悬浮式飞机模型超导磁体液氦低温容器。该成果被列为美国宇航局兰莱研究中心成立25年中的重要研究成果。该成果在英国南安普敦大学航空航天系完成。
(3)绝缘涂层对超导线在超流氦中的传热特性影响研究:
1)实验研究首次发现,多孔表面涂层超导线在饱和态超流氦中的传热性能达到了裸线在加压超流氦中相当的水平。
2在国内外首次对上述现象作出理论解释,并提出理论预测:由于超流氦的热力效应,在多孔表面涂层内,超流氦的压力将会自动升高。因此,根据该理论预测,可以方便地在饱和态超流氦的环境中实现强化超导线的传热的目的。
(4)低温工质微膜热虹吸沸腾传热强化研究及非平衡态冷凝传热强化研究:
1)首次发现沸腾传热亢进现象。
2)首次实现类环状流微膜蒸发传热新机理及新结构。
3)首次实现非平衡态紊流液膜液氮冷凝传热新机理及新结构。
4)发明冷凝通道与沸腾通道耦合新结构,大幅度降低了液氧沸腾与气氮冷凝传热温差。
(5)太阳能低温热水溴化锂吸收式空调系统研究:
1) 发明新型溶液提升管及蒸汽发生器,解决了小型化溴化锂吸收式空调系统的技术关键。
2) 新型溶液提升管及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发生能力及溶液提升能力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6)低温两相流气液均匀分配板翅式相变换热器的开发与研究:
1)发明多种新型结构的低温两相流气液均匀分配板翅式相变换热器,从根本上克服了国内外现行换热器所存在的气液两相流体在各层通道中分配不均匀的缺陷,显著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负责的纵向科研项目:
(1)“低温流体狭缝热虹吸两相流强化传热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870291),1988-1990。
(2)“低温多组分流体非平衡态冷凝传热强化实验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9376282),1994-1996。
(3)“二元制冷溶液相际传热机理及强化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176036),2002 -2004。
(4)“二元非共沸变组成混合工质沸腾传热及强化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276048),2003 –2005。
负责的横向合同科研项目:
(1)新型高效冷凝蒸发器的开发研究。
(2)大型制氧装置高效板翅式冷凝蒸发器的开发研究。
学术交流:
1988年国家教委组团出席第12届国际低温工程学术会议,任代表团团长。
1994年国家教委组团出席第15届国际低温工程学术会议,任代表团团长。
1997年第二届国际压缩机技术学术会议,任会议主席。
1991-1992德国柏林自由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发明专利:
(1)“类环状流双相变换热器”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 96 1 18734.4(第1发明人)。
(2)“弦月型通道冷凝蒸发器”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 96 1 18732.8,(第2发明人)。
(3)“双沸腾型冷凝蒸发器”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00 2 26629.6(第1设计人)。
(4)“太阳能集热器窄缝平板真空玻璃盖板”,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00 2 26785.3 (第2设计人)。
(5)“吸收式制冷中弦月型通道溶液提升及蒸汽发生器”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01131726.4 (第1发明人)。
(6)“低温两相流气液均匀分配板翅式相变换热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02145563.5 (第1发明人)。
科研获奖:
1999年类环状流微膜蒸发板翅式冷凝蒸发技术获12届全国发明展会银牌奖,第3获奖人。
2000年类环状流微膜蒸发板翅式冷凝蒸发技术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1获奖人。
2001年类环状流微膜蒸发板翅式冷凝蒸发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第1获奖人。
2001年类环状流双相变换热器获陕西省发明专利特等奖,第1 获奖人。
2002年类环状流微膜蒸发板翅式冷凝蒸发技术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获奖;项目入选国家教育部1996-2001中国高等学校重大科技成果选编。
2002年类环状流微膜蒸发板翅式冷凝蒸发技术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获奖。
论文专著:
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其中被SCI、EI检索21篇;被ISTP检索12篇;中文核心期刊21篇,并有4篇论文被国际传热传质学术界著名期刊Int. J. Heat and Mass Transfer所引用。
1. 液氮在狭缝中热虹吸两相流传热的强化实验研究 吴裕远 陈流芳 杜建通 潘春晖 杨东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1994年 第09期
2. 板翅式单元液氮中微膜热虹吸浅池沸腾的实验研究 陈流芳 吴裕远 张玉文 彭守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1995年 第05期
3. 碳膜电阻在液氮温区液面测量中的应用 陈流芳 刘永忠 吴裕远 低温与特气 1995年 第01期
4. 超流氦-4热物性的计算关联式 厉彦忠 吴裕远 吴业正 低温与超导 1996年 第01期
5. 新型类环状流冷凝蒸发器的开发和研制 陈流芳 吴裕远 陈翔 低温与超导 1996年 第01期
6. 单管弦月形通道微膜热虹吸两相流沸腾传热实验研究 陈流芳 吴裕远 孙长海 低温与超导 1996年 第01期
7. 锗二极管高分辨率低温液位计 陈流芳 吴裕远 鲁钰 低温与超导 1996年 第02期
8. 利用对试件涂多孔层的方法在饱和Hell浴中获得加压Hell 厉彦忠 吴裕远 吴业正 低温与超导 1996年 第02期
9. 多孔涂层对超流氦换热的传热强化作用 厉彦忠 吴裕远 吴业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1996年 第05期
10. 液氮在弦月形通道中沸腾传热强化实验研究 陈流芳 吴裕远 孙长海 鲁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1996年 第05期
11. PSA 法分离空气的基本理论和模型 冯晋哲 张玉文 陈流芳 王世驹 吴裕远 低温工程 1997年 第04期
12. 变压吸附制氧装置中出口气氧浓度与压力的半经验关系式 冯晋哲 黄民 张玉文 陈流芳 吴裕远 低温工程 1997年 第05期
13. 低温下微机高精度热电偶温度计标定系统 李世岗 陈流芳 陈菡 吴裕远 低温工程 1997年 第05期
14. 狭缝沸腾板翅式单元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李志刚 吴裕远 低温工程 1997年 第06期
15. 板翅式换热器蒸发与冷凝传热性能的研究 刘永忠 陈斌 厉彦忠 吴裕远 低温与超导 1997年 第02期
16. 低温下微机快速高精度温度检测系统 李世岗 陈流芳 陈菡 吴裕远 低温与超导 1997年 第03期
17. 新型板翅式冷凝蒸发器的传热特性研究 陈流芳 吴裕远 刘永忠 陈翔 张玉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1997年 第05期
18. 狭缝微膜热虹吸沸腾自补偿现象的实验研究 李志刚 吴裕远 低温与特气 1997年 第03期
19. 小型可调式变压吸附制氧装置性能的实验研究 冯晋哲 张玉文 黄民 陈流芳 吴裕远 低温工程 1998年 第01期
20. 微型硅半导体低温温度计的特性与制作工艺 杜建通 张荣玲 吴裕远 低温与超导 1998年 第02期
21. 极限偏心环缝中液氮的热虹吸沸腾传热特性第一部分:沸腾换热曲线 李世岗 陈流芳 陈菡 李宏伟 吴裕远 低温与超导 1998年 第03期
22. 极限偏心环缝中液氮的热虹吸沸腾传热特性 第二部分:结构尺寸的影响 李世岗 陈流芳 张华 陈军 吴裕远 低温与超导 1998年 第04期
23. 新型冷凝蒸发器中沸腾冷凝传热研究 陈流芳 吴裕远 刘永忠 张华 低温工程 1998年 第06期
24. 弦月形狭缝通道中液氮沸腾传热实验研究 李世岗 陈流芳 陈菡 张华 吴裕远 低温工程 1998年 第06期
25. 低温压力传感器及压力信号的微机动态测量系统 李世岗 陈流芳 陈菡 张华 吴裕远 闰雄珂 ... 低温工程 1999年 第01期
26. 从第17届国际低温工程会议看近二十年来国际低温领域的重大进展 吴裕远 低温工程 1999年 第02期
27. 液氮在弦月形狭缝通道内沸腾传热的可视化实验研究 孙淑凤 张瑞 陈流芳 吴裕远 张华 李世岗 ... 低温与超导 1999年 第04期
28. 微膜蒸发通道中液氮的热虹吸沸腾传热特性 李世岗 陈流芳 张华 陈菡 吴裕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1999年 第04期
29. 横管降膜蒸发内回热式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的实验研究 郑宏飞 吴裕远 太阳能学报 2002年 第03期
30. 无泵吸收式制冷机中狭缝通道提升管的实验研究 郑宏飞 吴裕远 张联英 姜华 张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2年 第07期
31. 最新低温技术“类环状流微膜蒸发板翅式冷凝蒸发技术”成果介绍 吴裕远 陈流芳 中国科学基金 2002年 第06期
32. 小温差相变传热在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王强 张小艳 郑宏飞 吴裕远 流体机械 2002年 第09期
33. 新型冷凝蒸发技术荣获2001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吴裕远 深冷技术 2002年 第02期
34. 低温测量中压力传感器的改进与标定 孙淑凤 陈流芳 张声良 吴裕远 王宜义 深冷技术 1999年 第05期
35. 精密温控仪在低温技术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孙淑凤 傅明星 吴裕远 低温工程 2000年 第03期
36. 精密温控仪在低温技术中的应用 傅明星 孙淑凤 蒋大宗 吴裕远 低温与超导 2000年 第02期
37. 汽车空调系统降温性能的模拟计算 孙淑凤 王宜义 陈流芳 吴裕远 低温与超导 2000年 第02期
38. 润滑油对风冷冷凝器管内换热和阻力影响的分析 孙淑凤 张芸 王宜义 吴裕远 低温与超导 2000年 第04期
39. 汽车空调系统降温性能的模拟计算 孙淑凤 吴裕远 王宜义 汽车技术 2000年 第12期
40. ?分析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建立?学的构想 郑宏飞 吴裕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 第02 期
41. 广义?经济学 郑宏飞 吴裕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 第03期
42. 低温下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性能的实验研究 孙淑凤 吴裕远 赵荣义 低温与超导 2001年 第03期
43. 窄缝高真空平面玻璃作为太阳能集热器盖板的实验研究 郑宏飞 吴裕远 郑德修 太阳能学报 2001年 第03期
44. 窄缝高真空平面玻璃的研制 郑宏飞 吴裕远 郑德修 刘增效 张璟 姜华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1年 第01期
45. 液氮在狭缝通道内受迫流动沸腾换热的实验研究 孙淑凤 吴裕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1年 第03期
46. 液氮在狭缝通道内受迫流动沸腾换热的实验研究 孙淑凤 吴裕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1年 第05期
47. 狭窄环形通道内环状流动传热的计算 孙淑凤 吴裕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1年 第07期
48. 平面真空玻璃作箱式太阳灶透明盖板的实验研究 张璟 姜华 郑宏飞 吴裕远 能源工程 2001年 第06期
49. ?分析方法论 郑宏飞 吴裕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 第02期
50. 新型冷凝蒸发技术荣获2001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吴裕远 杭氧科技 2001年 第Z2期
51. 弦月形通道内热虹吸沸腾强化传热的数值计算 张联英 吴裕远 张璟 陈东升 郭金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3年 第03期
52. 弦月形通道在太阳能空调系统中的强化传热研究 王强 张小艳 吴裕远 郑宏飞 制冷学报 2003年 第01期
53. ?传递与?经济分析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谷雅秀 吴裕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 第02期
54. NH_3-H_2O-LiBr相平衡特性实验研究 陈燕 吴裕远 制冷学报 2005年 第02期
55. NH_3-H_2O-LiBr三元溶液体系气液相平衡特性实验研究 陈燕 吴裕远 孙韶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5年 第08期
56. 三元吸收制冷的研究进展 王鹏飞 吴裕远 孙韶华 李跃智 陈东升 郭金刚 ... 低温与特气 2003年 第06期
57.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机中弦月形通道热虹吸溶液提升管的研究 郑宏飞 吴裕远 姜华 张璟 张联英 太阳能学报 2003年 第04 期
58. 无泵溴化锂热水型吸收式制冷机小型化研究 李跃智 吴裕远 王鹏飞 孙韶华 制冷技术 2003年 第04期
59. 神经芯片技术的研究进展 吴浩扬 吴裕远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4年 第01期
60. 热水型LiBr制冷机中两相流提升管的强化传热研究 张联英 吴裕远 郭金刚 陈东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4年 第01期
61. NH_3-H_2O-LiBr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陈燕 吴裕远 低温与超导 2004年 第04期
62. NH_3-H_2O-LiBr三元混合溶液性能的实验研究 孙韶华 吴裕远 李跃智 王鹏飞 郭金刚 陈东升 ... 制冷与空调 2004年 第 06期
63. 降膜蒸发内回热型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的实验研究 张联英 吴裕远 郑宏飞 张小玉 水处理技术 2005年 第04期
64. 无泵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二次发生器的实验研究 谷雅秀 吴裕远 柯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6年 第01期
65. 小型无泵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实验研究 谷雅秀 吴裕远 张林颖 柯欣 王艺 制冷学报 2006年 第05期
66. 新型太阳能无泵溴化锂制冷系统的实验研究 谷雅秀 吴裕远 王艺 柯欣 张林颖 太阳能学报 2006年 第05期
67. 双相变换热器气液均匀分配特性及典型结构研究的新进展吴裕远 吴铁晖 陈流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7年 第04期
68. 小型太阳能无泵溴化锂制冷机的试验研究 王艺 吴裕远 制冷与空调 2007年 第02期
69. 三种汽车空调冷凝器性能的试验对比分析 张林颖 吴裕远 李宴辉 制冷与空调 2007年 第04期
70. 新型无溶液泵氨水吸收式制冷空调系统及其性能分析 何树青 吴铁晖 吴裕远 王晶 陈燕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7年 第09 期
71. 弦月型通道热虹吸提升管流动特性的数值计算 张联英 吴裕远 姜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8年 第01期
72. 两种新型氨水吸收式制冷空调系统的热力和(火用)对比分析 何树青 吴铁晖 吴裕远 王晶 吴红林 太阳能学报 2008年 第 10期
73. 太阳能无泵溴化锂制冷机性能优化分析 张林颖 吴裕远 谷雅秀 王艺 制冷与空调 2008年 第01期
74. 溴化锂对NH_3-H_2O-LiBr三元溶液特性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 何树青 吴铁晖 吴裕远 王晶 吴红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8年 第07期
75. 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溶液降膜吸收流动分析 刘婷 吴裕远 雷潇潇 黄孝胜 制冷与空调 2008年 第03期
76. 回热无泵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的设计分析 王晶 吴裕远 吴铁晖 何树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9年 第02期
77. 氨-水和氨-水-溴化锂在吸收式制冷机中的对比实验研究 禹志强 吴铁晖 吴裕远 赵海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9年 第03 期
78. NH_3-H_2O-LiBr三元溶液特性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何树青 吴铁晖 吴裕远 王晶 尹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9年 第10期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