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科技创新网
人才招聘
人才招聘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张世明——山东省秸秆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最后更新: 2015-04-24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免费注册为会员后,您可以...
发布专家信息 推广科研成果
建立专家网页 在线洽谈生意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张世明——山东省秸秆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专家信息:

张世明,男,山东省曹县邵庄乡人,现任山东省秸秆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78年考入山东农学院农学系。

1982年分配到山东省农科院棉花所栽培室工作。

1984年4月调往菏泽地区科委农业科工作。

1987年6月解元集乡挂职,任科技副乡长。

资料更新中……

社会任职:

1、全国第一次科技代表大会代表。

资料更新中……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农学方面的研究。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农业部:棉花地膜覆盖与增产机理的研究。

2、黄淮海盐碱地棉花中低产开发。

科研成果:

1、万亩盐碱地开发项目,获得聊城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2、研究成功了“创新栽培技术”、“巴氏灭菌”、“维弘发菌”、“地沟仿野栽培”四项新技术。

资料更新中……

发明专利:

资料更新中……  

 

论文专著:

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出版专著:

资料更新中……

 

发表中文论文:

1.拱棚洋香瓜栽培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张世明 山东省秸秆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农业知识:增收致富》2006年 第2期

2.冬枣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和植物疫苗技术 张世明 山东省秸秆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农业知识:瓜果菜》2005年 第2期

3.甜椒辣椒栽培应用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评论 张世明 山东省秸秆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农业知识:增收致富》 2005年第8期

4.拱棚西瓜栽培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张世明 山东省秸秆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农业知识》2003年第3期

资料更新中……

荣誉奖励:

1、被评为山东省曹县“青年积极分子”。

资料更新中……

媒体报道一:

白银推广条件得天独厚——访山东省秸秆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张世明

 

当前,我市蔬菜产业已将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作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中心工作来抓。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白银示范推广现场会召开之际,记者采访了该项技术的发明人山东省秸秆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张世明。

张世明介绍说,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以植物饥饿理论、植物生防疫苗理论、叶片主被动吸收理论和秸秆中矿质元素循环再利用理论为基础,将秸秆在微生物菌种、催化剂、净化剂的作用下定向转化成植物生长所需的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孢子、酶、有机和无机养料,进而获得高产、优质和有机农产品的工艺设施技术,其特点是以秸秆替代化肥,植物疫苗替代农药,成本低,易操作,资源丰富,生态环保效应显著。白银市地处西部地区,光照资源丰富,黄河流经白银258公里,占流经甘肃段的52%,这些都为白银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适宜高科技农业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并且日光温室产业是白银农村经济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这也为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示范推广提供了条件。张世明说,白银要将丰富的秸秆资源与水土光热资源结合起来,在技术推广过程中进行规范化的操作管理,农业增产增收的空间还很大。

谈到目前我市示范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情况时,张世明说,这项技术得以推广离不开白银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白银市广大农民群众的认可。目前,虽然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已经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在今后的推广过程中,希望农业技术人员帮助农户进一步规范操作程序和田间管理,使这项技术发挥更大的效益,让广大农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文章来源:《白银新闻网》2009-2-24

 

 

 

媒体报道二:

 

张世明:捧回国际农业大奖

 

颁奖会上张世明(左一)与大会主席(中)合影

 

今年9月27日至10月1日,联合国粮农组织主办的第27届农业科研成果及科教电影评奖大会在斯洛伐克的尼特拉市隆重举行。中国推选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荣获最高奖。这项成果的发明人,就是我校校友、山东省秸秆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张世明。

自该奖项设立以来,这是第一次由中国人获得。评委会对这项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大会主席莱迪斯拉夫说:“中国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成为本届大会的亮点和记忆,这个项目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农业科学研究、对二氧化碳减排等公益性事业的高度重视,将成为世界各地农业学习的榜样。”

为了这项研究,张世明苦苦探索了三十多年,他说:“能为社会作贡献、为祖国赢得荣誉,我感到非常自豪。”

 

上大学时他是科研迷

 

1975年张世明高中毕业后回家乡曹县邵庄乡王集村,被安排在科技队。那时棉花落铃是生产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爱动脑子的张世明就思考:农作物的产量是怎样形成的?人们认为,“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要想夺高产,就要多施肥。然而张世明经过大量的试验证明,产量并不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产量与施用化肥量并没有直接关系。那么,农作物究竟是“吃”什么长大的?这个问题让张世明着迷。

1977年恢复高考,张世明报考的三个志愿全是农学院,他下决心探索作物高产问题。

来到山东农学院农学系,经过系统学习,他明白了植物生长是光合作用的结果,植物在光的照射下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光照、二氧化碳、水才是植物生长的决定因素。上学的时候,他们在农场劳动,麦收时有些偷懒的学生把麦秸藏到棉花地里。一个多月后,张世明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周围有麦秸的棉花结的棉桃特别多,落铃少,而且铃大。难道是这些麦秸在起作用?难道秸秆会产生二氧化碳?一个大胆的问题在他的脑子里形成:植物在生长时到底需要多少二氧化碳?他决心通过试验来探讨这个问题。他在密闭的环境下对棉花加施二氧化碳,结果棉花长得特别好。看来,二氧化碳的浓度是决定作物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在生产中试验,他到农场附近的西苑庄村找试验田,村支书何家常对这个青年学生十分支持,批出十亩地让他做试验。他把秸秆埋在棉花下面接上菌种,结果这块地的棉花长势明显好于周围的地块。这个现象得到了学校有关领导和老师的重视,学校科研处给他3000元经费用于课题研究,当时在省庄镇挂职的刘洪森副校长特意指示村里给张世明买了辆自行车。

 

提出植物生产的新理论

 

毕业后,张世明先后在山东省农科院、菏泽市科技局、山东省科技厅工作,不管在哪里,他心里一直在想着作物高产的问题,一直在做试验。经过反复的试验研究,在掌握大量研究数据的基础上,1986年张世明提出了“植物饥饿理论”。他认为,制约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是二氧化碳,没有它植物就会“饥饿而死”。目前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为330ppm,大多数农作物饱和点需求的浓度为10000ppm以上,供需相差几十倍乃至百倍。长期以来,植物在严重饥饿状态下生存,许多孕育后能够长大的果实,因饥饿早期夭折,或生长缓慢,或性状发育不全,这是导致作物、果树的落花落果、大小年、早衰、午休、晚熟、果实畸形等现象的根本原因。当满足二氧化碳需求时,以上现象就会消失。

那么,怎样在生产中为作物提供更多的二氧化碳呢?他还是想在秸秆上做文章。他认为,要让秸秆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需要用微生物发酵的办法,但秸秆在发酵过程中除产生二氧化碳外也同样会产生其他有害气体。怎样趋利避害,让秸秆定向产生二氧化碳,这是张世明苦苦探寻的问题。经过二十年的艰难探索,他终于发明了“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张世明介绍,微生物与有机物,在一定设施条件下发生链锁式反应,产生巨大的生物能和生物能效应,进而极大地改变了作物生长条件和环境。它类似于原子反应堆,所以把这种生物反应的设施装置,取名为生物反应堆。秸秆在微生物菌种、净化剂等的作用下,定向转化成植物生长所需的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孢子、酶、有机和无机养料,这些物质和能量用于作物生产,可极大幅度地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在研究秸秆生物反应堆过程中,张世明还提出了叶片主动和被动吸收理论、秸秆中矿质元素可循环重复利用理论、植物生防疫苗理论。根据这些研究成果,他发明了三种反应堆。他认为,积存于秸秆中的矿质元素,经过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定向转化释放出来,能被植物重新全部吸收。这些元素完全可以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无需通过化肥来补充。他还认为,植物具有免疫功能,如何利用好植物免疫功能,关键是研制出对应的植物疫苗,用植物疫苗可以大大降低病虫害发病率,农药使用量可减少90%,甚至不用农药。

 

12月20日,记者随我校几位专家应邀考察秸秆生物反应堆在生产中的使用情况,在高塘县尹集镇王花园村,农户王春广告诉记者,他用这项技术已经五年了,1.4亩的大棚黄瓜产量增加50%以上,而且不使用化肥,农药的用量也极少。他随手摘下几个黄瓜,一边自己吃,一边递给我们:“绝对是安全食品。”在济南历城区董家镇小苏家村,农户徐功江介绍说,自己种的大棚草莓用这项技术已经三年了,与以往的区别是成熟早、品质好、果实个大、产量高,客户每天堵着门来收购。

据介绍,“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已经在28个省的200多亩土地上得到推广。应用这项技术可增产30%至50%,投入减少40%以上。农业部在2004年就将该技术列为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重大技术之一,山东、陕西等省还拨付专款对推广该技术进行补贴。

 

痴心不改为科研

 

三十多年来,张世明经历了数不清的磨难,搞科研缺少经费,他多次动用家里的存款,家里人也省吃俭用支持他,最困难的时候,孩子7个月没有吃肉。为了研究,他四处租房子、找试验地,1997-1998年的春节,他是在大棚里度过的。为了找菌种,他不辞辛苦跑到西藏、云南等偏远地区。为了推广技术,他遭遇过车祸,险些搭上性命。除了这些艰难,还有人们的不理解,有人劝他:“在科技厅,做管理工作多好,何必要自讨苦吃?”还有人冷嘲热讽:科技厅怎么引进了个搞垃圾的?

然而这些都没能动摇张世明搞科研的决心。他说“我干这个就是一种乐趣,有瘾。不管干什么,只要有兴趣,再苦再难也坚持。”

 

难舍母校情

 

得奖归来,12月11日张世明专程回母校,看望、感谢当年给予支持的老师们。他说:“毕业近30年,我很少回母校,出不了成果,真不好意思回来见老师。这次拿了奖,可以向老师们汇报了。”

他深情地回忆当年的在校生活,他说:“三十年前,一些人吃饭都吃不饱,在那种情况下能给我这个普通学生3000元科研经费,为我配自行车,这是多么大的支持啊,这让我终生难忘。没有在校的学习和实践,就没有我今天的成绩。”他谈了自己的三点条体会:“敢于吃苦,百折不挠,久经曲折不回头;目标一致,始终如一,坚韧不拔;前途光明,道路曲折,胜利一定属于那些勇于付出而不计得失的人。”这是他三十多年科研工作的深切感悟。

张世明认为,搞研究、做学问要善于思考,要有勇于质疑的精神,敢于创新。他说:“秸秆生物反应堆理论和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传统理念的挑战,甚至是离经叛道,但这是在大量试验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得出的。过去我搞这项研究是凭兴趣,但现在我有了压力和责任,我要让这项技术更快地推广开来,同时还要在理论和技术上进行更深化的研究。母校有众多的知名专家,欢迎老师们到我们的基地指导考察。也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能够得到母校、老师们的支持。促进生产发展,保护生态环境,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文章来源:《山东农大报》2011-1-1

 

 

 

 

 

 

媒体报道三:

 

布衣教授”张世明和他的“生物反应堆”

 

 

“……快五十岁的人了,我还能想些什么?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想把我的发现和发明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让土地增产、增效,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农产品中所含有的残存毒素在危害着人类的健康,作为一个党多年培养起来科技工作者,我不能漠视不管!只要我的生命之树常绿,就要给人类留下一片绿荫……”

 

 

张世明,山东省秸秆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新闻媒体中大都称他为张研究员,但当地的老百姓一向把他们心目中最有学问的人称作教授,我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但在我的眼里,张世明却又不是我心目中的教授。思来想去,姑且把他称为“布衣教授”吧。为什么?也许你读完了这篇文章,会找到答案。

 

张世明的“生物反应堆”,是什么?

 

有人说:什么呀,不就是一堆柴禾,不就是一堆下脚料,不就是一堆垃圾嘛。

 

也有人说:生物反应堆绝不亚于核反应堆,它的引爆,威力比原子弹、氢弹还要大!

 

几位农业专家是这样评价的:张世明的发现和发明,对农业走出目前徘徊不前的困境和消除昔日的发展带给人类的灾难充满了希望!虽说‘生物反应堆’就是源于秸秆,但它涉及的,它的作用和意义远远超出了‘秸秆利用’的概念。可以毫不夸张地这样说,这是世界农史上的一曲“绝唱”!

 

众多的老百姓说:张教授是“财神”,他的技术给了老百姓一把打开发财致富大门的“金钥匙”。用了“生物反应堆”,新房子盖起来了,新媳妇娶进门了,“钱袋子”鼓起来了!

 

新闻界的同行们说:“三农”问题事关国计民生。各级政府都在抓,咱们的总理、咱们的总书记、咱们的党一直都在密切关注着。但“怎么抓”?“抓什么”?“能否真正抓到点子上去呢”?张世明研究员的“生物反应堆”就是一条“能使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的金光大道”!

 

权威人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余松烈指出:“张世明的发现和发明,必将引发农业上的一场新的革命,秸秆反应堆和生防疫苗技术对农业的发展和人类的贡献,都将无可限量!”

 

还是让事实说话吧。笔者用了40多天的时间,和张世明同吃、同住,跟随他南下沂蒙,北渡黄河,西征东阿,东进潍坊,行程上万公里,走访了十几个县市,几百个村落和试验点,把听到的、看到的、真实地记录下来,按照“一般过去时”和“过去进行时”的顺序,形成了这堆冗长、琐碎的文字……

 

初识张世明,我就被他身上特有的豪爽、豁达、朴实、鲜明的个性所吸引,产生了“走近张世明,解读他的‘生物反应堆’”的强烈欲望……

 

公元2003年的九月四日,一份由山东省农业厅组织有关人员采写的《关于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推广应用情况的调研报告》送到了分管农业的副省长陈延明的办公室。调研报告中写道:“……该技术通过微生物转化秸秆产生的二氧化碳、热量、抗病菌孢子和有机无机养料,提高了光和效率,改善了棚内环境,培肥了地力,促进了作物生长发育。为剩余作物秸秆找出了一条百利而无一害的路子……”

 

在此之前,《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新华通讯社山东分社》、《大众日报》以及“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曾披露过这方面的情况。尤其是看到《中国烟草报》总编曹岗松和该报的记者益农合写的《解读生物反应堆》一文,更引起了我一定要见见张世明的欲望。

 

第一次见到张世明是在山东省会济南的燕子山下一座很普通的写字楼上。那天,我去历山东路上的山东省秸秆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去采访,接待我的是一位五十岁开外,皤染白发并有些谢顶的老同志。他戴着金丝眼镜、穿戴合体,举止儒雅大方,很象我采访的对象。不等对方开口,我就冒失地问了一句:“您好。您就是张世明教授吧?我是……”

 

“您好。我姓孟。张主任到乡下讲课去了。很快就回来。请问您有什么事儿?”

 

“主要想了解一下有关张教授本人以及他的科研成果情况。”我掏出名片,双手呈上,简明扼要地谈了我的来意。顺便问了一句:“请问您怎么称呼?”

 

“快请坐。我是这个中心的副主任,我的名字叫孟宪周,孟子的孟,宪法的宪,周公的周,喊我孟主任也行,喊我老孟也行,直呼其名也可以。我没有名片,一般到这里来的,我们都给张主任的名片。”

 

落座,寒暄,喝茶,等待。

 

大概过了十几分钟,走廊内传来咚、咚的脚步和粗声粗气的说话声。“……东阿县大周村的周长芹把大棚拾掇得还真不赖。别看人家是个‘罗锅子’,一个棚一年一万八。我估摸了一下,他今年最少也弄个两万五、六。两个上学的孩子花费是够了。梁主任,明后天我可能去蒙阴,带上几箱菌种和疫苗,革命老区,钱不钱的以后再说。人家‘民革’都无偿援助老区百姓,咱共产党就更应该从嘴里省一点儿。奶奶!”

 

奶奶?鲁西南人的口头语,具体含义我不清楚,似乎相当于北京土话中的“姥姥”。不管怎么说,也是一句粗话。能在研究中心讲粗话而且口气如此强硬的人会是谁呢?

 

话到人到,一个身材魁梧、脸膛黑里透红、粗犷壮实的中年男人出现在我的面前。他穿一件灰色的休闲装,高挽着裤腿,一双皮鞋上沾了不少的黄泥巴。眉毛又粗又黑,一双不算太大的眼睛里充满了血丝。乍一看,还真象某个电视剧中的村委会主任。

 

“这就是您要见的张教授,山东省科技厅的研究员,张世明。”孟主任一介绍,我当时就愣住了,半天就没回过神来。教授?研究员?张世明?我面前的这条膀阔腰粗的山东汉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张世明?奶奶!

 

苦难的童年,远大的抱负。一个乳名唤作“留成”的孩子,从小就想得到一把打开科学“迷宫”的金钥匙……

 

公元一千九百五十六年的春季,在鲁西南曹县的邵庄乡王集村,一个婴儿呱呱坠地。那天,风雨交加,刚过了农历的二月二,厚厚的云层里竟响起了沉闷的雷声。昏黄的煤油灯下,一个容貌俊俏且端庄的女性望着怀抱中的婴儿,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心想,第一胎就为张家生了个“带把的”,今后的日子保准差不了。这个婴儿,形态完整,精力充沛,四肢具有天然的灵活动作。两只粉嘟嘟的小脚用力地蹬扯着,一双闪着异样光彩的眼睛悄悄地探索着这个陌生的世界。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到两个月,一心向往好日子的母亲因为染上了“产后风”竟撒手人寰!孩子的父亲,一个老实巴交的篾匠,看看实在也没有办法,只好把没吃过几天奶的婴儿,寄养给了家在河南省民权县李楼村的岳母家,只身去了湖北,而且一去就是十几年。老岳母的家境很是清贫,儿子早就分开过了,她单门独户地一个人尚且难以温饱,再拉把一个孩子更是雪上加霜了。然而,老人没有拒绝,也无法拒绝。从此,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妪,一个嗷嗷待哺婴儿,相依为命,艰难度日。

 

三间家徒四壁的土坯房,一架破旧的纺车,一只能哺育婴儿的母山羊,一盏昏黄的煤油灯,深深地印在了张世明童年的记忆中。为了能把张世明拉巴大,外祖母专门找了一个教书先生为孩子取名。思来想去,乳名唤作留成,意思是一定为张家留住这根独苗。

 

没有工分,也就分不到基本口粮。年老体弱的外祖母靠东借西凑,靠赖以生存的纺车,靠邻居百舍的接济,艰难地维持着日常的生活。那几年,民权县是出了名的穷乡僻壤,乡亲们的日子也大都不好过,实在接济不上的时候,老人只好领着外孙四处乞讨。

 

古老的纺车吱吱扭扭地响着,摇落了日月,摇落了星辰,在外祖母的精心呵护下,小留成一天天长大了。到了上学的年龄,外祖母亲自把小留成送到学校门口,叮嘱他:“留成啊,你打小就没了娘,幸亏邻居百舍们帮衬咱才活到现在。吃的是百家饭,穿的是百家衣,现如今能上学了,你可要上心学。学成了,要知恩必报。将来要报答接济过咱的好心人!政府知道咱穷,不收咱学费,你这可是托了共产党和毛主席的福啊,无论啥时候都不能忘!”

 

外祖母语重心长地一番话,成了张世明终身做人的信条!他暗暗下了决心:不管再苦再累,也一定用心学习,将来回报接济过自己的庄里相亲,回报生我养我的土地,回报党和政府,回报整个社会!

 

在小学课本中,小留成认识了一个叫米丘林的大胡子苏联人。神秘的“苹果梨”引发了他无限的遐想:苹果为什么会有梨的滋味?为什么花有不同的颜色?为什么有的植物生命长有的植物生命却很短?为什么蚕宝宝吃桑叶、蓖麻叶能吐出又细又长的丝?……一连串的问号激发了小留成的求知欲。他去问老师,老师告诉他: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的事情对人类来说都是些很难猜的谜,藏在一个深深的“迷宫”里。要破解这些谜,就要努力学习,打好基础,将来才会得到打开迷宫的“金钥匙”。小留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幼小的心中埋下了理想的种子:我一定会得到打开迷宫的金钥匙!

 

时光不停地向前流去,小留成在一天天长大。个头高了,吃得多了,家境变得更加困难了。上初中的时候,小留成不得不一边读书,一边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打草喂羊,采桑养蚕,尝百草以裹饥腹。正是那段艰苦的生活,让小留成认识了不少叫不出名的植物,从而踏进了神秘的植物王国。有一天,小留成在采桑叶时,突然想到:蚕宝宝们吃桑叶、蓖麻叶能吐出又细又长的丝,如果把棉花嫁接到蓖麻和桑树上,会不会结出象丝一样的棉花来呢?米丘林能嫁接出苹果梨来,我为什么就不能试一试?他为自己的这个大胆地想法感动了,于是便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次“科学实验”。

 

房前屋后,小留成种了不少棉花和蓖麻。等它们发芽并长到一定高度后,小留成便开始做嫁接试验。有一天,一个远房亲戚看到小留成在空闲地上嫁接的植物长得棉花不象棉花,蓖麻也不象蓖麻,顺手就当野草全部拔掉了。小留成回家一看,自己费心劳力地试验成果被毁于一旦,便放声大哭起来。

 

“是谁这么缺德?欺侮一个没娘的孩子?”听到小留成的号啕大哭,外祖母从屋里冲了出来。“这叫伤天害理!俺家小留成是招谁惹谁了?谁再欺侮这没娘的孩子,谁就不的好死!”外祖母一边大声嚷嚷,一边安抚这小留成:“好孩子,咱不哭,他今年拔了,咱明年再种。兴许长得比今年还好。”

 

在外祖母的劝说下,小留成擦干了眼泪,对着那些躺在地上的怪异植物,恨恨地说:“我一定会成功!我一定要种出能长出象蚕丝一样的棉花!奶奶!”

 

也就是从那时起,张世明的时间表上,便没有了节假日和星期天,只要有空,他把所有的精力全都放在了科学试验上。寒来暑往,春秋几度,无数次试验均以失败而告终。然而小留成从小就想当科学家,从小就搞植物嫁接试验的经历,被当地的老百姓传为佳话。

 

1975年,张世明以优异的成绩被山东曹县第五中学高中部录取。水涨船高,知识面宽了,心胸也更加开阔了,然而童年时代的梦,却一直在张世明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在读高中期间,虽然那个让蓖麻、桑树结出蚕丝一样棉花的梦想依然没能实现,但却找到了失败的原因。高中毕业后,他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山东省曹县邵庄乡王集村。村上人知道张世明是个科研迷,便投其所好,用其专长,派张世明到科研队搞棉花试验。在这期间,他终于获得了棉花与蓖麻、棉花与红麻、棉花与龙葵的陆地棉与海岛棉远缘杂交种。这些试验田稀奇古怪的分离后代曾吸引了许多科研人员、农业专家、干部和群众,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张世明在看到杂交后代猖狂分离的现象的同时,从分离的后代中,获得具有珍贵价值的材料。

 

此举也引起了地、县、社领导和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此,1976年张世明被评为全县“青年积极分子”。

 

1977年,21岁的张世明被推荐为全国第一次科技代表大会的代表。

 

读大学的时候,张世明是全校有名的“张科研”。他在实践中领悟到:解决CO2浓度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关键,破天荒地提出了“植物的饥饿理论”,并从此开始了“生物反应堆”的研究。

 

高考制度恢复以后,张世明高分低就,被山东农学院农学系录取。1978年2月入校时,他把科技队所搞项目带到学校。大学四年,边读书边继续搞棉花远缘杂交育种。在院领导、科研处、老师、同学、泰安实习农场和泰安县省庄镇的帮助和支持下,张世明从远缘杂交的后代材料中,通过辐射处理,定向选育,于1981年选出2-1株系,2-1混系,24系。这三个品系后来参加了1985年全省区域试验,在定陶,成武,曹县,单县应用面积三万多亩。

 

在研究棉花的过程中,张世明发现,很多问题是不能够通过育种来解决的:如棉花落铃,单铃重,单株结铃数,纤维质量随气候的变化,位置不同差异甚大,边行结铃多、铃大,田内铃少、铃小,雨水多的年份结铃少,雨水少的年份结铃多等等。这一连串的现象,宛如一个个躲进迷宫的谜团,把张世明折腾得吃不好,睡不着。他急需找到一把打开迷宫的金钥匙,让自己的理想插上知识的翅膀,在蓝天和阳光下,任思绪自由自在地翱翔。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张世明认为:根本的问题是CO2浓度不同所致。同时他又发现棉花下麦秸多的地方棉花落铃少,而且铃大!通过分析,他认为可能是由于麦秸通过微生物发酵降解产生CO2作用造成的。于是,他破天荒地提出“植物的饥饿理论”!张世明断言:大气中CO2含量不能满足作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农作物在饥饿状态下生存,解决CO2浓度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关键!他要找到一种解决植物饥饿的方式,找到一种既能让农作物增产增收,又不被化肥农药污染的办法,从此展开了相关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在校期间,省庄镇西苑庄曾为张世明的科研项目提供自行车一辆,农学院科研处立项支持3000元经费。3000元,拿到现在,还真不起眼,但在当时,能拥有这笔经费,可以算是“巨额财产”了。还有那辆让不少学生看了眼红的自行车,让张世明在大学期间成了农学院颇有些名气的青年科学家。

 

1982年,张世明大学毕业了。就在拍合影留念的时候,他接到了来自老家的加急电报:“外婆病危,见电速归!”张世明一看,骤然感到脑袋大了许多!当他火速返回老家时,外祖母已经是奄奄一息了。

 

“姥娘!姥娘!您的外孙回来了!我已经拿到了大学毕业证书。您睁开眼睛看看!您的小留成没有让您老人家失望!我现在是真正的大学生了啊!我很快就能挣钱了!咱再也不愁吃、不愁穿了!姥娘!您老人家睁开眼,看看我呀!我是您最疼爱的小留成啊!”

 

撕心裂肺的千呼万唤,外祖母终于睁开了双眼,深情地看了痛哭流涕的张世明一眼,慈祥的脸上泛起了幸福的微笑,头一歪,在张世明的怀抱中溘然长逝。

 

当年,张世明被分配到山东省农科院棉花所栽培室工作。承担起了了农业部下达的“棉花地膜覆盖与增产机理的研究”。与此同时,在业余时间继续坚持搞棉花育种和利用秸秆解决棉花落铃问题。1982年12月~1984年3月被抽调承担“黄淮海盐碱地棉花中低产开发”项目,具体分配到茌平县“万亩盐碱地棉花开发方”工作。在此期间,张世明一方面完成开发研究的有关任务,另一方面继续进行棉花育种和相关秸秆利用的业余研究。有一次,研究室的一位负责人到开放方检查工作,发现张世明在业余时间搞棉柴及下脚料利用研究,竟大发雷霆。这位本事不大脾气却不小的负责人,不但当众训斥了张世明一顿,而且回所向领导告状,并要求领导给张世明按当年年终考核不及格处理。这件事情在棉花所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然而,所领导的耳朵根子却没有发软,根本就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张世明心里的石头这才落了地,从而把整个身心扑在了项目研究上。有付出就有回报!他在茌平县承担的万亩盐碱地开发项目,获得聊城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人往基层走。农村是他的大海,是他的蓝天,他的人生价值在基层,在田野,在农民兄弟中间。

 

冬去春来,和熙的东风吹遍了原野上的每一个角落,和暖的阳光照耀在大地上,唤醒了大地的万物,给大地带来无穷的希望。1984年4月,张世明被调往菏泽地区科委农业科工作。虽说听起来比在农科院搞棉花要“寒碜”了些,但张世明还是打心眼儿里透着乐意。在他看来,越是往“下”走,根就扎得越深,离他的理想和目标就越近。一到新的工作单位,他便立即承担起了地区科委棉花育种课题的重任。与此同时,他的秸秆“生物反应堆”的基础研究也全面展开。菏泽地区科委成立科技开发中心,张世明的用武之地得到进一步的拓展,继续棉花育种和秸秆“生物反应堆”菌种分离选育及相关研究。

 

1987年6月,张世明一步又一步地“往下滑”,从荷泽地区科委来到解元集乡挂职,当上了科技副乡长,住进了乡政府所属的纸坊行政村。从省级的科研机构,到普通的村落,张世明无怨无悔,反而觉得是“鸟兽入林,鱼虾归海”。一到村里,他便与那些农民弟兄一起,风里雨里,泥里水里地形影不离了!白天下田间,手把手把地教农民粮棉果菜,晚间或走村串户,或登上讲台,或走进乡政府广播室,向农民弟兄传授农技知识。

 

1989年春,一些村成片成片的桃林遭受到桃小石心虫的严重危害,不少农民眼含着热泪刨桃树。张世明听说后,他走东村,跑西村,使种桃树的农民避过了这场“劫难”,春末夏初就获得了好收成。那些早砍了桃树的村民的直后悔:“张乡长早来咱这里一步多好呀!”第二年,这个乡就出现了10个果树专业村,王道沟、西杜庄两村的人们更是技高一筹,家家会嫁接,人人懂管理,仅王道沟的果苗一项,一年就售出35万株,收入达70多万元。

 

他的觉很少,挂职期间,每天只睡4、5个小时。即便进入了梦乡,也还是那个神秘的植物王国。他知道,每株植物都有一个“制造厂和与其配套的仓库”:暖暖的阳光照到植物的叶片上,叶子的背面张开一张张小嘴,贪婪地吸进二氧化碳。植物的根系把吸足的水分汨汨地送到叶片中。两种原料在叶片中合成有机物。夜幕降临以后,白天制造的有机物开始运输、储藏。在这个过程中,植物由小变大,由矮变高,茎蔓由细变粗,果实由开花变为成熟……他还知道,植物也和人一样,由自身的“惰性”。怎样才能改变这种消耗自身能量的“惰性”呢?睡梦中,张世明也在探索叶片的主动吸收和被动吸收的理论。答案肯定会有!他几回回从梦中醒来,打开手电筒,记下自己的一些思路。

 

在解元集乡挂职的两年时间,张世明不但结识了更多的棉农,还新结识了更多的菜农、果农、粮农。解元集乡的父老乡亲不会忘记,张世明两年之内举办了15期实用科技培训班,接受培训共4000人次,是他把“金钥匙”交给了乡亲。短短的两年,解元集乡已初步形成了“大田上产量、庭院创收入,住宅与耕地”同步发展的农村经济新格局。

 

挂职下派期间,张世明的肩上还有一副重担,就是筹建菏泽市生物研究所。那时节,山东省农业连年大丰收,农作物秸秆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加快秸秆利用已经迫在眉睫。然而,当时秸秆生物反应堆处于初期研究阶段,设想利用它来大量消化秸秆还不现实。为此,张世明又展开了另一个分支的配套研究——直接利用秸秆生产食用菌。

 

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张世明算了一笔账:那几年,全国三分之一的棉花产量在山东,山东五分之一的产量在荷泽,荷泽市做为荷泽行署所在地,有着生产食用菌得天独厚的好条件。他在一次会议上说,仅棉籽壳一项,荷泽市年产95万吨,如果有70%的用于食用菌培育,年产值可在22亿元以上,大约相当于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的2倍!他还肯定地讲,如果积极发展食用菌,其作用不亚于八十年代初的农村经济责任制!而荷泽市的利用率,目前却只有5%左右。

 

关键时刻,荷泽市政府、科委为张世明撑腰、打气;张世明也不负众望,为食用菌的生产、加工、出口而马不停蹄,呕心沥血。

 

1989年7月,食用菌基地搬来纸坊行政村。

 

9月,张世明兼任工程师的荷泽市生物研究所成立,此前,食用菌已经开始出口。

 

12月,这里被国家计委确定为出口创汇基地,同时投资80万元做为第一期基建费用,产销均纳入国家计划,三年建成后出口能力将达3000吨。

 

只用了短短的一年时间,基地共生产食用菌30吨,创利5•8万元,出口创汇5•8万美元。

 

与此同时,张世明和他的伙伴们一起,研究成功了“创新栽培技术”、“巴氏灭菌”、“维弘发菌”、“地沟仿野栽培”等四项新技术,许多新闻单位发了消息。当时省委副书记陆懋曾教授、省科委何宗贵主任亲临菏泽现场指导。至今全国食用菌栽培应用面积累计已达300万亩以上。

 

中国农业科学院食用菌专家周宗俊教授一行来这里视察时,称这四项技术成果为“中国食用菌栽培的奇迹!”

 

海阔凭空鱼跃,天高任鸟飞!农村是他的大海,是他的蓝天,他的人生价值在基层,在田野,在农民兄弟中间。

 

不能再等了!中国的食品安全、营养问题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资源浪费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张世明把生命的砝码,压在了秸秆研究和利用上。历经磨难,痴心不改。在他的人生旅途上,留下无数闪光的脚印,但真正使他刻骨铭心的,却是138基地的日日夜夜

 

1991年3月,时任山东省科委主任的何宗贵慧眼独识,他力排众议,把张世明调进了全省最高的科研殿堂。“荣升”,对不少人来说,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儿,但张世明却不以为然。在他看来,一个科研人员,离开了基层,就象禾苗离开了土壤,离开了阳光。坐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里,张世明却经常走神,脑海中老是浮现出农民们在田间地头焚烧秸杆的情景:熊熊大火在肆无忌惮地燃烧,行人面对浓烟大火望而却步;高速公路上的各种机动车辆一反常态,小心翼翼的行驶;飞机在天上盘旋,迟迟不敢降落;浓烟中的一起起车祸,更令人惨不忍睹……张世明深知:农作物秸秆是地球上第一大再生资源。在中国,每年生产秸秆都在二十亿吨以上!宝贵的资源被无情的烧掉了!这一烧,不但烧掉了宝贵的再生资源,而且地表所有的腐殖质、有机质,都灰化、碳化了。黑钙土一公分的形成需要上百年的历史,一根火柴的代价换来的是对土壤直接的破坏!土地,对中国的农民是养育生命的父母,是赖以生存的物质,再也不能让这种局面继续肆无忌惮地继续下去了。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一生仅有一次。可悲的是:人类在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同时,也在拿着自己宝贵的生命“开玩笑”!化肥和农药曾对农业的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但残存在农作物中的毒素,也在无情地摧残着人类的生命!食品的安全、营养问题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资源浪费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不能再等了!决不能再等了!张世明思来想去,毅然决然地将自己生命的砝码押在了秸秆研究利用上。

 

万事开头难!为了方便起见,张世明自费在距办公地点不远处(双忠寺27号租用了一套私家小院,建立了简易实验室。为了能更好地进行现场试验,他又在济南市历下区羊头峪养鸡场租赁一亩试验田。试验,失败,再试验,再失败。失败,对弱者是一次打击,对强者却是一次激励;失败使懦夫沉沦,却使勇士奋起。张世明深知:失败,可能是招致你沉沦苦海的巨石,也可能是招引你走向成功的阶梯。马克思曾说过,在科学的攀登中,是没有平坦大道可走的,只有那些在崎岖小路上奋力登攀而不畏艰险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是啊,曲折,在人生的旅途中难以避免。面对曲折,有人失去了奋进的勇气,熄灭了探求的热情,而有人却确立了进取的志向,鼓起了前进的风帆,从而磨练出坚韧不拔的性格。日趋成熟的张世明深知,曲折,不相信眼泪;悲伤,弥补不了曲折的遗憾。只有坚强的人,才能在曲折中奋起,获得加倍的报偿。辛勤的汗水洒在追求的沃土里,才能培育出成功的果实。

 

在无数次的试验中,张世明感觉到“心”变大了,地变小了。1996年,为了进一步扩大试验,张世明在济南铁路局济西编组站租赁一套院落和试验田进行试验。积蓄花光了,张世明只好从自己以及老婆孩子的基本生活费里抠。试验缺人手,张世明从菏泽“搬来了”老岳母参战。在此期间,他为了寻找试验用菌种,先后多次去辽宁、吉林、黑龙江、西藏、云南、安徽等地的原始森林和自然保护区,采集了大量的有用菌株,积累了丰富的试验数据和有关资料。

 

1997年,张世明为了扩大试验规模,把实验基地搬到了潍坊市昌乐县的138基地(省公安厅汽车培训中心)。试验田选定在昌乐镇,尧沟镇、五图镇、潍城区炮8师五团、四团、二团试验农场。

 

这是一片偏僻而又荒凉的土地,位于离县城十几华里,一座被当地人叫做“孤山”的地方。往南不远,就是险峻的火山口。由于道路崎岖,除了那些在冷却了数十万年的岩浆中寻找宝石猎奇者们,很少有人想在这里拓荒、生存。当年,为了战备需要,中国人民解放军某炮团在这片荒山野岭上安营扎寨,使这里变得热闹起来。但随着中国的大裁军,荒凉的山野又渐渐地冷落了下来。后来,这里变成了驾驶员的训练场,自然环境可想而知。孤山竟神使鬼差地接受了这个从省城来的教授,似乎想考验一下张世明的意志和毅力。

 

和张世明一起来到138基地的,还有一辆叫做“女神”的面包车。那是科技厅最破的一辆车:“远看像丰田,近看不沾闲。拉着油门线,勉强可以转。”张世明的这首“打油诗”,和形象地道破了“女神的天机”。培训中心给了张世明很大的支持,专门安排了退休返聘的老司机赵庆修教练为他开车。赵师傅也是个实在人,和张世明一见如故。别看是辆破车,却从没给张世明耽误过事儿。无论早晚,一叫就走。这位党龄几乎和张世明年龄差不多的老司机,五十年代就是全国的劳动模范。虽说相处时间不算太长,这对“忘年交”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那一年,张世明栽种的大棚蔬菜长得好极了!寒冬腊月,“无立柱”的大棚内,流淌着水茵茵的绿色。油菜,韭菜,菠菜,都像露水洗得那样油光崭亮。它们一个个都像打扮好的新娘子,准备出嫁到城里去。黄瓜秧长得更快,几条嫩瓞不久前还在叶底伸头探脑,怯生生地,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居然昂首挺肚,在架上打起秋千来了。还有那圆滚翠绿颜色的西瓜都是清一色的“手巾条”花纹,它们或整齐地排列在瓜畦上,或爬到搭好的瓜架上,好像一个个年轻的妈妈,在比赛着自己独生子女的肥胖。

 

腊月二十九,天开始飘雪,而且越下越大。就要过年了,张世明以便在大棚内侍弄着葳蕤生光的蔬菜,一边想念远在泉城的妻子儿女。

 

从济西编组站到138基地,这十几个月中,张世明仅仅回过一次在济南的家。它清楚地记着,上次到外地出差,路过济南,急匆匆地在家住了一夜。那天晚上,妻子包慧芹狠了狠心,一次花了十几块钱精心做了一顿“团圆饭”。两个孩子像过年一样的高兴,吃的是那样欢实。

 

“慢慢吃,没人和你们抢。咋的?好像两个小饿鬼。呵呵,女孩子,总要讲个‘吃相’。当心长大了嫁不出去的。奶奶。”张世明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女儿说。

 

“别责怪孩子。他们已经七个月没吃过肉了。要不是你回来……”

 

“七个月没吃肉?”张世明慢慢放下手中的筷子,鼻子一酸,泪珠儿从眼角滚了下来。望着瘦弱的妻子,望着自己的一双亲生儿女,张世明再也吃不下去了!他愤愤地想,我也是个堂堂的省科技厅干部,咋就混成这个熊样?别人抽一包烟就是几十块,随便安排一顿饭都要折腾个千儿八百的。可我张世明的孩子,七个月竟没吃上一两肉!

 

那天晚上,张世明彻夜未眠。虽然已经是筋疲力尽,但他却没有任何的睡意。妻子累了,一个人悄悄地睡着了。张世明打开台灯,望着妻子那张憔悴的脸,又一次留下了热泪。

 

“……慧芹,我对不起孩子,更对不起你!咬紧牙关,和孩子闯过这个关口。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了。假如有一天,我真的成功了,我一定办一个盛大的酒会。酒会上,我的第一杯酒,不是献给哪位领导,也不会献给哪位来宾。我的第一杯酒要献给我相濡以沫的妻子,献给最关心、最支持我的爱人!慧芹,你和我结婚这些年来,真没过上几天舒心的日子。在我的心中,你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温柔、最善良、最富有同情心的女性!别着急!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生活的激流已经涌现到万丈峭壁,只要再前进一步,就会变成壮丽的瀑布。相信我!我张世明决不会让你失望……”

 

写完了一封长信,张世明看了看熟睡中的妻子和儿女,悄悄地离开了济南的家。

 

一晃又是几个月了,妻子那消瘦的身影,那端庄、秀丽的面容,经常在张世明的脑海中浮现,夜深人静的时候,也经常萦绕梦怀。

 

“张总,按照你的嘱咐,好的羊肉都分给回家过年的工人了。两只羊只剩了些骨头和杂碎,只能凑合着过年了。”老司机赵庆修走进大棚,对正在忙碌的张世, 明说。

 

“那就好!赵大爷,您老的呢?”

 

“有!有!过年了,怎么也要吃顿饺子不是?你真的不打算回家?”

 

“眼下正是非常时期,大棚管理离不开人啊。赵师傅,赵大爷,胜利就要在望了。你跟着我,风里来雨里去,大大的辛苦了。等咱‘革命’成功了,我一定给你盖座像样的房子,我张世明是个知恩必报的人。请相信我……”

 

在泉城济南,包慧芹也无时无刻不在想念孤身在外的丈夫。单位和学校都放假了,两个孩子也都盼望着那个快忘记什么模样的爸爸能和他们一起过年,一起改善生活,一起放鞭炮,一起吃饺子。

 

“妈,下雪了,你说爸爸能回来过年吗?”望着窗外纷纷扬扬的雪花,女儿轻轻地问了神情有些呆滞的包慧芹一句。

 

“你说呢?想爸爸了?”

 

女儿没吱声,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一颗晶莹的泪花,从腮边缓缓地流了下来。

 

“收拾东西,咱们走!”

 

“走?去哪里?”

 

“去138,去你爸爸的试验基地!”包慧芹心里清楚,他日思夜想的丈夫已经打来电话,说是基地的人大都回家过年了。试验正在节骨眼上,他半步也不能离开。

 

“真的?妈妈太伟大了!”一双儿女兴奋地跳了起来。看到孩子如此兴奋,包慧芹的心里像是倒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真也说不出到底是个啥滋味。

 

下了高速公路,天已经黑了下来,包慧芹领着两个孩子,顶风冒雪朝远在十几里以外的138基地走去。雪越下越大,沟沟坎坎的都被掩藏在厚厚的积雪中。十几里崎岖不平的山路,娘儿仨也不知跌了多少跤?儿子还小,累得走不动了。包慧芹就鼓励儿子:“看到远处的灯光了吗?那就是你爸爸的试验基地。你爸爸已经炖好肉,包好了饺子,等着我们去吃呢!”

 

一听有好吃的东西在前面等着,儿子的精神头又上来了,并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热腾腾的油糕哎嗨哎嗨哟,端上桌,哎嗨哎嗨哟。滚滚的米酒捧给亲人喝,伊儿呀儿来吧哟儿哟……”本来是欢快的旋律,但包慧芹听起来却是那样凄凉,那样悲壮。

 

张世明不在宿舍,他正蹲在蔬菜大棚里聚精会神地侍弄着覆盖在地上的塑料薄膜。整整一个下午,他没走出大棚,想用拼命的工作,忘却对亲人的思念。此时,他很想站起来,活动一下僵硬的双腿,但两条腿已经不听使唤了。一双纤细的手挽住了张世明的胳膊,他随即站了起来,回头一看,日思夜想的爱人竟奇迹般地出现在他的眼前!

 

“你咋来了?”张世明眼前一亮,紧紧握住了包惠芹那双几乎被冻僵的手,泪花从眼眶里流了出来。

 

“两个孩子也都来了,在你的宿舍里,来和你一起过年。”包惠芹很想扑进丈夫温暖的怀抱中大哭一场,但这个贤淑、温顺的女性还是控制住了自己的感情。

 

“孩子们也来了?好!好啊!”张世明也像个孩子一样地激动起来!“走!慧芹!咱们回家!咱们回宿舍包饺子,放鞭炮!咱们过年!”他紧紧地拉着包慧芹的手,大声吆喝着:“过年了!我们家过年了!”

 

年前的积雪尚未化尽,刚过了春节,又一场更大的暴风雪在酝酿之中。应该是绿柳飘絮的季节了,但138基地的周围,却找不到一点儿春的影子。傍晚,彤云密布,北风呼啸,刮起了猛烈的暴风雪。张世明似乎有些预感,这是一场不祥的暴风雪。从大棚内出来,他就被迎面而来的暴风雪打了个趔趄。雪粒夹着尘土,像玻璃屑一样坚硬,随着风雪旋卷,蹂躏着地面上的一切。房屋以及大棚在风的压力下倾斜、呻吟。一切都弯折、蜷缩、颤抖、惨厉地、多音地呼啸着。冒着刺骨的寒风,张世明又细细地检查了一遍罩在大棚上的草苫子,心事重重地回到宿舍睡了。

 

第二天清晨,张世明起得特别早,没顾上洗脸,就急匆匆地奔向牵肠挂肚的蔬菜大棚。朦胧中,张世明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诺大的顶棚被厚厚的冰雪压塌了,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白色漩涡。娇嫩的生命在一夜之间全都枯萎了,变成了单一的黑色。枝枝杈杈上,挂着长长的冰凌,恰似植物们在顽强抗争后流下的一行行伤心的泪。

 

“毁了!全毁了!”张世明眼前一黑,双腿发软,瘫坐在雪地上。

 

基地的工人们陆续地来了,他们看到眼前的惨状,禁不住失声痛哭起来。老司机赵庆修一边擦着眼泪一边把瘫坐在雪地上的张世明拉了起来。

 

“张总,你起来。这雪地上太凉。千万可别坐下啥毛病。听大爷一句话,想开点。咱留得青山在,就不怕没柴烧!唉!苍天呢!恁这是在作孽呀!多么好的西瓜!多么鲜亮的蔬菜呀!恁咋就这么狠心?”

 

太阳出来了,这一天正是那种没有太阳也用不着太阳的、平静的、明亮的冬日;雪白得那么照眼。张世明抬起头来,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自言自语地说:“不服!我不服!只要我张世明还有一口气,天就是塌下来我还要顶天立地的站着!我就不信这个邪!奶奶!”他扶着老司机赵庆修的肩头说:“赵大爷,这场雪灾虽然夺走了咱的好收成,夺走了咱几十万元的收入,但却没有夺走咱的实验数据,没夺走咱的宝贵资料。”

 

赵师傅点了点头。“张总,你还是拾掇拾掇回省城吧。日后有用得着我老赵的的时候,就打个招呼。好人呢,张总!总会有好报的,”

 

张世明带着不安和愧疚,默默地离开了撒落过无数心血和汗水的138基地。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西岗和孔村的中试成功,让很多人看到了“生物反应堆”的巨大威力

 

公元1999年,山东省滕州市西岗镇的老百姓接纳了在科学实验上“屡败屡战”的张世明。此时,他通过在济南军区政治部西郊农场,武警西郊农场继续进行完善配套措施实验研究,已经在秸秆反应堆研究方面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脑海中有了一定会成功的预感。

 

从栽下第一棵黄瓜苗开始,张世明就把“家”搬进了蔬菜大棚。

 

他心里明白:这碴子黄瓜是对他十几年科研成果的检验,这次中试,已经没有任何的退路可言,只许成功而决不许失败!怀疑、嘲讽、谩骂、侮辱等象西伯利亚的寒流,一次次扑向历经磨难痴心不改的张世明,他必须用事实证明自己,证明自己的生物反应堆会产生前途无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他心里清楚:一项科研成果,一个一个重大的科研课题成功与否,不是靠嘴说,也不是靠笔杆子去写,必须用不争的事实说话,事实胜于雄辩。“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粉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梅花喜欢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他反复吟诵着毛泽东《七律.冬云》,心里充满了自信!

 

奇迹终于出现了!用了生物反应堆的黄瓜,长得茎粗叶黑,节短瓜密。而没用生物反应堆却用了不少化肥和农药的大棚黄瓜,长势平平切显得毫无生气。山东省枣庄市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认为,《生物反应堆技术应用示范与研究》经济效益显著。参试黄瓜生长加快,节间缩短,主茎变粗,叶片增大变厚,单株结瓜增加且单瓜重增加,60米棚产10525公斤;而作为对照的普通棚,棚产只有4931公斤,增幅高达114。4%。扣除“反应堆”成本,由于节约了50%的化肥投入,节约了75%的农药投入,且提早上市15——20天,收获期延长30天以上,效益增加133。6%。其余参试瓜菜辣椒、芸豆、西芹、西红柿、西瓜等,增产幅度均在50%以上,有些甚至高达150%。

 

数字是枯燥无味的,但当它融进了张世明的无数心血和汗水,却变成了一颗颗熠熠闪光、晶莹透亮的珍珠!他打电话告诉远在省城包慧芹,尽量压抑着激动的情感,平静地说:“慧芹,通过了,咱们的生物反应堆技术通过了。也就是说,原子弹已经爆炸了。你的张世明也终于被人认可了!”

 

“真的?!”包慧芹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真的!是真的!”

 

“祝贺你!世明!我……我等了十几年,终于盼到了这一天……”包慧芹难以抑制自己的感情,觉得好象做梦一样,呆呆地站在电话旁边,激动的手都发抖了,心里涌起了千言万语,可一句话也说不完整,在电话里小声抽泣起来。

 

“你哭了?慧芹?别哭,咱这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我还要把生物反应堆推到大田里去,推向广阔天地。奶奶!这可不是‘动摇军心’的时候。你和孩子还要继续支持我,帮助我呀!”

 

在西岗大胆吃螃蟹的下一年,平阴县又冒出了一个胆子更大的。这个县的孔村镇要在自己的万亩露天红提葡萄园里搞“堆”了!

 

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西岗人中试之初就有人不信这一套:“什么呀?不就是一堆柴禾吗,要么,沤了上地;要么,直接还田,总是物质不灭嘛。”

 

也有人说:“城里的教授也会种东西?他们连什么是韭菜,什么是麦子都分不清,耍嘴皮子行,要说动真格的,能强得起咱老百姓?”

 

“种地不上粪,那叫瞎胡混。气也能增产?还没听说过。气肥气肥,可别弄成气瘦气瘦。净他娘的糊弄咱老百姓!”

 

这些难听的话张世明听得多了。西岗镇成功的经验使他早已胸有成竹,他要让事实说话,让事实打消人们的疑虑。到了孔村,难度自然更大。反应堆生的CO2,失去了大棚封存闭的条件,岂不随风而去,葡萄如何吸收?人们担心十分正常,但更多的人相信科学家的科学理论,更相信各级领导盼民富、助农兴的一番好心。露天中试顺利进行。那一个个的神秘玩意儿(反应堆)搞起来了,一条条的输送带扯起来了,一场亘古以来人们闻所未闻的田间“大把戏”开场了!

 

金秋十月,硕果满园。中试成功,一派丰收美景!绿油油的叶丛里,挂着一串串葡萄。那碧绿的,长圆长圆,像翡翠球儿;那紫红的,滴溜滚圆,像玛瑙珠儿。颗颗粒粒都沾着白白的粉霜。仿佛碰一下,就要流出蜜汁来似的。别说吃了,看一眼也舒服半天,要是吃它一串,准要甜几天哩!对照的可就惨了,由于白腐病肆虐,完好果穗少得可怜。经山东省酿酒葡萄研究所研究员朱林、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副研究员潘兴等测产,中试园平均3028穗/亩,114。7粒/穗,平均穗重597。5kg,单产1809。2kg,分别比对照园的666.7穗、77粒、445g、296.7kg增加354.2%、48%、34.3%、509.7%.。

 

随之,中国农科院果树所杨朝选研究员、山东农科院李文炳研究员、刘振岩研究员、山东大学陈靠山副教授、刘世明副教授等齐聚孔村,参加“红提葡萄应用秸秆创新利用技术体系田间测产验收评议会”。会议评定认为:“其思路正确,技术方法有创新,造应农业生产实际,投入较少,效益显著,既能增产,又能降低病害,减少环境污染,是兼具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崭新的技术体系,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可以在多种作物上试用推广。”

 

西岗、孔村的成功中试,决不亚于核反应、核爆炸,它产生了惊天动地的轰动效应。中试期间,两地共接待省内外参观团130多个,达4000余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山东环境报》《大众日报》《新华内参》、《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先后以《反应堆产气产药大棚早熟高产》、《我省秸秆创新利用走向大田》、《山东有个秸秆反应堆》、《葡萄园里有气吧》等标题予以了报道。2001年,这项技术已辐射到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除蔬菜瓜果外,并发展到了大田应用,均获成功。

 

再战”东阿,一个罗锅子当年收入一万八,真是连做梦也不敢想的事儿。张世明脊梁上背着一个地球,心里装着一个地球。他想把“生物反应堆”推到国外去

 

生物反应堆的神奇效应被新闻媒介披露后,东阿县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们马上意识到,张世明的生物反应堆是解决农民增收致富的“神计妙策”。2001年10月,时任县长的张传弦(现任东阿县委书记)亲自带队,赴省城济南现场考察。在张世明的试验基地,张县长和所有随行人员无不被亲眼目睹的情景感到惊讶!张世明侍弄的蔬菜,的确不一样!叶片绿中带黑,又肥又大,长得是那样欢实,那样诱人!

 

张县长当场拍板,一定要把这项高新技术引到东阿去!并决定立即组织全县的乡镇干部,到济南参观学习。回到东阿后,县委、县政府立即召开会议,专门研究推广生物反应堆事宜。书记和县长在会上强调,要把推广生物反应堆技术列入每年的政绩考核,争取把全县的16万亩蔬菜,10万亩果树,4万亩桑田尽快用上这项技术,并责成分管农业的副县长许树元和县多种经营办公室的王吉云主任靠上抓,立下“军令状”,干不好就给我走人!

 

军令如山倒!许树元、王吉云丝毫不敢怠慢,立即把张世明教授请到东阿,开始了大规模的推广。

 

在东阿县,张世明几乎把整个身心全都扑在了生物反应堆的推广上。仅仅一年多的时间,他跑遍了全县的(原)14个乡镇,557个自然村,3500多个蔬菜大棚。每到一处,用简洁生动的语言,用“啦家常”的方式和老百姓面对面的交流,手把手地教他们怎样制作内置和外置反应堆。这位来自省城的高级知识分子,研究员、教授,经常把裤腿挽到膝盖上,泥腿泥脚,满身黄土,从这个大棚钻进去,又从另一个大棚里冒出来,几乎天天如此。在当地老百姓的心目中,张世明是个了不起的“财神爷”;是个能把烧火用的下脚料变成“黄金”的人;他是个神奇的“魔术师”,能让一堆堆废弃在田间地头的秸秆产生“神气”,再变成大把大把票子的人。同时,在当地老百姓的眼里,张世明又是个可亲可近的老大哥,是自己可以信赖的朋友,是知书达理、心地善良的晚辈,也是诲人不倦、乐于助人的长者。当然,他更象村上的一个普通的技术员,风里来、雨里去,渴了,舀一瓢凉水润润喉咙;饿了,来几张煎饼卷大葱;累了,找个荫凉地合合眼;想家了,忙里偷闲地给老婆孩子打个电话……

 

大周村的周长芹结婚特别晚,五十多岁了,两个孩子还在上学。为啥?因为他是个罗锅子。一张沉重的“弓”不仅扭曲了他那本来就不算太健全的躯体,而且在他的生命中、在他生活的道路上留下了一片又一片阴影。土里刨食,每年打的粮食扣除种子、化肥、农药钱后,能果腹也就不错了,想别的经济收入,连门儿都没有!可供两个孩子上学,需要很大的花费,这钱又从哪里来?进城打工?自己长得其貌不扬不说,还是不够尺寸个罗锅子!城里那些体格健壮的工人们还纷纷下岗,有谁能把自己瞧在眼里?唉!根本就不是一条出路。听说种菜比种粮食划算,周长芹在庄里乡亲们的帮衬下,也在自己的责任田里建起了蔬菜大棚。

 

大棚是建起来了,但种什么?咋个种法?周长芹还是一脸的茫然。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张世明来了!开始帮周长芹建秸秆反应堆。周长芹建的大棚土坯墙特别厚,出口留的又特别小,因为他本人是个罗锅子,出口留的小一点还便于管理。但这个出口对身材高大、魁梧的张世明来说,即便弯下腰,进出也很费劲。不得不跪下来,一点点地往里面爬!

 

“老周啊!别发愁!等咱们把反应堆建好了,种上黄瓜,我保你一年就变成个“万元户。”

 

“万元户?”周长芹怕是听错了,紧跟着问了一句:“我也能成万元户?”

 

“不是能,是一定能!只要你不怕吃苦,好好侍弄,赶上好行市,兴许两万元都不止呢!不但你两个孩子的学费解决了,你还可以买冰箱、彩电、洗衣机,盖上栋好房子!”

 

“真会那么好?”周长芹激动了!他紧紧拉着张世明的手,声音梗咽地说:“我周长芹没啥本事,但我还有把子力气。张教授,我一定按你说的办!建这个大棚,是政府给咱贷的款,是庄里乡亲们帮的忙,如果再搞不成,我可真的没法活了!张教授,帮帮我!一定要帮帮我!我周长芹就是去了九泉之下,也会感谢你的大恩大德!你要不嫌弃俺这个罗锅子,再回来的时候,送俺张照片,俺一定把它当财神供起来……”

 

张世明没有给周长芹索要的照片,但他手把手地教会了周长芹种菜,帮助他建好了秸秆反应堆。一年下来,周长芹一个蔬菜大棚的黄瓜卖了一万八!

 

2000年的秋季,“秋老虎”特别凶。正午的时候,一片大地好像都昏昏晕去。天空亮得耀眼,好像一大张烧烫了的白马口铁板。路边垂柳的细枝一动不动,树影缩成了一团,蒙着一层尘土的叶子都蔫蔫地打卷了。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王吉云主任看到张世明疲惫不堪的样子,有些愧疚的说:“张教授,你一个上午就跑了三个点,讲了近三个多小时,天又这么热,我看下午就算了,好好睡个午觉!”

 

“不都安排好了?既然老百姓等着咱,咱就不能让他们失望!再说,单庄乡还是堂大课,好几百口子人等着咱,咱可要言而有信啊。王主任,一个人要是失去诚信二字,就不配在世上做人。”张世明已经是累得嗓子冒烟,连话都不想说了。

 

“是啊,是啊。”王吉云一边点头,一边亲热地拍了拍张世明的肩头。他忽然发现,张世明的脊梁上有一个白色的圆圈。因为张世明那天穿了件蓝色的短袖体恤衫,那是被汗水湿透后所留下的汗渍。“呵呵,张教授,你知道你的脊梁上背着个什么吗?很圆,很大!”

 

“该不是个西瓜吧?这大热天的,真是能来个西瓜就好了。”

 

“是个地球!还有经纬线呢!唉!张教授啊张教授,你脊梁上背着一个地球,心里装着一个地球,看来你的秸秆反应堆将来会走向世界。”

 

匆匆吃过午饭,张世明和王吉云便又急呼呼地赶到了单庄乡的后翟村。

 

“财神爷来了!张教授来给我们讲课了!”

 

村民们呼喊着、雀跃着、象救火似的往蔬菜大棚跑。有个大嫂刚从厕所里出来,连腰带还没扎好,便提着裤子跟着跑。一边跑,一边喊:“等等!等等!等俺把裤腰带扎好了在开始。”她真是怕漏听了一个字。

 

张世明看到农民们的求知欲是如此的强烈,心灵被深深的震撼了!那堂课,他讲得特别仔细、特别认真,特别有激情!一个多小时的课,竟被热烈的掌声打断了数十次。

 

遭车祸,众乡亲牵肠挂肚;好世明,担架上传经送宝

 

公元2002年6月29日,在张世明人生的经历中,成为一个永远难忘的日子。那天早晨,张世明和往常一样,起床、洗漱、整理出发用的公文包以及准备发放给老百姓各种宣传品。吃过早饭,就要上车的时候,他突然感到有些心慌,便匆匆返回楼上,让妻子给他找点药吃。

 

“怎么了?”妻子看到张世明的脸色不是太好,便委婉地劝他说:“这些日子你也实在太累了,如果不是太重要,可以叫梁主任自己去。在家躺上一天不好吗?”

 

“慧芹,跟了我张世明这么多年,你啥时候见我没事儿闲躺着过?打小我就是个躺不住的人。除非是缺胳膊少腿的,实在是动不了了,那就好好躺上几天。”

 

“别瞎说!说这话可不吉利。你整天在外面跑,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真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别说我和孩子们受不了,你那事业还要不要?”

 

“放心吧。我张世明是命大、福大、造化大,没事儿。你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去吧。说实在的,我就是想到阎王爷哪里去报到,那老头儿也不一定敢收留我。奶奶!”

 

“为啥?”

 

“怕我想个法子把他的阎罗殿给拆了!”

 

“能得你。你就是有那本事儿,也没有那心思。你的心全都放在了棉花柴、玉米秸上了,哪有空去想别的?”包惠芹娇嗔地看了张世明一眼,目送丈夫走出了家门。

 

汽车在乡间公路上疾驶,道路两旁的树木飞快地扑向张世明等人乘坐的桑塔纳轿车。车内,坐在副驾驶员的位置上的《大众日报》社内参部主任王吉祥一边不时地张望着前面的路况,一边和坐在后排的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的记者以及山东省秸秆研究中心的副主任梁玉忠交流情况。坐在王吉祥身后的张世明总觉得心里不是太踏实,便拨通了东阿县多种经营办公室王吉云主任的电话。

 

“情况怎么样?”张世明问。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要你张教授一登台亮相,几百口子老百姓会用最热烈的掌声把你包围起来。同样的话,从你的嘴里出来就不一样,东阿的老百姓个个都夸你讲得好,爱听!你现在走到哪里了?”

 

“刚刚到齐河县的马集乡。车速不慢,估计不会耽误事儿。”

 

“那就好!大伙儿都在盼着呢!讲完课,中午咱兄弟俩好好喝几盅。你来了那么多次,还真没正儿八经地吃过饭呢。今天中午说啥也要……”

 

张世明正说着话,突然一辆小驴车从岔道上横穿公路,挡在了正在疾驰的轿车面前。刹车已经来不及了,惊慌失措的司机只好猛地一打方向盘,一头撞在了路旁一棵大杨树上。小驴车安然无恙,而张世明、王吉祥当场昏死了过去。

 

全省最好的省中医院的骨科病房,张世明似乎是真的睡着了。这是他42年来第一次睡得那样长,那样久,那样香甜又那样的不情愿。肋条断了,双肩粉碎性骨折!两条腿一直闲不住的张世明不得不暂停他的艰难跋涉,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了。

 

睡梦中,张世明又走进了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他在陡峭的悬崖峭壁上找寻着所需要的植物标本。他的周围,巉岩兀立,乱石横生,石缝子龇牙咧嘴,在岩石空隙地带,长着一些灌木和鹅黄色的野花。透过茂密的树丛,显露出一线天色。张世明用一根麻绳把自己吊在半空中,在峡谷中荡来荡去。麻绳被尖利的岩石磨开了,张世明却毫无知觉。突然,他一脚踩空,麻绳也被岩石磨断,身子飞快地向深不见底的峡谷滑落!张世明眼疾手快,抓住了悬崖上的一株灌木。手被长满乱刺的灌木划开了一道血口,张世明感到钻心的疼痛。后来,在两位藏民的帮助下,他才得以生还。

 

又是在睡梦中,张世明在白雪皑皑的长白山采集菌株,他被被严寒冻僵了,覆着裹尸般的雪,死一样冰冷的雾在寒风的驱赶下沿着白色的山峰飘荡,滚下低洼草地和河滩,直到和山溪上冰冻的雾气混合在一起!张世明感到彻骨的冷,整个身子卷缩着,四肢全都麻木了。他很想活动一下腿脚,但浑身没有一点力气,也没有疼痛的感觉,只是心里觉得,再也动不了了……

 

还是在睡梦中,张世明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里所寻他所需要的菌株。烟云缭绕的森林,一切都是那样神秘,那样变幻莫测。经常有毒蛇与张世明对视,经常有不知名的怪叫骚扰他极度紧张的神经。最惊险的是他曾遭受旱蚂蟥的攻击,当他狼狈地从原始森林中逃出时,全身变得血肉模糊……

 

他感到疼痛钻心,他感到口渴难忍!于是,他费力地睁开了眼睛,想看看自己到底是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在白雪皑皑的长白山?还是在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

 

“醒了!醒了!张教授醒了!”一直守候在病床前的王吉云惊喜地叫了起来!

 

难道还是在梦中?张世明极力地张大眼睛,盯着王吉云那张激动的脸,有些迷惑不解地说:“王主任?你……怎么来了?我……我这是在哪里?”

 

“在医院的病床上。别动,好好躺着。”王吉云眼里含着泪水,声音颤抖地说:“张教授,你可真把我们吓坏了。”

 

“怎么了?我记得正在给你打电话。你不是说有好几百口子老百姓在等我讲课吗?他们人呢?他们在哪里?”

 

“唉!都伤成这个样子了,还惦记着讲课……”王吉云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鼻子一酸,两行热泪淌了下来。

 

张世明惨遭车祸的消息迅速在部分菜农之间传播开来。他们有的带着鸡蛋,有的带着鲜花,有的带着大红枣、花生、板栗、各种水果、各色糕点,像赶集一样纷纷涌向泉城济南。一时间,病房被挤得风雨不透,医护人员不得不把张世明的病房“封闭”起来。

 

就在张世明躺在病床上一动也不能动的时候,莘县大张家镇保西村的姜兴斌象发了疯似的在济南打听张世明的下落。他是从有关资料上得知张世明和他的秸秆反应堆能帮助农民发家致富这一消息的。在他的心目中,找到了张世明,也就意味着找到了“财神”。无论如何,也要把“财神”请回家,即便请不回去,就是见上一面也行。为了找到张世明,他花光了身上所有的盘缠。当他终于打听到张世明因车祸住院的消息后,已经是两天两夜没吃没喝了。在省中医院,姜兴斌跪在医护人员面前,祈求他们无论如何也要让他见上受伤的张世明一面,否则就是死也不回去。

 

当医护人员把这一情况告知张世明时,面对死神和剧烈疼痛也不曾掉过一滴眼泪的他竟一下子捅破了泪泉。“请把我抬出去……我,我一定要见见这个人,满足他的心愿……咱中国的老百姓太好了,也太不容易……越是贫困地区,老百姓越渴望学到科学技术。莘县离济南不近,大老远的来一趟不容易。我就是搭上这条命,也要见见这个人……决不能让人家失望……”张世明的声音虽然很虚弱,但语气却很坚定。

 

医护人员只好把打着石膏、缠着绷带的张世明抬上担架,送进了会客室。他忍着剧烈的疼痛,先对姜兴斌讲秸秆反应堆的基本原理,又详细讲了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并让工作人员给了姜兴斌一些资料,让他带回去好好看看。并要求说:“你回去后,要带个好头。争取把你们村的实验搞起来。使这项技术让全村的老百姓都得到实惠。”

 

姜兴斌含着眼泪,一字一句地听着,认认真真地记着,对张世明发誓说:“张教授,我一定按你说的办。你放心,我姜兴斌也是条汉子,也是吐口唾沫在地上砸个坑的人!你咋对待我,我就咋对待村里的父老乡亲……”

 

姜兴斌说话算话,回到莘县后,在保西村成了科技致富的带头人。

 

常言道:“伤筋动骨一百天。”但惨遭车祸的张世明在医院里躺了不到四十天,就出现在东阿县姚寨镇的课堂上。主持讲课的王吉云含着眼泪对农民们说:“乡亲们,张教授来了!他是忍着剧烈的伤痛给我们讲课的。大家知道,张教授前不久惨遭车祸,骨头还用不锈钢固定着……这就是我们共产党的专家教授,这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的共产党员!乡亲们,还是那句老话,‘哪里有了共产党,哪里人民的解放!’科学技术是什么,是第一生产力,是让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金钥匙!张教授给我们送金钥匙来了!大家欢迎!”

 

王吉云的话音未落,全场的老百姓齐刷刷地站了起来,热烈的掌声响了很久、很久。

 

风雪夜归人,路困庙子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沂蒙山区被传为佳话

 

东阿县靠生物反应堆助推农民致富的经验被新闻媒体披露后,张世明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了。尤其是鲁西南的各个县市,请他讲课的更是络绎不绝。这一年下来,就是几十万公里。好在张世明的体格还算不错,一般人还真是受不了。

 

从苍山县出来,孟宪周教授就有一种不是太好的预感。他小心翼翼地对张世明说:“张主任,这天气可不太好,怕是很难顺利地回到济南。”

 

“没事儿!天变不足畏。我已经从‘死’里走过一遭了,根本就不在乎这个。我说孟主任啊,咱怕虎怕狼就别在山上住!黄河北的老百姓还等着咱,咱要回不去,他们会咋想?今天就是下刀子,咱也要赶回去。”

 

天渐渐黑了下来,雪越下越大,汽车在高速路上小心翼翼地爬行。到了蒙阴县境内,车越堵越多,只好熄火了。四周是白茫茫的一片,车顶落白了,行李架上倒挂下来一根根长长的冰凌子,像一颗颗獠牙,像一把把倒挂着的尖刀,要把蜷缩在车中的人们撕碎嚼烂。一阵风起,冰凌跟着呜呜乱叫,不时发出令人颤栗的断裂声。整整16个小时了,张世明和孟宪周水米没沾牙。“唉!早知道这样,事先买几包方便面也好。”孟教授不经意地嘀咕了一句。

 

“不能再等了!下车!咱找个出口钻出去,想办法弄点吃的填填肚子。奶奶!这冷点儿倒没啥,就是饿得有点儿心慌。”

 

张世明是个急性子,说完就拉起孟宪周教授下了车。凌晨五点多了,天似乎有点放亮,但还是看不清四周的景物。他们俩踏着没膝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在茫茫的雪夜中艰难跋涉。忽然,张世明发现,在不远处有微弱的灯光在闪烁,便高兴地大喊起来:“灯!灯!孟主任!看见灯光了吗?咱们有救了!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奶奶!”

 

孟宪周教授也兴奋起来!两个人便不顾一切地向灯光扑去。

 

这是一家设在路边的小卖部,张世明叩开门,对主人说:“……下大雪,阻车,俺俩已经十几个小时没吃没喝了。卖给我们几包方便面,给我们点热水喝喝,真是又冷又饿,实在是受不了。”

 

“你们是干什么的?有身份证吗?”主人警惕地问。

 

“有!有的!我是省科技厅的,到苍山县推广秸秆反应堆,帮农民增收致富。”张世明连忙掏出身份证、工作证以及一些宣传材料,递到主人手上。

 

“张世明?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你?对了,我想起来了,是在电视上。你就是在塑料大棚里教俺们农民种菜的那个技术员!啥话也别说了,你们二位先坐下喝点水,我马上为你们点火煮面条。”主人显然很激动,把证件还给张世明,去了伙房。

 

一会儿的功夫,一大锅热腾腾的面条就端上了桌。饥肠辘辘的张世明和孟宪周三下五除二就吃了个精光。吃完面条,张世明点上一支烟,美美地吸了几口,便问主人:“老乡,这是什么地方?”

 

“庙子岭,往南不远就是有名的孟良崮。”

 

“你叫什么名字?这锅面条多少钱?关键时刻,你要多少钱也不过分。”张世明一边说,一边从上衣口袋里往外掏钱。

 

“俺叫张贵生,啥钱不钱的,不就是碗面条嘛。再说,你还是技术员,帮俺农民增收致富,兴许有一天,你也来俺庙子岭,帮俺拾掇拾掇果树啥的,不就全有了。”

 

“好!咱一言为定。张老乡,你一定会得到回报的!”

 

张世明言而有信,没过多久,就带上自己研究的菌种和生防疫苗返回庙子岭,帮助张贵生以及整个庙子岭村用上了“神奇的秸秆反应堆”。当年,成效显著。满山的桃树开花早、坐果早、上市早,而且个大、味甜、口感好,一下子卖了个好价钱。此举也引起了蒙阴县委和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全县推广张世明的秸秆反应堆技术。“一碗面条”的故事在沂蒙山区被当作一段佳话,很快就传播开来。后来,我随张世明去了庙子岭。在路上,张世明满怀深情地对我说:“……虽说没能仔细品味,但那碗面条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那是前半生吃过的一碗最香的面条,也是全世界最香、最美的一碗面条。因为那碗面条里盛着沂蒙革命老区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对一个科技干部的厚爱啊!”

 

解读生物反应堆,张世明语出惊人:一不小心,竟捅破了“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那张曾糊了3000多年的“窗户纸”

 

马不停蹄的采访,我逐渐走近了张世明和他的秸秆反应堆以及他的生防疫苗,脑海中“布衣教授”的形象渐渐地丰满起来。在沂蒙山区,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更多..同类创新人物
 
 
Powered by kjcx.ac.cn 9.0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