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信息:
范荣喜,男,1963年11月生,安徽无为县人。现任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办公室主任,研究员。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2年本科毕业。
1991年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
1991年9月分配至省农业厅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工作。
1991年2月调到省种子管理总站工作。
1992年9月获农艺师职务。
1996年12月晋升高级农艺师。
2002年12月晋升为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社会兼职:
1.第三届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麦类专业委员会品审专家。
2.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麦类专业组副组长。
培养研究生情况:
资料更新中……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一直从事麦类新技术推广、重点推广项目实施以及麦类新品种的研究、试验及推广工作。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1996年起主持全省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
2.1998年起主持国家小麦大区区域试验(长江中下游组)。
3.安徽江淮区域小麦高产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
科研成果:
1 安徽江淮区域小麦高产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 胡承霖; 马传喜; 李金才; 曹承富; 范荣喜; 邢君; 王继光; 包文新; 黄正来; 李兵; 杨庆芳; 李学章; 张振传; 王敬才; 潘虹; 刘万代; 汤颢军; 高振理; 谢申海; 冯宗友; 盛林; 赵晓春; 李广厚; 李德福; 王邦奎; 高福平; 苏培民; 贾丽萍; 许诺; 孙世彦; 孙建强; 蔡庆葆; 曹军; 程雅飞; 潘学锋; 李秦; 张玉; 崔晓云等 【科技成果】安徽农业大学 2008-08-21
2 “矮败小麦”应用的研究 甘斌杰; 杨赞林; 余增亮; 范荣喜; 柯国海; 赵斌; 张平治; 汪建来; 王瑞; 张道田; 万映秀; 赵莉; 曹文昕; 范光发; 赵磊; 乔胜秋; 方勃 【科技成果】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009-03-28
3.“小麦抗(耐)赤霉病新品种选育的研究”,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杨赞林、甘斌杰、张少华、范荣喜、代秉勋、董淮滨、张瑶书、李先金,1998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4.“皖麦19号的选育”,安徽省宿县地区农科所,刘治同、程守忠、李纯佑、李明兵、朱卫生、杨杰、孔琦、范荣喜,1998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论文专著:
参与著书5本;在国家二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0篇。
出版专著:
《中国冬小麦新品种动态》,参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1月。
发表论文:
1 安徽省小麦品种演变分析 张平治; 徐继萍; 范荣喜; 夏献锋; 万映秀; 曹文昕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安徽省农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 丰乐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种子管理站; 安徽省农垦局 【期刊】中国农学通报 2009-12-05
2 两优培九在江淮地区制种3.0t/hm~2及其主要技术措施 范荣喜; 帅晋仁; 周建生; 刘平; 刘晓松; 赵天民; 鲁志能 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 巢湖市春友种子公司; 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 巢湖市春友种子公司 合肥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2003-02-25
3 综合栽培技术对小麦籽粒品质的调控作用 胡承霖; 谢家琦; 范荣喜 安徽合肥农业大学农学系; 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期刊】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4-05-15
4 小麦增产潜力及主要技术措施 范荣喜 安徽省种子公司 【期刊】安徽农学通报 1996-06-25
5 小麦亲本间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可行性的研究 肖扬书; 杨前进; 赵成松; 范荣喜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省农业厅 【期刊】生物数学学报 1996-11-15
6 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动态变化特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胡承霖; 范荣喜; 姚孝友; 王敏 安徽农学院; 安徽农学院; 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 【期刊】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2-04-01
7 小麦高产优质同步优化栽培模式 范荣喜; 胡承霖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合肥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1993-03-02
8 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胡承霖; 范荣喜; 姚孝友; 王敏 安徽农学院; 安徽农学院; 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 【期刊】河南职技师院学报 1990-12-31
9 皖麦29、皖麦31小麦新品种选育及应用研究 王腾蛟; 王瑞; 季昌好; 范荣喜; 吴根娣; 张平治; 汪建来; 刘良柏; 周毅 【科技成果】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002-03-24
10 小麦抗(耐)赤霉病新品种选育的研究 甘斌杰; 杨赞林; 余增亮; 范荣喜; 杨剑波; 马志强; 张少华; 柯国海; 杨艳洲; 王丽芳 【科技成果】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004-01-01
资料更新中……
荣誉奖励:
获得部、省级奖励1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四等奖各1项。
1.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3.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4.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5.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四等奖。
6.2000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7.2003年被省人事厅评为安徽省学说和技术带头人。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