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科技创新网
人才招聘
人才招聘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编辑专家信息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新人物 » 农业科学 » 作物学 »

黄见良——水稻栽培专家黄见良——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最后更新: 2015-04-24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免费注册为会员后,您可以...
发布专家信息 推广科研成果
建立专家网页 在线洽谈生意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黄见良——水稻栽培专家黄见良——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专家信息:

黄见良,男,1964年9月出生,农学博士。现任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5年起湖南农业大学任教。

2001年5月—2003年5月在菲律宾国际水稻所从事博士论文研究。

2003.5—2008.1先后3次在菲律宾国际水稻所任高级访问研究学者。

2004年5月调入华中农业大学工作。

社会兼职:

1.中国原子能农学会理事。

2.全国作物超高产研究协会理事。

3.《Asi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American Joural of Plant Physiology》、《International Jour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Joural of Agronomy》和《International Joural of Soil Science》编委。

教学情况:

主讲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学生届数 学生总人数
作物栽培科学研究进展 专业课 2 3 180
作物生理学 专业基础课 4 3 540
作物生产理论与实践 硕、博士生 4 2 53
作物栽培与耕作专题研讨 硕士生 6 1 28
植物生理研究法 硕、博士生 4 2 80

培养学生情况:

资料更新中……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作物高产生理与栽培、营养生理与养分管理、转基因水稻栽培生理。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学术研究课题:

1.“基于水稻集约化生产的水肥耦合与养分高效利用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国际合作项目,30821140349,主持。

2.“全球气候变暖对水稻品质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科技部973前期专项子专题,2008CB117006,主持。

3.“水稻超高产群体结构和功能的优化机理及其调控”科技部973项目子专题,2009CB118605,主持。

4.“高NUE和WUE的绿色超级稻材料的大田筛选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比尔和梅琳达 盖茨基金会项目子课题,主持。

5.“转基因水稻生态适应性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农业部转基因专项子课题,主持。

6.“长江中游双季稻超高产关键技术创新及技术模式研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子专题,2006BAD02A13-3-3,主持。

7.“水稻最佳养分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湖北)农业部行业计划子课题,200803030,主持。

8.“长江流域双季稻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

9.“气候变暖对稻米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973前期研究项目。

10.“水稻双季稻大面积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推广”国家十五攻关。

11.“水稻植株中氮素气态挥发损失及其生理生化机制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12.“水稻氮效率基因型差异评价与氮高效机理研究”国家自然基金海外杰出基金项目,国内合作主持。

13.“双季稻周年资源高效利用与超高产技术体系研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专题,主持。

14.“Managing crop residues for healthy soils in rice ecosystem”IRRI资助,主持。

15.“Selection for greater agronomic water use efficiency in wheat and rice using carbon isotope discrimination”IAEA资助,主持。

12.作物壮(秧)苗营养剂的研究与开发。

13.高蛋白饲料稻的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

14.水稻快速清茬免耕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15.水稻实地氮肥管理技术(SSNM)的研究与应用。

教学研究课题:

1.“作物栽培与耕作学重点学科建设”华中农业大学,2007-2008。

2.“作物栽培学精品课程建设 华中农业大学”2007-2008。

 

科研成果:

在国际水稻所期间,针对第2次绿色革命的代表性品种IR8连续种植30年后产量下降20%的现象,通过简单序列多态性分析、植株生理测定及大田表现型鉴定,证明了IR8连续种植30年后,与在基因库冷冻保存的原始种子相比,其后代种子可以检测到DNA变异,但两种来源的种子栽种大田后他们的农学、生理性状以及产量表现差异不显著,确证了种子本身并不能解释其产量潜力下降,造成产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由于30多年来土壤与气候环境等非生境变化所致。在此基础上将开展非生物逆境对水稻产量潜力的影响,以及水稻生长期间夜间温度以及昼夜温差对水稻生物产量积累过程的影响。

论文专著:

 

出版专著:

《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作物栽培学总论》,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2006年。

《生物信息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发表论文:

发表英文论文:

1. Yang, W.H., S. Peng, J. Huang, J.L. Sanico, R.J. Buresh, and C. Witt. 2003. Estimation of leaf nitrogen status using leaf color charts in rice. Agronomy Journal 95(1):212-217.

2. Peng, S., J. Huang, J.E. Sheehy, R.C. Laza, R.M. Visperas, X. Zhong, G.S. Centeno, G.S. Khush, and K.G. Cassman. 2004. Rice yields decline with higher night temperature from global warming.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 101(27):9971-9975.

3. Huang, J., and S. Peng. 2004. Comparison and standardization among chlorophyll meters in their readings on rice leaves. Plant Production Science 7(1):97-99.

4. Huang, J., and S. Peng. 2004. Influence of storage methods on total nitrogen analysis in rice leaves. Communications in Soil Science and Plant Analysis 35(5&6):879-888.

5. Sheehy, J.E., S. Peng, A. Dobermann, P.L. Mitchell, A. Ferrer, J. Yang, Y. Zou, X. Zhong, and J. Huang. 2004. Fantastic yields in the System of Rice Intensification: Fact or fallacy? Field Crops Research 88(1):1-8.

6. Peng, S., R.J. Buresh, J. Huang, J. Yang, Y. Zou, X. Zhong, G. Wang, and F. Zhang. 2006. Strategies for overcoming low agronomic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in irrigated rice systems in China. Field Crops Research 96:37-47.

7. Hu, R., J. Cao, J. Huang, S. Peng, J. Huang, X. Zhong, Y. Zou, J. Yang, and R.J. Buresh. 2007. Farmer participatory testing of standard and modified site-specific nitrogen management for irrigated rice in China. Agricultural Systems 94:331-340.

8. Nie, L., S. Peng, B.A.M. Bouman, J. Huang, K. Cui, R.M. Visperas, and H.-K. Park. 2007. Alleviating soil sickness caused by aerobic monocropping: Responses of aerobic rice to soil oven-heating. Plant and Soil 300:185-195.

9. Huang, J., F. He, K. Cui, R.J. Buresh, B. Xu, W. Gong, and S. Peng. 2008. Determination of optimal nitrogen rate for rice varieties using a chlorophyll meter. Field Crops Research 105:70-80.

10. Cui, K., J. Huang, Y. Xing, S. Yu, C. Xu, and S. Peng. 2008. Mapping QTLs for seedling characteristics under different water supply conditions in rice (Oryza sativa L.). Physiologia Plantarum 132:53-68.

11. Nie, L., S. Peng, B.A.M. Bouman, J. Huang, K. Cui, R.M. Visperas, and J. Xiang. 2008. Alleviating soil sickness caused by aerobic monocropping: Responses of aerobic rice to nutrient supply. Field Crops Research 107:129-136.

12. Nie, L., S. Peng, B.A.M. Bouman, J. Huang, K. Cui, R.M. Visperas, and J. Xiang. 2009. Alleviating soil sickness caused by aerobic monocropping: Responses of aerobic rice to various nitrogen sources. Soil Science and Plant Nutrition 55(1):150-159.

13. Xiang, J., V.R. Haden, S. Peng, B.A.M. Bouman, R.M. Visperas, L. Nie, J. Huang, and K. Cui. 2009. Improvement of N availability, N uptake and growth of aerobic rice following soil acidification. Soil Science and Plant Nutrition 55(5):705-714.

14. Chen Mingxia, Jianliang Huang, Kehui Cui, Lixao Nie, Farooq Shah. 2009. Genotypic Variations in terms of NH3 Volatilization in Four Rice (Oryza Sativa L.) Cultivars. Asi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 85(5): 353-360

15. Xu, Y., L. Nie, R.J. Buresh, J. Huang, K. Cui, B. Xu, W. Gong, and S. Peng. 2010. Agronomic performance of late-season rice under different tillage, straw and nitrogen management. Field Crops Research 115:79-84.

 

发表中文论文:

1 光、氮对水稻根系特征和碳代谢的影响 陈明霞; 黄见良; 崔克辉; 李明军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研究中心;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湖北农业科学 2011-01-20

2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水稻植株氨挥发速率及其与氮效率的关系 陈明霞; 黄见良; 崔克辉; 聂立孝; 彭少兵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研究中心/农业部华中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国际水稻研究所 【期刊】作物学报 2010-05- 12

3 尿液水培蕹菜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及根系活力 贝亦江; 张世萍; 杨帆; 任伟; 黄见良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研究中心 【期刊】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0-08-15

4 热带水稻光合特性及氮素光合效率的差异研究 曾建敏; 彭少兵; 崔克辉; 黄见良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生理与栽培研究中心; 国际水稻研究所;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生理与栽培研究中心;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生理与栽培研究中心 湖北武汉; 湖北武汉 【期刊】作物学报 2006-12-12

5 实时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贺帆 ; 黄见良; 崔克辉; 曾建敏; 徐波; 彭少兵; R J Buresh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研究中心;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研究中心; 湖北省孝南区农业局; 国际水稻研究所 菲律宾马尼拉DAPO7777; 国际水稻研究所; 菲律宾马尼拉DAPO7777 【期刊】中国农业科学 2007-01-10

6 水稻生理生化特性对氮肥的反应及与氮利用效率的关系 曾建敏; 崔克辉; 黄见良; 贺帆; 彭少兵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作物生理与栽培研究中心;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作物生理与栽培研究中心; 国际水稻研究所 湖北武汉; 湖北武汉 【期刊】作物学报 2007-07-12

7 实时实地氮肥管理对不同杂交水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贺帆; 黄见良; 崔克辉; 王强; 汤蕾蕾; 龚伟华; 徐波; 彭少兵; Ronald J.Buresh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研究中心;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研究中心; 湖北省孝南区农业局; 国际水稻研究所; 国际水稻研究所 武汉; 湖北孝感; 菲律宾马尼拉DAPO7777 【期刊】中国农业科学 2008-02-10

8 水稻实地氮肥管理技术 汤雷雷; 黄见良; 崔克辉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研究中心 【期刊】农家顾问 2008-10-05

9 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分配及其在组织中的挥发损失 黄见良; 邹应斌; 彭少兵; R.J Buresh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作物生理与栽培研究中心;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国际水稻研究所马尼拉; 国际水稻研究所马尼拉 湖北武汉; 湖南长沙 【期刊】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11-25

10 氮、钾和光照强度对水稻叶片水势的影响 孙昊; 崔克辉; 黄见良; 彭少兵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作物栽培与生理研究中心;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作物栽培与生理研究中心; 国际水稻所 【会议】2005年全国植物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 2005-11-01

11 低氮供应条件下水稻根系生长及其与糖代谢关系的研究 罗许敏; 崔克辉; 黄见良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作物生理与栽培研究中心;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作物生理与栽培研究中心 【会议】2007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 2007-08-01

 

荣誉奖励:

1.2001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2002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3.2003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4.2005年12月,论文“Rice yields decline with higher night temperature from global warming”被国际农业磋商组织(CGIAR)授予“The CGIAR Science Awards for Outstanding Scientific Article”奖。

5.2007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6.获国际农业磋商组织杰出论文奖。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更多..同类创新人物
 
 
Powered by kjcx.ac.cn 9.0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