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信息:
尚晓东,男,1962年5月出生,山西运城人,中国共产党员,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湍流与海洋 混合”学科组长,责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尺度海洋观测开放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战略发展规划委员会、保密委员会、人才引进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79年9月至1983年8月太原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激光物理专业读本科,获学士学位。
1983年9月至1990年1月武警指挥学院物理教研室助教,讲师。
1986年9月至1988年2月复旦大学物理系助教进修班学习。
1990年2月至1994年8月武警医学院物理教研室讲师。
1994年9月至1997年2月天津大学力学系流体力学专业读硕士,获硕士学位。
1997年3月至1998年10月天津大学力学系流体力学专业读博士。
1998年11月至2002年10月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流体力学专业读博士并获博士学位。
2001年4月至2001年10月美国 Oklahoma 州立大学物理系湍流热对流实验室进行合作研究。
2002年10月至2004年5月美国 Oklahoma 州立大学物理系湍流热对流实验室博士后。
2004年5月至2005年6月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流体力学专业香港政府资助博士后。
2005年10月至今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湍流与海洋 混合”学科组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社会任职:
1. 中国力学学会实验流体力学专业组成员。
2. 广东省力学学会理事。
3. 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
4. 海洋技术领域“863”评审专家。
5. 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 Research》、《热带海洋学报》编委。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海洋湍流与海洋混合,海洋声学,湍流热对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有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百人计划”人才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863”项目,香港政府资助局(RGC),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广东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南海北部陆架陆坡区内潮混合及其生态响应研究。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瑞利-布纳德湍流热对流中泰勒湍流冻结假设的实验研究”。
3.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人才项目“南海北部内波与内部混合问题研究”。
4. 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十一五”探索项目“海洋探测快速温度传感器”
5. 中国科学院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海洋声学层析监测系统”。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瑞利-布纳德湍流热对流中大尺度相干结构对传热的影响”。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水平温差对流中温跃层及相干结构的实验研究”。
8.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南海北部海洋混合研究”。
9.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关键海域中尺度物理海洋过程的预报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之子课题。
科研成果:
1. 实验证明了基于“湍流混合长”理论提出的在浮力驱动的大尺度环流中热量输运规律,澄清了40多年该领域的学术争论。
2. 发现并证明了全日内潮在其临界纬度由于参数化次调和不稳定引起的海洋混合机制(PSI机制)。
3. 首次估算了全球中尺度涡能量的生成率和耗散率。
4. 研制成功目前国际上响应时间最快的“海洋探测快速温度传感器”。
5. 研制成功我国首台“海洋声学层析监测系统”。
6. 瑞利—布纳德湍流热对流中大尺度相干结构对传热的影响 尚晓东; 陈桂英; 卢著敏; 刘国涛; 谢晓辉; 徐驰 【科技成果】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2008-12-01
7. 海洋声学层析监测系统 吴立新; 王德俊; 陈曦; 尚晓东; 张仁和; 王海斌; 冯希强; 蒋晓勇; 王少强; 汪俊; 何利; 任云; 陈桂英; 甘子钧; 卢著敏; 李明磊 【科技成果】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2010-12-02
发明专利:
资料更新中……
论文专著:
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SCI论文16篇,Top Journal10篇,被引用240余次,H-index 9。
出版专著:
资料更新中……
发表英文论文:
1 Xiao-Dong Shang*, Penger Tong, Ke-Qing Xia. Scaling of the Local Convective Heat Flux in Turbulent Rayleigh-Bénard Convection.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08,Vol.100, 244503.
2 X.-H. Xie, Xiao-Dong Shang*, G.-Y. Chen, and L. Sun, Variations of diurnal and inertial spectral peaks near the bi-diurnal critical latitude,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09, Vol.36, L02606.
3 X.-H. Xie, Xiao-Dong Shang*, H. van Haren, G.-Y. Chen, and Y.-Z. Zhang, Observations of parametric subharmonic instability-induced near-inertial waves equatorward of the critical diurnal latitude,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2011, Vol.38, L05603.
4 X.-H. Xie, G.-Y. Chen, Xiao-Dong Shang*, W.-D. Fang. Evolution of the Semidiurnal (M2) Internal tide on the Continental Slope o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08, Vol.35, L13604.
5 C. Xu, Xiao-Dong Shang*, and R.-X. Huang, Estimate of eddy energy generation/dissipation rate in the world Ocean from altimetry data, Ocean Dynamics, 2011, Vol.61, No.4, P525-541.
6 Xie, X.-H., Xiao-Dong Shang*, G.-Y. Chen, Nonlinear interactions among internal tidal waves in the northeastern South China Sea, CHIN. J. OCEANOL. LIMNOL. 2010, Vol.28, No.5, P996-1001.
7 Xiao-Dong Shang, X-L Qiu, P. Tong and K-Q Xia “Measured Local Heat Transport in Turbulent Rayleigh-Bénard Convection”,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Vol.90, No.7, 0740501,2003.
8 Xiao-Dong Shang, X-L Qiu, P. Tong and K-Q Xia “Measurements of the Local Heat Flux in Turbulent Rayleigh-Bénard Convection” Physical Review E,Vol. 70, 026308, (2004).
9 E. S. C. Ching, Hao Guo, Xiao-Dong Shang, Penger Tong and Ke-Qing Xia, “Extraction of Plumes in Turbulent Thermal Convection”,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Vol.93, No.12,124501,(2004).
10 Xiao-Dong Shang and K-Q Xia, “Scaling of the Velocity Power Spectra in Turbulent Thermal Convection”, Physical Review E, Vol.64 065301(R) 2001.
发表中文论文:
1 水平温差对流研究及其进展 尚晓东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国会议】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 2009-08-24
2 全球中尺度涡旋能量生成率/耗散率的估算 徐驰; 尚晓东; 黄瑞新 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 【中国会议】第八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0-12-26
3 海洋湍流与海洋混合研究及其进展 尚晓东; 卢著敏; 谢晓辉; 徐驰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会议】第八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0-12-26
4 Evolution of the semidiurnal(M_2) internal tide on the continental slope o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谢晓辉; 陈桂英; 尚晓东; 方文东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会议】第八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0-12-26
5 基于T-F变换的多点流体温度测量系统 韩广辉; 尚晓东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电子设计工程 2012-07-20
6 台风过程影响下西沙岛缘灾害性水文气象环境监测 龙小敏; 王盛安; 尚晓东; 陈荣裕; 王东晓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尺度海洋观测开放实验室 【期刊】热带海洋学报 2010-11-15
7 Rossby波临界周期与海面高度异常能谱临界周期在南海的空间分布特征 杨棋; 陈桂英; 尚晓东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上海海洋气象台 【期刊】热带海洋学报 2010-07-15
8 连续层化流体中内波破碎的动力学机制的数值研究 刘国涛; 尚晓东; 陈桂英; 杨棋; 刘良钢; 程晓波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澳门科技大学资讯科技学院; 中山大学理工学院 【期刊】热带海洋学报 2009-01-15
9 夏季南海北部海洋混合的微结构特征研究 卢著敏; 陈桂英; 谢晓辉; 许旭旭; 尚晓东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期刊】自然科学进展 2009-06-15
10 南海北部陆坡海域内波谱特征 尚晓东; 卢著敏; 谢晓辉; 陈桂英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期刊】热带海洋学报 2009-05-15
11 南海北部中深层细结构混合研究 卢著敏; 陈桂英; 尚晓东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期刊】热带海洋学报 2009-05-15
12 海洋内波破碎及其能量耗散的研究进展 刘国涛; 尚晓东; 陈桂英; 卢著敏; 刘良钢; 程晓波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澳门科技大学资讯科技学院; 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广东广州 【期刊】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12-15
13 混合坐标模式HYCOM模拟COADS强迫下的南海平均环流 卢著敏; 尚晓东; 陈桂英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期刊】热带海洋学报 2008-07-15
荣誉奖励:
1. 2005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引进海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
2. 获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优秀党员荣誉称号。
3. 获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资料更新中……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