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信息:
孙东发,男,安徽怀宁人,1956年12月出生,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国务院特贴专家,国家大麦产业技术体系育种岗位科学家,《麦类作物学报》编委,湖北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委员(小麦专业组副组长)。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78-1982年在安徽农业大学农学专业读本科。
1982-1985年在四川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读硕士研究生。
198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并从事麦作遗传育种及相关成果转化利用研究。
1995年10月调入华中农业大学任教。
主讲课程:
1995年至今,承担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农学和植物科学技术专业作物育种学各论(小麦)教学,以及农学专业作物育种学总论教学。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1、麦作遗传育种;
2、麦作分子生物学;
3、作物栽培与农业推广。
承担的科研情况:
先后主持完成了2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十一五”主持的在研课题10多个(863项目、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973项目子课题、863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转基因专项子课题,国家行业计划课题,湖北省课题)。
1、专用大麦品质抗病、抗逆基因的分子标记(863计划)。
2、“优质饲用大麦新品种华大麦3号、华大麦4号的扩繁与示范(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3、光温敏小麦雄性不育基因与转换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小麦光温敏核不育系的不育基因和恢复基因的图谱精细定位及其克隆(973计划子课题)。
5、青藏高原一年生野生大麦特异基因鉴定与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6、小麦新品种选育(湖北攻关项目) 小麦新品种选育。
7、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863计划重大专项课题)。
8、超高产二系杂交小麦的研究与应用(863计划子课题)。
9、大麦新品种选育(国家行业项目课题)。
10、华中地区转基因小麦研究(国家转基因专项子课题)。
科研成果:
有14项成果通过省级鉴(审)定,其中7项分获湖北省、四川省武汉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教育部与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主持育成大麦新品种10个,参与育成大麦新品种3个(第二,第三完成人),主持育成小麦新品种2个,参与育成小麦新品种2个(第二完成人),有19项成果通过鉴定,9项成果获奖。
1 优质饲用大麦新品种华大麦3号 孙东发;赵玲 华中农业大学 2001
2 优质饲用大麦新品种筛选及其应用研究 孙东发;程鹏飞;赵玲;雷绍林 华中农业大学 2002
3 优质饲用大麦新品种筛选及其应用研究 孙东发;程鹏飞;赵玲;雷绍林 华中农业大学 2002
4 超高产优质饲用大麦新品种华大麦4号 孙东发;赵玲 华中农业大学 2003
资料更新中……
论文专著:
发表研究论文、专著68篇(册),其中SCI论文6篇,参编英文专著1部,统编教材两部。
出版专著:
资料更新中……
发表论文:
1 “恩五叶蜜”绞股蓝抗疲劳功能啤酒研究 刘金龙; 郑小江; 田国政; 孙东发; 周光来; 郝立科 中国酿造 2009-09-15
2 薇菜甜味绞股蓝复合功能保健泡腾片研究 刘金龙; 郑小江; 孙东发; 周光来; 田国政; 谢阳泉 食品科学 2009-11-15
3 长江流域小麦地方品种农艺性状多样性分析 郑威; 洪美艳; 孙东发 麦类作物学报 2009-11-15
4 大麦叶面积指数模拟模型 刘铁梅; 王燕; 邹薇; 孙东发; 汤亮; 曹卫星 应用生态学报 2010-01-15
5 饲用大麦新品种华大麦4号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孙东发; 程鹏飞; 李勇 湖北农业科学 2006-01-30
6 沼液不同浓度对春茶的影响 向永生; 孙东发; 王明锐; 胡守舟; 杨维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06-01-30
7 玉米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的QTL分析 张红伟; 刘亚娟; 郭晓琳; 张峰; 李建生; 陈刚; 孙东发; 谭振波 作物学报 2006-03-12
8 沼液与不同类型叶面肥在茶叶上的使用效果 向永生; 孙东发; 王明锐; 杨德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06-03-30
9 rbel正、反义基因改变籼稻直链淀粉含量的研究 吴方喜; 谢华安; 苏军; 胡昌泉; 陈建民; 孙东发; 王锋 福建农业学报 2006-06-30
10 不同类型叶面肥喷施茶叶效果研究 向永生; 孙东发; 袁利群; 李明伟; 黄飞跃 福建茶叶 2006-06-30
11 “恩五叶蜜”绞股蓝过氧化氢同功酶研究 刘金龙; 孙东发 时珍国医国药 2006-10-20
12 苜蓿引种试验初报 程鹏飞; 孙东发; 陈红; 辛福林 湖北农业科学 2007-07-30
13 优质啤酒大麦华大麦6号综合栽培措施的数学模型及优化方案 刘铁梅; 邹薇; 孙东发; 冯攀; 黄皓; 刘铁芳; 缪志敏 麦类作物学报 2007-07-15
14 绞股蓝甜味物质分离鉴定研究 刘金龙; 孙东发; 周光来; 刘成丽 食品科学 2007-10-15
15 湖北地方品种“金丝油桐”及其产品“金丝桐油”的特征特性研究 刘金龙; 孙东发; 尹智亮; 石应国 科技创业月刊 2007-11-10
16 来凤油桐资源调查、表型观测及立体因子研究 田国政; 孙东发; 刘金龙; 尹智亮; 陶小玲; 周光来; 刘华中 湖北农业科学 2008-01-05
17 SSR标记在小麦遗传资源利用中的应用 郑威; 李先文; 孙东发 安徽农业科学 2008-12-20
18 大麦杂交F_2代农艺性状与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任喜峰; 孙东发 湖北农业科学 2008-03-05
19 湖北“金丝油桐”和贵桐2号的核型分析 刘金龙; 国政田; 孙东发; 尹智亮; 石应国 经济林研究 2008-03-15
20 大麦杂交组合蛋白质及部分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任喜峰; 孙东发 湖北农业科学 2008-04-05
21 “金丝油桐”与贵桐2号的过氧化氢酶同工酶谱 刘金龙; 田国政; 孙东发; 尹智亮; 彭江 经济林研究 2008-06-15
22 华大麦4号耐迟播特性研究初报 辛复林; 孙东发; 程鹏飞 湖北农业科学 2008-09-05
23 甜味绞股蓝芳香物质分离鉴定研究 刘金龙; 田国政; 郑小江; 周光来; 孙东发; 刘凯 食品科学 2008-09-15
24 “恩七叶甜”绞股蓝果冻配方及生产工艺研究 刘金龙; 郑小江; 孙东发; 樊彬 食品科技 2008-11-20
25 “恩五叶蜜”绞股蓝皂苷元分离鉴定研究 刘金龙; 郑小江; 田国政; 孙东发; 刘炜 食品科学 2008-10-15
26 不同品种绞股蓝同功酶谱初步研究 刘金龙; 田国政; 孙东发; 赵玲 时珍国医国药 2008-10-20
27 植物SSR标记的发展及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郭瑞星; 刘小红; 荣廷昭; 孙东发; 谭振波 玉米科学 2005-06-25
28 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农业信息通才的培养探讨 郑威; 孙东发 安徽农业科学 2005-08-30
29 大麦转玉米淀粉分支酶基因的初步研究 郭晓琳; 孙东发; 谭振波 西南农业学报 2005-11-05
30 大麦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的研究 郭晓琳; 张红伟; 刘欣洁; 刘亚娟; 张锋; 孙东发; 谭振波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5-12-30
31 雪花莲凝集素基因转化小麦及转基因小麦抗蚜性的研究 梁辉; 朱银峰; 朱祯; 孙东发; 贾旭 遗传学报 2004-02-10
32 优质饲用大麦华大麦3号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孙东发 湖北农业科学 2004-07-30
33 新型光温敏小麦不育系337S的组织结构研究 程旭东; 孙东发; 荣德福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4-12-25
34 弱筋小麦新品种华麦12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孙东发 湖北农业科学 2004-09-30
35 环形电极介导的小麦基因转化 梁辉; 吴方盛; 王道文; 孙东发; 贾旭 遗传学报 2005-01-10
36 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孙东发 高等农业教育 2002-06-30
37 改革专业课《作物育种学》实验、实践教学的尝试 孙东发; 张献龙; 曹凑贵; 韩继英 中国农业教育 2002-07-30
38 小麦多小穗性的稳定性及其在杂种一代中的表现(英文) 孙东发; 朱旭彤; 万正兵; 蔡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0-06-30
39 两个多小穗小麦品系六个农艺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 黄毅; 孙东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0-12-30
40 高蛋白裸大麦华大麦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孙东发 湖北农业科学 2002-09-30
41 优质啤用大麦华大麦2号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孙东发 湖北农业科学 2002-11-30
42 大麦光温敏雄性不育材料PTGMB_2、PTGMB_6基本特性初报 孙东发; 赵玲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7-06-30
43 不同类型栽培大麦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其稳定性研究 孙东发; 赵玲; 徐廷文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7-08-30
44 特早熟大麦5199的特早穗性遗传 孙东发; 李剑波; 李长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8-10-25
45 多小穗小麦主要性状的基因效应及其稳定性研究 孙东发; 黄毅; 张伟; 邹桂花 21世纪小麦遗传育种展望——小麦遗传育种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 2001-05-01
46 多小穗小麦51885的多小穗性遗传及与剑叶关系的初步研究 房敬业; 孙东发 2004’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文集 2004-10-01
47 大麦转玉米淀粉分支酶基因的初步研究 郭晓琳; 孙东发; 谭振波 2005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作物学会分子育种分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二) 2005-09-01
48 Inheritance of Thermo-photoperiod Sensitive Male Sterility in Wheat(Tr.aestivum),Austral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06, 57:(2):187-192(SCI,1.43) (通讯作者)
49 Two Recessive Genes Controlling Thermo-photoperiod Sensitive Male Sterility in Wheat TAG , 2006 112:1271-1276(SCI,3.43,通讯作者)
50 Fertility Alteration in the Photo-thermo-Sensitive Male Sterile Line of BS20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Euphytica 2006 151:207-213 (SCI,通讯作者)
51 Inheritance of genes controlling supernumerary spikelet in wheat line 51885 Euphytica, 2009 167:173-179 (SCI,第一作者,通讯作者)
52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 between Qinghai-Tibetan wild and Chinese landrace barley.Genome ,2009 52:849-861
53 D. F. Sun (corresponding author), J.Y. Fang G..L .Sun Characterization of genes controlling supernumerary spikelet in wheat line 51885. Euphytica,2009,167:173-179(SCI,1.42)
54 Xue Gong1,2,3, Sharon Westcott2, Chengdao Li2*, Guijun Yan3, Reg Lance2, Dongfa Sun1* (corresponding author)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 between Qinghai-Tibetan wild and Chinese landrace barley Genome,2009,52:849-861(SCI, 1.76)
55 Xifeng Ren1, Chengdao Li2*, Dongfa Sun1* (corresponding author)QTLs and their interaction determining different barley heading dates in Australia and China The Journal of Crop and Pasture 61(2)(SCI, 1.43)
56 Dongfa Sun & Xue Gong Barley Germplasm and Utilization In Genetics and improvement of barley malt quality , 2009,Edited by Guopinh Zhang and Chengdao Li, Springer-Verlag GmbH,ISBN978-3-642-01278-5,p18-62 (corresponding author)
资料更新中……
荣誉奖励:
1、1993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2、优质专用大麦新品种华大麦1号、华大麦2号的选育与应用(湖北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名)。
3、优质饲用大麦新品种筛选与应用研究(武汉市(副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名)。
4、优质饲用大麦新品种华大麦3号的选育与应用(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名)。
5、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05,湖北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五名)。
6、农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五名)。
7、中国大麦的起源、分类及其遗传特性研究(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名)。
8、小麦远缘杂交及人工合成的11个新品种(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四名)。
9、超高产优质饲用大麦新品种华大麦4号的选育与应用(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名)。
10、盐辐矮早三的引种与应用(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四名)。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