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科技创新网
人才招聘
人才招聘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吴波——景观生态学与荒漠化防治专家吴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研究员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最后更新: 2015-04-28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免费注册为会员后,您可以...
发布专家信息 推广科研成果
建立专家网页 在线洽谈生意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吴波——景观生态学与荒漠化防治专家吴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研究员

专家信息:

吴波,男,出生于1968年,生态学博士,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防治荒漠化研究室主任。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自然地理专业,获学士学位;

199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环境地理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199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现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获生态学博士学位;

1999年1月至4月,在以色列本古里扬大学荒漠研究所遥感实验室从事干旱区景观动态与荒漠化遥感信息提取方面的合作研究;

1997年毕业后在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工作至今。

社会兼职:

1.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理事。

2.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理事。

3.《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科学技术委员会独立咨询专家。

4.中国林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1.干旱与半干旱区生态系统格局与过程。

2.荒漠化景观动态与成因。

3.荒漠化监测与评价。

4.荒漠化发生机制等。

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

先后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九五”、“十五”科技攻关项目、973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荒漠化发生机制与综合防治优化模式的研究”(39990490)。

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 “沙漠化综合防治战略与优化模式”(G20000487)。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干旱区绿洲荒漠化发生机制及其防治的土地利用安全格局”(30100145)。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定居放牧作用下毛乌素沙地景观变化过程与荒漠化机制”(30571528)。

5.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沙区植被快速恢复技术研究”(2005BA517A04)。

6.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课题“气候变化对内蒙古干旱地区荒漠化的影响”(2003DFB00009)。

7.国家智力引进(948)项目“草场、森林生态系统综合评价与管理技术引进” (2006-4-03)。

8.中国林科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点项目“干旱区荒漠植物与生态系统对脉冲式降雨的响应”(CAFYBB2007008)。

9.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执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支撑技术研究与示范”(2007BAC03A10)。

在研项目:

 

项目名称

类别

主持人

起止年限

定居放牧作用下毛乌素沙地景观变化过程与荒漠化机制(3057152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吴波

2006-2008

草场、森林生态系统综合评价与管理技术引进(2006-4-03)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

吴波

2006-2010

干旱区荒漠植物与生态系统对脉冲式降雨的响应(CAFYBB2007008)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点项目

吴波

2007-2010

青藏高原沙化草地治理与植被恢复技术研究(200704004)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吴波

2007-2010

执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支撑技术研究与示范(2007BAC03A10)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吴波

2007-2010

论文专著:

 

出版专著:

1. 中国沙情 开明出版社 2000年

2. 土地资源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北京出版社 2001年

3. 全球沙尘暴警世录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1年

4. 中国治沙启示录 科学出版社 2004年

发表论文:

1. 吴波. 河西走廊黑河流域的景观生态特征与生态脆弱性研究. 生态系统建设与区域持续发展研究,北京:测绘出版社,1996. 81- 87.

 

2. 慈龙骏, 吴波. 中国荒漠化气候类型划分与潜在发生范围的确定. 中国沙漠, 1997, 17(2): 107-111.

 

3. 吴波 ,祁黄雄.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荒漠化监测初步研究—以毛乌素沙地为例.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战略与对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

 

4. 吴波,慈龙骏. 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的发展阶段和成因. 科学通报, 1998, 43(22): 2437-2440.

 

5. 吴波.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荒漠化现状、成因和防治途径. 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392-393.

 

6. 吴波, 慈龙骏. 五十年代以来毛乌素沙地荒漠化扩展及其原因. 第四纪研究, 1998, (2): 165-172.

 

7. Ci Longjun, Wu Bo. Division of Desertification Climate Types and Determination of Potential Range of Desertification in China. The Journal of Chinese Geography, 1998, 8(2): 186-191.

 

8. 吴波. 人类活动在干旱区绿洲地区环境退化中的作用—以黑河下游为例. 第四纪研究, 1999, (3): 109.

 

9. 董光荣, 吴波, 慈龙骏等. 我国荒漠化现状、成因与防治对策. 中国沙漠,1999, 19(4): 318-332.

 

10. Wu Bo, Ci Longjun. Developing stages and causes of desertification in the Mu Us sandy land,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1999,44(9): 845-849.

 

11. 吴波 . 沙质荒漠化土地景观分类与制图—以毛乌素沙地为例.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24(1): 52-57.

 

12. 吴波, 慈龙骏. 毛乌素沙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生态学报, 2001, 21(2): 191-196.

 

13. 吴波. 我国荒漠化现状、动态与成因. 林业科学研究, 2001, 14(2): 195- 202.

 

14. Wu Bo, Ci Longjun. Landscape Change and Desertific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Mu Us Sandland, Northern China.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2002, 50: 429-444.

 

15. 吴波,卢琦. 我国荒漠化基本特点及加快荒漠化地区发展的意义. 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2002, 12(1): 99-101.

 

16. 卢琦,吴波. 中国荒漠化灾害评估及其经济价值核算.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 12(2): 29- 33.

 

17. 杨洪晓,张金屯,吴波,王妍,李晓松,许彬. 油蒿(Artemisia ordosica)对半干旱区沙地生境的适应及其生态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40(5): 684-689.

 

18. 杨洪晓,卢琦,吴波,罗天祥,杨恒华.高寒沙区植被人工修复与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林业科学, 2004,40(5): 45-49.

 

19. 石培礼,吴波,程根伟,等. 长江上游地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蓄水能力的初步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2004, 19(3): 351-361.

 

20. 杨晓晖, 吴波. 大兴安岭东部林区森林水土保持功能初步评价.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4, 2 (4): 11-16.

 

21. 王秀磊,李迪强,吴波,杨洪晓. 青海湖东-克图地区普氏原羚生境适宜性评价. 生物多样性, 2005, 13(3):213- 220.

 

22. 李永华, 罗天祥, 卢琦, 田晓娅, 吴波, 杨恒华. 青海省沙珠玉治沙站17 种主要植物叶性因子的比较.生态学报, 2005, 25(5): 994-999.

 

23. 杨洪晓,吴波,张金屯,林德荣,常顺利. 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功能和碳储量研究进展.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41(2): 172-177.

 

24. 吴波,苏志珠,杨晓晖,刘 文,鞠洪波,刘 燕. 荒漠化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林业科学研究, 2005, 18(4): 490-496.

 

25. 吴波,贾子毅. 高保护价值森林的定义与内涵. 世界林业研究,2006,19(1):6-9.

 

26. 李晓松,吴波 (通讯作者),范文义,王刚,杨洪晓,王妍. 基于光谱混合分析的荒漠化信息提取—以毛乌素沙地为例. 林业科学研究,2006, 19(2):192- 198.

 

27. 吴波,朱春全,李迪强,董珂,王秀磊,石培礼.长江上游森林生态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确定——基于生态区保护方法. 生物多样性,2006,14(2):87-97.

 

28. 苏志珠,卢琦,吴波,靳鹤龄,董光荣.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我国荒漠化的可能影响.中国沙漠,2006,26(3):329-335.

 

29. H. Yang, Q. Lu, B. Wu, H. Yang, J. Zhang, Y. Lin. Vegetation diversit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andy desert revegetation on Tibetan Plateau.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2006, 65(4): 619–631.

 

30. 杨洪晓, 卢琦, 吴波, 张金屯, 孙德福. 青海共和盆地沙化土地生态修复效果的研究.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6, 4(2):7-12.

 

31. 吴波,李晓松,刘文,杨晓晖,卢琦. 京津风沙源工程区沙漠化防治区划与治理对策研究. 林业科学,2006,42(10)

 

32. 吴波,石培礼,井学辉,李晓松. 大兴安岭东部林区植被蓄水潜力与价值的评估. 林业科学研究,2006,31(6): 706-712.

 

33. 杨洪晓,张金屯,吴波,李晓松,张友炎. 毛乌素沙地油蒿种群点格局分析. 植物生态学报,2006, 30(4):563-570.

 

34. 王妍,吴波(通讯作者),卢琦,贾子毅,刘广峰.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的物种组成与数量分类.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28(supp.2): 52-56.

 

35. 刘广峰,吴波,范文义,李晓松,范楠楠. 基于像元二分模型的沙漠化地区植被覆盖度提取-以毛乌素沙地为例.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2): 268-271.

 

36. 杨文斌,卢琦,吴波,王晶莹,王晓江,刘士和,李显玉. 杨树固沙林密度、配置与林木生长过程的关系,林业科学,2007, 43(08):54-59.

 

37. 杨文斌,卢琦,吴波,杨红艳,赵爱国,王晶莹,胡小龙. 低覆盖度灌木群丛的水平配置格局与固沙效果的风洞试验. 中国沙漠, 2007,27 (05):791-796.

 

38. 李晓松,李增元,吴波 ,高志海,白藜娜,王奉瑜. 基于光谱混合分析的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覆盖度提取. 遥感学报, 2007, 11(6): 942-949.

 

39. 吴波 , 苏志珠, 陈仲新. 中国荒漠化潜在发生范围的修订. 中国沙漠,2007, 27(6): 911-917.

 

40. 李昊, 王学全, 吴波, 卢琦. 中国防治荒漠化的机构环境与制度安排. 科学管理研究. 2007, 6期:

 

41. 保家有,李晓松,吴 波(通讯作者). 基于沙地植被指数的荒漠化评价方法.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 36(1): 69-72.

 

42. 杨洪晓, 张金屯, 李振东, 吴波(通讯作者), 张忠山, 王妍. 毛乌素沙地油蒿种群空间格局分析. 生态学报,28(5): 1901-1910.

 

43. 冯益明,吴波(通讯作者),卢琦,王学全,杨恒华. 青藏高原高寒沙区贵南县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21(2): 182-187.

 

44. Yang Hongxiao, Zhang Jintun, Li Zhendong, Wu Bo (通讯作者), Zhang Zhongshan, Wang Yan. Comparative study on spatial patterns of the Artemisia ordosica population in the Mu Us sandy land.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8, 28(5):1901- 1910.

 

荣誉奖励:

1.2000年8月获由亚太地区林业研究机构联盟(APAFRI)颁发的首届Y.S.Rao博士杰出青年林业研究奖。

2.200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五。

3.2007年获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

资料更新中......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更多..同类创新人物
 
 
Powered by kjcx.ac.cn 9.0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