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科技创新网
人才招聘
人才招聘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编辑专家信息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新人物 » 医药科学 » 基础医学 »

陈军——神经生物学专家、第四军医大学疼痛生物医学研究所教授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最后更新: 2015-06-10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免费注册为会员后,您可以...
发布专家信息 推广科研成果
建立专家网页 在线洽谈生意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陈军——神经生物学专家,1962年5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疼痛医学博士授权点创始人。现任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疼痛生物医学研究所所长,全军脑应激与行为重点实验室主任,第四军医大学功能性脑疾病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创立并兼任首都医科大学疼痛生物医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2001年 “长江学者”岗位特聘教授(第四批)、200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6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政府特殊津贴和“三秦”人才。2006年获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200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国家973计划《脑功能的动态平衡调控》项目首席科学家、教育部创新团队《脑功能稳态失调与病理性痛的发病机理和诊疗策略》项目负责人。

 教育及工作经历:

1.198109-198607:第四军医大学空军医学系医学学士学位 

2.198609-199611:第四军医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助教

3.199009-199207:第四军医大学人体解剖学科医学硕士学位

4.199304-199703:日本国立滋贺医科大学大学院医学博士学位

5.199612-199711:第四军医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讲师

6.199712-200007:第四军医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副教授、硕导

7.199803-200210:第四军医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副主任

8.200002-200303:任丹麦Aalborg大学感觉运动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博导

9.200009-200210:第四军医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教授、博导

10.200110-200609: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岗位特聘教授特聘教授

11.200210-200503: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教授、副主任,博导

12.200210-200503:全军神经科学研究所疼痛研究中心主任

13.200210-200503:第四军医大学全军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14.200409-:首都医科大学疼痛生物医学研究所所长

15.200409-200806:首都医科大学兼职教授神经生物系主任,博导

16.200501-:第四军医大学功能性脑疾病研究所副所长、首席科学家

17.200503-:第四军医大学疼痛生物医学研究所(挂靠基础部)所长

18.200606-:第四军医大学疼痛生物医学研究所(挂靠唐都医院)所长、教授、博导

19.1988年1月 -1990年8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参加人胎儿脑5-HT能神经发育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和大鼠中脑中央灰质(PAG)传入传出联系的化学神经解剖学研究。

20.1990年9月 -1992年7月:作为第四军医大学人体解剖学硕士研究生,参加大鼠PAG传入传出联系的化学神经解剖学研究并开展对上行性疼痛抑制系统(从PAG到丘脑束旁核)的形态学研究。

 21.1992年10月 -1993年3月:作为日本国费留学生在日本国立滋贺医科大学生理学第一讲座参加了由横田敏胜教授所领导的研究课题,用电生理学单细胞记录技术与日本学者共同研究了:(1)静脉注射吗啡和CCK对丘脑腹外侧核(VPL)和髓板内核群的不同作用效果;(2)静脉内注射GABAA受体拮抗剂Picrotoxin对下行性疼痛抑制系统的激活作用。

22.1993年4月 -1997年3月:作为日本国立滋贺医科大学大学院(博士课程)医学研究科生物信息控制系神经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在横田敏胜教授的指导下,使用电生理学单细胞记录技术对“病理性疼痛的神经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题目是:Formalin皮下注射对脊髓背角以及后根神经节神经元反应性的影响及静脉注射NMDA受体通道阻断剂氯胺酮和MK-801对脊髓背角广动力域神经元A-纤维及C-纤维反应的作用效果。

 23.1997年4月 -2002年10月:在第四军医大学KK Leung脑研究中心带领本研究小组开展“临床病理性痛的神经机制及其治疗新策略研究”。从1999年10月开始担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 973” 项目《脑功能和脑重大疾病的基础研究项目》子课题《神经元回路信息编码与加工》的课题组组长 (项目起止:1999年10月-2004年9月)。

 24.2000年4月 -2003年3月:兼任丹麦王国Aalborg大学感觉与运动相互作用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和博导,与该中心主任Arendt-Nielsen教授共同组建“动物疼痛研究实验室”,联合攻关丹麦研究基金会资助项目:“感觉-运动伤害神经反射长时程兴奋性增强在病理性痛中的作用”,指导的一名博士研究生已经于2003年3月获博士学位。2002年4月中丹政府间科技联委会第13次会议正式批准国际合作项目1项(课题:Wind-up和LTP在临床慢性痛发生机制中的重要作用 - 基础与临床实验研究,项目号:NPP??),现派遣一位博士研究生赴丹麦合作研究1年。

 25.2002年10月 -现在:任第四军医大学全军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疼痛研究中心主任。

社会任职:

1.国际疼痛学会第13届世界疼痛代表大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2.国际脑研究组织-亚太地区委员会(IBRO-APRC)委员

3.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4.中国神经科学学会感觉与运动分会主任委员

5.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

6.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基础学组组长

7.中国生理学会神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8.中国生理学会转化神经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9.中国生理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

10.中国生理学会外事工作委员会委员

11.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会员兼神经专业组委员

12.《生理学报》副主编

13.《生理学报》常务编委

14.《RecentPatentsonCNSDrugDiscovery》编委

15.《TheOpenAnesthesiologyJournal》编委

16.《神经解剖学杂志》副主编

17.《转化医学研究(电子版)》第一届编委会编委

18.《国际脑和疼痛研究发展动态学术研讨会:从分子到脑功能》组织委员会主席

19.《国际脑功能地形图和神经调节技术讲习班》国际召集人

20.《首届中美国际联合疼痛研讨会》组织委员会主席

21.《神经病理性痛临床评价方法与治疗学习班》承办主席

22.2012《国际神经化学学会学习班》承办主席

23.《NeuroscienceBulletin》常务编委

24.《MolecularPain》编委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更多..同类创新人物
 
 
Powered by kjcx.ac.cn 9.0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