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后在《世界宗教文化》、《西北民族研究》、《民族文学研究》、《回族研究》等刊发表《当代回族文化:在民族性与开放性之间》、《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回族“花儿”传承研究》、《当代西北农村回族社区宗教信仰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试论新世纪转型中的回族学走向及其研究重点》、《世纪之交回族文学的走向》、《当代回族文化在民族性与开放性之间》等学术论文和文学作品100余篇。
出版著作:
1、《回族历史文化教程》,王锋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当代中国散杂居少数民族人口发展态势研究》,王锋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3、《解读波斯》,王锋 著,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
4、《中国回族科学技术史》,王锋,宋岘,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
5、《丝绸之路与西部旅游资源开发特色优势研究》,王锋主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
6、《波斯历史文化与伊朗穆斯林风情礼仪:走进伊朗》, 王锋 ,陈冬梅著,民族出版社,2002。
7、《当代回族文学现象研究》,王锋专著,中国作家出版社,2001年。
参编:
1、《中国回族大辞典》,王锋 参编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3年 。
2、、《中国清真寺综览》,王锋 参编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5年 。
3、《中国伊斯兰教概论》。
4、《宁夏回族自治区概况》。
5、《中国回族概览》。
6、《中华回族爱国英才》。
7、《中国当代科学家与发明家大辞典》 王锋 参编 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年。
8、中央民族大学国家“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百家评》。
发表论文:
[1]王锋. 文化转型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定位与策略研究[J]. 公关世界, 2024, (07): 75-77.
[2]王丽莹, 王锋.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视域中顾明远教育思想研究[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6 (01): 9-18.
[3]王锋.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发展的差异化路径设计——基于发展潜力评估的案例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30 (03): 55-69.
[4]王锋, 郑晓婷, 孟娜. 伊朗高等教育现状与特点研究[J]. 比较教育研究, 2019, 41 (12): 30-35.
[5]孟美玲, 王锋. 中华文学史语境中的回族民间文学史研究——《中国回族民间文学概观》和《回族民间文学史纲》的对比分析[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01): 165-170.
[6]王旭明, 王锋. 期望实效下的宁夏居民收入现状与实现倍增难点初探[J]. 宁夏社会科学, 2015, (03): 78-81.
[7]王旭明, 王锋. 期望实效下的宁夏居民收入现状与实现倍增难点初探[J]. 宁夏党校学报, 2015, 17 (03): 81-85.
[8]马妍, 王锋. 民族地区统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为例[J]. 学理论, 2014, (28): 107-108+111.
[9]王锋, 何粉霞, 杜军. 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和民生改善调查研究——以宁夏平罗、贺兰、华西村民意调查为个案[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36 (03): 143-151.
[10]徐晓美, 王锋. 比较视域下的伊斯兰教育和晏阳初平民教育[J]. 青海民族研究, 2014, 25 (02): 172-174.
[11]王锋. 感悟波斯 解读伊朗[J]. 民族艺林, 2014, (01): 85-90.
[12]王锋, 陈冬梅. 《中国回族科学技术史》简介[J].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13, 34 (02): 259-261.
[13]王锋, 陈冬梅. 回族古籍文献在回族学研究中的史料价值初探[J]. 民族艺林, 2013, (01): 17-24.
[14]陈冬梅; 王锋.回族医药典籍文献的整理研究与应用价值初探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3-09-30
[15]王锋; 徐晓美; 杜军.当代西北农村回族社区宗教信仰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以宁夏西海固地区实证调查为例. 西北民族研究 2013-08-15
[16]王锋. 风起云涌说伊朗[J]. 中国民族, 2007, (10): 65-69.
[17]王锋. 当代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散、杂居现状与发展态势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实证分析为例[J]. 人口与经济, 2006, (05): 12-16.
[18]王锋. 宁夏城市化进程中的流动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 西北人口, 2006, (03): 53-57.
[19]王锋 独作 .宁夏城市化进程中的回族社区结构变化对民族关系和文化影响. 丝绸之路文论 2005年第9期
[20]王锋 独作.论宁夏城市化进程中的散居回族与外来人口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中国回族研究论集第一卷 民族出版社2005年9月
[21]王 锋 一作.康德的世界 世界的康德 论文集(英文) 伊朗徳黑兰大学出版社 2005年1月版
[22]王 锋 独作. 张骞通西域与丝绸之路中国境内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 宁夏大学学报 2005年第5期
[23]王锋. 全球化的挑战与民族文化的应答——当代回族文化的走向:在民族性和开放性之间[J]. 西北民族研究, 2004, (03): 196-201.
[24]王锋. 耀眼的城市姊妹花——记德黑兰和伊斯法罕[J]. 中国宗教, 2004, (05): 44-46.
[25]王 锋 独作.21世纪中国与伊朗双边关系走向研究 丝绸之路文论 2004年第7期
[26]王 锋 独作.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看德黑兰与伊斯法罕 .中国宗教 2004年第5期
[27]王 锋 独作.丝绸之路与中伊之间的文化交流. 论文集 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28]王 锋 独作.当代回族文化的走向:在民族性与开放性之间.西北民族研究 2004年第3期
[29]王 锋 独作.丝绸之路与西部旅游资源特色优势刍议.丝绸之路文论 2003年第7期
[30]王 锋 独作.伊朗穆斯林婚俗礼俗 . 世界民族 2003年第2期
[31]王 锋 独作,波斯古文明的积淀:德黑兰与伊斯法罕.华夏出版社 2003年第2期
[32]王 锋 独作.试论伊朗家庭经济与消费经济的主要特征.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第11期
[33]王 锋 独作,清真寺概述. 中国穆斯林 2003年第5期
[34]王 锋 独作.关于发展西部地区特色旅游业的几点思考.丝绸之路文论 2003年第8期
[35]王锋,张宁玉. 新世纪转型中的回族学走向及其研究重点论略[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 (06): 63-66.
[36]王锋,陈冬梅. 在寻找自己民族历史和美学品格的道路上——试论当代回族长篇佳作《穆斯林的葬礼》与《穆斯林的儿女们》[J]. 民族文学研究, 2002, (02): 19-25.
[37]王 锋 独作.在寻找自己民族历史和美学品格的道路上. 民族文学研究 2002年第2期
[38]王 锋 独作.发掘特色 培养特色 创新特色. 西北民族研究 2002年第4期
[39]王 锋 独作.伊朗人的宗教礼仪与饮食习俗.民族艺林 2002年第2期
[40]王 锋 独作.新世纪转型中的回族学走向及其研究重点.宁夏大学学报 2002年第6期
[41]王 锋 独作.试论伊朗人的生活习俗.世界宗教文化 2002年第2期
[42]王 锋 独作.德黑兰的感悟.民族文学 2001年第4期
[43]王 锋 独作.对美的追求与感悟人类永恒的天性.世界宗教文化 2001年第1期
[44]王锋. 试论当代回族文学创作的主要美学特征[J].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03): 52-55.
[45]王锋. 走向21世纪的当代回族文学现象研究[J]. 民族文学研究, 1999, (03): 60-66.
[46]王 锋 独作.回族当代小说和民族生存方式的反思.宁夏文学作品精选 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
[47]王锋. 在生活的土地上耕耘与思考──略论回族当代学者王正伟其文其著[J].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04): 9-14.
[48]王锋. 在夕阳的辉煌与新世纪的曙光中——对回族当代文学现象及其走向的一个侧识[J]. 宁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04): 105-109.
[49王 锋 独作.]当代回族作家新诗集评论二. 回族文学论丛(第七辑) 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
[50]王 锋 独作.世纪之交回族文学的走向.朔方 1998年第6期
[51]王锋. 论西北军旅作家杨闻宇的散文创作[J]. 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 (03): 93-97.
[52]王锋. 回族文化学经济学专家王正伟[J]. 宁夏社会科学, 1996, (01): 100-101.
[53]王锋,陈冬梅. 台湾的伊斯兰教与穆斯林述略[J]. 回族研究, 1995, (02): 41-45.
[54]王锋. 台湾的清真寺与穆斯林的习俗[J]. 中国穆斯林, 1994, (04): 32.
[55]王锋. 焦灼扬弃中的艰难超越——新时期回族作家文学走向浅析[J]. 宁夏社会科学, 1992, (04): 80-84+102.
回族文化与文学博士生研究方向 宁夏大学王锋教授
王锋,宁夏大学●岛根大学国际联合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博导。毕业于伊朗德黑兰大学。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 享受宁夏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国家教育系统人文社会科学基金同行评审专家。 系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回族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理事、中国中外关系学会理事,伊朗国家科技与文化国际合作协会特邀研究员。担任《中国回族学研究》副主编、 《民族文学研究》编委、 《民族艺林》编委。

【王锋教授在“首届阿拉伯国家城市论坛与海上丝绸之路” 高峰论坛作主旨报告】
王锋教授长期从事回族学、伊朗学和民族问题的研究和教学,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20 余项。已发表《当代回族文化:在民族性与开放性之间》 、 《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回族“花 儿”传承研究》 、 《当代西北农村回族社区宗教信仰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等论文 100 余篇,出版著作《当代回族文学现象研究》 、 《中国回族科学技术史》 、 《回族历史文化概论》 、 《走进伊朗》 、 《解读波斯》 、 《丝绸之路与西部旅游资源特色优势研究》 、 《当代 中国散杂居少数民族人口发展态势研究》等7部。先后参与《中国回族大辞典》 、 《中国清真寺综览》 、 《中国伊斯兰教概论》 、 《宁夏回族自治区概况》 、 《中国回族概览》 、 《中华回族爱国英才》等著作的编写。多部著作(论文)获省部级奖项。2003 年 6 月获 国际伊斯兰和平学术奖。近年来多次应邀赴伊朗、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访学。
【王锋教授中国与伊朗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主旨研究】
王锋教授所在的博士学位点:宁夏大学。一级学科:民族学。 二级学科:西北民族地区语言文学与文献。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向是:回族文化与文献:本方向以民族学为学科基础,以回族文化研究为主轴。综合运用文化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对回族文化与文献的内涵、类型与价值取向进行多方位、多层面的综合性研究。重点关注:1.民族互动与回族“多元一体”族群构成研究;2. 回族传统文化与儒家文化比较研究;3.回族新文化运动与现代回族文化研究; 4.回族语言文化研究; 5.近现代回族文学现象与文献等问题的研究。
【王锋教授在美国哈佛大学访学期间与专家学者合影】
王锋教授主持完成的宁夏科技攻关项目 《中国回族科学技术 史》2008 年 10 月正式出版发行以来,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外版作了突出报道。2009 年 11 月荣获首届中国回族学优秀研究成果著作二等奖,2010 年 1 月获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4年9月荣获中国侨联创新贡献奖。阿拉伯文译本已由宁夏人民出版社与2014年1月正式向海内外出版发行。
【王锋教授应邀赴日本东京大学期间代表团成员与日本岛根县知事合影】
作为一部史书, 《中国回族科学技术史》是王锋教授, 继《当 代回族文化现象研究》 、 《回族历史文化教程》 、 《走进伊朗》 、 《解 读波斯》 、 《丝绸之路与西部旅游资源特色优势研究》 、 《当代我国 散杂居少数民族人口发展态势研究》等著作出版之后,又一部拓荒之作。从中可以看出, 他的研究视野由对回族文化的系统思考,转向对民族地区经济与科技文化的研究。这种理论视角的转换, 应当说是作者对“科学发展观” 重要思想的具体运用和对民族地 区经济与文化研究的充分拓探。 较之迄今已发表出版的有关理论文章和著作, 该书具有许多创新之处。因为一部学术著作的价值 在于它的原创性、 前瞻性和创新性, 在于它能否提出一个永恒的 理论命题,而命题的本身又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导意义;因为,在任何一种学术研究中, “问题”永远是最富有活力和挑战的思考对象,能否发现问题、能否解决问题,是理论研究的首要环节。 通览全史,该项成果首次以“回族” “科技” “史”研究为主轴, 重点探索回族在科技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对伟大祖国的科技 贡献。著者在吸收借鉴国际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所引阿拉 伯文、波斯文、英文、主要参考文献达百余种) ,在集大成的基 础上多有学术创见。 尤其通过实证分析与个案比较的方法, 科学、 客观地对回族科学技术领域中的许多重大问题提出了独到的看 法,新见迭出。例如,王锋教授站在时代高度,基于宽阔的学术 视野和对回族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成就及其对伟大祖国的科技 贡献的系统考察, 认为什么是回族科技史的重点?早期的回族科 技成果如何界定?这一问题是回族科技史研究中一个重点和难点。 他提出该项成果的重点应在突出回族自身的创造发明及其科技成果的同时;也要突出回族与其它民族相关的科技创造发明;回族学习、引进汉族或其他兄弟民族先进的科学技术并经改进或创新后, 取得的科技成果; 发生在回族居住区并对该地区的科技、 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 这一创新点得到了学术界同仁的关注和赞誉。
【王锋教授与岛根大学小林祥泰校长进行学术交流】
史料采集的广博与运用的审慎。 《中国回族科学技术史》的 最重要成就与价值,还在于它不仅是回族研究的最新成果, 而且 就其中某些方面提出了原创性、 前瞻性的独到见解,从而使本书 在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方面均达到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前沿水平。 这主要表现在:史实结合、史论结合,考镜源流。书中对原文的 阿拉伯文、波斯文旁征博引,对现有文字史料的审慎介绍、甄别 与运用, 这使本书在史料的丰赡与结论的可信方面,都具有了新 的突破。 如针对回族医药典籍中的阿拉伯文、 波斯文文献存量不 多,但其科学价值非常珍贵的特点。尤其是《回回药方》的主要 内容又多源于阿拉伯、波斯医书,所包含的语言文字除去汉文, 尚有阿拉伯文、波斯文、维吾尔文等文字。《回回药方》卷 12 收录的“古阿里失突论只方”,经著者甄别是中世纪伊斯兰世界 的伟大哲学家和医学家伊本〃西拿的《医典》卷 5 第三册第 358 页上的“佛手柑化食丹”,两方内容完全相同。《回回药方》中 同一页书上叫做“又一方,先贤卜阿里造,经试验过者”的药方 亦是《药典》中的相同的方剂。方中提及的古回回医人卜阿里, 即伊本〃西拿的本名汉字音译。 (سﻮﺠﻤﻟا مﻮه 伊本〃西拿《医 典》的本草——祆教僧的麻黄、拜火教徒的麻黄) 。拿马其(ﻚﻤﻧ 盐。 《回回药方》 ) 。波斯枣(ﺎﻣﺮﺧ): “波斯枣,出波斯国,波斯 国呼为窟莽。 ”窟莽,乃是波斯人对椰枣(ﺎﻣﺮﺧ)的称谓。
在对回族早期取得的科技成果, 进行考镜源流、旁征博引国内外相关的史料后, 研究认为回族早期科技发明既是回族创造的 科技文明,也是从域外传入的第二种科技文明。从而对回族早期 的科技创造发明这一学术问题做出了科学的回答。 这一理论在探 讨回族科技史的特点及其规律等方面, 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与现 实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该书对科技史料一方面旁征博引, 一方面又 以非常审慎的态度对待它们, 如在对回族科学技术史进行分章之前,开篇导论,阐述了回族的来源与形成、回族在中华民族多元 一体中的重大科技成果,编纂《中国回族科学技术史》的目的、 意义、 价值和愿望, 这对把握全书内容, 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导论以下的各章节篇尾,除注明重要的参考文献外,则以简短的文字总结概括本章内容,这种做法应当说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 与此同时,全书对现有文字史料的认真介绍,甄别与选择,也突出地反映了这一点。正是由于研究者充分占有了大量的史料,使得该研究成果不仅具有现实的科学认识价值, 而且具有历史的文献参考价值。 它的出版被学术界称之为“填补了中华民族科技史 中一项空白, 为我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个案 研究模式,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是对中国少数民族 科技史研究的一项重要贡献。 ”中共宁夏自治区原党委副书记、 政府主席、民族经济学博士王正伟,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回族学学副会长余振贵研究员为本书作序。 中国数学史学会理事长、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会副理事长郭世荣教授为本书作跋。
修史以经世致用为要。居今之世,志古之道,善治者,必鉴 于史,有为者,必重于史。科学技术史的修撰更具“存史、资治、 教化、科研”之功效。从实际应用价值看,目前,该项成果已被 部分阿拉伯国家和国内各高等院校、 科研院所和公共图书馆典藏 和推广应用, 同时也被列为宁夏大学人类学硕士学位点回族学研 究方向研究生必修课程, 促进了宁夏大学回族研究院硕士学位点 建设、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锻炼了一支富有创新能力的学术团队。该研究成果为我国回族学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赛义德〃穆罕默德〃哈梅内伊教授 2005 年先后两次应邀来 我国参加“郑和国际学术会议” (银川〃2005 年 6 月) 、“北京论 坛”(2005 年 11 月) 。笔者有幸和波斯语专家马生贵陪同先生在 宁夏和西安进行了参观。旋即本人应伊朗文化部, 伊朗学研究中心,伊朗穆拉〃萨德拉伊斯兰哲学研究所的邀请,赴德黑兰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多次再次拜会了这位什叶派哲学界的权威人士 应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社会科学院、 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和爱尔 兰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的邀请,中日国际联合研究所所长王锋教授, 近日随宁夏社会科学界代表团赴英国、爱尔兰两国进行学术 交流和访问。
【王锋教授一行在英国剑桥大学合影】
东英吉利大学是一所坐落于中世纪城市诺里奇的国际知名大学, 在英国高等院校的排名中名列前 30 名, 校园建筑是 20 世纪 晚期英国建筑的杰出典范。 其传媒学和视觉艺术文化中心在国际 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 自然环境的秀美和独特的建筑魅力使大学 校园让人留恋往返。而位于伦敦市郊的剑桥大学国王学院, 自建校以来,学生就把学院作为教育、宗教、学术及研究的圣地。 1441年耶稣受难日,年轻的国王亨利六世为“剑桥圣母和圣尼古拉斯 国王学院”奠基。它是“皇家和宗教”机构之一,学院教堂的建 筑布局和装饰在牛津、 剑桥举世无双。爱尔兰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是爱尔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权威机构。其教育、法律、商业、国际化发展、经济和社会工作及心理学等方面研究,在社会各界 拥有良好的声誉。
【王锋教授一行访学期间在英国伦敦】
通过此次学术交流和访问,促进了双方间友好合作关系,了解了英国、爱尔兰社会科学机构的设置和管理情况;民间社会组 织的管理和做法;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科设置及研究情况等。
【王锋教授向英国剑桥大学综合学院赠送个人学术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