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信息:
张仪,女,硕士生导师,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媒介控制室主任。从事媒介生物学与防制工作二十余年,曾为美国加里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新墨西哥大学、日本顺天堂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特邀研究员、访问学者。
学术兼职:
1.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理事。
2.中华预防医学会媒介生物学及控制分会委员会委员。
3.上海市预防医学会病媒生物预防与控制专委会委员。
4.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媒介实验动物专业委员会委员。
5.《贝类学论文集》、《中国媒介生物学与控制杂志》、《中华卫生杀虫药械杂志》等杂志编委。
6.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家库专家。
主讲课程:
病原生物学
培养研究生情况:
培养带教硕博士生和博士后10多名。
研究方向:
主要围绕“医学寄生虫媒介生物学与防制”,针对寄生虫与媒介/中间宿主间相互关系以及寄生虫媒介防控开展多项研究,这些研究大多为该领域研究热点。经过努力获得了多方面的创新研究成果,包括不同宿主特别是螺在疾病中的传播作用及生物潜能、螺内感染期幼虫的生物学特征、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疟疾传播媒介按蚊的分子免疫与分子生物学、我国媒传疾病相关媒介分布预测、媒介体内寄生虫检测监测技术及控制策略和新发传染病监测与预警技术等。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作为课题负责人或主要参与者承担了863计划、国家“十五”攻关计划、国家“十一五”、“十二五”传染病重大专项、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国家科技基础平台、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等资助的课题15项。
1、19个省(市)、158个县进行的“全国广州管圆线虫病疫源地调查”。
科研成果:
获得实用发明专利2项。研究论文和成果曾获得中国贝类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新发传染病监测与预警技术研究”项目获2010年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是我国首次在19个省(市)、158个县进行的“全国广州管圆线虫病疫源地调查”等项目的主要完成者,卫生行业标准“广州管圆线虫病诊断标准”的第一(主要)撰写人,参与寄生虫病领域国家防治与科技立项、防治策略、标准的撰写与制定。
发明专利:
获得实用发明专利2项。
资料更新中.....
在中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近五年60余篇),SCI收录22篇。参加编著中英文专著12部(含任副主编3部),主译世界卫生组织等专著1部。
出版专著:
1、《登革:诊断、治疗、预防控制指南》,世界卫生组织 原著,张仪 主译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5-1
资料更新中……
发表论文:
1 淡水螺类三旋丽卷螺的物种鉴定及其潜在适生区分析 李晓恒; 高世同; 顾文彪; 张仪; 郭云海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5-06-15
2 中华按蚊实验室品系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 优先出版 刘欣; 孟凤霞; 张晓越; 张仪; 刘起勇; 王义冠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5-04-08 09:52
3 上海市医学贝类物种组成及其分布 优先出版 郭云海; 吕山; 顾文彪; 刘和香; 吴缨; 张仪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5-02-12 11:34
4 上海市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螺类分布及感染现状抽样调查 郭云海; 吕山; 顾文彪; 刘和香; 吴缨; 张仪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4-12-30
5 曼氏血吸虫病中间宿主藁杆双脐螺在中国大陆的发现与扩散 黄少玉; 邓卓晖; 陈佩玑; 高世同; 李晓恒; 张仪; 谢旭; 朱蓉; 吕山; 郭云海; 阮彩文; 张启明; 余晴; 潘世定; 容寿铭; 卢文成; 刘梦然; 曾炘 华南预防医学 2014-12-20
6 螺传寄生虫病及螺类感染检测 陆绍红; 孔庆明; 张仪; 周晓农 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会议摘要集 2011-11-01
7 云南2011年广州管圆线虫病监测与自然疫源地新发现 郭云海; 张仪; 吕山; 胡玲; 张宗禄; 周晓农 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会议摘要集 2011-11-01
8 混合抽样法检测小管福寿螺体内广州管圆线虫的方法建立和评价 危芙蓉; 朱丹; 刘和香; 吕山; 刘琴; 张仪 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会议摘要集 2011-11-01
9 尖膀胱螺肽聚糖模式识别蛋白分子克隆与蛋白研究 张宗禄; 郭云海; 张仪; 罗泰昌 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会议摘要集 2011-11-01
10 湖北钉螺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基因全长cDNA克隆、表达与纯化 马宪亮; 张仪 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会议摘要集 2011-11-01
11 软体动物肽聚糖模式识别蛋白研究进展 张宗禄; 郭云海; 张仪 2011年全国寄生虫学与热带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1-10-25
12 湖北钉螺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基因全长cDNA克隆、表达与纯化 马宪亮; 张仪 2011年全国寄生虫学与热带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1-10-25
13 多重PCR技术检测小管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体内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的方法研究 危芙蓉; 张仪 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会分会第十四次学会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 2009-11-08
14 中国大陆湖北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微卫星DNA库的构建 李石柱; 马琳; 马雅军; 刘琴; 王强; 张仪; 周晓农 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会分会第十四次学会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 2009-11-08
15 我国螺传寄生虫病与医学贝类学的研究进展 周晓农; 张仪; 吕山 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全国贝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 2007-10-01
16 HL杀灭湖北钉螺效果观察 朱丹; 张仪; 刘和香; 周晓农; 张功华; 张世清; 操治国; 吴维铎; 李文新 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全国贝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 2007-10-01
17 三种淡水螺与广州管圆线虫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吕山; 张仪; 王显红; 刘和香; 朱丹; 殷位刚; 周晓农 全国寄生虫学与热带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6-09-20
18 媒传寄生虫病流行现状及监测 张仪; 周晓农 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6-05-18
19 META-Li灭螺效果和鱼毒性的研究 朱丹; 刘和香; 张仪; 吕山; 周晓农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动物学会贝类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摘要 2005-09-01
20 中国湖北钉螺(湖北亚种)实验株钉螺COI、Cyb基因分析 张仪; 刘和香; 冯婷; 冯正 贝类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摘要 2003-10-01
21 上海市蚊媒种类、分布及其病原 优先出版 周正斌; 吕山; 张仪; 顾文彪; 郭云海; 蒋明; 张臣臣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4-12-17 11:19
22 DNA条形码技术鉴定我国部分白蛉蛉种 周正斌; 张仪; 吕山; 施文琦; 金长发; 朱淮民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4-12-15
23 多重PCR鉴别我国南疆3种常见蛉种 周正斌; 张仪; 朱淮民; 施文琦; 金长发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4-06-30
24 PCR-RFLP鉴定我国黑热病流行区6种常见蛉种 周正斌; 张仪; 朱淮民; 施文琦; 金长发; 危芙蓉; 兰勤娴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4-05-15
25 广州管圆线虫线粒体基因组比较分析 吕山; 张仪; 郭云海; 刘和香; 周正斌; 蒋明; 顾文彪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4-04-15
26 苦楝叶对钉螺酶组织化学的影响 优先出版 顾文彪; 张仪; 夏尚光; 吕山; 朱丹; 吴缨; 刘和香; 王龙杰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4-02-21 10:35
27 苦楝叶对钉螺细胞凋亡和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张仪; 吴缨; 顾文彪; 刘和香; 朱丹; 吕山; 夏尚光; 王龙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3-08-15
28 黄病毒属病毒RT-heminested-PCR方法的建立并用于蚊虫检测 周正斌; 朱淮民; 张仪; 党晨珀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3-07-15
29 山东潍坊地区医学贝类种类及分布调查研究 郭云海; 李娜; 胡玲; 张仪; 周晓农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3-06-30
30 原位末端标记法观察钉螺细胞凋亡的研究 顾文彪; 张仪; 刘和香; 吴缨; 朱丹; 吕山; 夏尚光; 王龙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3-05-15
31 中国寄生虫种质资源库的构建与展望 陈韶红; 胡薇; 沈海默; 张仪; 陈家旭; 李浩; 张永年; 周卉; 童小妹; 周晓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3-05-15
32 中国部分地区警犬体表寄生蜱的巴贝虫感染情况调查 危芙蓉; 兰勤娴; 朱丹; 叶俊华; 刘琴; 张仪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2-10-30
33 新发媒传疾病及其防控 张仪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2-10-15
34 上海市犬体表媒介蜱寄生情况初步调查 刘琴; 危芙蓉; 朱丹; 兰勤娴; 施文琦; 张仪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2-10-15
35 湖北钉螺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全长基因克隆、表达与蛋白活性分析 马宪亮; 刘琴; 张仪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2-08-30
36 医学贝类及相关软体动物肽聚糖模式识别蛋白的研究进展 张宗禄; 郭云海; 罗泰昌; 张仪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2-08-30
37 6种木本植物叶浸液对钉螺驱杀作用及其生殖器官解剖结构的影响 夏尚光; 张仪; 刘和香; 苗婷婷; 丁增发; 吴缨 安徽林业科技 2012-06-15
38 无脊椎动物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研究进展 马宪亮; 张仪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2-06-15
39 不同林龄抑螺防病林林分内钉螺种群分布特点的研究——以安庆市大观区沿江滩地为例 夏尚光; 张仪; 刘和香; 何结宝; 周业勇; 李鹏翔 安徽林业科技 2012-06-15
40 我国4种白蛉的核糖体内转录间隔2区PCR-RFLP多态性分析 顾灯安; 张仪; 兰勤娴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2-04-30
41 温度对DEN-2型病毒在白纹伊蚊体内外潜伏期的影响 肖方震; 张仪; 谢汉国; 施文琦; 何似; 邓艳琴; 周晓农; 严延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2-02-15
42 山东荣成八代按蚊分类地位的探讨 周晓俊; 施文琦; 张仪; 岳爱萍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1-12-30
43 新疆南部不同类型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媒介白蛉监测 伊斯拉音•乌斯曼; 左新平; 顾灯安; 兰勤娴; 周晓俊; 童苏祥; 李雄; 张仪; 茹孜古丽•朱马洪; 开塞尔•克尤木; 麦麦提敏•艾海提; 麦麦提艾力•阿卜力米提; 陈伟; 赵文清; 姚新华; 李建发; 尹艳菊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11-12-30
44 中缅边境(西段)传疟媒介的初步调查 施文琦; 周晓俊; 张仪; 周晓农; 胡铃; 王学忠; 王剑; 李艳君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1-04-30
45 中国大陆福寿螺种群遗传学研究 吕山; 张仪; 刘和香; 胡铃; 柳伟; 刘琴; 李石柱; 胡薇; Jürg Utzinger; 周晓农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1-04-15
46 无脊椎动物纤维蛋白原相关蛋白研究进展 刘琴; 李石柱; 张仪; 周晓农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1-02-15
47 日本血吸虫毛蚴侵袭前后湖北钉螺差异表达cDNA文库的构建与分析 刘琴; 李石柱; 张仪; 周晓农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0-12-15
48 用多重PCR技术检测小管福寿螺体内广州管圆线虫幼虫 危芙蓉; 刘和香; 吕山; 胡玲; 张仪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0-10-30
49 《广州管圆线虫病诊断标准》解读 张仪; 吕山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0-09-25
50 新疆伽师县内脏利什曼病媒介白蛉调查 顾灯安; 左新平; 伊斯拉音•乌斯曼; 兰勤娴; 金长发; 周晓俊; 危芙蓉; 张仪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0-08-30
51 缅甸克钦地区媒介微小按蚊分布和传疟作用 周晓俊; 施文琦; 张仪; 周晓农; 胡铃; 王学忠; 王剑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0-08-30
52 湖北钉螺多态微卫星DNA位点筛选和特征初步分析 李石柱; 王艺秀; 马雅军; 王强; 刘琴; 吴缨; 吕山; 张仪; 周晓农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0-04-15
53 广东省广州管圆线虫病疫源地调查 邓卓晖; 张启明; 林荣幸; 黄少玉; 张仪; 吕山; 刘和香; 胡铃; 裴福全; 王金龙; 阮彩文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0-02-28
54 南疆地区不同类型黑热病流行状况调查 左新平; 顾登安; 伊斯拉音•乌斯曼; 兰勤娴; 张仪; 茹孜古丽•朱马洪; 程凤清; 开赛尔•克尤木; 陈伟; 赵文清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09-12-30
55 我国广州管圆线虫自然疫源地分布首次调查 张仪; 吕山; 杨坤; 刘和香; 胡铃; 李莉莎; 邓卓晖; 张鸿满; 胡锡敏; 姚立农; 曾小军; 李正祥; 陈朝; 王立英; 周晓农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9-12-30
56 提纯小管福寿螺DNA6种方法的比较研究 危芙蓉; 吕山; 张仪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9-12-15
57 湖北钉螺空间遗传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构建 李石柱; 马琳; 王艺秀; 王强; 胡缨; 张仪; 周晓农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9-12-15
58 广州管圆线虫生活史的实验室构建与观察 刘和香; 张仪; 吕山; 胡铃; 周晓农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09-11-30
59 钉螺遗传学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周晓农; 李石柱; 刘琴; 张仪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9-10-30
60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检测与量化软体动物宿主蠕虫感染中的应用(英文) 危芙蓉; 吕山; 张仪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9-10-15
61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检测与量化软体动物体内蠕虫感染中的应用 危芙蓉; 吕山; 张仪 海洋科学 2009-10-09
62 福建省霞浦县发现南海溪蟹属一新种(十足目:溪蟹科)报告 程由注; 李莉莎; 张仪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9-08-30
63 湖北钉螺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定研究 李石柱; 王艺秀; 刘琴; 吕山; 王强; 吴缨; 张仪; 周晓农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9-08-30
64 新疆库尔勒市哈满沟煤矿内脏利什曼病流行现况调查 伊斯拉音•乌斯曼; 顾灯安; 左新平; 兰勤娴; 周晓俊; 童苏祥; 李雄; 张仪; 茹孜古丽•朱马洪; 陈伟; 赵文清; 李建发; 尹艳菊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9-06-30
65 云南河口县褐家鼠肝脏感染链尾蚴囊的组织形态学观察 张超威; 张仪; 吕山; 常正山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2009-05-15
66 中国大陆湖北钉螺种下分化研究进展 李石柱; 王强; 钱颖骏; 张仪; 周晓农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9-04-15
67 “福寿螺”学名中译名的探讨 周晓农; 张仪; 吕山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9-02-28
68 不同诱虫灯和引诱剂诱捕白蛉的现场试验 顾灯安; 金长发; 兰勤娴; 左新平; 伊斯拉音•乌斯曼; 张仪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9-02-28
69 HL杀灭湖北钉螺效果观察 朱丹; 张仪; 刘和香; 张功华; 张世清; 操治国; 吴维铎; 李文新; 许学年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9-02-15
70 1996~2007年新疆喀什市内脏利氏曼病流行情况的回顾分析 伊斯拉音•乌斯曼; 童苏祥; 张仪; 李雄; 左新平; 伊马木•苏鲁坦; 张松; 开赛尔•克尤木; 顾灯安; 兰勤娴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08-12-30
71 云南省大理州首次广州管圆线虫病疫情调查与处置 陈绍荣; 吕山; 汪丽波; 方文; 陈凤; 李科荣; 杜遵伟; 张仪; 姜进勇; 李远林; 周晓农; 张再兴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2008-09-25
72 新发现的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新疆民丰县Ⅰ.流行病学调查 伊斯拉音•乌斯曼; 金长发; 左新平; 顾灯安; 兰勤娴; 童苏祥; 李雄; 张仪; 茹孜古丽•朱马洪; 牛新玲; 阿不力米提; 木合塔; 阿布都外力; 库尔班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8-04-30
73 新发现的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新疆民丰县Ⅱ.传播媒介的初步研究 金长发; 左新平; 顾灯安; 伊斯拉音•乌斯曼; 兰勤娴; 张仪; 童苏祥; 李雄; 茹孜古丽•朱马洪; 阿不力米提; 木合塔; 阿不都外力; 库尔班; 牛新玲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8-04-30
74 新型植物灭螺剂HL对钉螺作用机制研究 张仪; 朱丹; 李洪军2; 刘和香; 梁幼生; 许学年; 李文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7-10-15
75 水温对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福寿螺影响的研究 刘和香; 张仪; 吕山; 朱丹; 王显红; 吴缨; 胡铃; 吴世芳; 周晓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7-09-15
76 密达利对湖北钉螺酶组织化学作用的观察 朱丹; 李红军; 刘和香; 张仪; 郭俭; 梁幼生; 周晓农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7-06-30
77 广西广州管圆线虫病疫源地调查 张鸿满; 谭裕光; 黎学铭; 阮廷清; 周晓农; 张仪; 黄福明; 江河; 欧阳颐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7-06-10
78 灯诱法监测白蛉的初步试验 顾灯安; 金长发; 兰勤娴; 张丑吉; 李凡; 张仪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7-04-30
79 三种方法检测福寿螺肺囊内广州管圆线虫效果的比较研究 刘和香; 张仪; 吕山; 朱丹; 王显红; 胡铃; 周晓农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7-02-28
80 医学软体动物标本制作技术的探讨 张仪; 周晓农; 刘和香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6-12-30
81 中国寄生虫种质资源平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周晓农; 林矫矫; 曹建平; 黄兵; 陈韶红; 张仪; 胡薇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6-12-30
82 PCR检测大瓶螺体内广州管圆线虫幼虫方法的建立 张仪; 周晓农; 刘和香; 吕山; 李莉莎; 林金祥; 李友松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6-10-30
83 中国大陆广州管圆线虫病流行病学分析 吕山; 周晓农; 张仪; 王显红; 杨坤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6-10-30
84 利什曼病及其媒介白蛉控制的现状和展望 顾灯安; 金长发; 张仪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2006-09-28
85 福建省甲壳动物:淡水蟹类蟹种资源的分类 程由注; 李莉莎; 林陈鑫; 方彦炎; 张仪; 周晓农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6-09-10
86 福寿螺休眠期体内广州管圆线虫生长发育及其感染性的观察研究 刘和香; 张仪; 周晓农; 吕山; 朱丹; 林金祥; 李莉莎; 李友松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6-08-30
87 三种淡水螺与广州管圆线虫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吕山; 张仪; 王显红; 刘和香; 朱丹; 殷位刚; 周晓农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6-08-30
88 媒传寄生虫病流行现状及监测 张仪; 周晓农 动物保健 2006-08-20
89 福建省广州管圆线虫6种新宿主的发现及疫源地的感染率周年变化 李莉莎; 周晓农; 林金祥; 张仪; 程由注; 张榕燕; 方彦炎; 林陈鑫; 陈宝建; 李友松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6-06-30
90 不同发育期福寿螺对广州管圆线虫易感性的实验研究 刘和香; 张仪; 周晓农; 吕山; 朱丹; 林金祥; 李莉莎; 李友松; 殷位刚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5-10-30
91 国外寄生虫学发展简史 周晓农; 林矫矫; 王显红; 黄兵; 胡薇; 陈家旭; 张仪; 陈韶红; 邱持平; 曹建平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2005-04-15
92 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作为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的发现 林金祥; 周晓农; 李莉莎; 张仪; 程由注; 张榕燕; 李燕榕; 林陈鑫; 陈宝建; 李友松; 戴梅英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5-01-30
93 子一代实验室钉螺细胞色素c氧化酶I、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分析 张仪; Yamasaki Hiroshi; 刘和香; 冯婷; 冯正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4-10-30
94 不同数量毛蚴对不易感钉螺种群感染性的研究 孙乐平; 洪青标; 周晓农; 黄轶昕; 杨国静; 张仪; Georg M.Davis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3-08-26
95 贵池日本血吸虫对江苏沿海地区钉螺感染性的初步研究 孙乐平; 洪青标; 周晓农; 黄轶昕; 杨国静; 张仪; GM Davis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3-04-26
寄生虫病所召开输入性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研讨会议
为分析我国出国务工人员曼氏或埃及血吸虫病感染情况,研讨输入性血吸虫病在我国传播的风险及今后防治工作计划,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于2012年4月19日在上海召开了输入性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研讨会议,中国疾控中心、卫生部疾病控制专家咨询委员会血寄分委会以及广东省疾控中心、深圳市疾控中心有关领导和专家共计20余人参会。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周晓农所长主持会议,李华忠主任介绍了前期中国疾控中心组织开展的输入性血吸虫病感染情况调查及深圳输入性血吸虫病中间宿主调查的基本背景。
湖南省血防所袁里平教授汇报了“中铁二十局归国务工人员埃及或曼氏血吸虫病感染情况”调查结果。与会专家讨论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援外劳务输入输出数量巨大,因对血吸虫病认识不足、防护意识薄弱而在国外感染曼氏或埃及血吸虫病的机率增加,应加强出国务工人员健康教育宣传和归国人员血吸虫病检查工作。另外,虽然我国在日本血吸虫病诊断领域积累丰富经验,但直接采用日本血吸虫病诊断方法筛查曼氏或埃及血吸虫病证据尚显不足,建议湖南省血防所结合埃及血吸虫病特异性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和化疗,同时建议我国应加强曼氏、埃及血吸虫病诊断研究,以快速有效检测输入性血吸虫病感染者。
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朱蓉副研究员、张仪研究员分别汇报了深圳输入性血吸虫病中间宿主和可能传染源分布情况调查、深圳调查检获螺鉴定初步结果。与会专家对调查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建议对双脐螺分布范围扩大调查,明确分布,并开展感染实验研究,明确是否对曼氏血吸虫易感,判定一旦输入性曼氏血吸虫病病例能否引起曼氏血吸虫病在我国传播的风险。与会专家还就输入性血吸虫病今后工作计划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最后,周晓农所长对会议进行了总结,认为目前的调查尚不能认为我国存在输入性血吸虫病传播的风险,但调查结果提示今后应加强对输入性血吸虫病病例和中间宿主调查、管理工作,并建议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输入性血吸虫病感染情况、中间宿主分布情况扩大调查计划,并开展输入性血吸虫病诊断、中间宿主易感性研究,为评估埃及或曼氏血吸虫病在我国的传播风险提供参考依据。
时间:2012-06-05
荣誉奖励:
1、2013年获“第三届中国女医师协会五洲女子科技奖”。
2、获得中国贝类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3、“新发传染病监测与预警技术研究”项目获2010年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4、2012年被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
附:
“第三届中国女医师协会五洲女子科技奖”于2013年5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颁发,本届科技奖共评出基础医学科研创新奖5人,临床医学科研创新奖15人,医务(卫生)管理科研创新奖5人。寄生虫病所张仪研究员荣获本届“基础医学科研创新奖”。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刘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李清杰、科技部副部长陈小娅、中国女医师协会会长何界生等向获奖者颁发了证书和奖牌。来自全国卫生系统的杰出代表和获奖者近300人参加了颁奖大会。
“中国女医师协会五洲女子科技奖”是我国第一个女医务工作者终身荣誉科学奖。该奖项创建于2008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由中国女医师协会与北京五洲妇儿医院共同发起设立,奖励在临床医学、基础科研和公共卫生及管理方面做出优异成绩的中青年女医务工作者。每两年评选一次,每届获奖者不超过25名。
张仪,女,硕士生导师,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媒介控制室主任。从事媒介生物学与防制工作二十余年,曾为美国加里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新墨西哥大学、日本顺天堂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特邀研究员、访问学者。近几年主要围绕“医学寄生虫媒介生物学与防制”,针对寄生虫与媒介/中间宿主间相互关系以及寄生虫媒介防控开展多项研究,这些研究大多为该领域研究热点。经过努力获得了多方面的创新研究成果,包括不同宿主特别是螺在疾病中的传播作用及生物潜能、螺内感染期幼虫的生物学特征、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疟疾传播媒介按蚊的分子免疫与分子生物学、我国媒传疾病相关媒介分布预测、媒介体内寄生虫检测监测技术及控制策略和新发传染病监测与预警技术等。
张仪研究员是我国首次在19个省(市)、158个县进行的“全国广州管圆线虫病疫源地调查”等项目的主要完成者,卫生行业标准“广州管圆线虫病诊断标准”的第一(主要)撰写人,参与寄生虫病领域国家防治与科技立项、防治策略、标准的撰写与制定,为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家库专家。此外,还担任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理事,中华预防医学会媒介生物学及控制分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预防医学会病媒生物预防与控制专委会委员,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媒介实验动物专业委员会委员,《贝类学论文集》、《中国媒介生物学与控制杂志》、《中华卫生杀虫药械杂志》等杂志编委。
开拓创新,深入野外现场开展多方位研究
寄生虫病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被忽视的疾病”,主要分布在偏远的贫困地区。目前全球变暖、生态环境改善、物流的便利正悄无声息地助推着物种变化与生物多样性进程,在此期间,包括寄生虫病、病毒病在内的“热带病”让临床诊断变得更为复杂。为追踪致病生物链,张仪研究员全年有大半时间在野外,与蛉、蚊、蜱、螨、螺等微小而又危险的生物打交道。
荒漠型利什曼病的传播媒介是白蛉,人被感染的白蛉叮咬后,表现为肝脾肿大、贫血,婴儿感染严重者死亡。夏天是白蛉活动高峰期,2005年,张仪研究员带领团队在新疆成立了白蛉监测站,每年6~10月都要到新疆抓白蛉,通过实时监测,持续积累第一手数据,为发现疾病、及早干预疾病提供依据。在张仪研究员的带领下,研究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当地黑热病媒介白蛉的调查,实现了连续5年的全季节监测。
2012年春播时节,张仪研究员接到湖南疾控报告,称在资兴偏远农村出现不明原因皮疹,凡下地插秧者皮肤都会出现大块皮疹,奇痒难忍。此前当地也曾有人患有该病,人称“稻田皮炎”。6月20日,张仪研究员和同事们来到湖南。经过实地勘察,认为是山上被感染的螺顺着山洪到了山下的梯田,水生螺应是这类皮炎的中间宿主。此后两天,张仪研究员带领科研小组蹲在田埂上、鱼塘边采集了上千只水生螺。检验结果显示:大量水生螺中都存有这种血吸虫,稻鸭无一幸免,被感染率达到100%。在给当地村民开出“初检处方”后,张仪研究员与同事们赶回上海,将活螺交给实验室饲养孵化,确定螺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的媒介控制室有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是媒介活体保藏,365天都少不了人去照料这些蚊、蜱、螨、跳蚤及各种螺类等不同媒介生物。张仪研究员作为科室主任,不管是周末还是节假日,只要她人在上海,就主动承担20种活体保藏的值班任务。在她的带领下,“样品第一”已成为科室的传统习惯。
勇于担当,疫情就是命令
2006年,北京出现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广州管圆线虫病暴发。该寄生虫病是一种新发的传染病,我国对此病缺乏深入研究,张仪研究员运用正在进行的国家攻关课题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带领团队组织专家在全国举办培训班,培训专业人员,并首次在我国19个省(市)、158个县开展了全国性调查,摸清了该新发寄生虫病在我国的主要传播媒介和疾病现状,提出了防治方法,作为第一(主要)撰写人制定了卫生行业标准,同时创新性地建立包括医院、疾控中心近20个单位、4个省参与的对该病的全国监测试点网络,为食源性寄生虫病特别是新发寄生虫病的监测树立了典型案例。
“暴发疫情,应急处置”是疾控人员的首要任务。当疫情出现时,张仪研究员总是冲在第一线。5.12汶川地震灾害发生后,张仪研究员被派往甘肃文县对当地黑热病媒介进行评估。当地房屋倒塌,人畜“合居”,灾情严重,余震和山体塌方时有发生,但张仪研究员与同事不畏艰险,最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云南发现疫情,她同样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应急处置;浙江、上海出现不明媒介时,她又赶赴现场调查研究,确定媒介种类。“疫情就是命令”,这些在其他人看来唯恐避之不及的事情却都被她称之为“人生的宝贵财富”。
全心全意做好各项工作
作为一名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疾控“女医生”,张仪研究员在大多以男人担纲做主角的寄生虫媒介生物学和防制研究领域,体现了上海女性不一样的风采。
近五年来,她作为课题负责人或主要参与者承担了863计划、国家“十五”攻关计划、国家“十一五”、“十二五”传染病重大专项、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国家科技基础平台、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等资助的课题15项。作为导师,她培养带教硕博士生和博士后10多名。在中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近五年60余篇),SCI收录22篇。参加编著中英文专著12部(含任副主编3部),主译世界卫生组织等专著1部。获得实用发明专利2项。她的研究论文和成果曾获得中国贝类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新发传染病监测与预警技术研究”项目获2010年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年张仪研究员被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
2012年5月18日,“第三届中国女医师协会五洲女子科技奖”颁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热烈的掌声中,张仪研究员举起了中国女医师协会五洲女子科技奖“基础医学科研创新奖”的奖牌。“今天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我将怀着感恩之心,继续踏实走好每一步。”面对荣誉,张仪研究员谦虚地表示,她还是一名新兵,今后要多向老同志学习,加强自身修养,严格要求自己,恪尽职守、全心全意地做好各项工作,争取为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多做奉献。
来源: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2014年第1期
一位寄生虫病防治女研究员的野外生存记
在寄生虫病防治领域,由于大量工作需要科研人员亲自到村口田边、林间洞中以及戈壁荒漠等野外环境中,并要和蛉、蚊、蜱、螨、螺等微小而又危险的寄生虫打交道,故而长期以来,这个行业都是男人担纲做主角。然而,近日在上海市卫生系统纪念建党91周年暨创先争优总结和表彰先进大会上,一位女研究员的野外生存经历让大家看到,女性的风采在这样的研究领域同样熠熠生辉。
身为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防控所媒介控制室主任,张仪和同事每年6月~10月都要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地考察荒漠型利什曼病的传播媒介白蛉,通过积累一手数据、预测动态高峰,为日后及早干预提供依据。由于白蛉喜欢在当地人称之为“马扎”的坟墓群出没,又总在夜间活动,科研人员只好深更半夜提着诱蛉灯在坟墓群中穿行……
对这位寄生虫病防治领域少见的女医生来说,除了征服恶劣的自然环境外,克服生活上的种种不便也是野外科研路上必须迈过的坎儿。比如,男同事可以随便在外面找个地方“解决”,而张仪就得不停地想办法:买痰盂、买脸盆……2008年,张仪被卫生部派往汶川地震波及到的甘肃省评估当地黑热病媒介。在灾区,她遇到过余震和山体塌方,也经历过半山腰车轮飞爆的惊险场面。
去年,张仪查出患有恶性肿瘤,需要立即住院手术。可当时正进行媒介采集工作的她,为不影响研究,向单位隐瞒了病情,继续工作。直到手术前一天晚上,她还参加了单位与日本合作的研讨会。那天她向医生“请假”外出时,医生坚决反对:“哪有你这样的病人!你只要工作,不要命啦!”她对工作的热爱令同事们感动,大家都说,“她像一面镜子,照在每个人的心中”。
事实上,她这面镜子,也照出了无数像她一样辛苦奋斗在一线的疾控卫士,无数像她一样默默奉献于困苦处的寄生虫病防控工作者。他们隐于野,也隐于市,然而,他们作出的贡献与努力,一定不会被隐没。
来源:健康报 2012年第7期
烈日下采集水生螺、半夜提灯在墓群里抓白蛉……
盛夏,“蛇虫百脚”出没,张仪迎来一年中最忙的时光
后脑勺的肿块不是肿瘤,而是蜱虫正钻在那里吸血;肝脾肿大不是肝癌,而是被大片吸虫钻了空子……谁会想到,全球变暖、生态环境改善、物流的便利正悄无声息地助推着物种变化与生物多样性进程,在此期间,包括寄生虫病、病毒病在内的“热带病”让临床诊断变得更为复杂,误诊时有发生。
为追踪致病生物链,有群科学家跑到人迹罕至的偏远角落“找答案”。近日,上海市卫生局系统纪念建党91周年暨创先争优总结和表彰先进大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媒介控制室主任张仪的故事,引来长久而热烈的掌声。人们很难想象,这个土生土长的上海女医生,全年有大半时间在野外,与蛉、蚊、蜱、螨、螺等微小而又危险的生物打交道。
“野外”诊室
张仪不是坐门诊的临床医生,她的“诊室”在野外。
今年春播时节,张仪接到湖南疾控报告,称在资兴偏远农村出现不明原因皮疹,凡下地插秧者皮肤都会出现大块皮疹,奇痒难忍。这并非偶发,当地似乎世代患有此疾,人称“稻田皮炎”。
当地疾控专家发现这是尾蚴性皮炎(血吸虫病中的一种),传播途径与鸟类有关。近年来,我国整体生态环境改善,这个风景如画的资兴山村是许多鸟类南下过冬的迁徙中转站。不过,是什么鸟种传播了疾病,无文献可考。
“此前,这类皮炎对人的危害十分有限,受感染的主要是家禽,所以相关研究与文献较少。”6月20日,张仪和同事们入湘。
临近盛夏,田埂上的温度已经超过40℃,张仪和同事们一眼瞥见稻田水底成排的水生螺,“过去只有山顶上的插秧者会出现皮疹,如今皮疹蔓延到山下,年初这里曾有山洪……估计是山上被感染的螺顺着山洪到了山下的梯田,水生螺应是这类皮炎的中间宿主。”
采集螺,必须趁着毒日头!与螺打了多年交道,张仪清楚它们的脾性,“抓水生螺就要在太阳下,它们终日泡在水里,一旦见到阳光,就会躺在水底孵太阳。”
连续两天,这个科研小组蹲在田埂上、鱼塘边采集了上千只水生螺。检测结果令他们吃惊:大量水生螺检出血吸虫;稻鸭无一幸免,被感染率达到100%。
“插秧时穿高筒雨鞋、佩戴长筒胶手套,避免与感染水源直接接触。”在给当地村民开出“初检处方”后,张仪和同事们赶回上海,将活螺交给实验室饲养孵化,确定螺种。多年的工作经历让他们对新的致病生物链特别敏感,“此类血吸虫是进化链条上的一条新线索,或许可以帮助我们预测血吸虫到达不同阶段对不同物种的危害。”
这些年,作为“国家应急专家”,张仪需要去各地“破案”。汶川地震发生后,她被卫生部派往甘肃评估当地黑热病媒介。作为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唯一参加抗震救灾的女性,她在灾区遇到过余震和山体塌方,经历过半山腰车轮飞爆的惊险场面,许多人后怕不已,她笑言这是“宝贵的财富”。对于工作的危险性,张仪从不缺乏“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追踪“宿主”
在疾控领域,如何追踪媒传疾病的宿主,即通过媒介传播的寄生虫病、病毒病等,比如血吸虫病、登革热,预测动态高峰,为今后发病提供及早干预的依据,变得异常重要。
追踪“宿主”,是张仪的一项重要工作。每年除了“应急任务”,她的大部分时间出没于荒郊野外、林间洞中、戈壁荒漠……都是寄生虫病传播媒介的生存地。
在当地人眼里,这是一群古怪的科学家。在新疆的偏远村落,午夜11点,村民都睡觉了,张仪和同事们提着一盏诱蛉灯,往那荒无人烟的地方走去。走着走着,陪同的当地人停下了脚步,不肯再往下走。原来,那是一大片寂静的墓地。张仪看看手表,接近11点半,正是白蛉即将出没的时间。“开始吧!”同事负责看管诱蛉灯,张仪穿梭在墓群中寻找白蛉……
墓群在当地被称为“马扎”,是白蛉喜欢出没的地方之一,且它们总爱在黑夜行动。为了诱虫,张仪和同事们自主研发了吸引白蛉的光谱诱蛉灯,当然,他们自己也不能涂任何驱蚊水,“我们也是诱饵之一!”张仪打趣地说。
荒漠型利什曼病的传播媒介是白蛉,人被受感染的白蛉叮咬后,表现为肝脾肿大,婴儿感染严重者死亡。夏天是白蛉活动高峰期,2005年,张仪的团队在新疆成立了白蛉监测站,每年6-10月都要到新疆抓蛉,通过实地考察,持续性积累第一手数据,为发病提供着及早干预的依据。
心酸的“滑坡”
看得出来,这是一个痴迷于媒传疾病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张仪的办公室里,到处是关于蛉、蚊、蜱、螨、螺等的大部头书,书桌正前方的墙上,一幅“中国钉螺分布图”记录着她曾经跟着老师追踪日本血吸虫病的脚步。见到记者,她欣喜地介绍起私家“美女照”一只完整的八旋钉螺。如同肿瘤医生会在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细胞之美,张仪与这群小生物过招多年,也有着微妙的情愫。
张仪与生物结缘始于初中。上世纪70年代,上海组织夏令营,遴选中学生生物爱好者,张仪入选。背着一卷草席,这个小女孩就跟着少科站的老师去了天目山,“我们去野外采集昆虫和植物标本,晚上找到一间废弃的破庙,把席子往地上一铺,就睡觉了……”张仪感慨,如今这样“大胆”的老师、“大胆”的家长恐怕都不多见了,孩子的兴趣兴许也就此埋没了。
这让她联想到如今团队人手紧缺,不得不请一些老前辈“出山”。一次,他们一路追踪白蛉到了四川的偏远山区,当地人说山洞里白蛉出没频繁,一行人手脚并用地爬上了山洞,果然与白蛉不期而遇。下山时好多老同志脚没踩实,一路滚到了山脚下。“大家互相看着狼狈的样子哈哈大笑,但事后想想,让老人跟着我们出入防疫一线,真是无奈。”
如今,张仪参加的国际项目越来越多,“尽管寄生虫病主要分布在偏远贫困地区,但也有扩散风险,尤其当全球变暖后,整个物种分布在改变,媒传疾病更容易跨物种传播,这点越来越受到全球关注。”张仪感慨,我国的寄生虫病防治曾走在世界前列,在她工作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至今藏有记载疟疾的清代文献,我国还曾是世界上第一个消除丝虫病的国家……寄生虫病防控队伍后继有人,是她最大的心愿。
来源:文汇报 2012年第7期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