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军,男,1979年出生,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博士,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科技新星;主要从事奶牛营养与牛奶质量研究工作。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98.09-2002.07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学士
2002.09-2007.07 中国农业大学硕博连读 博士
其中:
2006.06-2006.09 美国南达克他州立大学奶牛科学系 交换学生
2006.09-2006.10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奶牛科学系 学习进修
2009.03-2009.06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高级培训班
2007.09-2009.12 中国农业大学讲师
2010.01-2013.05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3.06至今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其中:
2010.03-2011.05 美国康奈尔大学动物科学系 访问副教授
2005.01-2006.03 北京兴利鹏奶牛养殖中心(全群800头) 技术负责人(兼职)
2010.03-2010.12 美国康奈尔大学T&R Center(全群1000头) 犊牛主管
2011.01-2011.05 美国Aurora Ridge Dairy(全群4000头) 牛群主管
学术兼职及社会任职:
1、中国《奶牛营养需要(第四版)》编委会委员兼秘书。
2、奶牛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国家级专家组成员。
3、国家学生奶奶源升级计划专家组成员。
4、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理事。
5、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理事。
6、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秘书处副秘书长。
7、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后备人才。
8、美国奶业科学学会专业会员。
9、美国动物科学学会专业会员。
10、J. of Dairy Sci.,J. of Anim. Sci.、动物营养学报、草业学报和中国畜牧杂志等审稿专家。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养牛学》、《畜牧概论》
研究生课程《青贮和全混合日粮制作》
培养研究生情况:
在读博士生1人,硕士研究生7人(留学生1人,联合培养2人)。
已毕业硕士研究生4人(联合培养2人)。
研究方向:
反刍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 泌乳早期奶牛外源葡萄糖营养代谢调控研究(2010.1-2012.12,国家自然基金委面上项目,主持人)
2. 三鹿事件对中国奶业上游影响及政策研究(2010.1-2012.12,国家自然基金委面上项目,副主持人)
3. 奶牛良种扩繁技术与产业化开发(2007.1-2010.12,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技项目,子课题主持人)
4. 西部原料数据库建立及肉牛产业软件系统的开发与推广(2007.1-2010.12,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技项目,子课题主持人)
5. 宁夏奶牛标准化建设项目(2007.1-2010.12,宁夏农牧厅项目,主持人)
6. 反刍动物配合饲料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2006.1-2010.12,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子课题主持人)
7. 牛奶尿素氮营养调控关键技术的研究(2007.12-2009.12,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青年基金项目,主持人)
8. 过瘤胃肽在奶牛消化道后段消化规律及对乳蛋白合成的影响(2007.1-2009.12,国家自然基金委面上项目,主要参加人)
9.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2008.1-2012.12,农业部和财政部,环境控制与乳品安全团队成员)
当前主要研究工作:
1. 反刍动物氮代谢与循环
2.粗饲料高效利用
3. 新产品开发与应用等科研工作
4. 牛场管理与咨询工作
发表英文论文:
1.Guo, Y.Q., S. Yang, X.F. Xu, S. L. Li, and Z. J. Cao. 2013. Changes of ruminal fermentation, milk performance and milk fatty acid profile in dairy cows with subacute ruminal acidosis and regulationy pelleted beet pulp. Archives of Animal Nutrtion. http://dx.doi.org/10.1080/1745039X.2013.842038
2.Guo, Y.Q., X.F. Xu,. S. Yang, S. L. Li, and Z. J. Cao. 2013. Changes in feed intake, nutrient digestion, plasma metabolites, and oxidative stress parameters in dairy cows with subacute ruminal acidosis and its regulation with pelleted beet pulp.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4:31-41.
3.Wang,F., S. L. Li, J. Xin, Y. J. Wang, Z. J. Cao, F. C. Guo, and Y. M. Wang. 2012. Effects of methionine hydroxy copper supplementation on lactation performance, nutrient digestibility, and blood biochemical parameters in lactating cows. Journal of Dairy Science. 95: 5810-5820.
4.Hu,Z.Y., S. L. Li, and Z. J. Cao. 2012. Glutamine increases autophagy of liver cells in weaned calves. Journal of Dairy Science. 95: 7336-7339.
5.Hu, Z.Y., H. W. Su, S. L. Li, and Z. J. Cao. 2012. Effect of parenteral administration of glutamine on autophagy of liver cell and immune responses in weaned calves. Journal of Animal Physiology and animal Nutrition. DOI: 10.1111/jpn.12002.
6.Su, H.W., Z. J. Yang, S. L. Li. and Z. J. Cao. 2011. Effects of Supplemental Carbohydrate Sources on Lactation Performance, Nitrogen Balance, and Ruminal Fermentation in Dairy Cows Fed Energy Deficient Total Mixed Rations.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2:153-163.
7. Liu, H., L. Wang, L. B. Wang, S. L. Li, and Z. J. Cao. 2010. Responses of mammary amino acid metabolism and amino peptidase N gene expression to duodenal soyabean small peptides and infusion of free amino acids in lactating goats. Journal of Animal Feed and Sciences. 19:24-36.
8. Cao, Z. J., J. L. Anderson, and K. F. Kalscheur. 2009. Ruminal and intestinal digestibility of distillers grains plus solubles varies by ratio.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87: 2013-2019.
9.Cao, Z. J., M. Ma, S. L. Li, and X. M. Zhang. 2009. A Simple Urine Collec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ws and Heifers. Journal of Dairy Science. 92: 5224-5228.
10. Cao, Z. J., S. L. Li, J. J. Xing, M. Ma, and L. L. Wang. 2008. Effects of maize grain and lucerne particle size on ruminal fermentation, digestibility and performance of cows in midlactation. Journal of Animal Physiology and animal Nutrition. 92:157-167.
11. Cao, Z. J., M. Ma, L. L. Wang, P. Chen, and S. L. Li. 2007. Effects of corn and alfalfa particle size on ruminal passage rate, chewing activity of cows in midlactation. Journal of Animal Feed and Sciences. 16 (suppl 2): 161-165.
12. Cao, Z. J., S. L. Li, Y. J. Wang, and M. Ma. 2007. Effect of acetylated soybean peptides on rumen fermentation and nitrogen metabolism in sheep. Journal of Animal Feed and Sciences. 16 (suppl 2): 424-429.
发表中文论文:
1 围产期奶牛能量代谢及调控 李胜利; 黄文明; 田雨佳; 曹志军 动物营养研究进展(2012年版) 2012-10-01
2 规模奶牛场标准化饲养关键技术研究 李胜利; 苏华维; 王立斌; 曹志军; 黄文明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1-11-20
3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诊断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郭勇庆; 曹志军; 李胜利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1-11-20
4 苜蓿中不同营养成分有效降解率与48小时降解率之间的相关关系 田雨佳; 曹志军; 黄文明; 李胜利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1-11-20
5 牛奶尿素氮含量与奶牛繁殖性状的关系 王东卫; 王之盛; 李胜利; 曹志军 第六次全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0-10-01
6 反刍动物生产与碳减排措施 李胜利; 金鑫; 黄文明; 曹志军 首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上册) 2010-06-08
7 日粮营养因素对牛奶尿素氮含量的影响 黄文明; 王之盛; 王恬; 王瑜; 温万; 邵怀峰; 李胜利; 曹志军 中国牛业健康发展与科技创新——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第七届养牛学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9-10-29
8 牛奶采样方法和时间对牛奶尿素氮及常规乳成分的影响 王东卫; 黄文明; 李胜利; 王之盛; 王瑜; 温万; 邵怀峰; 曹志军 中国牛业健康发展与科技创新——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第七届养牛学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9-10-29
9 牛奶尿素氮含量与奶牛胎次、泌乳天数、奶产量和乳成分的关系 黄文明; 王之盛; 王恬; 王瑜; 温万; 邵怀峰; 李胜利; 曹志军 中国牛业健康发展与科技创新——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第七届养牛学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9-10-29
10 奶牛日粮有效纤维的研究进展 曹志军; 李胜利 中国奶业协会年会论文集2009(上册) 2009-05-30
11 DDGS在奶牛日粮中的应用 曹志军; 李胜利 中国奶业协会年会论文集2009(上册) 2009-05-30
12 世界及中国奶业形势分析及趋势展望 王莉; 曹志军 中国奶业协会年会论文集2009(上册) 2009-05-30
13 不同饲养方式对有机牛奶中脂肪酸组成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影响 李胜利; 曹志军; 董国强; 杨敦启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8-10-01
14 不同玉米青贮长度和饲喂模式对奶牛采食量、瘤胃发酵和咀嚼活动影响的研究 曹志军; 纪鹏; 李胜利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8-10-01
15 精粗分开向全混合日粮饲喂转换对奶牛采食量、采食时间和瘤胃发酵的影响 曹志军; 王亮亮; 李胜利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8-10-01
16 不同玉米粒度和苜蓿干草长度对奶牛瘤胃发酵、消化率和采食行为影响的研究 曹志军; 王亮亮; 李胜利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8-10-01
17 规模化奶牛场氮磷利用的研究 董银喜; 曹志军; 李胜利; 杨敦启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8-10-01
18 不同比例酒糟和残液组成的酒糟及其可溶物在瘤胃降解和小肠消化规律的研究 曹志军; Kenneth Kalscheu; 李胜利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8-10-01
19 喷雾吹风和淋水吹风对奶牛热应激的影响 金鑫; 曹志军; 李胜利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8-10-01
20 “产学研”结合成就京郊有机精品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示范区——“有机食品生产技术体系”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李胜利; 杨敦启; 曹志军; 李树华; 郭成林; 任师喜; 王占利; 张万金 中国奶业协会年会论文集2008(下册) 2008-09-06
21 乳宝添加剂对奶牛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 李胜利; 曹志军; 黄江峰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4-08-01
22 饲粮中性洗涤纤维水平对泌乳高峰期奶牛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清指标的影响 史仁煌; 董双钊; 付瑶; 王雅晶; 曹志军; 李胜利; 赵国琦 动物营养学报 2015-08-15
23 日粮NDF和peNDF对奶牛营养作用的研究进展 史仁煌; 董双钊; 付瑶; 王雅晶; 曹志军; 赵国琦; 李胜利 中国畜牧杂志 2015-08-10
24 杜仲叶提取物对泌乳奶牛的安全性研究 优先出版 姚琨; 毛江; 杜云; 王德志; 李胜利; 曹志军 动物营养学报 2015-07-29 14:07
25 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 曹志军 中国乳业 2015-07-25
26 真胃灌注不同水平淀粉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和代谢参数的影响 邹杨; 郭勇庆; 杨占山; 杜云; 曹志军; 李胜利 中国畜牧杂志 2015-07-10
27 不同牛舍地面设计对奶牛的影响 Christer Bergsten; 黄鸿威; 宋扬; 马佳莹; 曹志军 中国奶牛 2015-06-20
28 奶牛躺卧区域的设计和牛舍环境控制 Frank Van Eerdenburg; 黄鸿威; 宋扬; 马佳莹; 曹志军 中国奶牛 2015-05-20
29 奶牛的行为与时间分配 Lene Munksgaard; 黄鸿威; 宋扬; 王封霞; 曹志军 中国奶牛 2015-04-20
30 2014年奶牛产业与技术进展 李胜利; 姚琨; 曹志军; 刘玉满; 张胜利; 刘建新; 杨志强; 王加启; 张和平 中国奶牛 2015-04-20
31 奶牛亚临床酮病发病率与泌乳天数、胎次及体况的关系 邵大富; 徐硕烁; 张珅; 吴兆海; 奥卢古; 曹志军; 沈景林 饲料研究 2015-03-23
32 不同粗饲料组合和精粗比对断奶犊牛瘤胃液体外发酵及微生物蛋白的影响 邹新平; 曹志军; 许庆方; 李胜利; 张晓明; 王雅晶 饲料研究 2015-03-23
33 中国反刍动物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研究进展 曹志军; 史海涛; 李德发; 李胜利 草业学报 2015-03-20
34 丁酸钠对围生期奶牛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阿明古丽•牙生; 余雄; 李胜利; 曹志军; 黄文明; 阿米娜木•司马义; 吴亚琪 饲料研究 2015-03-07
35 乳香剂对荷斯坦母犊采食量、日增重和健康状况的影响 吴亚琪; 毕研亮; 王雅晶; 李胜利; 曹志军 中国畜牧杂志 2015-02-25
36 2014年中国奶业回顾与展望 李胜利; 曹志军; 刘玉满; 夏建民; 王雅晶; 杨敦启; 姚琨; 都文; 翟瑞娜; 康逍桐 中国畜牧杂志 2015-01-25
37 集约化奶牛场粪污处理与循环利用 高腾云; 付彤; 廉红霞; 曹志军; 李胜利; 蒋士传; 董银喜 北方牧业 2015-01-05
38 日粮中不同比例小麦替代玉米对奶牛氮代谢参数的影响 郭勇庆; 邹杨; 徐晓锋; 杨占山; 曹志军; 李胜利 华北农学报 2014-12-28
39 不同粒度玉米在泌乳奶牛瘤胃中降解规律的预测 优先出版 邹杨; 杨占山; 李胜利; 曹志军 动物营养学报 2014-11-27 10:23
40 围产期奶牛需要更多空间和舒适度 Kenneth Nordlund; 黄鸿威; 史伟娜; 苏华维; 曹志军 中国奶牛 2014-09-20
41 口感化和颗粒化开食料对荷斯坦公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 阿米娜木•司马义; 吴兆海; 朱建华; 史伟娜; 阿明古丽•牙生; 李胜利; 余雄; 曹志军 中国奶牛 2014-08-10
42 奶牛酮病经济损失评估 徐硕烁; 吴兆海; 都文; 李胜利; 曹志军 中国奶牛 2014-08-10
43 提高中低质粗饲料利用率20%以上的技术 曹志军 北方牧业 2014-08-05
44 细粉碎小麦诱导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对奶牛乳脂合成和肝脂肪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郭勇庆; 邹杨; 徐晓锋; 曹志军; 李胜利 畜牧兽医学报 2014-07-15
45 “犊牛厨房”在犊牛管理中的应用 肖鉴鑫; 史伟娜; 李胜利; 曹志军 中国奶牛 2014-07-10
46 奶牛乳脂降低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郭勇庆; 邹杨; 徐晓锋; 曹志军; 李胜利 中国奶牛 2014-07-10
47 延长奶牛使用年限的经济效益分析 Albert De Vries; 黄鸿威; 邹杨; 曹志军 中国奶牛 2014-06-20
48 真胃灌注不同水平淀粉对泌乳后期奶牛采食量、泌乳性能、胃肠道发酵和血液代谢的影响 优先出版 邹杨; 李胜利; 曹志军; 杨占山 动物营养学报 2014-05-26 09:01
49 延长奶牛使用年限的重要性 Jeff Rushen; Anne Marie de Passille; 黄鸿威; 邹杨; 曹志军 中国奶牛 2014-04-20
50 2013年度奶牛产业与技术进展 李胜利; 姚琨; 曹志军; 刘玉满; 张胜利; 刘建新; 杨志强; 王加启; 张和平 中国畜牧杂志 2014-03-25
51 世界奶牛繁殖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王雅晶; 朱化彬; 王雅春; 李胜利; 张胜利; 曹志军 畜牧兽医学报 2014-03-15
52 2013年中国奶业回顾与展望 李胜利; 刘玉满; 毕研亮; 姚琨; 都文; 黄文明; 曹志军; 王雅晶; 夏建民; 杨敦启 中国奶牛 2014-03-10
53 农区集约化奶牛业粪污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途径 高腾云; 廉红霞; 曹志军; 付彤; 蒋士传; 董银喜; 李胜利 中国畜牧杂志 2014-02-25
54 玉米不同处理方式对泌乳奶牛瘤胃降解规律的影响 邹杨; 杨占山; 李胜利; 曹志军 中国奶牛 2013-11-20
55 日粮磷水平对高产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研究 黄文明; 夏建民; 曹志军; 史海涛; 李胜利 中国畜牧杂志 2013-08-10
56 2012年中国奶业回顾与展望 李胜利; 刘玉满; 毕研亮; 姚琨; 都文; 黄文明; 曹志军; 杨敦启 中国畜牧杂志 2013-01-25
57 不同粉碎粒度的饲料对滤袋法测定纤维物质含量的影响 优先出版 田雨佳; 曹志军; 李胜利; 史海涛; 杨萌; 徐晓锋 动物营养学报 2013-01-16 10:51
58 小麦在奶牛日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郭勇庆; 曹志军; 李胜利 中国畜牧杂志 2013-01-10
59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调控措施 郭勇庆; 李胜利; 曹志军 中国奶牛 2012-12-20
60 2012年美国旱灾及其对农牧业的影响分析 苏华维; 李胜利; 曹志军 中国奶牛 2012-11-20
61 青贮添加剂对全株玉米青贮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刘祯; 李胜利; 余雄; 曹志军; 关鸣; 王亮亮; 郭勇庆 中国奶牛 2012-10-20
62 全株玉米青贮生产与品质评定关键技术——高成本玉米时代牛场技术与管理策略之一 郭勇庆; 曹志军; 李胜利; 杨军香; 姚琨; 杨敦启 中国畜牧杂志 2012-09-25
63 玉米秸秆营养价值的开发利用——未充分开发利用的廉价资源 史海涛; 杨军香; 田雨佳; 黄文明; 毕研亮; 曹志军; 李胜利 中国奶牛 2012-09-10
64 初乳品质的鉴定及影响因素 杨萌; 杨君香; 李胜利; 曹志军 中国畜牧杂志 2012-07-25
65 杜仲素对奶牛生产性能和免疫机能的影响 孙玉丽; 杜云; 黄文明; 曹志军; 李胜利 中国奶牛 2012-05-10
66 2011年度奶牛产业技术发展报告 李胜利; 张胜利; 刘建新; 王加启; 张和平; 杨志强; 刘玉满; 毕研亮; 曹志军; 姚琨; 黄文明; 都文 中国畜牧杂志 2012-03-25
67 2011年中国奶业回顾与展望 李胜利; 毕研亮; 刘玉满; 黄文明; 都文; 姚琨; 曹志军; 杨敦启 中国畜牧杂志 2012-01-25
68 围产期奶牛的能量负平衡及能量代谢障碍性疾病 苏华维; 曹志军; 李胜利 中国畜牧杂志 2011-10-25
69 不同时间乳样乳成分相关性的研究 王东卫; 王之盛; 王瑜; 温万; 邵怀峰; 李胜利; 曹志军 中国畜牧杂志 2011-09-10
70 围产期奶牛的代谢特点及其营养调控 苏华维; 曹志军; 李胜利 中国畜牧杂志 2011-08-25
71 利用瘤胃能氮平衡原理评价奶牛全混合日粮的能氮平衡 苏华维; 杨再俊; 曹志军; 乔绿; 刘文奇; 李胜利 中国畜牧杂志 2011-05-10
72 不同饲养模式对哺乳犊牛体尺指标和瘤胃发育的影响 张巧娥; 李胜利; 曹志军; 王文卓; 蔡丽; 魏强 畜牧与兽医 2011-03-10
73 调控乳成分的非营养措施 张巧娥; 李胜利; 曹志军 饲料研究 2011-03-07
74 奶牛产业与技术进展 李胜利; 张胜利; 刘建新; 王加启; 张和平; 杨志强; 刘玉满; 黄文明; 曹志军; 都文; 周鑫宇 中国畜牧杂志 2011-02-25
75 羊肉发酵干香肠在成熟和贮藏过程中感官指标的变化及其相关性 赵丽华; 靳烨; 马长伟; 王寿东; 曹志军 食品科技 2011-02-20
76 2010年中国奶业回顾与展望 李胜利; 周鑫宇; 刘玉满; 黄文明; 都文; 曹志军; 杨敦启 中国畜牧杂志 2011-01-25
77 全混合日粮中粗饲料长度对奶牛咀嚼行为和瘤胃发酵的影响 曾银; 贺鸣; 曹志军; 李胜利 动物营养学报 2010-12-15
78 牛奶尿素氮含量与奶牛繁殖性能的关系 王东卫; 曹志军; 李胜利; 黄文明; 王瑜; 温万; 邵怀峰; 王之盛; 王伟华; 蔡志斌 动物营养学报 2010-12-15
79 营养调控剂对养殖小区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张巧娥; 李胜利; 曹志军; 赵亚萍 饲料研究 2010-10-07
80 牛奶尿素氮含量不同测定方法比较研究 王东卫; 曹志军; 王之盛; 黄文明; 李胜利; 王瑜; 温万; 邵怀峰 中国奶牛 2010-09-20
81 取样方法和时间对牛奶尿素氮及常规乳成分的影响 王东卫; 黄文明; 李胜利; 王之盛; 王瑜; 温万; 邵怀峰; 曹志军 中国畜牧杂志 2010-08-10
82 反刍动物生产与碳减排措施 李胜利; 金鑫; 黄文明; 曹志军 中国奶牛 2010-07-20
83 不同比例压块秸秆与羊草组成粗饲料对奶牛瘤胃发酵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张倩; 夏建民; 李胜利; 曹志军 动物营养学报 2010-04-15
84 我国原料奶及乳制品市场价格波动分析 李胜利; 周鑫宇; 曹志军 中国畜牧杂志 2010-02-25
85 奶牛乳脂中共轭亚油酸合成的影响因素及调控的研究进展 王东卫; 王之盛; 李胜利; 曹志军 中国奶牛 2010-02-20
86 反刍动物生产与碳减排措施 李胜利; 金鑫; 范学珊; 黄文明; 曹志军 动物营养学报 2010-02-15
87 2009年中国奶业回顾与展望 李胜利; 张万金; 刘玉满; 周鑫宇; 曹志军 中国畜牧杂志 2010-01-25
88 奶牛日粮有效纤维的研究进展 曹志军; 李胜利 中国奶牛 2010-01-20
89 日粮营养因素对牛奶尿素氮含量的影响 黄文明; 王之盛; 王恬; 王瑜; 温万; 邵怀峰; 李胜利; 曹志军 中国奶牛 2010-01-20
90 赐力健对奶牛生产性能、免疫力、抗热应激能力和受胎率的影响 黄文明; 曹志军; 李胜利; 王之盛 中国奶牛 2009-12-20
91 牛奶尿素氮含量与奶牛胎次、泌乳天数、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关系 黄文明; 王之盛; 王恬; 王瑜; 温万; 邵怀峰; 李胜利; 曹志军 中国奶牛 2009-12-20
92 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在奶牛日粮中的应用 曹志军; 李胜利 中国奶牛 2009-10-20
93 影响牛奶尿素氮含量的因素及其与乳常规成分的关系 黄文明; 李胜利; 王之盛; 王瑜; 温万; 邵怀峰; 杨敦启; 曹志军 中国畜牧杂志 2009-09-25
94 中国60年奶牛营养与饲料研究进展及饲养工艺的改进 李胜利; 黄文明; 张书义; 曹志军; 冯仰廉; 周鑫宇; 杨敦启 中国奶牛 2009-09-20
95 奶牛福利与奶牛业健康发展 苏华维; 李胜利; 金鑫; 曹志军; 杨敦启 中国乳业 2009-05-25
96 牛奶尿素氮测定方法研究 黄文明; 李胜利; 曹志军; 王之盛 中国畜牧杂志 2009-05-10
97 适度规模的家庭牧场是中国未来奶业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 张永根; 曹志军; 王君伟 中国畜牧杂志 2009-04-25
98 世界及中国奶业形势分析及趋势展望 王莉; 曹志军 中国畜牧杂志 2009-03-25
99 当前我国奶业面临的困境及应对措施 李胜利; 曹志军; 周鑫宇; 杨敦启; 刘玉满 中国乳业 2009-03-25
100 奶牛散养户长期存在的必然性和未来出路的思考 张永根; 李胜利; 曹志军; 周鑫宇 中国畜牧杂志 2009-01-25
101 如何整顿我国乳制品行业——三鹿奶粉事件的反思 李胜利; 曹志军; 张永根; 杨敦启; 周鑫宇 中国畜牧杂志 2008-09-25 期刊 29
102 不同油料籽实日粮对奶牛养分表观消化率、生产性能及血液指标的影响 纪鹏; 陈萍; 李胜利; 曹志军 动物营养学报 2008-04-15 期刊 20
103 2007年中国原料奶价格分析 曹志军; 李胜利 中国畜牧杂志 2008-01-25 期刊 12
104 不同饲喂模式对奶牛采食和瘤胃发酵的影响 王亮亮; 李胜利; 曹志军 中国畜牧杂志 2007-01-10 期刊 15
105 2005年我国奶业发展热点问题分析 李胜利; 曹志军; 牟海日; 范学珊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6-11-10 期刊 3
106 我国奶业发展热点问题分析 李胜利; 曹志军; 牟海日; 范学珊 北方牧业 2006-06-15 期刊 2
107 2005年我国奶业的热点问题与发展趋势(下) 李胜利; 曹志军 中国畜牧杂志 2006-02-25 期刊
108 从牛粪看牛的消化和健康(下) 曹志军; 李胜利; 欧宇; 丁志民 农业知识 2006-02-16 期刊
109 2005年我国奶业的热点问题与发展趋势(上) 李胜利; 曹志军 中国畜牧杂志 2006-01-25 期刊 3
110 从牛粪看牛的消化和健康(上) 曹志军; 李胜利; 欧宇; 丁志民 农业知识 2006-01-16 期刊
111 补充蛋氨酸和小肽及过瘤胃保护处理对奶牛血液生化指标和氨基酸浓度的影响 姜宁; 张爱忠; 苗树君; 曹志军; 宋屹; 郝刚 中国畜牧杂志 2005-05-20 期刊 22
112 试论调整时期我国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的若干问题 李胜利; 曹志军; 范学珊 中国乳业 2005-04-30 期刊 1
113 我国养牛业发展形势分析及展望 李胜利; 曹志军; 任师玺; 李静 饲料广角 2005-04-10 期刊 8
114 试论调整时期我国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的若干问题(连载一) 李胜利; 曹志军; 范学珊 中国乳业 2005-03-30 期刊 10
115 试论调整时期我国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的若干问题 李胜利; 曹志军; 范学珊 中国供销商情(乳业导刊) 2004-11-15 期刊 3
116 奶牛生产中的饮水科学 丁志民; 李胜利; 曹志军; 贺鸣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4-08-25 期刊 2
117 寡肽注射液对高产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 曹志军; 李胜利; 陆晓洁; 田东华; 张振山 中国畜牧杂志 2004-05-20 期刊 5
118 阴离子盐预防奶牛低血钙症的机理及应用 曹志军; 李胜利; 贺鸣; 吴秀芬 中国畜牧兽医 2004-04-20 期刊 18
119 日粮中添加小肽对奶牛产奶性能影响的研究 曹志军; 李胜利; 丁志民 饲料工业 2004-04-05 期刊 40
120 日粮中添加蛋氨酸对奶牛产奶性能的研究 曹志军; 李胜利 饲料研究 2004-03-10 期刊 8
121 牛粪与奶牛饲料消化和健康 曹志军; 李胜利; 欧宇; 丁志民 中国奶牛 2004-01-10 期刊 3
荣誉奖励:
1.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青年英才计划”(2013)
2. 北京市委组织部“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2013)
3. 北京市科技新星(2012)
4. 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排名5)
5. 中华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排名5)
6. 农业部丰收合作奖(2013,排名3)
7. 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9,排名2)
8. 《中国畜牧杂志》创刊60周年金笔奖(2013)
9. 《饲料研究》创刊35周年优秀作者奖(2013)
10.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优秀论文奖(2008)
11.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优秀论文奖(2009)。
12. 中国农业大学优秀教师(2013)
13. 中国农业大学首届“师恩杯”奖励(2013)
14. 中国农业大学班主任标兵(2011)
15. 中国农业大学优秀班主任(2009、2010、2011、2012)
——记北京市科技新星、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牛精英计划”协调人曹志军
牛精英计划(Elite Cattlemen Program)由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曹志军策划,多位知名教授共同发起,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农业大学肉牛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美奶牛研究中心共同支持创立,以“牛精英,明日之星”为宣传口号,主要针对动科专业三、四年级学生和在读研究生,目的是建立在读学生与养牛业相关单位的纽带,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牛产业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目前已与全国15所高校联合成立牛精英联盟(ECP Alliance,ECPA),未来将扩展至21+所高校。
出身于奶牛养殖家庭的曹志军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后,2002年考取了中国农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师从李胜利教授,5年顺利完成了硕博连读。在他的学习期间以及日后的教学和科研过程中,一直有一个困惑困绕着他,中国奶业正处于一个向标准化、规模化转型的关键期,但高级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还远远没有跟上,阻碍了先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而高校教育与企业需求脱节也是原因之一,到底该如何改变这一局面?
国外有许多家庭牧场,孩子从小就能接触到牧场的基本工作,耳濡目染,水到渠成,而中国学生则缺少这样的条件,像曹志军这样出身于养牛家庭的更是少之又少。很多学动物学专业的学生毕业时却连牛都不敢碰,这样让人啼笑皆非的例子不在少数。国内高校的教育更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实践环节略显不足。在这种情况下,造成了毕业的学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求贤若渴的企业也招不到想要的人才。
这种颇为错位的局面一直是曹志军的一块心病,直到2010年他到美国的康奈尔大学做访问教授时,发现他们动物科学专业的学生既有理论课程,还有牧场实践等课程,并鼓励大学生到牧场和公司去体验、实习,成为学校通往企业的一个平稳过渡的阶梯。这让曹志军的心结迎刃而解,在2011年5月回国后就立刻与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教授、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曹兵海教授、中国农业大学肉牛研究中心主任孟庆翔教授等专家进行沟通,发起成立一个搭建在学校与企业、学生与行业相关单位之间的平台、能够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产业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教学与实践的平台。这一想法得到了学校同仁和院领导的高度支持,说干就干,仅仅半年之后,2011年的11月,“牛精英计划”腾空出世了!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试
牛精英计划让动科专业的学生们离开了窗明几净的教室,走出了校园的小天地,而来到了最接地气的田间、牧场和牛舍,进行真刀真枪地养殖实践。牛场没有轻松的工作,学生们每天都在忙碌中度过,几乎把牛场能涉及到的岗位和工作都了解或亲自做了一遍,让同学认知牛场的管理流程和关键技术环节。
有些看似简单的小事,做起来才发现并不容易,我们总说细节决定成败,而这些细节是坐在教室里面看多少遍书也无法切实体会的。牛精英计划让很多学生第一次真正地接触社会,以一个社会人士身份去体会这个行业的酸甜苦辣。在挤奶厅工作的同学们,每天挤奶三次,每次约3小时,前后要有条不紊地经过七个步骤;而派到给奶牛喂料环节的同学,要保证牧场里成百上千头牛每一天都要吃好喝好。很多参加实习活动的学生起初也抱怨过,但通过后面的努力也都渐渐适应,并且坚持下来,成为他们人生中一段非常宝贵的经历。很多同学都表示“在牛场的日子虽然辛苦,但要想真正懂得如何养牛,必须要实践!这是一条必经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学到真本领,才可能给自己的成长带来突破。”
这正是曹志军想要看到的结果,他认为,牛精英计划要培养的是高端人才,但是高端人才的得来不是空中楼阁,而是需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积累。在真正步入职业生涯之前,能够有机会让他们体验就业环境与就业目标以及工作内容,之后就可以促进他们更有目的的学习。
曹志军很看重这种接地气的实习体验,他在百忙之中也经常会找机会带领同学们到不同规模的牧场,亲自示范讲解牛场的饲喂管理,如TMR配制、分群、挤奶程序以及粗饲料的收割、运输、压制等关键技术步骤。他表示,在这里学到的知识不是书上课堂上能学到的,有的东西死记硬背十遍也不如亲身经历一遍。
“牛人牛途”不走寻常路
曹志军向我们介绍,中国养奶牛的历史并不算长,因为中国人从前没有喝牛奶的习惯。喝牛奶的量是和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的。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迅猛,国人追求健康高质量的生活,所以奶业也因市场乳制品需求量增大而飞跃发展着,出现了一批现代化牧场,虽然牧场建设与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是与国外先进水平依然尚有差距。
曹志军曾经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做过访问教授,在完成康奈尔大学科研任务的同时,利用一年半的时间参与和学习了所有涉及奶牛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先后完成了美国各地28个牧场的考察与实践,亲身参与并感受到了先进的“数字化”的养牛方式。这让他深深地意识到,我们的学生要想真正成为明日之星,就必须要增强与外界的交流和沟通,能够学习到世界一流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而获取这些的途径绝不仅仅只限于课堂上的论文及互联网里的文献,而是应该走出国门,走到国外先进的牧场和公司中去,开拓学生们的视野,借鉴和学习他们的管理经验,真正提高动手能力。
正所谓: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清,才能走得快。曹志军非常重视牛精英计划中“走出去”的这一块战略。牛精英计划成立五年来,2012年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雷河分校签订合作备忘录,2013年与美国康奈尔大学奶牛人才项目牵手联合培养高级专业人才。而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他完成了国内首次组织动科专业学生访美交流,前往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雷河分校,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践学习,并参加了世界奶业博览会。2015年奥特奇-牛精英爱尔兰启迪之旅项目正式签约,牛精英计划将选拔6名学生赴爱尔兰开展为期7周的实习生活。近期将启动牛精英荷兰奶业2周体验之旅,更为可贵的是,这些项目并不是只组织一次,而是每年或隔年都有,这为更多的学生创造了出国实习的机会。未来牛精英计划将组织更多优秀的学生走向国际,深入了解国外畜牧行业和专业的现状与前景,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丰富和充实自我,最终培养出行业需要的高级人才。
牛精英,未来之星
曾几何时,动物科学专业的学生毕业求职时,会困惑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一定比例的学生处于“毕业即失业”的状态;而与此同时,很多求贤若渴的企业却在为招不到满足自己需求的人才而郁闷。出现这种矛盾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毕业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供需双方之间仿佛形成了一段真空,而牛精英计划正好为学生和企业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为学生创造更多实习和实践机会,缩短了在校学生融入企业的时间。
曹志军坦言,在牛精英计划启动之初,给学生找实践平台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多靠的是教师的人脉和“面子”。但是随着计划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找到了牛精英团队,表示愿意在实践项目和实习岗位上提供支持。牛精英计划还聘请来自企业的专家为校外指导,企业家在产业的一线,更了解基层的需求,他们为牛精英学员提供学习、实践和实习机会,帮助学员更快的成长、成才。曹志军会定期给产业人士发邮件,告之近期举办的活动、学生的实践收获。企业中人也越来越关注牛精英,关注这群年轻人,希望能够在这个培养人才的平台上为自己的企业挖掘到奶牛界冉冉升起的“未来之星”。
6次校外实践课堂,4次暑期实习生项目,18支牧场实践小队,13次“请进来”,40次“走出去”,23家业内合作企业举办活动,参与学生超过1100人次
来源:科学中国人 2015年第8期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