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研究方向:人工湿地等生态工程
- 姓名:陈庆锋
- 性别:男
- 民族:汉族
- 政治面貌:中国共产党
学历: |
研究生 |
学位: |
博士 |
职称: |
副研究员 |
职务: |
|
毕业院校: |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所学专业: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高新技术领域: |
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
从事专业: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研究行业: |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 |
研究方向: |
人工湿地等生态工程 |
工作单位名称: |
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 |
所在地: |
山东省 |
关键字: |
人工湿地 |
浏览次数: |
131 |
个人简介
政治面貌:中国共产党 职务:中心第三党支部书记 职称:副研究员(Z) 学历:研究生 学位:博士 专业:环境工程 工作单位: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 山东省科技厅科技人才库
•2002/09-2007/06,华中农业大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学院,博士;
•1998/09-2002/06,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本科;
研究工作经历
•2007/07-今,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副研究员
取得成绩成果简介
山东省科学院副研究员,已发表本课题相关领域学术期刊论文10余篇,编写专著1部,参与编写专著3部,申请和发明专利6项,获得了2014 年度国际埃尼奖(Eni Award 2014)环境保护奖提名,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主要从事河流多自然型河道构建关键技术、湿地生态过程和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水专项和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等10余项,具有丰富的主持承担项目的经历和经验,获得2014年度环保部环境保护科技奖二等奖,“十一五”期间山东省环境科技工作先进个人、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和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二等奖。
主持的代表性课题
1. 主持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海河项目子课题,海河下游多水源灌排交互条件 下农业排水污染控制技术集成与流域综合示范(2015ZX07203-007)子课题 5(经费 429 万);
2. 主持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海河项目子课题,海河永定河洋河段水污染与水质改善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2015ZX07203-005)子课题 4(经费 412 万);
3.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微生物介导的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 AOM 途径及 其影响机制研究(41877041)(直接经费 62 万元)
4. 主持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生猪养殖污水氮磷污染全程阻控关键技术研 究与集成优化(2017YFD0801403-02)(57 万元)
5. 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环境中典型重金属污染物的分析检测、环境行为与风险 评估(ZR2016YL003 )(经费 50 万元);
6. 主持承担国家青年科学基金一项:黄河三角洲湿地中铁锰的形态及其对碳循环的影 响机制(经费 20 万,项目批准号:D41003033),2011/01-2013/12;
7. 主持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海河项目子任务,河流多自然型河道构建与原位 改善技术(2012ZX07203004)(经费 40 万);
8. 主持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不同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对黄河三角洲农业碳排放的影响 (2012GNC11402)(经费 20 万),2012/01-2013/12;
9. 主持参与山东省科技惠民项目,应用水体生态联控技术构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体系 科技惠民示范工程(2014kjhm0209)(经费 50 万);
10. 承担了“十一五”国家科技重大水专项,河流主题,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课题 9(2009ZX07210-009),南四湖退化湿地生态修复及水质改善技术与工程示范,子课题 4 河口多级串联人工湿地水质改善技术与工程示范(经费 36 万)。
11. 承担了“十一五”国家科技重大水专项,滨海盐碱退化湿地修复与高盐景观水体水质改善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2008ZX07314-005),第一专题(经费 30 万)2008/01-2010/12。
12. 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水专项河流主题,北运河下游河灌区水污染控制与河道水质保持技术研究与示范(2008ZX07209-006),第三专题(经费 20 万);
13. 主持完成并鉴定了山东省科学院博士基金项目:山东省农业典型地区面源污染特征及其控制对策研究)(鲁科成鉴字【2009】第1695)。
14.主持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中铁锰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及其对污染物的耦合作用机制研究(2008KFJJ07)。
15.参与汉阳地区城市面源污染控制技术与工程示范(863,2002AA601022)。主要负责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从流域现状调查、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到工程监测全程参与了该课题,并对塘、湿地,基质材料过滤等生态工程技术的控制机理和面源污染控制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6.嘉兴地区农村分散型小点源污染治理。主要参与课题的申请、入户调查、现场监测布点、工程施工、现场监测和实验分析等工作。
17. 徒骇河、马颊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与水质改善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河流多自然型河道构进与原位水质改善技术 国家水专项子课题 2012ZX07203-004-092 科技部 2012.01-2015.12
18.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水专项子任务,2012ZX07203-004,河流自然型河道构建与原位改善技术,,2012/01-2015/12,在研。
19.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水专项子任务,2009ZX07210-009,湿地的结构参数优化, 2009/01-2011/12,主持。
20.承担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海河北系永定河-洋河段水污染控制与水质改善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课题(2015ZX07203-005)子课题4“山区/山前河道生态治理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
21.参与的《人工湿地净化污染河水的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
出版专著:
(1)参与编写国外《Wetlands: Ecology,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学术专著(ISBN:978-1-60456-995-7)。主要编写了Expert Commentary部分,2008年12月由Nova Science Publishers, Inc出版社出版发表(刊号为ISBN:978-1-60456-995-7)。
(2) 参与编写《城市面源污染的控制原理和技术》专著。主要参与了专著中的技术章节的编写工作,主要包括塘/湿地组合净化技术、在线与离线控制技术和亚表层渗滤技术的编写工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5出版发行。
(3) 参与编写建设部组织的《排水设施与污水处理》专著。主要参与了人工湿地章节的编写工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发行(ISBN : 9787112116553)。
(4)主编《环境与健康》专著,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化工出版社,2014(ISBN : 9787122219954)。
代表性学术论文(第一或通讯作者 SCI 论文)
1. Qingfeng Chen*, Beibei Guo, Changsheng Zhao. Characteristics of CH4 and CO2 Emissions and Influence of Water and Salinity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Wetland, China.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18. (SCI, IF= 5.714)
2. Qingfeng Chen *, Beibei Guo, Changsheng Zhao, Jing Zhang. A comprehensive ecological management approach for northern mountain rivers in China. Chemosphere, 2019. (SCI, IF= 5.34)
3. Zhichao Yin; qingfeng Chen*; changsheng Zhao. A new approach to removing and recovering phosphorus from livestock wastewater using dolomite. Chemosphere, 2020. (SCI, IF= 5.34)
4. Qian Wang, Zhenfeng Cao, Qian Liua, Jinyong Zhang, Yanbiao Hu, Ji Zhang, Wei Xu, Qiang Kong⁎, Xunchao Yuan, QingFeng Chen*. Enhancement of COD removal in constructed wetlands treating saline wastewater: Intertidal wetland sediment as a novel inocul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9. (SCI, IF= 4.865)
5. Qing-feng Chen*; Jun-jian Ma;Jian-hua Liu; Chang-sheng Zhao; Wei Liu. Characteristics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wetland. 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 Biodegradation, 2013. (SCI, IF= 3.824)
6. Qingfeng Chen*, Zhao Yang, Kemei Qi, Changsheng Zhao.Different pollutant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artificial aquatic plants in black-odor rivers.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18. (SCI, IF= 2.914)
7. Baoxiu Xing, He Chen, Qingfeng Chen*, Yan Zhang, Zifang Liu, Zhao Yang. Assessing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habitat suitability of Coregonus ussuriensis and other coldwater fishes in northern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18. (SCI, IF= 2.914)
(1)Chen Qing-feng,Ma Jun-jian, Liu Jian-hua. Characteristics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wetland. IBB ,2013,85:646-651;
(2)QingfengChen.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plants technology in heavy polluted river.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3,726-731:1764-1769;
(3) Wenguo Dong, Qingfeng, Chen. Study on wastewater pollutant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artificial aquatic plants with different lengths.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4,448-453:638-641.
(4) Qingfeng Chen. Effects of Hydraulic loading rate on nutrient removal in multistage constructed wetland.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4,864-867:1498-1502.
(5) Chen Qing-feng, Shan Bao-qing, Yin Cheng-qing, Hu Cheng-xiao. Two Alternative Modes of Diffuse Pollution Control in an Urban Tourist Area. Journal of Environment Science, 2007, 19(10):1067-1073. (SCI/EI)
(6) Qingfeng Chen, Baoqing Shan, Chengqing Yin, Chengxiao Hu. An off-line Filtering Ditch-pond system for Diffuse Pollution Control at Wuhan City Zoo. Ecological Engineering, 2007, 30(4):373-380 .(SCI/EI)
(7) Qingfeng Chen, Junjian Ma. Policy for reducing non-point pollution from agriculture in typical region of Shandong Province.污染环境生态修复与生物能源开发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0.10.
荣誉奖励:
(1)2014年,人工湿地净化污染河水的技术研发与应用,获环保部环境保护科技奖二等奖 (KJ2014-2-26,第3位)。
(2)2012年,获得“十一五”期间山东省环境科技工作先进个人。
(3)2011年,获得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国家级奖励,第五位。
(4)2008年,博士毕业论文被湖北省教育厅评为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2008年至今,多次被山东省科学院评为优秀个人和工会积极分子。
(5)获得2014年度国际埃尼奖(Eni Award 2014)环境保护奖提名。
(6)2023年,畜禽养殖废水深度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荣获2022年度环境技术进步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