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科,男,湖北天门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年进入荆州师范专科学校物理系学习,1981年毕业留校任教。1985年进入华中师范大学粒子物理研究所攻读硕士、博士学位,1990年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校长助理,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筹)院长,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1990年在物理研究所取得博士学位,1992年晋升教授,1999年聘为博士生导师,2003年任物理学院院长至今,是夸克与轻子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0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年所领导的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2007年成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兼任中国物理学会第九届吴有训物理奖评委、湖北省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物理学会中学物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Chinese Physics C》(原《高能物理与核物理》)第七届编委、《中国物理快报》特约评审。
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曾是德国Regenburg大学洪堡学者、访问学者,并先后短期访问美国Brookhaven国家实验室、Berkeley国家实验室和Ohio州立大学。 王恩科教授是该校理论物理研究与教学专家,夸克与轻子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理论物理学界2005年把他研究得出的理论曲线称为“王曲线”,喷注能量损失理论估算称为“王估算”,他发表的研究论文被人引用近600次。王恩科教授是继该校农村问题研究专家徐勇教授之后受聘的第二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填补了该校理科“长江学者”的空白。
王恩科教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和突出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王恩科教授负责组建的研究团队2006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中的创新团队计划。同时王恩科教授特别重视本科教学工作,坚持在本校教学第一线为本科生讲授“数学物理方法”、“夸克物质理论”等本专业课程。努力开展适应时代要求、有效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学体系改革,探索符合学科发展和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结合学院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对高等师范物理学科“4+2”(四年本科+两年研究生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物理本科—教育硕士”中学骨干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了全面的探索。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讨论、探索、渗透式的多种教学方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需要的教学内容的改革。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夸克物质理论、核环境中的微扰QCD理论、有限温度场论的理论研究。
科研项目:
王恩科教授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两个基地”项目、重点项目、国家基金委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等。
科研成果:
王恩科教授在科研上不断创新,积极进取,作出了一系列出色的工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发表SCI论文60余篇,其中在物理类国际上的顶尖杂志Phys. Rev. Lett. 上发表五篇。2003年应邀和国际上的知名学者一起作为喷注物理工作组成员参加高能物理领域很有影响的2004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关于喷注物理的黄皮报告的撰写。多项理论预言得到大型国际实验合作组的实验证实,为在美国Brookhaven国家实验室的RHIC加速器上发现强耦合的QGP新物质提供了部分重要证据。发表的研究论文被他人引用近700次,单篇他人最高引用率达180多次。一项研究成果2004年作为第一获奖人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另一项研究成果2006年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指导的两篇博士学位论文分别在2004年和2005年入选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一篇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2002和2005年应邀分别在法国和匈牙利举行的本研究领域级别最高的国际会议16届和18届夸克物质国际会议上作学术报告。2006年分别被聘为在美国和韩国召开的“Hard Probe 2006” 和“ATHIC 2006”国际会议的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和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马余刚研究员一起负责2006年11月在中国第一次召开的19届夸克物质会议的学术组织工作。
近几年发表SCI论文50多篇,其中在物理学顶尖学术刊物Phys. Rev. Lett. 上表5篇学术论文,SCI他引400多次,单篇他引最高次数超过100次。
1. 动力学自发破缺的模型在有限温度和密度下的状态方程和相结构 王恩科 李家荣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1992年 第04期
2. 200A GeV到100A TeV能区内的高能不等核碰撞机制和流体力学模型计算 沈国金 王恩科 李家荣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1989年 第03期
3. 有限温度下非拓扑孤子模型的退囚禁相变 王恩科 李家荣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1989年 第11期
4. 孤子袋模型的真空结构改变与禁闭解除相变 王恩科 李家荣 刘连寿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1990年 第05期
5. 具有动力学破缺的模型在有限温度和密度下的手征相变 王恩科 李家荣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1990年 第11期
6. 非拓扑孤子模型的袋常数与退禁闭相变 高嵩 王恩科 李家荣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1992年 第08期
7. 有效势的改进计算和Higgs模型的对称性恢复相变 侯德富 王恩科 李家荣 刘连寿 《科学通报》 1994年 第19期
8. 有限温度下非拓扑孤子模型的双圈有效势 邓胜华 王恩科 李家荣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1995年 第08期
9. 有限温度QED中的轫致辐射修正 肖珺 王恩科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2001年 第08期
10. 有限密度下QGP相变的演化图象 程鸾 王恩科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 第01期
11. 热标量场等离子体激元阻尼率的临界行为 张汉中 王恩科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2002年 第05期
12. 喷注淬火的细致平衡效应(英文) 王恩科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 第03期
13. 强作用介质诱导的光子辐射和双轻子产生 康忠波 张汉中 王恩科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2003年 第11期
14. 在闭合时间路径温度场论中直接计算推迟和超前格林函数的费曼规则(英文) 肖珺 程鸾 王恩科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2004年 第07期
15. 核-核碰撞中喷注淬火导致的双强子产生压低 张汉中 王恩科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2004年 第09期
16. e-A深度非弹性散射中胶子辐射振幅的新计算方法 郭云 王恩科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2006年 第05期
17. 探测B_s~0-?_s~0混合中的R宇称破缺超对称效应(英文) 王茹敏 鲁公儒 王恩科 杨亚东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2007年 第04期
18. 依赖系统大小的能量损失对强子谱压低的影响 王晓东 张汉中 王恩科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2007年 第06期
19. Jet-photon conversion with energy loss in heavy ion collisions 周丽娟 张本威 张汉中 王恩科 《中国物理C》 2009年 第03期
1. 2001年作为第一获奖人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
2. 200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3. 2005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4. 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5. 2006年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6. 2007年成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7. 200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8. 德国洪堡研究奖学金获得者。
9. 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