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公开:
[1]陈龙, 王骞玮, 常贯儒, 方辉平, 王俊波, 左锐, 孙悦, 徐圣友, 曹宇, 王爱东. 一种具有光催化性能的Cu-2O-MnO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 安徽省: CN116493020A, 2023-07-28.
[2]陈龙, 左锐, 郑玉船, 李长江, 黄飞, 王骞玮, 徐圣友, 曹宇, 孙银宇, 亓昭鹏. 一种具有光催化性能的Cu-2O-Bi-2O-3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 安徽省: CN116251598A, 2023-06-13.
[3]万顺利, 钱丽萍, 马明海, 徐圣友, 丁伟, 王亚兰. 一种深度去除水中重金属的纳米氧化铁-生物炭复合体、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P]. 安徽: CN108339520A, 2018-07-31.
[4]万顺利, 马钊钊, 薛瑶, 徐圣友, 钱丽萍, 马明海. 一种大幅提高废弃生物质吸附重金属的复合生物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P]. 安徽: CN104138748A, 2014-11-12.
[5]林匡飞, 孙雪, 张卫, 殷晓蕾, 苗优娜, 陆强, 蓝闽波, 刘莉莉, 赵宇侠, 徐圣友. 一种通过转基因斑马鱼胚胎模型测试纳米材料毒性的方法[P]. 上海: CN102023199A, 2011-04-20.
实用新型:
[1]郝展, 徐圣友, 俞志敏, 储昭升, 刘代伟. 一种湿地土壤采样装置[P]. 安徽省: CN220729677U, 2024-04-05.
[2]郝展, 徐圣友, 俞志敏, 储昭升, 刘代伟. 一种湿地土壤表土分层取样器[P]. 安徽省: CN220670988U, 2024-03-26.
[3]林匡飞, 张卫, 宋小毛, 贾楠, 徐圣友, 刘莉莉, 胡顺之, 李娜, 赵宇侠, 孙雪, 苗优娜. 一种有机物污染地下水的修复系统[P]. 上海: CN201567278U, 2010-09-01.
[4]林匡飞, 张卫, 殷晓蕾, 李晶, 周鹏, 徐圣友, 刘莉莉, 陈轶伦, 王伟平, 张雯, 余伟. 一种植物修复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模拟装置[P]. 上海: CN201530753U, 2010-07-21..
先后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Pedosphere》、《生态学报》、《中国环境科学》、《资源环境与工程》、《环境污染与防治》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10篇、EI收录5篇,ISTP收录2篇。 。
出版专著:
1、主编环境科学与工程“十二五”规划教材“环境影响评价”一部。
代表性英文论文:
1.XU Sheng-you, CHEN Ying-xu, LIN Qi. Promote removal of pyrene from Contaminated Soils by Trifolium Repens. PEDOSPHERE, 2009,19(2):265-272(SCI)
2.XU Sheng-you, CHEN Ying-Xu, Protein changes in response to pyrene stress in maize ( Zea mays L.) leaves.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2007, 49(2): 187-195.(SCI)
3.Xu S.Y., Chen Y.X., Wu W.X., Wang K.X., Lin Q. Enhanced dissipation of phenanthrene and pyrene in spiked soils by combined plants cultivation.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06, 363(1-3):206-215(SCI/EI)
4.XU Sheng-you, CHEN Ying-xu, LIN Qi, SHEN Chao-feng, XUE Sheng-guo , Uptake and accumulation of phenanthrene and pyrene in spiked soils by Ryegrass (Lolium perenne 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2005,17(5):817-822(SCI/EI)
5.XU Shengyou, CHEN Yingxu, RUAN Aidong, ZHANG Wei, LI Feng, CHEN Xincai, Proteomic Analysis of pyrene stress-responsive within plant roots.proceeding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sian-European Environmental Techology & Knowledge Transfer,2008, pp. 450-456(SCI/ISTP)
6.Chen XC, Shi JY, Chen YX, Xu XH, Xu SY, Wang YP. Tolerance and biosorption of copper and zinc by Pseudomonas putida CZ1 isolated from metal-polluted soil.Canadian Journal of Microbiology,2006, 52(4): 308-316(SCI)
7.Liang XQ*, Chen YX, Tian GM, Xu SY, The ecologically optimum application of nitrogen in wheat season of rice - Wheat cropping system. Agronomy Journal, 2008, 100(1): 67-72.(SCI/EI)
8.Ruan Aidong, He Ruo, Xu Shengyou. Purification of Microbial Ecosystem in Sediment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Health, Part A:Toxic/Hazardous Substance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2009,44(4): 397-405(SCI)
9.XU Sheng-you, CHEN Ying-xu. Proteomic Analysis of Pyrene Stress-responsive in Zea mays L. Leaves. Proceeding of the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LLUTION CONTROL AND RESOURCE REUSE FOR A BETTER TOMORROW AND SUSTAINABLE ECONOMY. 2005,pp.840-852
10.Wan Shunli*; Ma Zhaozhao; Xue Yao; Ma Minghai; Xu Shengyou; Qian Liping; Zhang Qingrui。Sorption of Lead(II), Cadmium(II), and Copper(II) Ions from Aqueous Solutions Using Tea Waste。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2014, 53(9): 3629-3635.
11.Wan Shunli*; Ma Minghai; Lv Lu; Qian Liping; Xu Shengyou; Xue Yao; Ma Zhaozhao。Selective capture of thallium(I) ion from aqueous solutions by amorphous hydrous manganese dioxide。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4, 239: 200-206.
12.Chen, Ran*; Ma, Minghai; Luo, Yi; Qian, Liping; Xu, Shengyou.Enhanced interfacial effect between CdS and ReS2 on boosted hydrogen evolution performance via phase structure engineering.Journal of Solid State Chemistry, 2022, 312: 123238.
13. Ran Chen,Qian Liping, Xu Shengyou,et al. In Situ Fabrication of CdS/Cd(OH)2 for Effective Visible Light-Driven Photocatalysis,Nanomaterials, 2023, 13(17), 2453- 2467
代表性中文论文:
[1]徐圣友, 郝展, 马明海, 陈然, 崔朋, 程东华, 石瑶, 杨兴业. 典型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及其源解析[J].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5 (01): 42-53.
[2]马明海, 罗毅, 陈然, 陶春军, 徐圣友, 钱丽萍. 4种水生植物腐解对人工湿地净化水西河的影响[J]. 环境保护科学, 2022, 48 (06): 116-120.
[3]姚李忠, 王中华, 徐圣友. 山岳型酒店能源强度与碳排放特征研究——以黄山西海饭店为例[J]. 地理科学, 2020, 40 (06): 965-972.
[4]马明海, 钱丽萍, 佘新松, 徐圣友, 万顺利. 基于翻转课堂的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改革与实证[J]. 高教学刊, 2020, (19): 129-132.
[5]徐圣友, 马明海, 程东华, 任璇, 俞雪琴, 胡波. 新安江(屯溪段)沉积物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研究[J]. 环境生态学, 2020, 2 (05): 95-100.
[6]程东华, 徐圣友. 土壤整段标本在课程教学与实习中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 2019, 47 (19): 271-272+276.
[7]徐圣友, 戴凯文, 吴亮, 张世能, 万顺利. 新安江(屯溪段)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的分布特征研究[J]. 黄山学院学报, 2015, 17 (05): 59-62.
[8]万顺利, 马明海, 徐圣友, 钱丽萍, 张庆瑞. 水体中铊的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J]. 水处理技术, 2014, 40 (02): 15-19.
[9]宋曰钦, 徐圣友, 徐龙. 听松湖水体水环境质量动态变化及评价[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4, 28 (01): 63-69.
[10]钱丽萍, 贾晓青, 张向东, 徐圣友, 马明海, 曹殿荣. 不同粒径医疗废物焚烧飞灰中重金属含量的试验研究[J].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3, 20 (05): 90-93.
[11]万顺利, 徐圣友, 张庆瑞, 钱丽萍, 马明海. 废弃茶叶渣净化水体中重金属的研究进展[J]. 水处理技术, 2013, 39 (08): 5-9.
[12]陈东风, 张世能, 徐圣友.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研究与实践——以新安江上游休宁县为例[J]. 黄山学院学报, 2013, 15 (04): 24-28.
[13]钱丽萍, 徐圣友, 马明海.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J]. 黄山学院学报, 2013, 15 (03): 132-135.
[14]赵海超, 王圣瑞, 焦立新, 杨苏文, 徐圣友. 洱海上覆水不同形态氮时空分布特征[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 (05): 874-880.
[15]马明海, 王宗庆, 钱丽萍, 徐圣友. 化妆品中铅和汞污染特征及评价[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2, 29 (03): 271-272.
[16]周俊, 徐圣友, 胡晓倩. P-25纳米TiO2在含酚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1, 27 (09): 774-775+779.
[17]马明海, 徐圣友, 张世能. 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 黄山学院学报, 2011, 13 (03): 128-130.
[18]马明海, 彭书传, 徐圣友, 钱丽萍. 重金属对好氧颗粒污泥性能的影响[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1, 34 (02): 159-161.
[19]马明海, 林燕萍, 徐圣友, 吴隽. 校园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及修复对策[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9, 25 (12): 1099-1101.
[20]杨莎莎, 林匡飞, 张卫, 徐圣友, 蓝闽波. 多尺度纳米SiO2对小鼠肝、肾和脾的急性氧化损伤[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5 (06): 834-838.
[21]徐圣友, 马明海.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科学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 黄山学院学报, 2009, 11 (03): 133-135.
[22]马明海, 彭书传, 佘新松, 徐圣友, 程东华. 电子垃圾中铅污染及对策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9, 34 (06): 58-60.
[23]苏爱华, 林匡飞, 张卫, 徐圣友, 杨莎莎, 张梅, 章立勇. 纳米TiO2对油菜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8 (02): 316-320.
[24]章立勇, 林匡飞, 徐圣友, 张卫, 张梅, 杨莎莎, 苏爱华. 硫酸盐还原条件下三氯乙烯的降解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9, 31 (02): 1-3.
[25]杨莎莎, 林匡飞, 徐圣友, 张卫, 苏爱华, 张梅, 章立勇. 多尺度纳米SiO2对水稻的生态毒理效应及临界指标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8 (01): 30-34.
[26]薛生国, 叶晟, 周菲, 田守祥, 王钧, 徐圣友, 陈英旭. 锰超富集植物垂序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 L.)的认定[J]. 生态学报, 2008, 28 (12): 6344-6347.
[27]徐圣友, 叶琳琳, 朱燕, 阮爱东. 巢湖沉积物中重金属的BCR形态分析[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8, (09): 20-23+28.
[28]陈继章, 张卫, 施倬嘉, 乔建江, 徐圣友, 张大年. 菲的微生物酶促降解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4): 1623-1626.
[29]林匡飞, 张卫, 徐圣友, 刘莉莉, Abdoul Nasser Ibrahim. 高等化工院校污染生态学课程教学实践[J]. 化工高等教育, 2008, (03): 29-31.
[30]徐圣友, 张福锁, 王贺, 姜学龄. 环境因子对苹果粗皮病发生的影响[J]. 果树学报, 2008, 25(01): 73-77.
[31]叶琳琳, 朱燕, 徐圣友. 微生物对巢湖沉积物生物可利用磷的稳定性影响[J].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07, (03): 339-343.
[32]徐圣友, 张世能, 沈超峰. 蛋白质组学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7,23 (03): 227-229+238.
[33]徐圣友, 陈英旭, 林琦, 吴伟祥, 王冬, 薛生国, 沈超峰. 玉米对土壤中菲芘修复作用的初步研究[J]. 土壤学报, 2006,43 (02): 226-232.
[34]徐圣友,曹万友,宋曰钦,方乐金. 不同品种竹笋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分析与评价[J]. 食品科学, 2005,26 (07): 222-227.
[35]徐圣友,张福锁,王贺,姚青,于忠范,姜学龄. 苹果树体氧化还原活性与苹果粗皮病的关系[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3, 8(03): 11-14.
[36]薛生国,陈英旭,林琦,徐圣友,王远鹏. 中国首次发现的锰超积累植物——商陆[J]. 生态学报, 2003, (05): 935-937.
[37]徐圣友,姚青,王贺,张福锁,于忠范,姜学龄. 对锰害敏感性不同的两个苹果品种枝条中锰的积累与分布[J]. 园艺学报, 2003,30 (01): 19-22+126.
会议论文:
[1]徐圣友, 马明海, 张世能, 程东华 & 阮爱东. (2009). Chemical Speciation of Heavy Metals from Xin'an River Sediments Using BCR Procedure. (eds.) 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论文集上卷 (pp.530-534).
[2]徐圣友, 姚青, 王贺 & 张福锁. (2002). Effect of Characters of Soil on Internal Bark Necrosis of Apple Trees. (eds.) 中国园艺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pp.300-305).
徐圣友:服务黄山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斑斓山石,奔腾河流,幽闭静水,先祖传承下地球上所有的美景,但我们却无法将美丽延续.这是一个急速发展的时代,资金快速流动,观念快速变换.但并非所有的变化都如繁星替代晚霞般优雅美丽,当人类的目光深入原始森林,当黑色的石油在地球动脉中流淌,当二氧化硫揉杂进碧蓝天空时,没有人能挽留住所有美景.
他的喜怒哀乐都与环境科学有关,为之而忧,为之坚守——黄山学院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徐圣友,长期从事环境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风险评价以及控制机理与技术研究,为我国环境科学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以及控制机理与技术是徐圣友博士的主要研究方向。博士论文以多环芳烃(PAHs)为研究对象,系统的探讨了PAHs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机理,通过对几种不同植物修复效率的比较研究,揭示了PAHs的环境行为规律,明确PAHs在土壤-植物系统的迁移转化途径;通过2D-PAGE蛋白质分离技术研究,寻找PAHs特异性降解功能蛋白,结合植物体内不同部位PAHs分布情况,阐明植物对PAH的吸收、累积与降解机理。
博士毕业后,他主要从事水环境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风险评价以及控制技术方面研究,先后申请了“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黄山市科技局重点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自然基金项目”以及现正主持研究的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基金“新安江(黄山段)水体磷污染特征、源解析与迁移规律研究(KJ2012A259)”各一项。系统的研究了新安江(黄山段)水体与沉积物污染特征与迁移规律,已经完成了新安江(黄山段)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初步确定主要污染重金属,并采用单因子指数与内梅罗污染指数相结合评价的方法对其超标现状进行评价。同时开展了新安江(黄山段)沉积物中污染重金属的释放机理及水生植物体内污染重金属的富集规律研究。
他开展新安江(黄山段)沉积物中磷污染特征研究,初步确定新安江(黄山段)水体磷污染特征,阐明了新安江(黄山段)沉积物中污染磷的释放机理,并采用室内模拟的方法进行沉积物中磷污染控制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新安江(黄山段)水体中总磷含量和可溶性正磷酸盐含量从源头至下段沿程变动幅度不大,除个别采样点浓度偏高外,基本上保持稳定,浓度较低;水体磷含量年内变化特征为:枯水期>丰水期。新安江(屯溪段)沉积物不同形态磷含量变化较大,人为干扰因素较多,新安江水质保护亟待加强。
作为省级特色专业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科建设带头人,徐圣友以环境工程研究所为平台,带领着一支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科研队伍,在水环境分析与评价、污染物的环境行为与风险评价、生态修复技术、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和利用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团队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主,辐射长三角,尤其是2011年成立的“大学生科研兴趣小组”实现教学相长,已成为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与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
经过几年的建设,环境科学科研团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先后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Pedosphere》、《生态学报》、《中国环境科学》、《资源环境与工程》、《环境污染与防治》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10篇、EI收录5篇,ISTP收录2篇……
所谓孤独与喧嚣相伴,清冷与辉煌相伴,他倾注的是科研人的忠诚。选择了科技事业,就意味着选择了默默的付出和无私的奉献;因为他始终坚信,寂寞的尽头是中国环保事业的强大。
因为坚信,所以坚守。
来源:科学中国人 2014年第2期
用不懈努力催化实验的“药剂”
——记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工程博士徐圣友
穿上白大褂,走进实验室,他是一名刻苦钻研的科研人员;穿上西装,提起公文包,他是一名兢兢业业的管理者;捧起教案,走上讲台他又是一名诲人不卷的教师。集多重身份于一身的他用不懈的努力和执著的追求,在科研之路上不断取得累累硕果。他就是第42批中国博士后基金一等基金获得者、安徽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科学教研室主任徐圣友博士。
在学习中不断自我提高
徐圣友大学就读的是生物学专业。“当时很多人提出,生物是21世纪的三大科技支柱之一”徐圣友说,除了兴趣之外,生物专业在当时所处的地位及其热门程度,是他选择该专业的又一原因。
徐圣友认为,不管专业是否适合自己,选择了就要认真对待。即使以后转专业,也要打好专业专业基础,以便触类旁通。理科与文科的学习大相径庭,实际操作能力在理科学习中尤为重要。在开展生物实践时,他们先后到上海动物园和天柱山进行动植物考察。这些实地考察与实践为他后来的学习和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野外实践中,徐圣友总结出一系列研究方法与思路。
除了学习方法之外,专注的态度同样必不可少。“认准一个专业,我就会不折不扣地去钻研”徐圣友说,在大学时他们的学习态度是极为认真的,每一节听课笔记都详尽仔细。当时,他们有一位擅长白描的植物学老师经常在黑板上描绘出植物,这些植物图他也原封不动地记在笔记本上。对于一般人来说,徐圣友的大学学习生活似乎有点单调。上午上课,下午做实验,晚上写实验报告,紧凑的学习安排,使其没有多少空闲时间。为了继续深造,他不得不再挤出时间,来到学校特设的通宵教室,为考研做充分的准备。在他的眼中,知识的汲取就是一种快乐。
科学的学习方法与认真的态度,让徐圣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量知识的掌握,为徐圣友以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
在攻关中体验快乐
甘甜的果实,往往总被历经艰辛者最先尝到。通过努力,徐圣友大学毕业时成功地考取研究生。随着知识结构的变化和视野的开阔,他觉得生物专业并不是他的最佳选择。而此时,环境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引起了徐圣友的注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健康,关注身边的环境。”他说,对环境的研究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更有意义和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徐圣友放弃了生物专业,重新选择了自己更喜欢的环境专业。
还在读研生时,受山东省烟台市农科院的邀请,他与几名工作人员一起开展环境因子与苹果粗皮病发病发生关系的项目研究。通过实地的考察与系统采用分析,他与队友最终查出了导致该片苹果树坏死的原因。徐圣友介绍说,那是一片“红富士”苹果林,查清果树致病原因后,当地人员进行了针对性治理并取得预期效果。成功完成第一个课题后,徐圣友不断加快步伐,研究了多个具有实践价值的课题,并发表论文10余篇。
很多人认为做科学研究很乏味、很枯燥,而徐圣友则不以为然。对于他来说,研究过程中充满了乐趣和挑战。每攻破一道课题,就会带给他无限的快乐。博士也是血肉之躯,情绪的波动在所难免。如何不让琐事影响研究呢?徐圣友有自己独特的调节方式。
在平时的科研中,当感到累或者烦躁时就出去运动片刻,踢踢球,缓解一下心情。“我觉得踢球是最能缓解压力,调节心情的。”徐圣友说,在读研时每周他会踢一两次球,还和几位德国朋友组织了球队。除了踢球,旅游和唱歌也是徐圣友常经选择的用来放松的好方法。读博士时,他还学会了打乒乓球。他觉得,球技是否精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打球的过程中能够获得乐趣。
让科研成果惠及更多人
2001年硕士毕业后,徐圣友来到黄山学院工作。学无止境,他在工作和教学之余不忘继续攀登,用闲暇时间不断的习,最终考入浙江大学攻读环境工程博士。2005年毕业后,他回到学校,继续在环境科研领域探索。
综观徐圣友的科研项目不难发现,他所选择的课题似乎都与实际保持着密切联系。微生物对巢湖沉积物生物可利用磷的稳定性影响、不同品种竹笋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分析与评价、苹果树体氧化还原活性与苹果粗皮病的关系、新安江(黄山段)沉积物中磷的污染特征及释放规律研究等一个个课题都联系着人们的生产或是身边的环境。徐圣友认为,科学研究来自于生产实践,但同样要运用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科研的价值。
2007 年暑假,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团总支组织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来到休宁县岭南乡。作为该院的老师及环境研究方面的专家,徐圣友带着他的小分队深入村前屋后,查看地形,了解环境,开展岭南新农村建设环境规划,为岭南乡环境规划提出合理化建议。他还为岭南地区新开发的景点——三溪风景区,提出可行性建议。他建议景区要边开发、边保护,以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管齐下,达到效果的最优化。他还建议当地农村设立垃圾收集点,以促使垃圾废品的合理回收,建立和谐自然的乡村环境。
近年来徐圣友主要开展污染物的污染途径、迁移转化规律、控制机理及风险评价研究,侧重于重金属、生源要素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环境行为和控制技术研究。在研究新安江(黄山段)沉积物中磷的污染特征及释放规律此课题时,他常带着自己的学生来到新安江源头,开展实地考察活动。日前,徐圣友以其在科研领域获得的创造性成果,荣获黄山市十大青年科技奖。他还成功获得第42批中国博士后基金5万元。
一次次成功、一项项突破,让徐圣友身上闪耀着夺目的光环。然而对于他自己而言,这才是科学研究的起步阶段,他还有更多的高峰要攀。如果把徐圣友的科研之路比成一项生物实验,那么他的不懈努力将是实验药剂发生反应的最好催化剂。
来源:黄山学院 2013-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