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性英文论文:
1 An Cheng-Bang, Zhao Jiaju, Tao Shichen, Lv Yanbin et al. Dust variation recorded by lacustrine sediments from arid Central Asia since ~15 cal ka BP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Quaternary Research, 2011
2 TAO Shichen, AN ChenBang(通讯作者), CHEN FaHu, TANG LingYu et al. Pollen-inferred vegetation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since 16.7 ka BP at Balikun Lake, Xinjia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0, 55
3 AN ChengBang, JI Duxue, CHEN FaHu , et al. Evolution of prehistoric agriculture in central Gansu Province, China: a case study in Qin’an and Li County.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0, 55 (18): 1925-1930
4 An Cheng-Bang, Chen Fa-hu, Loukas Barton. Holocene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Mongolia: A Review.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2008, 63 : 283–289.
5 Tang Lingyu, An Cheng-Bang(通讯作者),Pollen records of Holocene vegetation and climate changes in the Longzhong Basin of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2007, 17(12): 1445-1456.
6 An Cheng-Bang, Feng Zhao-Dong, Barton Loukas. Dry or Humid? Mid-Holocene Humidity Changes in arid and semi-arid China.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2006,25: 351-361
7 An Cheng-Bang, Tang Lingyu, Loukas Barton, Chen Fa-Hu. Climatic Change and Cultural Response around 4,000 cal. yr B.P.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Quaternary Research, 2005, 63(3): 347-352
8 An ChengBang, Feng ZhaoDong, Tang Lingyu. Environment change and cultural response between 8000 and 4000 cal. yr BP in the western Loess Plateau, NW China. Journal of Quaternary Science, 2004, 19:529-535
9 An ChengBang, Feng Zhaodong, Tang Lingyu. Evidence of a humid mid-Holocene in the western part of Chinese Loess Plateau.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3,48(22): 2472-2479.
代表性中文论文:
1 晚冰期以来乌伦古湖沉积物多指标高分辨率的古环境演化 赵永涛; 安成邦; 陈玉凤; 赵家驹; 周爱锋; 施超 干旱区地理 2014-03-15
2 陇东地区齐家文化时期木炭化石记录及其指示意义 李虎; 安成邦; 董惟妙; 王树芝; 董广辉 第四纪研究 2014-01-30
3 末次盛冰期新疆的湖泊记录及其气候环境意义 安成邦; 赵永涛; 施超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3-08-28
4 新疆托勒库勒湖孢粉记录的4.2 ka BP气候事件 陶士臣; 安成邦; 陈发虎; Kam-biu Liu; 唐领余 古生物学报 2013-06-15
5 新疆东部托勒库勒湖流域表土花粉初步分析 陶士臣; 安成邦; 赵家驹; 唐领余 第四纪研究 2013-05-30
6 文献记录的河西地区小冰期旱涝变化及其机制探讨 董惟妙; 安成邦; 赵永涛; 李虎 干旱区地理 2012-11-15
7 新疆巴里坤湖粒度组分分解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吕雁斌; 赵家驹; 黄伟; 陶士臣; 安成邦 沉积学报 2011-02-15
8 新疆巴里坤湖沉积物的碳酸盐分析 赵家驹; 吕雁斌; 安成邦; 陶士臣; 郑同明; 董惟妙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0-12-28
9 黄土高原六盘山天池记录的中晚全新世高分辨率气候变化及其意义 周爱锋; 孙惠玲; 陈发虎; 赵艳; 安成邦; 董广辉; 王宗礼; 陈建徽 科学通报 2010-08-05
10 甘肃中部史前农业发展的源流:以甘肃秦安和礼县为例 安成邦; 吉笃学; 陈发虎; 董广辉; 王辉; 董惟妙; 赵雪野 科学通报 2010-05-15
11 孢粉记录的新疆巴里坤湖16.7cal ka BP以来的植被与环境 陶士臣; 安成邦; 陈发虎; 唐领余; 王宗礼; 吕雁斌; 李志飞; 郑同明; 赵家驹 科学通报 2010-04-15
12 巴里坤湖孢粉浓缩物14C测年可行性研究 郑同明; 赵家驹; 安成邦; 陶士臣; 吕雁斌; 王宗礼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0-02-28
13 甘青地区史前农业发展与环境变化 安成邦; 吉笃学; 陈发虎; 董广辉; 王辉 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 2009-10-17
14 亚洲中部西风带控制区现代间冰期气候变化的西风模式 陈发虎; 陈建徽; 安成邦; 赵艳 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 2009-10-17
15 新疆巴里坤湖8.8cal.kaBP以来植被演替的花粉记录 陶士臣; 安成邦; 陈发虎; 唐领余; 吕雁斌; 郑同明 古生物学报 2009-06-15
16 中东亚干旱区全新世气候变化的西风模式——以湖泊研究为例 安成邦; 陈发虎 湖泊科学 2009-05-06
17 亚洲季风边缘区全新世气候变化的复杂性 陈发虎; 陈建徽; 安成邦; 吕雁斌; 于子成 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007-11-01
18 甘青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环境背景研究 安成邦; 董广辉; 陈发虎 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007-11-01
19 中东亚内陆干旱区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 陈发虎; 安成邦; 杨美临; 黄小忠; 于子成 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006-08-01
20 西部全新世环境快速变化与西部开发 陈发虎; 安成邦 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 2000-06-30
21 新疆东部全新世气候变化特征——以巴里坤湖为例 李志飞; 吕雁斌; 陶士臣; 安成邦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8-12-28
22 中全新世关中陕北陇东地区文化演变及环境驱动力 贾鑫; 王琳; 董广辉; 陈发虎; 安成邦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12-28
23 青海省长宁遗址沉积物元素对晚全新世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响应 董广辉; 贾鑫; 安成邦; 汪海斌; 刘姣; 马敏敏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8-04-28
24 陇中黄土高原全新世植被变化及干旱事件的孢粉记录 唐领余; 安成邦 自然科学进展 2007-10-15
25 中国农业起源研究综述 胡效月; 安成邦 安徽农业科学 2007-09-10
26 黄土高原西部4万多年以来植被与环境变化的孢粉记录 唐领余; 李春海; 安成邦; 汪卫国 古生物学报 2007-03-15
27 陇西黄土高原秦安地区全新世植被的讨论 钟艳霞; 陈发虎; 安成邦; 谢树成; 黄咸雨 科学通报 2007-02-15
28 甘青文化区新石器文化的时空变化和可能的环境动力 安成邦; 王琳; 吉笃学; 陈发虎; 王鹏 第四纪研究 2006-11-30
29 甘肃静宁地区晚更新世晚期高分辨率的孢粉记录及其反映的气候变化 李春海; 唐领余; 冯兆东; 汪卫国; 安成邦; 张虎才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05-20
30 末次盛冰期环境恶化对中国北方旧石器文化的影响 吉笃学; 陈发虎; R.L.Bettinger; R.G.Elston; 耿志强; L.Barton; 王辉; 安成邦; 张东菊 人类学学报 2005-11-15
31 黄土高原西部9~38kaBP的湿润气候 安成邦; 冯兆东; 唐领余; 赵传燕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4-08-30
32 蒙古北部Gun Nuur湖记录的全新世气候突发事件 汪卫国; 冯兆东; 李心清; 张虎才; 马玉贞; 安成邦; 郭兰兰 科学通报 2004-01-15
33 甘青地区全新世中期的环境变化与文化演进 安成邦; 冯兆东; 陈发虎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12-25
34 黄土高原西部全新世中期湿润气候的证据 安成邦; 冯兆东; 唐领余 科学通报 2003-11-15
35 甘肃中部4000年前环境变化与古文化变迁 安成邦; 冯兆东; 唐领余; 陈发虎 地理学报 2003-09-23
36 北极巴罗地区小冰期以来的冷暖事件 唐领余; 彭金兰; 安成邦; 张青松; 王国; 夏威岚; 潘洪玺; 童国榜; 张小平; 周忠泽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2-12-15
37 甘青地区中晚全新世植被变化与人类活动 安成邦; 陈发虎; 冯兆东 干旱区地理 2002-06-30
38 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高原的草原植被景观:来自分子化石的证据 谢树成; 王志远; 王红梅; 陈发虎; 安成邦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01-20
39 距今五千年左右环境恶化事件对我国新石器文化的影响及其原因的初步探讨 朱艳; 陈发虎; 张家武; 安成邦 地理科学进展 2001-06-30
40 沉积环境对孢粉组合影响的探讨——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朱艳; 陈发虎; 张家武; 安成邦 沉积学报 2001-06-30
41 大地湾遗址及其文化地位 安成邦; 陈发虎 兰州大学学报 2000-04-10
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教师完成伊朗黄土高原野外科学考察
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建设,加强中亚干旱区环境变化和粉尘记录研究,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魏海涛博士和王鑫博士分别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开展伊朗黄土高原现代间冰期粉尘-环境变化和新生代红粘土研究。这次野外考察历时1个月,在里海东侧、伊朗北部的伊朗黄土高原地区开展野外考察,并系统采集现代过程样品与第四纪沉积样品,于近日顺利完成伊朗黄土高原野外考察和样品采集,采集的样品全部托运回国。这是继王鑫博士2013年考察塔吉克斯坦之后,研究院教师再次对中亚干旱区的野外考察。
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的青年老师王鑫博士和魏海涛博士分别就伊朗黄土气候记录与全新世气候变化、伊朗黄土高原红粘土研究申请到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基金项目能够批准,说明研究院已经具有在全球视野下开展气候和环境变化研究的能力。
考察期间,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安成邦教授、陈建徽副教授、魏海涛博士与王鑫博士等同时参加了在伊朗戈尔干大学(GUASNR)举办的“Loess, Soils & Climate Change in Southern Eurasia”国际研讨会,与来自德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匈牙利、波兰、塞尔维亚、奥地利、伊朗等国家的50余位专家学者就黄土沉积、年代测试、干旱区过去环境变化等方面研究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同时展示了兰州大学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工作,增进了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在全球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去气候研究领域的影响。考察结束前,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教师魏海涛博士、王鑫博士与伊方戈尔干大学(GUASNR)副校长Abolghasem Khazaeian及Farhad Khormali教授就气候与环境领域的研究工作进行讨论,签署合作备忘录,推进双方的进一步合作。
伊朗位于亚洲西部,古称波斯,即所谓的“三洲五海之地”,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其主体是亚洲中纬度干旱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国有着友好的战略合作关系。中亚干旱区西自里海,东部与我国新疆接壤,是全球典型的中纬度干旱区,也是全球重要的粉尘源区,通过西风系统向全球范围内输送着大量的粉尘,对全球气候与环境产生深刻影响。对该区域气候环境演化过程的研究极有助于我们对亚洲内陆干旱区环境演化空间格局的探讨,更好地理解中纬度亚洲气候变化的“西风模态”,推动气候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重大影响的深入研究。伊朗黄土高原位于伊朗东北部,西与里海接壤,北部紧邻卡拉库姆沙漠。
来源:兰州大学新闻网 2014-12-17
兰大师生参加中国地理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
“中国地理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于10月24-26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召开。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和四川师范大学承办。本次年会主题是“中国地理学:面向未来、走向世界”。来自全国近40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700多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盛会。
为了宣传和交流兰州大学地理学领域的科研成果,进一步促进相关学科发展,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资源环境学院、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积极组织师生37人参加了本次大会。安成邦教授和陈兴鹏教授应邀主持了2个分会场,15名师生在8个分会场做了口头学术报告。
年会期间,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发虎教授主持召开了“教育部地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并与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史培军教授联合主持了“高等地理教育论坛”。地理学教指委副主任惠泱河教授(西安石油大学原党委书记)、鹿化煜教授(南京大学海洋与地理学院院长)、刘耀林教授(武汉大学资源学院院长)、王静爱(北京师范大学国家教学名师),以及臧淑英教授(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校长)等20多位地理学教指委委员、国内多位高校副校长、地学学院院长、副院长参加了这两个联合论坛。会上,陈发虎教授为全国地理学教指委委员颁发了聘书,地理学教指委秘书长、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张廷军教授对地理学教指委一年来的工作做了汇报,特别对地理学本科专业国家标准的制定情况做了详细说明。会议气氛热烈,大家畅所欲言,深入分析了我国高等地理学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措施和办法,并探讨了如何利用全国各级学术团体的力量推动我国高等地理教育事业的发展。
中国地理学会创立于1909年,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学术团体之一。该学会每两年举办一次大型学术年会,内容涵盖地理学研究各个方向和热点问题,是我国地理学领域最高级别的学术会议。为鼓励学术交流,进一步扩大学术影响力,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一直资助本院优秀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参加本次会议的近20人获得研究院资助。
兰州大学地学各院以本次全国学术大会为契机,向国内同行展示了兰州大学在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遥感与GIS等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极大地提高了兰州大学在地理学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力。通过会议交流,参会研究生对当前地理学的研究热点、未来方向以及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有了更为深入了解和把握,拓展了学术视野,也提高了对地理学科学研究的兴趣。
来源:兰州大学新闻网 2014-11-11
安成邦:见证西部环境变迁
生于斯长于斯,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教授安成邦与很多科研工作者有共同之处,从1998年在兰州大学地理系攻读硕士学位开始,他的人生注定与兰州大学有了千丝万缕割不断的缘分。安成邦在这里攻读完硕士、博士学位,实现了学生到老师的转型。
然而,与很多人不同的是,他选择驻扎的兰州大学地处我国西部,资源、气候、环境等各方面条件存在一定局限。几十年如一日,他无悔付出,将青春挥洒在这片广袤的土地。
一个负责任的科学家
曾有人说,负责任的科学家不仅要从个人好奇心出发去发现问题,更要时刻用关爱人类的责任心去衡量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个理念也是安成邦一直所遵循的,他始终认为:“科学研究中要注重创新,科学家要关注社会问题。‘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安成邦将这一理念贯穿于他不曾间断的科研课题之中。这些课题有的跨度很大,但所有这些研究都是西部文明、地质、环境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2010年,他参与“973”项目课题“西风区气候环境变化的特征与机制”;2012年,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西北干旱区末次冰期/间冰期气候环境变化的模式和机制”;2013年,他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人地关系研究”;2014年,他主持教育部重大科技项目“基于石笋和湖泊记录的季风边缘区全新世夏季风研究及事件研究”。
而在此之前,2005年,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青藏高原和中东亚干旱区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陇西黄土高原全新世中期环境变化与新石器文化演进的演进”;2006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区全新世气候变化的集成研究”,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中国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阶段的环境研究”;2007年,主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西部干旱区全新世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2009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新疆东部托勒库勒湖泊全新世气候环境演变研究”。
找寻人类适应环境的历史
因为工程建设的需要,陇西黄土高原有大量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需要发掘,一直以来,安成邦的科研都由此开展。这项需求为他负责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陇西黄土高原全新世中期农业发展与环境变化研究”提供了契机。
农业发展研究是国际学界的热点,而陇西黄土高原新石器文化类型齐全, 农业发展的历史悠久,是黄土高原农业发展的代表性地区,又是东西方农业交流的要道之一。
安成邦带领课题组成员,以陇西黄土高原为中心开展环境考古研究,详细研究全新世中期,重点是农业从发展走向繁荣的时期,围绕农业发展的过程和动力机制等核心科学问题。他们在明确科学问题的基础上,通过自然科学与考古学的紧密结合,从农业发展与环境变化相互响应过程中,探讨区域内旱作农业发生和发展的演化过程,探讨研究区的农业发展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最为重要的是,他们探讨了全新世中期陇西黄土高原环境的变化及其对农业活动的影响,尤其是植被状况的变化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进而探讨了陇西黄土高原全新世中期不同类型文化的时空变化等问题。研究成果表明,在面临着气候变化的威胁时,史前人类通过扩大资源利用范围等方式来适应气候变化。与此同时,研究结果在国内学术会议上报告,发表SCI论文3篇,核心期刊论文1篇,另有2篇SCI论文在评审中。
20年来,本着科学的精神,运用科学方法,安成邦带领团队,立足西部需求,挖掘出了很多深藏于自然事物背后的规律和本质,不断为人类的知识宝库增添新的财富。
来源:科学中国人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