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信息:
朱毅,女,1973年6月出生,贵州人,博士,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9-1994,贵阳医学院,医学士。
1994-2001,贵阳医学院,助教,讲师,基础医学部、临床医学院团委书记。
1999-2002,武汉大学,法硕士。
2003-2006,中科院植物所,理博士。
2006-今,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讲师。
学术兼职及社会任职:
1. 农产品贮运保鲜联盟副秘书长。
2. 《中国食品报》专栏作家。
3. 《家庭医学》专家组成员。
4. 《健康报》、《大众科技》等特约撰稿专家。
主讲课程:
1. 校公选课《药食兼用食品的保健功能》主讲教师。
2. 院必修课《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主讲老师。
培养研究生情况:
资料更新中……
教学成果:
贵阳医学院工作期间,担任辅导员年级获团中央、教育部联合表彰“全国先进班集体”。
研究方向:
1. 果蔬采后保鲜与生物活性物质功效研究。
2. 微藻综合利用生物技术。
3. 提高衣藻放氢效率的方法。
4. 培养微型藻的简便装置。
5. 一种大量提取藻蓝蛋白的简便办法。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产品产后品质劣变的调控技术”课题的子课题,项目名称:李子采后品质控制技术及活性物质提取研究,项目负责人,资助金额 10万元。
2.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名称:重金属污水的综合治理方法,项目负责人,资助金额4万元。
科研成果:
资料更新中……
发明专利:
1. 提高衣藻放氢效率的方法,专利号ZL 2005 1 0011297.2, 证书号288870(第一发明人)
2. 培养微型藻的简便装置,专利号ZL 2005 2 0022913.X, 证书号840152(第一发明人)
3. 一种大量提取藻蓝蛋白的简便办法200510059188.8(发明专利公开号)(第一发明人)
代表性论文:
1 干旱胁迫对芒草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赵春桥; 陈敏; 范希峰; 朱毅; 岳跃森; 张爽; 武菊英; 侯新村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11/15
2 不同生态型柳枝稷茎秆细胞壁组成特点与降解效率的差异 赵春桥; 范希峰; 侯新村; 武菊英; 胡跃高; 朱毅; 岳跃森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5/4/15
3 干旱胁迫对柳枝稷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赵春桥; 陈敏; 侯新村; 朱毅; 武菊英; 范希峰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3/15
4 不能把何首乌不当药 朱毅 生命与灾害 2014/12/20
5 国内外汞污染现状及管理措施 刘思妹; 朱毅; 郝睿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4/12/15
6 壳聚糖处理对萝卜芽苗菜品质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赵晓帼; 朱毅 北方园艺 2014/11/30
7 挑选洗浴用品的学问 朱毅 生命与灾害 2014/11/20
8 洋的,土的,大的,小的 朱毅 生命与灾害 2014/10/20
9 北京地区柳枝稷产量和品质的变化规律 范希峰; 李继伟; 侯新村; 朱毅; 岳跃森; 赵春桥; 武菊英 草业科学 2014/10/15 0:00
10 外源蔗糖对萝卜幼苗品质及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优先出版 赵晓帼; 朱毅; 罗云波 食品科学 2014/10/11
11 洋快餐:少吃为上 不吃也罢 朱毅 新湘评论 2014/9/16
12 这里的迁移静悄悄 朱毅 生命与灾害 2014/8/20
13 外源物质对十字花科芽菜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赵晓帼; 朱毅; 罗云波 北方园艺 2014/8/15
14 揭秘3D 打印人造肉 朱毅 生命与灾害 2014/7/20
15 避开来自阳光的紫外线 朱毅 生命与灾害 2014/6/20
16 莱茵衣藻的双酚A毒性效应及生物富集和降解作用研究 梁永莉; 季宏兵; 朱毅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4/6/15
17 说说H7N9的这些事 朱毅 生命与灾害 2014/5/20
18 地沟油和腰围 朱毅 生命与灾害 2014/4/20
19 利用ISSR和SSR标记分析芒荻类植物资源遗传多样性 李钰莹; 范希峰; 侯新村; 朱毅; 赵春桥; 武菊英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4/4/15
20 朱毅谈防护 怎样让自己不感染诺如病毒 朱毅 生命与灾害 2014/3/20
21 镉胁迫对萝卜幼苗生长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刘思妹; 朱毅; 郝睿; 蒋岚 北方园艺 2014/2/28
22 食品安全监管有力则民无戾气 朱毅 生命与灾害 2014/2/20
23 朱毅谈防护 抗雾霾食品真假论 朱毅 生命与灾害 2014/1/20
24 走出挨骂又挨打的转基因作物迷局 朱毅 饮食科学 2013/10/1
25 萝卜苗发芽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动态变化 优先出版 周晨光; 朱毅; 罗云波 食品科学 2013/9/18
26 不同豆浆及豆浆粉中异黄酮含量的比较 程真真; 朱毅; 郝睿; 翟百强; 罗云波 食品工业 2013/8/20
27 食用油为何分四个等级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朱毅 中国中医药报 2013/8/8
28 风马牛都相及的食品造假 朱毅 饮食科学 2013/7/1
29 地沟油检测技术及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杨静; 朱毅; 于新; 吴少辉; 黄晓敏 中国食品学报 2013/6/30
30 十字花科蔬菜中萝卜硫素含量的影响因素 周晨光; 朱毅; 罗云波 食品工业科技 2013/6/15
31 杀鸡给人看,还是杀鸡保人命 朱毅 生命与灾害 2013/5/20
32 冒充羊肉 此鼠非彼鼠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朱毅 健康报 2013/5/8
33 萝卜苗中异硫氰酸盐的提取工艺 赵功玲; 郝睿; 由宏; 朱毅; 罗云波 食品科学 2013/4/25
34 氮肥对两种沙性栽培基质中有机碳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朱毅; 侯新村; 武菊英; 段留生; 范希峰 草业学报 2013/4/20
35 说说肉鸡的家长里短 朱毅 饮食科学 2013/4/1
36 黄浦江打捞大量死猪“二师兄”的后事谁来管? 朱毅 北方牧业 2013/3/20
37 壳聚糖涂膜藕带的护色工艺研究 李珊; 朱毅; 傅达奇; 朱本忠; 左进华; 罗云波 北方园艺 2013/3/15
38 温度波动对草莓贮藏和货架期品质的影响 李珊; 朱毅; 傅达奇; 朱本忠; 左进华; 罗云波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3/2/20
39 壳聚糖涂膜藕带的冷藏保鲜变化研究 李珊; 朱毅; 傅达奇; 朱本忠; 左进华; 罗云波 食品科技 2013/2/20
40 魅影重重话双氰胺 朱毅 生命与灾害 2013/2/20
41 解决超标顽疾,不妨用重典 朱毅 科技潮 2013/2/5
42 塑化剂的前世今生 朱毅 中国包装工业 2013/1/20
43 壳聚糖涂膜藕带褐变的隔氧控制 优先出版 李珊; 朱毅; 傅达奇; 朱本忠; 郝睿; 罗云波 食品科学 2013/1/7
44 说说肉鸡的家长里短 朱毅 健康管理 2013/1/1
45 补品市场乱象:食用不当等于慢性自杀 朱毅 医药与保健 2012/12/1
46 海水驯化螺旋藻研究(英文) 关邵晨; 李依璇; 王干; 秦琅; 朱毅; 罗云波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2/7/15
47 平常之心螺旋藻 朱毅 家庭医学 2012/7/1
48 盐胁迫对柳枝稷苗期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范希峰; 侯新村; 朱毅; 武菊英 应用生态学报 2012/6/15
49 水分胁迫对柳枝稷生长和生物质品质的影响 朱毅; 范希峰; 武菊英; 段留生; 侯新村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2/4/15
50 添加沼液的BG11营养液微藻培养试验 霍书豪; 陈玉碧; 刘宇鹏; 朱毅; 彭高军; 董仁杰 农业工程学报 2012/4/15
51 两种沙性栽培基质下柳枝稷根系生长对施氮水平的响应 朱毅; 侯新村; 武菊英; 段留生; 范希峰 中国草地学报 2012/3/25
52 小心蘑菇被“增白” 朱毅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2/3/10
53 镉胁迫下萝卜幼苗的硫代葡萄糖苷含量变化研究 邱宇婷; 蒋岚; 朱毅; 罗云波; 林森 安徽农业科学 2012/2/20
54 海水驯化螺旋藻研究 关邵晨; 王璇; 李杰; 秦琅; 董仁杰; 朱毅 安徽农业科学 2012/2/20
55 莱氏衣藻鞭毛研究进展 秦琅; 朱毅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2/15
56 番茄microRNA基因沉默载体的构建方法 王云香; 左进华; 鞠正; 高超; 朱毅; 朱本忠 北方园艺 2012/2/15
57 杂交狼尾草作为能源植物的产量和品质特性 范希峰; 侯新村; 朱毅; 武菊英 中国草地学报 2012/1/25
58 草本能源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潜力 侯新村; 范希峰; 武菊英; 朱毅; 张永侠 中国草地学报 2012/1/25
59 一株螺旋藻溶藻菌的分离、鉴定及溶藻特性初步研究 优先出版 季方; 朱毅; 郝睿; 程辉彩; 董仁杰 食品工业科技 2011/12/30 11:15
60 利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确定转录因子RIN调控的靶基因 李玲; 傅达奇; 朱毅; 田慧琴; 罗云波; 朱本忠 生物技术通报 2011/12/26
61 8种萝卜籽油的组成与抗氧化活性 赵功玲; 郝睿; 由宏; 朱毅; 罗云波 中国油脂 2011/12/20
62 白茅根和连翘提取物对保鲜草莓的研究 蒋岚; 朱毅; 李茹 北方园艺 2011/11/15
63 从反季节蔬菜到植物激素 朱毅 家庭医学 2011/11/1
64 微波加热食品的安全性 蒋岚; 朱毅; 罗云波 食品工业 2011/9/20
65 北京地区新收获柳枝稷种子的萌发和出苗特性 范希峰; 侯新村; 武菊英; 左海涛; 朱毅 草业科学 2011/9/15
66 向环境镉污染说NO 朱毅 家庭医学 2011/9/1
67 萝卜苗中异硫氰酸盐的动态变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 赵功玲; 由宏; 郝睿; 朱毅; 罗云波 食品科学 2011/7/15
68 番茄中microRNAs研究进展 左进华; 王云香; 刘海萍; 马远征; 鞠正; 翟百强; 傅达奇; 朱毅; 罗云波; 朱本忠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1/5/20
69 白萝卜提取物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效作用 由宏; 郝睿; 赵功玲; 朱本忠; 朱毅; 罗云波 食品科学 2011/4/15
70 一个不能辜负的馒头 本报特约撰稿 朱毅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博士 大众科技报 2011/4/15
71 我们身边的镉污染有哪些? 朱毅 生命与灾害 2011/3/20
72 被念歪的经——一滴香 朱毅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博士 大众科技报 2011/3/8
73 从镉污染大米说开去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朱毅 健康报 2011/2/21
74 几种北方李果实不同生长时期的品质评价和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 由宏; 郝睿; 朱毅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摘要集 2010/11/4
75 Cd胁迫对受驯莱茵衣藻影响的非损伤微测初步研究 霍翔远; 季宏兵; 朱毅 现代农业科技 2010/6/20
76 说说食品防腐剂 朱毅 家庭医学 2010/3/1
77 食品添加剂之“色戒” 朱毅 家庭医学 2010/1/1
78 添加合成着色剂后饮料缘何褪色 栏目主持: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 朱毅 中国食品报 2009/11/16
79 水果保鲜力求经济环保 栏目主持: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 朱毅 中国食品报 2009/11/9
80 香肠如何传承与发展 栏目主持: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 朱毅 中国食品报 2009/11/2
81 浅谈食品添加剂 朱毅 家庭医学 2009/11/1
82 月饼应跳出礼品化的误区 栏目主持: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 朱毅 中国食品报 2009/10/5
83 喝珍珠奶茶有益吗?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朱毅 健康报 2009/8/24
84 用于文库筛选的植物瞬时表达载体的构建 褚华硕; 朱毅; 张京声; 田慧琴; 罗云波; 朱本忠 食品科学 2009/7/1
85 热带水果怎么选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朱毅 健康报 2009/6/22
86 选酱油先学看标签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朱毅 健康报 2009/6/8
87 皮革水解物的忏悔录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朱毅 健康报 2009/5/4
88 我为什么被严管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朱毅 健康报 2009/4/13
89 Y. Zhu, et al., 2007, A simple method for extracting C-phycocyanin from Spirulina platensis using Klebsiella pneumoniae,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74: 244-248 (第一作者)
荣誉奖励:
1. 贵阳医学院工作期间,数获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教学成果奖等奖励,担任辅导员年级获团中央、教育部联合表彰“全国先进班集体”。
2. 获中科院研究生院创新研究基金奖励,研究生院首批表彰三好生。
3. 荣获2011年度三九健康总榜微博博客锋锐人物奖,搜狐健康影响力奖,搜狐教育总榜风尚大使奖。
【中国食品机械设备网 人物专访】新《食品安全法》已于10月1日正式实施,这个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还未出台就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食品安全法》的尊严就在于它的执行,在一次次有示范效应的执行过程当中体现权威性。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
媒体:您认为中国目前食品安全总体质量如何?
朱毅:现在中国食品安全情况大步向前、总体向好。不管是统计数据还是媒体报道,都显示了总体质量的大幅度改善。大中城市的食品安全质量,和发达国家已经差距很小或者没有差距了。但目前低端市场还是假冒伪劣食品的倾销地,在城乡结合部以及城中村,劣质食品依然泛滥,还需要花大力气整治。
媒体:您感觉,公众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安全感提高了吗?
朱毅:公众的感受和实际情况并没有同步进行。合格率是客观数据,安全感是主观感受。我曾经在一篇论文中看到,食品安全问题依旧是当前不再沉默的大多数公众心目中,最重要的风险之一,甚至排在“交通事故”和“生产安全事故”之前,尽管后两者年死亡人数和发生概率都高得多。有趣的是,随着人们教育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状况的满意程度逐渐下降,中产家庭对食品安全的不满意和不信赖感是最强烈的。
媒体:在您看来,新《食品安全法》最大的亮点在哪里?
朱毅:最新,最严,最广。最新是内容新,对之前70%的条文进行了修订,从原来104条增加到154条,增加20多项制度。最严,处罚最严,问责最严,重典治乱,更好地威慑、打击违法行为。比如说,一个馒头两块钱、包子三块钱,哪怕10倍惩罚性赔偿,还是没什么威力,新法就规定赔偿至少1000元兜底。还有一些违法者不怕罚,但怕被关、怕被抓,新法严惩重处,该抓该关不含糊。对检测机构、认证机构、监管机构,乃至报道机构,一样会追责不留情面。最广,就是齐抓共管社会共治。
媒体宣传和公众认知应调整不切实际的心理期待值
媒体:新《食品安全法》要发挥最大作用,还需要什么样的配套措施?
朱毅:徒法不足以自行,孤法不足以独行。只一部《食品安全法》是无法涵盖食品安全问题需求的,所以关注焦点还应该投向配套的法规细则。
首先,对于小摊贩小作坊小餐饮,新法要求在明年10月1日之前,各地要制定具体管理办法。占GDP17.6%的食品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其中小微企业大约占了食品企业总数的80%,数量众多的小微企业无处不在,它们如果监管不好,很影响公众感受。所以,重头戏实际上在地方政府。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各地拿出行之有效的办法来。
其次,农业是食品安全的始发点,《农产品质量法》相当于食品安全源头保障者,所以,在新《食品安全法》正式启动以后,《农产品质量法》亟需修改、完善以和新《食品安全法》相呼应和无缝衔接,从而保持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尤其对农产品的产地、环境、化肥农药的投放使用规范、产品包装等的要求,都应该紧锣密鼓列入日程表。
再次,对于问题食品,除了防止生产出来,防止进入市场,还要防止没问题的食品在贮藏运输过程中变成问题食品,对从事食品贮存、运输活动的仓储、物流公司也应该出台相应细则加强管理。
最后,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的定义也需要尽快确定,除了电商平台,微商兴起的微信、微博怎么算,都应该明确。网售自制食品的规范管理也要及时出台,管是必须的,“妈妈的味道”、“姥姥的手艺”都必须纳入监管,才能保证网络的食品安全。比如出台《家庭自制食品管理细则》,前端经营有备案,中端平台常监督,后端行政严监管,各个环节都把实,让这种新兴售卖形态能够可持续地规范生存。
媒体:《食品安全法》是否越严越好?
朱毅:现在很多人还是觉得“取证难、检测难、责任认定难,”破解这三难是下一步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但同时,也要避免出现过度维权,这会伤害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因为本身也不是高利润行业,与之不匹配的高风险就有可能挫伤它们的积极性。
在食品生产领域有那么多的小微企业,对它们应该以帮扶、服务、引导为主,而不只是惩戒监管。适当放宽准入门槛,出台一些有可操作性的地区性规范和管理办法,让那些不能一下子达到硬件管理要求的食品小微生产业态,能继续生存下去,不断改善和提高,最终达到严要求高标准,这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和食品行业的丰富多彩都是有意义的。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不会一蹴而就,需要真诚以待的关心和循序渐进的耐心。尽管“拉出去斩了”符合普罗大众的朴素正义观念,但重罚和刑罚都不是万能的,更不可能赖其消灭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的不尽如人意是社会现有问题的综合反映,只有承认食品安全问题存在的必然性,承认严刑峻法消灭食品安全问题的不现实性,才能齐心协力将防线前移到防患于未然的建设中去。
媒体:如何保证新《食品安全法》的权威性?
朱毅: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才能树立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否则便是一纸空文、虚张声势,不可能发挥震慑作用。所以我认为新《食品安全法》的尊严就在于它的执行,在一次次有示范效应的执行过程当中体现权威性。需要提醒的是,目前媒体宣传和公众认知,都应该调整不切实际的过高心理期待值,这也是对新法的爱护和尊重。现在食品安全状况已经总体向好了,好比学生成绩,从不及格提高到60分是容易的,但从90分提高到100分是相当困难的。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5-10-12
我们做科普的专家也是一样,不偏不倚,才能形成公信力。当食品安全事件爆出,在大家沸沸扬扬、不知所措的时候,公众才会去选择相信你说的话。
对于很多人来说,认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是通过电视新闻节目。
近几年来,每每出现食品安全事件,电视屏幕上总会出现朱毅的身影,从《新闻调查》到《焦点访谈》,再到《新闻1+1》,她或为媒体报道提供技术支持,或普及公众最关心的科学知识,或表达自己对热点事件的看法。
在朱毅看来,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当下,公众很容易恐慌,这时就需要有专家站出来,把问题解释清楚,告诉公众危险在哪里、是否严重、如何有效地解决问题。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更理性地面对食品安全,也更有能力保护自己。而朱毅就愿意做一名这样始终冲在食品安全事件前沿的“救火队员”。
有文艺范儿的科普专栏
通过电视屏幕而为人们所熟知的朱毅,最早做科普的阵地并不是电视媒体,而是报纸。
朱毅还记得,自己最早开始写作的科普文章是在《中国食品报》上开设的专栏。“那时候,科普的对象也不是消费者,而是食品行业的从业人员,主要介绍一些与食品相关的新工艺和新技术手段等,比如茶饮料的工艺、如何让腊肉健康又好吃、香肠如何不用肠衣挤压成型等。一周写一篇稿子,坚持了整整一年。”
后来,随着读者的认可度越来越高,朱毅开设专栏的报纸也越来越多。“《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北京晚报》等报纸的专栏,我都在写。很多读者向我反馈说,平时很喜欢看我在《北京晚报》上的专栏《朱毅说》,因为觉得我能够把知识性的问题写得很有趣,很可爱,有文艺范儿。”这一点从朱毅专栏文章的题目,诸如《猴头菇不是猴子搬来的救兵》《开启植物变蛋的光辉岁月》《猪血五花肉银耳汤的抗霾战》等,就可见一斑。
如果说自己的科普文章还有点特色,朱毅自认为可能与她从事的研究领域有关。“我研究的专业内容是重金属污染和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当下中国正处于30年来工业快速发展遗留下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凸显的时期。在讲食品安全的问题上,我可能能够站在更宏大的环境的立场去看,提出一些不同的观点。比如,对于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来说也许是无害,但从环境安全的角度,我就觉得,如果添加的必要性没那么强,又对环境存在隐患,就倾向于不用。”
深度参与电视新闻报道
当然,透过电视媒体普及食品安全事件中的科学问题,是朱毅科普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最开始参与电视新闻报道,是因为有记者来找我做采访,后来相关采访就越做越多,像血燕报道、人造鱼翅事件、黄浦江死猪事件、地沟油等公众非常关心的议题,都有做过。”朱毅回忆说。
很多时候,朱毅不只是参与采访、解答问题,而是从报道前期就开始介入。“有些节目从报选题开始就找我一起商量,这个话题能不能做、有没有价值、切入口在哪里、做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我都会提供一些意见,教他们科学的方法,提供一些技术支持等。”
让朱毅印象深刻的一次就是2013年初,参与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做人造鱼翅的话题。“这个选题我和栏目组合作做了半年多,因为他们前期要有些暗访、跟踪拍摄等工作,我帮他们检验取来的样本是真是假等,还有其他很多工作。”
在朱毅看来,对于研究食品的科研人员来说,有些让公众迷惑的问题,其实背后的科学道理都非常简单,只要有兴趣去讲,就能讲得清楚。“比如镉米危机事件出来的时候,话题很敏感,公众的关注度特别高,我和白岩松老师做连线采访,我就告诉大家实际上不需要那么惊慌,超标超得最多的大米都还可以出口。可能说的也不是特别精准,但绝对是实事求是,同时也能够和公众进行很好的风险交流,把消费者的恐慌降低到正常水平,这就起到了作用。”
食品安全领域需要“风险交流”
由于时下国内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公众对于相关问题科普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在朱毅看来,与其仍然叫食品安全方面的科普,不如用“风险交流”四个字更为准确。“如今,大家都关注食品安全问题,风险交流就是让食品安全的各个相关方面都纳入进来。对于企业,我们科研工作者可以与之进行风险交流,告诉他们哪些地方有可能出问题。比如,如果我看到酒厂全部用塑料制品,我就会告诉他们可能会塑化剂超标。这时的科普就是以风险预警的方式呈现,把有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风险扼杀在摇篮里。”
而对于消费者,朱毅认为,首先要告诉大家,“覆巢之下难有完卵”。“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个风险社会,公众首先需要知道,狼可能会来。面对当前空气、土壤和水被污染的大环境,要明白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当中,环境问题狼出没,总会殃及食品安全,与环境相关的食品安全事件可能会层出不穷。让大家心中有数,少抱怨多治理,一旦出现问题不要过于恐慌。”朱毅说,“其次,如果狼真的来了,那相关专家就需要告诉公众,这些狼只是出来吓唬吓唬人,还是真的会造成实质性伤害,当不走运遇到危险的时候,又该如何保护自己。只有这样,在食品安全方面,民众才会更加理性。”
由于长期与媒体打交道,朱毅深知媒体需要抢时效性,又要保证真实,“这是很难的事情”。“所以,科研人员科普的对象也需要把媒体人纳入进来,让媒体人具备足够的科学素养,而不是只以吸引眼球为目的、夸大恐慌。”朱毅说道,“当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时,媒体人站到前面是应该的,有了问题当然不应该遮遮掩掩,但一定要做到客观分析。我们做科普的专家也是一样,不偏不倚,才能形成公信力。当食品安全事件爆出,在大家沸沸扬扬、不知所措的时候,公众才会去选择相信你说的话。”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5-06-26
朱毅,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如今,全国各地很多学校的门口,都成为无证摊贩的聚集地。如何保证孩子的食品安全,引导他们健康饮食?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
中国青年报:您怎么看“辣条”受热捧?
朱毅:其实说“辣条”受捧有点言过其实了。据我了解,很多中小学生不吃,至少是不经常吃这个。一些媒体片面报道把“辣条”炒起来了。“辣条”不仅在城市的学校不盛行,我最近在城乡结合部和农村调研发现,“辣条”也没想象中的那么多。
中国青年报:校门口一直是无证摊贩的聚集地,为什么这些“校门口零食”可以畅行无阻?
朱毅:一些孩子觉得学校食堂和家里的饭菜不合口味,就会想吃校外的零食。很多家长会给孩子零花钱,校园周边的小零食又琳瑯满目,对他们很有吸引力。“三无零食”走进校园里卖是极少见的,都是校门口推车式的摊贩,通常是“来无影去如风”。
中国青年报:您怎么看现在孩子们正餐以外的饮食,尤其是零食?您觉得这些食品存在什么问题?
朱毅:首先,这些小零食影响孩子的正餐,最大的问题是干扰孩子吃正餐时的营养摄入,使营养得不到充分吸收,影响生长发育。比如,一些人为了让小零食有很足的甜味和咸味,会加入很多甜蜜素和盐。像话梅、鱿鱼丝、海苔等,这些很咸的食物都是孩子们爱吃的,但它们含盐量很高,稍微吃一点也许就会超过孩子一天允许的钠摄入量。
第二,这些小零食的安全性堪忧。很多小零食都是小厂子生产出来的“三无产品”,在添加剂的使用方面,存在超范围和超量使用的问题。比如,商家会为了迎合孩子们的喜好违规添加色素,一些小糖果看起来五颜六色的,很有可能就是使用了不该使用的色素,或者色素的使用量超过了规定量。
中国青年报:要保障孩子们的饮食安全,您有什么建议?
朱毅:青少年食品应采取分级制度,对食品进行分级。有人建议,可将零食分为“可经常食用”、“适当食用”、“限制食用”3个级别。可经常食用的零食是指低脂、低糖、低盐类的零食,这些零食可以每天都吃,如水果、酸奶等。适当食用的零食是指中等量的脂肪、盐、糖类的零食,这些零食可以一周吃一两次,如巧克力、火腿肠等。限制食用的零食是指高糖、高盐、高脂肪类的零食,这些零食应该让孩子少吃或不吃,如话梅糖、炸鸡翅等。
对零食进行清晰分类,然后严格执行,有利于改善孩子的饮食习惯。
中国青年报:您觉得家长和社会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朱毅:饮食安全是需要社会共同努力的。在教育方面,要让孩子知道一些零食是不该吃的,这很重要,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进行教育。在管理方面,本着对青少年身体健康负责的态度,不仅要对校园内进行管理,校外也应该加以控制,可以由教育部牵头,由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一些有监管权的部门加以协调,共同打击校园周边的不合格食品。
还有一点就是,家庭和学校应多准备一些可口的食物,最好是营养和美味兼具。孩子们喜爱这样的食物,就不会去吃其他食物。家里可以准备一些健康零食供孩子们选择,他们也就不会“背着”家长在外面吃零食,从而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5-04-02
《环球财经大视野》328期:关注转基因食品
环球财经大视野: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朱毅
张宇:我们今天的话题关注转基因食品,现场嘉宾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女士。最近农业部批准了三种转基因大豆的进口,有人在网上说,为什么这么短的时间内批准了三种转基因大豆,有没有经过检查,有没有实验,有没有什么验证,这么快,所以大家认为转基因食品有问题,先请您介绍什么是转基因产品。
朱毅:就是把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去,改变这个生物的遗传物质,让它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这些方面,变成我们所需要的目标。如果以转基因为直接食品,或者是作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叫转基因食品。
张宇:我们经常看电影,比如说人基因突变,变成怪物了,大家同样想到食物,比如说大豆,好好种就好好吃,一旦转基因了,大豆会不会变成转基因变成怪物,潜在体内对我们审题健康产生影响?
朱毅:在2005年6月1日的时候,市卫生食品安全部门就转基因问题发布了一个,现代食品生物技术人类健康与发展以证据为基础的长达79页的一个报告,其中明确指出,目前国际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都经过了风险评估,他们并不比比传统的同类食品有更多的风险,欧盟委员会报告指出,所有转基因作物并为显示出给人类健康和环境带来新的风险,日本厚生省也明确高知日本的消费者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
张宇:不管怎么说转基因食品到底安全不安全,我们为什么要吃转基因食品,首先我们看,为什么我们吃转基因食品,换句话我们进口大豆干什么了,这次农业部批准了三种转基因大豆,一家是巴斯夫公司,是巴西的,也是很有名的公司,专门做转基因大豆的,还有是孟山都,这更是有名的百年老店,它有两个批号。它是有两个批号,然后巴斯夫是一个批号,公众会想,如果进口大豆,不进口行不行,我们进口大豆干什么了?
朱毅:大豆20%出油之后,剩下的就是豆粕,豆粕就是做饲料的,当下国内对豆油和对豆粕需求的缺口太大了,我们国产的大豆只是通过种植结构的调整,来改变不要进口的局面,估计是难以为继了。国有大豆产量就在1500万吨这个产量上徘徊,1998年是1160万吨,2007年2400万吨,2010年就是1650万吨,现在说萎缩,大概在1500万吨上下,但是国内的需求大概需要增加5000万吨的产量,相当于4.4亿亩耕地的面积,我们国内的水稻耕地面积大概就4.3亿亩,所以这个不进口是没有办法的了。
张宇:刚才你介绍了,我们目前国产大豆1500万吨,缺口是5000万吨,如果想弥补这个缺口,可以,把4亿亩种水稻的地,拿出来种大豆。
朱毅:我们整个东北三省才有3亿余亩的耕地,全部拿来都不够种,粮食安全是国家的重大战略,但在国内耕地和技术,无法满足,现在我们国人要吃更多的动物食品的强烈欲望的,进口大豆虽然不是我们最佳的选择,但是利弊相横也只能如此。
张宇:大豆跟动物有什么有关系?
朱毅:豆粕就是做饲料的,国产大豆原来是出口大国,后来变成进口大国,1996年是一个拐点,1996年开始,我们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朝英赶美,对动物的需求是极大的膨胀,就需要很多的饲料,牛转变为牛肉,从植物蛋白,转变成动物蛋白,这个转换率是7:1,猪肉是5:1,鸡肉是2:1,但是我们国家是牛羊,我们猪肉是吃的更多,鸡是排在后面的,鱼肉是2:1,我们太喜欢吃这种红肉了,红肉的消费量猛增,我们吃油的猛增,就导致我们500万吨的缺口。
张宇:刚才朱毅跟我们说了很有意思的数据,在十几年前,我们国产大豆还能够自给,但是就在十几年间,我们已经五千万吨的缺口,而且这缺口是因为中国老百姓膳食结构改变了。
朱毅:我们蛋白质经济结构改变了。
张宇:以前没有说每天一杯奶。
朱毅:现在目前城市居民,每天油摄入量就是50克,就是一两。过去十年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是一步并作三步的胖,平均增长的体重相当于西方人过去30年增加的体重,我们增加的体重都靠豆粕转换过来了,我们与胖同行的疾病也都增加了,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啊。
张宇:所以其实从这个角度来说,目前我们离不开进口的转基因大豆?
朱毅:如果我们这么吃下去的话,要让大家突然不吃了。
张宇:那不可能,但是少吃一点,有一点健康意识还可以。
朱毅:实际上我们吃得太油了,太肉了。
张宇:有人为对转基因大豆这么愤怒,外国据说都不吃,美国都不吃的,把转基因大豆出口,欧洲和日本都不吃?
朱毅:吃,他们吃的比我们多,以他们出口的量还剩下的量,这些年的总产量,他们人均吃下去的转基因大豆,应该是我们的两倍。
张宇:那日本和欧洲也要吃?
朱毅:而且日本转基因大豆油不标识的,我们国家强制标识。他认为转基因大豆油用大豆油做成的,是用转基因的大豆做成的,但是油里面没有转基因的成分了,所以不必标识,我们要求必须要标识,我们是来源标识,他是成份标识。
张宇:新财富时间,现场嘉宾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朱毅,刚才你说,不仅仅是中国人吃,其实欧洲、美国日本都在吃?
朱毅:没有办法了,现在到处都是转基因产品,我们中国吃的比较少的,最主要就是转基因大豆油,再有就是木瓜,其他都找不到什么,你到美国、日本、欧洲,他们吃的比我们多品种来说。
张宇:他们都有什么呢
朱毅:马铃薯、西红柿,种类比我们多。
张宇:我们进口转基因大豆,为什么?第一膳食结构改了,自己种的不够了,然后我们进口。第二,不仅中国人吃,其实国际上大家都在吃。
杨敏:都在吃,你挡不住了,低价是无往而不胜的策略,永远是市场的法宝,因此的话,实际上不管你嚷嚷着怎么样抵制,比如说欧盟以前抵制声音是最猛烈的,实际上他们一边抵制一边种,一边抵制一边吃。
张宇:前段时间有一个事儿,湖南黄金大米事件,当时有一个国际机构,然后到中国来,在湖南一个小学,试验这个黄金大米也是转基因食品,当时大家也特别愤怒,从这儿以后,大家觉得食品跟转基因有关了,一定是有危险。
朱毅:我觉得转基因以前就没有选好,如果叫补基因,国人就没那么害怕,一想到转,就有可能转出来一个什么东西,把我们的龙脉给断掉了,把我们的魂魄给收走了,如果叫补的话,那就好了。
张宇:一个是名称的问题,另外还有一个常识的东西在里面?
朱毅:还有是利益的问题,就是国人都觉得,这个不就是可能是美帝国主义灭我之心不死,还有觉得这个是孟山都跨国公司,他们得到了巨大的利益。还有就是引进进口种子的人,是不是有私心在里面,还有种转基因的作物的农民就是为了偷懒,就是为了让他们工作量减小,这些不可知的转基因的环境和健康的风险就由消费者来承担了,消费者没有看到它明确得到的利益,比如说降价,这个是隐性的,所以他就会反对。
张宇:现在很多人相信阴谋论,孟山都公司,你这么大的跨过国公司,你后面肯定有大财团或者幕后黑手来操纵你们,你来搞这个东西,要不然中国足球跟泰国比赛,怎么能踢个5:1呢,就是因为你吃了转基因的原因。
朱毅:你想想,要是11头猪在那个地方,也能挡住5个球。
张宇:新财富时间,环球财经大视野,现场嘉宾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刚才我们说欧洲人,美国人,很多国家都在吃转基因食品,欧洲美国没有食品安全这个问题,为什么他们的土地足够种出他们需要的粮食,但是中国人我们粮食安全一直在提这个事儿?
朱毅:我们18亿亩的红线,相当于我们转基因大头进口,也是相当于进口了4.4亿亩的耕地面积,可以从这个角度上理解。
张宇:所以有人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你搞转基因食品,如果我们来种转基因了,为什么?现在种子专利都在孟山都、巴斯夫这些跨国大公司受理面,你也要搞转基因,你得从人家手里买种子,那我的粮食安全也捏在你手里?
朱毅:大豆就说豆已至此,不转也罢,就这样了,就是大河分两边走,油咱们要吃,饲料需要那么大的量,就继续进口,我们继续发展我们非转基因大豆优势,我们的蛋白质含量会比它高两个百分点,我们的风味口感会更好,就去迎合某些还是想吃非转基因大豆那一部分人的需要,这个是中国大豆下一步的出路,但是转基因的玉米和转基因的水稻,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的科研储备,已经拿到安全的证书,但是还没有进入品种鉴定和种子经营许可证,和种子经营许可证,相当于蓄势待发,但是一直未发,但当发不发,最后就会留下很多的遗憾,错过历史发展的机遇。
张宇:我们除了大豆,也有玉米都在做转基因的实验?
朱毅:做得很好,我们国家研究大豆的科研人员就是1000余人,不是很多,之前没有做转基因的储备,但是玉米和大米不一样的,已经做的很成熟的,已经获得安全证书这样的地步,转基因抗虫水稻,都已经获得安全证书了,离商业化一步之遥了,这个一步之遥就碍于沸腾的民意,一直不能进入田间地头。
张宇:朱毅刚才你提到了,目前我们有了这样的技术,已经培育出这样的品种了,但是不能进入我们的餐桌是因为公众对它不了解?
朱毅:对,应该是公众认知不够,政府也碍于这种民意,觉得是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实际上网络上沸腾的民意,和网下的世界是两个世界,我觉得政府没有必要在这个事情上犹疑和不觉,这个都会阻碍了我们国家,抓住机遇站到不捱打的,要想不捱打,就必须要发展,这是没有办法的。
张宇:其实说到粮食安全,大家有两个担心,第一是不是健康,这个东西是不是有害的,第二就是说是不是足够,换句话说,想吃,没有吃,买不到的时候就是一个安全的问题。从粮食安全角度来看,现在湖南前不久有一个镉大米,有专家提出,说湖南因为是有色金属之乡,这么多年有色金属开采,把地污染了,污染之后,种出大米就是镉超标,对人体有害?
朱毅:它的半衰期很长,15到30年。
张宇:如果这样的话,这个地就不能种大米了。
朱毅:这个时候转基因技术就能大显身手,比如说把水稻里面的NRIMP5的基因敲除之后,它就会不吸收镉,在污染多严重的镉上都能够出淤泥而不染,独善其身,现在在实验室里面已经初步成功了,下一步就需要解决的,要让这个通道不吸收镉,还能吸收其他的有益微量元素,这样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应该来说,也是拯救现在目前的环境污染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生物学的法宝。日本已经是在做的很前面了。
张宇:如果湖南在这个时候种转基因大米,可能比现在种的水稻要好是吗?
朱毅:现在杂交水稻因为根系特别发达,吸收镉的能力,有的时候是比普通水稻是会更强的,现在在强要北稻南植,改变选育,出新的水稻品种,不附寄浮的品种。
张宇:不知道袁隆平听到您的观点,他会有什么敢想?
朱毅:他快马加鞭的再去筛选新的不吸收铬的品种。
张宇:新财富时间,现场嘉宾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刚才我们提到了这么多,从进口转基因大豆,为什么进口,不吃行不行,我们得出答案,不吃不行,为什么呢?膳食结构摆在这儿了,我们需要豆粕,需要猪饲料,同时还需要豆油。其实不仅中国人在吃,国外美国、欧洲、日本也在吃,另外粮食安全来讲,转基因是一个很紧迫的问题,涉及转基因问题就涉及更核心的,转基因是什么,种子?
朱毅:种子的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世界20家跨过种子公司,他拥有世界90%的育种技术和75%的种子贸易,我们国家的种子公司是全球之最,仅国有就2700多家,但没有一家市场份额达到10%。
张宇:为什么呢?
朱毅:没有一家净资产达到10亿,这就是我们国家的这个种子公司的一个机遇,孟山都在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什么样能够抓住这个历史机遇,现在呢我们国家大概就是计划经济时候的这种种子经济,就说科研人员在做这个科研人员只管育种,不管市场,育种研究、种子发育、技术推广,都是各层体系的,需要种子公司进入市场整合所有的力量,转基因玉米和转基因大米,应该是我们国家下一步种子公司的一个不应该要错失掉的,一个巨大的良机。
张宇:种子公司在产业链的上游?
朱毅:对。
张宇:这个时候如果把上游抓住了,我们粮食安全才有保证科研?
朱毅:它要是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产业的话,未来是不可限量的,如何找准进入市场的切入口,而且不要像孟山都,孟山都它的公关和科普都天天去和农民打官司。
张宇:好,再次感谢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做客今天的新财富时间,环球财经大视野。
来源:全景网 2013年06月18日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