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科技创新网
人才招聘
人才招聘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巩长旸——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硕士生导师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最后更新: 2024-11-23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免费注册为会员后,您可以...
发布专家信息 推广科研成果
建立专家网页 在线洽谈生意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专家信息:

巩长旸,男,1980年9月出生,博士学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2011计划”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生物治疗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创新药物研发综合大平台”学术带头人,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2015年国家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获2013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2013年四川省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理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纳米医学与工程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纳米肿瘤学分会委员,中国生物物理协会纳米生物学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纳米生物材料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物理协会材料生物学与智能诊疗技术分会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医学成像技术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四川省药学会纳米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第十三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第十三批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学术技术带头人,获2021年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项目。1999-2003年就读于四川大学生物工程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5年在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硕博连读),在著名肿瘤治疗学家魏于全院士的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研究工作。2010年获四川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同年7月起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型自组装基因、疫苗和药物递送系统、医用生物材料、纳米生物技术、肿瘤治疗。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科技部863重点项目“纳米生物材料研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基金项目。以第一发明人申报中国发明专利13项,其中13项已授权。现已发表SCI学术论文100余篇(所有工作均在国内完成),论文被引用XXX次,他引XXX次,h-index为33。其中,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在Nat Commun (IF 17.694), J Am Chem Soc (IF 16.383), Adv Mater (IF 32.086), Adv Funct Mater (IF 19.924), ACS Nano (IF 18.027), Adv Drug Deliver Rev (IF 17.873), Adv Sci (IF 17.521), Chem Eng J (IF 16.744), Biomaterials (IF 15.304), Small (IF 15.153), Small Methods (IF 15.153), Acta Pharm Sin B (IF 14.903), Nano Lett (IF 12.262)等国际杂志发表SCI论文100余篇(IF>10论文34篇,10>IF>5论文28篇),被Nat Rev Cancer, Nat Mater, Nat Biotechnol, Nat Commun, Chem Rev, Chem Soc Rev, Prog Polym Sci, Adv Drug Deliver Rev, Adv Mater, ACS Nano, Adv Funct Mater等国际SCI学术期刊引用XXX次,他引XXX次。三篇论文(ACS Nano, 2017; Biomaterials, 2013; Int J Pharm, 2009)入选ESI“高被引用论文”。研究成果已经作为他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并得到其他研究论文的证实。受Adv Drug Deliver Rev (IF 17.873), Nano Res (IF 10.262)等期刊邀请撰写特邀综述6篇。并受美国Nova出版社之邀,参与编写英文书 “Polymer Aging, Stabilizers and Amphiphilic Block Copolymers”. Editors: Liudvikas Segewicz and Marijus Petrowsky. Nova Publishers. 2011-1st Quarter.(ISBN: 978-1-60692-928-5)。由于相关领域研究工作受到国际重视,受主编之邀,任Chinese Chem Lett (IF 8.455), BioMed Res Int (IF 3.246)等学术期刊编委。为Nat Commun, 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Adv Sci, J Am Chem Soc, ACS Nano, Chem Eng J, Biomaterials, Small, Small Method, Nano Lett等50余种国际期刊审特邀稿人。

教育及工作经历:

200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获学士学位。

2010年于四川大学获博士学位。

2010年起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科研工作。

学术兼职:

1. 任职名称:中国抗癌协会;职务:青年理事会理事;首任时间:2019年2月15日;届数:第一届,第二届;任期年限:2019年2月15日至2027年7月14日。

2. 任职名称: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纳米医学与工程学分会;职务:常务委员;首任时间:2023年5月20日;届数:第二届;任期年限:2023年5月至2027年5月。

3. 任职名称: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纳米生物材料分会;职务:委员会委员;首任时间:2019年10月;届数:第二届、第三届;任期年限:2019年10月至2027年10月。

4. 任职名称:中国生物物理协会纳米生物学分会;职务:委员会委员;首任时间:2021年8月;届数:第五届;任期年限:2021年8月至2025年8月。

5. 任职名称:中国抗癌协会纳米肿瘤学分会;职务:委员会委员;首任时间:2021年10月;届数:第三届;任期年限:2021年10月至2025年10月。

6. 任职名称: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免疫学专业委员会;职务:委员;首任时间:2018年11月15日;届数:第八届、第九届;任期年限:2018年11月15日至今(第九届是2020年开始,好像六年一届)。

7. 任职名称:中国生物物理学会材料生物学与智能诊疗技术分会;职务:委员;首任时间:2021年8月;届数:第X届;任期年限:2021年8月至2025年8月。

8. 任职名称: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医学成像技术分会;职务:委员会委员;首任时间:2019年10月;届数:第一届、第二届;任期年限:2023年11月至2027年10月。

9. 任职名称: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纳米医学与工程学分会;职务:青年委员会委员;首任时间:2019年4月20日;届数:第二届;任期年限:2019年4月20日至2023年4月19日。

10. 任职名称:中国生物物理协会纳米生物学分会;职务:青年委员会委员;首任时间:2019年4月;届数:第五届;任期年限:2019年4月至2021年8月。

11. 任职名称:中国抗癌协会纳米肿瘤学分会;职务:青年委员会委员;首任时间:2018年8月6日;届数:第一届;任期年限:2018年8月6日至2022年8月5日。

12. 任职名称:四川省药学会纳米药物专委会;职务:委员;首任时间:2023年4月;届数:第一届;任期年限:2023年4月至2026年12月。

13. 任职名称: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幼药物研究与转化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职务:委员;首任时间:2023年9月;届数:第一届;任期年限:2023年9月至2026年12月。

期刊任职:

1. 任职名称: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SCI,IF 14.5);职务:青年编委;首任时间:2023年9月;届数:第三届;任期年限:2023年9月至今。

2. 任职名称:Chinese Chemical Letters(SCI,IF 9.1);职务:青年编委;首任时间:2018年5月;届数: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任期年限:2018年5月至2022年6月。

3. 任职名称: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SCI,IF 2.276);职务:编委;首任时间:2013年3月;届数:第一届;任期年限:2013年3月至今。

4. 任职名称:International Scholarly Research Notices;职务:编委;任期年限:2014年5月至2017年7月。 

5. 任职名称:Advances in Pharmaceutics;职务:编委;任期年限:2013年5月至2016年8月。

6. 任职名称:药学学报;职务:青年编委;首任时间:2023年9月;届数:第三届;任期年限:2023年9月至2022年6月。

7. 任职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职务:青年编委;首任时间:2023年3月;届数:第六届;任期年限:2023年5月至2025年4月。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更多..同类创新人物
 
 
Powered by kjcx.ac.cn 9.0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