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信息:
罗细亮,男,1976年12月29日出生,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院长,肿瘤标志物传感分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欧盟玛丽居里学者,泰山学者特聘教授。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99年,青岛科技大学获得学士学位。
2002年,青岛科技大学获得硕士学位。
2005年,南京大学获得分析化学博士学位。
2005.05-2007.03,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国家传感器研究中心,博士后。
2007.03-2008.05,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物设计研究院,博士后研究员。
2008.06-2011.02,美国匹兹堡大学,生物工程系,博士后研究员。
2011.03-2011.09,美国匹兹堡大学,生物工程系,研究助理教授。
2011.11-2013.10,英国牛津大学,化学系,高级玛丽居里学者。
2011年9月,被山东省政府选聘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
2014年2月起,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院长,以及肿瘤标志物传感分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学术兼职及社会任职:
1. 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员。
2. 国际材料研究学会会员。
3. 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员。
4. SCI期刊Journal of Nanomaterials的客座编辑。
5. 国际期刊Frontier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及American Journal of Nanomaterials的编委。
主讲课程:
资料更新中……
培养研究生情况:
资料更新中……
招生专业:
应用化学/分析化学
研究方向:
1. 生化分析
2. 纳米生物复合材料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 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2015-2017)。
2. 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2015-2017。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3-2016)。
4.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2-2015)。
5. 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 (2011-2016)。
6. 欧盟第七框架计划研究项目(2011-2013),28万欧元,完成。
科研成果:
1. 至今已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Biomaterials、Analytical Chemistry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6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5.0的有28篇。全部论文在SCI被引用2000多次,其中有6篇论文单篇引用超过100次,H-index 为22。
2. 在制备生物传感器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是生物识别分子的固定。实现生物识别分子简便、有效的固定,而又同时尽可能地保持其活性,一直是世界上众多科学家孜孜以求的目标。利用生物聚合物壳聚糖的电沉积特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罗细亮率先提出了通过电化学沉积壳聚糖,用于同时或依次固定纳米材料和生物识别分子制备生物传感器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制备生物传感器,简单有效且条件温和,普遍能够得到理想的结果。该方法提出后在国际上广受关注,目前已经被中、美、日和欧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们所广泛借鉴和采用,成为了比较有代表性的生物分子固定化和生物传感器制备方法之一。基于这一研究成果发表的3篇主要研究论文至今已被他人引用超过500次。
3. 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利用碳纳米管内腔来储存和可控释放药物,并发展了多种基于新型纳米材料的生物传感器件。罗细亮的研究实现了利用碳纳米管的内管来装载药物。储存的药物,通过简便的电化学刺激就能够以可控的方式释放出来,而且进一步的细胞实验证实由此释放出来的药物仍然保持有药物活性。这是首次报道利用碳纳米管的内管来装载并可控释放保持有活性的药物,研究结果发表在本领域顶尖期刊生物材料上,并被美国能源部的能源技术国家实验室作为新闻报道,认为这项技术将有效促进神经控制可植入装置的发展。
4. 发展了新颖的可控合成单根导电聚合物纳米线的方法,并研制了超灵敏的单根纳米线生物传感器。 利用单根纳米线来构建具有优异性能的纳米装置或器件,是目前世界上众多科学家所努力的前沿方向,但是单根纳米线在可控合成尤其是操控上的困难极大阻碍了这方面研究的进展。罗细亮制备了具有高度选择性和灵敏度的纳米生物传感器,其检测限低于1皮克每毫升,远远优越于其他类似的生物传感器。由于该传感器从合成到检测都采用可控的电化学技术,非常适合进一步研制超灵敏、集成化的纳米传感系统。
5. 首次构建了基于电化学阻抗技术的抗污染生物传感器,推进了可在复杂生物体系中直接测定的实用型传感器件的发展。 罗细亮研发的生物传感器,既可以方便地固定生物识别分子,又可以有效防止蛋白质的非特异性吸附。结合非法拉第型电化学阻抗检测技术的高灵敏度,该生物传感器可以对血液中的胰岛素进行直接检测而基本上不受污染和干扰。该生物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与医院的报告结果偏差相对很小,在疾病标志物的临床检测等方面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分析化学领域的权威期刊美国分析化学上。
6. 应邀为世界上第一部纳米科技百科全书撰写专章一章:纳米粒子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2013年,应化学领域的顶级综述期刊英国皇家化学会《化学会评论》的邀请,罗细亮结合自己的研究工作撰写了相关的综述论文,总结并展望了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和疾病标志物免标记检测这一研究领域,受到国际同行的极大关注。
发明专利:
1 一种复合型荧光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王卫;罗细亮 2014-09-13 2015-06-24
2 一种纳晶纤维素/PEDOT类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范金石;徐桂云;邵婉;刘国飞;罗细亮 2014-05-23 2014-08-13
论文专著:
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Biomaterials、Analytical Chemistry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6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5.0的有28篇。全部论文在SCI被引用2000多次,其中有6篇论文单篇引用超过100次,H-index 为22。开创了利用电沉积壳聚糖制备生物传感器的方法,已被世界上3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所广泛借鉴和采用,三篇主要论文他引超过500次。应邀为世界上第一部纳米科技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撰写专章一章:纳米粒子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代表性英文论文:
1 W. T. Wang, X. J. Fan, S. H. Xu, J. J. Davis*, X. L. Luo*. Low fouling label-free DNA sensor based onpolyethylene glycols decorated with gold nanoparticles for the detection ofbreast cancer biomarkers.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71 (2015) 51-56.
2 J. J. Wang, G. Y. Xu, W. Wang, S. H. Xu, X. L. Luo*. Enhanced Catalysis of Nitrite Oxidation with Copper-cobalt Bimetal Nanoparticles Electrodeposited on Carbon Nanotubes doped Conducting Polymer PEDOT Composite. Chemistry– An Asian Journal, 10 (2015) 1892-1897.
3 X. Hun, Y. Q. Xu, X. L. Luo*. Peptide-based biosensor for the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using magnetic particle-bound invertase and a personal glucose meter for readout. Microchimica Acta, 182 (2015) 1669- 1675.
4 Z. J. Du, X. L. Luo, C. L. Weaver, X. T. Cui*. Poly(3, 4- ethylenedioxythiophene)-ionic liquid coating improves neural recording and stimulation functionality of MEA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3 (2015) 6515-6524.
5 W. Wang*, C. Chen, X. X. Li, S. Y. Wang, X. L. Luo*. A bioresponsive controlled-release bioassay based on aptamer-gated Au nanocage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living cells.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51 (2015) 9109-9112.
6 Y. Q. Xu, X. Hun, F. Liu, X. L. Wen, X. L. Luo*. Aptamer biosensor for dopamine based on a gold electrode modified with carbon nanoparticles and thionine labeled gold nanoparticles as probe. Microchimica Acta, 182 (2015) 1797-1802.
7 T. Yang*, M. J. Chen, F. X. Nan, L. H. Chen, X. L. Luo*, K. Jiao. Enhanced electropolymerization of poly(xanthurenic acid)–MoS2 film for specific electrocatalytic detection of guanine and adenine. Journalof Materials Chemistry B, 3 (2015) 4884-4891.
8 Z. X. Zhang*, C. Y. Zhang, W. X. Luan, X. F. Li, Y. Liu, X. L. Luo*. Ultrasensitive and accelerated detection of ciguatoxin b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via on-line sandwich immunoassay with rotating magnetic field and nanoparticles signal enhancement. Analytica Chimica Acta, 888 (2015) 27-35.
9 N. Hui, S. Y. Wang, H. B. Xie, S. H. Xu, S. Y. Niu*, X. L. Luo*. Nickel nanoparticles modified conducting polymer composite of reduced graphene oxide doped poly(3,4-ethylenedioxythiophene) for enhanced nonenzymatic glucose sensing. Sensors and Actuators B:Chemical, 221 (2015) 606-613.
10 G. Sheng, G. Y. Xu, S. H. Xu, S. Y. Wang, X. L. Luo*. Cost-effective preparation and sensing application of conducting polymer PEDOT/ionic liquid nanocomposite with excellent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RSC Advances, 5 (2015) 20741-20746.
11 X. Hun*, G. L. Xie, X. L. Luo*. Scaling up electrochemical signal with catalytic hairpin assembly coupling nanocatalyst label for DNA detection.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51 (2015) 7100-7103.
12 W. Wang*, N. Zhao, X. X. Li, J. Wan, X. L. Luo*. Isothermal amplified detection of ATP using Au nanocages capped with a DNA molecular gat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ell lysates. Analyst, 140 (2015) 1672-1677.
13 M. Cui, J. D. Huang, Y. Wang, Y. M. Wu*, X. L. Luo*. Molecularly imprinted electrochemical sensorfor propyl gallate based on PtAu bimetallic nanoparticles modified graphene-carbon nanotube composites.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68 (2015) 563-569.
14 X. Hun, Y. Q. Xu, G. L. Xie, X. L. Luo*. Aptamer biosensor for highly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detection of dopamine using ubiquitous personal glucose meters.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209 (2015) 596-601.
15 S. H. Xu, P. P. Liu, Q. W. Song, L. Wang, X. L. Luo*. One-pot synthesis of biofunctional and near-infrared fluorescent gold nanodot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Pb2+ sensing and tumor cell imaging. RSC Advances, 5 (2015) 3152-3156.
16 W. T. Wang, W. Wang, J. J. Davis*, X. L. Luo*. Ultrasensitive and selective voltammetric aptasensor for dopamine based on a conducting polymer nanocomposite doped with graphene oxide. Microchimica Acta,182 (2015) 1123-1129.
17 N. Hui, W. T. Wang, G. Y. Xu, X. L. Luo*. Graphene oxide doped poly (3, 4-ethylenedioxythiophene) modified with copper nanoparticles for high performance nonenzymatic sensing of glucose.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3 (2015) 556-561.
18 G. Y. Xu, W. T. Wang, B. B. Li, Z. L. Luo, X. L. Luo*. A dopamine sensor based on a carbon paste electrode modified with DNA-doped poly(3,4- ethylenedioxythiophene). Microchimica Acta, 182 (2015) 679-685.
19 C. L. Kolarcik, K. Catt, E. Rost, I. Albrecht, D. Bourbeau, Z. Du, T. D. Y. Kozai, X. L. Luo, D. J. Weber, X. T. Cui*. Evaluation of poly(3,4- ethylenedioxythiophene)/carbon nanotube neural electrode coatings for stimulation in the dorsal root ganglion. Journal of Neural Engineering, 12 (2015) 016008.
20 C. L. Weaver, H. Li, X. L. Luo, X. T. Cui*. A graphemeoxide/conducting polymer nanocomposite for electrochemical dopamine detection: origin of improved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 2 (2014) 5209-5219.
21 J. S. Fan, W. Shao, G. Y. Xu, X. T. Cui, X. L. Luo*. Prepara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catalytic application of nanocrystalline cellulose doped poly(3, 4-ethylenedioxythiophene) conducting polymer nanocomposites. RSC Advances, 4 (2014) 24328-24333.
22 X. L. Luo, Q. Xu, T. James, J. J. Davis*. Redox and label free array detection of protein markers in human serum. Analytical Chemistry, 86 (2014) 5553-5558.
23 X. N. Liu, X. J. Yu, X. L. Luo*. Ultrasensitive iodidedetection based on the resonance light scattering of histidine-stabilized goldnanoclusters. Microchimica Acta, 181 (2014) 1379-1384.
24 W. T. Wang, G. Y. Xu, X. T. Cui, G. Sheng, X. L. Luo*. Enhanced catalytic and dopamine sensingproperties of electrochemically reduced conducting polymer nanocomposite dopedwith pure graphene oxide.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58 (2014) 153-156.
25 J. Wan*, G. Yin, X. J. Ma, L. Xing, X. L. Luo*. Highly Sensitive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Detection ofMercury (II) Ions Based on DNA-linked Luminol-Au NPs superstructure. Electroanalysis, 26 (2014) 823-830.
26 C. L. Weaver, J. M. LaRosa, X. L. Luo, X. T. Cui*.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drug delivery from graphene oxide nanocomposite films. ACS Nano, 8 (2014) 1834-1843.
27 G. Y. Xu, B. B. Li, X. Wang, X. L. Luo*. Electrochemicalsensor for nitrobenzene based on carbon paste electrode modified with apoly(3,4- ethylenedioxythiophene) and carbon nanotube nanocomposite. Microchimica Acta, 181 (2014) 463-469.
28 G. Y. Xu, B. B. Li, X. T. Cui, L. Y. Lin, X. L. Luo*. Electrodeposited conducting polymer PEDOT doped with pure carbon nanotubes forthe detection of dopamine in the presence of ascorbic acid.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188 (2013) 405-410.
29 X. L. Luo, J. J. Davis. Electricalbiosensors and the label free detection of protein disease biomarkers.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42 (2013) 5944-5962.
30 J. Y. Huang, I. Lee, X. L. Luo, X. T. Cui, M. Yun. Shadowmasking for nanomaterial-based biosensors incorporated with a microfluidicdevice. Biomedical Microdevices, 15 (2013) 531-537.
31 X. L. Luo, M. Y. Xu, C. Freeman, T.James, J. J. Davis. Ultrasensitive label free electrical detection of insulinin neat blood serum. Analytical Chemistry, 85 (2013) 4129-4134.
32 X. L. Luo, C. L. Weaver, S. S. Tan, X. T. Cui. Pure graphene oxide doped conducting polymer nanocomposite forbio-interfacing.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 1 (2013) 1340-1348.
33 X. Hun*, F. Liu, Z. H. Mei, L. F. Ma, Z. P. Wang*, X. L. Luo*. Signal amplified strategy based on target-induced strand release couplingcleavage of nicking endonuclease for the ultrasensitive detection of ochratoxin A. Biosensors& Bioelectronics, 39 (2013) 145-151.
34 T. Bryan, X. L. Luo, P. R. Bueno, J. J. Davis. An optimised electrochemicalbiosensor for the label-free detection of C-reactive protein in blood.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39 (2013) 94-98.
35 M. Y. Xu, X. L. Luo, J. J. Davis. The label free picomolar detection ofinsulin in blood serum.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39 (2013) 21-25.
36 G. Y. Xu, B. B. Li, X. L. Luo*. Carbon nanotube doped poly(3,4- ethylenedioxythiophene) for the electrocatalytic oxidation anddetection of hydroquinone.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176 (2013) 69-74.
37 T. Bryan, X. L. Luo, L. Forsgren, L. A. Morozova-Roche, J. J. Davis. Therobust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of a Parkinson’s disease marker in whole bloodsera. Chemical Science, 3 (2012) 3468-3473.
38 X. J. Yu, Q. J. Wang, X. N. Liu, X. L. Luo*. A sensitive chemiluminescence method for thedetermination of cysteine based on silver nanoclusters. Microchimica Acta, 179 (2012) 323-328.
39 I. Lee, X. L. Luo, J. Y. Huang, X. T. Cui, M. Yun. Detection of cardiac biomarkersusing single polyaniline nanowire-based conductometric biosensors. Biosensors, 2 (2012) 205-220.
40 X. L. Luo, C. L. Weaver, D. D. Zhou, R.Greenberg, X. T. Cui. Highly stable carbon nanotube dopedpoly(3,4-ethylenedioxythiophene) for chronic neural stimulation. Biomaterials, 32 (2011) 5551-5557.
41 J. Y. Huang, X. L. Luo, I. Lee, Y. S. Hu, X. T. Cui, M. Yun. Rapid real-time electrical detection of proteins using singleconducting polymer nanowire-based microfluidic aptasensor.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30 (2011) 306-309.
42 X. L. Luo, C. Matranga, S. S. Tan, N. Alba, X. T. Cui. Carbon nanotubenanoreservior for controlled release of anti-inflammatory dexamethasone. Biomaterials, 32 (2011) 6316-6323.
43 X. L. Luo, I. Lee, J. Y. Huang, M. Yun, X. T. Cui. Ultrasensitive protein detection using aptamer-functionalized singlepolyaniline nanowire.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47 (2011) 6368-6370.
44 I. Lee, X. L. Luo, X. T. Cui, M. Yun. Highly sensitive single polyanilinenanowire biosensor for the detection of immunoglobulin G and myoglobin.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26 (2011) 3297-3302.
45 X. L. Luo, X. T. Cui.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of conducting polymercoatings on magnesium surfaces in ionic liquid. Acta Biomaterialia, 7 (2011) 441-446.
46 Y. S. Hu, J. Y. Huang, I. Lee, X. L. Luo, X. T. Cui, M. Yun. Singlemetal and conducting polymer nanowires used as chemical/biomolecular sensors.Proceedings of 10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notechnology, (2010) 708-711.
47 X. L. Luo, X. T. Cui. Sponge-like nanostructured conducting polymers for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drug release. 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11 (2009) 1956-1959.
48 X. L. Luo, V. A. Pedrosa, J. Wang. Enzymatic nanolithography of polyanilinenanopatterns by usingperoxidase-modified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tips. 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 15 (2009) 5191-5194. (Selected as Very Important Paper, VIP)
49 X. L. Luo, X. T. Cui. Electrochemicallycontrolled release based on nanoporous conducting polymers. ElectrochemistryCommunications, 11 (2009) 402-404.
50 V. A. Pedrosa, X. L. Luo, J. Burdick, J. Wang. Nanofingers basedon binary gold-polypyrrole nanowires. Small, 4 (2008) 738-741.
51 X. L. Luo, A. J. Killard, A. Morrin, M. R. Smyth. Electrochemical preparationof distinct polyaniline nanostructures by surface charge control of polystyrenenanoparticle templates.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07) 3207-3209.
52 X. L. Luo, A. J. Killard, M. R. Smyth. Nanocomposite andnanoporouspolyaniline conducting polymers exhibit enhanced catalysis of nitritereduction. Chemistry-AEuropean Journal, 13 (2007) 2138-2143.
53 X. L. Luo, G. D. Vidal, A. J. Killard, A. Morrin, M. R. Smyth. Nanocauliflowers: ananostructured polyaniline-modified screen-printed electrode with aself-assembled polystyrene templat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n amperometricenzyme biosensor, Electroanalysis,19 (2007) 876-883.
54 X. L. Luo, A. J. Killard, A. Morrin, M. R. Smyth. In-situ electropolymerisedsilica-polyaniline core-shell structures: electrode modification and enzymebiosensor enhancement. Electrochimica Acta, 52 (2007) 1865-1870.
55 Y. Du, X. L. Luo, J. J. Xu, H. Y. Chen. A simple method to fabricate achitosan-gold nanoparticles film and its application in glucose biosensor. Bioelectrochemistry, 70 (2007)342-347.
56 X. L. Luo, A. J. Killard, M. R. Smyth. Reagentless glucose biosensor based onthe direct electrochemistry of glucose oxidase on carbon nanotube-modifiedelectrodes. Electroanalysis, 18 (2006) 1131-1134.
57 X. L. Luo, A. J. Killard, A. Morrin, M. R. Smyth. Enhancement of a conductingpolymer-based biosensor using carbon nanotube-doped polyaniline. Analytica Chimica Acta, 575 (2006) 39-44.
58 X. L. Luo, A. Morrin, A. J. Killard, M. R. Smyth. Application ofnanoparticles in electrochemical sensors and biosensors. Electroanalysis,18 (2006) 319-326.
59 X. L. Luo, J. J. Xu, J. L.Wang, H. Y. Chen. Electrochemically depositednanocomposite of chitosan and carbon nanotubes for biosensor application.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05) 2169-2171.
60 J. J. Xu, W. Zhao, X. L. Luo, H. Y. Chen. A sensitivebiosensor for lactate based on layer-by-layer assembling MnO2nanoparticles and lactate oxidase on ion-sensitive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Chemical Communications,(2005) 792-794.
61 X. L. Luo, J. J. Xu, Q. Zhang, G. J. Yang, H. Y. Chen. Electrochemically deposited chitosan hydrogel for horseradish peroxidase immobilization throughgold nanoparticles self-assembly.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21 (2005) 190-196.
62 J. J. Xu, X. L. Luo, H. Y. Chen. Analytical aspects of FET-based biosensors. Frontiers in Bioscience, 10 (2005) 420-430.
63 X. L. Luo, J. J. Xu, Y. Du, H. Y. Chen. A glucose biosensor based on chitosan–glucose oxidase–gold nanoparticles biocomposite formed by one- step electrodeposition. Analytical Biochemistry, 334 (2004) 284-289.
64 X. L. Luo, J. J. Xu, W. Zhao, H. Y. Chen. A novel glucose ENFET based on the special reactivity of MnO2 nanoparticles.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19 (2004) 1295-1300.
65 J. J. Xu, X. L. Luo, Y. Du, H. Y. Chen. Application of MnO2 nanoparticles as an eliminator of ascorbate interference toamperometric glucose biosensors. 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6 (2004) 1169-1173.
66 X. L. Luo, J. J. Xu, H. Y. Chen. Biosensors based on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32 (2004) 1395-1400 (in Chinese).
67 X. L. Luo, J. J. Xu, W. Zhao, H. Y. Chen. Glucose biosensor based on ENFET doped with SiO2 nanoparticles.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97 (2004) 249-255.
68 X. L. Luo, J. J. Xu, W. Zhao, H. Y. Chen. Ascorbic acid sensor based on ion-sensitive field-effect transistor modified with MnO2 nanoparticles. Analytica Chimica Acta, 512 (2004) 57-61.
代表性中文论文:
1 荧光金纳米簇的合成及其传感成像应用最新进展 徐升豪; 毛亚宁; 于锡娟; 罗细亮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8-15
2 聚天青A/辣根过氧化物酶电极的制备及性能 罗细亮; 焦奎; 孙伟; 王振永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2-28
3 聚天青A膜修饰电极的电化学特性及其对亚硝酸根的电催化性能 焦奎; 罗细亮; 孙伟; 王振永 分析测试学报 2002-06-25
10月30日上午,青科大康龙化成奖学金协议签订及发放仪式在四方校区举行。化工学院院长武玉民、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曲斌艳,化学院副院长罗细亮、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孙晓刚,康龙化成(北京)新药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付建民、高级执行总监刘容刚、副总监常江出席了仪式。
仪式上,武玉民在致辞中代表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分子与工程学院对康龙化成(北京)新药技术有限公司多年来的支持表示感谢,对康龙化成公司在学院设立奖学金表示欢迎。付建民在讲话中表示,企业在高校设立奖学金是对社会的一种回馈方式,康龙化成奖学金的设立使院企合作由单一的生源合作走向了教育、技术等多方面的合作。孙晓刚在讲话中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合作,鼓励在校研究生勤奋学习、开拓创新,为企业培养更多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最后,武玉民、罗细亮、付建民分别代表化工学院、化学分子与工程学院和康龙化成签署奖学金协议书,康龙化成公司高级副总裁付建民为获奖学生颁奖。
据悉,康龙化成(北京)新药技术有限公司自2015年起于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分子与工程学院设立“康龙化成奖学金”。本奖学金旨在表彰和鼓励成绩优秀且科学研究成果显著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来源:青岛科技大学 2015-11-2
荣誉奖励:
1. 2007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2. 2011年,获欧盟玛丽居里学者奖(Marie Curie Fellowship)。
3. 2011年,选聘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
4. 2014年,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近日,肿瘤标志物传感分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在青岛召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陈洪渊院士,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基金委分析学部主任、北京大学庄乾坤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张新荣教授等相关领域专家出席会议。会议由陈洪渊院士主持。青岛科技大学校长马连湘、副校长刘光烨分别会见了陈洪渊院士等与会专家。
据青岛科技大学肿瘤标志物传感分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罗细亮教授介绍,经过四年的发展,实验室在团队发展、平台建设、创新能力、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国内外影响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成效。2011-2014年,共发表SCI论文200多篇,影响因子大于5.0的93篇;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总经费5000余万元;培养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优青1人、山东省杰青2人,博士后5人,访问学者2人;筹集资金重点建设大型仪器共用平台,仪器设备总值3400多万元。
与会委员认真听取了重点实验室的工作汇报,充分肯定了实验室几年来各项工作取得的进展,一致认为实验室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进步,同时也就实验室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青岛科技大学)
来源:大众网 2015-07-31
——记青岛科技大学泰山学者特聘教授罗细亮
2014年8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4年度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名单,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院长罗细亮榜上有名,他也是青岛科技大学该项目今年唯一获得者。
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前身是1988年成立的应化系。2001年3月更名为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经过20多年的建设,现已形成以应用化学学科为支撑,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特色,初步发展成为以理工为主的教学研究型学院。罗细亮这次获得资助也意义非凡,不仅展示了青岛科技大学在化学研究方面的实力,而且给青岛科技大学带来了一股青春助力科研的新浪潮。
开启电分析化学之路
1995年,罗细亮高考失利,面对高出分数线仅一分的高考成绩,他很是纠结。一心向往的上海交通大学肯定是无望了,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复读,要么去青岛化工学院(现为青岛科技大学)应用化学系报到。思量再三,罗细亮选择了后者,进入算不上一级学府的青岛化工学院。这样的决定对于当时那些建议罗细亮复读的人来说也许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对于如今的罗细亮来说却是他当年最正确的选择。
青岛化工学院是最早有硕士点的高校之一,可以继续深造。从大一报到之日起,罗细亮的目标就是深造,他要靠自己的力量改变人生轨迹。
学校并没有让罗细亮失望,他到校后发现,学校里的教授们教学水平很高,很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课时十分充足。不仅如此,青岛化工学院的老师们对学生们一向要求严格,罗细亮还记得,当时他的毕业设计把实验做坏了,为此挨了老师的不少批评,直到他把实验做得完美,才过了老师的那一关。“正是因为我在学校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所以日后,当我在南京大学读博士及国外做博士后时,我的动手能力比其他名校来的学生甚至还要强。”罗细亮回忆道。
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很快就过去了,罗细亮不忘初衷,决定考研,这次没有犹豫,没有怀疑,他直接考取了本校研究生,跟随当时的校长、知名的学者焦奎教授,开始从事电分析化学的研究。2002年,硕士研究生学习结束后,他听取导师的建议考取了南京大学攻读博士,师从著名的分析化学家陈洪渊教授。从此,罗细亮牢牢的把握着自己的人生轨迹。
接下来的2005~2011年间,罗细亮先后在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国家传感器研究中心、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物设计研究院及匹兹堡大学生物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2月获欧盟玛丽居里学者,同年3月被美国匹兹堡大学聘为研究助理教授。
正当罗细亮在国外的发展顺风顺水的时候,他接到了母校青岛科技大学抛来的橄榄枝,希望他回母校工作,并申请山东省的泰山学者特聘教授。饮水思源,不可忘本,罗细亮当机立断,放弃了即将到手的绿卡,辞去了国外的工作,带着妻子和一双儿女,毅然回到了祖国,回到了青岛科技大学。
享受科研之趣
科研路上总是层峦叠嶂,没有尽头。作为科研人,如果没有点执著的劲头,就意味着终有一天你会在某一个山头前停滞不前。而对罗细亮来说,他热爱科研,享受科研的乐趣,在科研的路上,执著地翻过一坐又一坐高山。
在南京大学读博士期间,罗细亮在导师陈洪渊院士和徐静娟教授的指导下,开创了利用电沉积壳聚糖固定生物识别分子制备生物传感器的方法。
在制备生物传感器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是生物识别分子的固定。实现生物识别分子简便、有效的固定,而又同时尽可能地保持其活性,一直是世界上众多科学家孜孜以求的目标。利用生物聚合物壳聚糖的电沉积特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罗细亮率先提出了通过电化学沉积壳聚糖,用于同时或依次固定纳米材料和生物识别分子制备生物传感器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制备生物传感器,简单有效且条件温和,普遍能够得到理想的结果。该方法提出后在国际上广受关注,目前已经被中、美、日和欧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们所广泛借鉴和采用,成为了比较有代表性的生物分子固定化和生物传感器制备方法之一。基于这一研究成果发表的3篇主要研究论文至今已被他人引用超过500次。尤其值得指出的是,美国一流大学马里兰大学Gregory Payne教授领导的研究组,在他们发表的20余篇高水平论文里,高度评价了罗细亮的研究工作,明确表示罗细亮的研究工作是这方面最早的相关报道。2007年,罗细亮的博士学位论文在被相继评为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之后,又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科研永不止步
罗细亮并没有就此止步,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2005年,罗细亮申请了国外的博士后,先后赴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和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跟随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Malcolm Smyth教授和世界著名分析化学家Joseph Wang教授,在分析化学领域深造。2008年,考虑到生物化学与分析化学的结合日益紧密,而自己又缺乏生物的研究背景,为了拓展自己的研究方向,罗细亮又申请去了美国匹兹堡大学生物工程系,使自己的研究从化学和材料拓展到生物领域,有利于实现不同学科的相互交叉。
博士后研究期间,罗细亮在化学、材料和生物这几个学科的交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其中比较突出的贡献是,构建了新颖的药物释放体系,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利用碳纳米管内腔来储存和可控释放药物。
碳纳米管是目前国际上研究的热点,由于它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其在药物可控递送和释放方面的应用研究广受关注。理论上,碳纳米管的内腔是储存药物的理想纳米胶囊,但是如何实现药物在碳纳米管内的储存和释放,一直是个没有解决的难题。罗细亮的研究实现了利用碳纳米管的内管来装载药物。储存的药物,通过简便的电化学刺激就能够以可控的方式释放出来,而且进一步的细胞实验证实由此释放出来的药物仍然保持有药物活性。这是首次报道利用碳纳米管的内管来装载并可控释放保持有活性的药物,研究结果发表在本领域顶尖期刊生物材料上,并被美国能源部的能源技术国家实验室作为新闻报道,认为这项技术将有效促进神经控制可植入装置的发展。
罗细亮还发展了新颖的可控合成单根导电聚合物纳米线的方法,并研制了超灵敏的单根纳米线生物传感器。
利用单根纳米线来构建具有优异性能的纳米装置或器件,是目前世界上众多科学家所努力的前沿方向,但是单根纳米线在可控合成尤其是操控上的困难极大阻碍了这方面研究的进展。罗细亮制备了具有高度选择性和灵敏度的纳米生物传感器,其检测限低于1皮克每毫升,远远优越于其他类似的生物传感器。由于该传感器从合成到检测都采用可控的电化学技术,非常适合进一步研制超灵敏、集成化的纳米传感系统。
2011年,对于35岁的罗细亮来说,是非常特别的一年。当年2月,罗细亮获得欧盟第七框架计划国际合作项目的资助,成为英国牛津大学化学系的高级玛丽居里学者;3月,罗细亮被美国匹兹堡大学聘为研究助理教授,进入大学的教员系列;8月,罗细亮被山东省人民政府选聘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不同的机遇,在短时间内集中出现,通常会让人难以取舍。然而罗细亮没有过多的犹豫,他选择了回国发展。要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是他很早就形成了的一个朴素的观念。
2011年9月,罗细亮离开美国匹兹堡大学,回到了母校青岛科技大学。环境和条件的改变,不可避免会影响到自己的科研,为了把不利影响降到最小,罗细亮付出了几倍于别人的辛劳。他克服种种困难,从零开始组建自己的科研团队,建设自己的实验室,培养自己的研究生。同时,利用与国外的联系,罗细亮积极开展对外的合作交流,及时掌握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回国后的3年时间里,罗细亮基本上没有完整的节假日。3年过去,罗细亮自己的实验室和研究团队已经初具规模,逐步地发展壮大,并在生化分析领域开展了比较有影响的研究工作。尤其重要的是,罗细亮首次构建了基于电化学阻抗技术的抗污染生物传感器,推进了可在复杂生物体系中直接测定的实用型传感器件的发展。
在实际生物样品中以免标记的方法直接检测蛋白质,一直是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但是由于生物样品中其它成分的污染和干扰,多数生物传感器只能在缓冲溶液或高倍数稀释的样品中使用。罗细亮研发的生物传感器,既可以方便地固定生物识别分子,又可以有效防止蛋白质的非特异性吸附。结合非法拉第型电化学阻抗检测技术的高灵敏度,该生物传感器可以对血液中的胰岛素进行直接检测而基本上不受污染和干扰。该生物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与医院的报告结果偏差相对很小,在疾病标志物的临床检测等方面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分析化学领域的权威期刊美国分析化学上。罗细亮的这一抗污染生物传感器方面的研究结果,发表后很快就受到美国著名的分析化学家James F. Rusling教授的关注,他在为美国分析化学撰写的前瞻性评述论文中认为,该成果有望解决众多生物传感器所面临的非特异性吸附的难题。
作为一名年轻的科研工作者,罗细亮的思维是开放的,他从不固步自封,十分乐于与同行们交流。基于在研发纳米生物复合材料以及生物传感器件方面一系列出色的工作,罗细亮应邀为世界上第一部纳米科技百科全书撰写专章一章:纳米粒子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2013年,应化学领域的顶级综述期刊英国皇家化学会《化学会评论》的邀请,罗细亮结合自己的研究工作撰写了相关的综述论文,总结并展望了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和疾病标志物免标记检测这一研究领域,受到国际同行的极大关注。
一路走来,只有罗细亮自己清楚,他在科研的道路上付出了怎样的努力。罗细亮在青岛科技大学度过了七年的时光,七年,是一个人脱胎换骨的轮回,如今他又回到这里,并将在这里度过一个又一个七年,继续演绎自己一个又一个新的人生。
来源:科学中国人 2014年第11期
罗细亮教授,化学院博士生导师。2011年9月从美国匹斯堡大学回国工作,被山东省政府选聘为生化分析岗位泰山学者特聘教授。
罗教授2002年从我校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去南京大学攻读分析化学博士学位。2005--2011年先后在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国家传感器研究中心、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物设计研究院及匹兹堡大学生物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2月获欧盟玛丽居里学者,同年3月被美国匹兹堡大学聘为研究助理教授。
“科大培养了我”
罗细亮教授对母校青科大怀有深厚的感情,提到他在科大上学期间的经历,罗教授总是有回忆不完的故事,说不完的话题。
罗细亮在大学担任班长,是名比较活跃的学生。大学期间留个他深刻印象的是牛淑妍老师,他说当时牛老师经常和学生打成一片,经常和学生们一起看球。谈起母校恩师,罗细亮还提到夏少武、胡庆水、王光兴等老师。罗细亮本科跟着夏少武教授做本科毕业设计。夏少武教授做学问比较严谨,而当时罗细亮毕业设计做实验时自有一套,结果把实验做坏了,为此得到夏老师的不少批评,现在回想起来,罗老师真的很感谢指导过、批评过他的老师们。
罗细亮高中毕业于湖北大冶一中,是当地最好的一个高中,他成绩在高中一直出类拔萃,考大学时超过了分数线一分,第一志愿报考的是上海交大管理工程专业,而最后被当时叫青岛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录取。当时很多人劝他让他复读一年,以他的成绩会考上一所名牌大学,罗细亮有点犹豫是否听从别人的建议。后来他了解到青岛化工学院是最早有硕士点的学校之一,可以再深造,他感来这里读书也一样有机会改变人生轨迹,于是罗细亮选择来到青岛化工学院读书。来到之后,他发现这里的教授水平很高,实验课时充足。事实证明,他后来在南京大学读博士及国外读博士后时,他的动手能力比其他名校来的学生甚至还要强。“现在想想,这是我的基础知识及动手能力在本、硕研阶段打的比较牢固的原因。”罗细亮说。
刚到青岛化工学院的罗细亮还是性格还是偏内向的,校园活跃的社团文化氛围逐渐改变了他,他和舍友、同学一起参加十佳学生宿舍评比,十佳班级评比等活动,他越来越适应周围环境。罗细亮认为母校现在的社团文化比以前更丰富,这对学生们的全面发展相当有益。后来罗细亮当上了班长,班级评奖学金时,让他给班里学生打测评分,他没有私心给自己打高分,反而把自己的分数打低了些。大学毕业,与四年前是否来青岛化工学院犹豫的心理相比,这时的罗细亮更加坚定了自己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他对科大充满了感情,他说大学四年,母校培养了他,为他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而如果当时选择复读或者去其他学校读书,不一定能成就今日的他。
硕士研究生毕业时,罗细亮本打算参加工作,但是听了家人和他的导师焦奎老师的建议考取了博士,同时考上了青岛海洋研究所和南京大学,但是青岛海洋研究所的专业方向有点偏,所以他最终选择了南京大学。
科研路上的突飞猛进
在南京大学读博士期间,罗细亮来自内在的压力更多一些,他要证明自己不比那些来自名牌大学的学生差。在博士期间,罗细亮发表11篇论文,其中第一作者6篇。开创了利用电沉积壳聚糖制备生物传感器的方法。目前已经被中、德、欧、日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们所广泛借鉴和采用。成为比较有代表性的生物分子固定化和生物传感器制备方法之一,罗细亮发表的3篇主要论文,至今已被他人引用超过350次。美国一流大学马里兰大学Gregory Payne教授领导的研究组,在他们发表的20余篇高水平论文里,高度评价了罗细亮的研究工作,明确公开承认罗细亮的研究工作时这方面最早的相关报道。2007年,罗细亮的博士学位论文在被相继评为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之后,又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当然这种生物传感器也有自身的缺点,它的稳定性不够好。为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2005年5月,罗细亮申请了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都博士后,之所以选择这个学校是因为这个学校在传感器方面做的比较好,在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不到两年,罗细亮发表7篇论文,被收录到SCI期刊。考虑到关于传感器科研中心在美国,罗细亮准备去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深造,2007年3月15日,罗细亮离开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此时,让他感受最深的是西方人的绅士风度。得知他想离开爱尔兰,罗细亮的导师史密斯教授极不情愿他离开,但是他没有阻拦罗细亮。现在,罗细亮与斯密斯教授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来到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罗细亮在生物设计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员,跟从电分析杂志主编,导电聚合物研究成了他的主要研究方向。
首次制备的基于碳纳米管的纳米药物胶囊及性能优异的神经电极修饰材料。通过打开碳纳米管的两端并装入药物,然后电沉积导电聚合物来封闭碳纳米管的开端形式,实现了利用碳纳米管的内管来装载及释放药物。这是首次报道利用碳纳米管的内管来装载并可控释放保持有活性的药物,研究结果发表在本领域顶级杂志生物材料上,并被美国能源部的能源技术国家实验室作为新闻报道,认为这项技术将有效促进神经控制可植入装置的发展。
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罗细亮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化学和材料这两个领域,为了拓展自己的研究方向,向生物医药方向靠近,2008年6月,罗细亮又申请去了美国匹斯堡大学生物工程系。通过导电聚合物与碳纳米管电化学共沉寂,在微神经电极上形成了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的纳米复合物修饰层。这项研究工作为可植入神经电极提供了极为理想的修饰生物材料,为发展更实用的可植入电极和生物传感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研究结果获得审稿人高度评价,并一致同意直接发表在生物材料上。在罗细亮回国前,他所在的美国匹斯堡大学的研究已经进一步将该生物材料修饰的神经电极植入老鼠脑内,在神经刺激和神经信号传感器方面初步应用效果显著。
罗细亮提出的可控合成导电聚合物纳米结构及陈列的新颖方法,以及研制的超灵敏单根纳米线生物传感器、通过控制硬板表面的电荷,可以控制导电聚合物电化学沉积的方法,从而可控地合成了不同的结构的纳米材料。硬模板法在纳米材料的合成中被广泛应用,这是首次提出控制硬模板表面电荷能够合成不同结构的纳米材料。
“坚持下去,你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2011年3月,罗细亮因工作突出,被美国匹斯堡大学生物工程系聘为研究助理教授。在申请绿卡时,科大化学院负责人和人事处负责人与罗细亮取得联系,怀揣这一颗对国家对母校的赤忱之心,罗细亮放弃了美国的工作,回到了中国,他说要么不回来,若回来一定选择在母校工作,因为他在青岛生活了7年,在科大学习了7年,对青岛和科大怀有深厚的感情。
罗细亮坦诚地讲,国内科研条件和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让他欣慰的是他回来看到了科大的变化,离开科大10年之久,科大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是化学院科研实力上升了好几个台阶,已经跟国际有了接轨。
罗细亮在化学院的工作目前处于过渡期,他希望进一步组建自己的团队,以便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在科研上,他希望带出一支在分析化学领域有特色的高水平,走在国家科研前列的团队。课题方面,进一步开展服务社会实用型的课题,培养有致力于科研的、出色的研究生,也希望优秀的本科生进入课题组。同时,利用自身条件,与国外的建立常规稳定的联系,进行长期的交流合作。
罗细亮建议,如果大一、大二的学生有兴趣的话,早点进实验室接触课题研究比较好。虽然青科大不是顶尖学校,但罗细亮以自身的经历告诉同学们,只要有志于科研,有机会走出去开拓自己科研空间,坚持走下去,你总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来源:青岛科技大学报 2013-6-25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