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信息:
王硕,男,1969年7月14日出生于天津,天津科技大学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天津市特聘教授,天津科技大学“海河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食品营养与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9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环境科学系。
1999年,获得悉尼大学农业化学系博士学位。
2003.10-今,天津科技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4.9-今,教育部、天津市“食品营养与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9.1-今,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社会兼职及社会任职:
1. 天津市政协常委。
2.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青年科技委员会,主任委员。
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评审委员会污染物分委会委员。
4. 全国标准技术委员会食品样品专业委员会委员。
5. 中国微生物学会会员。
6.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食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总体专家组专家。
7. "十二五"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食品制造与安全技术主题专家组专家。
8.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
9. 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中国分委会委员。
10. 全国标准技术委员会食品样品专业委员会委员。
11. 核心期刊食品工业科技编委会委员。
12. 天津市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委员。
13. 天津市青年联合会十二届委员会副主席。
14. 国家首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家。
15. 天津市食品质量安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16. 北京奥运会天津赛区食品安全专家组成员。
17. 国内外十余种学术刊物的审稿人:如Journal of Agricultual and Food Chemistry,Analytical Chemistry,Analytica Chimica Acta等。
Editorial Experience
Member of editorial board of following journals:
1.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823)
2.LWT-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IF: 2.114)
3.Food Science (China)
4.Food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China)
5.Food Safety (China)
6.F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hina)
7.Food & Machinery (China)
8.Journal of Food Science (China)
主讲课程:
资料更新中……
培养研究生情况:
培养研究生220人。
招生情况:
1.招收博士研究生
(1)食品科学
(2)生物技术与食品工程
2.招收硕士研究生
(1)食品科学
(2)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从事研究的学科专业领域:
1. 食品科学
2. 食品安全
研究方向:
1. 小分子免疫检测理论和检测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2. “仿生抗体”合成与反应机理及替代生物抗体免疫检测理论和检测技术。
3. 食品加工过程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4.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主持了科技部863项目、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经费总额近2000万元。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食品科学。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合作局(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检测食品和环境样品中有毒物质的免疫化学方法及相关技术(Development of the complex of immunochemical methods for detection of toxic chemicals in food and environmental samples)。
3. “863”计划,食品加工过程安全控制工程化技术研究及设备开发。
4.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食品加工全过程多源安全在线检测与预警体系”。
5.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食品安全战略研究”。
6.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我国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研究”。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分子印迹膜仿生免疫分析方法的基础研究。
8. 科技部(863计划),化学农药多残留免疫快速检测技术系统性研究与产品开发。
9. 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食品快速检测与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设备开发研究。
10. 天津市科技攻关重大专项,食品安全与营养品质控制技术的研究。
科研成果:
1. 2006年,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 2008年,获天津市自然科学二等奖。
3. 2009年,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4. 2010年,“食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技术体系的建立与产品开发”项目成果获2010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5. 2011年,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6. 2012年,“食品安全危害因子可视化快速检测技术”荣获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6. 可转化成果:
(1)农兽药残留快速检测便携式装备箱。
(2)农兽药残留快速检测试剂盒及试纸条。
7. 所主持完成的天津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等项目“农药多残留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和开发”已经通过天津市科委组织的课题验收和成果鉴定,研究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8. 所主持研制的肺炎克雷伯菌检测试剂盒被澳大利亚国际发展署作为援助项目在越南广泛推广应用,参与研制的有机氯农药检测试剂盒已被美国EnviroLogix公司商业化,回国后又先后开发出了硫丹、西维因等农药的快速检测试剂盒和试纸条。
发明专利:
1 胶体金标记法快速检测西维因试纸条及其制作方法与应用 王硕;王俊平;张燕 2005/4/28 2005/12/21
2 一种用于蛋白同化激素免疫分析的酶标抗原及分析方法 刘冰;张燕;陆旸;生威;王硕 2015/5/22 2015/8/19
3 一种金属框架温敏型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王硕;郭婷;邓启良;刘冰;王俊平 2015/5/22 2015/8/19
4 一种检测青霉噻唑酸的免疫胶体金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 张燕;刘冰;生威;王硕 2015/3/6 2015/7/8
5 一种胶体碳标记抗体的制备方法及使用其制备的试纸条 刘冰;王玲玲;张燕;生威;王硕 2015/5/22 2015/8/19
6 一种基于上转换纳米粒子的传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王硕;郭婷;邓启良;刘冰;王俊平 2015/2/9 2015/5/20
7 一种上转换荧光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王硕;钱坤;王俊平;方国臻 2014/9/4 2014/12/17
8 一种吸附蜂王酸的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张燕;刘冰;陆旸;王硕;卫莎 2015/5/4 2015/8/12
9 一种速灭威压电免疫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王硕;王俊平;潘明飞 2014/9/4 2014/12/10
10 苄青霉噻唑酸人工抗原及其抗体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张燕;王俊平;王硕;江月明 2013/10/8 2014/1/1
11 莱克多巴胺分子印迹压电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王硕;孔令杰;王俊平;方国臻 2014/6/9 2014/9/3
12 一种抗除草剂伏草隆的特异性抗体 王硕;张燕;王俊平;生威;徐欣 2012/10/31 2014/5/14
13 绿豆过敏原抗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王硕;张燕;生威;王俊平;张洁琼 2012/10/31 2014/5/14
14 一种抗除草剂阿特拉津的特异性抗体 张燕;王俊平;王硕;生威 2012/7/11 2014/1/29
15 氯霉素免疫亲和凝胶检测柱 王硕;生威;袁萌;刘津涛;王俊平;张燕 2012/9/12 2014/3/26
16 烯啶虫胺半抗原、人工抗原和抗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王俊平;生威;张昕哲;王硕;张燕 2012/10/31 2013/2/27
17 重金属镉抗体及其在中药中镉残留检测的应用 王硕;王俊平;生威;王津 2011/10/25 2013/5/1
18 一种抗5-羟甲基糠醛的抗体 方国臻;张燕;王俊平;王硕;吕燕颜 2011/10/25 2013/5/1
19 一种抗除草剂莎稗磷的特异性抗体 王俊平;王硕;生威 2011/10/25 2013/5/1
20 一种同时识别喹喔啉-2-羧酸和3-甲基-喹喔啉-2-羧酸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段振娟;方国臻;易江华;王硕 2013/2/4 2013/5/15
21 杏仁过敏原蛋白amandin的制备方法 王硕;张燕;王俊平;张洁琼;谈超;生威 2012/10/31 2014/5/14
22 定量检测食品和中药中速灭威含量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王硕;生威;张燕;王俊平;张曙光 2010/12/27 2012/7/4
23 农药西维因快速检测用试纸条及其制作方法与应用 王硕;王俊平;张燕 2004/9/15 2005/3/2
24 一种吸附痕量组胺的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张燕;王硕;王俊平;戴洁 2012/10/31 2013/1/30
25 一种抗西地那非的特异性抗体 王硕;张燕;王俊平;王莉 2010/7/27 2012/2/1
26 一种吸附多种蛋白质的离子液体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 王硕;邓启良;王俊平;方国臻;袁士芳 2011/10/25 2013/5/1
27 一种新型离子液体毛细管整体柱的制备方法 王硕;邓启良;王俊平;汪羽 2011/10/25 2013/5/1
28 亚硝酸盐快速测定试剂盒及其应用 王硕;崔小军 2006/10/10 2007/3/28(已授权)
29 一种抗诺龙的特异性抗体 王硕;张燕;王俊平;王莉 2010/7/27 2012/2/1
30 一种富集痕量速灭威的金属有机框架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王硕;方国臻;钱坤;王俊平 2011/7/28 2013/1/30
31 一种抗农药敌百虫的特异性抗体 王硕;葛玉;王俊平;张燕 2009/9/3 2011/4/6
32 一种抗农药溴氰菊酯的特异性抗体 王硕;陆旸;王俊平;刘冰 2008/12/5 2010/6/23
33 一种抗农药速灭威的特异性抗体 王硕;孙晶玮;王俊平;张燕 2008/12/9 2010/6/23
34 二氧化硫快速测定试剂盒及其应用 王硕;崔小军 2005/11/25 2006/5/24(已授权)
35 兽药青霉素G降解物苄青霉噻唑酸人工抗原及其特异性抗体 王硕;江月明;王俊平;张燕 2009/10/19 2011/5/4
36 一种氯磺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方国臻;王俊平;郭璐;王硕 2010/9/6 2012/3/21
37 一种莱克多巴胺仿生抗体的制备方法 方国臻;王俊平;路晋萍;王硕 2010/7/21 2012/2/1
38 一种亚胺硫磷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方国臻;王俊平;殷慧龄;潘明飞;王硕 2010/7/21 2012/2/1
39 一种富集痕量速灭威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王硕;方国臻;钱坤;王俊平 2010/7/21 2012/2/1
40 一种甲巯咪唑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王俊平;潘明飞;王硕;方国臻 2010/7/21 2012/2/1
41 一种富集痕量苯磺隆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方国臻;王俊平;潘明飞;王硕 2010/7/21 2012/2/1
42 一种抗农药亚胺硫磷的特异性抗体 王硕;宋洋;王俊平;刘冰 2008/12/5 2010/6/23
43 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多残留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王硕;张鸿雁;郑文杰;张燕;王磊 2007/1/11 2008/7/16
44 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技术定量检测食品中伏马毒素B1含量的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王硕;王向红;郑文杰;张燕;权英 2007/1/25 2008/7/30
45 定量检测食品中恩诺沙星含量的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王硕;王忠斌;张燕 2007/11/22 2008/4/16
46 定量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新霉素B含量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王硕;徐蓓;王忠斌;张燕 2007/11/30 2008/4/30
47 呋喃唑酮代谢物3-氨基-2-恶唑烷酮的人工抗原、抗体及其制备方法 王硕;徐蓓;王俊平;张燕 2008/1/9 2008/7/9
48 定量检测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含量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王硕;王向红;郑文杰;张燕 2007/1/25 2008/7/30
49 甲醛快速测定试剂盒及其应用 王硕;崔小军 2005/11/25 2006/5/24(已授权)
50 一种富集痕量恩诺沙星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王硕;潘明飞;王俊平;方国臻 2008/12/5 2010/6/23
51 一种富集痕量莱克多巴胺的高分子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王硕;刘莉;王俊平;方国臻 2008/12/9 2010/6/23
52 定性检测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含量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王硕;王向红;郑文杰;张燕 2007/1/25 2008/7/30
53 用于磺胺类多种残留免疫分析的人工抗原和抗体及其制备 王硕;张燕;段振娟;张鸿雁 2006/8/8 2007/1/31
54 一种敌敌畏选择性分离功能材料的合成方法 方国臻;徐志祥;王硕;刘冰 2008/9/4 2009/1/14(已授权)
55 一种雌酮新型分子印迹吸附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 王硕;陈双;方国臻;张燕 2007/11/7 2008/8/6
56 一种雌酮选择性吸附功能材料的合成方法 王硕;徐志祥;方国臻;段振娟 2007/9/14 2008/3/12
57 苏丹红Ⅰ号吸附功能材料的合成方法 王硕;徐志祥;方国臻 2007/4/16 2007/12/26(已授权)
58 雌酮吸附功能材料的分子印迹无机聚合制备方法 王硕;徐志祥;方国臻;王俊平 2007/9/14 2008/5/28
59 用于磺胺类多种残留免疫分析的人工抗原的制备方法 王硕;张燕;段振娟;张鸿雁 2006/08/08 2010/11/03(已授权)
60 农药西维因快速检测用试纸条及其制作方法与应用 王硕;王俊平;张燕 2004/09/15 2008/04/23(已授权)
61 农药西维因人工抗原和抗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王硕;王俊平;张燕 2004/08/20 2008/06/04(已授权)
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 论文近五年被SCI他引951次,单篇最高他引80次,其中3.0以上18篇,4.0以上20篇,10篇发表在工程技术领域(I区)的顶级期刊上,7篇发表在II区的优秀期刊上,参编食品安全专著6部(英文3部)。
参与编写教材、著作:
1.《Biosensors and Biodetection》
2.《Rational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of Agrochemicals》
代表性论文:
1 非热加工技术对食品中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优先出版 王硕; 王俊平; 张燕; 郭峻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5/10/15
2 交叉引物等温扩增检测霍乱弧菌方法的建立 张霞; 高琳; 王淞; 赵良娟; 郑文杰; 王硕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5/9/10
3 卵转铁蛋白双抗夹心ELISA方法的建立 李晶; 王薇; 张燕; 陆旸; 王硕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5/9/10
4 莱克多巴胺仿生抗体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汤轶伟; 高子媛; 刘秀英; 高雪; 高静纹; 李敏; 王硕; 励建荣 中国食品学报 2015/8/30
5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对食源性化学危害物检测方法研究 宋洋; 王静; 王硕 中国食品学报 2015/7/30
6 食品安全检测中分子印迹聚合物传感器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王硕; 赵艺杰; 陆旸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2015/7/25
7 反式脂肪酸生成机理的研究 李昌模; 张钰斌; 李帅; 邓盈盈; 许冲; 王冠华; 王硕 中国粮油学报 2015/7/25
8 食品非热加工技术——超高压在蛋白质和淀粉改性中的应用 王硕; 黄薇; 王金荣; 王书军 中国食品学报 2015/6/30
9 “六结合”提高队伍建设水平 天津科技大学校长 王硕 组织人事报 2015/6/4
10 破损淀粉对焙烤面团中丙烯酰胺含量的影响 王书军; 辛全伟; 黄薇; 马毛毛; 王硕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5/5/25
11 第三代DNA测序及其相关生物信息学技术发展概况 杨悦; 杜欣军; 梁彬; 郭季冬; 程晓真; 王硕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5/5/20
12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蛋白SdrD的原核表达及抗体制备 杜欣军; 王学连; 李萍; 耿洁洁; 张洪娟; 王硕 动物医学进展 2015/3/20
13 分子印迹仿生传感器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孔令杰; 潘明飞; 方国臻; 何鑫磊; 夏寅强; 王硕 中国食品学报 2014/9/30
14 希夫碱壳聚糖-碳纳米管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戴炳业; 张民; 王硕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9/15
15 高校实践教学改革对卓越人才培养作用的探讨 王硕 才智 2014/9/5
16 不同培养基对紫色红曲霉发酵规律的影响 杨悦; 王硕; 杜欣军; 李萍; 程晓真; 梁彬 食品科技 2014/8/20
17 基因工程抗体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应用进展研究 优先出版 何扩; 张秀媛; 杜欣军; 王俊平; 王硕 中国粮油学报 2014/8/13
18 食品中农兽药残留检测新技术研究进展 优先出版 潘明飞; 王俊平; 方国臻; 王晓骏; 夏寅强; 王硕 食品科学 2014/7/30
19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动态 王硕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4/7/25
20 一种新型荧光传感器用于果糖的识别与检测 邓启良; 陈洋; 王阳; 张志俊; 苏日娜; 李燕丽; 王硕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014/4/25
21 食品中速灭威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汤轶伟; 高子媛; 魏立巧; 王硕; 李译; 兰建兴; 励建荣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4/3/25
22 速灭威荧光分子印迹聚合物研究 虞杨; 刘冬蕊; 汪羽; 方国臻; 王硕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4/3/20
23 红色影视剧对大学生信仰的涵化效果实证研究——以天津地区高校为例 李军松; 王硕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3/20
24 猪肉中多种兽药残留液质联用检测技术的研究 张骏; 王硕; 张燕; 何佳; 林安清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4/3/20
25 乳化剂对无溶剂体系合成1,3-甘油二酯的影响 李昌模; 刘春艳; 张虹; 王玉倩; 王硕 中国油脂 2014/1/20
26 碳纳米管固相萃取金属离子研究 曹梅荣; 董旭; 石楠; 方国臻; 王硕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4/1/10
27 HPLC双柱法测定低聚半乳糖的平均聚合度 张志国; 生庆海; 王硕 中国食品学报 2013/12/31
28 表面印迹技术用于蛋白质的识别研究 翟晓瑞; 邓启良; 袁士芳; 方国臻; 王硕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3/12/20
29 阪崎克罗诺杆菌PCR-RFLP分型方法的建立 王健; 杜欣军; 王硕 中国食品学报 2013/10/31
30 T-2毒素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试纸条的研制 徐小婧; 王俊平; 王霄雪; 谈超; 王硕; 张燕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3/9/10
31 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杏仁过敏原苦杏仁球蛋白 张洁琼; 高淑霞; 生威; 张燕; 王硕 食品科学 2013/8/25
32 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测牛奶中3种喹诺酮类药物 李源珍; 生威; 刘恩梅; 韩静; 秦沛; 王硕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3/8/20
33 食品中塑化剂残留检测技术最新研究进展 优先出版 汤轶伟; 魏立巧; 李译; 兰建兴; 王硕; 励建荣; 厉月桥 食品工业科技 2013/8/12
34 绿豆过敏原多克隆抗体制备及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 谈超; 高爱华; 张燕; 王宵雪; 徐小婧; 王硕 中国食品学报 2013/7/31
35 阪崎克罗诺杆菌ATCC 29544免疫原性蛋白的鉴定 王健; 杜欣军; 王硕 现代食品科技 2013/6/15
36 浅谈食品安全中风险交流的重要性 袁士芳; 王硕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3/6/10
37 β-兴奋剂盐酸克伦特罗残留检测方法最新研究进展 汤轶伟; 王硕; 励建荣; 孟良玉 中国食品学报 2013/5/31
38 酶联免疫法检测水中的伏草隆 张琳; 生威; 李伶伶; 那宇; 王硕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3/5/20
39 HPLC-ESI-MSn法鉴定大豆中12种大豆异黄酮的结构 瞿德敬; 王俊英; 王俊平; 王硕 现代食品科技 2013/4/15
40 动物源食品中聚醚类多残留液质联用检测技术研究 张骏; 王硕; 郑文杰; 许泓; 林安清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3/4/10
41 ICP-MS法测定饮用水、绿茶、大米中10种元素的含量 董旭; 何绍媛; 杜杰; 戴炳业; 石楠; 王硕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3/3/20
42 席夫碱键合硅胶富集测定痕量汞的研究 李春江; 王俊平; 李家乐; 王硕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3/3/20
43 QuEChERS方法在食品农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易江华; 段振娟; 方国臻; 曹梅荣; 王硕 中国食品学报 2013/2/28
44 一种新的等温扩增技术检测阪崎肠杆菌 张霞; 吴冬雪; 曲鹏; 刘红梅; 张宏伟; 高旗利; 郑文杰; 王硕 食品科学 2013/1/25
45 牛血清蛋白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分子识别性能 袁士芳; 王硕; 邓启良; 方国臻 现代食品科技 2013/1/15
46 硅胶载体氯霉素免疫亲和柱的制备 张灿; 周婷; 陆介宇; 段玉清; 王硕; 于娇 食品科学 2012/12/25
47 西维因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其与固相酶联免疫分析方法(ELISA)的比较 张灿; 王硕; 段玉清; 韩及华; 徐杰 食品工业科技 2012/10/1
48 动物源性食品中喹噁啉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范立鹏; 段振娟; 方国臻; 汤轶伟; 韩海涛; 王硕 中国食品学报 2012/9/30
49 固相比色快速检测油炸食品中油脂过氧化值 陈瑶; 安铁梅; 刘冬蕊; 李昌模; 方国臻; 王硕 粮油食品科技 2012/9/21
50 重金属汞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 方淑兵; 王俊平; 王硕; 张燕; 生威; 王津; 杨依锦 食品工业科技 2012/8/15
51 HPLC-MS法测定食品中生物碱的研究 秦军燕; 陈文; 夏寅强; 瞿德敬; 方国臻; 王硕 食品工业科技 2012/8/15
52 分散液液微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汞含量 王俊平; 李家乐; 王硕; 方国臻; 李春江 食品工业科技 2012/8/15
53 2-S-羧甲基-1-甲基咪唑的合成、表征及其应用 唐伟伟; 王俊平; 王硕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2/8/5
54 西维因抗体库的构建及特异性克隆的筛选 王硕; 刘昕煜; 吴懿娜; 杜欣军; 朱超; 张洁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2/7/5
55 饮用水中亚氯酸盐的暴露评估与危害分析 柴志妮; 王俊平; 王硕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2/7/5
56 中药中速灭威残留量的酶联免疫检测方法 张曙光; 王俊平; 生威; 张燕; 王硕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012/6/25
57 分子印迹在仿生免疫吸附分析中的应用 吕春晖; 王硕; 方国臻; 汤轶伟; 王岁楼 化学进展 2012/5/24
58 重金属铅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研究 杨依锦; 王俊平; 王津; 方淑兵; 王硕 食品与机械 2012/5/18
59 除草剂莎稗磷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高爱华; 谈超; 张燕; 王硕 食品与机械 2012/5/18
60 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法检测水样中的重金属镉 王津; 生威; 王俊平; 方淑兵; 杨依锦; 张曙光; 王硕 食品与机械 2012/5/18
61 磺酰脲类除草剂分子印迹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郭璐; 邓启良; 汪羽; 秦沛; 王硕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2/5/5
62 丙烯酰胺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王宵雪; 刘冰; 吕燕彦; 徐小婧; 方国臻; 王硕 现代食品科技 2012/4/15
63 除草剂扑草净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的研制 李伶伶; 张琳; 那宇; 生威; 王硕 现代食品科技 2012/4/15
64 阪崎克罗诺杆菌中转座子拷贝数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王菲; 杜欣军; 张荣; 徐桂香; 王硕 安徽农业科学 2012/4/1
65 无乳链球菌表面蛋白Rib基因克隆与重组表达 张荣; 杜欣军; 徐桂香; 王菲; 王硕 动物医学进展 2012/3/20
66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快速检测水和玉米中阿特拉津的残留 生威; 那宇; 张琳; 刘冰; 王硕 现代食品科技 2012/3/15
67 酶联免疫法检测6种中草药中亚胺硫磷的残留 杨丽; 生威; 谷传玲; 余桂春; 石曼; 王帅; 邓婕; 陈文洁; 王硕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2/3/5
68 检测乳粉中克罗诺杆菌属穆汀斯克罗诺杆菌的双抗夹心ELISA方法的研究 石曼; 生威; 杜欣军; 王帅; 杨丽; 余桂春; 郭柏雪; 王硕 食品工业科技 2012/1/1
69 食用油脂中缩水甘油酯检测方法的研究 石贞; 李昌模; 柴佳; 刘春艳; 王硕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1/11/28
70 饮用水中重金属的暴露评估 谷传玲; 王俊平; 王硕 食品工业科技 2011/11/1
71 生鲜奶中体细胞计数方法的改进 杜欣军; 郭睿莉; 董峰; 梁晶; 王硕 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分会场-“食品营养与健康”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2011/9/21
72 食源性阪崎肠杆菌耐药性分析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 王硕; 朱超; 杜欣军; 刘昕煜 食品科技 2011/9/20
73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离鉴定树莓叶中黄酮类化合物 叶晓珂; 秦沛; 李伟; 郭璐; 唐伟伟; 王硕 质谱学报 2011/9/15
74 地芽孢杆菌Y565-5分离鉴定及其木糖异构酶基因xylA的克隆表达和酶学性质 张洁; 黄志勇; 王钦宏; 王永莉; 王硕 微生物学通报 2011/8/20
75 青霉素G人工抗原的合成及其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研究 王硕; 江月明; 宋嘉嘉; 于姣; 杨泽林; 张燕 中国食品学报 2011/7/31
76 伏马毒素B_1酶标试纸条检测方法 权英; 詹月华; 张根华; 秦红; 丁建英; 王硕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1/6/5
77 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检测猪肉中的沙丁胺醇 郭柏雪; 生威; 余桂春; 石曼; 邓捷; 陈文洁; 王硕 食品工业科技 2011/6/1
78 苯脲类除草剂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刘恩梅; 生威; 韩静; 王硕 食品与机械 2011/5/18
79 HPLC-ELSD法检测液态奶中的低聚半乳糖 张志国; 王硕; 生庆海 食品与机械 2011/5/18
80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通用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王俊平; 余桂春; 刘冰; 杨丽; 王帅; 石曼; 王硕 现代食品科技 2011/5/15
81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食品中的磺胺类药物残留 韩静; 刘恩梅; 王帅; 李源珍; 王硕 现代食品科技 2011/5/15
82 气相色谱-电子轰击源质谱测定海产品中多溴联苯(醚) 王俊平; 姜小梅; 王硕; 丰帆; 赵云襄 食品工业科技 2011/3/1
83 基于分子印迹材料的雌酮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王硕; 何欢; 王俊平; 姚玉超; 宋国欣 食品工业科技 2011/3/1
84 沙丁胺醇直接酶联免疫快速检测的方法 王俊平; 赵云襄; 王硕; 殷慧玲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1/2/5
85 分子印迹材料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 王俊平; 姚玉超; 王硕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1/2/5
86 生物技术在军用食品中的应用与展望 郝利民; 陈强; 鲁吉珂; 曹小红; 王硕; 刘嘉喜; 穆军 食品科学 2011/1/15
87 ICP-MS法测定海产品中12种金属元素的含量 王硕; 张佳; 马晓星; 张智; 方国臻 中国食品学报 2010/12/31
88 肉蛋类食品沙门氏菌分离与菌膜检测 王硕; 赵金龙; 刘昕煜; 朱超; 杜欣军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0/12/5
89 定量检测食品中榛果过敏原成分 张霞; 张海英; 刘培; 吴冬雪; 张宏伟; 王硕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0/12/5
90 NMMO法制备天然纤维素/Ag+复合抗菌包装薄膜 金政伟; 王建清; 王硕; 徐梅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2010/11/26
91 西维因单链抗体基因克隆、表达及活性分析 王俊平; 张伟伟; 杜欣军; 吴懿娜; 董峰; 王硕 食品工业科技 2010/11/1
9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饮用水中6种痕量重金属元素 王俊平; 马晓星; 方国臻; 王硕; 殷慧玲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0/10/15
93 抗缺氧高能野战食品研究进展 郝利民; 吴天一; 贾士儒; 曹小红; 王硕; 邢新会 高原医学杂志 2010/9/20
94 双抗体夹心ELISA定量检测牛乳中酪蛋白方法的建立 王硕; 杨泽琳; 马冬月; 段素欣; 张燕; 李细芬; 江月明; 房立 食品科技 2010/9/20
95 离子交换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法检测食品中的5-羟甲基糠醛 张燕; 郭天鑫; 于姣; 丰帆; 王硕 食品科学 2010/9/15
96 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食用油中的邻苯二甲酸酯 王硕; 王琨; 朱华平; 方国臻; 陈静; 宋嘉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0/9/5
97 对位红新型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其选择吸附性能研究 宋佳明; 徐志祥; 王硕; 陈海华 中国食品学报 2010/8/31
98 NMMO法制备天然纤维素/Ag+复合抗菌包装薄膜 金政伟; 王建清; 王硕; 徐梅 第十三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0/8/21
99 草甘膦抗性基因的重组表达及ELISA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 王硕; 董峰; 杜欣军; 张伟伟; 吴懿娜 食品科技 2010/8/20
100 四环素人工抗原的制备与鉴定 王硕; 房立; 于姣; 李晓龙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010/6/25
101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酱油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 张燕; 丰帆; 姜小梅; 郭天鑫; 王硕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0/5/31
102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及其应用 吴懿娜; 杜欣军; 张伟伟; 董峰; 王硕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0/4/18
103 氯霉素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方法研究 张灿; 马海乐; 王辉; 周凡琨; 王硕 食品科学 2010/4/15
104 增强化学发光酶免疫法对猪肉中盐酸克伦特罗的检测 王硕; 李细芬; 生威; 张燕; 杨泽琳; 方国臻 分析测试学报 2010/3/25
105 基于DNA的分型方法有助于食源性病原体的鉴定 Martin Wiedmann; Kendra Nightingale; 王硕 中外食品 2010/3/20
106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人工抗原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张燕; 马冬月; 段素欣; 姜小梅; 王硕 食品与机械 2010/3/18
107 阿维菌素特异性半抗原合成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王硕; 于姣; 刘冰; 郭天鑫; 江月明; 宋嘉嘉 食品与机械 2010/3/18
108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猪肉及牛奶中磺胺二甲嘧啶残留 张佳宜; 张燕; 王硕 中国食品学报 2010/2/28
109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婴幼儿奶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方法研究 方国臻; 张超; 郑广奇; 王硕 中国食品学报 2010/2/28
110 关于建设高水平重点实验室的调研报告 王硕 中国轻工教育 2009/12/25
111 有机磷农药氯亚磷 亚胺硫磷半抗原的合成与人工抗原制备 葛玉; 刘冰; 王硕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09/12/25
112 国际饮用水安全评价 王硕; 朱华平; 柴志妮; 谷传玲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9/11/5
113 虾中硫丹残留的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的研究 刘俊伟; 王俊平; 张鸿雁; 王玮; 方国臻; 王硕 中国食品学报 2009/10/30
114 基于核密度估计的饮用水安全风险评价 朱华平; 温新; 戴炳业; 王硕 中国食品学报 2009/10/30
115 有机磷农药半抗原及人工抗原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刘冰; 葛玉; 王硕 农产品加工(创新版) 2009/10/30
116 色谱及免疫分析在氰戊菊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徐娜; 陆旸; 董婷婷; 宋洋; 王硕 食品工业科技 2009/10/25
117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速灭威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孙晶玮; 王硕; 张燕 现代食品科技 2009/10/15
118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保健食品中违禁添加物诺龙 潘涛; 王大章; 郭睿莉; 崔慧娥; 王硕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9/10/5
119 牛奶中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的快速检测 杜欣军; 周文杰; 吴懿娜; 董峰; 穆蕊; 王硕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9/10/5
120 食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色谱检测方法的研究 潘明飞; 王俊平; 王硕; 刘丽; 郭睿莉 食品与机械 2009/9/18
121 溴氰菊酯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开发 陆旸; 徐娜; 宋洋; 董婷婷; 王硕 食品与机械 2009/9/18
122 凡纳滨对虾原肌球蛋白基因表达模式与重组表达 杜欣军; 张伟伟; 孙伟英; 王硕 渔业科学进展 2009/8/15
123 燕窝糖蛋白纯化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崔慧娥; 李昌模; 张燕; 潘涛; 王硕 食品工业科技 2009/7/25
124 食品安全与食品技术壁垒 潘红青; 贾晓川; 安奉凯; 王硕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9/5/5
125 我国农产品深加工的发展前景与措施 王俊平; 王硕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9/4/28
126 免疫分析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贾晓川; 安奉凯; 潘红青; 王硕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9/4/5
127 饮用水中45种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 朱华平; 张超; 王琨; 戴炳业; 王硕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9/3/5
128 分子印迹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分析中的应用 安奉凯; 潘红青; 贾晓川; 王硕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9/3/5
129 免疫胶体金法快速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残留的研究 张燕; 王玮; 刘俊伟; 王硕 中国食品学报 2009/2/28
130 玉米交联淀粉交联反应条件研究 张德广; 高秀敏; 王硕 中国食品工业 2009/2/15
131 内分泌干扰物雌酮分子印迹新型吸附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其选择性能研究 徐志祥; 王硕; 方国臻 离子交换与吸附 2008/12/20
132 直接竞争酶联免疫法测定西维因残留 于春娣; 慕鸿雁; 赵梅; 张燕; 王硕 食品科技 2008/11/20
133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谷物中的赭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 王向红; 刘涛; 王忠斌; 王硕 中国食品学报 2008/10/30
134 浅述高校实验室的现状与发展 段振娟; 王硕 实验室科学 2008/10/28
135 食品中硫丹残留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的研究 张骏; 王硕; 郑文杰; 张燕; 许泓; 林安清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8/10/5
136 科研服务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王硕; 杜欣军 中国轻工教育 2008/6/20
137 分子印迹免疫分析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徐志祥; 方国臻; 张燕; 王硕 现代化工 2008/4/20
138 氯霉素免疫亲和柱的制备及在牛奶中痕量氯霉素残留分析中的应用 乔好; 赵立杰; 张岩; 徐蓓; 王凤侠; 王硕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8/4/5
139 氯苯类化合物测定方法的研究现状 王硕; 戴炳业; 张岩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008/3/25
140 家蝇中乙酰胆碱酯酶的提取纯化及应用研究 李昕; 王英; 张佳; 张燕; 王硕 分析试验室 2008/3/1
141 氯霉素残留ELISA检测方法 何佳琪; 段振娟; 张燕; 王硕 中国兽医杂志 2008/2/22
142 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谷物中农药多残留的研究 闵光; 方国臻; 戴炳业; 常彧; 王硕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08/1/15
143 胶体金免疫渗滤法检测淡水鱼及牛乳中氯霉素残留 王玮; 张燕; 刘俊伟; 王莉; 王凤侠; 王硕 现代食品科技 2008/1/15
144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以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张岩; 曹国杰; 张燕; 方国臻; 王硕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8/1/5
145 碳酸饮料中微量铜的测定 王硕; 代永刚; 朱华平; 兰新德; 高振中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7/12/5
146 动物性食品中呋喃唑酮代谢物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研究 徐蓓; 徐志祥; 王凤侠; 张岩; 王硕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7/12/5
147 三氮烯类试剂在镉光度分析中的应用 常彧; 戴炳业; 张岩; 张佳; 王硕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7/12/5
148 分子印迹技术在环境雌激素检测中的应用 王硕; 陈双; 方国臻; 张岩; 乔好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07/11/15
149 固相萃取在线预富集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检测猪肉和鸡蛋中的十种磺胺类兽药残留 何金兴; 方国臻; 王凤侠; 常彧; 王硕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 2007/11/1
150 胶体金标记技术对农药多残留快速检测试纸条的研究开发 张灿; 张燕; 方国臻; 王硕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 2007/11/1
15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枣果中的环核苷酸 王向红; 桑亚新; 崔同; 刘孟军; 王硕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 2007/11/1
152 莱克多巴胺抗体的制备与评价 王凤侠; 张艳; 何金兴; 王玮; 徐蓓; 王忠斌; 王硕 现代食品科技 2007/9/15
153 分子印迹技术及其在现代生物化工领域应用研究进展 徐志祥; 方国臻; 王硕 现代化工 2007/6/30
154 磺胺母核结构半抗原的合成与表征 段振娟; 张鸿雁; 王硕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007/6/25
155 雌酮免疫分析方法的研究 王英; 乔好; 李昕; 冯冰; 王硕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7/4/5
156 猪肝中莱克多巴胺残留的分析研究 冯冰; 张佳宜; 王英; 何佳琪; 李旭龙; 王硕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7/4/5
157 甲胺磷降解菌的筛选 李旭龙; 赵鹏; 张燕; 杨志岩; 王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3/25
158 乙酰胆碱酯酶在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李昕; 王忠斌; 张燕; 王硕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7/3/5
159 生活饮用水和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快速测定 何金兴; 王硕; 蒋丽琴; 李昕; 赵鹏; 崔小军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7/3/5
160 食品中对位红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徐志祥; 张洪霞; 方国臻; 王硕; 何金兴 中国调味品 2007/2/10
161 动物源性食品兽药安全分析 冯冰; 王硕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7/1/5
162 不同洗涤方法对果蔬中农药残留去除率的研究 赵鹏; 闵光; 张燕; 杨志岩; 王硕 食品科学 2006/12/15
163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王向红; 崔小军; 李昕; 李旭龙; 王硕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6/11/5
164 苏丹红Ⅰ号及其在食品中的检测方法研究 徐志祥; 王硕; 方国臻 中国调味品 2006/9/10
165 膜载体酶标记dip-stick快速检测西维因的痕量残留 张灿; 王俊平; 于春娣; 王硕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6/6/18
166 伏马毒素B_1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研究 权英; 王硕; 王向红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6/5/25
167 膜载体酶标记渗透式快速检测痕量西维因残留方法的研究 张灿; 张燕; 王硕 分析化学 2006/4/30
168 除虫脲农药残留的酶联免疫测定方法 王硕; 刘佳; 王俊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5/12/20
169 食品中硫丹残留的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的研究 张骏; 张燕; 王俊平; 方国臻; 王硕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摘要集 2005/11/21
17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枣果中的环核苷酸 王向红; 桑亚新; 崔同; 刘孟军; 王硕 中国食品学报 2005/9/30
171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玉米中的伏马毒素B_1和B_2 权英; 王硕; 韩英素; 张燕; 王俊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8/30
172 苏云金芽孢杆菌晶体蛋白的制备方法 郭艾英; 王硕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8/30
173 牛奶中残留青霉素类抗生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崔小军; 王硕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5/8/30
174 滑菇多糖制备的研究 李海平; 王硕 食品科学 2005/1/15
175 酿造红枣果酒的酵母菌选种研究 权英; 张伟; 李长文; 王硕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4/11/30
176 中药中农药残留的研究进展 李海平; 王海宽; 张燕; 张坤生; 王硕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4/6/25
177 降血脂奶粉的功能性检验 李海平; 王硕; 张坤生 中国乳品工业 2004/4/30
4月17-18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第五次携手于北京举办“2014年国际食品安全大会”,数百名中外食品安全专家及企业家参会。校长王硕受邀主持大会并发表主题演讲,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安全战略与管理研究中心、教育部食品营养与安全重点实验室相关人员参加了大会。
王硕校长主持大会
来自欧洲食品安全局前主席PatrickWall教授、美国农业部原副部长任筑山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孙宝国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等60余位国内外权威专家汇集成此次大会的高端智库,围绕“透明产生信任”的理念,交流探讨如何共同应对食品安全这一全球共同性挑战。
校长王硕主持大会开幕式后的学术报告会议,随后在乳制品产业链安全论坛发表题为《乳制品中致病菌的免疫蛋白组学研究》的学术报告,介绍了团队在乳制品检测方面取得的成绩,获得国内外学者高度评价。
大会围绕国内外近期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开展专题研讨,邀请各领域专家介绍经验并参与交流与讨论。大会分设的食品安全与微生物控制、标准化与现代化、乳制品产业链、转基因等八大专题直面我国食品安全的热点、难点。
来源 :食品安全战略与管理研究中心 教育部食品营养与安全重点实验室 2014-04-21
天津科技大学校长王硕来校洽谈合作
8月30日上午,天津科技大学校长王硕一行来海南大学洽谈合作,海南省教育厅副厅长谭基虎,校长李建保、副校长胡新文会见了王硕一行并出席座谈会。
谭基虎在会上充分肯定了两校开展合作的思路,并希望两校能进一步制定可行性规划并具体落实,充分利用两校的办学条件和特色学科优势,在科研合作的基础上寻求多领域合作,实现两校合作的双赢战略。
王硕介绍了天津科技大学的发展历程、学科特色、科研能力等情况。他希望,两校在多个优势领域中寻找突破口,实现资源共享、共建平台、全面合作,达到双赢的新局面。
李建保介绍了海南大学的基本情况。他希望,双方在包装和造纸、盐化工产业、发酵和食品深度加工、海洋化学与海洋生物等多个特色学科建立科研合作;同时希望天津科技大学的老师在冬季小学期来海大上课,分享优质的课程经验和知识,助推海大教学科研的发展。
座谈会上,李建保向天津科技大学王硕校长赠送学校纪念品;与会双方共同观看了《绿色希望,蓝色梦想》的海南大学宣传片。座谈交流前,副校长胡新文陪同天津科技大学校长王硕一行参观了海南大学校园。
海南省教育厅高教处,天津科技大学两办、学生处、招生就业指导中心、宣传部和海南大学对口部门以及科研处相关人员参加座谈。
来源:海南大学 2013-9-2
坚持内涵式发展 提升核心竞争力
为进一步提高后备干部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管理理念,增强后备干部队伍实力、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按照后备干部培训班工作安排,4月22日上午,我校本学期后备干部培训班在河西校区主楼C区报告厅开班,全体后备干部参加。校长王硕做首场讲座。组织部部长黄学锋主持会议。
王硕校长从“内涵式发展是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内涵式发展与核心竞争力、国家和天津市高等教育的现状、我校内涵式发展的途径”四个方面就如何坚持内涵式发展,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为后备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辅导报告。王硕校长提出,坚持学校内涵式建设,要以人才培养为主线,提升育人质量;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提振学科水平;要以科学研究为关键,增强创新能力;要以人才队伍为基础,开发人力资源。同时,坚持科研、学科、人才齐推进的策略,共同筑牢人才培养基础,不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打造科大品牌,逐步扩大影响力,树立有特色高水平科技大学的地位。
王硕校长的报告既有理论高度,又有生动形象的鲜活事例;既有对高等教育规律的深入探索,又有对具体工作的深刻分析。报告对后备干部深刻理解学校发展面临的形式与任务、机遇与挑战、战略与方针、思路与对策,增强建设高水平科技大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全面提高我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讲座后,王硕校长与后备干部交流讨论,就学校内涵式建设提出以“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层次和类型、调整学校布局结构”为主要思想的三调整战略,鼓励大家明确思路目标,释放活力,踏实奋进,不断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科技大学贡献力量。
据悉,本学期后备干部培训班将继续采取模块教学及专题教学的方式,举办核心课程系列讲座,邀请校领导、各学院专家教授进行授课,计划两年时间对全体后备干部开展一次全面系统性的理论培训。
来源:天津科技大学 2014-04-23
所获荣誉:
1. 2005年天津市人民政府杰出青年奖。
2. 2006年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3. 2007年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4. 2008年天津市第九届青年科技奖。
5. 2010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6. “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奖。
7. 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8. 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9. 获天津市“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10. 获入选人事部高层次归国留学人员基金资助计划(全国20名)。
11. 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12. 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13.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14. 天津市特聘教授。
15. 天津科技大学“海河学者”特聘教授。
16.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所获奖励:
1. 2006年,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 2008年,获天津市自然科学二等奖。
3. 2009年,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4. 2010年,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5. 2011年,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6. 201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王硕:“看得见”的食品安全
——访天津科技大学王硕教授
古代,人们用银针验毒。时至今日,面对着日益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人们也开始渴望拥有这样一支神奇的“银针”,随时检测食品安全的指标。
如今,天津科技大学食品营养与食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王硕教授带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带领研究小组完成“食品安全危害因子可视化快速检测技术”项目,精心打造出60余种化学危害因子可视化快速检测银针产品——检测效率平均提高200%,检测成本仅为常规仪器方法的20%。即使非专业检测人士,仅需几分钟,用肉眼判断,就能做到食品安全的精准测试,为国家的食品安全和人们的健康生活保驾护航。
甘做食品安全的“试毒银针”
2013年年初,“万人计划”第一批杰出人才和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名单揭晓,天津科技大学王硕教授名列其中。在首批78人名单中,仅有2所地方院校的学者入围,王硕是天津高校的唯一入选者。
能在众多强者中突破重围,荣登金榜,年仅45岁的王硕引起了人们的探究目光。
“心中有道义,脑中有科学”。从“环境生物学”到“食品安全检测”,他因为一场牛肉风波,改变了研究视线。这场牛肉风波的起因在于澳大利亚出口到欧美等国的牛肉里,硫丹残留物超标。追根溯源,原来是因为喂牛的稻草、棉秆中含有农药残留物。此时,正在研究“环境污染生物修复”的王硕发现,随着农药的大量使用,人类的健康会直接受到损害。于是,他萌发了“找到一种既经济又便捷的方法对农产品的农药进行检测”的想法,转为攻读食品安全检测方向博士学位。这个转变,并不是抛弃了原本的专业基础,而是和原来从事的环境生物研究也有很大关系。“食品中的很多污染物都是从环境中迁移过来的,因为曾经从事过很长时间的环境生物研究,因此对这方面的了解比较多一些,所以后来博士后的研究也是围绕这一领域展开。”
“食品安全作为当时国内的一个新兴学科,需要一个在食品领域有很深积淀的良好平台作支持。”天津科技大学在国内食品领域一直有着很大影响力和学术声誉,2003年,当接到了天津科技大学的邀请之后,王硕便举家搬回了天津。“脚跟立定以后,你必须拿你的力量和技能,自己奋斗”。2004年年底,王硕回国仅仅一年时间,他和科研团队的“农药残留物快速检测盒”项目就通过了天津市科委专家组的鉴定。这一种既经济又简便快捷的方法,能对农产品的农药含量进行快速检测,在技术性能和降低成本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如今,天津科技大学食品营养与安全重点实验室是以食品营养与食品安全为研究方向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时光倥偬,转眼王硕回国已11年,如今的他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天津市特聘教授;还是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食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总体专家组专家,“十二五”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食品制造与安全技术主题专家组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并且是全国20名享受人事部“高层次归国留学人员基金资助计划”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员之一。
给食品安全检测打入一支“强心针”
我国的食品和农产品生产与国外不同,以80%以上的小作坊生产和分散的农户生产为主,食品安全管理非常困难。“只有加强生产者的安全意识,提供便捷实用的安全检测技术,才能从源头上保障食品安全。”按照这个思路,王硕进行了系列化产品的开发,研究开发了高质量适合于中国国情的酶免试剂盒和金标记快速检测试纸条,通过这些技术和产品可以同时为源头和餐桌提供食品安全保障技术。
从数天到几分钟,准确地对各类食品的安全性做出判别。
“食品安全危害因子可视化快速检测技术”项目首次提出了食品安全检测结果可视化判读的技术和产品研发理念,基于这一理念,王硕和研究小组针对食品安全问题中最为突出的食源性致病菌和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等危害因子,开发推广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目视判别颜色变化的可视化快速检测技术和产品,短短几分钟,即可准确地对各类食品的安全性做出判别,突破了制约食品安全监管能力的技术瓶颈,降低了检测成本,使监管从事后处理变为现场反应,防范未然和快速反应不仅成为可能而且渐为常态,为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变被动为主动,提前做好风险预警。
世界上,有上万种化合物,千差万别,如果采用上万种方法来检测,让人应接不暇,反而得不偿失。
生活中,检测人员刚研制出某一类或者某一种农药研究的检测条,“毒豆芽”“三聚氰胺奶粉”“地沟油”“瘦肉精”“皮革胶囊”接连而来,让检测人员猝不及防。
“有时我们研究出来某个成果,但接着又会出现别的食品问题,于是我们赶紧去寻找问题,由此一来,很是被动。”王硕说,“我们只针对某一类或某一种农药研究检测条,并不能覆盖所有的污染物。想达到这一步,有很长的路要走。”
多年的研究下来,王硕认识到,我国食品安全的状况和国外的不同,针对性也不一样,“以后也许还有其他有毒食品出现,这也是不能预测的”。要应对这些各式各样的食品危害,我们应该变被动为主动。首先,国家应该加强风险预警监测,加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更快地和国际化接轨,一起面对食品安全问题。其次,相关部门也要多做食品风险交流,多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只要百姓心里清楚分寸,社会也变得更稳定和谐。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国民饮食习惯的变化和食品产业的发展,持续创新和发展检测技术是保障国家食品安全的基础和前提。
“快速检测产品,只有质优价廉,才有市场和生命力”,项目“食品安全危害因子可视化快速检测技术”衍生出来的产品,其便捷性、时效性和精准度广受大家好评。
2013年,“食品安全危害因子可视化快速检测技术”荣获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发表SCI收录论文44篇,被SCI他引394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3项,制定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标准8项,培训技术人员3000余人次,编写专著6部,培养研究生220人。其检测技术的突破和持续创新,降低了监管成本,加大了保障力度,正在改变着食品安全领域博弈双方的力量对比,社会效益显著,为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国民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来源:中国科技奖励 2014年第7期
——记天津科技大学校长王硕
王硕,天津市政协常委,无党派代表人士,天津科技大学校长、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国家“万人计划”第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高层次归国留学人员基金资助计划入选人,国家“863”计划项目——“食品生物危害物精准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首席科学家,他在免疫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和小分子免疫检测理论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留学归国 扎根科大
今年44岁的王硕给人的感觉相当儒雅,充满学者气息。一说到食品话题,更是侃侃而谈。平时不管走到什么场合,他都会从专业角度给人们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1992年,王硕从南开大学毕业后,远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农业化学系攻读环境科学硕士学位;1995年,进入国际著名的环境化学和免疫检测专家Kennedy教授的实验室攻读博士,在长期的环境生物研究中,他发现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很快确立了自己的博士研究方向——食品安全快速检测。1999年至2003年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和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院作博士后研究员和高级研究员。
在澳学习和工作的12年中,他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在食品安全免疫检测技术、有害物质的风险评估和控制、环境修复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在国际相关科研领域用无可争辩的实力占据了一席之地:他的“计算机模拟半抗原结构、预测抗体特异性”研究成为小分子物质免疫快速检测的重要理论基础,一举跨入世界领先地位;他在特异性抗原、广谱性抗原合成方面的工作被公认为ELLSA检测领域内屈指可数的领先人物之一;他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了8个澳大利亚国家级课题和2个国际合作项目,他的研究论文在全球有声望的科学家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澳洲先进的实验条件、优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并没有桎梏王硕的一颗海外赤子心,他一直关注着祖国的发展变化。1999年,江泽民主席访问澳大利亚,年仅30岁的王硕作为优秀留学生代表受到了江泽民主席的接见,党的“请大家常回家看看”的召唤激起了他心中的波澜,在后来多次参加中澳科技交流活动和回国讲学的过程中,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尤其是家乡天津巨大的发展潜力让王硕充满了信心。
2003年,天津科技大学向王硕发出了归国创业的热诚邀请,一连两个星期,科技大学的领导天天陪同他参观实验室,去他下榻的招待所探望,跟他讲学校的发展前景,学校对人才的重视以及干事创业的决心深深打动了王硕,阔别祖国11年之久的王硕做出了人生的一个重大决择,放弃国外优厚条件,带着妻子和刚满一岁的儿子,回报祖国的养育之恩。
天津科技大学展开热情的臂膀,真心迎接王硕的归来。学校采购了国际一流的实验室设备;由于当时学校实验室用房紧张,时任食品学院院长的曹小红教授把办公室腾出来为他改建实验室。“世界上没有什么比信任和事业更重要。”王硕充分感受到被信任的幸福。从此,他全力带领实验室的师生排除万难,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潜心研究 攻坚克难
归国后,面对食品安全监测领域的国际贸易壁垒,王硕下定决心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核心技术,为中国百姓找到一种既经济又快捷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
王硕很快组建了实验室,借鉴之前管理悉尼大学实验室的经验,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建立了一套严格的规章管理制度。他与自己的团队争分夺秒地打起了科研攻坚战,实验室的灯经常亮到凌晨。
经过十年不懈的努力,天津科技大学食品营养与安全重点实验室成为国内唯一的以食品营养与食品安全为研究方向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王硕带领他的团队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节节高攀、硕果累累,共发表SCI收录论文135篇。开发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领先水平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和产品。解决了快速检测技术灵敏度低、准确性差、不稳定、便携性差等技术难题,提高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和快速反应能力。农残兽残金标速测卡先后出口到澳大利亚和越南等国家,改写了我国小分子免疫检测产品没有出口的历史。技术和产品被食品生产企业作为内控检测手段,根据部分企业的统计表明,仅近三年就保障了21.25亿元销售额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时产品也广泛应用于农产品、食品生产、流通企业和我国进出口口岸、质监、工商、农业、卫生等监管部门以及国际第三方检测机构等2000多家单位,提高了我国食品安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保障能力,在奥运会、世博会等国内重大活动的食品安全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保障了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了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促进了食品及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王硕多年的技术研究成果在国外也影响广泛。分析化学权威期刊《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刊文对王硕的小分子胶体金免疫分析技术给予高度评价。国际权威学术杂志LWT-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邀请他担任中国地区唯一编委。全球公认的食品专业顶级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也邀请他做杂志编委。
学者风范 瞄准一流
2008年,王硕担任天津科技大学副校长,2013年,被任命为天津科技大学校长。五年来,他始终以学者敏锐的眼光审时度势,瞄准一流,抓重点、破难点,谋发展、干事业,带领学校事业驶上了快车道。他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抓住教育教学质量这个核心,突出特色办学理念,保持特色优势学科领先,拓展新兴学科,推动多学科协调发展,其中一级学科博士点增加到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增加到1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增加到7个。在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天津科大三个一级学科位列全国前十名,轻工技术与工程历史性跻身全国前三。学校建成了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并与法国巴黎第六大学合作共建中法食品营养与安全和药物化学联合实验室,建成天津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食品安全与战略管理研究中心。他积极拓展国际办学和科研合作空间,推动中美、中澳、中日等合作办学项目以及与意大利米兰大学、波兰罗兹大学、美国佐治亚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英国赫尔瓦特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的科研合作,扩大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新时代、新任务、新使命,接过天津科技大学校长的接力棒,王硕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他与校领导班子紧密团结、精诚合作,带领全校师生员工,迈出了接续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科技大学的坚实步伐。
履职尽责 参政议政
作为天津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和第十二届、第十三届政协常委,王硕认真履行职责,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积极建言献策,献计出力。通过开展深入调研,广泛汇集民智民意,积极参政议政,提交了《建立食品安全的快速检测体系、安全追溯体系和安全预警机制》、《健全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机制》、《将食品安全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等多项提案建议。
他为中央统战部组织的全国中青年党外干部培训班进行食品安全问题、责任与对策讲座;他在全国饮用水安全科技研讨会上纵论如何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环境;他主持国际生物经济大会的食品安全论坛、与海内外专家一道客观分析食品安全的现实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他在滨海新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方法与技术标准研讨会上,与百余名来自食品企业的代表们共同商讨如何促进滨海新区食品安全溯源和预警体系的形成;近年来他与其团队成员,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科技频道、财经频道,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食品报、英国BBC等媒体采访,对食品安全领域的重大关切做出负责任的专家解读,协助有关部门有效回应民意、科学合理地应对食品安全应急事件,倡导有效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机制。
如今,扎根科大已满10载的王硕感慨万千。“受惠于国家和天津的人才政策,学校的大力支持,团队的共同努力,能利用一技之长为国家和天津的发展尽力,我感到作为一个留学归国的科技工作者的幸福。如今,学校发展迎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我身为校长,深感肩头责任重大。未来,我们将全面落实学校顶层设计目标任务,为建成有特色高水平科技大学作出更大贡献。我个人也将坚持不懈的在食品安全这条科研道路上开拓前行,努力践行服务社会的使命。”
来源:天津统一战线 2014-06-09
1月17日,《天津日报》创刊65周年特刊以《“被'抢'回来的大学校长”》为题,全面报道了我校校长王硕回国任教十年,从建立天津科技大学食品营养与安全市级重点实验室,受聘“海河学者特聘教授”,到成为“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首批国家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与科技大学一同逐梦、筑梦的足迹。
现将全文转载如下,以飨广大师生。
被“抢”回来的大学校长(图)
2012年10月31日,《天津日报》刊登消息“一张试纸几分钟判别‘能吃否’”,报道了王硕所主持的“食品安全危害因子可视化快速检测技术”荣获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情况。
从归国建立天津科技大学食品营养与安全市级重点实验室,受聘“海河学者特聘教授”,到成为“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首批国家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王硕成长的足迹被《天津日报》记录了下来。
王硕
1969年7月出生于天津,199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环境科学系;1999年获得悉尼大学农业化学系博士学位。现任天津科技大学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天津市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食品营养与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市政协常委、天津市青年联合会第十二届委员会副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在免疫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和小分子免疫检测理论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等多项科研项目,总经费近2000万元,曾荣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天津市人民政府杰出青年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天津市“十大杰出青年”称号等,曾入选人事部高层次归国留学人员基金资助计划(全国20名)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
王硕,天津科技大学校长。从2003年归国来天津任教,至今已经整整十年了。
十年,他带领着天津食品快速检验技术研究走向世界前列。
十年,他从一个学成回国的青年学者成长为天津最年轻的大学校长。
十年,他见证了天津这座活力之城坚定而快速的前行脚步,并为之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归国篇
抢回来的青年才俊
王硕是被天津抢回来的青年人才。
王硕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1991年从南开大学毕业,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深造,师从国际污染物免疫分析检测的权威人物Kennedy教授。在这位拥有科学术界最高荣誉“科学博士”称号的导师带领下,王硕迅速成长,在食品安全免疫检测技术、有害物质的风险评估和控制等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蜚声国际学术界,并被澳大利亚最高科学研究机构聘为高级研究员。
作为优秀留学生代表,王硕很早就被求贤若渴的天津盯上了,市科委、市教委、天津科技大学都向王硕发出了邀请。其中动作最快、最坚决的是天津科技大学。
2003年初,王硕像往常一样打算回家过春节,还没启程就接到了现任市政协副主席、时任天津科技大学校长魏大鹏的电话,邀请他去学校看看。才下飞机,王硕就被天津科大热情地“劫持”到学校的国际交流中心,一住就是两个星期。
“这两个星期,我基本没回家,曹小红院长天天陪我去实验室参观,讲述科大食品专业的情况,交流学校的科研状况与规划。校长、书记经常与我深入交流,与我谈论学校的发展规划和科研平台建设前景。科大的热情与真诚深深地打动了我,也让我看到了自己将来的发展空间。就在这两周我下定决心,回天津,来天津科技大学。”聊起那两个星期,王硕历历在目,他感叹天津求贤若渴的真诚,感叹天津教育界感情留人、平台留人、事业留人的决心。
“重视人才,天津绝对是行动派。”王硕接着讲述了刚刚回到天津时的一系列感动。“教卫工委为人才政策大开绿灯。还没回来,天津科委就帮我申请了国家高层次留学人才科研资助,资助金额高达30万元,这是历年来天津留学回国人员获得单项资助金额最多的一次。《天津日报》还对此进行了报道。当时科大的房子特别紧张,为了建设我的实验室,曹小红副市长,也就是当时的科大食品学院院长,让出了自己的办公室,学院书记把自己的办公室和院里的活动室也腾了出来,并且根据我的科研需要采购了国际一流的实验室设备,配备了各类装置……这样的投入、这样的信任和这样的支持,我能不好好干吗?敢不好好干吗?”
王硕一回来就担纲科技大学食品营养与安全市级重点实验室主任,并被聘为“海河学者特聘教授”,他与身为“长江学者”的哥哥王磊双双归国的事迹,成为天津各媒体追踪的新闻故事。
成长篇
做试纸的科学家
2012年10月31日,《天津日报》刊登消息“一张试纸几分钟判别‘能吃否’”,报道了王硕所主持的“食品安全危害因子可视化快速检测技术”荣获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情况。
采访时,王硕笑谈自己的成果就是一张试纸,“我就是一个做试纸的。”
当然这张试纸不能小觑,它是对60余种化学危害因子进行可视化快速检测的技术与产品,检测效率平均提高200%,而检测成本仅为常规仪器方法的20%。降低了检测成本,使监管从事后处理变为现场反应,它的问世突破了制约食品安全监管能力的技术瓶颈,标志着我国的食品快速检测技术跻身世界前列。
说起项目的成功,王硕感慨天津是一个成就人的城市。
“天津的快速发展给我提供了广阔的科研平台,天津科大给了我很宽松的科研环境。让我能借鉴之前管理悉尼大学实验室的经验,大刀阔斧地进行培训、改革和创新。”天津科技大学食品营养与食品安全实验室的灯经常亮到凌晨四五点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自2004年起,这个实验室所开发的快速检测技术和系列产品陆续应用于我国进出口口岸检验检疫、农业、工商、质监和卫生等食品安全监测机构以及食品生产企业等2000多家单位,应用于奥运会、世博会等大型国际会展活动的食品安全保障。
如今,天津科技大学食品营养与食品安全实验室已是国内该领域唯一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王硕的主持和带领下,“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一个个项目在这里攻坚;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部专著、54项国家发明专利,140余篇SCI论文,在工程学、农学、化学领域的多篇论文被引次数进入前1%。一项项成果从这里诞生。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是王硕的口头禅。“食品安全现有常规检测技术大多依赖大型仪器,效率低、成本高、时效差,束缚了食品安全的监管。我就是想做出这样一张试纸,让食源性致病菌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等食品安全中最突出的危害因子一试就现身。”在王硕的带领下,天津科大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不断创新,新的产品不断问世,他的食品安全试纸将以往复杂冗长的检测过程变得精准便捷,甚至有的检验项目几分钟就能出结果。这张试纸在技术上和成本上使得食品安全实时监测和快速反应成为可能。
2010年,王硕当选为天津市政协委员,刚刚当选他就拿出了两个提案,一个是在中小学阶段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另一个就是建立食品安全的快速检测体系、安全追溯体系和安全预警机制,并逐步推出食品安全指数。以科技为武器,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而王硕也成为百姓心目中捍卫食品安全的科学家。
晋级篇
永葆创新的年轻校长
2013年9月8日,王硕的名字又一次出现在《天津日报》的新闻中,不过这一次他的话题不再是食品安全,而是关于“育人”。刚刚成为天津科技大学校长的王硕,在新学期伊始,勉励大学生们学会享受学习。“要想明天享受生活,不妨今天先享受学习,不但要学会接受知识,更要学会判断知识,形成你自己独立的看法和见解,这样才是真正的大学学习。”
“基础教育重点在于教,高等教育重点在于学。大学课堂最重要的不是传授了多少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的导师Kennedy教授教会了我如何思考。我到澳大利亚的当天,就去实验室向Kennedy报到,Kennedy和我聊了聊,了解了我的知识储备和研究方向之后,直接给我布置了一个题目,并要求一个月内完成。于是我每天起早贪黑地查资料,费尽心思才完成了报告,在这个过程中,我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地提高。回国后我也是这样带研究生的。”而今,当了校长的王硕有了更大的空间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致力于对青年学子的培养,更致力于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有统计显示科研人员创新黄金期是35岁—45岁。科大最近推出了青年创新团队计划,这个计划拿出了每个团队100万真金白银,资助以青年教师为学术带头人的创新团队。科研不是下任务、喊口号就能出成果的。我们在尝试给青年人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创设更宽的成长空间,搭建更大的创新平台,激发他们的发展潜质。”作为天津最年轻的海归校长,王硕在给更多的青年人才铺设成长成功之路,“人才是学校的未来,天津科大要培养出更多、更年轻的科技领头羊。”
“协同创新”也是这位年轻校长近期工作的一个关键词。在他的主持下,“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安全战略与管理研究中心”成立了。这是一个文理兼容的协同创新平台,重点围绕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与标准研究、食品安全防控与治理研究、食品安全法律与伦理建设研究等三个研究方向,开展深度研究。目前这个创新平台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食品加工全过程多源安全在线检测与预警体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食品安全战略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我国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研究”等国家级项目104项。
“协同创新”“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引育结合”“学科调整与建设”,这些“校长王硕”基于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的思考,直指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45岁,王硕的校长之路刚刚出发。
归国十年,无论职务如何变化,作为一名科研人员,王硕始终没有离开实验室。《食品化学》、《分析化学》、《食品控制》、《材料化学》、《食品微生物》,这些学术刊物每周都会把最新期刊的目录发过来,他掌握着食品安全领域最新的科学动态,带领着天津食品安全研究走向世界前沿。采访中他从科研的视角讲述了社会的改变。
十年前,中国的实验室技术水平和实验设备还比较落后,现在中国的实验室有了最好的实验设备,实验技术也迈入世界前列。
以前很多食品安全事故是出于食品生产者的无知,现在食品企业的安全意识、安全管理水平逐步提高。食品安全法规逐步健全,很多容易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落后工艺、落后技术被企业淘汰。
十年来,我国食品安全研究的关注点不断拓展,从早先重点关注重金属污染、农药残留、生物毒素、微生物等危害检测技术研究,逐步深入拓展到外源有害物的来源与迁移规律、加工过程中内源有害物的产生与控制等领域。PM2.5携带的细菌、毒素污染水体、土壤,必然会对食物链产生影响,下一步我们将对这方面进行相关研究。
十年前很多实验用的基础试剂需要从国外邮购,周期很长。现在国内试剂公司的产品从纯度与稳定性上有很大提高,部分可以实现国内采购。
刚回国时,学校自己没有购买专业的科研数据库,要查个数据与相关领域的研究情况要通过国家图书馆。现在科大已经自行购买了相关数据库,直接就能查了。
报道重大新闻事件,必然少不了权威分析、专家观点。当记者很多年,手里逐渐积累了一个专家通讯录。报道食品安全就会想起科大王硕,提到智能电网就会去找天大王成山,谈到神舟飞船的特种纺织增强材料就会想到工大李嘉禄,说到瓷器鉴定会找南大刘毅……
就像应用软件需要更新一样,这个专家通讯录也得定期更新升级。比如“专家王硕”的定语就从海归博士,一路更新为“长江学者”、“国家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全国食品安全方向的学科带头人”。比如十年前还名不见经传的天津大学博士后尧命发如今已经是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主持开发我国高效清洁柴油机燃烧系统。比如数学新秀张伟平早已经成为中科院院士。当然这个专家库阵容也日渐扩大,著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尚永丰2011年正式入册。比如国际分子设计与新药研发领域著名教授、苏黎世大学理学院教学院长JayStevenSiegel,2013年成为天津大学药学院院长。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国际一流,辐射世界,同事们笑称这个专家库越来越“高端、大气、上档次”,成为报社利用率最高的“数据库”。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这本越来越厚的专家通讯录折射的是天津人才强市、人才强教的城市发展战略。
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成就人才。天津是人才成长的一片“沃土”。
DASHIJI
大事记
教书育人
■1949年1月15日天津宣告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指挥下的天津军事管制委员会宣布成立,下设文教部,统管天津教育。
■1951年北京、天津20所高等学校教师开展以改造思想、改革高等教育为目的的学习运动。
教育部酝酿在全国开展高校院系调整并选择天津做试点。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大规模调整了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把民国时代的现代高等院校系统改造成“苏联模式”高等教育体系。
■1958年天津国棉一厂半工半读学校开学,全国相继办起各种类型半工半读学校。8月,毛泽东视察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时说,高等学校应抓三个东西:一是党委领导,二是群众路线,三是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给予积极的支持与鼓励。
天津设立河北轻工业学院(现天津科技大学)
■1977年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从此恢复了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的制度。当年,天津有6万余人满怀激动和希望地参加了高考。
■1981年1月13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行办法的报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北京、天津、上海、辽宁三市一省先行试点。
■1988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天南大进行毕业生分配改革,变过去由国家统包统分制度改为通过供需见面方式由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招聘的分配方法。
■1994年天津与北京、上海一起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
市高教局、市二教局和市委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合并成天津市教委。(2000年,第二次合并,市教委和市教育局合并成市教委。)
■1999年《中共天津市委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在中共天津市委七届五次全体会议上通过。
■2004年天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2%,继北京、上海之后成为第三个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城市。
■2008年按照《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定期开展全国性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的要求,教育部印发《关于举办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通知》,决定由教育部、天津市人民政府等23个单位、部门、行业在天津举行首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008年秋季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部免除,这项政策惠及全市中小学学生。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后,对城市低保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继续免费提供教科书,并对确需寄宿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生活费。
■2011年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管委会正式组建成立。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
■2013年10月《建设美丽校园服务美丽天津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到2020年全市学校基本建设美丽校园,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2013年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新校区进入全面开工建设阶段。两校津南新校区占地均为250公顷。2015年9月,南开大学将有14个学院、天津大学11个学院将整建制搬入新校区,学生规模达到35000人。
■本报记者赵晖本报记者刘耀辉摄
来源:天津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 2014-01-17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