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信息:
张海春,男,1965年3月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古生物学及地层学专业。
1992年和1999年在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分别获得理学硕士和理学博士学位。
学术兼职及社会任职:
1.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 江苏省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兼)。
3. 江苏省昆虫学会理事。
4. 《地层学杂志》和《生物进化》编委。
5. 辽宁省古生物化石鉴定委员会委员。
6. 美国昆虫学会(Ento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会员。
主讲课程:
资料更新中……
培养研究生情况:
资料更新中……
教学成果:
1. 2008年,获得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
2. 2009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
3. 2010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
研究方向:
1. 中、新生代昆虫及地层。
2. 热河生物群。
3. 中生代陆地生态系统。
4. 琥珀生物群。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 973项目,“四亿年以来中国陆地生物群演变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第3子课题“侏罗-白垩纪主要动物类群演化及其对重大地质事件的响应”(2012CB821903)负责人。
2. 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我国晚中生代针尾类(膜翅目)昆虫化石研究”(41272013)负责人。
3. 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早始新世抚顺琥珀生物群研究”负责人。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内蒙古道虎沟膜翅目昆虫群的深入研究”(40472001)。
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地史时期海陆生物多样性的演变”(2006CB806405) 子课题“热河生物群与白垩纪陆地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6. 973项目子课题“中生代生物的辐射、鸟类的起源与环境的关系”。
7. 美国科学基金会(NSF)Tree of Life 项目,“Large Scale Phylogeny of Hymenoptera” (EF-0337220)。
科研成果:
1.2004年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3完成人)。
2. 发现并建立新的昆虫分类群,包括3个新科,1个新亚科,50余新属和100余新种,并对前人建立的一些属种进行了重新研究和修订;在探讨膜翅目细腰亚目的起源和早期演化中取得重要进展:主要基于我国中生代的化石材料,结合现生类群,揭示细腰亚目最重要的特征—“蜂腰”是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得的;这个解释不同于以前所认为的一次性演化的认识;同时对细腰亚目的特征进行了修订。
3. 提出部分古昆虫飞行模式等重要昆虫演化模型。通过研究中生代的一类大型昆虫—古蝉类的大量标本,比较和系统研究了我国中生代、英国早白垩世和德国晚侏罗世的古蝉化石,阐明了古蝉前后翅种内变异特征和古地理分布规律,首次提出古蝉灭绝是植物类群演替和新兴捕食者的出现共同导致的结果;重建古蝉飞行模式,定性分析了其飞行速度和灵活性的演化。
4. 在半翅目的研究上,首次提出了沫蝉总科及其化石姊妹群的演化系统树,初步建立了中生代沫蝉化石的分类框架,揭示了沫蝉总科的演化历史;修订了全球蝉总科化石记录,首次提出蝉鸣行为在古新世业已出现;首次提出白垩纪中期之前的化石螽蝉科是现生螽蝉科和蝉科共同的祖先类群。
5. 在鞘翅目的研究上,通过对化石和现生侏罗甲(Jurodidae)的综合研究,厘清了其亚目分类位置,并发现该类群在形态学上保持了1.6亿年的相对稳定,是名符其实的“活化石”;发现粗厚步甲科(Trachypachidae)在中生代已占据了多种生态位,并认为该类群衰落与被子植物的兴起无直接关系;发现花蚤类的出现和早期演化可能与裸子植物关系密切,其独特的身体结构并非先前所认为的“因花而生”,而是直接继承了祖先类群的身体构建;认为化石裂尾甲科(Coptolavidae)可能不是一个单系类群,大部分类群可归入龙虱总科,白垩纪晚期裂尾甲科的灭绝可能是由于硬骨鱼的兴起以及豉甲、龙虱的生态竞争所导致。
6. 在著名的辽西热河生物群研究中,他们通过对昆虫群的综合研究,将热河昆虫群划分为早、中和晚期三个发展阶段,并揭示了白垩纪早期热河昆虫群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的变化规律。
7. 提出了我国北方著名的道虎沟生物群的时代意见。他们对内蒙古宁城道虎沟地区的大量膜翅目昆虫化石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将该昆虫群与哈萨克斯坦南部的晚侏罗世较原始的昆虫群和德国早侏罗世晚期、吉尔吉斯和西伯利亚早/中侏罗世界线附近的较进步的昆虫群进行比较研究,进而推断道虎沟昆虫群的时代应为中侏罗世。
8. 在国内首次开展昆虫埋葬学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分析等技术方法,发现道虎沟化石群中的昆虫化石在形成过程中也存在“化石封套”模式,同时表明当时的湖泊体系中存在着不同的微环境;首次在湖相沉积中发现了大量二维或立体保存的黄铁矿化昆虫化石,认为这种独特的保存方式可能与火山作用密切相关,并对其形成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对比昆虫化石的保存状况,发现昆虫的翅面/体重比、翅的折叠方式、体型大小与化石保存方式与质量密切相关。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
代表性英文论文:
1. Jun Wang, Su-Chin Chang, Hong-Bo Lu, Hai-Chun Zhang. 2014. Detrital zircon U–Pb age constraints on Cretaceous sedimentary rocks of Lingshan Island and implications for tectonic evolution of Eastern Shandong, North China.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96: 27–45.
2. Wang Bo, Rust J., Engel M.S., Szwedo J., Dutta S., Nel A., Fan Yong, Meng Fanwei, Shi Gongle, Jarzembowski E.A., Wappler T., Stebner F., Fang Yan, Mao Limi, Zheng Daran, Zhang Haichun. 2014. A Diverse Paleobiota in Early Eocene Fushun Amber from China. Current Biology, 24: 1606–1610.
3. Chen Jun, Wang Bo, Engel M.S., Wappler T., Jarzembowski E.A., Zhang Haichun, Wang Xiaoli, Zheng Xiaoting, Rust J. 2014. Extreme adaptations for aquatic ectoparasitism in a Jurassic fly larva. eLife, 3:e02844. doi: 10.7554/eLife.02844.
4. Chen Jun, Wang Bo, Zhang Haichun, Xang Xiaoli. 2014. A remarkable new genus of Tettigarctidae (Insecta, Hemiptera, Cicadoidea)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northeastern China. Zootaxa 3764 (5): 581–586.
5. Qing Liu, Haichun Zhang, Bo Wang, Yan Fang, Daran Zheng, Qi Zhang, Edmund A. Jarzembowski. 2014. A new saucrosmylid lacewing (Insecta, Neuroptera)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Daohugou, Inner Mongolia, China. Alcheringa 38 (2), 301-304.
6. Qing Liu, Daran Zheng, Qi Zhang, Bo Wang, Yan Fang & Haichun Zhang. 2014. Two new kalligrammatids (Insecta, Neuroptera)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Daohugou, Inner Mongolia, China. Alcheringa 38(1), 65-69.
7. Zhang Q, Zhang H C, Rasnitsyn A P., Wang H, Ding M. 2014. New Ephialtitidae (Insecta: Hymenoptera) from the Jurassic Daohugou Beds of Inner Mongolia, China. Palaeoworld, 23: 276–284.
8. Yan E.V., Wang Bo, Ponomarenko A.G., Zhang Haichun. 2014. The most mysterious beetles: Jurassic Jurodidae (Insecta: Coleoptera) from northern China. Gondwana Research, 25: 214–225.
9. Su-Chin Chang, Haichun Zhang, Sidney R. Hemming, Gary T. Mesko and Yan Fang. 2014. 40Ar/39Ar age constraints on the Haifanggou and Lanqi formations: When did the first flowers bloom?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 Special Publications, 378: 277-284.
10. Masaki Matsukawa, Martin G. Lockley, Keiichi Hayashi, Kazuto Korai, Chen Peiji,Zhang Haichun. 2014. First report of the ichnogenus Magnoavipes from China: New discovery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inter-mountain basin of Shangzhou, Shaanxi Province, central China. Cretaceous Research 47: 131-139
11. E. V. Yan, Bo Wang, Haichun Zhang. 2014. A new lasiosynid beetle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China with remarks on systematic position of Lasiosynidae Comptes Rendus Palevol 13: 1-8. E. V. Yan, B. Wang, H. C. Zhang. 2013. First record of the beetle family Lasiosynidae (Insecta: Coleoptera)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of China. Cretaceous Research 40:43-50.
12. Wang Bo, Zhang Haichun, Jarzembowski E.A., Fang Yan, Zheng Daran. 2013. Taphonomic variability of fossil insects: a biostratinomic study of Palaeontinidae and Tettigarctidae (Insecta: Hemiptera) from the Jurassic Daohugou Lagerstätte. PALAIOS, 28: 233–242.
13. Bo Wang, Haichun Zhang, E A Jarzembowski. 2013. Early Cretaceous angiosperms and beetle evolution.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4(360): 1-6
14. Zhang Haichun, Zheng Daran, Wang Bo, Fang Yan, Jarzembowski E.A. 2013. The largest known odonate in China: Hsiufua chaoi Zhang et Wang, gen. et sp. nov.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Inner Mongoli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8(13): 1579–1584. [张海春, 郑大燃, 王博, 方艳, Jarzembowski E. A. 2013. 中国已知最大的蜻蜓: 内蒙古侏罗纪的赵氏修复蟌蜓(Hsiufua chaoi Zhang et Wang, gen. et sp. nov.). 科学通报, 58: 1340–1345]
15. Fang Yan, Zhang Haichun, Wang Bo, Zheng Daran. 2013. A new Chifengiinae species (Orothoptera: Prophalangopsidae)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Yixian Formation (Liaoning, P. R. China). Insect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44: 141-147.
16. Fang Yan, Zhang Haichun, Wang Bo, Zheng Daran. 2013. A new cockroach (Blattodea: Caloblattinidae) from the Upper Triassic Xujiahe Formation of Sichuan Province, southwestern China. Insect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44: 167-174.
17. Jarzembowski E.A., Yan E.V., Wang Bo, Zhang Haichun. 2013. Brochocolein beetles (Insecta: Coleoptera)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of northeast China and southern England. Cretaceous Research, 44: 1–11.
18. Jarzembowski E.A., Yan E.V., Wang Bo, Zhang Haichun. 2013. Ommatin beetles (Insecta: Coleoptera)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of northeast China and southern England. Terrestrial Arthropod Reviews, 6: 135–161.
19. Zhang Hai-Chun, Zheng Da-Ran, Zhang Qi, Jarzembowski E. A., Ding Ming. 2013. Re-description and systematics of Paraulacus sinicus Ping, 1928 (Insecta, Hymenoptera). Palaeoworld 22: 32–35.
20. Qing Liu, Haichun Zhang, Bo Wang, Yan Fang, Daran Zheng, Qi Zhang, E. A. Jarzembowski. 2013. A new genus of Saucrosmylinae (Insecta, Neuroptera)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Daohugou, Inner Mongolia, China. Zootaxa 3736 (4): 387–391
21. G.V. Nikolajev, Bo Wang, Haichun Zhang. 2013. The presence of the family Lithoscarabaeidae (Coleoptera, Scarabaeoidea) in the Yixian geological Formation. Euroasian Entomological Journal, 12(6): 559–560 (in Russian with English abstract).
22. Wang Bo, Ma Junye, McKenna D., Yan E.V., Zhang Haichun, Jarzembowski E.A.2013. The earliest known longhorn beetle (Cerambycidae: Prioninae)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early evolution of Chrysomeloidea.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12:5, 565-574.
23. E.A. Jarzembowski, E.V. Yan, Bo Wang, Hai-Chun Zhang. 2012. A new flying water beetle (Coleoptera: Schizophoridae) from the Jurassic Daohugou lagerstätte. Palaeoworld, 21: 160–166
24. Wang Bo, Zhao Fangchen, Zhang Haichun, Fang Yan, Zheng Daran. 2012. Widespread pyritization of insects in the Early Cretaceous Jehol Biota. PALAIOS, 27: 707-711.
25. Wang Bo, Zhang Haichun, Alexander G. Ponomarenko. 2012. Mesozoic Trachypachidae (Insecta: Coleoptera) from China. Palaeontology, 55(2): 341-353
26. Su-Chin Chang, Haichun Zhang, Sidney R. Hemming, Gary T. Mesko, Yan Fang. 2012. Chronological evidence for extension of the Jehol Biota into Southern China.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344-345 (1): 1-5
27. 王博, Jacek Szwedo, 张海春, 林启彬. 2011. 鞘喙蝽总科(半翅目)在中国的首次发现. 古生物学报, 50(3): 321- 325. ( Wang Bo, Szwedo Jacek, Zhang Haichun and Lin Qibin. 2011. The first Peloridioidea (Hemiptea) from China. Acta Palaeontologica Sinica, 50( 3): 321- 325.)
28. Nikolajev, G. V., 王博, 刘煜, 张海春. 2011. 内蒙古中生代锹甲化石(鞘翅目: 金龟子总科: 锹甲科). 古生物学报, 50(1): 41-47 (Nikolajev, G. V., Wang Bo, Liu Yu, Zhang Haichun. 2011. Stag beetles from the Mesozoic of Inner Mongolia, China (Scarabaeoidea: Lucanidae). Acta Palaeontologica Sinica, 50(1): 41-47)
29. Nikolajev, G.V., Bo Wang, Haichun Zhang. 2011. A new fossil genus of the family Glaphyridae (Coleoptera: Scarabaeoidea)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Yixian Formation. Zootaxa 2811: 47–52
30. Bo Wang, Haichun Zhang and Azar, D. 2011. The first Psychodidae (Insecta: Diptera) from the Lower Eocene Funshun amber of China.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85(6): 1154–1159.
31. Bo Wang and Haichun Zhang. 2011. A new ground beetle (Carabidae, Protorabinae)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of Inner Mongolia, China. ZooKeys 130: 229–237
32. Szwedo, J, Wang Bo and Zhang Haichun. 2011. An extraordinary Early Jurassic planthopper from Hunan (China) representing a new family Qiyangiricaniidae fam. nov. (Hemiptera: Fulgoromorpha: Fulgoroidea). Acta Geolog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 85(4): 739-748.
33. Bo Wang and Haichun Zhang. 2011. The oldest Tenebronoidea (Coleoptera)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China. Journal of Palaeontology, 85(2): 266-270.
34. G. V. Nikolajev, 王博, 刘煜, 张海春. 2010. 中生代Ceratocanthinae(Coleoptera: Hybosoridae)化石首次发现. 古生物学报, 49(4): 443-447. (In English with Chinese abstract). [G.. V. Nikolajev, Wang Bo, Liu Yu, Zhang Haichun. First record of Mesozoic Ceratocanthinae(Coleoptera: Hybosoridae). Acta Palaeontologica Sinica, 49(4): 443-447]
35. 张海春, 王博, 方艳. 2010. 热河生物群昆虫多样性的演变. 中国科学D辑. 40 (9): 1266-1276. [Zhang Haichun, Wang Bo, Fang Yan. 2010. Evolution of insect diversity in the Jehol Biot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53(12): 1894-1907.]
36. Bo Wang, Haichun Zhang, Yan Fang. 2010. Paleo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Mesozoic Palaeontinidae (Insecta, Hemiptera) in China with Description of New Taxa. Acta Geologica Sinica, 84(1): 31-37.
37. Bo Wang, Haichun Zhang. 2010. Earliest evidence of fishflies (Megaloptera: Corydalidae): an exquisitely preserved larava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China.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84(1): 774-780.
38. Bo Wang, Haichun Zhang, T Wappler, J Rust. 2010. Palaeontinidae (Insecta: Hemiptera: Cicadomorpha) from the Upper Jurassic Solnhofen Limestone of and their phylogenetic significance. Geological Magzine, 147(4): 570-580.
39. Rasnitysn, A. P., Zhang, H. C. 2010. Early Evolution of Apocrita (Insecta, Hymenoptera) as indicated by new findings in the Middle Jurassic of Daohugou, Northeast China . Acta Geologica Sinica, 84(4): 834-873
40. Wang Bo, Alexander G. Ponomarenko, Zhang Haichun. 2010. Middle Jurassic Coptoclavidae (Insecta: Coleoptera: Dytiscoidea) from : a Good Example of Mosaic Evolution. Acta Geolog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 84(4): 680~687
41. E. V. Yan, Haichun Zhang. 2010. New beetle species of the formal genus Artematopodites (Coleoptera: Polyphaga), with remarks on the taxonomic position of the genera Ovivagina and Sinonitidulina. Paleontological Journal, 44(4): 451-456.
42. Bo Wang, Haichun Zhang, J. Szwedo. 2009. Jurassic Palaeontinidae from and the higher systematics of Palaeontinoidea (Insecta: Hemiptera: Cicadomorpha). Palaeontology 52(1): 53-64.
43. 王博, 李建锋, 方艳, 张海春. 2009. 内蒙古道虎沟中侏罗世昆虫化石元素成分初步分析及其埋葬学指示. 科学通报, 54(2): 210-214. (Wang, Bo, Li, Jianfeng, Fang, Yan, Zhang, Haichun. 2009. Preliminary elemental analysis of fossil insects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Daohugou, Inner Mongolia and its taphonomical implication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4(5): 783-787.)
44. Wang, Bo, Zhang, Haichun. 2009. Tettigarctidae (Insecta: Hemiptera: Cicadoidea)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Inner Mongolia. Geobios 42: 243-253.
45. Wang, Bo, Zhang, Haichun. 2009. A remarkable new genus of Procercopidae (Hemiptera: Cercopoidea)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China. Comptes Rendus Palevol 8(4): 389-394.
46. Su-chin Chang, Haichun Zhang, Paul R. Renne, Yan Fang. 2009. High-precision 40Ar/39Ar age for the Jehol Biota.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280: 94–104.
47. Su-chin Chang, Haichun Zhang, Paul R. Renne, Yan Fang. 2009. High-precision 40Ar/39Ar age constraints on the basal Lanqi Forma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origin of angiosperm plants.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79: 212–221.
48. Yan Fang, Haichun Zhang, Bo Wang. 2009. A new species of Aboilus (Insecta, Orthoptera, Prophalangopsidae)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Daohugou, Inner Mongolia, . Zootaxa 2249: 63–68
49. Masaki Matsukawa, Keiichi Hayashi, Zhang Haichun, Zhen Jinsheng, Chen Peiji, Martin G. Lockley. 2009. Early Cretaceous sauropod tracks from Zhejian Province, China. Bulletin of Tokyo Gakugei University , Division of Natural Sciences, 61: 89-96.
50. Wang Bo, A.G. Ponomarenko, Zhang Haichun. 2009. A new coptoclavid larva (Coleoptera: Adephaga: Dytiscoidea)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China, and its phylogenetic implication. Paleontological Journal, 43(6): 652–659.
51. Wang Bo, J. Szwedo, Zhang Haichun. 2009. Jurassic Progonocimicidae (Hemiptera) from and phylogenetic evolution of Coleorrhyncha. Science in (Series D-Earth Sciences), 52(12): 1953-1961.
52. Haichun Zhang, Rasnitsyn, A. P. 2008. Middle Jurassic Praeaulacidae (Insecta: Hymenoptera: Evanioidea) of Inner Mongolia and Kazakhstan.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6 (4): 463–487.
53. Wang Bo, Zhang Haichun, Fang Yan and Zhang Yutao. 2008. A revision of Palaeontinidae (Insecta: Hemiptera: Cicadomorpha) from the Jurassic of China with descriptions of new taxa and new combinations. Geological Journal 43: 1–18.
54. Bo Wang, Haichun Zhang, E. A. Jarzembowski. 2008. A new genus and species of Palaeontinidae (Insecta: Hemiptera: Cicadomorpha)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of southern England. Zootaxa 1751: 65–68.
55. Bo Wang, Haichun Zhang, Yan Fang, Dejin Wang, Shengzhu Ji. 2008. New data on Cretaceous Palaeontinidae (Insecta: Hemiptera) from China. Cretaceous Research, 29: 551-560.
56. Haichun Zhang, Rasnitsyn, A. P. 2007. Nevaniinae subfam. N., a new fossil taxon (Insecta: Hymenoptera: Evanioidea: Praeaulacidae)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Daohugou in Inner Mongolia, China. Insect Systematics & Evolution. 38: 149–166.
57. Haichun Zhang, Rasnitsyn, A. P., Dejin Wang, Yutao Zhang. 2007. Some hatchet wasps (Hymenoptera, Evaniidae) from the Yixian Formation of western Liaoning, China. Cretaceous Research, 28(2): 310-316.
58. Wang Bo, Zhang Haichun, Fang Yan. 2007. Middle Jurassic Palaeontinidae (Insecta, Hemiptera) from Daohugou of China. Alavesia, 1: 89-104.
59. Bo Wang, Haichun Zhang, Yan Fang. 2007. Palaeontinodes reshuitangensis, a new species of Palaeontinidae (Hemiptera, Cicadomorpha)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Reshuitang and Daohugou of China. Zootaxa, 1500: 61–68.
60. Yan Fang, Haichun Zhang, Bo Wang, Yutao Zhang. 2007. New taxa of Aboilinae (Insecta, Orthoptera, Prophalangopsidae)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Daohugou, Inner Mongolia, China. Zootaxa 1637: 55–62.
61. Haichun Zhang, Rasnitsyn, A. P. 2006. Two new anaxyelid sawflies (Insecta, Hymenoptera, Siricoidea) from the Yixian Formation of western Liaoning, China. Cretaceous Research, 27(2): 279-284.
62. Bo Wang, Haichun Zhang, Yan Fang, Zhili Zhang. 2006. A new genus and species of Palaeontinidae (Insecta: Hemiptera)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Daohugou, China. Annales Zoologici, 56(4): 757-762.
63. Bo Wang, Haichun Zhang, Yan Fang, Ye Duan. 2006. Revision of the genus Sinopalaeocossus Hong (Hemiptera: Palaeontinidae),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China. Zootaxa 1349: 37–45.
64. Rasnitsyn A. P., Haichun Zhang, Bo Wang. 2006. Bizarre fossil insects: web-spinning sawflies of the genus Ferganolyda (Vespida, Pamphilioidea)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Daohugou, Inner Mongolia. Palaeontology, 49(4): 907-916.
65. Rasnitsyn, A. P., Ansorge, J. and Zhang, Haichun. 2006. Ancestry of the orussoid wasps, with descriptionof three new genera and species of Karatavitidae (Hymenoptera = Vespida: Karatavitoidea stat. nov.). Insect Systematics & Evolution. 37: 179–190.
66. Bo Wang, Haichun Zhang, Yan Fang. 2006. Gansucossus, a replacement name for Yumenia Hong, 1982 (Insecta, Hemiptera, Palaeontinidae),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genus. Zootaxa 1268: 59–68.
67. Bo Wang, Haichun Zhang, Yan Fang. 2006. Some Jurassic Palaeontinidae (Insecta, Hemiptera) from Daohugou, Inner Mongolia, China. Palaeoworld, 15(1): 115-125.
68. Pei-Ji Chen, Jianjun Li, Masaki Matsukawa, Haichun Zhang, Qifei Wang and Martin G. Lockley. 2006. Geological ages of dinosaur-track-bearing formations in China. Cretaceous Research 27(1): 22-32.
69. Haichun Zhang, A. P. Rasnitsyn, 2004. Pelecinid wasps (Insecta, Hymenoptera, Proctotrupoidea) from the Mesozoic of Russia and Mongolia. Cretaceous Research, 25(6):807-825.
70. Rasnitsyn A. P., Haichun Zhang. 2004. Composition and age of the Daohugou Hymenopteran (Insecta, Hymenopter=Vespida) Assemblage from Inner Mongolia, China. Palaeontology, 47(6): 1507-1517.
71. 陈丕基,王启飞,张海春,曹美珍,黎文本,吴舜卿,沈炎彬. 2004. 论义县组尖山沟层. 中国科学(D), 34(10): 883-895. [CHEN Peiji, WANG Qifei, Zhang Haichun, CAO Meizhen , LI Wenben, WU Shunqing & SHEN Yanbin. 2005. Jianshangou Bed of the Yixian Formation in West Liaoning, China. Science in Ser. D Earth Sciences Vol.48 No.3 298—312]
72. Rasnitsyn A.P., and Zhang H.C. 2004. A new family, Daohugoidae fam. n., of syricomorph hymenopteran (Hymenoptera = Vespida)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Daohugou in Inner Mongolia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Russian Entomological Society. 75(1): 12-16.
73. Zhang Jun-feng, Zhang Hai-chun. 2003. Insects and spiders. In: Chang Mee-mann et al. (eds), The Jehol Biota: The Emergence of Feathered Dinosaurs, Beaked Birds and Flowering Plants. Shanghai: Shanghai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ublishers. pp.59~67.
74. Junfeng Zhang, Haichun Zhang. 2003. Two new species of archisargids (Insecta: Diptera: Archisargidae) from the Upper Jurassic Daohugou Formation (Inner Mongolia, Northeastern China). Paleontologicheskij zhurnal, (2003)4: 72-75 (in Russian with an English abstract).
75. Zhang Junfeng, Zhang Haichun. 2003. Kalligramma jurarchegonium sp. nov. (Neuroptera: Kalligrammatidae)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northeastern China. Oriental Insects, 37: 301-308.
76. Haichun Zhang, A. P. Rasnitsyn, 2003. Some ichneumonids (Insecta, Hymenoptera, Ichneumonoidea) from the Upper Mesozoic of China and Mongolia. Cretaceous Research, 24(2): 193-202.
77. Zhang Haichun, Rasnitsyn, A. P., Zhang Junfeng. 2002. Two ephialtitid wasps (Insecta, Hymenoptera, Ephialtitoidea) from the Yixian Formation of western Liaoning, China. Cretaceous Research, 23(3): 401-407.
78. Zhang Haichun, Rasnitsyn, A. P., Zhang Junfeng. 2002. Pelecinid wasps (Insecta: Hymenoptera: Proctotrupoidea) from the Yixian Formation of western Liaoning, China. Cretaceous Research, 23(1): 87-98.
79. Zhang Haichun, Rasnitsyn, A. P., Zhang Junfeng. 2002. The oldest known scoliid wasps (Insecta, Hymenoptera, Scoliidae) from the Jehol biota of western Liaoning, China. Cretaceous Research, 23(1): 77-86.
代表性中文论文:
1 中国内蒙古侏罗纪道虎沟层魔蜂科(昆虫纲,膜翅目)新材料(英文) 张琦; 张海春; Alexandr P.Rasnitsyn; 王贺; 丁明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015-08-10
2 白垩纪缅甸琥珀生物群:百年回顾与展望 王博; 张海春; 张青青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015-08-10
3 山东平邑盆地K/Pg界线附近轮藻植物群 李莎; 王启飞; 张羽; 张海春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015-08-10
4 侏罗纪的水中“吸血鬼” 王博; 张海春 大自然 2015-07-08
5 从科研的角度看琥珀 王博; 张青青; 张海春 生命世界 2014-11-15
6 内蒙古道虎沟中侏罗世古蝉科(昆虫纲,半翅目)一新属种 陈军; 张海春; 王博; 郑晓廷; 王孝理 古生物学报 2014-09-15
7 松辽盆地白垩纪末期-古近纪初期轮藻化石组合及古生态研究(英文) 李莎; 张海春; 万晓樵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013-11-01
8 “石”与“时”:化石和分子证据揭示甲虫的早期分化过程(英文) 王博; 马俊业; Evgeny Yan; Edmund A.Jarzembowski; 张海春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013-11-01
9 青岛崂山垭口白垩纪海相地层碎屑锆石U-Pb年龄 王俊; 张素菁; 吕洪波; 张海春; 王国龙; 钟孙霖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 2013-04-21
10 山东灵山岛早白垩世复理石及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初探 董晓朋; 吕洪波; 张海春; 王俊; 张素菁; 张星; 黄振才; 舒云超 第十二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 2012-10-18
11 山东胶南灵山岛早白垩世磨拉石地质意义初探 张星; 吕洪波; 张海春; 王俊; 张素菁; 董晓朋; 黄振才; 舒云超 第十二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 2012-10-18
12 侏罗纪道虎沟化石库的埋藏学和古环境:基于古蝉和螽蝉的比较埋藏学分析(英文) 王博; 张海春; 方艳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1-10-21
13 异曲同工:澄江生物群和热河生物群中的黄铁化作用(英文) 王博; 赵方臣; 方艳; 张海春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1-10-21
14 酒泉盆地早白垩世新的昆虫化石及其地层学意义 郑大燃; 王博; 方艳; 张海春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1-10-21
15 中国“虫蚀迹”化石——了解昆虫与植物早期生态关系的一个窗口 王博; 张海春; 方艳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 2009-10-01
16 中生代裂尾甲科的功能形态及演化(昆虫纲:鞘翅目) 王博; 张海春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 2009-10-01
17 鸣螽科昆虫的演化与多样性 方艳; 张海春; 王博 江苏省昆虫学会第十二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 2008-08-01
18 中生代古蝉总科的演化(昆虫纲:半翅目)(英文) 王博; 张海春; 方艳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007-09-01
19 我国中生代膜翅目昆虫研究回顾 张海春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003-04-01
20 我国中生代膜翅目昆虫研究回顾 张海春 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 2002-09-05
21 灵山岛北端早白垩世复理石中的滑塌断崖 董晓朋; 吕洪波; 张星; 张海春; 王俊; 张素菁 地质论评 2014-07-15
22 昆虫埋藏学:探寻昆虫化石的形成机制 王博; 张海春 科学 2014-03-25
23 山东灵山岛早白垩世复理石软沉积物变形期次解析 董晓朋; 吕洪波; 张星; 张海春; 王俊; 张素菁 地质论评 2013-11-15
24 中国已知最大的蜻蜓:内蒙古侏罗纪的赵氏修复蟌蜓(Hsiufua chaoi Zhang et Wang,gen.et sp.nov.) 张海春; 郑大燃; 王博; 方艳; JARZEMBOWSKI Edmund A 科学通报 2013-05-20
25 山东青岛早白垩世新地层单位——灵山岛组 张海春; 吕洪波; 李建国; 王俊; 张素菁; 董晓朋; 张星; 黄振才; 舒云超; 任星民 地层学杂志 2013-04-15
26 内蒙古侏罗纪魔蜂科(膜翅目:冠蜂总科)一新种 丁明; 郑大燃; 张琦; 张海春 古生物学报 2013-03-15
27 灵山岛早白垩世复理石不是陆内三角洲沉积——答钟建华教授 吕洪波; 张海春; 王俊; 张素菁; 董晓朋; 张星 地质论评 2013-01-15
28 中国中生代早期甲虫化石修订(英文) Ponomarenko A G; Yan E V; 王博; 张海春 古生物学报 2012-12-15
29 川东中侏罗统新田沟组介形类化石壳体方解石化特征及元素成分初步分析 方艳; 刘煜; 张海春; 王博 古生物学报 2012-03-15
30 山东胶南灵山岛晚中生代浊积岩中发现巨大滑积岩块 吕洪波; 张海春; 王俊; 张素菁; 董晓朋; 张星 地质论评 2012-01-15
31 鞘喙蝽总科(半翅目)在中国的首次发现(英文) 王博; Jacek Szwedo; 张海春; 林启彬 古生物学报 2011-09-15
32 山东灵山岛晚中生代滑塌沉积层的发现及区域构造意义初探 优先出版 吕洪波; 王俊;张海春 地质学报 2011-05-17 10:02
33 内蒙古中生代锹甲化石(鞘翅目:金龟子总科:锹甲科)(英文) Nikolajev G V; 王博; 刘煜;张海春 古生物学报 2011-03-15
34 中生代Ceratocanthinae(Coleoptera:Hybosoridae)化石首次发现(英文) Georgy VNIKOLAJEV; 王博; 刘煜; 张海春 古生物学报 2010-12-15
35 热河生物群昆虫多样性的演变 张海春; 王博; 方艳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0-09-20
36 内蒙古道虎沟中侏罗世昆虫化石元素成分初步分析及其埋葬学指示 王博; 李建峰; 方艳; 张海春 科学通报 2009-01-23
37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在孢粉研究中的应用 卓二军; 唐领余; 张海春 古生物学报 2006-07-30
38 论义县组尖山沟层 陈丕基; 王启飞; 张海春; 曹美珍; 黎文本; 吴舜卿; 沈炎彬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10-20
39 新疆准噶尔盆地侏罗纪的几种昆虫化石(英文) 张海春; 王启飞; 张俊峰 古生物学报 2003-10-15
40 全球已批准的和潜在的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s) J. Ogg; 戎嘉余; 李建国; 张海春; 朱学剑 地层学杂志 2003-03-30
41 陷胸茎蜂亚科(昆虫纲)化石在我国辽西上侏罗统的发现及其系统演化(英文) 张海春; 张俊峰; 魏东涛 古生物学报 2001-04-15
42 辽西义县组细蜂总科(昆虫纲,膜翅目)昆虫化石(英文) 张海春; 张俊峰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1-03-15
43 原举腹蜂科(昆虫纲膜翅目)化石在我国的发现及意义 张海春; 张俊峰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0-12-25
44 中国东北侏罗纪中细蜂科一新属(膜翅目 :细蜂总科)(英文) 张海春; 张俊峰 昆虫分类学报 2000-12-15
45 辽西义县组长节锯蜂科 (昆虫纲 ,膜翅目 )昆虫化石(英文) 张海春; 张俊峰 古生物学报 2000-10-30
46 北票尖山沟义县组下部两种膜翅目昆虫化石(英文) 张海春; 张俊峰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0-09-25
47 辽宁凌源及内蒙古宁城地区下白垩统义县组脊椎动物生物地层 汪筱林; 王元青; 张福成; 张江永; 周忠和; 金帆; 胡耀明; 顾罡; 张海春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00-04-24
48 滇西中二叠世疑源类化石Micrhystridium的超微结构新研究 杨伟平; 张海春; 徐放鸣 科学通报 1998-01-23
49 新疆克拉玛依侏罗纪古蝉类化石,兼论中国的古蝉科(同翅目:古蝉科)(英文) 张海春Entomologia Sinica 1997-12-30
50 京西早白垩世丸甲(昆虫纲,鞘翅目)化石 黄迪颖; 张海春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10-30
51 新疆准噶尔盆地侏罗纪叩头虫科(昆虫纲,鞘翅目)一新属 张海春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97-03-15
52 化石研究的新技术──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系统 杨伟平; 张海春; 王冰; 徐放鸣 古生物学报 1996-12-15
53 鸣螽科化石在西北地区的首次发现(直翅目) 张海春 昆虫分类学报 1996-12-15
54 南京附近宁镇山脉下石炭统层序地层特征 陈中强; 张海春; 李建国 岩相古地理 1996-10-30
55 南京附近宁镇山脉下石炭统层序地层特征 陈中强; 张海春; 李建国 岩相古地理 1996-10-15
56 第四纪甲虫研究方法及意义 张海春; 林启彬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96-09-15
57 新疆准噶尔盆地中生代直脉科(昆虫纲,长翅目)昆虫化石 张海春 古生物学报 1996-08-15
荣誉奖励:
1. 2004年,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3完成人)。
2. 2008年,获得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
3. 2009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
4. 2010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
2014年8月10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张海春博士带领三位研究生张琦、王贺、张青青来到抚顺琥珀研究所,与该所所长、琥珀鉴赏大师范勇一起,商讨开展缅甸琥珀昆虫研究合作项目,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
张海春博士与学生们一起,对抚顺琥珀研究所收藏的大量缅甸、抚顺琥珀昆虫进行了整理和初步分类,学者们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踏实的苦干精神,取得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双方将在此基础上,展开进一步的科学研究。
来源:中国琥珀网 2014-08-16
首届中国科学院博物馆“名馆精品展”开展仪式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隆重举行
5月17日上午,由中国科学院标本馆科普网络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领导小组办公室、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和我所共同主办,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和江苏省古生物学会具体承办的首届中国科学院博物馆“名馆精品展”--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飞向天空的先驱——古昆虫特展”开展仪式在南京古生物馆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赵其国院士、滕吉文院士、周志炎院士、戎嘉余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党组书记张兴中,江苏省科协副主席冯少东,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副局长常旭,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所长郭忠仁,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徐克广,中国科学院标本馆科普网络委员会秘书长朱建国,我所所长杨群、党委书记朱怀诚、副所长王海峰、副所长王向东等领导出席了开展仪式。滕吉文院士、张兴中书记、冯少东副主席、常旭副局长、杨群所长等领导和嘉宾为特展开展剪裁,朱怀诚书记主持开展仪式。
杨群所长首先致辞。他说,昆虫是自然界种类最丰富的类群,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不仅与现代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而且昆虫的起源和进化,对整个生物界的发展史也具有深刻的影响。他指出,昆虫从出现至今已有4亿年的历史,而昆虫化石是记录地球生命演化历史的最直接的物证。我国化石资源得地独厚,昆虫化石极为丰富,且保存精美。他强调,经过几代古昆虫学家的工作积累,我所收藏了一大批具有较高科研价值的昆虫化石,同时在古昆虫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许多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此次特展展出的近百件昆虫化石都是由我所科学家采集的,而且极具代表性和观赏性。他希望,通过此次特展,能让社会更加了解我所科学家的工作和取得的科研成果,同时系统了解古昆虫知识,以及感受昆虫化石的独特魅力。
朱建国秘书长在致辞中说,中国科学院标本馆科普网络委员会在年初的工作会议上决定在2012年举办中国科学院博物馆“名馆精品展”系列活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在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响应并精心筹备,在较短的时间里推出了“飞向天空的先驱——古昆虫特展”为主题作为首届中国科学院博物馆“名馆精品展”,他谨代表标本馆科普网络委员会向古昆虫特展的顺利开展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中国科学院标本馆科普网络委员会目前有20多个成员,分属于不同研究所的博物馆和标本馆,举办中国科学院博物馆“名馆精品展”系列活动,就是要充分利用中国科学院丰富的科普资源,进一步扩大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的社会影响,同时也把研究所的成就成果呈现给社会,让社会更加了解中国科学院。他强调,“飞向天空的先驱——古昆虫特展”的开展仅仅是中国科学院博物馆“名馆精品展”系列活动的开始,我们今后要在不同城市和不同研究所不断地推出丰富多彩的“名馆精品展”,把各个研究所许多原创的科技成果、丰富的种质资源展示给公众,也把“名馆精品展”打造成为中国科学院品牌效应的特色系列活动。
在开展仪式上,徐克广副秘书长还代表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向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和北京东路小学赠送了《古兽真相》等五十套科普丛书。
开展仪式后,出席仪式的领导和嘉宾以及专家和学生们一起参观了古昆虫特展。我所古昆虫专家张海春研究员和黄迪颖研究员在古昆虫特展现场向大家详细介绍了此次古昆虫特展展出的化石标本及其科学意义。
出席开展仪式的还有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固体地球科学处处长张鸿翔、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科技合作处副处长范晓松、江苏科技报社社长濮琦、南京地质博物馆馆长詹庚申、南京玄武区科技局局长徐劲松,我所各职能部门负责人、部分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以及来自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和北京东路小学的近百名中小学生代表等。新华社、中新社、科技日报、科学时报、新华日报、南京日报、江苏省电视台和南京电视台等17家新闻媒体对此次论坛进行了跟踪采访。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 2012-05-21
生活在近1亿年前,与恐龙同步灭绝
长得有点像蟋蟀,又有点像蝗虫,最近,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张海春研究团队发现了一批琥珀,其中就藏着这种奇怪的小虫。专家经过研究发现,这是目前已经灭绝的短脉螽昆虫中的一种,在近1亿年前,它们是“蟋蟀”、“蝗虫”的兄弟。
短脉螽是一种已灭绝的昆虫,它有着长长的触角,翅膀上带着清晰的脉络,善于跳跃,但是却在环境变迁中,从地球上消失了。团队成员之一方艳介绍,这批琥珀标本共有30多块,小的直径1厘米左右,大的约3厘米,这些化石资料都为揭开短脉螽的身份之谜提供了更多的材料。专家们将琥珀标本与短脉螽类昆虫化石对比研究发现,短脉螽其实是“蟋蟀”、“蝗虫”的兄弟,和“蟋蟀”的亲缘关系则更近一些,原因是它有着很长的触角,而且它的触角要长过身体,这一点与蟋蟀相似。另外,在琥珀中保存下来的短脉螽翅膀的细节,上面的“翅脉”的模式也和蟋蟀更为接近。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和蝗虫曾经“并行出现过”。这些研究都说明,短脉螽、蟋蟀、蝗虫就像是一个大家族中的三个兄弟,它们长得相似又有不同,而短脉螽、蟋蟀的亲缘关系又更加密切一些。
据介绍,这种昆虫的灭绝是伴随着恐龙大灭绝同步发生的,直至0.99亿年前后完全消失。在当时大灭绝时期恶劣的生态环境下,由于其“生态位置”和蝗虫非常相似,但是在残酷的竞争之中,又败给了“蝗虫”,因此到后来完全被蝗虫取代,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蟋蟀蝗虫”曾经有个兄弟-短脉螽
来源:南报网 2014年10月14日
南京古生物所等在抚顺琥珀研究中取得进展
中国已发现的琥珀资源相对较为稀少。抚顺琥珀不仅是我国重要的有机宝石资源,也是我国目前已知的唯一含虫琥珀,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文化和科研价值。抚顺琥珀形成于早始新世(约5千万年前)一个重要温室效应时期,形成过程中包裹了大量的节肢动物和微生物类群,为研究这些生物的起源和辐射提供了最直接的化石证据。抚顺琥珀的古地理位置极其关键。始新世早期亚洲大陆主体与欧洲、北美、印度次大陆之间仍有海峡隔开,抚顺琥珀保存有始新世时期亚洲大陆唯一的琥珀生物群,这为我们了解当时欧洲—亚洲—印度—北美生物分布格局提供了直接证据,进而为我们研究气候变化(例如温室效应)和构造事件(例如青藏高原隆升)对欧亚大陆生物演化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线索。
抚顺琥珀产自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抚顺西露天矿。但由于西露天矿的开采工作已接近尾声,寻找煤田中的天然琥珀已经几乎不可能。因此,抚顺琥珀更显得弥足珍贵。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张海春研究员研究团队历经二十余年的系统收集和野外考察,获得了大批珍贵的抚顺琥珀资料。
近期,张海春领导的由中、德、美、英、法等国多个学科的科学家组成的联合团队,与抚顺琥珀研究所密切合作,对抚顺琥珀的地质背景、物理化学性质、植物来源以及琥珀中的植物、昆虫、蜘蛛、微生物等化石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团队在抚顺琥珀中已发现节肢动物(包括昆虫)至少22个目,超过80个科150种;另有大量微体化石以及植物化石。多足纲有蜈蚣,蛛形纲有丰富的螨、蜱、各种蜘蛛、盲蛛和拟蝎。抚顺琥珀中昆虫最为丰富,包括至少16目,79科,上百个种。其中最常见的是双翅目,约占总数量的70%;其次为膜翅目(包括各种蜂和蚂蚁);再次为半翅目蚜虫以及啮虫目。
该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在抚顺琥珀中发现了极其丰富的节肢动物,以及大量植物、微生物化石,使其成为世界上种类最丰富的琥珀生物群之一;2、利用有机地球化学、红外光谱、宏体和微体化石等多种分析手段首次确认了抚顺琥珀的植物起源为柏科植物(以水杉为主);3、填补了始新世时期亚洲大陆琥珀生物群的空白,表明5千万年前欧亚大陆两端已经存在广泛的生物交流。
研究成果近期在线发表于Cell出版集团的《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杂志。匿名审稿人评价到:“(本研究)可能是迄今为止古昆虫学最宏大的研究工作,其系统性的研究让人敬佩,也为其它琥珀生物群研究提供了一个绝好的范例。”苏格兰国家博物馆古生物部主任Andrew Ross教授同时撰写了相关评论文章。
该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资助。辽宁省工业特种资源保护办公室和抚顺市政府为该研究的开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相关论文:Wang Bo*, Rust J., Engel M.S., Szwedo J., Dutta S., Nel A., Fan Yong, Meng Fanwei, Shi Gongle, Jarzembowski E.A., Wappler T., Stebner F., Fang Yan, Mao Limi, Zheng Daran, Zhang Haichun* (2014) A Diverse Paleobiota in Early Eocene Fushun Amber from China. Current Biology, doi: 10.1016/j.cub.2014.05.048.
抚顺琥珀种类
抚顺琥珀中重要的植物和昆虫
抚顺西露天矿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2014-07-14
英国白垩系地层发现新的甲壳类动物
核心提示:等足目是体型较小的甲壳类,一般分为10或11个亚目。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外国专家特聘研究员Edmund Jarzembowski教授与张海春研究员团队合作,首次在英国早白垩世威尔顿地层中发现缩头水虱科化石。
等足目是体型较小的甲壳类,一般分为10或11个亚目。其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潮虫亚目的潮虫(有时又称为土鳖、鼠妇、西瓜虫)。缩头水虱科是等足目之下的一个科,其尾肢在尾节两侧并与尾节形成尾扇。该类群有的自由生活,有的寄生在鱼类的身上。缩头水虱科的化石记录非常稀少,目前仅有美国、俄罗斯、黎巴嫩等地区少量发现。英国东南部梅德斯通地区的威尔顿群是白垩纪研究的一个经典地层,已发现有大量的化石,包括各类昆虫和甲壳类,但迄今尚未有缩头水虱科的化石。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外国专家特聘研究员Edmund Jarzembowski教授与张海春研究员团队合作,首次在英国早白垩世威尔顿地层中发现缩头水虱科化石。大部分现生和化石缩头水虱科都是生活在海中,而新发现的化石则很可能存在于淡水环境中,因此代表了缩头水虱科一次重要的生态演化事件。另外,该化石表面富含铁元素,可能表明了一个特殊的埋藏学过程。因此,该化石不仅为研究等足目的演化提供了重要证据,同时也具有重要的古环境意义。
相关成果近期发表于《地质学家学会会刊》(Proceedings of the geologists Association)。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外国专家特聘研究员计划、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来源:生物帮 2014-12-05
双翅目昆虫(例如蚊子、苍蝇)与人类的关系特别紧密,许多类群为寄生生活,是重要的致病害虫。尽管双翅目昆虫在三叠纪早期就已经出现,但其寄生行为和吸血行为演化较晚,具体时代仍有争议。寄生昆虫一般分为体外寄生(外寄生)和体内寄生(内寄生)两类。现生寄生昆虫得到了广泛研究,但其起源和早期演化一直吸引着生物学家和古生物学家的关注。由于其独特的习性,寄生昆虫很少能保存为化石;此外一些有争议的化石也缺少明确的寄生形态特征。因此,化石证据缺失严重阻碍了我们对古代昆虫寄生行为的了解。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海春研究团队与临沂大学等单位紧密合作,在内蒙古赤峰地区侏罗系地层中发现了一类怪异的昆虫化石,经过系统研究,将其鉴定为双翅目伪鹬虻科的幼虫,并命名为“侏罗奇异虫”。该化石揭示了昆虫幼虫一个极端特化实例,并代表了已知最早的水生外寄生昆虫。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2014-07-03
中生代蝉类化石研究取得进展
沫蝉是一类常见的农业害虫,但其早期系统发育关系和演化历史一直缺少详细研究。而沫蝉化石是蝉亚目中研究最为薄弱的类群,化石的缺乏以及分类的混乱导致我们对沫蝉的早期起源以及演化过程缺乏最基本的认识。
最近,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博副研究员、张海春研究员等在我国侏罗纪地层中发现了大量沫蝉化石,并基于27块保存精美的化石建立1新科(华翅蝉科)。研究团队利用扫描电镜等工具对这些化石的外部形态进行细致分析,对华翅蝉的触角、单眼、生殖器、翅脉等特征精细分析;以华翅蝉为参照,深入探讨了其它疑难的沫蝉化石的归属问题;并系统修订了欧亚地区中、新生代沫蝉化石,总结沫蝉总科各类群的演化历史;以此为基础,详细讨论了先前分子系统学研究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沫蝉总科在侏罗纪初期发生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辐射,但大部分类群在早白垩世晚期灭绝,少部分在白垩纪演化为尖胸沫蝉科和沫蝉科。本研究首次提出了沫蝉总科及其化石姊妹群的演化系统树,初步建立中生代沫蝉化石的分类框架,揭示了沫蝉总科的演化历史。
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古生物学杂志Palaeontology
Wang Bo, Szwedo J., Zhang Haichun (2012) New Jurassic Cercopoidea from China and their evolutionary significance (Insecta: Hemiptera). Palaeontology, 55(6): 1223–1243.
华翅蝉化石
沫蝉演化图
来源: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2013-06-20
侏罗甲,是以产出时代“侏罗纪”命名的一类甲虫。化石最初由俄罗斯Ponomarenko教授发现于西伯利亚侏罗纪地层中,而后竟然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又发现了一例现生标本。因此,侏罗甲成为甲虫中最著名的“活化石”。侏罗甲形态极为独特,同时具有不同高阶单元的特征,先后被甲虫学家归入到三个不同的亚目中。因而,其被昆虫学家称为“最诡秘的甲虫类群”或“甲虫演化史中的怪物”。迄今,侏罗甲标本极少,化石仅发现于西伯利亚两个侏罗纪化石地点,而现生标本也仅有一只。由于标本稀少,侏罗甲特别是化石标本的形态特征和分类地位仍有很大争议。
最近,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外籍青年科学家Yan Evgeny博士与张海春研究员等合作,首次在我国侏罗纪道虎沟化石库中发现了侏罗甲化石。研究团队利用扫描电镜等工具对这些化石的外部形态进行细致分析,首次描述了其单眼、触角、后翅、生殖器等重要形态特征,并对其头部和腹部结构进行了重新修订。
研究结果表明,侏罗甲在头部、后翅、生殖器等结构方面仍保留一些原始特征,支持其原鞘亚目的分类位置。另外,化石侏罗甲在形态上与现生标本非常相似,表明该类群在形态学上保持了1.6亿年的相对稳定。同时,该研究也制作了侏罗甲头部三维模型,为以后进一步的形态学对比提供了参照。
研究成果即将发表于国际地学杂志Gondwana Research。
论文信息:Yan E.V., Wang Bo, Ponomarenko A.G., Zhang Haichun (2013) The most mysterious beetles: Jurassic Jurodidae (Insecta: Coleoptera) from northern China. Gondwana Research, doi:10.1016/j.gr.2013.04.002
侏罗甲化石、头部和前胸背板三维模型及古地理分布
侏罗甲化石及结构图
侏罗甲结构细节对比
来源:中国科学院2013-7-23
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硕士研究生郑大燃和导师张海春,在甘肃酒泉发现了生活在1.1亿年前的远古蜻蜓——巴依萨昼蜓的化石。研究人员分析表示,这种蜻蜓诞生于1.1亿年前,与现代蜻蜓相差无几。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硕士研究生郑大燃的桌上,摆放着各类动物化石。这些化石,都来自酒泉老玉门油田附近的一个地层中。
研究员张海春说,这次,巴依萨昼蜓化石是郑大燃他们在2010年前后采集到的,一共采集到30块左右。这些远古的蜻蜓化石,没有身体,只有翅膀——有完整的翅膀,也有翅膀碎片。
为什么只有翅膀没有身体呢?张海春分析说,1.1亿年前,巴依萨昼蜓死后,落在湖泊里,它们的身体有可能很快就变成了鱼的美食,而翅膀剩了下来。另外一种可能是,蜻蜓的身体特别容易腐烂,而翅膀比较坚硬,被火山灰掩埋后,变成了化石。“死亡后,蜻蜓的身体容易破碎分解,所以很多蜻蜓化石都只是‘部分’。”张海春说。
巴依萨昼蜓和现代的蜻蜓有什么区别?郑大燃说,如果用肉眼来看,其实没有什么区别,个头和现代蜻蜓也差不多。只是它们已经灭绝了。
“其实,我们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甘肃酒泉发现的化石,和辽宁西部的热河生物群都差不多的。”郑大燃说,这说明,酒泉的古生物生活年代和辽西热河生物群的生活年代差不多。
让专家们感到疑惑的是,辽西热河生物群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化石,还有珍贵的带毛恐龙化石,而酒泉没有。“这也许是两地的环境不太一样。也许1.1亿年前,辽西的环境更好,生物种群就更丰富。”专家说。
张海春说,之前在俄罗斯曾经发现过2000多块巴依萨昼蜓化石,从地质年代来看,它们生活在1.2亿年前—1.15亿年前;另外,蒙古、韩国、北京也有发现。“蒙古、中韩的巴依萨昼蜓,生活年代都差不多,大约是1.1亿年前。”中科院南京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海春说,从现有的化石来看,巴依萨昼蜓在不断“搬家”,地盘不断扩大。从目前资料分析,它们先从俄罗斯迁徙到蒙古,后来又迁徙到了中国和韩国。
时光倒流到1.1亿年前,古特提斯洋穿过我国大部分地区,甘肃酒泉温度宜人,这里有清澈的湖泊,湖边生活着各种居民。盘旋在湖面的,就是巴依萨昼蜓。
它们曾经在地球上生活了1000万年左右。张海春说,蜻蜓在距今3亿年前后出现,到了中生代时期,蜻蜓们的“个头”也逐渐变大,成为当时空中的“霸主”。巴依萨昼蜓生活的时代,它们已经变成了一群体态轻盈的小昆虫,它们飞在湖面上,还会偷吃湖里的小动物。“它们一直是肉食动物,和恐龙曾经生活在同一个时期。”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它们的灭绝?“巴依萨昼蜓是怎么灭绝的?目前,我们也不清楚。”张海春说。
来源:环球收藏网 2014-04-20
古生物化石是指人类史前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活动遗迹,包括植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等化石及其遗迹化石。它是地球历史的见证,是研究生物起源和进化等的科学依据。古生物化石不同于文物,它是重要的地质遗迹,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
前不久,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海春等在内蒙古发现了一件保存几近完整的昆虫前翅标本。研究人员们确认,这是蜻蜓目弯脉蟌蜓科的一个新属种,并命名为赵氏修复蟌蜓,以纪念我国已故著名昆虫学家、蜻蜓专家赵修复教授。
看似轻松的过程,张海春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心血。走近张海春,走近他的科研世界,感受到的不仅是他对古生物科学研究的付出,更多的,还是对于我国科技事业的执着追求。
前沿领域结硕果
膜翅目为昆虫纲中最为进化的一个目,也是昆虫纲中分异度最高的三个目之一,已记录的现生种类大约11.5万种,但据最保守估计它的总量可达60-120万种。
膜翅目分为两个亚目:并系的广腰亚目和单系的细腰亚目;其中细腰亚目包括了膜翅目的大部分种类,如我们日常见到的蚂蚁、蜜蜂、马蜂等。该目最早的记录是三叠纪中或晚期,为现生科—广腰亚目长节蜂科的分子,而其它科在此时还没有记录。细腰亚目的最早记录是早侏罗世,为Ephialtitidae、Mesoserphidae和Megalyridae等科的分子。细腰亚目区别于广腰亚目的最主要特征是“蜂腰”的存在,这样的结构便于雌虫控制长长的产卵器,以精确地把卵产在别的动物体内或体表。
膜翅目系统发育、特别是细腰亚目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成为当今昆虫学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随着分支系统学理论方法的广泛应用、分子系统学的发展、比较形态学和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使昆虫学家对这一问题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大量化石的发现与研究,对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起到了重要作用,因为现生类群仅是我们现在能够看到、高度进化并处于谱系树末端的少数类群。现在一致认为尾蜂总科(Orussoidea)是细腰亚目的姊妹群,但在细腰亚目内部各总科的关系上各家分歧很大。
另外,其他昆虫类群,如鞘翅目和半翅目,其中的一些重要类群的起源和早期演化也是现代昆虫学的热点,这些问题的解决也要依赖大量化石的发现与研究。
张海春团队以上述国际热点为研究方向,利用我国丰富的昆虫化石资源,开展了长期的研究,并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
20世纪末以来,在我国冀北、辽西和内蒙古东南部的中生代晚期地层中发现了大量保存精美的化石,特别是大量的鸟类、长毛恐龙、翼龙、两栖类、昆虫化石和早期被子植物化石,为研究当时的陆地生态系统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作为第二负责人,张海春主持的两项973项目子课题“中生代生物的辐射、鸟类的起源与环境的关系”、“热河生物群与白垩纪陆地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以热河生物群和道虎沟生物群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各主要生物门类化石的多样性演化和重要类群的起源;通过对热河群地层和地球化学的分析,恢复热河生物群的生存环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各门类生物演化的相互作用及其与环境变化的关联,从而增进我们对白垩纪地球陆地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形成的认识。
通过上述课题的开展,张海春与他的工作团队力争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并已取得了一系列喜人的成果:
他们发现并建立新的昆虫分类群,包括3个新科,1个新亚科,50余新属和100余新种,并对前人建立的一些属种进行了重新研究和修订;在探讨膜翅目细腰亚目的起源和早期演化中取得重要进展:主要基于我国中生代的化石材料,结合现生类群,揭示细腰亚目最重要的特征—“蜂腰”是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得的;这个解释不同于以前所认为的一次性演化的认识;同时对细腰亚目的特征进行了修订。
他们提出部分古昆虫飞行模式等重要昆虫演化模型。通过研究中生代的一类大型昆虫—古蝉类的大量标本,比较和系统研究了我国中生代、英国早白垩世和德国晚侏罗世的古蝉化石,阐明了古蝉前后翅种内变异特征和古地理分布规律,首次提出古蝉灭绝是植物类群演替和新兴捕食者的出现共同导致的结果;重建古蝉飞行模式,定性分析了其飞行速度和灵活性的演化;
在半翅目的研究上,首次提出了沫蝉总科及其化石姊妹群的演化系统树,初步建立了中生代沫蝉化石的分类框架,揭示了沫蝉总科的演化历史;修订了全球蝉总科化石记录,首次提出蝉鸣行为在古新世业已出现;首次提出白垩纪中期之前的化石螽蝉科是现生螽蝉科和蝉科共同的祖先类群;
在鞘翅目的研究上,通过对化石和现生侏罗甲(Jurodidae)的综合研究,厘清了其亚目分类位置,并发现该类群在形态学上保持了1.6亿年的相对稳定,是名符其实的“活化石”;发现粗厚步甲科(Trachypachidae)在中生代已占据了多种生态位,并认为该类群衰落与被子植物的兴起无直接关系;发现花蚤类的出现和早期演化可能与裸子植物关系密切,其独特的身体结构并非先前所认为的“因花而生”,而是直接继承了祖先类群的身体构建;认为化石裂尾甲科(Coptolavidae)可能不是一个单系类群,大部分类群可归入龙虱总科,白垩纪晚期裂尾甲科的灭绝可能是由于硬骨鱼的兴起以及豉甲、龙虱的生态竞争所导致;
在著名的辽西热河生物群研究中,他们通过对昆虫群的综合研究,将热河昆虫群划分为早、中和晚期三个发展阶段,并揭示了白垩纪早期热河昆虫群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的变化规律;
提出了我国北方著名的道虎沟生物群的时代意见。他们对内蒙古宁城道虎沟地区的大量膜翅目昆虫化石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将该昆虫群与哈萨克斯坦南部的晚侏罗世较原始的昆虫群和德国早侏罗世晚期、吉尔吉斯和西伯利亚早/中侏罗世界线附近的较进步的昆虫群进行比较研究,进而推断道虎沟昆虫群的时代应为中侏罗世;
在国内首次开展昆虫埋葬学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分析等技术方法,发现道虎沟化石群中的昆虫化石在形成过程中也存在“化石封套”模式,同时表明当时的湖泊体系中存在着不同的微环境;首次在湖相沉积中发现了大量二维或立体保存的黄铁矿化昆虫化石,认为这种独特的保存方式可能与火山作用密切相关,并对其形成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对比昆虫化石的保存状况,发现昆虫的翅面/体重比、翅的折叠方式、体型大小与化石保存方式与质量密切相关……
正是这些成果,填补了我国该领域的空白。
人生没有设限,未来更没有上限,正是本着心中对昆虫研究的热爱,对科技事业的关怀,选择了这条无悔的科研人生路,将全部精力与心血都献给了古生物学研究这一片锦绣天地。
科研高峰勇攀登
在成功面前,张海春不敢陶醉,他目光定格的地方,便诞生对周遭深沉的思考。
琥珀,被称之为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饶富趣味的饰物宝石。起缘于千万年前的树脂,一次偶然的凝聚使她拥有了美丽迷人的温存色泽和隐约其中的深刻内涵。并被世人誉为生命的“活化石”。
已知最早的琥珀发现于石炭纪中期,而最古老的具昆虫等内含物的琥珀发现于黎巴嫩的侏罗纪最晚期。琥珀中常常包含了一些立体保存的植物、昆虫、蜘蛛甚至羽毛、真菌等化石,这些化石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生物演化和古生态学证据,因此一直是国际古昆虫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初步统计,2000年以来仅在Science、Nature、PNAS三个杂志刊登的琥珀论文已有17篇,涉及的研究方向包括:琥珀生物群的综合性研究;传粉昆虫和社会性昆虫的演化;蜘蛛网的演化;羽毛的演化。
抚顺琥珀是目前我国唯一的含虫琥珀资源,蕴藏于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的中部煤层中。抚顺琥珀地质时代为早始新世Ypresian期,处于早始新世气候适宜期,当地古气候为亚热带,年均温15-20℃,年均降水>1000mm。此时恰处于温室气候时期,植物和昆虫多样性急剧增加,同时低纬度类群向高纬度迁移;而始新世中期,东亚季风气候形成,开始逐步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因此,抚顺琥珀将为我们了解温室效应以及季风气候的形成对东亚生物群的影响提供珍贵的证据。
始新世北半球出现多个特异保存的化石昆虫群,例如:欧洲昆虫群;北美昆虫群。特别是2010年发现的隶属于冈瓦纳昆虫群的印度琥珀,其产出时代、赋存方式、保存特征与我国抚顺琥珀非常相似。始新世,印度板块开始与亚洲板块碰撞,印度板块上的冈瓦纳昆虫群通过岛链与亚洲昆虫和植物群开始交流。另外,在始新世早期,部分昆虫类群从东北亚沿高纬度陆桥向北美迁徙,形成著名的格雷分布。因此,抚顺琥珀也将为我们了解欧洲-亚洲-北美昆虫群分布格局的演化提供宝贵的资料。
上世纪30年代,日本在对抚顺煤矿疯狂掠夺中,已经秘密开始了琥珀的搜集和研究工作,但未有正式成果发表。本世纪初,虽有抚顺琥珀昆虫的研究成果问世,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成果并未得到学术界认可。例如,抚顺琥珀和印度琥珀保存了亚洲两个最丰富的始新世昆虫群,其时代相同、埋藏学相似、地理位置相近,更具有对比意义,但2010年关于印度琥珀生物群的PNAS论文在欧亚和印度生物地理对比时主要依据了波罗的海琥珀,竟然只字未提中国的抚顺琥珀。国际上最新出版的古昆虫教科书或琥珀昆虫专著也都未对抚顺琥珀进行介绍。
张海春项目组关于蛾蚋科化石的文章是迄今唯一一篇发表于国际刊物的抚顺琥珀论文,并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除昆虫以外,抚顺琥珀中的微体化石研究也尚未开展。因此,抚顺琥珀所蕴含的学术价值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其国际影响力还需要大力提高。
张海春与他的工作团队初步研究已发现昆虫至少12个目,超过300种,以及蜘蛛、盲蛛、拟蝎等节肢动物和大量的微体化石。目前,抚顺琥珀内含物多样性已远超过同时代的印度琥珀和法国琥珀,保存精美程度可媲美于著名的波罗的海琥珀。抚顺煤矿中不同层位的琥珀,其色彩、硬度、透明度等有较大差异,形成不同的亚类群,可能代表了不同的植物来源。
“这需要我们利用多种化学分析手段,分析抚顺琥珀不同亚类的化学特征,并结合微体化石证据,综合推断其植物来源。另外,抚顺琥珀中往往含有大量微体化石,例如孢粉、原生动物、真菌等。早期成像技术无法详细观察,而现在成熟的超薄切片以及高精度CT技术为我们研究这些化石提供了保证。”张海春说。
由于早期琥珀价格低廉,只有很少部分抚顺琥珀被采集,而大部分化石作为煤炭用掉。90年代,琥珀的宝石价值逐渐得到重视,逐步出现了专业的采集和加工人员。但抚顺琥珀一直被国家视为一种民间工艺品,允许交易收藏,甚至出口。因此,许多珍贵的标本现在保存于日本、台湾、抚顺等私人博物馆。项目组于上世纪90年代即开始收集琥珀标本,经过近20年的积累,目前已掌握了丰富的研究材料。
“随着标本不断充实,本所标本馆已成为中国琥珀收藏最丰富的馆藏单位。目前,抚顺煤矿已经停产,等待回填,其琥珀资源也已枯竭,当地琥珀商家还留有部分存货。这些遗存标本以及本所的馆藏标本为我们系统研究抚顺琥珀提供了最后的机会。”张海春说。
项目“早始新世抚顺琥珀生物群研究”将对抚顺琥珀中昆虫、蜘蛛、宏体植物、孢粉、原生动物、菌类等化石多样性进行细致调查,并重点寻找一些具有重要演化意义和古生态意义的类群,在如下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及探索:利用成熟的高分辨率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重建琥珀昆虫及蜘蛛的外部形态结构;重建琥珀昆虫及蜘蛛的内部形态结构;首次利用有机碳同位素、核磁共振、热裂解色谱-质谱等分析技术,分析抚顺琥珀各亚类的植物来源以及产生原因;利用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和超薄切片技术,对孢粉、原生动物、真菌等微体化石进行分析。
“项目将会总结抚顺琥珀中生物群古生态面貌,对比分析北半球始新世昆虫群的古地理分布,描述部分具有重要演化意义的化石,并揭示抚顺琥珀的植物学来源。”张海春说。
在学术梯队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他取得了同样突出的成绩。张海春率团队成员们一次又一次创造出的我国古生物科学发展的惊喜,印证了他们的光荣与梦想,也印证了无悔的青春岁月,更印证了一句富于哲理和启示的话——“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我们期待他们能带来更多的惊喜。
来源:科学中国人 2013年第12期
张海春,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重视科研与科普工作的研究生导师。目前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昆虫化石、热河生物群以及中生代陆地生态系统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我国冀北、辽西地区发现有大量精美保存的多门类生物化石,这些生物在科学研究工作中被冠以“热河生物群”。热河生物群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视1亿多年前的生物世界,当时有最早的被子植物,有各种恐龙,有刚刚学会飞翔的鸟类,还有多种多样、数量庞大的昆虫。张海春研究员通过多年的研究工作,积累了大量资料,对热河生物群中的各种昆虫化石取得了充分的认识,也对我国抚顺地区琥珀中所保存的化石具有一定的研究。张海春研究员非常重视科普工作,经常撰写科普文章。
中国科学家发现约五千万年前亚洲大陆琥珀生物群
新华网南京7月14日电(王珏玢、肖琼琼)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14日发布,由该所研究员张海春领衔的科研团队认定抚顺琥珀是目前世界上种类最丰富的琥珀生物群之一,此项研究填补了始新世时期(约5千万年前)亚洲大陆琥珀生物群的空白,也表明5千万年前欧亚大陆两端已经存在广泛的生物交流。
张海春介绍,通过20余年的野外考察和收集,研究团队共采集获得2000多块抚顺琥珀原料。研究发现,抚顺琥珀中昆虫最为丰富,包括至少16目、79科、上百个种。其中最常见的是双翅目(包括各种苍蝇和蚊子),约占总数量的70%。
“抚顺琥珀中的昆虫不仅保存非常完整,而且异常丰富,很好地反映出当时的环境、气候条件,而且也使其成为世界上种类最丰富的琥珀生物群之一。其中,捻翅目、缨翅目的蓟马,还有蜱虫等,是首次发现。”张海春告诉采访人员。
据介绍,研究团队通过宏体化石、微体化石、红外光谱、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手段,首次确认了抚顺琥珀的植物起源为柏科植物,且以水杉为主。
此项研究前,科学界已发现了白垩纪的西峡琥珀群,以及中新世的漳浦琥珀群,而处于这两段时期之间的始新世则是一片空白。此次研究的抚顺琥珀保存有始新世时期亚洲大陆唯一的琥珀生物,很好地填补了始新世时期亚洲大陆琥珀生物群的空白。
“我们还发现抚顺琥珀内的蚂蚁、蜂类等社会性和外寄生性昆虫同波罗的海生物群有着极大的相似性,说明早在5千万年前欧亚大陆两端已经存在广泛的生物交流,为我们了解当时欧洲-亚洲-印度生物分布格局提供了直接依据。”张海春说。
据介绍,抚顺琥珀形成于始新世早期的一个重要温室效应时期,当时抚顺的气候为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年均温15-20度,年降水量1000毫米。这些都将为全球气候变暖和全球气候变暖下生物群的群貌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抚顺琥珀产自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抚顺西露天煤矿,该露天煤矿东西长6.6公里,南北宽2.2公里。
来源:中国琥珀网 2014-12-19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