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信息:
王新超,男,中国党员,1975年生,安徽霍邱人,农学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茶树资源与改良中心副主任,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才。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97年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农学系农学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
2003年6月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茶学专业,获农学硕士学位。
2008年9月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茶学博士学位。
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
培训情况:
先后培训茶农和企业员工200多人次。
研究方向:
1. 茶树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
2. 基于系统生物学的茶树抗逆(非生物或生物逆境胁迫)和芽休眠机理研究。
3. 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茶树功能基因发掘与育种利用。
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
先后主持完成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5项,作为主要研究骨干参加过近40个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的研究工作。现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浙江省农业新品种(茶树)选育重大专项子课题和浙江省“三农六方“课题各1项,参与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等项目的研究工作。
1. 基于转录组学的茶树冷驯化机制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2010-04-30。
2. 优质、高效、特色茶树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2010-09-20。
科研成果:
1. 在核心期刊(包括SCI期刊)发表论文70多篇,参编著作4部,国家发明专利7个,参与制定有关茶树品种国际标准、农业行业标准5个,作为主要选育人育成国家级和省级品种各1个,4个新品系参加第5轮国家区试。
2. 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3项。
3. 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2项。
4.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项目的资助下,瞄准茶树抗寒性机制这一突破点,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手段,全面研究了茶树在整个冷驯化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变化,用系统生物学的手段来深入揭示茶树冷驯化诱导抗寒性的机制,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专心研究,在该领域取得了较好的进展,找到了2条与茶树抗寒关系密切的调控路径,发掘了一大批与茶树抗寒相关的基因信息,为今后茶树抗寒育种打下理论基础。另外,筛选出的4个新品系正在参加第五轮全国区试,13个新品系正在进行品系比较试验,一批抗寒性较好的育种材料正在实验中,为未来抗逆性良好的品种推出做好了储备。
5. 发现生长素与茶树越冬腋芽休眠与萌发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茶树的芽休眠是受多个基因网络共同调控的结果,这些基因分别行使不同的功能。如今正带领科研团队,对一些关键基因进行功能研究,期望找到控制芽休眠与萌发的“关键开关”,只要打开这个“开关”,犹如点亮“一盏明灯”,便能唤醒一颗颗沉睡休眠的芽头,为早生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支持。
6. 作为主要完成人选育的黄化突变品种“中黄1号”,经过单株鉴定、扩繁、品系比较试验等育种程序,历时15年艰辛选育,终于获得省级认定,成为省级优良品种。该品种芽头鹅黄,制成的茶叶外形绿透金黄,嫩(栗)香持久,滋味鲜醇,叶底嫩黄鲜亮,呈现“三黄”特色,品质优异,适应性好、抗逆性强,克服了常规白黄化品种抗逆性差、难于管理的弊端,一经育成,就得到了广泛关注。
7. 精心选择了当地浙江九遮茶叶、九黄茶叶、紫凝茶叶等企业基地作为示范点,以点带面,先后培训茶农和企业员工200多人次,扩大“中黄1号”的影响力,也初步形成了黄茶产业带。同时,与当地技术人员一道,经过大量试验,总结出了适合“中黄1号”的加工工艺,出来的黄茶品质独特、色黄形美,黄茶每斤的均价都在2000-6000元,各地客商络绎不绝,产品供不应求,年均带动当地新增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
8. 先后针对砖茶氟含量超标的问题,进行了低氟品种筛选,并往返四川、湖北等砖茶主产区多次,进行示范推广,筛选的低氟品种可以明显降低砖茶的氟含量,为解决民族地区砖茶氟含量超标问题做出贡献。同时,在浙江、四川、贵州、重庆、陕西、湖北等地建立了20多个示范点,在绿茶主产区推广中茶108、中茶302等新品种,累计产生经济效益3亿多元,有力地推动了当地茶树良种化率提高和经济效益提升,促进茶农增收致富。
发明专利:
1 一种茶树表达序列标签构成的基因芯片【中国专利】陈亮;马春雷;姚明哲;王新超;金基强 2010-08-27 2011-01-12
2 一种检测茶树次生代谢相关基因表达信息的cDNA芯片 【中国专利】 陈亮;马春雷;姚明哲;王新超;金基强 2010-08-27 2011-01-12
3 茶树热激蛋白特异表达序列标签及其生物芯片 【中国专利】 杨亚军;陈亮;赵丽萍;王新超 2003-12-18 2004-12-08
4 茶树β-淀粉酶特异表达序列标签及其生物芯片 【中国专利】 陈亮;姚明哲;高其康;王新超 2003-12-18 2004-12-08
5 以茶多酚为原料制备茶褐素的方法 【中国专利】 陈小强;王新超;成浩;叶阳 2009-10-29 2010-04-21
6 茶树1-氨基环丙烷-1-羧酸氧化酶特异表达序列标签及其生物芯片 【中国专利】 陈亮;王新超;赵丽萍;高其康 2003-12-18 2004-12-08
7 茶树亚硝酸盐还原酶表达序列标签及其生物芯片 【中国专利】 陈亮;伍炳华;王新超;赵丽萍 2003-12-18 2004-12-08
在核心期刊(包括SCI期刊)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著作4部。
出版专著:
1. 《茶树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陈亮,虞富莲,杨亚军,王新超,姚明哲,赵丽萍,周健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代表性英文论文:
1. Wang X, Hao X, Ma C, Cao H, Yue C, Wang L, Zeng J, Yang Y. Identification of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between winter dormant and sprouting axillary buds in tea plant (Camellia sinensis) by 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 Tree Genetics & Genomics, 2014, 10:149-1159
2. Wang L, Wang X*, Yue C, Cao H, Zhou Y, Yang Y*. Development of a 44K custom oligo microarray using 454 pyrosequencing data for large-scale gene expression analysis of Camellia sinensis. Scientia Horticulturae, 2014,174:133-141
3. Yue C, Cao H, Wang L, Zhou Y, Hao X, Zeng J, Wang X*, Yang Y*. Molecular cloning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tea plant aquaporin (AQP) gene family. 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14, 83: 65-76
4. Wang L, Yue C, Cao H, Zhou Y, Yang Y*, Wang X*. Biochemical and transcriptome analyses of a novel chlorophyll-deficient chlorina tea plant cultivar. BMC Plant Biology, 2014, 14:352
5. Wang X C, Zhao Q Y, Ma C L, Zhang Z H, Cao H L, Kong Y M, Yue C, Hao XY, Chen L, Ma J Q, Jin J Q, Li X and Yang Y J. Global transcriptome profiles of Camellia sinensis during cold acclimation. BMC Genomics,2013,14,415
6. Wang X C, Chen L, Ma C L, Yao M Z, Yang Y J. Genotypic variation of beta-carotene and lutein contents in tea germplasms, 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 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 2010, 23(1):9-14
代表性中文论文:
2015
1 “中茶108”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章志芳; 杨素娟; 王新超; 曾建明; 杨亚军 中国茶叶 2015/10/15
2 冷驯化不同阶段茶树DNA甲基化模式的变化 优先出版 周艳华; 曹红利; 岳川; 王璐; 郝心愿; 王新超; 杨亚军 作物学报 2015/5/4
3 茶树DNA甲基转移酶基因CsDRM2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周艳华; 曹红利; 岳川; 王璐; 郝心愿; 王新超; 杨亚军 茶叶学报 2015/3/15
4 茶树生长素受体基因CsTIR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曹红利; 岳川; 周艳华; 王璐; 郝心愿; 曾建明; 杨亚军; 王新超 茶叶科学 2015/2/15
2014
5 茶树叶绿素合成相关基因克隆及在白叶1号不同白化阶段的表达分析 优先出版 马春雷; 姚明哲; 王新超; 金基强; 马建强; 陈亮 作物学报 2014/11/18
6 几个叶色突变茶树品种的DNA分子指纹图谱构建 周艳华; 张成才; 王璐; 王新超 中国茶叶 2014/11/15
7 茶树谷胱甘肽还原酶基因CsGRs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优先出版 岳川; 曹红利; 周艳华; 王璐; 郝心愿; 王新超; 杨亚军 中国农业科学 2014/8/19
8 茶树bZIP转录因子基因CsbZIP1的克隆与表达定位 优先出版 曹红利; 岳川; 周艳华; 王璐; 郝心愿; 杨亚军; 王新超 作物学报 2014/5/16
2013
9 茶树胆碱单加氧酶CsCMO的克隆及甜菜碱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分析 曹红利; 岳川; 郝心愿; 王新超; 杨亚军 中国农业科学 2013/8/1
10 茶树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CsBADH1)的全长cDNA克隆与表达分析 曹红利; 郝心愿; 岳川; 马春雷; 王新超; 杨亚军 茶叶科学 2013/4/15
11 四个茶树品种的氟吸收累积特性比较研究 石元值; 王新超; 方丽; 章志芳; 杨亚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3/3/25
12 茶树赤霉素受体基因CsGID1a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优先出版 岳川; 曾建明; 曹红利; 郝心愿; 章志芳; 王新超; 杨亚军 作物学报 2013/1/28
13 茶树生长素响应因子基因CsARF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优先出版 郝心愿; 曹红利; 杨亚军; 王新超; 马春雷; 肖斌 作物学报 2013/1/4
2012
14 生长素相关基因在茶树腋芽冬季休眠不同生长阶段的表达分析 王新超; 马春雷; 杨亚军; 曹红利; 郝心愿; 金基强 茶叶科学 2012/12/15
15 茶树中植物激素研究进展 岳川; 曾建明; 章志芳; 王新超; 曹红利 茶叶科学 2012/10/15
16 植物抗寒相关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曹红利; 岳川; 王新超; 杨亚军 江苏农业学报 2012/8/31
17 bZIP转录因子与植物抗逆性研究进展 曹红利; 岳川; 王新超; 杨亚军 南方农业学报 2012/8/15
18 茶树2个MYB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马春雷; 姚明哲; 王新超; 金基强; 陈亮 林业科学 2012/3/15
19 茶树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sCDK)基因cDNA全长克隆与分析 王新超; 马春雷; 杨亚军; 金基强; 马建强; 曹红利 园艺学报 2012/2/25
20 高等植物赤霉素代谢及其信号转导通路 岳川; 曾建明; 曹红利; 王新超; 章志芳 植物生理学报 2012/2/20
21 茶树肌动蛋白基因(CsActin1)全长cDNA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杨亚军; 王新超; 马春雷 植物研究 2012/1/15
2011
22 茶树细胞周期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王新超; 杨亚军; 马春雷; 金基强; 马建强; 曹红利 西北植物学报 2011/12/15
23 茶树生长素抑制蛋白基因CsARP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王新超; 马春雷; 杨亚军; 姚明哲; 金基强 核农学报 2011/10/20
24 早生优质绿茶新品种‘中茶302’ 杨亚军; 杨素娟; 曾建明; 王玉书; 陈亮; 王新超 园艺学报 2011/9/25
25 多年生植物的芽休眠及调控机理研究进展 王新超; 马春雷; 杨亚军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1/8/25
26 影响绿茶季节间品质差异的生化因子探析 王新超; 马春雷; 姚明哲; 金基强; 杨亚军 西北植物学报 2011/6/15
27 利用DDRT-PCR分析茶树冬季冷驯化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差异 梅菊芬; 汤茶琴; 徐德良; 王新超 热带作物学报 2011/4/25
28 利用基因芯片筛选茶树芽叶紫化相关基因 马春雷; 姚明哲; 王新超; 金基强; 陈亮 茶叶科学 2011/2/15
29 中茶111等四个优质、高产、早生茶树新品系的选育研究 陈亮; 姚明哲; 金基强; 王新超; 马春雷; 虞富莲 中国茶叶 2011/2/15
2010
30 利用EST-SSR标记研究适制绿茶与乌龙茶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 吴晓梅; 姚明哲; 马春雷; 王新超; 陈亮 茶叶科学 2010/6/15
31 广西茶树资源生化成分多样性分析 王新超; 陈亮; 杨亚军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0/5/16
32 茶树休眠芽与萌动芽抑制消减杂交文库的构建与初步分析 王新超; 杨亚军; 陈亮; 马春雷; 姚明哲 茶叶科学 2010/4/15
33 茶树简化EcoTILLING技术的建立 金基强; 陈亮; 姚明哲; 王新超; 马春雷 茶叶科学 2010/2/15
2009
34 超高压提取绿茶汁的初步研究 陈小强; 章银军; 李学鹏; 叶阳; 成浩; 王新超 农业工程学报 2009/12/30
35 ISSR和EST-SSR标记在检测中国、日本和肯尼亚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上的比较分析 姚明哲; 陈亮; 马春雷; 王新超; 梁月荣 分子植物育种 2009/9/28
36 利用EST-SSR分析江北茶区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姚明哲; 刘振; 陈亮; 王新超; 马春雷; 梁月荣 茶叶科学 2009/6/15
37 基于EST-SSR的福建地区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 刘振; 姚明哲; 王新超; 陈亮 中国农业科学 2009/5/10
38 中国茶树初级核心种质取样策略研究 王新超; 刘振; 姚明哲; 马春雷; 陈亮; 杨亚军 茶叶科学 2009/4/15
39 植物关联分析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茶树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上的应用前景 乔婷婷; 姚明哲; 周炎花; 马春雷; 王新超; 陈亮; 杨亚军 中国农学通报 2009/3/20
40 茶树β-葡萄糖苷酶和β-樱草糖苷酶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陈亮; 赵丽萍; 马春雷; 王新超; 姚明哲 园艺学报 2009/1/25
41 我国苦茶资源主要生化成分的鉴定评价(英文) 王新超; 姚明哲; 马春雷; 陈亮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8/12/15
2008
42 福建武夷山地区茶树种质的茶橙瘿螨抗性变异及高抗优质资源的发掘 姚明哲; 郭华伟; 王新超; 肖强; 陈亮 中国农学通报 2008/9/5
43 我国苦茶资源主要生化成分的鉴定评价 王新超; 姚明哲; 马春雷; 陈亮 中国农学通报 2008/6/5
44 mRNA差异显示技术在植物学领域的应用 王新超; 梅菊芬; 杨亚军 浙江农业学报 2008/3/25
45 基于EST-SSR的西南茶区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 刘振; 王新超; 赵丽萍; 姚明哲; 王平盛; 许玫; 唐一春; 陈亮 分子植物育种 2008/2/15
46 安吉白茶正常与白化叶片基因表达差异的初步研究 王新超; 赵丽萍; 姚明哲; 陈亮; 杨亚军 茶叶科学 2008/2/15
2007
47 茶树冷驯化过程中基因表达差异的初步分析 梅菊芬; 王新超; 杨亚军; 黎星辉 茶叶科学 2007/11/5
48 我国茶树无性系品种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姚明哲; 陈亮; 王新超; 赵丽萍; 杨亚军 作物学报 2007/4/12
2006
49 茶树基因芯片的研制和初步应用 赵丽萍; 高其康; 陈亮; 王新超; 姚明哲 茶叶科学 2006/9/15
50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β-胡萝卜素含量 王新超; 陈亮; 赵丽萍; 马春雷; 张亚丽; 梅菊芬; 姚明哲 中国农学通报 2006/9/5
51 植物氮素营养基因型差异研究进展 王新超; 陈亮; 杨亚军; 姚明哲; 赵丽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6/7/30
52 天然胡萝卜素开发利用状况和设想 王新超; 杨亚军; 陈亮; 姚明哲; 赵丽萍 广西植物 2006/5/30
53 茶树新梢不同叶片中β-葡萄糖苷酶和β-樱草糖苷酶基因表达的实时定量PCR分析 赵丽萍; 陈亮; 王新超; 姚明哲 茶叶科学 2006/3/15
2005
54 优质红碎茶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王新超; 许玫; 陈亮; 杨亚军; 姚明哲; 虞富莲; 王平盛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5/9/30
55 茶树氮素利用效率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初探 王新超; 杨亚军; 陈亮; 阮建云 作物学报 2005/7/25
56 利用15N标记研究不同品种茶树氮肥利用率差异 王新超; 杨亚军; 陈亮; 吴伟 福建茶叶 2005/3/30
57 低温对茶树叶片膜脂脂肪酸和蛋白质的影响 杨亚军; 郑雷英; 王新超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5/3/30
2004及以前
58 构建茶树资源核心种质的设想 王新超; 杨亚军; 陈亮; 姚明哲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4/12/30
59 茶树谷氨酸合酶的提取与活性测定 王新超; 杨亚军; 陈亮 中国茶叶 2004/10/25
60 冷驯化和ABA对茶树抗寒力及其体内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杨亚军; 郑雷英; 王新超 茶叶科学 2004/9/30
61 茶树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姚明哲; 王新超; 陈亮; 杨亚军 茶叶科学 2004/9/30
62 不同品种茶树氮素效率差异研究 王新超; 杨亚军; 陈亮; 阮建云 茶叶科学 2004/6/30
63 茶树抗性育种研究现状 王新超; 杨亚军 茶叶科学 2003/12/25
64 茶树营养遗传育种学发展前景 王新超; 杨亚军 中国茶叶 2002/6/25
会议论文:
1 中国茶树种质资源生物碱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金基强; 乔婷婷; 周炎花; 马春雷; 姚明哲; 王新超; 陈亮 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10-11-02
2 利用基因芯片筛选茶树芽叶紫化相关基因 马春雷; 姚明哲; 王新超; 金基强; 陈亮 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10-11-02
3 利用DDRT-PCR分析茶树冬季冷驯化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差异 梅菊芬; 汤茶琴; 王新超 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10-11-02
4 影响绿茶季节间品质差异的生化因子探析 王新超; 马春雷; 姚明哲; 陈亮; 杨亚军 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10-11-02
5 基于生产区划和表型数据构建中国茶树初级核心种质 王新超; 陈亮; 杨亚军; 姚明哲; 马春雷 2009年中国茶叶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09-09-26
6 高含量β-胡萝卜素茶树资源的初步筛选 王新超; 陈亮; 马春雷; 张亚丽; 梅菊芬; 赵丽萍; 姚明哲 第四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06-09
7 茶树基因芯片的研制和初步应用 赵丽萍; 高其康; 陈亮; 王新超; 姚明哲 第四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06-09
8 茶树新梢不同叶片中β-葡萄糖苷酶和β-樱草糖苷酶基因表达的实时定量PCR分析 赵丽萍; 陈亮; 王新超; 姚明哲 长三角现代植物生物学与农业专题论坛论文集 中国会议 2005-10
9 茶树品种间氮素效率差异机制的初步研究 王新超; 杨亚军; 陈亮; 阮建云 中国茶叶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暨2004年学术年会 中国会议 2004-10
学术交流:
1. 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10-11-02
2. 2009年中国茶叶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09-09-26
3. 第四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06-09
4. 长三角现代植物生物学与农业专题论坛论文集 中国会议 2005-10
5. 中国茶叶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暨2004年学术年会 中国会议 2004-10
11月28日,由云南省科协、云南省农业厅主办,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承办的第四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暨生物种业发展论坛茶叶咖啡分论坛在西双版纳勐海举行。
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西双版纳州科协、西双版纳州农业局、西双版纳州生物产业办、西双版纳州种子管理站、普洱市科协、普洱市茶树良种场、普洱市咖啡产业发展办公室、临沧市茶叶科学研究所、德宏州茶叶技术推广站、保山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工作站、雀巢(中国)有限公司、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云南)、云南爱伲农牧集团、西双版纳共语咖啡发展有限公司、普洱市宏基咖啡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等30余家省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95位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和企业人士共聚一堂,深入研讨国内外茶叶、咖啡生物种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和进展,为云南省茶叶、咖啡生物种业发展大计建言献策。
论坛中,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王新超博士、雀巢(中国)有限公司农艺部首席农艺师侯家志、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刘本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刘杰博士分别作了题为《茶树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的现状、挑战与趋势》、《咖啡品种在中国》、《云南茶树资源、品种研究现状及展望》和《分子技术在咖啡品种上的运用前景》报告。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刘本英、普洱市咖啡产业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刘标分别主持召开了《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种业问题》、《咖啡产业发展中的种业问题》咨询交流座谈会,深入探讨了云南省茶叶、咖啡产业发展急需突破的领域,提出了云南省茶叶、咖啡产业生物种业发展的新方向、新目标和新期待,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来源:勐海县茶叶技术服务中心 2014/12/4
为进一步推动浙江省十县五十万亩茶产业升级转化工程项目“现代茶园新特品种应用与示范”课题,2014年9月19日,在缙云县农业局的组织下,在溶江乡举办了“缙云黄茶栽培与加工培训班”,65名茶叶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参加了培训。在培训班上溶江乡乡长刘灵富代表缙云,对茶叶专家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作了重要讲话。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王新超博士、副研究员及缙云县茶叶技术顾问白堃元研究员(时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等2名专家到缙云县“传经送宝”。在培训会上,专家们重点对缙云黄品种、中黄1号品种及黄茶苗期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在专家的精彩授课下,学员们听的非常认真,收获非常大,不但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自己的科技水平,而且学到了不少“拿回去就能用的”知识和技巧。
由于缙云黄茶具有“三黄透三绿”的独特品质,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因此,县委县政府下决心把缙云黄茶作为当前主推的一个新品种,今年还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缙云黄茶发展的政策,全力打造“缙云黄茶”品牌,从而掀起广大茶农种植黄茶的高潮,缙云黄茶将会成为我县茶叶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点。
来源:中国太子参网 2014-09-23
6月2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曾建明、茶叶专家王新超在乐山市农业局多经站站长孙道伦陪同下,莅临犍为考察茉莉花茶产业发展情况。
专家一行首先考察了犍为茉莉花发展情况,参观了位于清溪踏水村的中华茉莉种质园,对种质园内的稀有品种进行了一一鉴赏,对每个茉莉花品种的特性、用途进行了询问,发出了由衷的感叹:茉莉花品种最多当属犍为。对犍为茉莉花种植规模、分布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在罗城铁山,专家一行查看了铁山春茶叶有限公司投资3000多万新建茶叶基地建设现场,对台土的构筑、作业道布局、水利设施建设等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曾建明对治理草害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专家一行对犍为发展茉莉花茶产业表示出浓厚的兴趣,认为犍为茉莉花品种多、茉莉花种植面积大、茶园建设标准高、业主开发带动作用大,加上犍为政府实实在在的主导,茉莉茶产业前途无量。并表示将把新品种茶介绍到犍为推广,为犍为茉莉茶产业发展添砖加瓦。
来源:四川省农业厅 2014-07-01
2014年5月26日,应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简称云南省茶叶所)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王新超博士、湖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黄安平博士等一行6人到云南省茶叶所进行学术交流,云南省茶叶所刘本英研究员、汪云刚研究员等40余名科技人才参加了交流会。在学术交流会上,王新超博士做了“茶树抗寒机制研究——从表型到本质”学术报告,从生理学和分子机制阐述了茶树抗寒育种及其早期鉴定的研究进展。黄安平博士做了“茶树-茶刺蛾-棒须刺蛾寄蝇间化学通讯研究”学术报告,从茶树、害虫、天敌三者间关联探讨了茶树化学生态防控的研究动态。通过这次学术交流,我所科技人员对茶树抗寒及茶树-害虫-天敌间化学通讯研究有了深刻了解,为今后我所扩宽研究领域,实现跨领域、跨学科合作研究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来源: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014-5-27
为了活跃全所的学术氛围,拓展科技人员的科研视野,促进本所与外地所的相互了解与沟通。安徽茶叶所特邀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王新超博士开展学术报告会。
王博士的报告主要围绕国家基金的申报和茶树遗传育种研究展开,报告内容深入浅出,精彩纷呈,参会科技人员积极与王博士交流,场面生动活泼,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学术交流活动由茶叶所所长廖万有研究员主持,他要求全体科技人员要认真钻研专业,瞄准各专业学术前沿研究动态,潜心积累,科技人员要利用学术交流这个平台互相讨论,互相提高,形成茶叶所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
安徽茶叶所副所长张必桦、丁勇,及茶叶所20余名在职科技人员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会。
来源:中国好茶网 2014-04-06
荣誉奖励:
1. 2005年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才。
2. 2011年入选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十二五”后备人才。
3. 2013年获得中国茶叶学会青年科技奖。
4. 2014年度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5. 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3项。
6. 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2项。
日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天台九遮茶叶公司和天台县林业特产技术推广站联合选育的特异茶树新品种“中黄1号”通过浙江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的新品种认定。
“中黄1号”茶树新品种来源于天台县当地茶树群体种的自然黄化突变体,经过单株鉴定、扩繁、品系比较试验等育种程序,历时15年选育而成。该品种春季新梢鹅黄色,颜色鲜亮,夏秋季新梢亦为淡黄色,成熟叶及树冠下部和内部叶片均呈绿色,1年生扦插苗为黄色。芽叶茸毛少,发芽密度较高,持嫩性较好。春茶一芽二叶含氨基酸7.1%,茶多酚13.3%,咖啡碱3.3%,水浸出物43.3%(干重),内含物配比协调。制成的茶叶外形色绿透金黄,嫩(栗)香持久,滋味鲜醇,叶底嫩黄鲜亮,特色明显,品质优异。该品种克服了一般黄化或白化品种适应性差、抗逆力弱的缺陷,抗寒、抗旱能力明显高于其它黄化或白化品种,与普通绿茶品种相当,适应性强,易于栽培管理,有很大推广潜力。
“中黄1号”的育成,丰富了我国茶树品种的类型,为生产特色茶叶新产品提供了品种基础。目前,该品种已在浙江、四川、贵州等地开始推广。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014-01-02
茶树越冬芽休眠机理研究获得新突破
茶树越冬芽进入休眠状态,是茶树抵御冬季环境逆境的一种适应性能力,对于茶树的年周期生长具有重要意义。近日,我所杨亚军研究团队在茶树越冬芽休眠与萌发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下,选取特早生品种“龙井43”和晚生品种“政和大白茶”为研究材料,构建了2个品种的正反向抑制消减杂交文库。2对文库共获得差异表达独立基因(unigene)1287条,这些基因涉及到逆境响应、水分代谢、细胞周期调控、能量代谢、植物激素响应等诸多方面,组成复杂的调控网络。研究还发现,休眠芽文库中表达的基因数量远远少于萌动芽文库,而且休眠芽文库中抵抗逆境的基因比例远高于萌动芽文库。这些研究结果为今后揭示茶树逆境响应、萌发期的早晚提供了研究基础。相关研究结果在《Tree Genetics & Genomes》发表。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改良中心 2014-06-09
——记中国农科院茶叶所研究员王新超
王新超,男,中共党员,研究员,1975年10月出生,安徽霍邱人。2003年进入茶叶研究所工作,一直从事茶树育种工作。在核心期刊(包括SCI期刊)发表论文70多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个,参与制定有关茶树品种国际标准、农业行业标准5个,作为主要选育人育成国家级和省级品种各1个,4个新品系参加第5轮国家区试。先后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3项,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2项。2005年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才,2011年入选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十二五”后备人才,2013年获得中国茶叶学会青年科技奖。2014年度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王新超(右一)
在茶香遍野、茶农丰收的时候,在茶人品茗、茶友论道那一刻,可曾知道,在这“一片茶叶”的背后却有着一些精彩动人的故事,有着一群默默奉献的茶树育种队伍。
王新超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时间如梭,掐指一算,他进入茶叶所已有12个年头,这些年奋战在科研一线,一直从事着茶树种质资源、遗传育种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和新品种示范推广工作。说起育种,这是一项艰辛漫长的工作,但也是茶学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项工作。选育一个茶树优良品种需要十几、二十年,甚至更久,但良种在茶叶生产增值的各项技术因素中要占30%~40%。正是优良新品种为我国六大茶类、数千个茶叶品类提供了可靠的质量保障。
瞄准产业需求,精心培育抗冻抗逆新品种
茶农们都喜欢发芽早的良种,因为这样的春茶可以提前上市,经济效益好。但是,三月天,娃娃脸,说变就变,遇到“倒春寒”,茶农一年的收入便打了水漂。据统计,仅浙江省茶叶每年因冻害损失数以亿计,这也是茶产业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每当他看到冻害灾情,他的心情和茶农一样难过,他深知这意味着什么?以茶为生的茶农,茶叶没了收入,也许就意味着孩子学费、医病药费、家庭生活费没了着落……作为茶树育种的专家,他深感责任重大,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选育出一批抗冻、抗逆、高效、优质的茶树品种,减少老百姓的损失。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项目的资助下,他瞄准茶树抗寒性机制这一突破点,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手段,全面研究了茶树在整个冷驯化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变化,用系统生物学的手段来深入揭示茶树冷驯化诱导抗寒性的机制,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专心研究,在该领域取得了较好的进展,找到了2条与茶树抗寒关系密切的调控路径,发掘了一大批与茶树抗寒相关的基因信息,为今后茶树抗寒育种打下理论基础。另外,筛选出的4个新品系正在参加第五轮全国区试,13个新品系正在进行品系比较试验,一批抗寒性较好的育种材料正在实验中,为未来抗逆性良好的品种推出做好了储备。可以预计,在不远的将来,将会有一批抗寒性强的茶树品种相继推广种植。
攀登科学高峰永无止境,他在做好抗寒育种同时,又带领他的团队,努力探寻如何让冬天休眠的茶芽更早的萌动?选育出更早的良种,让茶农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为了找到其中的奥妙,他从控制芽头休眠与萌发的机理着手,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在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大量的试验之后,他惊奇的发现,生长素与茶树越冬腋芽休眠与萌发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茶树的芽休眠是受多个基因网络共同调控的结果,这些基因分别行使不同的功能。如今,他正在带领科研团队,对一些关键基因进行功能研究,期望找到控制芽休眠与萌发的“关键开关”,只要打开这个“开关”,犹如点亮“一盏明灯”,便能唤醒一颗颗沉睡休眠的芽头,为早生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支持。为此,他仍在不遗余力、孜孜以求。
深入田间地头,不遗余力促进茶农增收致富
早在2003年3月,根据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的倡导和省委、省政府的决定,浙江省就开展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如今已有十多年,这一制度不断完善和优化,特派员深入基层,推广新技术、建立示范点、服务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已经成为农村科技体制改革突破口,受到各方的关注和支持肯定,这些科技特派员也被农民群众誉为“永远不走的特派员”,而他就是特派员队伍中一员,被派往浙江天台县。
在科研之余,他经常深入天台的田间地头开展培训,指导生产,制定规划,服务产业。作为主要完成人选育的黄化突变品种“中黄1号”,经过单株鉴定、扩繁、品系比较试验等育种程序,历时15年艰辛选育,终于获得省级认定,成为省级优良品种。该品种芽头鹅黄,制成的茶叶外形绿透金黄,嫩(栗)香持久,滋味鲜醇,叶底嫩黄鲜亮,呈现“三黄”特色,品质优异,适应性好、抗逆性强,克服了常规白黄化品种抗逆性差、难于管理的弊端,一经育成,就得到了广泛关注。
“中黄1号”作为自己选育的品种,就像自己抚养长大的孩子一样,对它的脾气、品性了然于胸。在向茶农推广新品种时,自己对品种特点、种植方式、注意事项,样样都说的清清楚楚,老百姓也都听的明明白白。由于茶树是多年生经济作物,种下去3-5年才有收获,如果品种选错,后续风险极高,这方面失败的例子举不胜数。但是,通过他这样仔细深入的讲解和培训,让茶农根据个人需求科学引种,而不是盲目跟风,有效避免了这种风险。
在服务茶农之外,他也加班加点,帮助天台县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以打造“天台黄茶”区域品牌为抓手,促进全县茶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服务当地茶产业发展。他精心选择了当地浙江九遮茶叶、九黄茶叶、紫凝茶叶等企业基地作为示范点,以点带面,先后培训茶农和企业员工200多人次,扩大“中黄1号”的影响力,也初步形成了黄茶产业带。同时,他与当地技术人员一道,经过大量试验,总结出了适合“中黄1号”的加工工艺,出来的黄茶品质独特、色黄形美,黄茶每斤的均价都在2000-6000元,各地客商络绎不绝,产品供不应求,年均带动当地新增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
除特派员工作之外,作为茶叶育种的国家队,他不仅服务浙江,也面向全国。他先后针对砖茶氟含量超标的问题,进行了低氟品种筛选,并往返四川、湖北等砖茶主产区多次,进行示范推广,筛选的低氟品种可以明显降低砖茶的氟含量,为解决民族地区砖茶氟含量超标问题做出贡献。同时,在浙江、四川、贵州、重庆、陕西、湖北等地建立了20多个示范点,在绿茶主产区推广中茶108、中茶302等新品种,累计产生经济效益3亿多元,有力地推动了当地茶树良种化率提高和经济效益提升,促进茶农增收致富。作为四川广元市的科技帮扶工作者,他承接了作为浙江省功勋特派员--白堃元老教授的工作。这里推广黄茶品种的起点高、责任大、任务重,但他依然尽心尽力、尽职尽责,默默的在为育种事业、为产业发展贡献青春、挥洒汗水。他相关的事迹也先后被茶行业媒体、科技金融时报等多家媒体报导。
敢于担当负责 恪尽职守做好管理工作
除科研与技术服务外,他还身兼数职。作为一名党支部副书记,他积极学习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做政治的明白人,自觉践行“三严三实”的各项要求,带头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真正做到了心系群众、热爱群众、服务群众。
身为茶树资源与改良研究中心副主任,自任职以来,承担着学科与团队建设、实验室管理、基地管理等管理工作。作为我所青年科技论坛执行小组组长,他也勇挑重担,在他的积极谋划、沟通联络下,仅2014年就邀请国内外10多位专家来所做学术报告,极大活跃了我所的学术氛围。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引人入胜,而这片树叶背后的故事也精彩动人。他在茶业这条人生路上,不辞辛苦、风雨兼程。唐朝诗人元稹在《赋茶》中写到:“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古人用此话来形容对茶叶的喜爱,而他用“夜后、晨前”的操劳来诠释着他对茶树育种事业的执着和热爱。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015-07-03
我于2003年硕士毕业后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工作,从事茶树遗传育种研究。作为一名科研新兵,在当时的大环境下,一些稍微大一点的计划类项目,很难落到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头上。那时,只能根据专家的研究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很难建立起自己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方向。而且茶树育种作为一种周期长、基础研究薄弱的学科,应用类的项目申报也非常困难。所以,当时的我,对研究方向很迷茫,对于申报项目也没有积极性。
好在单位的领导很关注年轻人的成长,鼓励我申报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推荐的理由就是基金项目评审公平、扶持年轻人、支持创新。说实话,当时很没有信心,一是因为没有很好的研究资历,二是没有很好的研究基础。但在领导的鼓励下,2005年,针对我省“安吉白茶”这一特殊叶色变异茶树品种,在广泛查阅资料的基础上,我精心准备,从分子机理的角度撰写了申报书——“安吉白茶不同白化阶段基因表达差异研究”。
我的第一个项目得到了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当时的兴奋心情无法形容。这个项目的申报成功,极大地鼓舞了我的士气,坚定了我的信心,成为我科研生涯的第一个重要起点。以此为开始,我逐步确定了研究方向,科研之路也越走越宽广。经过艰苦的努力,在茶树抗性分子机理、茶树特异资源鉴定和核心种质构建、茶树育种生理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以第一作者在中文核心期刊(包括SCI期刊)发表相关论文近20篇,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奖2次,入选浙江省“151”第三层次人才,并相继获得了包括国家级项目的资助。这一切的成绩,都源于科学基金的支持和鼓励。
2010年,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针对茶树抗寒性的分子机理,我申报了省基金的重点项目,又一次获得了资助。可以说,自然科学基金已经成为我科研之路的助推器。在这里,我要感谢省基金给予我们年轻人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同时,也郑重向年轻的科研朋友推荐:来申报自然科学基金吧,她是你通向科研殿堂的阶梯!
来源:《浙江科技报》“我与科学基金”专栏2011.09.02第二版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