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扬军,男,1967年6月出生于湖北宜昌,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车船动力流体专家;现为解放军总装备部某技术专业组专家、国家安全重大基础项目课题负责人。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清华大学特种动力研究中心主任。
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92.03-1995.0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动机专业 工学博士
1989.09-1992.0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动机专业 工学硕士
1985.09-1989.0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热能工程专业 工学学士
2003.12- 至今清华大学教授
1997.07-2003.11 清华大学副教授
1997.07-1998.06 韩国汉城大学访问学者
1996.12-1997.06 清华大学讲师
1995.04-1996.12 清华大学博士后
学术兼职:
1、I. J. of Fluid Machinery and Systems主编。
2、J.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编委。
3、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流体机械分会副主任。
4、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增压器分会副理事长。
5、柴油机高增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6、中国内燃机学会航空内燃机分会副主任委员。
研究领域 :
研究方向为发动机热流体学。主要进行发动机流动、涡轮增压和总能利用的理论与技术研究,以及其在车辆、船舶、通用航空和工业节能、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1. 发动机流动:叶轮机及热力循环的流动控制与优化 。
2. 发动机涡轮增压:内燃机及燃料电池涡轮增压、微小型涡轮动力。
3. 发动机总能利用:发动机余热涡轮ORC发电、变循环发动机涡轮组合。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先后主持国防973、航天863、国防预研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十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作为负责人主持xx 973 课题 1 项、xx 863 课题3项、xxxx预研 2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和国家十五 863 子课题 2 项等国家级项目。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和2项国家发明专利。2000年获首届中国优秀博士后奖。
科研成果:
张扬军将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紧密结合,在动力装置热流体领域取得了一些开创性成果。
先进航空燃气轮机设计所面临的主要难点之一是如何避免叶片失速颤振的威胁。他在国际上首次发展了考虑二次流的三维叶片颤振预估方法,具体应用于我国航空发动机型号的研制,成功地使某型军用风扇避免了叶片颤振故障。研究成果推广应用于蒸汽轮机领域,使我国蒸汽轮机605、869、905叶片避免了叶片颤振故障。将航空发动机与水泵水轮机非定常流动研究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水泵水轮机转轮全特性描述方法,发展的水泵水轮机系统动态过程仿真通用程序被电力部发文推广,具体应用于国内十几家抽水蓄能电站系统设计,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单级入轨航天运载器推进系统研制的关键之一是火箭发动机高度补偿喷管。他初步建立了我国高度补偿喷管的设计理论和性能分析方法,设计了我国第一个双钟型高度补偿试验喷管,试验结果验证了设计理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张扬军充分发挥学科交叉的优势,率先在国内开展汽车动力热流体及总能利用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在汽车发动机及整车热管理、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增压及水/热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热管理技术推广应用于工程机械领域,解决了某型军用工程装备的高原过热问题。他将“科学用能、梯级使用”的总能系统概念与车船动力热流体研究结合,提出了车船冷/热/动力(电)联供、燃气轮机/燃料电池联合循环等车船总能利用思路。当前,张扬军正以“动力为核心、车船为本、重点突破、军民两用”的发展策略,努力工作,力争为我国车船动力热流体及总能利用研究做出更大贡献。
专利名称 | 发明人 | 申请人 | 来源数据 | 申请日 | 公开日 | |
1 | 一种预冷吸气式变循环发动机 | 梁新刚;侯凌云;张扬军;周兵;徐向华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5-09-29 | 2015-12-16 |
2 | 一种引射辅助式涡轮冲压组合循环发动机 | 侯凌云;梁新刚;张扬军;周兵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5-09-29 | 2015-12-16 |
3 | 一种液体喷射辅助式涡轮冲压组合循环发动机 | 侯凌云;张扬军;梁新刚;周兵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5-09-29 | 2015-12-16 |
4 | 波动热源余热利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 | 张扬军;陈韬;诸葛伟林;张磊;李志勇;王恩华;彭杰;赵春华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5-07-08 | 2015-12-16 |
5 | 内燃机两级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 | 张扬军;张磊;诸葛伟林;李志勇;彭杰;李辉;赵春华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5-07-08 | 2015-12-16 |
6 | 涡轮增压防喘振系统 | 诸葛伟林;张扬军;李志勇;王恩华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5-03-24 | 2015-08-12 |
7 | 中冷器 | 张扬军;陈进科;诸葛伟林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5-03-26 | 2015-07-08 |
8 | 内燃机两级涡轮脉冲流动控制装置 | 张扬军;赵荣超;诸葛伟林;杨名洋;李楠;李志刚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5-02-10 | 2015-06-24 |
9 | 带压缩空气储存装置的并联式发动机两级增压系统及车辆 | 张扬军;陈进科;诸葛伟林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4-12-18 | 2015-05-20 |
10 | 内燃机的两级增压系统 | 张扬军;诸葛伟林;李志勇;李辉;彭杰;王恩华;刘芙蓉;赵春华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4-12-30 | 2015-05-20 |
11 | 内燃机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 张扬军;诸葛伟林;李志勇;李辉;彭杰;王恩华;刘芙蓉;赵春华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4-12-30 | 2015-04-29 |
12 | 可变热源有机朗肯循环系统 | 史榕颀;彭杰;张扬军;诸葛伟林;李辉;李楠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4-10-29 | 2015-04-22 |
13 | 基于余热利用的燃料电池空气供给系统 | 诸葛伟林;张扬军;李志勇;彭杰;李辉;王恩华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4-12-30 | 2015-04-22 |
14 | 带有压缩空气储气装置的发动机增压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 张扬军;陈进科;诸葛伟林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4-12-18 | 2015-04-08 |
15 | 内燃机的增压余热回收系统 | 张扬军;诸葛伟林;李志勇;李辉;彭杰;王恩华;刘芙蓉;赵春华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4-12-30 | 2015-04-08 |
16 | 基于余热余压利用的燃料电池空气供给系统 | 诸葛伟林;张扬军;李志勇;彭杰;李辉;王恩华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4-12-30 | 2015-04-01 |
17 | 涡轮活塞混合动力系统和车辆 | 张扬军;刘刚;黄开胜;诸葛伟林;何海龙;杨震寰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4-01-22 | 2014-04-30 |
18 | 具有非对称无叶扩压器的离心压气机及具有其的汽车 | 郑新前;金磊;林韵;诸葛伟林;张扬军;玉木秀明;川久保知己 | 清华大学;株式会社IHI | 中国专利 | 2013-05-27 | 2013-09-04 |
19 | 叶片前掠的离心压气机及涡轮增压器 | 张扬军;汪陈芳;郑新前;王增全;诸葛伟林;陈莹杰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3-03-22 | 2013-06-12 |
20 | 具有进口导叶的离心压气机及涡轮增压器 | 张扬军;汪陈芳;郑新前;王增全;诸葛伟林;陈莹杰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3-03-22 | 2013-06-12 |
21 | 基于布雷顿循环的余热利用系统及余热利用发动机 | 诸葛伟林;宋宾阳;张扬军;张继忠;张俊跃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2-04-25 | 2012-08-22 |
22 | 二级涡轮增压系统 | 诸葛伟林;刘艳斌;张扬军;黄磊;张树勇;张俊跃;胡力峰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2-01-11 | 2012-07-11 |
23 | 具有可变几何增压涡轮的涡轮复合装置及其发动机系统 | 诸葛伟林;赵荣超;张扬军;张俊跃;胡力峰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2-02-13 | 2012-07-11 |
24 | 对转涡轮复合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发动机系统 | 诸葛伟林;赵荣超;张扬军;张俊跃;胡力峰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2-02-13 | 2012-07-04 |
25 | 具有非对称无叶扩压器的离心压气机及其形成方法 | 郑新前;林韵;张扬军;兰传杰;诸葛伟林;玉木秀明;川久保知己 | 清华大学;株式会社IHI | 中国专利 | 2011-03-23 | 2011-09-14 |
26 | 基于变开槽宽度的离心压气机非对称自循环处理机匣 | 郑新前;林韵;张扬军;马场隆弘;玉木秀明;杨名洋 | 清华大学;株式会社IHI | 中国专利 | 2010-12-30 | 2011-04-13 |
27 | 基于变开槽位置的离心压气机非对称自循环处理机匣 | 郑新前;林韵;张扬军;马场隆弘;玉木秀明;杨名洋 | 清华大学;株式会社IHI | 中国专利 | 2010-12-30 | 2011-04-13 |
28 | 一种内燃机涡轮增压通流匹配方法 | 张扬军;陈涛;诸葛伟林;郑新前;张树勇;邢卫东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0-08-17 | 2011-01-19 |
29 | 串列叶型混流或径流涡轮 | 诸葛伟林;陈理;张扬军;郑新前;张树勇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0-06-04 | 2010-12-15 |
30 | 开槽宽度为抛物线的离心压气机非对称自循环处理机匣 | 郑新前;杨名洋;张扬军;马场隆弘;玉木秀明;林韵 | 清华大学;株式会社IHI | 中国专利 | 2010-02-09 | 2010-06-30 |
31 | 开槽位置为圆弧分布的离心压气机非对称自循环处理机匣 | 郑新前;林韵;张扬军;马场隆弘;玉木秀明;杨名洋 | 清华大学;株式会社IHI | 中国专利 | 2010-02-09 | 2010-06-30 |
32 | 开槽宽度为圆弧分布的离心压气机非对称自循环处理机匣 | 郑新前;张扬军;杨名洋;马场隆弘;玉木秀明;林韵 | 清华大学;株式会社IHI | 中国专利 | 2010-02-09 | 2010-06-30 |
33 | 基于变开槽宽度的离心压气机非对称自循环处理机匣 | 郑新前;林韵;张扬军;马场隆弘;玉木秀明;杨名洋 | 清华大学;株式会社IHI | 中国专利 | 2010-02-09 | 2010-06-23 |
34 | 基于变开槽位置的离心压气机非对称自循环处理机匣 | 郑新前;林韵;张扬军;马场隆弘;玉木秀明;杨名洋 | 清华大学;株式会社IHI | 中国专利 | 2010-02-09 | 2010-06-23 |
35 | 开槽位置为抛物线的离心压气机非对称自循环处理机匣 | 郑新前;林韵;张扬军;马场隆弘;玉木秀明;杨名洋 | 清华大学;株式会社IHI | 中国专利 | 2010-02-09 | 2010-06-16 |
36 | 开槽位置为正弦分布的离心压气机非对称自循环处理机匣 | 郑新前;张扬军;杨名洋;马场隆弘;玉木秀明;林韵 | 清华大学;株式会社IHI | 中国专利 | 2010-02-09 | 2010-06-16 |
37 | 开槽宽度为正弦分布的离心压气机非对称自循环处理机匣 | 郑新前;杨名洋;张扬军;马场隆弘;玉木秀明;林韵 | 清华大学;株式会社IHI | 中国专利 | 2010-02-09 | 2010-06-16 |
38 | 具有轴向斜槽处理机匣结构的轴径流压气机 | 郑新前;杨名洋;张扬军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09-10-14 | 2010-04-07 |
39 | 高空低气压内燃机压气机特性模拟试验台 | 郑新前;林韵;张扬军;诸葛伟林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09-10-14 | 2010-03-17 |
40 | 一种增压汽油机空气管理系统 | 张扬军;魏玮;陈涛;诸葛伟林;郑新前;汪茂海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08-07-25 | 2008-12-31 |
41 | 柴油机变海拔自适应增压控制方法及系统 | 张扬军;张海雷;诸葛伟林;郑新前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08-08-04 | 2008-12-24 |
42 | 燃料电池车余热供暖系统 | 汪茂海;张扬军;诸葛伟林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08-05-30 | 2008-12-10 |
43 | 燃料电池车用余热热泵空调系统 | 汪茂海;张扬军;诸葛伟林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08-05-30 | 2008-10-08 |
44 | 具有抽气和射流机匣结构的离心压气机 | 张扬军;郭宫达;郑新前;徐建中;诸葛伟林;杨名洋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07-02-02 | 2007-08-08 |
45 | 具有叶片射流口的离心压气机 | 张扬军;郭宫达;郑新前;徐建中;诸葛伟林;李亚卓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07-02-02 | 2007-08-08 |
46 | 离心压气机可控型面无叶扩压器 | 郭宫达;张扬军;郑新前;徐建中;诸葛伟林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06-12-29 | 2007-07-11 |
47 | 采用涡轮空压机的车用燃料电池空气系统 | 张扬军;韩永杰;诸葛伟林;郑新前;汪茂海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06-12-29 | 2007-07-11 |
48 | 一种涡轮增压器实验台脉冲发生器 | 诸葛伟林;李亚卓;张扬军;欧阳明高;郭宫达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06-01-19 | 2006-07-12 |
49 | 常压燃料电池空气增湿系统 | 诸葛伟林;劳星胜;张扬军;欧阳明高;韩永杰;陈潇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05-12-31 | 2006-06-28 |
50 | 车用燃料电池燃气轮机混合动力系统 | 张扬军;郭宫达;欧阳明高;诸葛伟林;除建中;李亚卓;韩永杰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05-07-08 | 2005-12-21 |
51 | 两路循环控制的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 | 张扬军;郭宫达;欧阳明高;卢青春;;李希浩;聂圣芳;许家群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03-10-10 | 2004-09-15 |
52 | 一种交叉纹路微细结构面及其在汽车上的使用方法 | 张扬军;涂尚荣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02-08-30 | 2004-03-03 |
53 | 车用燃料电池保温装置 | 张扬军;张钊;欧阳明高;卢青春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03-07-18 | 2004-03-03 |
54 | 一种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台架试验热管理装置 | 张扬军;罗建曦;欧阳明高;卢青春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02-11-29 | 2003-10-22 |
55 | 一种燃料电池汽车发动机的动力性测试装置 | 欧阳明高;裴普成;卢青春;张扬军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02-09-09 | 2003-08-13 |
56 | 用于热管理系统试验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热模拟装置 | 张扬军;罗建曦;欧阳明高;卢青春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02-11-15 | 2003-03-26 |
57 | 电池组冷却机构中电池的布置方式 | 张扬军;谢今明;欧阳明高;陈全世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02-09-09 | 2003-03-12 |
发表 SCI/EI 收录学术论文80 余篇。
出版专著:
1、《内燃机一维非定常流动》,张扬军,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11-10-26
发表论文:
1 排气压力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研究 优先出版 黄开胜; 张尧; 刘刚; 刘胜; 贾桢; 张扬军 内燃机工程 2016-01-22 11:20
2 进气压力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研究 优先出版 黄开胜; 张尧; 刘刚; 刘胜; 贾桢; 张扬军 内燃机工程 2015-10-20 14:02
3 基于流场偏差分析的离心压气机优化设计 汪陈芳; 张扬军; 诸葛伟林; 王增全; 邢卫东 内燃机学报 2015-07-25
4 涡轮活塞组合发动机循环分析 黄开胜; 张尧; 张扬军 兵工学报 2015-03-15
5 车用发动机涡轮联合循环技术研究进展 刘刚; 诸葛伟林; 黄开胜; 张扬军 车用发动机 2014-10-25
6 离心压气机进气流场研究及控制 优先出版 汪陈芳; 张扬军; 郑新前; 王增全; 邢卫东 航空动力学报 2014-10-20 12:14
7 移动互联网的技术优化与发展 优先出版 张扬军; 宋健; 崔勇 中兴通讯技术 2013-11-13 10:39
8 车用涡轮增压器压气机变海拔性能多目标优化设计 刘刚; 汪陈芳; 杨震寰; 张扬军 车用发动机 2013-10-25
9 利用扫气抑制增压直喷汽油机“超爆”的研究 贾志超; 朱航; 张扬军; 王伟; 杨万里 车用发动机 2013-08-25
10 用于增压器涡轮瞬态特性试验的脉冲发生器设计研究 刘国良; 诸葛伟林; 杨名洋; 张扬军 车用发动机 2012-08-25
11 两级增压涡轮几何参数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研究 谢磊; 张扬军; 诸葛伟林; 张树勇 车用发动机 2011-12-25
12 增压汽油机离心压气机多工况通流设计研究 陈涛; 王伟民; 张扬军; 诸葛伟林 201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 2011-10-26
13 跨声速离心压气机机匣处理扩稳研究 郑新前; 张扬军; 郭宫达; 张俊跃; 杨名洋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0-12-15
14 高原发动机热管理系统性能分析研究 汪茂海; 陈涛; 张扬军; 杨宏; 刘景平; 诸葛伟林 汽车工程 2010-10-25
15 内燃机涡轮增压多工况匹配研究 孙万于; 张艳丽; 胡力峰; 诸葛伟林; 张扬军 车用发动机 2010-08-25
16 双对置二冲程柴油机扫气过程仿真研究 陈文婷; 诸葛伟林; 张扬军; 于红胜 航空动力学报 2010-06-15
18 叶尖间隙分布对内燃机增压压气机性能影响 郭宫达; 张扬军; 徐建中; 郑新前; 诸葛伟林 航空动力学报 2010-03-15
19 汽车热管理试验台测试系统研究 田颖; 金振华; 张扬军; 卢青春 车用发动机 2009-04-25
20 内燃机流动热力学与涡轮增压技术研究 张扬军; 张树勇; 徐建中 内燃机学报 2008-12-25
21 舰船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研究现状 劳星胜; 王建伟; 马士虎; 赵俊涛; 曾宏; 诸葛伟林; 张扬军 舰船科学技术 2008-12-15
22 跨声速离心压气机叶尖区旋涡流动特征 郭宫达; 张扬军; 郑新前; 徐建中; 诸葛伟林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11-15
22 高压差下增压柴油机进气道流通特性研究 陈涛; 诸葛伟林; 张扬军; 卢志国; 王家雄 内燃机工程 2008-10-15
23 车用跨声速离心压气机设计 郑新前; 张扬军; 郭宫达; 张继忠 航空动力学报 2008-10-15
24 燃料电池系统焓轮增湿器性能分析模型 王建伟; 劳星胜; 诸葛伟林; 张扬军 舰船科学技术 2008-10-15
25 跨声速离心压气机叶尖区旋涡流动特征 郭宫达; 张扬军; 郑新前; 徐建中; 诸葛伟林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 2008-09-15
26 合成射流控制压气机分离流动及工程应用探索 郑新前; 张扬军; 周盛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08-08-15
27 PEMFC空气膜增湿系统的性能 胡宗成; 曾宏; 劳星胜; 张扬军 电池 2008-06-25
28 大功率燃料电池堆氢气膜增湿系统实验研究 劳星胜; 王建伟; 曾宏; 诸葛伟林; 张扬军 舰船科学技术 2008-06-15
29 车载燃料电池低比转速离心压气机设计 邱智凌; 郑新前; 张扬军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5-15
30 车载燃料电池低比转速离心压气机设计 邱智凌; 郑新前; 张扬军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 2008-04-28
31 采用离心式空压机的燃料电池系统性能仿真研究 韩永杰; 诸葛伟林; 汪茂海; 张扬军 汽车工程 2008-01-25
32 燃料电池系统膜增湿器传热传质性能研究 劳星胜; 曾宏; 诸葛伟林; 张扬军 舰船科学技术 2007-10-15
33 发动机增压匹配的涡轮通流模型研究 李亚卓; 诸葛伟林; 张扬军; 张继忠 车用发动机 2007-08-25
34 客车用燃料电池系统开发研究 卢兰光; 诸葛伟林; 欧阳明高; 张扬军; 裴普成 汽车工程 2007-04-25
35 燃料电池发动机热管理试验台测试系统软件开发 田颖; 聂圣芳; 张扬军; 卢青春 汽车工程 2007-04-25
36 新型燃料电池发动机空气增湿系统性能研究 劳星胜; 诸葛伟林; 张扬军; 郭宫达; 韩永杰 汽车工程 2007-03-25
37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空气流场的优化设计 刘志祥; 王诚; 毛宗强; 诸葛伟林; 张扬军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12-30
38 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研究 陈潇; 汪茂海; 张扬军; 张钊 车用发动机 2006-12-25
39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三维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 诸葛伟林; 张扬军; 明平文; 劳星胜; 陈潇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2-28
40 发动机电控冷却系统性能仿真研究 张钊; 张扬军; 诸葛伟林 汽车工程 2005-06-15
41 双钟形喷管流场数值模拟与试验验证 郑孟伟; 朱森元; 张扬军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2005-04-10
42 燃料电池发动机热管理试验台测试系统的开发 田颖; 聂圣芳; 张扬军; 卢青春 车用发动机 2004-12-30
43 节温器对发动机热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罗建曦; 张扬军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5-30
44 双钟型喷管高度补偿特性的数值分析 马宏瑞; 张扬军; 郑孟伟; 马继华 推进技术 2003-12-28
45 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热管理 张扬军; 李希浩; 黄海燕; 卢青春 汽车工程 2003-12-15
46 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试验台热管理系统设计 罗建曦; 张扬军; 涂尚荣 车用发动机 2003-08-30
47 汽车外部复杂流场计算的湍流模型比较 杨胜; 张扬军; 涂尚荣; 谢今明 汽车工程 2003-08-15
48 汽车底部复杂流场数值模拟 罗建曦; 张扬军; 詹樟松 汽车工程 2003-08-15
49 地面效应对汽车外部流动的影响 谢今明; 张扬军; 涂尚荣 机械工程学报 2003-04-20
50 二维杂交网格粘性湍流分离流场的数值计算 罗建曦; 张扬军; 张宝宁 动力工程 2003-02-15
51 汽车外部流场仿真的复杂网格系统生成 涂尚荣; 张扬军; 谢今明; 杨胜; 郑孟伟 汽车工程 2002-10-15
52 气动塞式喷管的流场数值模拟和设计参数探讨 郑孟伟; 张扬军; 诸葛伟林; 张宝宁; 刘宇; 朱森元 航空动力学报 2002-04-30
53 考虑旋转效应的三维分离流动判别准则 张宝宁; 张扬军; 孟庆国; 罗建曦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2-28
54 应用CFD对人工血泵流场进行数值仿真 张宝宁; 张扬军; 吴玉林; 孟庆国; 焦立新; 张锦; 王奇; 李佳春; 李功宋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02-02-28
55 汽车空气动力学数值仿真研究进展 张扬军; 吕振华; 徐石安; 涂尚荣; 丛艳吉 汽车工程 2001-04-15
56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Separated Plug Nozzle Flow 张扬军; 诸葛伟林; 郑孟伟; 张宝宁; 李字明; 王瑞发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0-12-30
57 微型泵内液体流动的现代分子动力学模型 唐学林; 吴玉林; 张扬军 水泵技术 2000-02-29
58 微型泵研究进展 张扬军; 唐学林; 吴玉林 水泵技术 1999-12-15
59 火箭发动机塞式喷管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诸葛伟林; 张扬军; 马继华; 张振鹏 宇航学报 1999-10-30
60 不同环境压强下塞式喷管流场的数值模拟 诸葛伟林; 张扬军; 张宝宁; 程荣辉 航空动力学报 1999-07-30
61 水轮机导叶分离流动的数值模拟 张宝宁; 张扬军; 吴玉林; 孟庆国; 李启章; 赵杰 工程热物理学报 1999-07-10
62 振荡叶栅非定常流动的相互作用对叶片颤振的影响 张扬军; 陈乃祥; 诸葛伟林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11-10
63 不可压非定常小扰动流场的数值模拟 张扬军; 陈乃祥; 曹智鹏; 赵春元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08-10
64 水力机械三维分离准则的探讨 陈乃祥; 张扬军; 李辉; 韩凤学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03-10
65 容量及型号相异多机组系统的动态仿真及分析 张扬军; 陈乃祥; 李辉; 于忠祥; 朱绍臣; 李荣复; 谢明杰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03-10
66 流体机械粘性流场的数值模拟方法 张扬军; 陈乃祥; 曹智鹏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03-10
67 激盘模型在水力机械叶片流动弹性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 陈乃祥; 张扬军; 李剑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03-10
68 水力机械流动分离与损失相关性的工程模型 张扬军; 陈乃祥; 严宏强 动力工程 1997-02-15
69 水轮机导水叶折线关闭规律的优化计算 陈乃祥; 张扬军; 于宗祥; 蔡锦华 水力发电 1996-12-21
70 汽轮机叶片颤振研究的新进展 张扬军; 陈乃祥; 陶德平; 周盛 科学通报 1996-12-08
71 抽水蓄能电站中水力干扰下的过渡过程及其稳定问题的研究 陈乃祥; 张扬军; 屠明奇; 梅祖彦 水利学报 1996-10-10
72 稳定负荷对流体机械叶片颤振稳定性的影响 张扬军; 陈乃祥 动力工程 1996-08-15
73 一类关联转子分离尺度与损失的工程模型 张扬军; 陈乃祥; 陶德平; 周盛; 张扬军 航空动力学报 1996-07-30
74 水泵水轮机全特性的新表达方式及复合工况计算 陈乃祥; 张扬军; 祝宝山; 端润生; 李扶汉; 敖林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07-10
75 混流式水轮机准三元流动分析及性能予估基础上的水电站过渡过程仿真 陈乃祥; 瞿伦富; 张扬军; 李晔 工程热物理学报 1996-05-15
76 某型风扇叶片颤振研究 张扬军; 陶德平; 周盛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 1996-05-15
77 三维激波/附面层相互作用的起始分离预测 张扬军; 陈乃祥; 陶德平; 周盛 航空动力学报 1996-04-30
78 压气机转子漏流涡与叶片气弹稳定性的相关性 李克俭; 张扬军; 陶德平 航空动力学报 1995-07-30
79 考虑二次流效应的叶片颤振预估方法 李克俭; 张扬军; 陶德平 航空动力学报 1995-04-30
80 某型蒸汽轮机自由叶片失速颤振研究 张扬军; 陶德平 热能动力工程 1995-03-20
81 Some discussions on the prediction model of three-dimensional shock losses 张扬军; 陶德平; 周盛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1995-02-08
82 跨音压气机叶栅的激波结构模型及损失 张扬军; 陶德平; 周盛 航空动力学报 1995-01-30
83 预估蒸汽轮机叶片颤振的三维方法 李克俭; 张扬军; 陶德平 航空动力学报 1995-01-30
84 跨音叶栅三维激波损失的改进模型 张扬军; 陶德平; 周盛 航空学报 1995-01-25
85 关于三维激波损失模型的讨论 张扬军; 陶德平; 周盛 科学通报 1994-12-08
86 叶片间相角对蒸汽轮机叶片颤振的影响 张扬军; 李克俭; 陶德平 航空动力学报 1994-07-30
87 蒸汽轮机成组叶片的气动弹性模型 张扬军; 李克俭; 陶德平 航空动力学报 1994-04-30
荣誉奖励:
1、2014年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201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2013年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
4、2007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5、2005年获全国优秀博士后荣誉称号。
6、2005年获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7、2005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8、2000年获首届中国优秀博士后奖。
9、1996年获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10、1997年获电力部科技进步二等。
11、1995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学术交流与合作:
1、201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 中国会议 2011-10-26
清华大学张扬军教授为三峡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师生作报告
(通讯员 文/图 孟荣华)2015年5月28日晚6点半,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三峡大学“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张扬军老师在机械与动力学院M2404 为同学们做了一场精彩的讲座。讲座内容为发动机热流体学与节能及新能源利用。学院院长赵春华教授、学院动力工程系的老师们以及对发动机感兴趣的研究生及本科生一百余人聆听了本次报告会。
张扬军老师从发动机的主要学科基础,发动机涡轮增压技术的发展、高增压研究的背景及现状出发,为同学们介绍了国内发动机的类型及航空发动机的技术现状,并与同学们分享了现阶段所从事项目的研究情况。讲座结束后张扬军老师亲切与现场的同学们互动,讨论氛围热烈。
张扬军,男,1967年6月出生于湖北宜昌,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车船动力流体专家;现为解放军总装备部某技术专业组专家、国家安全重大基础项目课题负责人。1996年12月由清华大学水利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出站,现工作单位为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
2015年12月25日,清华大学特种动力中心就中小型通用航空动力关键技术研发合作,在工字厅东厅与安徽航瑞航空动力有限公司签约科技开发合同,合同经费5000万元,致力于活塞动力、小型涡轮动力以及E-FAN纯电动推进关键技术在通用航空领域的研发。安徽省芜湖市委副书记、市长潘朝晖、芜湖市政府秘书长孙跃进、副秘书长孙平、芜湖县委书记黄维群等地方领导,副校长尤政院士、王玉明院士、汽车系主任李克强教授、科研院副院长岑松教授、特种动力中心主任张扬军教授及汽车系、热能系、航院、校地合作办公室等单位出席了签约仪式,潘朝晖市长与副校长尤政院士还签署了安徽省芜湖市人民政府/清华大学关于中小型通用航空动力合作开发协议。
特种动力中心2012年经学校专项办同意成立,挂靠汽车系,按学科方向组建了由汽车、热能、航院等相关院系教师组成的跨院系模块化创新团队,面向特种车辆、船舶和无人机等动力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瓶颈,开展有组织创新研究,在通航动力研发所涉及的高功重比活塞发动机、小型涡轮发动机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和人才技术优势。
芜湖市近年来把中小型航空发动机作为未来重点发展方向,以奇瑞发动机工程研究院骨干为主要研发团队,以奇瑞副总经理兼奇瑞汽车发动机工程研究院院长、1989级校友朱航为董事长,成立了安徽航瑞航空动力装备有限公司,专门从事中小型通航发动机研发制造,目标是成为比肩国际一流的活塞类及中小涡轮类航空发动机企业。
张扬军教授团队:内燃机全工况高增压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内燃机是我国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及通用航空的主导动力。高增压技术是内燃机节能减排的基础战略和主要技术途径,突破内燃机高增压技术瓶颈,对保障我国石油能源安全与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以及突破核心零部件实现汽车强国目标意义重大。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张扬军教授团队从2002年起开始与潍坊富源增压器有限公司、玉柴集团、山东富源动力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在国家与企业的支持下合作完成的“内燃机全工况高增压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在2014年1月的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本项目从高增压涡轮增压器设计和发动机高增压匹配两方面进行研发,以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突破带动产品研制,突破了四大关键技术难题: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发展了高增压跨声速压气机非对称控制扩稳技术,实现了我国增压压气机设计由亚声速到跨声速的技术跨越;提出并发展了基于动态来流的涡轮设计技术,实现了增压涡轮设计由基于稳态来流向基于动态来流的技术跨越;建立了高增压叶轮多物理场耦合设计技术,实现了增压叶轮设计由单向设计向耦合设计的跨越;提出并发展了内燃机增压通流匹配技术,实现了增压由零维、单向匹配向一维、耦合匹配的技术跨越。
以上述研究成果为核心技术,研究成果应用于国防装备技术领域取得显著效益,为某型两栖装甲水上航速提升40%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打破了国外对我国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用高增压技术的封锁,将我国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无人机升限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5000米以上。在民用领域,依托该项目成果研制成功了最高压比达5.2的多个系列高增压涡轮增压器产品,有效解决了内燃机的高原适应性问题,突破工程机械在“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地区使用功率严重下降的重大瓶颈,实现工程机械动力海拔4500米功率下降低于5%的世界领先水平。该项目走完了我国内燃机高增压自主研发的全过程,促进了涡轮增压产品的更新换代和高性能内燃机的研发,对加快我国内燃机和汽车零部件工业的产业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张扬军,湖北宜昌人,发动机流体力学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专业博士。主要从事发动机增压及总能利用研究。现担任清华大学特种动力研究中心主任、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际杂志I.J. of Fluid Machinery and System主编。
采访张扬军是在一个阴雨的午后。他个子不高,皮肤略黑,穿着朴素,声音细亮,语速有点快,笑起来憨厚爽朗。
幼年苦寒挣扎,少年笃志求学,青年厚积薄发……从长江边的苦孩子,到清华大学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张扬军的成长充满了艰辛与传奇。这样一个人,有太多故事可以述说。
但相比那些故事,张扬军更愿意分享他的科研之路—从航空到汽车的跨行业交叉创新之路,分享他对行业未来发展的预见,分享他对科研事业的热爱与忠诚。
涡轮增压:
航空与汽车跨行业交叉
1999年12月,张扬军调入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从航空到汽车跨越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在这之前,他就职于清华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研究所,更早的时候他在北航完成了本硕博三个阶段的学习,专业是航空发动机。
虽已转入汽车工程系,但张扬军并未放下自己在航空领域的多年积累。怎么用航空领域的研究所得,帮助自己在汽车工程研究方面开拓出一片天地,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2000年10月20日,作为最年轻的获奖者,张扬军与其他9位博士后一起,获颁“首届中国优秀博士后奖”。
作为中国博士后制度的倡导者、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专程回国颁奖。张扬军得以与李政道产生短暂交集,他仍清楚记得当时的情形,记得那句让他受益至今的话。
典礼前的座谈会上,张扬军身上的几个特殊“标签”(清华大学、最年轻的获奖者,成果在航空航天领域单位却属汽车工程系)引起了李政道先生的好奇。在了解到张扬军正基于航空叶轮机流体力学的研究基础,进行内燃机流体力学的研究时,李政道大加赞赏,并说:“向同行学习,产生量变;跨行业交叉,产生质变!”
就是这句话,使张扬军茅塞顿开。“涡轮增压技术是典型的源自航空的流体技术,利用这一技术开展汽车工程研究与应用,正是跨行业交叉研究。”前辈的鼓励,坚定了张扬军开展交叉研究的信念,帮助他在航空与汽车的交叉交融中孕育出丰硕的成果。
涡轮增压,就是通过涡轮驱动压气机,对发动机进气增压,提高发动机进气量,从而有效提高发动机功率、降低发动机油耗和排放。
涡轮增压是先进高效低碳内燃机研发的关键技术。作为汽车、通用航空和船舶等交通运载工具的主导动力,内燃机每年消耗的燃油约占全年石油消耗总量的60%,相当于我国全年进口石油总量,节油降耗的压力一直都在。
张扬军介绍,随着研究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不断提高涡轮增压比、缩小排量,是汽车节能的基础战略和主要技术途径。同时,通过高增压提高进气密度,也是解决汽车高原和通用航空高空环境适应性问题的技术关键,适合我国高原面积广阔、通用航空发展迅速的国情。因此,高增压技术不仅是汽车节能减排研究的国际前沿与热点、我国内燃机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升级急需突破的主要瓶颈,同时也是通用航空先进动力研发的关键技术。
我国从“十一五”开始,启动了内燃机高增压研究的973课题,张扬军为课题负责人。当时国内内燃机的增压水平仅为3.5,压比>4的高增压技术完全被国际大公司垄断。
张扬军解释,内燃机增压压比接近4时,增压离心压气机流动就由亚声速进入跨声速领域。“跨声速领域增压比的提高十分困难,世界上最大的涡轮增压器公司Honeywell基于丰富的设计经验和实验数据,花了17年的时间(1985~2002年),才将该公司的内燃机增压比水平从3.3提升到了3.8。”
拥有雄厚研究基础与领先技术水平的世界一流公司尚且如此,何况是实力仍与国际存在一定差距的我们。大家就都明白,我国设计经验和实验数据均十分缺乏,要突破压比>4的高增压技术,必须进行理论创新。
张扬军所带领的发动机流体与增压团队,在国家973等课题的支持下开始了研究工作。他们针对高增压技术发展所面临的压气机范围窄、涡轮效率低和全工况匹配难等三大技术难点,将航空叶轮机的先进流动控制方法应用于内燃机涡轮增压研究,进行内燃机高增压流动理论与方法创新,通过理论创新促进技术突破和工程应用,可谓“战功”卓著。
在高增压压气机扩稳研究方面,他们揭示了压气机流场匹配扩稳新机理,提出并发展了高增压跨声速压气机非对称控制扩稳技术,实现了我国内燃机增压压气机设计由亚声速到跨声速的技术跨越,解决了传统对称控制扩稳技术在跨声速压气机应用效果差的技术难题,突破了高增压压气机稳定工作范围过窄的关键技术瓶颈。
在高增压涡轮增效研究方面,他们揭示了涡轮脉冲流场整流增效新机制,提出并发展了基于动态来流、减小对排气脉冲敏感性的涡轮设计技术,实现了增压涡轮设计由基于稳态来流向基于动态来流的技术跨越,解决了在内燃机排气脉冲条件下高增压涡轮效率大幅降低的技术难题,突破了高增压涡轮工作效率低的关键技术瓶颈。
在高增压全工况匹配研究方面,他们创建了压气机与涡轮系统通流模型,提出并发展了内燃机增压通流匹配技术,实现了增压系统匹配由零维、单向匹配向一维、耦合匹配的技术跨越,解决了高增压全工况匹配技术难题,突破了内燃机高增压系统工况适应性差的关键技术瓶颈。
这三大技术瓶颈的突破,成功将我国车用内燃机增压水平由3.5提升至4.0以上,有效支撑了水陆两栖等特种车辆的研发。以此为基础,张扬军团队成功研制出多个系列高增压涡轮增压器产品,打破了Honeywell、ABB等国际公司在高增压涡轮增压器领域的市场垄断,并实现了我国涡轮增压器出口与国外大型内燃机和汽车公司进行零部件直接配套“零”的突破。
同时,他们有效解决了内燃机的高原适应性问题,突破了工程机械在“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地区使用功率严重下降的重大瓶颈,实现了工程机械动力海拔4500米功率下降<5%的世界领先水平。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研究成果打破了国外对通用航空内燃机高增压技术的封锁,可使无人机升限在原来基础上提高5000米以上。而作为通用航空高端产品,高空无人机在气象预测、通讯中继和灾害预测等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这一成果也获得了国内外广泛赞誉—
高增压流动理论与技术研究成果,被收入中国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2—2013工程热物理学科发展报告》,且被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在中国科协组织的“2014中国科协学术建设发布会”上作为工程热物理学科的重要进展和成果进行了发布。
美国Honeywell公司在2012年ASME年会的增压研究综述论文中,对张扬军团队的高增压研究进行了高度评价,称其是“国际上首次利用非对称流动控制进行压气机扩稳研究”。
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教授Ricardo在第五届泵与风机国际大会作特邀报告时,特别提到“现有传统的设计方法均未能考虑发动机排气脉冲效应的影响”,而张扬军团队“减小敏感性的研究非常有效”。
日本IHI公司也曾表示该团队的高增压流动研究对“内燃机增压研究起到了引领作用”。
同时,高增压研究发表的论文于2010年获得英国J.of Power and Energy杂志的年度最佳论文奖,2012年获美国ASME Tubo Expo的大会最佳论文奖。张扬军还代表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应邀在韩国举行的ISFMFE2012流体机械国际会议上,作高增压研究进展的大会特邀报告。
2014年1月10日,张扬军领衔的研究成果“内燃机全工况高增压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荣获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代表团队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如今,他们正依托团队的高增压研究基础和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的电动汽车研究优势,开展电动涡扇发动机的研发。张扬军介绍,电动涡扇推进可应用于无人机和教练机,具有维护简单、安全性高、经济性好、噪声低等优点,飞行一小时的能耗成本还不到传统内燃机动力飞机的十分之一。随着低空空域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中国通用航空产业环境的不断完善,张扬军认为电动涡扇推进将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涡轮复合:
涡轮增压技术的升级换代
9月末,习近平主席访美中方成果清单刚一公布,就引起了广泛关注,张扬军就是关注者之一。他最关注的是中美双方在清洁能源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新启动一个提高中载至重载卡车能源效率的技术合作领域……促进高能效卡车的开发及其在两国市场的应用,以显著降低交通运输领域的燃油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
张扬军正在攻关的项目恰好就在这个范围内—通过涡轮复合实现发动机余压余热能的动力回收与利用,有效提高内燃机的总能利用率。
交通节能向来是实现节能减排的三大战场之一,内燃机余压余热能利用等交通节能技术更是工业节能和建筑节能的共性关键技术。“现在,内燃机消耗的燃油能量,有60%都以余压余热能的形式排掉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浪费。内燃机余压余热能是一个没有污染的余能资源,如果能够回收利用,哪怕只是一部分,发展空间也是巨大的。”张扬军激动地说。
他正在研究的涡轮复合技术,就是要激活这个余能空间。该技术能够有效利用发动机排气余压余热能,通过动力涡轮将部分能量转化为有效功,提高内燃机燃油经济性、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它是涡轮增压的升级换代技术,同样是跨行业交叉研究的结晶。通过涡轮复合回收利用发动机余压余热能是内燃机节能减排的新增长点和主要发展方向,也是当代发动机流体力学研究的主要学科前沿问题。
2011年前后,受胡锦涛主席委托,两院(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启动了由师昌绪院士任组长、刘大响和徐建中院士任副组长,聚集了50多位两院院士、75位特邀专家的“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两机’专项”调研工作。作为75位特邀专家之一,张扬军得以与航空发动机领域的院士们一起工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陈懋章院士对于他将航空叶轮机领域的先进流体技术跨行业交叉创新应用于汽车内燃机领域非常赞赏,并鼓励他除汽车内燃机领域外,还可进一步拓展应用于船舶和通用航空内燃机等领域。
交流中,他从徐建中院士正在开展的973课题航空发动机对转涡轮研究中得到启示,再结合涡轮复合研究情况,创新提出了内燃机对转涡轮复合新方案,并最终发展了对转涡轮复合新技术。
在“十二五”国家973等课题支持下,张扬军团队从整机循环、系统集成和部件设计三个层次进行了内燃机余能利用涡轮复合技术的研发,已经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
建立了以循环耦合设计参数为变量的涡轮系统通流模型,揭示了涡轮复合气动循环的能量分配效应,提出变几何涡轮复合循环方案,可提高内燃机全工况总能效率。
揭示了两级涡轮系统的流场匹配效应,提出对转涡轮复合系统,可有效提高涡轮系统的总效率。
发展了涡轮发电/传动系统一体化设计方法,通过一体化设计降低涡轮发电机或液力偶合器的转速,提高系统总效率,并有效降低系统成本。
以这些成果为基础,张扬军团队与东风商用车公司等合作,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涡轮复合内燃机原理样机。台架测试结果表明,涡轮复合系统可提高总能效率7.8%,优于Volvo、Detroit、Scania等国际公司的涡轮复合技术提高发动机总能效率5%~6%的技术指标。2011年以来,国际上发表SCI和EI检索的内燃机涡轮复合相关论文机构排名中,清华大学(张扬军团队)均名列第一。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学者2015年在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上发表的内燃机涡轮复合技术研究综述论文中,详细介绍了张扬军团队的相关研究成果。张扬军应邀在日本举行的AIFMC2015亚洲流体机械国际会议上,就涡轮复合研究进展作大会主题报告。
作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举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已经完成了中国汽车行业工业强基重点支持方向的梳理工作。清华大学研发的内燃机涡轮复合系统,作为核心基础零部件被列入了中国汽车行业工业强基的重点支持方向。
当前,团队正在内燃机涡轮复合系统原理样机的基础上进行产品样机开发,力争早日将该项技术实现产业化。
涡轮ORC:
新能源利用与能源互联网
电动汽车、电动船舶、电动飞机、分布式发电……这些未来新能源利用科研的发展重点,无一不在能源互联网的建设范畴之内。
采访中,张扬军为我们展望了能源互联网实现后的一个美好场景:
每个建筑上都有微型涡轮ORC(有机朗肯循环)太阳能发电厂,产生的电能通过无线方式传给能源互联网。电动汽车、船舶和飞机等可以通过无线连接方式,随时利用能源互联网充电,成为巨大的储能机构。到那个时候,电动汽车、船舶和飞机等新能源交通工具将成为能源互联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张扬军团队开展的涡轮ORC发电研究,都是在为这个场景的实现加油助力。在国家973等课题支持下,张扬军团队已经在涡轮ORC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他们发展了ORC总能优化技术,通过ORC循环热力过程与余热源传热过程的流动综合优化、涡轮膨胀机低比速设计,提高系统总能利用率、降低系统成本。团队核心研究骨干诸葛伟林副教授应邀在韩国举行的AFORE2015亚太可再生能源国际会议上,就涡轮ORC研究进展作大会特邀报告。
他们与湖北武冷集团、中船重工等联合研发了工业及船用110kWORC总能循环发电系统,已分别在山东德州大禹化工和宜昌兴发示范运行。目前正与东风商用车、长江动力、三峡大学等进行车用及建筑太阳能利用5-10kW ORC发电系统的研发。
他们创新性地提出了燃料电池ORC发电新概念。“燃料电池余热ORC发电,通过燃料电池堆冷却极板与ORC系统蒸发器的一体化设计,不仅有效回收利用燃料电池反应热,同时可有效解决燃料电池散热困难的关键瓶颈之一。该项技术若能突破,在新能源汽车、船舶和分布式发电领域,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十几年来,张扬军从航空走向汽车,又立足汽车面向通用航空、船舶及新能源领域,坚持走跨行业交叉创新之路,始终围绕以流体为工质的能量转换装置—发动机进行研究,并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他嗅觉敏锐,有大局观,总能在不断变换的大环境中,挖掘出自身擅长又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前瞻性研究点,并积极布局、努力突破。无论涡轮增压,还是涡轮ORC,张扬军都是立足实际,面向未来。
张扬军团队在研究过程中对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模式的探索,也可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借鉴。
他所领导的发动机流体与增压团队,是由清华大学汽车系、热能系和航院等相关教师组成的跨院系创新团队。该团队有效利用学校相关院系的流体力学学科研究与行业背景优势,按照学校顶层设计和布局,发挥群体效应,进行动力研发及新能源利用等共性流体关键技术的有组织创新研究。
“产学研用合作的关键在于突破产、学、研、用各自为政的壁垒。”在湖北省科技厅和宜昌市委市政府等的支持下,立足于技术发展和行业需求,张扬军团队联合位于武汉的武冷、东风商用车、长江动力,以及位于宜昌的中船重工404厂、三峡大学、宜昌兴发等单位,进行低温余热ORC总能循环发电系统的研发与示范,改变了以往“先有成果,再找企业”的思维模式,探索出一条以需求为牵引、技术为主线、企业为平台、资金为纽带、团队为核心的产学研用融合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了产学研用的“无缝链接”,在与企业紧密合作的基础上,实现了科研创新、产品开发和人才培养的三重目标。
在我们身边,有太多张扬军一样默默无闻的科研人员在为美好的未来付出心血。哪怕没有机会亲身感受,但张扬军们依旧全力以赴,因为热爱,因为忠诚,因为值得。
来源:科技创新与品牌 2015年12期
清华大学教授张扬军
一个曾经连生活都难以为继的孤儿,现在却为国家和社会创造出难以计数的财富,张扬军的成长轨迹给我们太多的感叹和联想。
2006年2月,清华大学接到解放军总装备部陆军装备科研订购部专门发来的感谢函:“……为解决某型装备在高原大负荷和爬长坡的情况下发动机过热难题,提高装备的高原适应性,我部专门成立了研究专家组,并聘请贵校张扬军教授为专家组技术总负责人。……两年多来,张扬军教授……为该装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使装备过热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且节能效果明显……张扬军教授发扬航天精神,表现出了对国防事业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为我部装备事业做出了贡献,为此对贵校表示衷心感谢。”
张扬军,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车船动力流体专家;现为解放军总装备部某技术专业组专家、国家安全重大基础项目课题负责人。他的履历上往往与“第一”、“最年轻”或“唯一”等字眼相关联。如他在清华大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车船热动力研究室,采用跨行业交叉理念将航空热动力技术应用于车辆船舶工业;36岁那年被聘为教授,成为清华大学汽车系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他是解放军总装备部某技术专业组唯一一位来自民口单位的专家;他是美国通用公司北美技术中心动力室与中国进行第一个国际合作的课题负责人;在获得首届“中国优秀博士后”奖的全国十佳博士后中,他是最年轻的;2005年,因为贡献突出,他再次被授予全国优秀博士后荣誉称号,在人民大会堂受到温家宝总理的亲切接见。
张扬军作为负责人先后主持国防973、航天863、国防预研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十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他将学科交叉形成的新思维指导研究工作,把提炼物理数学模型的机理研究与建立计算方法和工程应用有机地结合,取得了若干开创性成果,先后获得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国家发明专利6项。
在张扬军的简历上,各种名目的头衔排成长长一串,看到这些头衔,如同看到他在科学研究领域里一个个坚实的脚印。但在他的人生履历上,上大学前的日子却写满了辛酸与不幸。1967年出生,1岁丧父,11岁时母亲改嫁,从此张扬军沦为孤儿。一个从小孤苦伶仃的农村孤儿,是如何克服贫困与饥饿艰难前行,取得今天的辉煌的呢?
童年艰辛
今年刚满40岁的张扬军,又黑又瘦,个子矮小,穿着简单朴素,将他与在京打工的建筑工人们混在一起,谁也不会认为他是名震海内外的中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去一些大的饭店宾馆参加会议时,曾多次因其外表的原因被保安拦在门外,有几次甚至从校外返回清华校园时也被学校保安拦住。有一次,一个单位来车接他,当他走到车边问是不是来接他时,车里的人望了他一眼,加重语气说:“我们是来接张扬军教授的。”张扬军笑着说:“我就是张扬军。”来接的同志瞪大眼紧盯着他,眼睛里满是不相信,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和民工差不多的人,就是承接如此重要科研任务的清华大学教授。在外面开学术会议,主办方一般都是将清华大学的教授放在显著的位置。当张扬军在位子上坐下时,总是引来很多惊异的目光。他笑着对笔者说,我走到外面,说自己是农民、工人、学生人家都相信,唯独说自己是清华大学教授,几乎没有人相信。这样也好,我和人家打交道反而没有负担和压力了。当谈起他的过去时,张扬军心情平静,面带微笑,眼望远方,仿佛又回到几十年前。
宜昌亭,是湖北省宜昌市的东南门户,进出三峡必由之路,川鄂交通之咽喉。这里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是一处能攻能守的用兵之地。早在公元225年夏,东吴镇西将军陆逊率军火烧刘备连营七百里,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吴蜀“夷陵之战”,刘备从此一蹶不振。一千多年过去了,亭的山川依旧,周围的山岗春绿秋黄,一代一代亭人在这片土地上勤苦劳作,繁衍生息。
张扬军出生在亭的高湖村,这片土地给他留下太多辛酸的记忆。因为家庭贫寒二哥张扬新被送人。1岁多那年,父亲不幸去世,如同顶梁柱轰然倒塌,父亲的去世使得家中一贫如洗,母亲带着小扬军和他的大哥艰苦度日。自从记事以来,饥寒一直伴随着小扬军成长。从小营养不良,张扬军的个子明显矮于同龄人。也许是命运为了补偿对张扬军的不公,他虽然家境贫寒,身材瘦小,穿着破旧,每天要上山砍柴,放学回家后还要打猪草,但学习成绩却出奇的好,从小学起,在班上从来都是名列前茅,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他读完高中,考上大学直至进入社会。
张扬军天性活泼好动,甚至还有些“淘”。由于会玩,学习成绩又好,老师常常让他当小老师,帮助辅导同学们。张扬军这个“小老师”却将同学们带到外面藏猫打仗,玩得热火朝天。老师的信任和在同学中的号召力,使他渐渐地成了孩子们中的“头”。他自命为“司令”,身边还有“副官”、“通讯员”,走到哪里,一呼群应,好不威风。他整天带着自己的队伍在山岗上、草丛里游戏打闹,小伙伴们是他砍柴、打猪草的得力助手。张扬军从小爱看书,在给生产队里放牛时,他带着自己的队伍来到小山坡上,命令“部下”们牵着牛到草地上去吃草,自己则躺在小山坡上惬意地在书的世界里徜徉。到日头西斜时,小家伙们一人一把,猪菜柴禾都全了。只有当夜幕降临,小伙伴们都各自回家时,张扬军才感到难耐的寂寞。
命运对张扬军过于残酷,他的大哥大他13岁,张扬军9岁时,因为家贫,大哥倒插门到很远的地方给人家做了上门女婿。大哥走了,家里更加困难,母子俩不得不靠砍柴卖维持生计。那段日子,张扬军每天放学回家就拿起柴刀沿着弯曲的小路上山,直到天黑才扛着柴捆下山,第二天母亲将他砍的柴背到镇上去卖。
11岁那年,他读小学4年级,迫于穷困的生活,母亲改嫁离开了他,从此张扬军成了孤儿。在正常的人家,11岁的孩子正是在父母身边无忧无虑地享受灿烂阳光的日子,但幸福的阳光却没有照射在张扬军的身上。在一个还能勉强遮风挡雨的破屋子里,他孤身一人,除了床上一床破棉被,桌子上一双碗筷,就什么也没有了。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孤零零的一个人,没有亲人,没有经济收入,没有生活来源,没有人来管他的吃、穿、用,他的学习、他的成长。生活向他展示了人生的另外一面,逼着他去考虑本不该他这个年纪的孩子考虑的问题:今天吃什么?明天又该怎么过?怎样才能活下去?
母亲走后,开始时每周还回来看张扬军一次,以后渐渐地少了。有一次,母亲连续两个月没有来。一个11岁的孩子独自面对生活,可以想象每天的艰难与辛酸。那段日子里,张扬军做梦都盼望妈妈能出现在身边。每天放学后,他就端着个小凳坐在门口,眺望着远方的路上,从天亮一直等到深夜,半夜里听到狗叫,张扬军也会立刻跳起来跑到门口,希望母亲会出现在门边。一天,两天,一星期,两星期,一个月,两个月,母亲的身影始终没有出现。漆黑的风雨夜里,又困又饿的张扬军惊恐地缩在床角,心底里也充满了恐惧、酸楚与痛苦。父亲死了,哥哥走了,母亲又弃他而去,自己一个人怎么过?
除了上学做作业外,张扬军每天还要挑水、打柴、做饭、喂猪、洗衣、种菜。家里没有米了,11岁的张扬军要敲开左邻右舍的门去向人家借,要看各种眼色,听各种闲话。不到一米高的他要独自面对这些连大人也难以应付的生活难题。几天不挑水,水缸里长毛了;做一天饭,要吃几天,除了辣椒酱就再也没有别的菜。每当傍晚,家家炊烟缭绕,灶台飘香,张扬军却只能呆呆地坐着。
瓶里无油,碗里无盐,桶里无米,袋里无钱,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熬到放暑假后,一个亲戚领着他到宜昌城里找到已经改嫁的母亲。见到母亲,张扬军本来有无数的委屈想要倾诉,但见到母亲之后所感受到的情况,使得他将满腹的话全部堵在嘴里,他明白了妈妈在城里的这个新家并不欢迎自己,满腹的委屈化为泪水从眼眶里默默地流出。张扬军又回到了农村。尽管母亲以后也设法帮助他,但仍无法改变他独自面对生活的困境。
为了活下去,张扬军每天下午学习结束以后,仍旧拿起柴刀到周围的山上砍柴,到了周末再将柴挑到镇上卖,靠着砍柴,他为自己挣回了生活费。每逢节假日,他参加生产队劳动挣工分。因为身材瘦小,队里给他安排一些拔草放牛的轻活。这种活工分少,张扬军要求和成年的青壮劳动力一起挣工分。看着他瘦弱的身子,队长一个劲地摇头,张扬军不服地说:“试试看”。终于他和大人们一起赶着牛在水田里耕地耙田,凌晨两三点起床打谷赶碾,烈日下在地里割麦、插秧、挑草头(刚割下来的稻子捆成捆叫草头)。张扬军回忆说:“一捆草头近百斤,挑草头的尖担(一种两头尖的扁担)又硬,因为怕谷穗脱落,草头挑上就不能放下,从地头到打谷场有近一里路,我第一次挑上草头人被压得两头晃,连步子都迈不开,我咬着牙一步一步走下去。两趟下来,硬扁担将肩膀磨破了,草头一上肩,就像刀子割一样,两天一下来,整个肩膀血肉模糊,我也不知道自己怎样坚持下来的。”艰苦的劳动锻炼了他的身体,磨练了他的意志,也基本上保证了他的生活和学习费用。
“老师就是我的父母”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童年生活的艰难困苦造就了他超乎常人的坚韧与毅力。就在张扬军这艘没有动力的小船在人生之海飘荡时,老师和社会向他伸出了援手。
了解到他的家庭现状后,老师和同学们都关爱着这个不幸的孩子。一起上学的同学常常从家里多带一份饭菜给他,从此他过上了吃“百家饭”的日子。有一次他生病了,但没钱看病,只能干熬着。张扬军初中的班主任吴明皇知道后,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半个月的工资,将他送到医院,守护在他身边,并在班上号召全班同学给他捐款。全班同学你一毛我一毛地帮助他。张扬军记得,有一个同学给他捐了2元钱,在那个时候,2元钱是他半个月的生活费呀!
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使张杨军对学校、对集体充满了感激之情。初三那年,张扬军以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宜昌地区教研室办的重点试验班,但因为费用无法解决,他打算放弃。听说这件事情后,负责招生的胡献国老师对他说:“你一定要克服困难去读书,至于费用的问题,由学校负责解决。”就这样,张扬军来到了设在镇上的土门中学。在这里,学校不定期地给他发放生活补助费,解决了他的生活问题。这一年冬天,新的班主任谢述贤将一套崭新的厚绒衣交到张扬军手里:“这是党给你买的,你可要好好学习呀!”从小学起,张扬军就没有穿过新衣服,捧着厚厚的绒衣,他真正体会到什么叫拿在手里暖在心里。在新的集体里,老师们分外关注这个贫寒的孩子,学习上帮助,生活上关心,化学老师干脆让张扬军晚上住到他的宿舍,与他睡在一张床上。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张扬军的学习成绩如同竹林新笋,一下子蹿至全班前一、二名。
1982年,张扬军初中毕业,他面临人生的第一次选择,是考中专尽快就业还是考高中准备读大学?考虑到自己的经济状况,张扬军选择了前者,他报考了宜昌县师范学校。谁知体检时因为身高不够,他落选了,命运之神安排他继续接受高中教育。在宜昌县高中,张扬军又幸运地遇到了一个好班主任——张孝茂,这是一位仁、厚、严、爱集于一身的老师。他关爱张扬军,更严厉地要求张扬军。面对又严厉又细心的张老师,张扬军回忆说:“张老师是我的严师,但更像我的慈父。他不光关心我的学业,更注意从生活的一点一滴上教我做人。”
高中期间学习日渐紧张,此时的张扬军不能再去砍柴和回生产队劳动挣工分,仅靠学校每月补助的4元生活费度日,饿肚子成了家常便饭。高中的两次饿肚子让他至今记忆深刻。一次是高二的寒假,他住在学校里,春节期间,人家都在热热闹闹过年,他一人在学校宿舍里冷冷清清。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五,学校伙房不开伙,镇上的商店不开门,张扬军身边只有两袋方便面,他回忆道,“每天饿了就喝凉水,然后就看书,尽量地争取忘记饥饿。”他把两袋方便面捶碎,饿极了就吃一点,就这样,他硬是靠两袋方便面过了五天。另一次是1985年高考期间,高考前一天,张扬军已经分文不名。第二天,因为无钱吃早饭,他饿着肚子走进考场,他觉得,考试的内容太简单了,就和平常做作业一样,时间不到一半,他便完成了全部试题,剩下的时间便是考虑该怎么解决肚子问题,以维系下午的考试。张扬军的高中语文老师喻祖权回忆说:“那时的张扬军,又瘦又黑,一年四季一件破衣服,他的生活在全校是最差的,但他是全校最刻苦的学生。”
1985年,张扬军的高考取得了总成绩578分的优异成绩,高出当年重点录取分数线73分。数学满分120分,他得了118分。虽然成绩优秀,但他根本没有考虑填报武大、清华、北大等非师范类重点高校,而是立志要当一名老师,希望报考北京师范大学。他认为,老师是他的“父母”,是因为老师们的关照,他才有了今天。他说,读小学时,有一个老师上课时天天端着一杯水,他曾经偷偷地喝过一口,原来是糖水,他没想到,糖水竟然那么好喝,边上课边喝糖水,这真是世界上最好的享受,从此做梦都想做一个能喝糖水的小学老师。其次他听说师范院校的学生伙食费由国家全包,他可以免除上大学后生活上的后顾之忧。招生也是人才之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位叫徐学贤的老师三次找张扬军,向他介绍北航的教学、科研等各方面情况。北航招生简章彩色封面上一枚腾飞的火箭更是一下子就打动了张扬军的心,他从小就喜欢军事,更不用说导弹、火箭、飞机等现代兵器了。他对徐老师说了自己报考师范院校的理由。徐老师告诉他,报考北航一样可以当老师,学校有奖学金,完全可以支持你读完大学,只要你愿意,北航的专业任你挑。张扬军问:“北航哪个专业最好?”徐老师告诉他,发动机是一切航天器的动力,发动机专业最好。张扬军说,那我就读发动机专业。就这样,张扬军决定填报发动机系。揣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带着东拼西凑的178元钱,1985年9月1日,张扬军只身踏上了北上的列车,两手空空地来到了只在书本上和梦里才到过的首都北京。
在北航,老师和同学们对张扬军的关爱与宜昌中学时一脉相承。从他报到的第一天起,当时的辅导员,现为北航副校长的孟祥泰就跑前跑后地安排他的学习和生活。学校给他每月29元的一等助学金,依靠这笔钱,张扬军解决了基本生活问题。他每天在食堂买一份最便宜的白菜,将其分成两份,一份中午,一份晚上。整个大学阶段,他从没有买过一份荤菜。他说,他已经记不得鱼和肉的味道了。虽然生活清苦,但有了基本保障。除了助学金外,学校也给张扬军安排一些勤工俭学的工作,如校对资料等。每次开学或是过年过节,凡是有同学从家里回来,带来的食品中必然有张扬军的一份。辅导员武守坤老师拿他当自己的弟弟看待,后来到深圳工作,在经济上还不时地接济他。大学二年级时,张扬军收到了一封来自深圳的信和寄来的50元钱,寄信和寄钱的是一位他从不认识的李素贞阿姨。李素贞在信中说,她曾是一名教师。得知张扬军的情况后很感动,她希望张扬军努力学习,不要为经济问题发愁,她愿意做张扬军的“妈妈”,以后按时给他寄钱,直到他大学毕业。以后这位李阿姨又寄来自己亲手编织的毛衣。在北航的校园里,张扬军再一次感受到了母爱。
成才之路
组织和集体的阳光温暖着从小孤独的张扬军,使他茁壮成长。作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张扬军天资聪颖,老师讲课,他一听就懂。更重要的是,他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每个月给自己制订学习目标,然后将学习目标分解到每周,再分解到每天要做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依据这个目标,逐步前进,每天要完成的功课,从不拉下。整个高中到大学以至在他以后的科研工作中,都是按照这种习惯,逐步积累,步履坚实。在宜昌读中学时,因为学习成绩好,他主动帮助老师给其他同学做一些辅导工作,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他始终充当着小老师、辅导员的角色。这个角色也推动着他的学习总是走在其他人的前面,也使他与同学们始终保持着互助互动的朋友关系。
1989年大学毕业时他免试保送直接攻读本校硕士研究生,师从陶德平教授进行航空热动力技术研究。硕士毕业后考取北航博士研究生,师从周盛教授和陶德平教授继续进行航空热动力技术研究。1995年博士毕业后,张扬军来到清华大学做博士后,在合作导师吴玉林、陈乃祥教授的指导下进行电站动力技术研究。1996年博士后出站留清华大学工作,进行航天和汽车热动力技术研究。
在科研领域,张扬军思路敏捷,注重学科交叉形成新的思想,针对当代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前沿及其在航空航天、动力机械、汽车等领域应用所面临的主要难题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国防科研上做出突出成果。他将空气动力学分析与汽车造型和车身设计相结合,建立了汽车空气动力学设计与分析平台,将有利于提高我国自主开发轿车的能力。他将自己在北航学的航空航天知识运用到汽车动力上,提出汽车研究要发挥学科交叉优势,很快取得明显成果。
科研工作者始终要保持活跃的思路,张扬军告诉笔者他与自己的博士导师周盛的一段故事。一次周老师与张扬军谈起武侠小说,张扬军说,我们这么忙,哪有工夫看武侠小说。周老师说,“搞科学就是要异想天开,要在异想天开的基础上实事求是。科学家就怕墨守成规,就是要看武侠小说。”张扬军说,周老师的这段话让他受益匪浅,以后在他的科研中和对自己的研究生教学中,他始终将此作为一种方法论来学习和运用。
在学习和科研的道路上,张扬军一路绿灯,终于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当了一名老师,不过不是他小时候所希望做的喝着糖水的小学教师,而是国内最具盛名的清华大学的教授。年轻的张扬军在科研领域里迅速展现出才华,从攻读博士起就参与了我国一系列国家级重点工程的科研课题,在清华留校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做出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开始回报国家和社会。
针对张扬军在航天热动力研究中的成果,中国工程院院士、原航天863大型运载火箭专家组组长、航天热动力专家朱森元评价道:“张扬军同志承担着863—2领域的关键课题××××的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这对××××动力装置具有重要的作用。……张扬军所负责的863项目已通过解放军总装备部和863—2专家委员会的验收。”
中国科学院院士主席团执委会委员、技术学部主任、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长徐建中院士对张扬军在国防某重点科研项目中做出的杰出贡献写出文字评价:“张扬军同志针对当代先进航空发动机设计所面临的难点和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前沿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推动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保障国家安全做出了重要的创造性的贡献。……张扬军是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汽动热力学学科分会委员会最年轻的委员,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突出的研究才能,已成为该学科领域新的学术带头人。”
原航空工业部624所(现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对张扬军的研究课题作出经济效益评估说:“……该成果移交我所后,已具体应用到我国某型风扇的研制中……为国家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为国家避免……的损失将以亿元计,因此,该成果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针对张扬军在电站动力研究中的一项成果,机械工业部上海发电成套装备研究所评价说:“……经过使用后,我们认为该项成果为蒸汽轮机叶片流动弹性稳定性研究提供了一种极为先进和有效的理论工具。”电力部曾发文将他与合作者的有关研究成果推广至十几家省级电力设计院,并具体应用到蒲石河、响水涧等多家电站设计中。
1999年,张扬军发挥跨行业交叉的优势,开始从事汽车热动力与节能技术研究,对某两型军用车辆动力的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并推广应用于美国GM公司;他研发的高原增压发动机节能型热管理系统批量列装部队,有效解决了多个型号装备的高原适应性问题。张扬军常对他的博士后和研究生们说:“一个从事工科的科研工作者,如果不能以自己的科研成果为社会创造财富和价值,那他的研究还有什么意义呢?”
一个曾经连生活都难以为继的孤儿,现在却为国家和社会创造出难以计数的财富,张扬军的成长轨迹给我们太多的感叹和联想。
张扬军告诉笔者:“一般人很难理解到我每次接受学校和社会对我的救助时的那种对国家对社会的感激之情,没有党和国家,没有老师和学校的关心,就没有我张扬军的今天。我虽然过早失去了父母之爱,却得到了比一般人更多的社会集体之爱。作为一个年轻的科技工作者,自己只有努力学习,刻苦工作,才能回报我们的国家、回报我们的社会。”
来源:《人物》杂志 2007年12月19日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