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军,男,汉族,1963年3月生,山东省威海市人,中共党员,研究员。现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小麦育种研究室主任、“十二五”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黄淮北部育种岗位专家。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6年毕业于莱阳农学院,获农学学士学位。
2000年在职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学位。
1996和2001年两度赴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墨西哥)进修和进行学术交流。
2006年3-4月曾在澳大利亚面包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
1986年7月 至今,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研究方向:
1986年以来,一直从事优质专用小麦和超级小麦遗传育种研究。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先后主持和承担完成了山东省农业良种产业化、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农业结构调整专项及农业科技跨越计划等课题20余项。
科研成果:
作为主要完成人育成济南17、济麦19、济麦20、济麦21和济麦22等高产、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5个,在黄淮麦区和北部冬麦区累计推广面积2.6亿亩,增加社会经济效益200多亿元,成为山东省乃至周边地区调整品种结构、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的主导品种。
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第一完成人1项,第二完成人2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1项。在Euphytica(《国际植物育种杂志》)、《Cereal Chemistry》《中国农业科学》、《作物学报》等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合著学术专著3部。
刘建军同志开创了山东省小麦优质高产育种工作的新局面,在协调小麦产量与品质矛盾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育成的济南17、济麦19、济麦20、济麦21和济麦22等大面积主栽品种,近十年来年均种植面积在2300万亩以上,占山东年种植面积的40%以上,在黄淮和北部冬麦区累计推广2.6亿亩,增产小麦82.6亿公斤。其中优质高产面包强筋小麦济南17,品质达到国标优质强筋小麦标准,是我国第一个年推广面积过千万亩的替代进口优质品种,年最大推广面积达1114万亩(2000),累计推广4651万亩,增产小麦10.1亿公斤,200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高产优质面条小麦济麦19,先后通过国家和山东省审定,2005年被农业部列为农业主导品种,年最大种植面积1304万亩(2004),累计推广6174万亩,增产小麦17.1亿公斤,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优质高产面包面条兼用型强筋小麦济麦20,是农业部全国优质麦鉴评活动中唯一连续6年(2005-2010)被评为强筋小麦的品种。高产田实打亩产662.4kg,创我国优质强筋小麦高产纪录,先后通过国家、山东、河南、安徽、天津审(认)定,在黄淮冬麦区和北部冬麦区大面积推广,连续6年为农业部推介主导品种,连续4年推广面积超过1300万亩,最大种植面积2255万亩(2007),为当年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累计推广7562万亩,增产小麦15.0亿公斤,200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超高产稳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济麦22是我国小麦高产育种的新突破,2006-2011年连续6年在不同生态类型区63个点次实打超过700kg/亩,2009年山东农业大学余松烈院士和于振文院士在滕州市创建的济麦22高产攻关田,经农业部组织专家实打验收,3.42亩平均产量789.9 kg/亩,创造了我国冬小麦单产最高纪录。先后通过国家、山东、天津、江苏和安徽审(认)定,在黄淮冬麦区和北部冬麦区大面积推广,为2010、2011年农业部推介主导品种,截止2011年夏收,济麦22已累计推广7041万亩。
在努力选育高产、稳产、广适的优质专用品种的同时,刘建军同志对优质专用小麦育种应用基础理论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在国内率先比较系统、全面地研究了面条品质与小麦品质性状的关系,首次提出了影响面条品质的关键小麦品质性状,明确了优质面条对小麦品质的要求、优质面条选种指标和选拔标准。同时,在国内外首次研究报道了1B/1R易位对小麦面条品质的影响,探明了1BL/1RS易位主要使面团强度减弱、延伸性降低,从而导致面条品质变劣。在《Euphytica》(《国际植物育种杂志》)、《中国农业科学》和《作物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刊物论文和国家一级学报论文19篇,参加编著《中国北方专用小麦》、《品种、环境措施与小麦品质》等专著3部。丰富了优质小麦育种理论,为优质小麦育种实践提供了技术指导。
刘建军选育的面包小麦品种“济南17”、面条小麦品种“济麦19”、面包面条兼用型小麦“济麦20”和优质中筋小麦“济麦21”和“济麦22”,实现了优质与高产的有机结合。
1、2003年推出的面包小麦品种“济南17”2001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当时国内产量水平最高、推广面积最大、生产优质商品粮最多的优质面包小麦,是我国第一个有商品粮出口的优质面包小麦品种,被国内小麦育种权威誉为“我国调整作物品种结构,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的开路先锋”。
2、2005年推出的面条小麦新品种“济麦19”2003年荣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自200年1至2005年连续5年种植面积居全国前列、山东省首位,现为山东省区域试验高产优质对照品种。此成果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2009年推出面包面条兼用型强筋小麦新品种“济麦20”,2001年至2005年连续5年种植面积居全国前列、山东省首位,现为山东省区域试验高产优质对照品种。200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4、济麦20号2003年同时通过山东省和国家品种审定,2005年通过了天津市品种审定,2006年通过了河南和安徽两省认定。
1 一种小麦杂交袋及其应用 曹新有;刘建军;王灿国;程敦公;李豪圣;刘爱峰;宋建民;刘成;赵振东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中国专利 2015-04-02 2015-07-08
2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培育品质优良且高产小麦品种的方法及其专用引物 何中虎;肖永贵;夏先春;陈新民;刘建军;李豪圣;刘爱峰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中国专利 2014-02-12 2014-05-07
3 一种选育超高产广适小麦的方法 宋健民;刘建军;李豪圣;刘爱峰;程敦公;戴双;曹新有;赵振东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中国专利 2011-03-24 2011-09-21
4 小麦染色体组中无芒山羊草染色体的鉴定方法 刘成;宫文萍;宫文英;刘建军;李根英;韩冉;宋健民;李豪圣;刘爱峰;曹新有;楚秀生;黄承彦;赵振东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中国专利 2015-04-21 2015-07-22
5 检测小麦中是否含有高大山羊草染色体片段的方法及其专用引物 刘成;宫文英;刘建军;李根英;楚秀生;宋华东;黄承彦;赵振东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中国专利 2014-11-12 2015-02-18
6 希尔斯山羊草1Ss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刘成;宫文英;刘建军;李根英;宋健民;李豪圣;刘爱峰;曹新有;程敦公;王灿国;赵振东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中国专利 2014-11-20 2015-02-25
7 小麦授粉工作包 程敦公;李豪圣;刘爱峰;曹新有;刘建军;宋健民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中国专利 2015-06-04 2015-10-14
8 一种小麦杂交授粉袋 刘建军;曹新有;宋健民;刘爱峰;赵振东;程敦公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中国专利 2015-06-04 2015-10-14
9 植物耐逆性相关蛋白TaNCED1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李根英;张淑娟;宋国琦;李玉莲;高洁;王姣;黄承彦;夏先春;何中虎;刘建军;樊庆琦;隋新霞;楚秀生;宋华东;王美华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中国专利 2013-02-01 2013-05-15
10 利用改进的目的基因表达盒进行植物转化的方法 陈明;徐惠君;马有志;徐兆师;李连城;苏瑞波;杜丽璞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中国专利 2012-12-19 2013-04-17
11 检测小麦抗病基因的多重PCR试剂盒及其应用 曹新有;刘建军;程敦公;宋健民;李豪圣;刘爱峰;赵振东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中国专利 2012-03-27 2012-07-25
12 一种改良小麦面条加工品质的育种方法 宋健民;刘爱峰;戴双;程敦公;李豪圣;刘建军;赵振东;曹新有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中国专利 2010-12-29 2011-08-31
在《Euphytica》(《国际植物育种杂志》)、《中国农业科学》和《作物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刊物论文和国家一级学报论文19篇,参加编著《中国北方专用小麦》、《品种、环境措施与小麦品质》等专著3部。
出版专著:
1、《中国北方专用小麦》。
2、《品种、环境措施与小麦品质》。
发表英文论文:
1. Cloning of 9-cis-epoxycarotenoid dioxygenase gene (TaNCED1) from wheat and its heterologous expression in tobacco. Shujuan Zhang, Guoqi Song, Yulian Li, Jie Gao,Jianjun Liu, Qingqi Fan, Chengyan Huang,Xinxia Sui, Xiusheng Chu, Dong Guo, Genying Li*. Biologia Plantarum, 2014,58(1): 89-98
2. Transcriptome characterization and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analysis of cold-responsive genes in young spikes of common wheat. Shujuan Zhang, Guoqi Song, Jie Gao, Yulian Li, Dong Guo, Qingqi Fan, Xinxia Sui, Xiusheng Chu, Chengyan Huang,Jianjun Liu, Genying Li*.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2014, 189(10):48-57
3. Cloning of a putative 9-cis-epoxycarotenoid dioxygenase gene(TaNCED1) from common wheat and its heterologous expression to improve drought tolerance in tobacco. S.J. ZHANG,G.Q. SONG, Y.L. LI, J. GAO, J.J. LIU, Q.Q. FAN, C.Y. HUANG, X.X. SUI, X.S.CHU, D. GUO and G.Y. LI*. Biologia Plantarum. 2013,DOI:10.1007/s10535-013-0373-6
4. 刘建军(5). Pan Bread and Chinese White Salted Noodle Qualities of Chinese Winter Wheat Cultivar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Gluten Protein Fractions. Cereal Chemistry,2007, 84(4):370-378
发表期刊论文:
2015
1 小麦-近缘物种染色体系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及白粉病抗性 优先出版 韩冉; 隋新霞; 杨洪美; 宫文英; 李根英; 楚秀生; 刘成; 刘建军; 赵振东 麦类作物学报 2015/11
2 高大山羊草1S1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的建立与应用 刘晓明; 张姝倩; 宫文英; 唐海田; 王灿国; 程敦公; 刘成; 刘建军 湖北农业科学 2015/20
3 黄淮麦区砂姜黑土强筋小麦品种面食制作品质研究 刘爱峰; 吕建华; 程敦公; 李豪圣; 宋健民; 曹新有; 赵振东; 刘建军 山东农业科学 2015/09
4 单芒山羊草染色体组优异基因发掘 优先出版 宫文萍; 楚秀生; 韩冉; 王灿国; 孙正娟; 程敦公; 余晓丛; 刘成; 刘建军 山东农业科学 2015/07
5 智利大麦染色体的荧光原位杂交分析 优先出版 刘成; 宫文英; 李豪圣; 刘爱峰; 宋健民; 宋国琦; 李根英; 刘建军 山东农业科学 2015/05
2014
6 全粉SDS沉淀值评价小麦育种高代材料品质的研究 刘爱峰; 程敦公; 李豪圣; 曹新有; 宋健民; 赵振东; 刘建军 山东农业科学 2014/12
7 黑麦属优异基因在小麦改良中的研究与应用 曹新有; 陈雪燕; 陈朝辉; 王灿国; 吉万全; 刘建军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4.8.1035-1045
8 CIMMYT小麦种质在山东麦区产量和品质性状评价及利用 优先出版 程敦公; 王红日; 李豪圣; 曹新有; 宋健民; 赵振东; 刘爱峰; 刘建军 山东农业科学 2014.46(2): 17-22
2013
9 基于图像处理的冬小麦植被覆盖率测定及其遗传解析 优先出版 肖永贵; 刘建军; 夏先春; 陈新民; Matthew REYNOLDS; 何中虎 作物学报 2013, 39(11):1935-1943
10 高温与干热风对小麦的影响及其防控措施 解树斌; 曹新有; 刘建军; 程敦公; 赵振东 山东农业科学 2013, 45(3):126-131
11 山东省旱地小麦主要农艺和产量性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李豪圣; 刘佳; 刘爱峰; 程敦公; 曹新有; 宋健民; 刘建军 山东农业科学 2013, 45(3):28-32
12 山东省近年来审定小麦品种农艺和品质性状演变分析 宋健民; 戴双; 李豪圣; 程敦公; 刘爱峰; 曹新有; 刘建军; 赵振东 中国农业科学 2013, 46(6):1114-1126
2012
13 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中麦155的选育 王德森; 陈新民; 刘建军; 何中虎; 李豪圣; 冯佳 农业科技通讯 2013/02
14 小麦品种冬春性、抗寒性与广适性的关系 曹新有; 刘建军; 程敦公; 宋健民; 李豪圣; 刘爱峰; 赵振东 麦类作物学报 2012,32(6):1210-1214
15 高产小麦品种济麦22旗叶叶绿素和活性氧清除系统酶活性的变化 刘佳; 李豪圣; 程敦公; 曹新有; 宋健民; 刘爱峰; 刘建军 山东农业科学 2012,44(8):31-34
16 小麦VPM1后代Yr17-Lr37-Sr38、Pch1基因分子标记检测 曹新有; 刘建军; 程敦公; 宋健民; 李豪圣; 刘爱峰; 赵振东 山东农业科学 2012,44(8):1-4
17 山东小麦种质资源品质特性多样性研究及利用 刘爱峰; 段友臣; 程敦公; 李豪圣; 曹新有; 宋健民; 楚秀生; 刘建军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2,13(4):515-520
18 小麦子粒铁、锌元素含量的研究进展 曹新有; 刘建军; 程敦公; 宋健民; 李豪圣; 刘爱峰; 赵振东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2,13(1):125-129
19 小麦胚乳14-3-3基因的克隆及其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 戴双,李豪圣,程敦公,刘爱峰,曹新有,刘建军,宋健民*. 中国农业科学. 2012,45(10):2076-2084
2011
20 “十五”以来山东省小麦育种现状及发展趋势 段友臣; 程敦公; 李豪圣; 宋健民; 赵振东; 刘建军 山东农业科学 2011,6:30-34
21 利用wx基因分子标记快速鉴定糯性小麦 曹新有; 刘建军; 程敦公; 汪铁; 王东海; 宋健民; 李豪圣; 刘爱峰; 赵振东 山东农业科学 2011,3:1-3
22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超高产小麦‘济麦22’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李豪圣; 宋健民; 刘爱峰; 程敦公; 王西芝; 杜长林; 赵振东; 刘建军 中国农学通报 2011,27(05):243-248
2010
23 超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济麦22产量形成分析 宋健民; 李豪圣; 戴双; 刘爱峰; 程敦公; 刘建军; 赵振东 核农学报 2010/06
24 小麦品质快速检测体系的应用研究 刘爱峰; 郭军庭; 程敦公; 李豪圣; 宋健民; 刘建军 山东农业科学 2010/11
25 氮磷配施对“济麦22”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赵海波; 林琪; 刘义国; 姜雯; 刘建军; 翟延举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06
26 氮磷肥配施对超高产冬小麦灌浆期光合日变化及产量的影响 赵海波; 林琪; 刘义国; 姜雯; 刘建军; 翟延举 应用生态学报 2010/10
27 高产小麦品种‘济麦22’配粉效应及馒头制作品质研究 刘爱峰; 程敦公; 李豪圣; 宋健民; 赵振东; 刘建军 中国农学通报 2010/19
28 灌溉对优质强筋小麦生育后期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李豪圣; 刘爱峰; 肖永贵; 刘建军; 程敦公; 宋健民; 赵振东 节水灌溉 2010/07
29 不同品质类型冬小麦气冠温差的差异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李豪圣; 李法计; 程敦公; 刘建军; 付雪丽; 刘爱峰; 宋健民 华北农学报 2010/03
30 近年来山东省小麦育种骨干亲本材料品质特性鉴评 刘爱峰; 程敦公; 李豪圣; 宋健民; 刘建军 山东农业科学 2010/05
2009
31 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李升东; 王法宏; 司纪升; 孔令安; 刘建军; 冯波; 张宾 生态环境学报 2009/05
32 氮磷配施对超高产小麦花后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赵海波; 林琪; 刘义国; 姜雯; 刘建军; 翟延举 华北农学报 2009/04
33 快速准确鉴定小麦1BL/1RS易位系新方法的研究 程敦公; 李豪圣; 肖永贵; 宋健民; 刘爱峰; 刘建军 华北农学报 2009/S1
34 小麦新品种济麦22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殷贵鸿; 李根英; 何中虎; 刘建军; 王辉; 夏先春 作物学报 2009/08
35 氮磷配施对济麦22花后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赵海波; 林琪; 孙旭生; 姜雯; 刘建军; 翟延举 麦类作物学报 2009/04
36 小麦抗秆锈基因对新致病菌小种Ug99的抗性现状分析 刘爱峰; 李豪圣; 宋健民; 程敦公; 赵振东; 刘建军 山东农业科学 2009/06
37 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冠层温度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刘建军; 肖永贵; 祝芳彬; 程敦公; 李豪圣; 刘爱峰; 宋健民 麦类作物学报 2009,29(2):283-288
38 Wx蛋白组成对小麦籽粒淀粉合成的影响 宋健民; 刘爱峰; 程敦公; 戴双; 李豪圣; 刘建军; 赵振东 中国农业科学 2009/03
39 利用揉面特性鉴定小麦1BL/1RS易位系 刘建军; 肖永贵; 程敦公; 李豪圣; 刘丽; 宋健民; 刘爱峰; 赵振东; 何中虎 作物学报 2009,35(1):79-86
2008
40 济麦22田间管理技术 程敦公; 李豪圣; 刘建军; 宋建民; 刘爱峰; 赵振东 现代农业科技 2008/22
41 贮藏蛋白组分对小麦面团流变学特性和食品加工品质的影响 唐建卫; 刘建军; 张平平; 张艳; 肖永贵; 曲延英; 张勇; 何中虎 中国农业科学 2008,41(10):2937-2946
42 面条品质不同的小麦品种籽粒淀粉特性及淀粉合成的差异 戴双; 李豪圣; 刘爱峰; 程敦公; 刘建军; 赵振东; 宋健民 麦类作物学报 2008/05
43 济麦20在不同环境中面条品质稳定性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唐建卫; 张平平; 刘建军; 张艳; 李豪圣; 赵振东; 张业伦; 何中虎 中国粮油学报 2008,23(4):18-26
44 SDS不溶性谷蛋白大聚体含量与和面仪参数的关系 张平平; 肖永贵; 刘建军; 马鸿翔; 何中虎 作物学报 2008, 34(6): 1074-1079
45 小麦直、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的比色快速测定研究 戴双; 程敦公; 李豪圣; 刘爱峰; 刘建军; 赵振东; 宋健民 麦类作物学报 2008/03
46 不同栽培条件对冬小麦基部茎秆形态特征的影响 李豪圣; 刘爱峰; 刘建军; 程敦公; 宋健民; 赵振东; 卓一鸣 现代农业科技 2008/08
47 小偃麦异代换系抗病基因的鉴定及其SSR分子标记 刘爱峰; 李豪圣; 刘建军; 程敦公; 宋健民; 王洪刚 分子植物育种 2008/02
48 小麦Glu-1位点变异和1B/1R易位对谷蛋白亚基表达量和面包加工品质的影响 唐建卫; 刘建军; 张平平; 肖永贵; 张勇; 曲延英; 何中虎 作物学报 2008,34(4):571-577
49 中国冬小麦品种多酚氧化酶活性基因等位变异检测及其分布规律研究 肖永贵; 何心尧; 刘建军; 孙道杰; 夏先春; 何中虎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41 (4): 954-960
50 小麦籽粒淀粉理化特性与面条品质关系研究 宋健民; 刘爱峰; 李豪圣; 戴双; 刘建军; 赵振东; 刘广田 中国农业科学 2008/01
2007
51 Wx蛋白缺失对淀粉理化特性和面条品质的影响 宋健民; 戴双; 李豪圣; 刘爱峰; 刘建军; 赵振东; 刘广田 中国农业科学 2007/12
52 小麦新品种济麦22的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程敦公; 李豪圣; 赵振东; 刘建军; 刘爱峰; 宋健民 现代农业科技 2007/23
53 国审麦济麦22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程敦公; 李豪圣; 赵振东; 刘建军; 刘爱峰; 宋健民 山东农业科学 2007/06
54 济麦20面团流变学特性和面包加工品质稳定性及与蛋白质组分的关系分析 唐建卫; 刘建军; 张平平; 张艳; 李豪圣; 赵振东; 曲延英; 何中虎 作物学报 2007,33(11):1788-1793
55 不同栽培措施对济麦21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李豪圣; 刘建军; 宋健民; 刘爱峰; 赵振东; 杜长林; 程敦公 山东农业科学 2007(5): 57-59
56 小麦淀粉合成酶研究进展 宋健民; 李豪圣; 戴双; 刘爱峰; 刘建军; 赵振东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S1
57 面包面条兼用型强筋小麦新品种济麦20的选育与应用 刘建军; 赵振东; 何中虎; 宋建民; 李豪圣; 刘爱峰; 李根英; 程墩公 山东农业科学 2007(4): 9-13, 23
58 密度和氮肥对济麦20基部茎秆形态结构的影响 李豪圣; 刘建军; 程敦公; 赵振东 山东农业科学 2007(4): 59-61
59 高产稳产抗病广适型小麦新品种——济麦22 李豪圣; 刘建军; 宋建民; 刘爱峰; 程敦公; 赵振东 麦类作物学报 2007,27(4):744
60 中国面条的标准化实验室制作与评价方法研究 张艳; 阎俊; H.Yoshida; 王德森; 陈东升; T.Nagamine; 刘建军; 何中虎 麦类作物学报 2007/01
2006
61 普通小麦面筋强度早代选择研究 张勇; 张立平; 阎俊; 张艳; 王德森; 刘建军; 何中虎 作物学报 2006/11
62 我国不同时期小麦品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比较(英文) 宋健民; 刘爱峰; 姜国华; 李豪圣; 刘建军; 赵振东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6/05
63 小麦籽粒淀粉理化特性与面条加工品质关系的研究进展 戴双; 李豪圣; 刘爱峰; 宋健民; 刘建军; 赵振东 山东农业科学 2006/05
64 氮钾配施对济南17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 戴双; 李豪圣; 刘爱峰; 宋健民; 刘建军; 赵振东 麦类作物学报 2006/04
65 高产优质广适小麦新品种——济麦20 罗继春; 焦建国; 任德昌; 刘建军 麦类作物学报 2006/01
2005
66 环境与品种对小麦淀粉理化特性和面条品质的影响 宋建民; 刘爱峰; 刘建军; 李豪圣; 吴祥云; 赵振东; 刘广田 作物学报 2005/06
67 HMW-GS和LMW-GS组成及1BL/1RS易位对春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陈东升; 刘丽; 董建力; 何中虎; 张艳; 刘建军; 王德森 作物学报 2005/04
2004
68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与小麦烘烤品质关系研究(英文) 宋建民; 刘建军; 刘爱峰; 吴祥云; 李豪圣; 赵振东 作物学报 2004/11
69 小麦品质性状与面包和面条品质关系分析 杨金; 张艳; 何中虎; 阎俊; 王德森; 刘建军; 王美芳 作物学报 2004/08
70 糯小麦配粉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和面包烘烤品质的影响 刘爱峰; 宋建民; 赵振东; 刘建军; 吴祥云; 李豪圣; 刘广田 中国农业科学 2004/06
71 氮钾配合施肥对小麦济南17品质的影响 宋建民; 刘爱峰; 吴祥云; 刘建军; 李豪圣; 赵振东 中国农业科学 2004/03
72 1BL/1RS易位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 刘建军; 何中虎; R J Pena; 赵振东 作物学报 2004/02
73 济麦19面团流变学和淀粉特性与面条品质分析 宋建民; 刘建军; 刘爱峰; 李豪圣; 吴祥云; 赵振东 麦类作物学报 2004/01
2003
74 小麦品质的麦谷蛋白亚基评定标准研究 宋建民; 吴祥云; 刘建军; 刘爱峰; 赵振东; 刘广田 作物学报 2003/06
75 关于小麦育种若干问题的探讨 赵振东; 宋建民; 刘建军; 刘爱峰; 李豪圣; 崔建民; 吴祥云 山东农业科学 2003/04
76 高粒叶比小麦新品种济麦19高产生理基础研究 Ⅰ.发展动态与干物质积累 刘爱峰; 时传娥; 宋建民; 吴祥云; 刘建军; 李豪圣; 赵振东 山东农业科学 2003/03
77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及其含量与小麦品质关系研究 宋建民; 刘爱峰; 吴祥云; 刘建军; 赵振东; 刘广田 中国农业科学 2003/02
78 小麦品种淀粉特性变异及其与面条品质关系的研究 刘建军; 何中虎; 杨金; 徐兆华; 刘爱峰; 赵振东 中国农业科学 2003/01
2002
79 小麦品质性状与干白面条品质参数关系的研究 刘建军; 何中虎; 赵振东; 刘爱峰; 宋建民; R J Pena 作物学报 2002/06
80 山东省小麦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遗传变异分析 刘爱峰; 宋建民; 刘建军; 吴祥云; 李豪圣; 赵振东 山东农业科学 2002/05
81 济麦19号高产稳产性分析 宋建民; 吕建华; 赵振东; 刘建军; 吴祥云; 刘爱峰; 隋春青 山东农业科学 2002/05
82 基因型与环境对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刘爱峰; 张臣良; 王运智; 彭永夏; 刘建军; 吴祥云; 赵振东 山东农业科学 2002/03
83 目前推广小麦品种面粉白度概况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刘建军; 何中虎; 姜善涛; 朱连先; 吴祥云; 赵振东 山东农业科学 2002/02
84 小麦籽粒特性与品质关系研究进展 宋建民; 吴祥云; 刘建军; 刘爱峰; 赵振东 山东农业科学 2002/02
85 国内外小麦品质改良现状与趋势及山东省发展优质小麦的对策 朱连先; 吕建华; 刘建军; 宋建民; 刘爱峰 山东农业科学 2002/01
86 群体调控与氮肥运筹对强筋小麦济南17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徐恒永; 赵振东; 刘建军; 刘爱峰; 张存良 麦类作物学报 2002/01
87 高产优质面包小麦新品种——济南17号 赵振东; 刘建军 麦类作物学报 2002/01
2001
88 济麦19号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徐恒永; 赵振东; 刘建军 山东农业科学 2001/05
89 群体调控对济南17号小麦品质的影响 徐恒永; 赵振东; 刘爱峰; 刘建军; 张存良; 毕德锋; 晁岳华; 耿金茹 山东农业科学 2001/04
90 高产稳产优质面条小麦新品种——济麦19号 赵振东; 刘建军; 徐恒永; 宋建民; 刘爱峰; 吴祥云 山东农业科学 2001/04
91 小麦面条加工品质研究进展 刘建军; 何中虎; 赵振东; 宋建民; 刘爱峰 麦类作物学报 2001/02
92 氮肥对优质专用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Ⅱ氮肥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徐恒永; 赵振东; 刘爱峰; 刘建军; 张存良; 毕德锋; 杭新杰; 张怀友 山东农业科学 2001/02
93 群体调控对济南17号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 徐恒永; 赵振东; 刘建军; 张存良; 刘爱锋; 张怀友; 毕德锋; 杭新杰 山东农业科学 2001/01
2000
94 氮肥对优质专用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Ⅰ.氮肥对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徐恒永; 赵振东; 张存良; 刘爱锋; 刘建军; 毕德锋; 杭新杰; 晁岳华; 张怀友; 耿金茹 山东农业科学 2000/05
95 高产稳产小麦良种——济南16号 刘建军 麦类作物学报 2000/03
96 高产优质面包小麦新品种——济南17号 刘建军 麦类作物学报 2000/03
97 面条煮面品质与小麦品质性状的关系 刘建军; 赵振东 山东农业科学 2000/04
98 山东省农科院创优质专用小麦高产纪录 徐恒永; 刘建军; 宋建民 山东农业科学 2000/04
2000年以前的
99 淀粉质量与面条煮面品质的关系 刘建军; 赵振东; 徐亚洲; 宋建民; 许友芬 山东农业科学 1999/06
100 高产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济南17号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赵振东; 刘建军; 王法宏; 宋建民 山东农业科学 1999/04
101 硬白春小麦烘烤品质与面条品质间的关系 C.E.Lang; 刘建军 麦类作物学报 1999/02
102 TOM与中国面条煮面品质的关系 赵振东; 刘建军; 董进英; 张玲; 李群 作物学报 1998/06
103 黑胚发生及其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刘建军; 赵振东 种子 1997/06
104 小麦籽粒黑胚发生及其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刘建军; 解培厚; 赵振东; 李桂生 山东农业科学 1997/04
105 冬小麦面团流变学特性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刘建军; 赵振东; 董进英; 郁敏 作物学报 1996/05
106 冬小麦沉淀值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刘建军; 赵振东; 董进英 山东农业科学 1995/04
107 小麦蛋白质含量和沉淀值的遗传研究 董进英; 赵振东; 刘建军; 龚魁杰 作物学报 1995/03
108 沉淀试验在小麦品质育种中的应用 赵振东; 董进英; 刘建军 山东农业科学 1995/02
109 山东省冬小麦品种品质分析 赵振东; 刘建军; 董进英 山东农业科学 1994/05
110 丰产优质面包小麦新品种——鲁187 赵振东; 董进英; 刘建军 山东农业科学 1993/04
111 山东省小麦品种蛋白质含量与质量状况分析 赵振东; 刘建军; 董进英 山东农业科学 1992/05
112 冬小麦沉淀值基因效应的分析 赵振东; 刘建军; 董进英; 孟兰玉 山东农业科学 1990/06
113 冬小麦亲本沉淀值和湿面筋含量分析 刘建军; 赵振东; 董进英; 孟兰玉 作物品种资源 1990/03
会议论文:
1 建国以来山东省小麦更替品种农艺性状的演变分析 余晓丛; 程敦公; 李豪圣; 刘爱峰; 曹新有; 刘建军; 赵振东; 宋健民 中国作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中国会议 2015-08-19
2 引进小麦品种(系)农艺、品质与抗病性初步评价 韩冉; 宫文萍; 杨足君; 李光蓉; 李根英; 赵振东; 刘成; 刘建军 第六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 中国会议 2015-08-18
3 小麦-无芒山羊草创新种质资源的鉴定 刘成; 宫文萍; 李光蓉; 韩冉; 李根英; 楚秀生; 黄承彦; 杨足君; 赵振东; 刘建军 第六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 中国会议 2015-08-18
4 将6个山羊草新种质向小麦中转移的研究初报 刘成; 宫文萍; 杨足君; 李根英; 刘建军; 黄承彦; 赵振东 2014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 中国会议 2014-10-29
5 小麦淀粉合成酶研究进展 宋健民; 李豪圣; 戴双; 刘爱峰; 刘建军; 赵振东 中国作物学会2007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07-09
6 小麦麦谷蛋白与面包烘烤品质关系研究进展 宋建民; 刘爱峰; 李豪圣; 刘建军; 赵振东; 吴祥云 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 中国会议 2004
7 氮钾配施对高产优质面包小麦济南17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 宋建民; 刘爱峰; 刘建军; 李豪圣; 吴祥云; 赵振东; 刘广田 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 中国会议 2004
8 高粒叶比小麦品种济麦19高产机理探讨 刘爱峰; 宋建民; 李豪圣; 刘建军; 赵振东; 吴祥云 2003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03-10
9 1B/1R易位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 刘建军; 何中虎; 赵振东; R.J.Pena 2003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03-10
10 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 赵振东; 宋建民; 刘建军; 刘爱峰 小麦遗传育种国际学术讨论会 国际会议 2001-05
11 小麦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宋建民; 刘建军; 刘爱峰; 金叔勋; 赵振东 小麦遗传育种国际学术讨论会 国际会议 2001-05
荣誉奖励:
1、2003年获第二届“山东省青年科技创新奖”荣誉称号。
2、2005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3、2007年获“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4、2008年被选拔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
5、2009年被评为“第六届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6、2010年被山东省政府授予“山东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7、2001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
8、200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
9、2003年荣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完成人)。
10、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11、2009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2、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1项。
1 中国作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中国会议 2015-08-19
2 第六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 中国会议 2015-08-18
3 2014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 中国会议 2014-10-29
4 中国作物学会2007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07-09
5 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 中国会议 2004
6 2003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03-10
7 小麦遗传育种国际学术讨论会 国际会议 2001-05
小麦-济麦22
品种来源: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从杂交组合935024/935106选育而成。
审定情况:2006年通过山东省、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审定编号:鲁农审2006050号,国审麦2006018。
特征特性:多穗型品种,半冬性,幼苗半直立,抗冻性一般。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9天,比鲁麦14晚熟2天,比石4185晚熟1天左右;株高71.6厘米,株型紧凑,抽穗后茎叶蜡质明显,较抗倒伏,熟相较好;亩最高分蘖100.7万苗,亩有效穗数41.6万穗,分蘖成穗率41.3%,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粒数36.3粒,千粒重43.6克,容重785.2克/升;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硬质,籽粒较饱满。2006年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性鉴定:中抗至中感条锈病,中抗白粉病,感叶锈病、赤霉病和纹枯病,中感至感秆锈病。2005—2006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籽粒蛋白质(14%湿基)含量13.2%、湿面筋(14%湿基)含量35.2%、沉淀值(14%湿基)30.7毫升、出粉率68%、面粉白度73.3、吸水率60.3%、形成时间4.0分钟、稳定时间3.3分钟。国家黄淮北片区域试验混合样2005/2006年两年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09/773克/升,蛋白质含量13.68%/14.86%,湿面筋含量31.7%/34.5%,沉降值30.8/31.8毫升,吸水率63.2%/61.1%,面团稳定时间2.7/2.9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96/238E.U.,拉伸面积45/58厘米2。
产量表现:在2003—2005年山东省小麦品种中高肥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537.04千克,比对照鲁麦14增产10.85%;2005—2006年中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7.24千克,比对照济麦19增产4.05%。参加国家黄淮冬麦区北片区域试验,2004—2005年黄淮北片B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7.06千克,比对照石4185增产5.03%;2005—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515.3千克,比对照石4185增产3.58%;2005—2006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6.9千克,比对照石4185增产2.05%。
栽培要点:施足底肥,精细耕作。适宜播期10月1~15日。适宜播量每亩基本苗12万左右。适时浇冬水。春季第一水宜在拔节期,同时追施尿素15千克或碳酸氢铵30千克。浇好灌浆水。抽穗后及时防治蚜虫。适时收获。
适宜区域: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河北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安阳和濮阳及江苏省淮北麦区高水肥地块种植。
选育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联系地址:济南市桑园路28号
邮政编码:250100
联系人:刘建军
联系电话:0531-83179561
电子邮箱:wheat@saas.ac.cn
面包面条兼用型强筋小麦新品种济麦20号
济麦20号是利用美国优质资源Lancota创造出的优质亲本884187与高产亲本鲁麦14杂交,通过品质性状和产量性状、面包品质和面条品质同步选择及高世代分子检测,选育出的面包面条兼用型强筋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国家审定,同年获得植物新品种权。2007年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济麦20具有抗寒、耐旱、抗倒伏、抗穗发芽和氮磷高效利用等突出特点,综合品质达到国标优质强筋小麦一等标准和美国面包小麦DNS水平,是唯一连续四年(2005~2008年)在全国小麦质量鉴评活动中鉴定评选为优质强筋小麦的品种,其面包烘烤品质可与美国面包品质最好的小麦DNS相媲美。
济麦20面粉淀粉理化特性好,面条品质优良,直链淀粉含量较低,膨胀和糊化特性好,面条韧性和弹性好,表面光亮细腻,面条品质突出。据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分析,济麦20号面条评分为92.6分,超过面条专用粉行业一级标准(85分),实现了我国小麦新品种的新突破。
济麦20号在2008年实打验收中亩产662千克,创我国强筋小麦高产纪录。2008年推广面积2255万亩,为我国第一大品种。累计在8省市推广8481万亩,获社会经济效益69.2亿元。
济麦20号适应性较强,适宜在山东及周边省市的肥沃棕壤、褐土、沙姜黑土和土质粘重的潮土(淤土)种植,是国内主要大中型粮食、面粉和食品加工企业替代进口优质小麦的主要品种,并可出口到国际市场,这对于提升我国小麦品质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合作方式:品种权转让,合作开发
单 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联 系 人:刘建军
电 话:0531-83179561
电子邮箱:ljjsaas@163.com wheat@saas.ac.cn
地 址:山东省济南市桑园路28号(250100)
他情系小麦育种事业,一心从事优质专用小麦和超级小麦遗传育种研究。经他育成的“济麦系列”5个优质高产超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在黄淮麦区和北部冬麦区累计推广面积超过3.5亿亩,增加社会经济效益200多亿元,不仅对山东省,而且对黄淮麦区乃至全国小麦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就是省农科院作物所小麦育种专家刘建军。
“选择学农,我从没后悔过”
1986年莱阳农学院毕业,刘建军就在省农科院一直从事小麦育种工作至今,刘建军在小麦育种的科研领域奋勇攀登,无悔地燃烧着自己的青春。“考大学时,本想学电子、医学,想多为家里减轻负担,后来却录取到农学院。”学农之后,刘建军认识到,搞农业看起来不如工科、医科“钱途”好,却是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大事。刘建军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农学专业学好、用好,学成之时用所学回馈社会。“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所以我知道粮食的珍贵”,这些朴素的感情,一直激励着他。“选择学农,我从没后悔过”,刘建军坚定地说。
“困难再多,慢慢克服,想着一定要坚持下来”
初来济南时,“开始很不适应气候,和荣成差很大。”不仅如此,当时育种基地的工作、生活条件都比较艰苦。但年轻的刘建军硬是把它们一一克服了。 育种工作是枯燥又耗时的,工作的特殊性使刘建军很少休假,更少有时间陪爱人和孩子。“刚开始工作,家人也不理解。”但时间一长,家人也慢慢理解了他。“搞农业研究,本身很艰苦,搞小麦育种常做大量无用功,失败是家常便饭。”轻描淡写的背后,汗水和心酸却是常人难以体会的:6月的正午,溽热异常,直射的太阳照得人发昏,刘建军戴着一顶草帽,一大早就在试验田里选育种材料,蹲下、查看、挂牌,换个地方再蹲下、起来……这幅画面,只是刘建军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
小麦育种,素有“十年磨一剑”的说法。记者了解到,八十年代中期来农科院搞育种的人,很多都离开了,坚持下来的很少。记者问及他成功的秘诀时,刘建军淡淡笑道:“引句俗话,要耐得住寂寞。困难再多,慢慢克服,想着一定要坚持下来。”
“荣誉是集体的,团队的,大家的”
刘建军主持研究的“济麦22”,占山东省小麦种植面积50%左右,为我省粮食总产量连续“十年增”立下赫赫战功。但他并不满足,“不断突破”一直是他的追求。他表示,“要继续研究下去,争取新品种从产量、品质上超越‘济麦22’,再难也要创新,再难也要超越!”刘建军先后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10多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1项。面对接踵而至的荣誉,他始终保持一颗淡然的心,并一再强调:“所有成果,都属于所里的‘小麦育种创新团队’。荣誉也不是我个人的,而是集体的、团队的、大家的。”
来源:山东科技报 2013-09-17
刘建军,男,汉族,1963年3月生,山东省威海市人,中共党员,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小麦育种室主任,研究员。1986年7月莱阳农学院农学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工作,2000年在职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学位。1996和2001年曾两度赴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进修和合作交流,2006年3-4月曾在澳大利亚面包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2003年获第二届“山东省青年科技创新奖”荣誉称号,2004年度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被评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刘建军同志二十年如一日全身心投入小麦育种事业,没有任何节假日,也不分白天与黑夜,不断地探索、实践。先后主持和承担完成了山东省农业良种产业化、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农业结构调整专项及农业科技跨越计划等课题20余项。他与课题组其他同志一道克服了创业初期经验少、基础差、试验仪器设备落后、力量薄弱、经费严重不足等重重困难,潜心攻克科技难关。他凭着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和奉献精神,创造出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1项。
刘建军同志开创了山东省小麦优质高产育种工作的新局面,在协调小麦产量与品质矛盾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作为第二主持人选育出的面包小麦品种济南17号和面条小麦品种济麦19号及作为第一主持人选育的面包面条兼用型小麦济麦20和优质中筋小麦济麦21和济麦22,实现了优质与高产的有机结合,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济南17号成为我国推广面积最大、生产优质小麦商品粮最多面包强筋小麦品种,该品种2001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济麦19号累计推广面积6000多万亩,2003年荣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济麦20号2003年同时通过山东省和国家品种审定,2005年通过了天津市品种审定,2006年通过了河南和安徽两省认定。该品种不仅蛋白质含量高、面筋强度大、面包品质烘烤佳,而且淀粉特性优良、多酚氧化酶活性低、面条品质优良,同时,还具有抗寒、耐旱、抗倒和抗穗发芽四大突出特点,因而近两年该品种不仅被山东省列为首推优质专用小麦品种,而且被河南、河北、江苏、安徽和天津等省市列为重点推广优质小麦品种。2006年夏收面积达1500多万亩,为山东省第一大品种、黄淮麦区主栽品种,济麦20被列为2004年度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星火计划项目和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并获国家新品种后补助一等奖。济麦21和济麦22以其高产、稳产、广适、抗逆性强、品质优良而在广大的黄淮麦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上述五个品种在黄淮麦区和北部冬麦区累计推广面积超高1.5亿亩,增加社会经济效益100多亿元,成为山东省乃至周边地区调整品种结构、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的主导品种。济南17、济麦19和济麦20号等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的育成和推广应用对我省乃至我国小麦品质改良事业、小麦生产和食品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努力选育高产、稳产、广适的优质专用品种的同时,刘建军同志对优质专用小麦育种应用基础理论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在国内率先比较系统、全面地研究了面条品质与小麦品质性状的关系,首次提出了影响面条品质的关键小麦品质性状,明确了优质面条对小麦品质的要求、优质面条选种指标和选拔标准。同时,在国内外首次研究报道了1B/1R易位对小麦面条品质的影响,探明了1BL/1RS易位主要使面团强度减弱、延伸性降低,从而导致面条品质变劣。在《Euphytica》(《国际植物育种杂志》)、《中国农业科学》和《作物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刊物论文和国家一级学报论文19篇,参加编著《中国北方专用小麦》、《品种、环境措施与小麦品质》等专著3部。丰富了优质小麦育种理论,为优质小麦育种实践提供了技术指导。
来源:校友风采录 2007-04-02 19:23:44
刘建军:我与麦子的半个世纪
2015-06-28 23:16
他是一位科学家,有人却说他更像个“农民”;他所在团队育种成功的“济麦22”连续六年蝉联全国小麦推广面积第一,已累计推广超过2亿亩,创社会经济效益200多亿元,他却说“我的喜悦来自于麦浪的翻滚,来自于农民的丰收。”
麦收时节,本刊记者采访了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赵振东院士创新团队主要成员、作物研究所小麦育种研究室主任刘建军。
馒头背后的故事: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
6月23日正午,溽热异常,记者在省农科院的实验麦场见到刘建军,他正坐在马扎上把前些天收获的麦子一粒粒装入信封并做好标记,以备接下来选种工作需要。
看着眼前成千上万的信封,记者顿感迷茫。“从概率学的角度讲,育种就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从不可能中选可能。” 刘建军告诉记者。而刘建军和他的团队育种成功的“济麦系列”当年就是从一堆“不可能”中诞生的。
1986年他刚到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一次出差时听到有位农民说:“你们农科院的小麦品种不行。”对此,刘建军一直“耿耿于怀”。
“从1984年到1987年,三年间我国粮食产量出现三年徘徊,而人口增加了5000多万。”而且作为小麦种植大省,农科院在泰山1号和济南13号之后,小麦新品种培育处于一个断代的状况,连全省小麦种植面积的20%都不到。
当时的情况确实很严峻,但一个新品种的培育谈何容易,刘建军坦言,在小麦育种科研领域,培育一个新品种,慢则15-16年,快的也要10年以上。而且“当时的育种团队只有三个人,经验少、基础差、设备落后、经费严重不足……”
每年,他和课题组的同事们都要做几百个杂交组合,这其中的绝大部分组合后代中都选不出任何材料。然而,近30年坚持下来,刘建军所在的创新团队育成面包小麦济麦17、面条小麦济麦19、面包面条兼用小麦济麦20和超高产广适小麦济麦22等大面积推广的高产优质小麦品种。其中,济麦22年种植面积约占山东省小麦种植总面积50%左右,连续8年在不同生态区81次创亩产700公斤以上纪录。
可以说,在山东,我们每吃俩馒头,就有一个是用“济麦22”制作的。
一个“农官”的理想与现实: “树艺五谷,教民稼穑”
他是一位科学家,有人却说他更像个“农民”。
“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 刘建军说:“我的喜悦来自于麦浪的翻滚,来自于农民的丰收。”
刘建军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出生在山东荣成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特定的年代,贫瘠的土地,低产的庄稼,让那时的生活条件很困难,“小时候一天三顿基本上都是玉米饼子、地瓜,这样还不一定能吃饱,到了上高中住校,还是一天两顿粗粮。过年过节能吃上点面条或者馒头等细粮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了。”
所以,刘建军说他学农的原因很简单。“怎么才能多打粮食,不挨饿?”
1982年8月,19岁的刘建军考上了莱阳农学院。他上学时学校设了试验田、养猪等农业实践课程。“在农村长大,干这些农活都是轻车熟路。” 1986年学有所成的他和几个同学坐着汽车一路颠簸,来到了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这一呆,就是近30年。
期间,有很多同学因为农业科研单位生活艰苦,待遇低,出成果慢而放弃了农业研究。刘建军却坚持了下来。他说在农科院,那个让更多的父老乡亲每天都“能吃饱,能吃上细粮”的理想实现了。
如今,刘建军最推崇的就是尧和舜时“树艺五谷,教民稼穑”的“农官”——后稷,在他看来,农者天地之本也,“民以食为天”的基础就是“以粮为纲”。
“麦品如人品”:从高产到高质
“高产品种不优质,优质品种不高产”是小麦育种界长久以来流传的一句话。
“我国小麦一边积压,一边还得进口。”对这种现象,刘建军解释说:“不是因为中国小麦不够吃的,而是因为不够好吃。”
80年代中期,用于生产面包的强筋小麦绝大部分依赖进口,从1999年济麦系列相继推出之后,这一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目前,“强筋小麦依然部分依赖进口,是市场缺口最大的小麦品种。”
谈及未来的主攻方向,刘建军表示:“人多地少的国情省情,决定了高产是小麦育种永恒的主题。”在此基础上,“向强筋品种方向发展,还要争取在化肥农药不增加甚至减少的情况下,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
据了解,刘建军和他的团队育成的“济麦23”已经进入审定阶段,此外,刘建军正考虑引入多倍体育种、远缘杂交等高新技术,倡导小麦育种界的科技革命、绿色革命。
采访结束,记者看到几个年轻学生都躲在树阴下休息,可刘建军却一头扎进试验麦场里选拔育种材料。他很推崇赵振东院士的一句话:“麦品如人品。如果你怕热,你育出的麦子就不耐热;如果你怕冷,你育出的麦子就不抗寒!”
刘建军研究员在田间研究小麦
山东省农科院研究员刘建军和他的团队是“济麦22”这个堪称“史上最牛小麦品种”的培育者。面对记者的采访,刘建军梳理着自己的记忆。他说,正因为岁月磨砺的苦,他才体味到为民创富之乐!“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过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反过来,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是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 梁启超《最苦和最乐》“让勤劳朴实的乡亲们多打粮食,是自己背负多年的责任。”“快乐,就像农民丰收后看着粮食满仓。如今,我只是觉得,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麦田里有苦也有乐。”“面对农民的期盼和领导的嘱托,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 刘建军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过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梁启超《最苦和最乐》
对梁启超笔下之“苦”,刘建军深有感触,他说自己是胶东人,让勤劳朴实的乡亲们多打粮食,是自己背负多年的责任。
我是农民的儿子,多打粮食是我的责任
“因为自己体弱多病,我小时候的理想是当个医生。”打小喜欢鼓捣收音机、无线电的刘建军,还梦想过“做一个电子工程师”。
造化弄人,没考上医学院的刘建军考入莱阳农学院。“我是农民的儿子,考上农学院我也很高兴,因为小时候家里穷,老想着怎么让地里多打粮食,能吃饱饭。”他的梦想被一个更为切实的目标所代替——— 让更多的父老乡亲每天都能吃饱,能吃上细粮。
1963年3月,刘建军出生在山东荣成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那时的生活条件很艰苦,“玉米饼子、地瓜,一天三顿基本上都是这样,还不一定能吃饱。到了上高中住校,还是一天两顿粗粮。过年过节,能吃上点面条或者馒头等细粮就很幸福了。”
往事辛酸又历历在目。1986年7月从莱阳农学院毕业之后,刘建军被分配到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专门研究优质小麦的育种。到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不久,在一次出差时一位农民告诉他,“你们农科院的小麦品种不咋样啊。”这句话,让刘建军感到脸上火辣辣的,内心沉甸甸的……
从刘建军的办公室俯视,一大片小麦实验田尽收眼底。“这么大片地,现在机械化操作快多了。以前,这些都是我们亲手种下去的,麦熟季节还要亲自割麦子。”“天天和土坷垃打交道,和农民差不多。”刘建军这样形容自己。品种选育过程艰辛而漫长。每年,他和课题组的同事们都要做几百个杂交组合,这其中的绝大部分组合后代中都选不出任何材料。从概率的角度讲,育种就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从不可能中选可能。早上7点多下地,有时中午1点才回,扑在田里选优良单株,成千上万个麦种一个一个地研究、比较、筛选。每天早出晚归,泡在地里观察小麦的生长过程,研究土壤特征;夜间写信给各地农科所,提出引种请求,先后从国内外引进亲本材料上万份,并进行系统的鉴定、筛选和创新研究工作。
这些不是最难挨的,对科研工作者来说,最难以忍受的是长期没有出成果。培育一个小麦品种,从选择亲本进行杂交,到最后得到性状稳定的品种,至少要10年,而且很可能什么也得不到。“以前的审定品种比较少,我们有些老育种工作者,辛苦一辈子一个麦种也没有培育出来。所以说,我算是比较幸运的,在20多年里能育出几个大品种。”
幼时贫困的环境,造就了刘建军坚韧的个性。24年间,有很多同学因为农业科研单位生活艰苦,待遇低,出成果慢而放弃,刘建军坚持了下来。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用言语形容。”——— 梁启超《最苦和最乐》
对梁启超笔下之“乐”,刘建军说,自己的体会,恰如老农民辛苦一季,丰收后望着粮食满仓的感觉。
农民丰收满心欢喜,守望麦田有苦也有乐
很长一段时期,我们国家以提高产量作为最主要育种目标。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小麦产量水平在国际水平上来说都是相当高的,但是在品质上,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比还是有很大差距。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开始把小麦品质列入议程。“品种培育不能只看产量,小麦品质也很重要。”24年来,刘建军选育的面包小麦品种“济南17”、面条小麦品种“济麦19”、面包面条兼用型小麦“济麦20”和优质中筋小麦“济麦21”和“济麦22”,实现了优质与高产的有机结合。
2003年推出的面包小麦新品种“济南17号”,是当时国内产量水平最高、推广面积最大、生产优质商品粮最多的优质面包小麦,是我国第一个有商品粮出口的优质面包小麦品种,被国内小麦育种权威誉为“我国调整作物品种结构,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的开路先锋”。此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5年推出的面条小麦新品种“济麦19”,自200年1至2005年连续5年种植面积居全国前列、山东省首位,现为山东省区域试验高产优质对照品种。此成果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9年推出面包面条兼用型强筋小麦新品种“济麦20”,在2004年至2008年全国优质麦鉴评活动中,是唯一连续5年被评为优质强筋小麦的品种。这一成果,让他第三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如今,超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济麦22”将高产、抗病、抗倒伏、耐热和抗干旱有机结合,实现了小麦超高产育种的新突破,被誉为划时代的品种。
刘建军说,“和农民丰收后看着粮食满仓的感觉差不多,如今,我只是觉得,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麦田里有苦也有乐。”
“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负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 梁启超《最苦和最乐》
面对农民的期盼,领导的嘱托,刘建军说会担起责任与团队继续前行。
高起点上求突破,责任更大了
20多年,从默默无闻到功成名就,刘建军自豪于自己和团队的成绩,但并没有“如释重负”之感。
作为专业人士,刘建军以特有的敏锐观察力预测到,品质的优化将成为小麦品种及小麦生产的必然发展方向,能否将优质、早熟、多抗、高产、广泛适应性结合于一体是主要的攻关点。因此,在努力选育高产、稳产、广适的优质专用品种的同时,刘建军对优质专用小麦育种应用基础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国内率先比较系统、全面地研究了面条品质与小麦品质性状的关系,首次提出了影响面条品质的关键小麦品质性状,明确了优质面条对小麦品质的要求、优质面条选种指标和选拔标准。
“当年困难重重——— 经验少、基础差、经费不足……现在国家给的经费要多很多了,不做出点什么来怎么成呢?”高起点上寻求突破,刘建军坦言,面对农民的期盼和领导的嘱托,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下一步,我们打算从技术方法和技术材料上寻求突破,争取培育出亩产超过750公斤的小麦品种。”
■记者手记
最美的花朵
但凡有过农村经历的人,都不会忘却播种的辛劳和丰收的喜悦。
小麦是世界上总产量第2的粮食作物,仅次于玉米。馒头、面条、面包、饼干、蛋糕、油条、油饼、火烧、水饺、煎包……这些我们常吃的主食,哪个离得了小麦呢?
在刘建军的办公室里,各种麦子静静生长在花盆中,在他的家里,也是如此。或许在一个小麦育种专家眼里,只有高产优质的小麦,才能盛开出世间最美丽的花朵。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刘建军们会让小麦开出更美的花朵,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来源:济南时报 2010-12-16 08:22:44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