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学武,男,1975年12月出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曾在美国和以色列留学。现主要从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园艺作物采后生物学和贮运保鲜技术的研究工作。
教育及工作经历:
2001-09--2004-04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博士学位。
1998-09--2001-06华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
1994-09--1998-06华南农业大学学士学位。
2011-06--今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
2009-09--2011-05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青年研究员。
2008-02--2009-02LouisianaStateUniversity,USA博士后。
2006-01--2009-08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副研究员。
2004-12--2005-12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助理研究员。
2004-05--2004-12AgriculturalResearchOrganization,Israel访问学者。
学术兼职:
1、2012-12--今广东省直青年联合会,委员。
2、现为Han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编委,为多个国际期刊审稿人,包括Food Chemistry,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 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ytotechnology, Journal of Food Quality,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等。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果蔬采后生物学研究,掌握着果蔬贮藏加工领域前沿技术。
研究领域: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园艺作物采后生物学、果蔬贮运保鲜技术。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先后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优秀青年基金1项、面上项目2项、青年基金1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项、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领域优秀青年科技专项1项、国际科学基金(IFS)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1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项、市级科技计划2项等,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资助项目(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等3项。
(1) 基于质地的果实采后衰老的生物学基础,主持,国家级,2013-01--2017-08
(2) 采后果实TRX介导的线粒体蛋白的氧化与修复调节机制,主持,国家级,2012-01--2015-12
(3) 广州特色蔬菜贮运销保鲜关键技术研究,主持,市地级,2012-01--2014-12
(4) 广东特色水果贮运销保鲜配套技术集成研究及产业化应用,主持,省级,2011-01--2012-12
(5) 易腐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核心技术与装备研发及其示范,主持,国家级,2011-01--2014-12
(6) 热带、亚热带水果采后衰老和品质劣变的机理研究,主持,部委级,2011-01--2013-12
(7) NO在香蕉采后耐冷性诱导中的信号转导作用研究,主持,部委级,2011-01--2012-12
(8) NO在采后香蕉耐冷性诱导中的信号转导作用研究,主持,国家级,2010-01--2012-12
科研成果:
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著9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4余篇,多篇论文发表在生物化学、食品科学、园艺等核心学术期刊如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Biochemical Journal,Food Chemistry, Postharvest Biology & Technology,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等上);申请国际PCT专利2项、国家发明专利19项(其中12项已获授权);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创新成果奖、中国专利奖优秀奖、广东专利奖优秀奖、中国食品产业产学研创新发展杰出科研人才奖和肇庆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各1项。
在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在国内首次研发出了具有带叶保鲜功能的柑桔保鲜剂,该技术已成功孵化并实现产业化。该保鲜剂已注册“果鲜堡”牌商标,并获生产许可,现已广泛应用于广东省柑桔主产区,该保鲜剂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我省水果采后技术水平。2008至2010年保鲜柑桔110万余吨,共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4.5亿元左右,为增加农民收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重要贡献。该项目的完成及产业化应用,已成为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院地合作和产学研实施的成功典范。
(1) 一种沙糖桔复合保鲜剂,省级,2011
(2) 园艺产品采后品质的调控机制,一等奖,省级,2008
发明专利:
1、 一种沙糖桔复合保鲜剂,发明,2010, 蒋跃明;段学武;屈红霞;李月标;谢毅;林文彬,专利号:200810027606.9,1.获2011年广东省专利优秀奖。 2. 已在生产上大规模应用。
2、 一种易燃的果蔬烟剂型保鲜剂,发明,2011,蒋跃明;屈红霞;段学武;杨宝;李月标;林文彬,专利号:200910039138.1
3、 香蕉耐高温贮运技术,发明,2003,张昭其;段学武;庞学群,专利号:ZL 01127606.1
4、 盐酸聚六亚甲基胍在防治柑桔酸腐病上的应用及其保鲜剂,发明,2010,段学武;蒋跃明;冯琳燕;吴富旺 ,专利号:PCT/CN2010/078754,国家发明专利
5、 一种沙糖桔带叶贮藏保鲜方法,发明,2010,第1作者,专利号:PCT/CN2010/078753,国际发明专利
6、 一种菜心的贮藏保鲜方法,发明,2011, 段学武;蒋跃明;黄绍力;谢伟平;吴富旺;蒋国祥;屈红霞;李月标,专利号:201110154408.0
7、 一种沙糖桔带叶贮藏保鲜方法,发明,2011,段学武;蒋跃明;吴富旺;李月标;屈红霞 ,专利号:201010542277.9
8、 一种黄秋葵嫩荚的贮藏保鲜方法,发明,2010,段学武;蒋跃明;黄绍力;吴富旺;李青,专利号:201010542280.0
9、 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在防治柑桔酸腐病上的应用及其保鲜剂,发明,2010, 段学武;蒋跃明;冯琳燕;吴富旺;屈红霞,专利号:201010542279.8
10、 盐酸聚六亚甲基胍在防治柑桔酸腐病上的应用及其保鲜剂,发明,2010,段学武;蒋跃明;冯琳燕;吴富旺 ,专利号:201010542278.3
11、 一种杨梅贮藏保鲜方法,发明,2011,段学武;蒋跃明;陈文荣;蒋国祥;林森;屈红霞;杨宝,专利号:201110280081.1
12、 一种荔枝防腐保鲜剂和荔枝防腐保鲜方法,发明,2011,段学武;蒋跃明;敬国兴;李青;林森;屈红霞;杨宝 ,专利号:201110280077.5
13、 一种用季铵盐保鲜荔枝的方法,发明,2011, 段学武;蒋跃明;吴富旺;李青;屈红霞;杨宝,专利号:201110280372.0
14、 一种用植物精油保鲜荔枝的方法,发明,2011,蒋跃明;段学武;陈文荣;屈红霞;杨宝,专利号:201110280521.3
15、 一种香蕉、番木瓜果实防腐保鲜方法,发明,2011,第2作者,专利号:201110280537.4
16、 一种荔枝防褐变剂和荔枝贮藏保鲜方法,发明,2011,蒋跃明;段学武;冯琳燕;敬国兴;黄华;屈红霞;杨宝,专利号:201110280537.4
17、 一种用植物精油保鲜杨梅的方法,发明,2011, 蒋跃明;段学武;吴富旺;蒋国祥;屈红霞;杨宝,专利号:201110280476.1
18 、一种安全高效的荔枝防腐方法 张丹丹;蒋跃明;段学武;吴富旺;李月标;龚亮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中国专利 2014-10-22 2015-03-04
19、 一种食品保鲜微胶囊及其应用 龚亮;蒋跃明;段学武;张丹丹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中国专利 2014-11-18 2015-03-25
20、 一种香蕉贮藏保鲜方法 蒋跃明;黄华;张丹丹;段学武;屈红霞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中国专利 2013-07-18 2013-11-20
21、 一种草莓的保鲜方法 张丹丹;蒋跃明;段学武;李月标;黄梓辉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中国专利 2013-09-06 2014-01-01
22、 一种荔枝果实衰老起始标志基因及其应用 屈红霞;蒋跃明;王慧;钱政江;邝健飞;段学武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中国专利 2012-11-14 2013-02-27
23、 一种用焦性没食子酸保鲜荔枝的方法 蒋跃明;敬国兴;张丹丹;段学武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中国专利 2012-12-05 2013-03-20
24、 泡盛曲霉在发酵荔枝果皮制备槲皮素中的应用 蒋跃明;林森;张丹丹;杨宝;段学武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中国专利 2013-02-26 2013-06-12
25、 一种大环内酯化合物在植物霜霉病防治中的应用 徐良雄;段学武;魏孝义;薛璟花;吴萍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中国专利 2013-07-03 2013-09-25
26、 一种利用青海弧菌Q67检测真菌毒素萎蔫酸的方法 蒋跃明;李静;杨宝;屈红霞;段学武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中国专利 2011-10-25 2012-06-20
已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4篇,ISPT收录论文9篇。
发表论文:
(1) 1-Methycyclopropene extends the shelf life of ‘Shatangju’ mandarin (Citrus reticulate Blanco) fruit with attached leaves,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2012,通讯作者
(2) Effects of short-term anoxia treatment on browning of fresh-cut Chinese water chestnut in relation to antioxidant activity,Food Chemistry,2012,通讯作者
(3) 1-Methylcyclopropene reduces chilling injury of harvested okra (Hibiscus esculentus L.) fruit,Scientia Horticulturae,2012,通讯作者
(4)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response of harvested plum fruit to oxalic acid during ripening or shelf life,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1,通讯作者
(5) Effect of pure oxygen atmosphere on antioxidant enzyme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harvested litchi fruit during storage,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1,通讯作者
(6) Role of hydroxyl radical in modification of cell wall polysaccharides and aril breakdown during senescence of harvested longan fruit,Food Chemistry,2011,第1作者
(7) Antifungal activities of polyhexamethylene biguanide and polyhexamethylene guanide against citrus sour rot pathogen Geotrichum citri-aurantii in vitro and in vivo,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2011,通讯作者
(8) Iron-sulfur proteins are the major source of protein-bound dinitrosyl iron complexes formed in Escherichia coli cells under nitric oxide stress,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2011,第1作者
(9) Combined effects of pectic enzymes on the degradation of pectin polysaccharides of banana fruit,Pakistan Journal of Botany,2011,通讯作者
(10) Effect of nitric oxide on the sensitivity of banana fruit slice to ethylene,Journal of Horticulture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2010,通讯作者
(11) Physiology and quality response of harvested banana fruit to cold shock,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2010,通讯作者
(12) Oxygen is required for the L-cysteine-mediated decomposition of the protein-bound dinitrosyl iron complexes,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2010,第2作者
(13) Redox Control of the DNA Damage-inducible protein DinG helicase activity via its iron-sulfur cluster,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2009,第2作者
(14) Effect of low and high oxygen controlled atmosphere on enzymatic browning of litchi fruit,Journal of Food Biochemistry,2009,第1作者
(15) Reactivity of nitric oxide with the [4Fe-4S] cluster of dihydroxyacid dehydratase from Escherichia coli.,Biochemical Journal,2009,第1作者
(16) Effect of Nitric Oxide on Ethylene Synthesis and Softening of Banana Fruit Slice during Ripening,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09,通讯作者
(17) Effect of oxygen concentration on the biochemical and chemical changes of stored longan fruit,Journal of Food Quality,2009,通讯作者
(18) Effects of hydroxyl radical on the scission of cell wall polysaccharides in vitro of banana fruit at various ripening stages,Acta Physiologiae Plantarum,2008,通讯作者
(19) Inhibition of pure oxygen on pericarp browning of harvested litchi fruit in association with energy level,Acta Horticulturae,2008,通讯作者
(20) Effect of nitric oxide on disorder development and quality maintenance of plum fruit during storage at low temperature,Acta Horticulturae,2008,通讯作者
(21) Inhibitory effect of anthocyanin extract from seed coat of black bean on pericarp browning and lipid peroxidation of litchi fruit during postharvest storage,Journal of Food Biochemistry,2008,第1作者
(22) Modification of pectin polysaccharides during ripening of postharvest banana fruit,Food Chemistry,2008,第1作者
(23) Effects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on cellular wall disassembly of banana fruit during ripening,Food Chemistry,2008,通讯作者
(24)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anthocyanins extracted from litchi (Litchi chinenesis Sonn.) fruit pericarp tissues in relation to their role in the pericarp browning,Food Chemistry,2007,第1作者
(25) Influence of the nitric oxide donor, sodium nitroprusside on lipid peroxidation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in pericarp tissue of longan fruit, Journal of Horticulture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2007,第1作者
(26) Evaluation of antioxidant property of phenolics of litchi fruit in relation to pericarp browning prevention,Molecules,2007,第1作者
(27) Postharvest biology and handling of banana fruit - Review. ,Fresh Produce,2007,第1作者
(28) Effect of nitric oxide on pericarp browning of harvested longan fruit in relation to phenol metabolisms,Food Chemistry,2007,第1作者
(29) The polyphenol characteristic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Oolong tea infusion under different drewing condi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2007,通讯作者
(30) Role of pure oxygen treatment in browning of litchi fruit after harvest. ,Plant Science,2004,第1作者
(31) Effects of pure oxygen on enzymatic browning and quality of postharvest litchi fruit. ,Journal of Horticulture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2004,第1作者
发表中文论文:
1 免疫亲和柱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广式月饼中的伏马毒素B_1、B_2 王勇; 李蓉; 蔡先全; 张宪臣; 蒋跃明; 段学武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5-12-25
2 免疫亲和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广式莲蓉月饼中黄曲霉毒素 王勇; 李蓉; 张宪臣; 张朋杰; 陈定虎; 蒋跃明; 段学武; 李涛涛; 胡伟文; 杨芳; 卢俊文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4-08-25
3 南方特色果蔬保鲜有了新方法 记者 冯海波 通讯员 周飞 段学武 广东科技报 2014-04-25
4 pH值、温度和金属离子对endo-PG降解香蕉果胶多糖的影响 程桂平; 段学武; 蒋跃明; 何生根; 万小荣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0-01-15
5 影响荔枝果皮褐变底物(-)-表儿茶素稳定性的因素 孙健; 蒋跃明; 彭宏祥; 李月标; 段学武; 杨宝; 尤艳丽; 宋丽丽; 程桂平 果树学报 2010-01-10
6 NO对果实成熟衰老的调控作用及对铁硫蛋白调节的研究 程桂平; 杨恩; 陆旺金; 屈红霞; 蒋跃明; 段学武 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 2009-08-13
7 能量对采后荔枝果实膜脂代谢的调控作用 易春; 屈红霞; 蒋跃明; 段学武; 刘亭 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 2009-08-13
7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几种煲汤药材金属元素含量 苏新国; 杨春燕; 段俊; 段学武; 蒋跃明 食品科学 2007-07-15
9 NO对采后龙眼常温贮藏效果的影响 段学武; 邹如意; 蒋跃明; 尤艳莉; 李月标; 屈红霞 食品科学 2007-02-15
10 高氧对果蔬采后生理影响研究进展 段学武; 蒋跃明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5-12-30
11 NO和N_2O与采后园艺作物的保鲜 宋丽丽; 段学武; 苏新国; 蒋跃明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5-02-20
12 纯氧对荔枝果实贮藏期间果皮褐变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段学武; 蒋跃明; 苏新国; 宋丽丽; 李月标; 林文彬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4-12-30
13 荔枝果皮过氧化物酶的纯化及部分酶学性质研究 庞学群; 段学武; 张昭其; 徐凤彩; 季作梁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4-10-30
14 PEG诱导水分胁迫下喜旱莲子草的生理适应性 许凯扬; 叶万辉; 段学武; 苏新国; 徐志防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4-06-25
15 黄皮果实采后呼吸特性及品质变化 屈红霞; 蒋跃明; 李月标; 林文彬; 苏新国; 段学武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3-09-30
16 Agrocer DCX-28提高龙眼和香蕉的保鲜效果 许德成; 段学武 福建农业科技 2003-08-25
17 荔枝采后果皮花色素苷的降解与花色素苷酶活性变化 张昭其; 庞学群; 段学武; 季作梁 中国农业科学 2003-08-20
17 乙醇和乙醛在采后园艺作物保鲜中的作用 段学武; 蒋跃明; 张昭其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3-06-20
19 一氧化二氮处理提高香蕉保鲜效果 段学武; 蒋跃明; 李月标; 张昭其 食品科学 2003-04-30
20 1-MCP处理对辣椒常温贮藏效果的影响 黄雪梅; 张昭其; 段学武 中国蔬菜 2003-01-18
21 冷激处理对香蕉后熟软化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段学武; 庞学群; 张昭其; 季作梁 园艺学报 2002-08-30
22 冷激对采后香蕉几个与耐热性有关的生理指标的影响 张昭其; 段学武; 庞学群; 季作梁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2-08-20
23 冷激处理对香蕉高温下生理变化的影响 段学武; 季作梁; 庞学群; 张昭其 热带作物学报 2002-06-15
24 冷激处理对香蕉保鲜效果的影响 段学武; 张昭其; 季作梁; 庞学群 食品科学 2002-05-30
25 果实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张昭其; 段学武; 陆旺金 生命科学 2002-04-15
26 荔枝果皮褐变过程中花色素苷含量的变化及测定 张昭其; 庞学群; 段学武; 季作梁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2-01-30
27 乙烯与1-甲基环丙烯对荔枝采后果皮褐变的影响 庞学群; 张昭其; 段学武; 季作梁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1-10-30
28 PG酶与果实的成熟软化 段学武; 张昭其; 季作梁 果树学报 2001-08-30
29 氧化还原物质对荔枝果皮花色素苷稳定性的影响 庞学群; 张昭其; 段学武; 季作梁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1-04-30
30 pH值和温度对荔枝果皮花色素苷稳定性的影响 庞学群; 张昭其; 段学武; 季作梁 园艺学报 2001-04-30
31 草菇低温贮藏及有关生理变化研究 段学武; 庞学群; 张昭其 热带作物学报 2000-10-20
荣誉奖励:
1、获得2008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园艺产品采后品质的调控机制,A03-0-1-02-R04,个人排名第4。
2、中国产学研创新成果奖。
3、中国专利奖优秀奖。
4、2011年广东专利奖优秀奖,一种沙糖桔复合保鲜剂,2011-2-34-R02,个人排名第2。
5、中国食品产业产学研创新发展杰出科研人才奖。
6、肇庆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7、入选2014年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8、获得“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荣誉称号。
9、曾获科学中国人(2013)年度人物。
10、广州专利优秀奖等多项。
学术交流:
1 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年会 2009-08-13
心共“果蔬”一片丹
——记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博士生导师段学武研究员
从华南农业大学到中科院,从以色列农业研究组织的访问学者到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博士后;从国内的积极进取到国外的丰富历练,再到复又回到祖国的踌躇满志,进取在园艺作物采后生物学和贮运保鲜技术研究工作的段学武,不断用积极的心态和创新的智慧来诠释成长的价值。
寒来暑往、春华秋实,当年意气风发的求学者早已具备了“到中流击水”的科研豪情,而他身后的学养、渊博的学识和大无畏的科学精神,更使他具有了能够超越自我、超越局限的勇气;如今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也为这名青年科学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科技改变生活,生活因科技而美好。
当今世界,能带来美好生活的科学技术,不仅是你我他美好生活的保证,还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未来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才能在方方面面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而只有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贯彻到各个产业、行业和地区,才能在科学前沿和战略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才能将我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国家。
积极淬炼勇攀登
如今已经是博士生导师的段学武,有着丰富的求学和科研经历。曾在美国和以色列留学。现主要从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园艺作物采后生物学和贮运保鲜技术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优秀青年基金1项、面上项目2项、青年基金1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项、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领域优秀青年科技专项1项、国际科学基金(IFS)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1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项、市级科技计划2项等,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资助项目(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等3项。
段学武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著8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0余篇,多篇论文发表在生物化学、食品科学、园艺等国际核心学术期刊);申请国际PCT专利2项和美国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20项(其中13项已获授权);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创新成果奖、中国专利奖优秀奖、广东专利奖优秀奖、中国科学院院地合作奖、中国食品产业产学研创新发展杰出科研人才奖和市级科学技术三等奖各1项。已培养博士生2名,硕士生4名。
创新不息结硕果
段学武的研究领域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园艺作物采后生物学、果蔬贮运保鲜技术。近十年来,在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青年人才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段学武研究员在果实采后衰老和品质劣变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主要包括:1、果实衰老和品质劣变过程中蛋白氧化修复机制;2、NO对生物体内铁硫蛋白亚硝基化作用及其修复机制;3、NO调控果实衰老和品质劣变的作用机理;4、细胞壁多糖调节和非酶促降解在果实质地劣变中的作用及方式;5、采后果实能量代谢与褐变机理。由于段学武在园艺作物采后生物学领域取得的科研成就,他获得了2013年度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这是对他科研成绩的最大肯定。
科研创新成果,只有紧贴实践应用,并切实转化成社会效益,才能实现价值。段学武始终怀着一颗对科学无比热爱的心,不断地开拓眼界和科研思路。其参加的国家重大科研课题的经历让他具备了开拓创新的魄力,也让他懂得了一个科研工作者的社会价值和使命。
科技与产业完美融合,这是科学研究的起点也是终极目标。循着这样的思路,段学武的科研之路多了更多的社会思考,也多了更多的创新灵感。
创新智慧 破解果蔬贮运保鲜难题
对于果蔬来说,对日常的老百姓而言,最关注的就是是否新鲜。而从田间地头走到厨房,果蔬一般都会历经很多周折,也会花去一定的时间。这些周折和时间,让果蔬失去了应有的新鲜。为此,果蔬贮运的保鲜问题一直困扰着科学界。作为该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段学武的科研视角并没有回避这个现实难题,他潜心研究,用创新的思路和技术,在果蔬贮运保鲜的难题上,不断取得突破。在荔枝、柑桔、杨梅、香蕉、芒果、木瓜、葡萄、菜心、黄秋葵等果蔬的贮运保鲜上研发了系列功能性保鲜剂并创新了多项保鲜技术。
荔枝是我国最具特色的水果之一,但采后物流保鲜技术的相对落后,致使采后损失高达20%以上,经济损失巨大。而且我国荔枝出口量占产量的比例很低,大部分年份在0.4%-0.7%之间。当前限制荔枝长时间、远距离流通的主要因素仍然是低温物流技术的不配套。目前,经常规技术处理的荔枝在低温下物流期限为25天左右,好果率在90%以上,能基本保持原有的色泽和风味;经二氧化硫熏蒸和浸酸处理并结合冰温贮藏,荔枝果实在低温下物流期限为35天左右,但果实在贮藏后期已失去原有的色泽和风味。因此,常规冷链技术很难使荔枝果实低温物流期限突破30天,这限制了荔枝果实出口贸易。段学武研究员研发的综合保鲜技术能使荔枝冷链物流期限突破40天,可以较好解决荔枝果实出口和长距离北运问题,显著提高产品附加值,并可以缓解外界因素(如天气因素、市场供求量)对荔枝销售所造成的影响,这项技术获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3项(专利号:ZL201101280372.0,ZL201110280077.5和ZL201110280521.3)。
杨梅为我国另一特产水果,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然而,杨梅果实成熟于高温多雨季节,采后呼吸旺盛,贮藏和运输十分困难,常温货架期仅有2~3天。据段学武介绍,腐烂是杨梅果实采后品质劣变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控制采后腐烂是杨梅果实保鲜的主要技术难点之一。传统的保鲜方法主要有低温贮藏、气调保鲜、化学药剂等,但均存在保鲜效果不佳、操作复杂或需要较高的设备投资等缺点。为了解决杨梅的贮运保鲜问题,段学武利用自己已有的理论研究做基础,致力于安全高效而又简单易行的杨梅保鲜技术的研发。经过反复的实验和不断的摸索,2011年,段学武终于发明了一种安全高效的杨梅贮藏保鲜方法(专利号:ZL201110280081.1),它能够有效抑制杨梅果实腐烂、保持果实品质,果实在低温下贮藏一个月后仍能保持原有的品质,好果率95%以上,并且安全性高,使用方便。
柑桔综合保鲜技术也是段学武致力于创新的研究方向之一。柑桔是世界第一大水果,我国为世界柑桔第一生产大国。在我国有一些品质优良、经济价值较高的地区性品种如沙糖桔、南丰蜜桔等,它们年产量在400万吨以上,这类小果类宽皮橘皮薄、糖含量高,不耐贮藏,采后损失率高达20-50%,每年经济损失巨大。这些果实是柑桔类中保鲜技术要求最高的种类,当前针对这类柑桔的采后处理技术缺乏。段学武研究员根据这类果实的采后生物学特性,成功研发出了多种小果宽皮桔类保鲜技术,包括小果类专用果蜡(专利号:ZL200810027606.9)、柑桔带叶保鲜技术(专利号:ZL201010542277.9)和柑桔酸腐病防治技术(专利号:ZL201010542279.8和ZL201010542278.3)。其中小果类专用果蜡获2011年广东省专利优秀奖,酸腐病防治技术申请国际PCT和美国专利各1项。这些技术单项或综合运用显著降低了沙糖桔等小果类柑桔的采后损失,保持果实较好的品质。目前这些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广东柑桔主产区。
致力于产业发展 创造巨大经济效益
任何一项创新成果,只有转化成经济效益,并为人们生活带来改善,才是科学研究最根本的宗旨。这也是科研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段学武循着这样的思路,当其在国内首次研发出了具有带叶保鲜功能的柑桔保鲜剂后,就致力于将该技术成功孵化并实现产业化。
据段学武介绍,该保鲜剂已获生产许可,并成功推向市场,现已广泛应用于广东省柑桔主产区,该保鲜剂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广东水果采后技术水平。2008年至今,共保鲜柑桔50余万吨,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5亿元以上,为增加农民收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了重要贡献。由于段学武研究员在中国科学院院地合作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中做出的成绩,他获得了2012年度中国科学院院地合作奖“先进科技特派员”称号。
将个人价值融入到社会价值当中,把社会所需作为自己科研奋斗的目标,段学武不断地把自己的科研智慧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科研价值,造福着社会。
这是一个以实力求得尊严和发展的时代。段学武胸怀科研,立志要将先进的科研课题和成果带给人民;而在他内心深处,向前发展,用科研成果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始终是他矢志不移的坚定目标。
来源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3年12期
科研瓜熟蒂落 果香历久弥新
--记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段学武研究员
摘 要:杜牧在《过华清宫绝句》里写到:“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遥想当年,杨贵妃在山顶眺望花团锦簇的长安城,城们次第而开,一匹快马绝尘而至,送来产自南越的新鲜荔枝。红颜一笑,却无人问津这新鲜的荔枝经历了怎样艰难的长途跋涉。这首诗讽刺了当权者的昏庸无道,然而也从侧面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困扰人们很久的问题,也就是园艺作物采后贮运保鲜的难题。
来源:《中国科技成果》2012年 第23期
科技守住果蔬香
果蔬贮运自古以来便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曾有名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或许是人们对于园艺作物采摘后贮运问题的最早印象了。随着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果蔬新鲜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纵使地域跨度增加,而“一骑红尘”的接力赛早已被科技所取代。然而,在这场与时间的较量中,科学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博士生导师段学武研究员便是长年奋战在贮运保鲜技术研究领域并推动技术发展的一名创新科学家。十余年攀行在园艺作物贮运保鲜的路上,他苦心经营,步步生花,用双脚趟出了一条满溢着果蔬芳香的科技创新之路,用众多的专利成果作为他对百姓生活与祖国科技发展的最好献礼。求真求识积淀技术实力对于段学武而言,科研是一条向上攀登的路,求知是引领他向上的阶梯。1994年,段学武考入华南农业大学,就读园艺系;199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完成学业,拿到学士学位。之后的三年,他继续在华南农业大学园艺系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从2001年在中国科学院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农业及资源植物研究中心深造,2004获得博士学位。2004年5月到12月间 ...
资料更新中……
来源: 《中国发明与专利》2014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