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向阳,,男,汉族,1963年10月1日出生,山西浑源人,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生态学博士。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所长、党委副书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农业部牧草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欧亚温带草原研究中心主任;国际草原大会(IRC)继续委员会委员;中国草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内蒙古草学会理事长、《中国草地学报》主编;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主要从事草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管理、气候变化影响及适应对策等研究。先后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科技部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平台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30余项,在PNAS、The Rangeland Journal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撰写和主编学术专著18部,培养研究生20余名。获得科技成果奖励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8项。登记新品种3个,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首次在国内外提出并建立中俄蒙三国的欧亚温带草原东缘生态样带(EEST),揭示了沿样带温度梯度的气候变化和人为利用对温带草原的影响规律和机制,对中俄蒙草原合作研究和生态管理奠定重要基础。首次系统开展我国北方草原区气候变化时空格局及在区域、县域、牧户等多层面的影响和适应的研究,发现北方草原无雨日增多等降水节律变化和草地退化诱导传导感知是牧民感知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发现北方草原气候变化脆弱性在不同层面上均表现一致的区域差异特征。首次发现和提出北方草原牧户存在心理载畜率,探讨了心理载畜率的理论特性、影响因素及合理利用实现草畜平衡的模式和途径,在典型草原区示范使牧户收入增加50%以上。首次系统开展内蒙古主要草原类型区保护建设技术碳库潜力研究,发现草原碳库积累与草原生态环境、利用方式和程度、退化状况及降雨等的关系。开展了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生态补偿、草原适应性管理等管理政策研究,在人民日报内参、中国行政内参、经济日报内参等提出重大建议5份。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79年9月—1983年7月,在山西农业大学学习,获得农学学士;
1983年9月—1986年7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学习,获得草原生态学硕士;
1986年8月—1991年8月,在山西大学黄土高原地理研究所工作,任讲师;
1991年9月—1994年9月,在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学习,获得生态学博士;
1994年10月—2007年12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工作,先后担任副处长、处长、副局长等职务;
2000年12月起,技术职称被评定为研究员;
2005年6月,起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
2008年1月至今,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担任所长兼党委副书记职务。
学术兼职:
1、2002年11月至2007年12月,兼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管委会主任。
2、2007年1月起任中国草学会副理事长。
3、2007年4月至今担任农业部第八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4、2004年6月至今担任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理事等职务。
5、国际草原大会(IRC)继续委员会委员;
6、内蒙古草学会理事长。
培养研究生情况:
培养研究生20余名。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草原生态建设和利用管理研究等工作。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先后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科技部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平台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30余项。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北方草原区气候变化适应性及其管理对策研究。
2. 奶牛优质饲草生产技术及应用。
3. 我国北方草原区气候变化适应性评价及其管理对策研究。
科研成果:
1. 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加强我国草地生态保护、建设、利用,加速草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原则和措施建议,同行专家评价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2. 从交叉学科的角度,系统研究了农牧交错带历史生态变迁规律及对草原生态利用的启示意义。
3. 基于草地面积比和畜牧业产值比等主要指标提出了新的牧区和半牧区县划分方案。
4. 针对草原脆弱和不确定性强的特点,以农牧交错带为重点,提出了草原地区适应性生态管理的战略思路和措施建议。
5. 协助农业部草原处开展了大量草原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科技支撑研究和组织管理工作。
6. 参加起草了农业部全国草原生态保护建设规划,承担了其中科技支撑、良种繁育、生态监测体系的规划任务。
7. 中国草地生态建设战略研究 侯向阳; 杨理; 张智山; 李维薇; 王晓斌; 王庆锁; 高洪文; 汪学军; 汪诗平; 李志平; 王堃; 牛建明; 姜文来; 王济民; 孙启忠; 董世魁; 王明利 【科技成果】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 2005-11-11
8. 优质草产品生产加工与高效利用关键技术 孙启忠; 玉柱; 徐春城; 韩建国; 侯向阳; 陶雅; 张晓庆; 李志强; 闫志坚; 高凤琴; 刘爱萍; 冯鹏; 王小娜; 张慧杰; 王林 【科技成果】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 2009-10-30
专利名称 | 发明人 | 申请人 | 来源数据 | 申请日 | 公开日 | |
1 | 一种利用污泥生产营养土的方法及产品 | 穆怀彬;侯向阳;德英;谢继红;武自念;刘雅学;吴洪新;赵海霞;李新乐 |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 中国专利 | 2015-09-22 | 2015-12-30 |
2 | 一种土壤微生物样品采集工具 | 纪磊;秦艳;侯向阳;焦巍;胡永宁;张勇;萨如拉;武自念 |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 中国专利 | 2015-09-21 | 2015-11-18 |
3 | 一种青贮饲料加工装置 | 穆怀彬;侯向阳;德英;解继红;武自念 |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 中国专利 | 2015-06-05 | 2015-10-28 |
4 | 土壤微生物取样袋 | 戴雅婷;侯向阳;闫志坚;解继红;吴洪新;徐林波;穆怀彬 |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 中国专利 | 2015-06-19 | 2015-09-30 |
5 | 土壤样品混匀分样装置 | 戴雅婷;闫志坚;侯向阳;田青松;吴洪新;解继红;徐林波;乌兰巴特尔 |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 中国专利 | 2015-06-19 | 2015-09-30 |
6 | 一种青贮饲料加工方法及装置 | 穆怀彬;侯向阳;德英;解继红;刘雅学;武自念 |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 中国专利 | 2015-06-05 | 2015-09-30 |
7 | 一种小型有机肥用好氧发酵槽 | 穆怀彬;侯向阳;德英;谢继红;武自念;刘雅学;吴洪新;赵海霞;李新乐 |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 中国专利 | 2014-11-28 | 2015-04-22 |
8 | 一种评价奶牛日粮营养结构的系统及方法 | 徐明;卢德勋;侯向阳 | 徐明 | 中国专利 | 2014-01-15 | 2014-04-30 |
9 | 应用免耕法在草甸草原建植优质牧草生产田的方法 | 杜建材;王照兰;侯向阳;李志勇;王照华;王育青;德英;吴洪新;李微 |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 中国专利 | 2014-01-10 | 2014-04-23 |
10 | 农业用灌溉装置 | 穆怀彬;侯向阳;德英;戴雅婷;赵海霞;谢继红 |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 中国专利 | 2013-08-01 | 2014-01-29 |
11 | 一种甲烷排放浓度监测笼 | 赵青山;侯向阳;夏明;段俊杰;那日苏;王海;塔娜;成如;赵楠;崔艳伟;张春友 |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 中国专利 | 2013-07-29 | 2014-01-15 |
12 | 一种利用城市生活污泥制备有机肥的方法 | 穆怀彬;侯向阳;德英;解继红;赵海霞 |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 中国专利 | 2013-06-26 | 2014-01-01 |
13 | 一种甲烷排放浓度监测方法 | 赵青山;侯向阳;夏明;段俊杰;那日苏;王海;塔娜;成如;赵楠;崔艳伟;张春友 |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 中国专利 | 2013-07-29 | 2013-11-27 |
14 | 一种草地螟性诱剂 | 刘爱萍;侯向阳;陈红印;张礼生;徐林波;刘雅学;高新磊;曹艺潇;高书晶;杨玉平;特木尔;范光明;刘桐 |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 中国专利 | 2009-03-20 | 2009-08-12 |
15 | 一株苜蓿根瘤菌及其发酵培养方法与应用 | 马晓彤;宁国赞;侯向阳;姜瑞波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中国专利 | 2005-09-13 | 2006-05-03 |
在PNAS、The Rangeland Journal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撰写和主编学术专著18部。
出版专著:
1《中国西部牧草》,侯向阳 时建忠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01
2《中国草地生态环境建设战略研究》,侯向阳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06
3《青海主要草地类型及常见植物图谱》,侯向阳 孙海群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06
4. 《南方红黄壤中低产地区治理与发展》, 侯向阳 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
5. 《奶牛优质饲草生产技术研究进展》,侯向阳. 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6. 《中国草原科学》,侯向阳. 科学出版社.2013.
7. 《情洒草原谱宏区 创新科技铸辉煌》,侯向阳.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13.
发表论文:
2016年
1 三江源区高寒草甸退化与水塔功能的关系 范月君; 侯向阳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2 库布齐沙地两种植被恢复类型根际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化学性质比较研究 优先出版 戴雅婷; 侯向阳; 闫志坚; 吴洪新; 解继红; 张晓庆; 高丽 生态学报 2016/20
2015年
3 高山嵩草草甸初级生产力、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石红霄; 侯向阳; 师尚礼; 吴新宏; 李鹏; 杨婷婷 草业学报 2015/10
4 可持续挖掘草原生产潜力技术及模式 侯向阳 中国畜牧业 2015/19
5 加强中蒙草原科技合作是发展中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有效推进器 侯向阳; 魏琦 中国草地学报 2015/05
6 建立中国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的思考 优先出版 魏琦; 侯向阳 中国农业科学 2015/18
7 内蒙古草原挖潜增效的优先重点和技术 侯向阳 草原与草业 2015/03
8 割草和放牧对大针茅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优先出版 胡静; 侯向阳; 王珍; 丁勇; 李西良; 李平; 纪磊 应用生态学报 2015/11
9 连续6年施磷肥对土壤磷素积累、形态转化及有效性的影响 李新乐; 侯向阳; 穆怀彬; 李西良; 郭丰辉 草业学报 2015/08
10 基于构件特征的内蒙古典型草原植物羊草个体地上生物量估算 胡静; 侯向阳; 萨茹拉; 郭丰辉; 丁勇 草业学报 2015/08
11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贝加尔针茅的繁殖特性及其生态响应 张勃; 陈海军; 侯向阳; 方强恩; 姜杰; 裴晨玲; 许冬梅; 纪磊; 运向军; 韩文军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5/04
12 放牧对三江源区高寒草甸主要植物表型特征的影响 石红霄; 侯向阳; 师尚礼; 贺晶; 胡宁宁 草原与草坪 2015/03
13 北方草原牧户心理载畜率与草畜平衡生态管理途径 优先出版 侯向阳; 尹燕亭; 王婷婷 生态学报 2015/24
14 我国草牧业发展理论及科技支撑重点 侯向阳 草业科学 2015/05
15 放牧对草原植物功能性状及其权衡关系的调控 优先出版 李西良; 刘志英; 侯向阳; 吴新宏; 王珍; 胡静; 武自念 植物学报 2015/02
16 多叶苜蓿光合特性及复叶超微结构的研究 武自念; 魏臻武; 侯向阳; 于林清; 任卫波; 穆怀彬; 李伟民; 朱平华; 王珍; 万东莉 草地学报 2015/02
17 放牧对草原植物功能性状及其权衡关系的调控 李西良; 刘志英; 侯向阳; 吴新宏; 王珍; 胡静; 武自念 植物学报 2015/02
18 基于遗传算法的再入航天器配重布局优化 游进; 田政; 侯向阳 航天器工程 2015/01
2014年
19. Qing Zhang, Xiangyang Hou, FrankYonghong Li, Jianming Niu, Yanlin Zhou,Yong Ding,Liqing Zhao,Xin Li,Wenjing Ma,Sarula Kang.Alpha, beta and gamma diversity differ in response to precipitation in the Inner Mongolia grassland. PLOS ONE,2014,9(3): e93518.
20. 侯向阳*,纪磊,王珍.荒漠草原与典型草原NPP、碳积累对不同降雨年份和利用方式的响应.生态学报,2014,21:.
21. 侯向阳.立足中国北方草原、面向欧亚草原的保护和发展的思考和实践.中国草地学报,2014,36(1):1-2.
22. 侯向阳.李博院士在草原所期间的学术业绩及其影响.中国草地学报,2014,36(1):116-118.
23. 侯向阳.让草原承载起美丽中国梦.中国畜牧业,2014,4:23.
24. 丁勇,萨茹拉,刘朋涛,李西良,吴新宏,侯向阳*.近40年内蒙古区域温度和降雨量变化的时空格局.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28(4):96-102.
25. 李西良,侯向阳*,丁勇,尹燕亭,刘志英,运向军,王海.天山北坡家庭牧场尺度气候变化感知与响应策略.干旱区研究,2014,31(2):285-293.
26. 不同放牧制度下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土壤碳储量动态 胡向敏; 侯向阳; 陈海军; 丁勇; 运向军; 武自念 草业科学 2014/12
27. 浑善达克沙地榆树径向生长特性 陈晶晶; 黄荣凤; 李钢铁; 侯向阳; 秦艳; 张国盛; 刘洪娥; Oxana Vishnyakova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4/06
28. 水、磷对紫花苜蓿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新乐; 穆怀彬; 侯向阳; 李西良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4/05
29. 不同放牧制度下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碳储量动态 胡向敏; 侯向阳; 丁勇; 陈海军; 运向军; 武自念 中国草地学报 2014/05
30. 三江源区围栏与放牧高山嵩草草甸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石红霄; 范月君; 侯向阳; 杨玉平; 吴新宏; 杨婷婷; 李鹏 中国草地学报 2014/03
31. 草甸草原羊草茎叶功能性状对长期过度放牧的可塑性响应 李西良; 侯向阳; 吴新宏; 萨茹拉; 纪磊; 陈海军; 刘志英; 丁勇 植物生态学报 2014/05
32. 不同草地资源水平牧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与偏差途径 李西良; 侯向阳; 丁勇; 李平; 刘志英; 吴新宏; 尹燕亭; 萨茹拉; 任卫波 中国环境科学 2014/04
2013年
33. David R. Kemp, Han Guodong, Hou Xiangyang,David L. Michalk, Hou Fujiang,Wu Jianping, and Zhang Yingjun. Innovativegrassland management systems for environmental and livelihood benefits. Proceeding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3, 110(21):8369-8374.
34. Fan Yuejun, Hou Xiangyang, ShiHongxiao, and Shi Shangli . Effects of grazing and fencing on carbon andnitrogen reserves in plants and soils of alpine meadow in the three headwaterresource regions. Russian Journal of Ecology, 2013, 44(1): 80-88.
35. HouXiangyang, Leonid. Ubugunov, S Tserendash, Chen Haijun,HanWenjun, Yun Xiangjun , Ding Yong, Wang Zhen, and Ji Lei. The changing patternsin grasslands and soil fertility along the Eastern Eurasian Steppe Transect acrossChina-Mongolia-Russia. In:Revita-lisinggrasslands to sustain our communities: Proceedings 22nd International GrasslandCongress. 2013, 1109-1115.
36. Yin Yanting, Hou Xiangyang, David Michalk, Yun Xiangjun, DingYong, Li Xiliang,and Ren Jizhou. Herder mental stocking rate in the rangelandregions of northern China.In:Revitalising grasslands to sustain ourcommutities: Proceedings 22nd International Gassland Congress.2013,1833-1836.
37. 侯向阳,尹燕亭,运向军,李西良,丁勇.北方草原牧户心理载畜率与草畜平衡模式转移研究. 中国草地学报,2013,35(1):1-11.
38. 侯向阳.艰苦创业攀高峰 增强能力铸辉煌. 中国草地学报. 2013,35(6):1-3.
39. 李新乐,侯向阳*,穆怀彬.不同降水年型灌溉模式对苜蓿草产量及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中国草地学报,2013,35(5):46-51.
40. 丁勇,侯向阳*,吴新宏,Leonid Ubugunov,任卫波,萨茹拉,孙小龙,刘朋涛.气候变化背景下草原生态系统研究热点探讨.中国草地学报,2013,35(5):124-132.
41. 李西良,侯向阳*,丁勇,李平,吴新宏,尹燕亭,白海花. 牧户尺度草畜系统的相悖特征及其耦合机制,中国草地学报.2013,35(5):139-145.
42. 尹燕亭,侯向阳*,运向军,丁勇,李西良.不同经济水平牧户草场植被特征比较.中国沙漠,2013,33(4):1041-1047.
43. 尹燕亭,侯向阳*,运向军,丁勇,李西良. 荒漠草原牧户草场植被群落特征趋同性研究.中国草地学报,2013,35(1):79-84.
44. 尹燕亭,侯向阳*,运向军,丁勇,李西良. 荒漠草原不同经济水平牧户草场植被和土壤养分特征比较.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8):6-12.
45. 李西良,侯向阳*,LeonidUbugunov,丁勇,丁文强,尹燕亭,运向军,张勇.气候变化对家庭牧场复合系统的影响及其牧民适应. 草业学报,2013,22(1):148-156.
46. 李西良,侯向阳*,丁勇,尹燕亭,运向军,穆怀彬. 天山北坡家庭牧场复合系统对极端气候的响应过程.生态学报,2013,33(17):5353-5362.
47. 萨茹拉,侯向阳*,李金祥,丁勇,吴新宏,运向军.不同放牧退化程度典型草原植被—土壤系统的有机碳储量.草业学报,2013,22(5):18-26.
48. 张晓庆,穆怀彬,侯向阳*,闫伟红,李平,李鹏,苏佳楼. 我国青贮玉米种植及其产量与品质研究进展.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34(1):54-57+59.
49. 萨茹拉,李金祥,侯向阳.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分布特征.中国农业科学 2013,46(17):3604-3614.
50. 戴雅婷,侯向阳,闫志坚,王慧,高丽. 库布齐沙地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微生物量碳及土壤呼吸的变化. 中国草地学报,2013,35(5):92-95.
51. 萨茹拉,侯向阳,陈海军,王珍,丁勇. 放牧强度对典型草原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 中国草地学报,2013,35(5):86-91.
52. 赵青山,侯向阳,赵艳清,夏明,段俊杰,陶雅.混播人工草地不同放牧制度下草畜互作试验研究. 中国草地学报,2013,35(1):67-72.
53. 赵青山,侯向阳,段俊杰,崔艳伟,那日苏,夏明,包赛很那.不同放牧制度下混播人工草地群落多样性动态. 中国草地学报,2013,35(5):80-85.
54. 李新乐,侯向阳,穆怀彬. 不同降水年型灌溉模式对苜蓿草产量及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第五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 2013,119-124.
56. Proceedings 22nd International Grassland Congress(Australia), The changingpatterns in grasslands and soil fertility along the Eastern Eurasian SteppeTransect across China-Mongolia-Russia”Report.
57. 尹燕亭; 侯向阳; 运向军; 丁勇; 李西良. 荒漠草原牧户草场植被群落特征趋同性研究 中国草地学报 2013/01
2012年
58. Hou Xiangyang, Han Ying and Frank Li Yonghong. The perceptionand adaptation of herdsmen to climate change and climate variability in thedesert steppe region of northern China. The Rangeland Journal, 2012,34:349-357.
59. Fan Yunjun, ChangXiyun, Yang Yuhai, Shi Hongxiao and Hou Xiangyang* .The biodiversity and stability of alpine meadow plant communities inrelation to altitude gradient in three headwater resource regions. Afr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2012l.11(79): 14422-14427.
60. 侯向阳.欧亚温带草原东缘生态样带研究探讨.中国草地学报, 2012, 34(2):108-112.
61. 侯向阳.让科技创新成为引领草原保护与牧区发展的力量源泉.中国草地学报,2012,29(1):3-4.
62. 尹燕亭,侯向阳*,丁勇,韩颖.荒漠草原区畜牧业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以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为例.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 26(8):153-160.
63. 李西良,侯向阳*,丁勇,运向军,尹燕亭.北方草原牧民对极端干旱感知的季节敏感性研究.农学学报,2012,2(10):26-31.
64. 范月君,侯向阳*,石红霄,师尚礼.气候变暖对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草业学报,2012,21(3):294-302.
65. 李平,侯向阳*.草原生态畜牧业与集约型畜牧业辨析.经济研究导刊,2012, 9:173-174.
66. 李平,任卫波,侯向阳*,王育青,李西良,丁勇.沙地草原牧户对气候变化适应性调查分析.草地学报,2012,20(2):280-286.
67. 丁勇,侯向阳,LeonidUbugunov,吴新宏,尹燕亭,李西良,运向军.温带草原区气候变化及其对植被影响的研究进展.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7):310-316.
68. 戴雅婷,侯向阳,王慧,高丽.鄂尔多斯沙地油蒿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动态.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2,26(10):103-107.
69. 张晓庆,侯向阳,张英俊.放牧家畜采食量和采食成分测定技术评述.草业科学,2012,29(2):291-300.
70. 王庆锁,孙东宝,侯向阳.晋北半干旱区苜蓿灌水次数与磷肥施用水平优化.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4):112-117.
71. 侯向阳,孙海群.青海主要草地类型及常见植物图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72. 内蒙古草学会2012年年会,做“北方草原退化治理与草畜平衡模式转移研究”报告.
73. 中国水利学会牧区水利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做“北方草原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报告。
74. 中国草学会青年专业委员会(广西南宁),做“欧亚温带草原东缘生态样带(EEST)研究框架和进展”报告。
75. 北京草原生产力研讨会,做“北方草原生产力衰减的关键机制及提高途径”报告。
76. 中俄草原生态样带研讨会(俄罗斯贝加尔湖),做“Frame,Advance and Scheme on the East Eurasian Steppe Transect (EEST)”报告。
77. 中国北方草原退化治理和草畜平衡模式转移研究 侯向阳; 尹燕亭; 运向军; 李西良; 丁勇 内蒙古草业 2012/04
78. 封育与放牧对三江源区高寒草甸植物和土壤碳储量的影响 范月君; 侯向阳; 石红霄; 师尚礼 草原与草坪 2012/05
79. 草原生态系统气候变化脆弱性评价研究进展(英文) 运向军; 侯向阳; 刘桂香; 尹燕亭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2/10
80. 北方珍稀抗旱植物——四合木 侯向阳; 赵青山; 段俊杰 草业与畜牧 2012/01
2011年
81. 侯向阳,尹燕亭,丁勇.中国草原适应性管理研究现状与展望.草业学报,2011,20(2):262-269.
82. 侯向阳,韩颖.内蒙古典型地区牧户气候变化感知与适应的实证研究.地理研究,2011,30(10),1753-1764.
83. 侯向阳,徐海红. 不同放牧制度下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碳平衡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11,44(14):3007-3015.
84. 侯向阳.充分重视农牧户在苜蓿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利益.草业科学,2011,28(1):4-9.
85. 侯向阳, 赵青山.白刺.内蒙古草业,2011,23(4):46-47.
86. 韩颖,侯向阳*.内蒙古荒漠草原牧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和适应. 应用生态学报, 2011,22(4):913-922.
87. 徐海红,侯向阳*,那日苏.不同放牧制度下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土壤呼吸动态研究.草业学报,2011,20(2):219-226.
88. 王海,侯向阳*,秦艳,那日苏.阿拉善荒漠区牧民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及应对措施初探——以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为例.草业科学,2011,28(9):1718-1723.
89. 丁勇,侯向阳*,尹燕亭,秦艳,王海,张庆,李西良.半农半牧区农户生产现状及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基于内蒙古林西县的调查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4):104-112.
90. 尹燕亭,侯向阳*,运向军.气候变化对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草业科学,2011,28(6):1132-1139.
91. 穆怀彬,侯向阳*,德英.从我国《生乳》标准谈奶业发展.中国畜牧杂志,2011,47(18):15-18.
92. 章力建,侯向阳,朱立志,赵青山.关于建立亚太地区草地农业产品质量安全合作机制的思考.中国草地学报,2011,33(5):1-6.
93. 穆怀彬,侯向阳,米福贵.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我国饲料领域的应用现状.粮食与饲料工业,2011,(11):61-63.
94. 穆怀彬,侯向阳.近红外光谱法快速分析玉米青贮饲料青贮发酵品质.红外,2011,32(10):35-39.
95. 韩颖,侯向阳.农牧交错带的变迁、划分及管理机制的探讨.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32(5):31-35.
96. 草原生态研究所30年所庆和并入兰州大学9周年学术研讨会,做“Research advances onadaptation of climate change in Inner Mongolia”报告.
97. 新疆中澳会议,做“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andAdaptive Management in Inner Mongolia Grassland”报告.
98. 在草原生态学术前沿研讨会上做“Research advances onadaptation of climate change in Inner Mongolia”报告.
99. 参加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建立生态草业特区,探索牧区经济发展新模式”学术研讨会,做“牧区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原则、模式和路径” 报告.
1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第71届双清论坛“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中国能源-经济-环境政策”上,做“应对气候变化的北方草原牧区环境经济政策研究”报告.
101. 赴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普通生物学和实验研究所,做“Introductionof GRI and Progress of Joint Project of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报告.
2010年
102. 侯向阳.发展草原生态畜牧业是解决草原退化困境的有效途径.中国草地学报,2010,32(4):1-9.
103. 侯向阳.依靠科技做好草原大文章.中国草地学报,2010,32(1):1-5.
104. 侯向阳,徐海红.不同放牧制度下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碳平衡研究. 中国土壤与肥料,2010,(6):50-57.
105. 文霞,侯向阳*,穆怀彬.灌水量对京南地区紫花苜蓿生产能力的影响.草业科学,2010,27(4):73-77.
106. 丁勇,牛建明,侯向阳,张庆,王海,尹燕亭.基于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家庭牧场生产经营分异研究.草业科学,2010,27(11):151-158.
107. 杜建雄,师尚礼,刘金荣,侯向阳.干旱胁迫和复水对草地早熟禾3个品种生理特性的影响.草地学报,2010,18(1):73-77.
108. 杜建雄,侯向阳,刘金荣.草地早熟禾对干旱及旱后复水的生理响应研究.草业学报,2010,19(2):31-38.
109. 韩颖,侯向阳.荒漠草原牧户气候变化感知和适应的实证分析.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0,127.
110. 章力建,侯向阳.草原大文章略论,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111. 在中国草学会成立30 周年庆典大会,做“充分重视农牧户苜蓿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利益”的报告.
112. 在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组织的草原碳汇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研讨会上做“草原保护利用对碳平衡的影响及草原气候变化适应性研究”的报告.
113. 在温带草原草原适应性管理国际研讨会上做“内蒙古典型草原地区牧户对气候变化感知和适应的研究”的报告.
114. 在青海召开的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扶贫国际研讨会上做“青藏高原草原分布与现状”的报告.
2009年
115. 侯向阳.中国草原保护建设技术进展及推广应用效果.中国草地学报,2009,31(1):4-12.
116. 侯向阳.我国草地农业体系建设和未来发展方向.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9,(2):33-37.
117. 韩文军,春亮,侯向阳.过度放牧对羊草杂类草群落种的构成和现存生物量的影响.草业科学,2009,26(9):195-199.
118. 曾亮,袁庆华,侯向阳,姚拓. 植物源药剂混配防治西花蓟马的药效研究.植物保护,2009,35(6):164-166.
119. 侯向阳,依靠科技,做好草原大文章,促进草原大发展.2009中国草原发展论坛论文集.2009,59-63.
120. 参加农业部草原发展论坛,做“依靠科技做好草原大文章促进草原大发展”报告.
121. 参加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所“土壤固碳减排与气候变化高级学术研讨会”,做“不同放牧方式下荒漠草原生物量和碳平衡比较研究”报告.
2008年
122. 侯向阳,杨理,韩颖.中国草地学报实施草原生态补偿的意义、趋势和建议.中国草地学报,2008,30(5):1-6.
123. 张晓庆,侯向阳,孙启忠,赵淑芬.华北农牧交错区奶牛饲养现状调查分析.中国奶牛,2008,(2):4-7.
124. 穆怀彬,侯向阳,米福贵.苜蓿不同密度种植生长状况及经济效益分析.中国奶牛,2008,(4):16-18.
125. 穆怀彬,侯向阳,米福贵,张萍.匈牙利青贮玉米在环京南部地区种植适宜性分析.中国草食动物,2008,28(2):51-53.
126. 孙双印,侯向阳,卢欣石.饲料桑特性研究与加工利用分析.草原与草坪,2008,1:63-69.
127. 草原监理中心学习大讨论做“草地畜牧业是保障奶业健康的重要基础”报告.
128. 在内蒙古农牧大学草原专业50年庆典学术报告会上做“我国草地农业体系建设和未来发展方向”报告.
129. 在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草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论坛上做“我国草地农业发展思考和措施”报告.
130. 在国际草原与草地大会上做“中国草原保护建设技术进展和推广”报告.
131. 实施草原生态补偿的意义、趋势和建议 侯向阳; 杨理; 韩颖 中国草地学报 2008/05
2001年-2007年
132. 侯向阳,杨理.我国牧区县和半牧区县划分及发展方向研究.科技导报,2007,25(9):21-25.
133. 任继周,林惠龙,侯向阳.发展草地农业 确保中国食物安全. 中国农业科学 2007,40(3):614-621
134. 徐斌,杨秀春,侯向阳,陶伟国,覃志豪.草原植被遥感监测方法研究进展.科技导报,2007,25(9):5-8.
135. 杨理,侯向阳.完善北方草原家庭承包制与天然草地可持续管理.科技导报,2007,25(9):29-32.
136. 邹伟,侯向阳,曹致中.水资源紧缺条件下永昌县农户苜蓿灌溉及种植效益调查.草原与草坪,2007,(1):65-68,72.
137. 孙双印,侯向阳,卢欣石.二十一世纪的绿色神奇功能饲料植物——饲料桑.中国奶牛,2007,(2):53-54.
138. 侯向阳. 国际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的休闲教育价值. 2007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休闲农业论坛文集,2007,257-259.
139. 侯向阳.发展高效现代草业支撑奶业健康发展.中国乳业,2006,(9):21-22.
140. 孙双印,侯向阳,卢欣石.饲料植物——饲料桑. 草原与草坪,2006,(6):66-68.
141. 侯向阳. 草业发展的节约型绿色道路(提纲). 2006中国草业发展论坛论文集,2006,47-49.
142. 侯向阳,杨理.我国草地生态经济研究的重点任务.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5,7(3):3-6.
143. 杨理,侯向阳.以草定畜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05,21(3):346-349.
144. 杨理,侯向阳.对草畜平衡管理模式的反思.中国农村经济,2005,(9):62-66.
145. 章力建,侯向阳,杨正礼.当前我国农业立体污染防治研究的若干重要问题.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5,7(1):3-6.
146. 王艳士,王庆锁,李春和,侯向阳.浅谈退耕还草战略.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5,7(1):22-25.
147. 翟虎渠,刘旭,侯向阳,沈贵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5,7(5):3-7.
148. 章力建,侯向阳.我国农业立体污染防治研究进展.作物杂志,2005,5:1-4.
149. 侯向阳,郝志强.生态农业与现代农业若干问题的讨论.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12(1):16-18.
150. 侯向阳,万里强,高洪文.我国西部草业科技发展重点的排序研究.中国农业科学, 2004,37(4):558-565.
151. 紫花苜蓿越冬性研究概述 孙启忠; 王育青; 侯向阳 草业科学 2004/03
152. 徐斌飞,侯向阳,王道龙.沙尘暴的危害及农业防治措施.生态科学, 2004,23(1):60-63.
153. 万里强,侯向阳,任继周.系统耦合理论在我国草地农业系统应用的研究.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12(1):162-164.
154. 章力建,侯向阳.以科技促进质量效益型农业综合开发.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4,6(2):8-11.
155. 杨理,侯向阳.弹性与草畜平衡管理关系初探——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为例. 中国草学会第六届二次会议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77-81.
156. 杨理,侯向阳.以草定畜的理论研究.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2004,383-388.
157. 侯向阳,刘旭,杨理.草地生态建设战略重点研究.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 2004,30-37.
158. 侯向阳,杨理.牧区和半牧区县域经济及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初探. 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 2004,122-130.
159. 侯向阳.草业科技发展重点问题研究. 中国草学会第六届二次会议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4,214-220.
160. 万里强,侯向阳,李向林.层次分析法在西部草业发展中的应用.草业学报,2003,12(5):1-7.
161. 建设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器浅议 侯向阳; 吴进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2003/04
162. 曹致中,侯向阳,魏臻武.实施奶业发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提高优质苜蓿生产技术水平. 第二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 2003,195-198.
163. 侯向阳,万里强.加入WTO与我国草业的发展.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2,4(1):34-37.
164. 刘旭,侯向阳.应对入世 加强农业科技知识产权管理.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2,4(5):67-69.
165. 叶志华,侯向阳.我国草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科技对策.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2,4(2):69-73.
166. 郝志强,侯向阳.体制改革条件下非营利农业科研机构运行机制探讨.农业科技管理,2002,5:1-5.
167. 万里强,侯向阳.对青海草地畜牧业的几点认识.农业科技通讯,2002,3:24.
168. 青海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刍议 万里强; 侯向阳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2002/01
169. 调整治沙方略 抑制沙尘暴危害 陈印军; 张燕卿; 徐斌; 侯向阳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2/04
170. 调整治沙方略 抑制沙尘暴危害 陈印军; 徐斌; 侯向阳; 张燕卿 水利规划设计 2002/04
171. 中国北方旱地农业研究进展与思考 张义丰; 王又丰; 刘录祥; 侯向阳 地理研究 2002/03
173. 李维薇,侯向阳. 我国西部草原保护、建设与管理的重点及对策. 21世纪草业科学展望—国际草业(草地)学术大会论文集,2001,228-232.
174. 章力建,侯向阳,王庆锁. 我国西部地区生态农业的建设问题. 农业经济问题,2001,2:23-26.
175. 信乃诠,侯向阳,张燕卿. 我国北方旱地农业研究开发进展及对策.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9(4):58-60.
176. 侯向阳. 农牧交错带变迁的格局与过程及其景观生态意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9(1):71-73.
177. 侯向阳,万里强. 现代草业的概念、理论及趋势. 中国草地,2001,23(6):45-48+63.
178. 李维薇,侯向阳. 我国西部草原协调发展的重点及对策. 中国软科学,2001,10:21-24.
179. 侯向阳.温带-亚热带过渡带的景观变迁及其生态意义.应用生态学报,2001,12(2):315-318.
180. 侯向阳. 西部农业科技发展需求、思考及建议.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1,3(1):8-11.
181. 王鹰,李维薇,时建忠,侯向阳. 以科技为先导加强我国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中外科技信息,2001,12:43-45.
182. 中国草地生态环境建设战略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183. 生态农业——中国可持续农业的理论与实践,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184. 中国西部牧草,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185. 红黄壤地区综合治理与农业持续发展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1996年-2000年
186. 侯向阳,韩进轩,阳含熙. 长白山红松阔叶林林冠木竞争生长及林冠空隙动态研究. 生态学报,2000,20(1):68-72.
187. 章力建,侯向阳. 关于大力发展我国西南山区生态农业的思考与建议.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0,2(6):41-45.
188. 侯向阳,陈印军. 红黄壤地区农业区域治理与发展的几个问题.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21(1):45-47.
189. 陈印军,侯向阳,高旺盛. 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科技发展之战略.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0,2(4):72-75.
190. 侯向阳. 红黄壤地区粮食生产持续性分析. 生态农业研究,2000,8(2):78-81.
191. 南方饲料早籼稻开发前景看好 侯向阳 农村工作通讯 2000/03
192. 侯向阳,肖平.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探讨. 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20(2):77-80.
193. 侯向阳,高卫东. 作物野生近缘种的保护与利用. 生物多样性,1999,7(4):327-331.
194. 侯向阳. 中国红黄壤地区农业资源持续高效利用评价研究. 应用生态学报,1999,10(6):670-672.
195. 侯向阳. 红黄壤地区农业资源持续高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农业研究,1999,7(4):51-54.
196. 侯向阳. 红黄壤地区农业区域治理与发展的思考. 农业科技管理,1999,2:14-16.
197. 发挥红黄壤地区冬季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冬种农业 陈印军; 唐华俊; 侯向阳 资源科学 1999/04
198. 控制秸秆生物总量 综合利用秸秆资源 张应禄; 侯向阳; 孟宪松 中国农村科技 1999/07
199. 侯向阳,肖平.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探讨. 生态科学,1998,17(2):80-85.
200. 侯向阳,张燕卿.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农户主体经营选择.农业现代化研究,1998,19(2):119-122.
201. 侯向阳,张燕卿. 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领域“八五”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通报,1997,2:15-17.
202. 长白山西坡风灾干扰区的恢复和保护 侯向阳; 韩进轩 自然资源学报 1997/01
203. 长白山红松林主要树种空间格局的模拟分析 侯向阳; 韩进轩 植物生态学报 1997/03
204 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领域“八五”研究进展 侯向阳; 张燕卿 生物技术通报 1997/02
205. 张燕卿,侯向阳.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 加速培养跨世纪农业科技人才. 农业科技管理,1997,12:22-24.
206. 侯向阳,张燕卿. 农业区域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农业现代化研究,1996,17(5):252-257.
207. 长白山红松阔叶混交林风灾迹地的更新与恢复 侯向阳; 韩进轩 林业科学 1996/05
208. 为实现持续发展而奋斗 Mostafa K.Tolba; 侯向阳 AMBIO-人类环境杂志 1995/01
209. 国家保护区调查:斯里兰卡灭绝植物的重新发现 DrA.H.M.Jayasuriya; 李建萍; 侯向阳 AMBIO-人类环境杂志 1995/05
210. 汞在热带生态系统(着重热带地区)中的作用和分布的评价——环境问题专门委员会的一项计划 Arne Jernel?v; Claes Ramel; 侯向阳 AMBIO-人类环境杂志 1995/05
211. 关联评价作为赞比亚野生生物利用管理评价的辅助方法——以蒙布瓦狩猎管理区为例 StanfordM.Siachoom; 张燕卿; 侯向阳 AMBIO-人类环境杂志 1995/04
212. 中国三峡工程的移民前景及问题 Chau Kwai-Cheong; 侯向阳 AMBIO-人类环境杂志 1995/02
213. 砖窑沟流域家庭养畜经济效益分析 侯向阳; 郭青海; 贺裕民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0/S1
214. 晋西北种植紫花苜蓿及其施肥问题 侯向阳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0/S1
215. 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 侯向阳 生态学杂志 1990/06
216. 晋西北农村家庭经济的活力机制 侯向阳; 程力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04
217. 对当前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几点反思 侯向阳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 1991/04
218. 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及发展 侯向阳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89/04
会议论文:
1 生态环境视角下草原丝绸之路在“一带一路”经济带中发展作用与战略需求 李元恒; 侯向阳; 戴雅婷; 白海花; 张勇 第十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 中国会议 2015-12-12
2 立足中国北方草原、面向欧亚草原的保护和发展的思考和实践 侯向阳 中国草学会2013学术年会 中国会议 2013-12-20
3 生态文明建设对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新导向 侯向阳 中国草学会2013学术年会 中国会议 2013-12-20
4 不同降水年型灌溉模式对苜蓿草产量及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 李新乐; 侯向阳; 穆怀彬 第五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 中国会议 2013-08-23
5 放牧家畜采食量和采食成分测定技术评述 张晓庆; 侯向阳; 张英俊 2012第二届中国草业大会 中国会议 2012-07-07
6 中国草原牧区社区研究进展 侯向阳; 李周; 尹晓青; 杨理 生态经济与生态文明 中国会议 2012-03-01
7 荒漠草原牧户气候变化感知和适应的实证分析 韩颖; 侯向阳 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 中国会议 2010-09-16
8 依靠科技,做好草原大文章,促进草原大发展 侯向阳 2009中国草原发展论坛 中国会议 2009-10-14
9 过度放牧环境对羊草杂类草群落种的构成和现存生物量的影响 韩文军; 春亮; 侯向阳 农区草业论坛 中国会议 2008-11
10 华北农牧交错区奶牛饲养现状调查分析 张晓庆; 侯向阳; 孙启忠; 赵淑芬 农区草业论坛 中国会议 2008-11
11 国际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的休闲教育价值 侯向阳 2007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休闲农业论坛 中国会议 2007-09
12 草业发展的节约型绿色道路(提纲) 侯向阳 2006中国草业发展论坛 中国会议 2006-09
13 以草定畜的理论研究 杨理; 侯向阳 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 中国会议 2004-09
14 草地生态建设战略重点研究 侯向阳; 刘旭; 杨理 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 中国会议 2004-09
15 牧区和半牧区县域经济及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初探 侯向阳; 杨理 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 中国会议 2004-09
16 草地生态建设战略重点研究 侯向阳; 刘旭; 杨理 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 中国会议 2004-09
17 牧区和半牧区县域经济及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初探 侯向阳; 杨理 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 中国会议 2004-09
18 以草定畜的理论研究 杨理; 侯向阳 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 中国会议 2004-09
19 弹性与草畜平衡管理关系初探——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为例 杨理; 侯向阳 中国草学会第六届二次会议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国际会议 2004-07
20 草业科技发展重点问题研究 侯向阳 中国草学会第六届二次会议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国际会议 2004-07
21 实施奶业发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提高优质苜蓿生产技术水平 曹致中; 侯向阳; 魏臻武 第二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暨牧草种子、机械、产品展示会 中国会议 2003-10
22 我国西部草原保护、建设与管理的重点及对策 李维薇; 侯向阳 国际草业(草地)学术大会 国际会议 2001-07
报纸文章:
1 草地农业是保障食物安全的新途径 赵青山; 侯向阳 中国畜牧兽医报 2015-09-20
2 可持续挖掘草原生产潜力 侯向阳 农民日报 2015-09-17
3 草地农业是保障食物安全的新途径 赵青山; 侯向阳 农民日报 2015-09-12
4 长垣: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开门红” 魏玉金; 张宗桥 ; 侯向阳 新乡日报 2011-02-21
5 建立健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侯向阳 经济日报 2010-12-06
6 树立新观念 做好草原大文章 侯向阳 中国畜牧兽医报 2010-01-10
7 草地畜牧业是保障奶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所长 侯向阳 农民日报 2008-12-03
8 生态农业——前景广阔的现代农业 侯向阳 中国特产报 2003/04/03
9 农业专家治理沙尘暴又见行动 范建; 侯向阳 科技日报 2002-11-28
10 探求农民增收科技对策 侯向阳; 刘继芳; 沈贵银 农民日报 2002-06-29
11 农业专家设计沙尘暴应急对策 范建; 侯向阳 科技日报 2002-03-26
12 草原要保护也要建设 侯向阳 农民日报 2001-07-11
学术交流:
1 第十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 中国会议 2015-12-12
2 中国草学会2013学术年会 中国会议 2013-12-20
3 第五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 中国会议 2013-08-23
4 2012第二届中国草业大会 中国会议 2012-07-07
5 生态经济与生态文明 中国会议 2012-03-01
6 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 中国会议 2010-09-16
7 2009中国草原发展论坛 中国会议 2009-10-14
8 农区草业论坛 中国会议 2008-11
9 2007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休闲农业论坛 中国会议 2007-09
10 2006中国草业发展论坛 中国会议 2006-09
11 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 中国会议 2004-09
12 中国草学会第六届二次会议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国际会议 2004-07
13 第二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暨牧草种子、机械、产品展示会 中国会议 2003-10
14 国际草业(草地)学术大会 国际会议 2001-07
荣誉奖励:
获得科技成果奖励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8项。 获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1. 2009年获管理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3、获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倾心草原 励志破解草原大文章
——记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所长侯向阳
我国是一个草原大国,草原面积居世界第二,占全球草原面积的13%、占国土面积的41.7%,是耕地面积的3.2倍、森林面积的2.5倍。草原兼备生态、经济等多重功能,既是我国最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又是农牧民发展畜牧业增收致富的基本生产资料,对我国经济——生态——社会大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然而,我国草原生态“局部改善、总体恶化”趋势尚未根本扭转,草原正在以历史形成的最脆弱、最严峻的生态环境,供养着大规模的人口,承担着大规模的人类活动的重压,造成了最严重的生态损失和经济损失,草原生态安全已成为影响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中国21世纪突出问题之一。
加强草原保护建设既是建设现代农业、保护粮食安全的需要,又是发展牧区经济、实现增收脱贫的需要,更是维护生态安全、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在新的形势下,破解和做好草原大文章,既有全局意义,又有战略意义,更具时代意义。
钱学森先生早在1984年就创造性地提出“知识密集型草原产业”的概念,他是倡导发展草业破解草原大文章的先驱之一。今天,有一个人正致力于把这个梦想变为现实,他是一位与草原有着不解之缘的人,从他的人生轨迹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广袤草原的挚爱,对遏制草原退化、实现草原永续发展的期盼,他就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所长侯向阳研究员。他的经历是众多勤奋踏实的草原工作者的一个缩影,是破解草原大文章的一种可贵体验。
练内功深入探索理解草原问题
侯向阳自从上世纪80年代初师从我国著名草原生态学家李博院士攻读草原生态学硕士时,开始与草原结下不解之缘。这期间,他系统学习了生态学的经典课程,查阅了大量草原生态的国内外相关文献,接受了草原生态研究的系统实验训练,耳熏目染了导师和其他老师的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精神,感触到茫茫大草原蕴含着海量的知识和未解科学之谜。
1991-1994年攻读博士期间,侯向阳师从我国著名数量生态学家阳含熙院士。阳先生是一位很受国内及国外学者推崇的知名生态学家,对我国植物数量生态学、实验森林生态学、自然保护区生态学的发展起了奠基性的作用,他学贯中西、学识渊博、虚怀若谷、治学严谨、崇尚自然的品格,影响了我国生态学界的几代后辈学者。这期间,侯向阳接受了更严格的学术培养和锻炼,培养了对科学的挚爱、对草原的感情、对草原科学的不懈追求。
草原科学不仅是生态、地理、环境等自然科学,而且是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甚至历史的社会科学。破解草原大文章,需要兼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和素养,要既能从自然科学角度理解草原问题,又能从社会科学角度探索草原问题,实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拓展对草原问题理解的视野,加深对草原问题理解的深度。侯向阳既对社会上对草原问题的关注日渐增多感到高兴,又对不少争论和议论只站在一个角度,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深刻地思考草原大问题,感到失落。他坚信草原问题决不是简单地一加一等于二或不等于二的逻辑思维。
草原是一种可利用资源,数千年来孕育和养育了草原民族,是中华民族的文明摇篮之一。时至今日,草原仍然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生态安全屏障及物种多样性遗传资源库,是牧民主要的生计来源。因此,理解草原问题,必须首先理解牧民,理解牧民行为及其对草原的影响,这也是侯向阳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为立志做一个理解牧民的生态学家的出发点。
侯向阳坚持草原生态功能与生产功能兼顾的观点,提倡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草原保护建设观点。在研究方法上,注重生态研究和社会经济研究的结合,采用实验方法包括控制试验研究和样带研究等开展生态研究,采用调查研究与实验研究结合的方法开展社会经济研究,通过实践验证科学问题。在研究路线上,他坚持两条线互补互益的研究思路。在生态上,抓住草原和草地生态的重大问题,如草原退化和生产力下降,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放牧利用对草原生态及碳积累的影响,优质饲草料高效均衡供应等问题,开展试验研究,提出一系列学术观点。在草地生态经济方面,他涉猎了草原生态畜牧业、草畜平衡、牧民心理载畜率,气候变化脆弱性评价等,提出一系列具有领先水平的学术观点。
抓突出问题自主创新出成果
针对我国北方草原退化严重、生产力持续衰减的现实问题,侯向阳研究团队重点开展了草原生产力衰减的关键机制与恢复技术的初步研究。研究分析发现,过度放牧是导致草原植被退化、生产力衰减的主要原因,在这一过程中,植物个体小型化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因此,研究团队提出了植物个体小型化是草原退化、生产力衰减的关键环节,植物体P降低可能与植物小型化存在因果关系的假说,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基于适度放牧利用和人工修复(补播、施肥、喷施激素、浅耕翻等)的退化草原恢复技术方案。
草原生态系统是陆地碳循环及碳固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恰当的人类活动,如过度放牧等会引起草原退化,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尤其是系统碳、氮的正常循环受到影响。针对这一关键问题,团队在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开展了不同利用方式对草原生态系统碳汇影响的研究。在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碳收支表现为碳汇,不同放牧制度对碳收支影响较小。在典型草原,不同利用方式和放牧强度对草原碳储量存在影响,其中,割草利用和中度放牧干扰下有利于土壤的碳积累。
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北方草原区气候变化适应性及其管理对策研究”的支持,侯向阳团队在我国北方草原区开展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工作,并在气候变化趋势与自然生态系统响应、气候变化脆弱性评估、农牧民对气候变化的感知、草原环境经济政策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针对研究团队在牧区多年的调查和研究,他们结合国际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下的在北方草原区开展的大范围调查与专题调研工作,分析发现,以家庭牧场为基本生产单元,牧民在草原放牧强度的选择和调控上具有固守性,即一个地区的牧民对其草场的承载能力有一个自我的认知,并且这一认知成为决定草地载畜率的关键决定因素。而由此引发的后果是草地长期处于超载状态,这也正是虽然国家一直在下大力气实施减畜工程,但草原载畜率仍然居高难下,国家政策机制失灵的主要原因。基于此,研究团队提出了“心理载畜率”的新概念,并在初步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影响牧户心理载畜率的因素和可能的调节途径,提出牧户草畜平衡模式转移的机理和路径方案,为国家和地方政府顺利实施生态奖补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建平台为深化草原科学研究夯基础
侯向阳研究员自2008年起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所长。草原所作为唯一的国家级草原科研单位,面对国家空前重视草原保护建设和中国农科院推进现代院所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和挑战。他带领全所科技人员全面树立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策略意识,开展信心教育,励精图治,从学科建设、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外向型发展等多方面,内炼凝聚力,外增发展力,发挥弱势学科的后发优势,为草原科学发展和草原保护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他重视草原科学研究的平台作用和平台建设,提出和实践了“立足内蒙,走向全国,面向世界”的平台建设构想。几年来集中精力在荒漠草原、典型草原、沙地草原、高寒草甸、农牧交错带等不同草原类型区建立和完善长期定位试验站,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制定试验站管理规范,有效提升试验站研究水平和对外影响力。在试验站组织设计和建立项目研究平台,设置了不同草原类型区放牧试验、生态定位监测试验、资源原位移位试验、生物灾害监测和控制实验等试验平台。
他重视欧亚草原的国际合作研究,提出和组建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欧亚温带草原研究中心,挂靠在草原所,与俄罗斯、蒙古、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专家开展了比较有成效的合作研究工作。其中之一就是设计和组织了温带草原东缘生态样带(EEST)的研究工作。样带研究是国际上开展区域气候变化影响和驱动因素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在高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干旱和半干旱热带地区已布设15条国际性样带,但在气候变化比较敏感的地处中高纬度的欧亚草原地区是一个空白,EEST是由我国学者自主提出的第一条跨国生态样带。在样带上,联合俄罗斯、蒙古的同行学者已开展了气候变化规律、植物生物多样性、植物生产力、土壤理化性状、生态化学计量、昆虫多样性、优势种抗逆遗传特性等方面的研究,并形成了一个紧密联系优势互补的跨国团队。
他重视针对我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的实际需求,凝炼重大科研命题,确立研究所长期稳定具有创新引领作用的科研发展方向。在牧草遗传资源与育种方面,将种质资源保存及优异基因挖掘、重要牧草诱变种质创新与育种研究作为重点选题;在草地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将全球气候变化、荒漠化背景下的草原可持续利用技术与途径、草原生态恢复与生产力提高机理与途径、数字草原建设与信息化动态决策管理技术、欧亚草原东缘生态样地研究列为重点选题;在优质饲草生产加工与利用方面,将优质饲草高产抗逆增产栽培技术模式、优质高效安全青贮饲草料生产贮存技术及模式研究列为重点选题;在草原生态监测与灾害预警及防控方面,将草原非生物灾害应急管理关键技术、草地螟等主要害虫优势天敌昆虫保护利用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草原鼠害发生规律及持续控制研究作为重点选题;在机械工程方面,将草地保护性植被恢复机具研发与推广、牧草生产加工机械改进与创新研发列为重点选题。围绕重点选题,积极申报基础、应用基础等研究项目,全力推进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建设步伐。
同时,草原所近几年不断加大科技和管理人才培养力度。通过项目支持、课题引导、奖励机制改革等举措,大力培养年轻科研人员科研创新能力和课题组织水平,加速人才队伍建设。
出良策促进草原研究和保护开创新局面
我国目前正在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如何以科技创新支撑发展和引领未来,已经成为中国在新时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为了促进草原保护建设创新研究,侯向阳开展宏观研究,提出一系列重大建议。
他提出发展草原生态畜牧业是解脱草原退化困境的有效途径的建议。关于草原陷入退化困境的原因,主要认为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家和地方政府针对退化天然草原治理,采取退牧、禁牧、休牧、轮牧、游牧、草畜平衡等措施,目的是使退化草原得以休养生息,自我修复;针对天然草原饲草料不足特别是冬春季饲草料短缺采取的人工草地建设,目的是获得高产优质的牧草,以高产草地减轻退化草地压力,满足家畜饲草料需要。这些措施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良方众多却均有优缺点和局限性,而难以真正达成解困的目的。基于对生态产品的供需均衡理论、环境经济外部性内在化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中产品质量升级型经济增长模型的研究,他提出生态经济产业导向是可持久的草原解困良策。他系统分析了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概念、趋势、意义及要素,梳理和提出了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模式,划分了蒙宁干旱半干旱草原区、东北半湿润草甸草原区、西北荒漠半荒漠区、青藏高原高寒草原区、农牧交错带、南方草山草坡、严重退化和生态脆弱禁牧草原区等七个生态经济区,并对各区的发展趋势和重点进行了分析。该建议在农业部网站、草原监理中心网站等三十余家网站进行转载,取得较大社会效应。
针对内蒙古自治区地处国家生态安全要冲,在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中战略地位重要,但保护建设的现状仍然堪忧的问题,提出建设内蒙古草原绿色长城恢复工程的建议,并提出退化沙化草原植被恢复工程、草原碳减排能力建设与补偿(贸易)示范工程、生态畜牧业试点示范工程、草原保护建设科技示范群工程、草原监测、管理、信息化工程、水源涵养工程、矿区生态恢复工程、产业工程等一系列配套工程,得到专家的肯定。针对内蒙古草原地区地域广阔,气候、植被、水文、土壤、经济条件多样复杂,各地生态退化问题严峻但类型不一,草原保护建设、草地资源利用、畜牧业发展、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瓶颈问题,一刀切的政策、技术、措施往往难以奏效,而且使许多地区草地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等问题更加突出的问题,提出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思想、适应性生态管理思想、系统工程方法,深入研究探索区域性问题,试验推广进而解决区域问题。提出“一点、一县、一区”生态畜牧业工程的建议,就是在充分结合气候、地貌、植被等各种因素进行生态畜牧业分区,充分发挥科研、教学、地方、企业的科技优势,建立示范基地,开展试验、示范、产业发展工作,搞清一个点;以生态畜牧业为主发展县域经济,发展示范县;形成模式、体系,推广到整个生态畜牧业分区。简言之就是搞清一个点,发展一个县,带动一个区。该建议以草原所的试验基地和科技示范县为基础,正在逐步实施,并取得显著效益。
加强草原科技创新、科技支撑和成果转化,是草原保护建设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侯向阳认为草原科技创新要在紧跟国际前沿的同时,立足本土资源利用和本土创新,主攻具有针对性、区域性、实用性和长效性的科技难题,为草原保护建设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他认为,要加强我国草原发展战略和宏观研究,同时要跟进草原科技重大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还需要加强草原重大关键性和共性技术研究,并要积极开展草原保护建设和牧区生态生产生活保障技术工程示范建设。
文章来源:《科学中国人》作者:李明明 2012-12-20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