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文,男,1960年生。河南人。 清华大学控制理论与技术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78年3月-1982年7月,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攻读本科学位。
1982年9月-1985年7月,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攻读硕士学位。
1985年9月-1989年1月,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攻读博士学位。
1989年1月留系任教,定为讲师。
1990年择优晋升副教授。
1994年择优晋升教授。
1998年晋升博士生导师。
学术兼职:
1、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2、中国自动化学会仿真与控制系统CAD专业委员会委员。
3、中国自动化学会系统与控制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4、The Deputy Secretary-General of the CWC ICIA ’93。
5、 《智能控制与智能自动化》(科学出版社出版)编委及责编。
6、The IPC Member of the IFAC YAC’95。
7、The Member of Steering and Program Committee of the ISIST ’96。
8、1996年中国系统与控制第十一届青年学术年会副主席兼学术委员会主席。
9、郑州轻工业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兼职教授。
研究领域:
非线性控制理论及应用,重点内容是逆系统方法。
非线性控制系统CAD及仿真,重点内容是符号方法。
非线性系统稳定性与镇定理论,重点内容是正则判别函数法及其相关研究。
非标准分析,重点内容是独立于数理逻辑系统的一种新数系及其微积分与应用。
科学平台,全局性知识集成新概念,正在探索中。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主持或参加的各类基金项目包括: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基金项目(973)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 清华大学 校内基础研究基金5项;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1项;国防预研基金1项; 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1项。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基金项目(973)子课题:基于微分代数方程的电力系统非线性稳定性与非线性控制镇定(负责控制镇定部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多变量非线性系统的逆系统综合方法;
一般解析非线性系统的左右可逆性理论(负责);
步行机器人动态步行控制的理论与实现研究;
复杂控制系统理论的几个关键问题——基于数学和计算机的研究“非线性控制”子课题
基于正则判别函数法的非线性子系统稳定性及镇定研究(负责)。
清华大学校内基础研究基金
时变非线性确定系统鲁棒控制与分析(重点);
具有零点动态的一般解析非线性系统镇定研究(负责);
基于定号导函数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动态系统稳定性研究(负责);
一般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镇定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负责);
非线性系统结构分析的研究。
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非线性控制工程论的综合研究(负责)。
预研基金:学习控制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稳定性研究的正则判别函数法及其在控制设计中的应用(负责)。
负责完成项目鉴定:
非线性网络仿真系统(CNNSS),1993年7月通过国家教委鉴定;
非线性控制系统设计系统(CNSCAD),1994年9月通过国家教委鉴定。
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 | 发明人 | 申请人 | 来源数据 | 申请日 | 公开日 | |
1 |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甲醇溶液浓度自动检测补给装置 | 李春文;王荣蓉;曹玲芝;刘乐锋;姜素霞 | 郑州轻工业学院 | 中国专利 | 2009-07-17 | 2010-02-10 |
2 | 一种混合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供电装置 | 丁青青;王荣蓉;宁剑;李春文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08-02-01 | 2008-12-10 |
3 | 基于扩散率调节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甲醇溶液浓度的装置 | 王荣蓉;李春文;谢晓峰;丁青青;戎袁杰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07-05-08 | 2008-09-17 |
4 | 一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甲醇溶液浓度控制装置 | 李春文;王荣蓉;丁青青;谢晓峰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07-08-03 | 2008-09-17 |
5 | 极板流道分堆并接式电堆构成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 王荣蓉;李春文;谢晓峰;丁青青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07-04-20 | 2008-05-14 |
6 | 一种用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电堆温度控制用的热管 | 王荣蓉;李春文;谢晓峰;丁青青;戎袁杰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07-04-13 | 2008-03-19 |
7 | 一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甲醇溶液浓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 王荣蓉;李春文;谢晓峰;丁青青;戎袁杰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07-03-21 | 2007-09-12 |
8 | 以隔板扩散率控制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甲醇溶液浓度及装置 | 王荣蓉;李春文;谢晓峰;丁青青;戎袁杰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07-04-19 | 2007-09-12 |
9 | 极板流道分堆并接式电堆构成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 王荣蓉;李春文;谢晓峰;丁青青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07-04-27 | 2007-09-12 |
10 | 一种用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电堆温度控制用的热管 | 王荣蓉;李春文;谢晓峰;丁青青;戎袁杰 | 清华大学 | 中国专利 | 2007-04-13 | 2007-09-05 |
主编出版专著1部,参加完成学术著作2部;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中国际期刊4篇,国际会议8篇,国内核心期刊30余篇,国内一般学术期刊11篇,国内学术会议29篇。
出版专著:
1、《多变量非线性控制的逆系统方法》,李春文,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8月。
发表期刊论文:
1 基于条件随机场的中文短文本分词方法 刘泽文; 丁冬; 李春文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8
2 基于车牌照模型的大地坐标系下车辆精确定位 杨德亮; 谢旭东; 李春文; 牛小铁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12
3 基于模糊熵的核电站瞬态识别方法 常远; 郝轶; 黄晓津; 李春文; 梁记兴; 刘景源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4/09
4 核电厂基于频带方差与能量算子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常远; 黄晓津; 李春文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4/08
5 三相并联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无源控制策略 丁青青; 鲁伟; 徐长波; 李春文 电机与控制学报 2014/05
6 Decoupling control and zero dynamics stabilization for shunt hybrid active power filter 鲁伟; 李春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14/05
7 并联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自适应L_2增益鲁棒控制 优先出版 鲁伟; 李春文; 徐长波 控制与决策 2014/05
8 基于模糊距离的核电厂瞬态分段识别方法 常远; 黄晓津; 李春文; 郝轶 核动力工程 2014/01
9 带分布式电源的有源滤波器的模糊自适应控制 优先出版 徐长波; 李春文; 鲁伟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14/01
10 基于超稳定理论的自适应控制在单相有源滤波器中的应用 徐长波; 鲁伟; 李春文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4/01
11 并联混合有源滤波器逆系统解耦控制 鲁伟; 李春文; 徐长波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13/09
12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温度响应的建模与仿真(英文) 崔光照; 辛林杰; 李春文 系统仿真学报 2013/07
13 大容量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模块化控制策略 优先出版 徐长波; 鲁伟; 李春文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3/08
14 几种变论域伸缩因子选择方法的比较研究 谭兵文; 李春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3/04
15 并联混合有源滤波器哈密顿系统建模及无源控制 优先出版 鲁伟; 徐长波; 李春文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12/11
16 自呼吸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混合系统的研究 苏智利; 曹玲芝; 李春文; 刘乐峰 电源技术 2012/01
17 Programmable quantum logic gates using teleportation with non-maximally entangled states 李慧; 李春文; 姜敏 Optoelectronics Letters 2012/01
18 电力系统非线性切换励磁控制 刘艳红; 王德真; 李健勇; 李春文 控制工程 2011/06
19 巷道网络全局定位系统关键技术分析与实验 刘志高; 李春文; 邢智鹏; 耿少博; 戴文翰; 丁青青 煤炭学报 2011/03
20 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DMFC电源管理系统设计 宁剑; 丁青青; 刘乐峰; 李建敏; 苏智利; 李春文 电源技术 2011/02
21 三相有源电力滤波器不定频滞环电流控制研究 姜素霞; 杨小亮; 李春文; 曹玲芝 电力电子技术 2011/02
22 两种比例控制在单相UPQC中应用的仿真研究 戎袁杰; 罗旭杰; 李春文; 徐长波 电力电子技术 2011/01
23 带盲区巷道网络人员全局定位系统 刘志高; 李春文; 耿少博; 武丹琛; 丁青青 煤炭学报 2010/S1
24 无线传感器网络动态密钥管理方法 孔繁瑞; 李春文 软件学报 2010/07
25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拓扑优化模型 刘志高; 李春文; 丁青青; 孔繁瑞; 武丹琛 煤炭学报 2010/02
26 基于燃料电池的电能质量控制器设计 戎袁杰; 李春文; 李建敏; 曹玲芝; 丁青青 电机与控制学报 2009/S1
27 基于自适应速度观测器的感应电机控制策略 任军; 李春文; 赵德宗 系统仿真学报 2009/20
28 基于SVPWM的变参数三相并联APF的控制策略 戎袁杰; 徐长波; 王荣蓉; 李春文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 2009/10
29 基于多项式的传感器网络动态密钥管理方法 孔繁瑞; 李春文; 丁青青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 2009/10
30 基于全滑模面的多感应电机速度同步控制 李春文; 赵德宗; 任军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9/10
31 基于SVPWM的变参数三相并联APF的控制策略 戎袁杰; 徐长波; 王荣蓉; 李春文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10
32 基于EBS的动态密钥管理方法共谋问题 孔繁瑞; 李春文; 丁青青; 焦飞; 谷琦彬 软件学报 2009/09
33 Improvements on quantum binary searching algorithm 李慧; 李春文; 姜敏 Optoelectronics Letters 2009/05
34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甲醇浓度控制方法 王荣蓉; 金宝舵; 李春文; 王泽; 谢晓峰; 丁青青 化学进展 2009/Z2
35 SU(1,1)对称量子系统时间最优控制 吴建武; 李春文; 张靖 系统科学与数学 2009/08
36 含死区的单相并联有源滤波器建模及控制策略研究 戎袁杰; 郑雪生; 徐长波; 李春文 系统仿真学报 2009/15
37 DC/AC变换器的混杂系统建模及预测控制 郑雪生; 李春文; 戎袁杰 电工技术学报 2009/07
38 基于Hamilton函数方法的多机多负荷电力系统分散励磁控制(英文) 刘艳红; 李春文; 王玉振 自动化学报 2009/07
39 一种基于EBS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动态密钥管理方法 孔繁瑞; 李春文; 丁青青; 崔光照; 崔昺祎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9/05
40 双积分控制策略研究及在单相并联APF中的应用 戎袁杰; 李春文; 丁青青 高电压技术 2009/03
41 基于网络控制系统的感应电动机H_∞鲁棒控制 任军; 李春文; 赵德宗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42 基于网络控制系统的感应电机非线性控制 任军; 李春文; 赵德宗 信息与控制 2008/06
43 单相UPQC的逆系统解耦控制器设计 戎袁杰; 李春文; 汤洪海; 郑雪生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08/05
44 基于网络控制系统的感应电动机H_∞鲁棒控制 任军; 李春文; 赵德宗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 2009/01
45 基于相邻交叉耦合的多感应电机滑模同步控制 曹玲芝; 李春文; 牛超; 赵德宗; 魏尚北 电机与控制学报 2008/05
46 三相APF的切换系统建模与二次最优控制 李春文; 汤洪海; 郑雪生; 戎袁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8/12
47 电力系统紧急支持配合控制颤振抑制方法 汤洪海; 李春文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48 三相电压型逆变器的鲁棒跟踪双环控制器 郑雪生; 李春文; 汤洪海; 戎袁杰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49 三相PWM电压型逆变器的积分滑模控制 郑雪生; 李春文; 汤洪海; 戎袁杰 电工技术学报 2007/12
50 电力系统紧急支持配合控制颤振抑制方法 汤洪海; 李春文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 2008/01
51 三相电压型逆变器的鲁棒跟踪双环控制器 郑雪生; 李春文; 汤洪海; 戎袁杰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 2008/01
52 单相APF的切换系统建模与H_∞控制 汤洪海; 李春文; 郑雪生 高电压技术 2007/11
53 基于Lyapunov函数的非线性励磁控制器设计 汤洪海; 李春文; 戎袁杰 电气应用 2007/08
54 多机电力系统H_∞滑模分散鲁棒励磁控制器设计 汤洪海; 李春文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07/04
55 基于非仿射非线性模型的AC/DC系统H_∞鲁棒控制器设计 汤洪海; 李春文 自动化学报 2007/07
56 基于切换线性系统的单相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建模与控制 汤洪海; 李春文; 郑雪生; 戎袁杰 电网技术 2007/13
57 SU(1,1)型双输入量子系统能量最优控制 吴建武; 李春文; 张靖 系统科学与数学 2007/03
58 电力系统微分代数模型耗散Hamilton实现 刘艳红; 李春文 控制与决策 2007/04
59 Lipschitz广义非线性系统观测器设计 刘艳红; 李春文; 王玉振; 吴热冰; 楚冰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07/02
60 非线性微分代数系统耗散Hamilton实现的几个注解 李健勇; 刘艳红; 李春文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1
61 大迎角控制的一种神经网络逆系统方法 邹新生; 崔光照; 李春文 电光与控制 2006/06
62 一类线性不确定时滞混杂系统的稳定性 任军; 李春文 信息与控制 2006/06
63 基于Hamilton函数方法的非线性微分代数系统反馈控制 刘艳红; 李春文; 吴热冰 中国科学E辑:信息科学 2006/08
64 基于相干控制的二能级量子系统退相干抑制 张靖; 李春文 控制与决策 2006/05
65 在复杂大气条件下的飞机自动着陆控制器设计与仿真 邹新生; 李春文 系统仿真学报 2006/05
66 飞行器参数辨识的一种演化计算方法 邹新生; 李春文 电光与控制 2006/02
67 飞机自动着陆的一种非线性鲁棒控制器设计 邹新生; 李春文 电光与控制 2005/06
68 新型复合神经网络控制的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 顾颖杰; 汤洪海; 刘艳红; 李春文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05/06
69 开放环境下多比特量子计算机的相干控制模型 张靖; 李春文; 吴热冰 自动化学报 2005/05
70 立体阵的一般结构 张利军; 程代展; 李春文 系统科学与数学 2005/04
71 量子力学系统的输出反馈控制 张靖; 李春文; 吴热冰 控制与决策 2005/06
72 基于逆系统方法TCR-FC型静止无功补偿器非线性控制的研究 黄布毅; 崔光照; 金楠; 李春文 电气应用 2005/06
73 一种基于瑞利分布的VBR视频流的小波模型 龙图景; 李春文; 孙政顺; 姜培刚; 刘金华 电子学报 2005/04
74 一种新型Web Server性能测试系统 龙图景; 孙政顺; 李春文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05/04
75 基于逆系统的HVDC系统的定电流定电压控制 安小宇; 李春文; 郑安平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5/01
76 时滞模糊奇异摄动系统的H_2次优控制 刘华平; 孙富春; 李春文; 何克忠; 孙增圻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05/01
77 PCI接口扩展卡的快速开发方案 张志明; 沈宇华; 杜继宏; 李春文 电子技术应用 2005/02
78 广义不确定系统的分步H_∞鲁棒控制 刘艳红; 李春文; 姜培刚 控制与决策 2004/12
79 基于部分状态信息的模糊控制器设计 刘华平; 孙富春; 孙增圻; 李春文 自动化学报 2004/06
80 一种视频会议业务流的Gamma-Beta多重分形模型 龙图景; 孙政顺; 李春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04/08
81 一种新的网络业务流的多重分形小波模型 龙图景; 孙政顺; 李春文; 姜培刚; 刘金华 计算机学报 2004/08
82 时延不确定离散时间系统的鲁棒跟踪控制 李春文; 姜培刚; 龙图景; 姜偕富 控制与决策 2004/06
83 数字化舞台布光灯具控制器的设计 吕景飞; 李春文; 沈宇华 电子技术应用 2004/05
84 基于COM的Apache Web Server参数在线调节系统 龙图景; 孙政顺; 李春文; 姜培刚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4/15
85 网络视频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朱鹏; 李春文 计算机工程 2004/09
86 时延高速通信网络的指数稳定跟踪控制 姜培刚; 李春文; 吕景飞; 龙图景 系统仿真学报 2004/03
87 基于LMI方法的网络化控制系统的H_∞鲁棒控制 姜培刚; 姜偕富; 李春文; 徐文立 控制与决策 2004/01
88 New approaches to generalized Hamiltonian realization of autonomous nonlinear systems 王玉振; 李春文; 程代展 Science in China(Series F:Information Sciences) 2003/06
89 非线性广义系统的右可逆性 吴热冰; 李春文; 刘艳红 自动化学报 2003/06
90 基于小波分解的MIMO系统辨识最优实验设计 龙图景; 孙政顺; 李春文; 姜培刚 自动化学报 2003/06
91 基于RTP的网络视频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朱鹏; 李春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3/26
92 基于广义序列方法的科学平台用户浏览方式挖掘 汤滔; 李春文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7
93 一般非线性系统的构造性逆系统方法 吴热冰; 李春文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03/03
94 基于Windows CE的嵌入式网络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汤滔; 李春文; 姜培刚 电子技术应用 2003/04
95 非线性自治系统的广义Hamilton实现新方法 王玉振; 李春文; 程代展 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 2003/04
96 参数和时延不确定性离散时间系统的H_∞鲁棒控制 姜培刚; 李春文; 龙图景; 石宗英 控制与决策 2003/02
97 非线性不确定系统的H_∞滑模控制 葛友; 李春文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02/06
98 广义Hamilton实现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王玉振; 程代展; 李春文 自动化学报 2002/05
99 基于近似模型的多层模糊CMAC自适应非线性控制 刘治; 李春文 自动化学报 2002/05
100 基于小波分解的系统辨识最优实验设计 龙图景; 孙政顺; 李春文 系统仿真学报 2002/08
101 具有超导储能的电力系统综合控制仿真 葛友; 李春文 系统仿真学报 2002/07
102 基于一般动态模型的HVDC换流器非线性控制 李春文; 刘艳红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2/02
103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5连杆双足机器人混杂控制(英文) 刘治; 李春文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02/03
104 H_∞滑模鲁棒励磁控制器设计 葛友; 李春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2/05
105 一种新的B/S系统权限控制方法 栗松涛; 李春文; 孙政顺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2/01
106 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双足机器人混杂控制 刘治; 李春文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01/S1
107 基于XML的科学平台实验系统模型 栗松涛; 李春文; 孙政顺 计算机工程 2001/10
108 多重滑模鲁棒励磁控制器设计 葛友; 李春文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1/19
109 基于XML的B/S体系数据模型 栗松涛; 李春文; 孙政顺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1/18
110 反馈线性化方法在锅炉-汽轮机系统控制中的应用 葛友; 李春文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7
111 面向科学平台的知识系统分析 李春文; 刘嘉陵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6
112 一类非线性系统的分步变换伪线性化方法(英文) 葛友; 李春文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01/03
113 科学平台实验系统的原理与设计 林素珍; 李春文; 陈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1/11
114 逆系统方法在电力系统综合控制中的应用 葛友; 李春文; 孙政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1/04
115 基于非仿射非线性模型的静止无功补偿控制器设计 葛友; 李春文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1/06
116 一类广义非线性系统的反馈线性化设计 刘艳红; 李春文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1/01
117 HVDC系统中换流器的一般非线性控制 刘艳红; 李春文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0/24
118 基于逆系统方法的HVDC系统一般非线性控制 李春文; 刘艳红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0/22
119 r阶鲁棒稳定性与零动态非渐稳单入单出系统的静态分叉控制镇定 李春文; 唐云; 胡世文 控制与决策 2000/02
120 可解耦性矩阵D_0奇异时的解耦控制算法 杜继宏; 晏勇; 李春文 控制与决策 1999/03
121 定常非线性系统能控性的分析 杜继宏; 冯元琨; 李春文; 黄山松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01
122 隐函数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 杜继宏; 冯元琨; 李春文; 黄山松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01
123 一类二维临界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判别 李春文; 张平; 乔岩 控制理论与应用 1998/06
124 一种基于逆系统方法的化学反应器改进控制方案 李春文; 张平; 冯元琨 控制与决策 1998/05
125 延迟时间未知的时延系统神经网络补偿控制 陆燕; 杜继宏; 李春文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09
126 舞台台板同步模糊控制系统 李鹏; 杜继宏; 李春文 电子技术应用 1998/09
127 多元齐次多项式定号性判别方法 苗原; 李春文 自动化学报 1998/04
128 一种新数系及其微积分(Ⅲ)——微分与积分 李春文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06
129 基于逆系统方法的汽轮发电机组汽门开度非线性控制 李春文; 杜继宏; 李鹏; 汤涛 电子技术应用 1998/04
130 建立科学平台 促进科学发展(二)——实现原则及前景展望 李春文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1998/01
131 一种新数系 Rgs 及其微积分(Ⅱ)极限的等价性 李春文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02
132 含二维临界部分系统的李亚普诺夫函数构造 苗原; 李春文 自动化学报 1998/01
133 基于非线性系统受控因子的能控性分析方法 刘成; 冯元琨; 李春文; 杜继宏 控制与决策 1997/S1
134 一种新数系及其微积分(Ⅰ)——数系的构造 李春文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12
135 建立科学平台 促进科学发展(一)——背景、概念及可行性初探 李春文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1997/04
136 非线性系统控制的逆系统方法(Ⅱ)——多变量控制理论 李春文; 苗原; 冯元琨; 杜继宏 控制与决策 1997/06
137 非线性定常系统及其定常Lyapunov函数的多项式等价类 苗原; 李春文; 杜继宏 自动化学报 1997/06
138 非线性系统控制的逆系统方法(I)——单变量控制理论 李春文; 苗原; 冯元琨; 杜继宏 控制与决策 1997/05
139 二维齐次高阶临界系统的稳定性判别算法 苗原; 李春文; 胡世文 控制理论与应用 1997/03
140 基于下确界函数的稳定性定号导函数理论与设计 李春文 河南科学 1996/01
141 一种由负定函数dV(x)/dt判定动态系统原点稳定性的方法 李春文 河南科学 1995/03
142 逆系统方法在水箱水位控制中的应用及实验研究 李育文; 杨改云; 李春文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1994/03
143 基于模型切换的复杂多模型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原理 李育文; 李琥林; 李春文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1994/02
144 逆系统方法在水箱水位控制中的应用及实验研究 李育文; 李春文; 杨改云 河南科学 1993/04
145 一般解析非线性系统解耦控制理论 李春文; 冯元琨 河北机电学院学报 1987/01
会议论文:
1 基于试验数据的微型涡喷建模研究 李颖杰; 李环宇; 李春文 第三十三届中国控制会议 国际会议 2014-07-28
2 三相并联APF最优控制策略设计与比较 戎袁杰; 徐长波; 李春文 第三十一届中国控制会议 国际会议 2012-07-25
3 神经网络PID控制器在提升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李春文; 曹玲芝; 张爱芳 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 中国会议 2010-07-29 27 分享
4 基于逆系统方法的二自由度灯体非线性控制研究 崔光照; 金楠; 李春文; 曹玲芝 2008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进展大会 中国会议 2008-06
5 自适应模糊控制在三相三线有源电力滤波器中的应用 徐长波; 王荣蓉; 李春文 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 中国会议 2008-07-16
6 基于切换线性系统的三相APF建模与保性能控制 汤洪海; 李春文; 郑雪生; 戎袁杰; 刘艳红 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 中国会议 2007-07-26
7 SU(1,1)型双输入量子系统能量最优控制 吴建武; 李春文; 张靖 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 中国会议 2007-07-26
8 电力系统一般非线性综合切换励磁控制 刘艳红; 李春文; 汤洪海 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 中国会议 2007-07-26
9 不间断电源逆变器输出电压的鲁棒跟踪控制 郑雪生; 李春文; 汤洪海; 戎袁杰 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 中国会议 2007-07-26
10 非线性微分代数系统的耗散Hamilton实现 刘艳红; 李春文 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 中国会议 2007-07-26
11 单相并联有源滤波器的神经网络控制策略研究 戎袁杰; 汤洪海; 郑雪生; 王荣蓉; 李春文 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 中国会议 2007-07-26
12 Markov开放量子系统噪声解耦退相干抑制策略 张靖; 李春文; 吴建武 第25届中国控制会议 中国会议 2006-08
13 基于Markov模型的多比特量子计算系统相干控制建模 张靖; 李春文; 吴热冰 第二十三届中国控制会议 中国会议 2004-08
14 基于小波分解最优实验设计辨识方法的Web Server控制 龙图景; 孙政顺; 李春文 第五届全球智能控制与自动化大会会议 国际会议 2004-06
15 一类广义非线性系统的观测器设计 刘艳红; 李春文 第二十二届中国控制会议 中国会议 2003-08
16 时延网络控制系统的H_∞鲁棒控制 姜培刚; 李春文; 龙图景 第二十二届中国控制会议 中国会议 2003-08
17 多机电力系统H_∞滑模分散鲁棒励磁控制器设计 葛友; 李春文; 汤洪海 第二十一届中国控制会议 中国会议 2002-08
18 舞台台板同步模糊控制系统 李鹏; 杜继宏; 李春文 1998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 中国会议 1998-05
19 非线性系统弱能控向量的递推算法 刘成; 冯元琨; 李春文; 杜继宏 1997年中国控制会议 中国会议 1997-08
20 化学反应器的逆系统控制方法 李春文; 张平; 冯元琨; 杜继宏 1997年中国控制会议 中国会议 1997-08
21 定常非线性系统的能控性分析 冯元琨; 杜继宏; 刘成; 李春文; 黄山松 1997年中国控制会议 中国会议 1997-08
22 非线性系统的可平衡点及其能控性研究 刘成; 冯元琨; 李春文; 杜继宏 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 中国会议 1997-05
23 一种基于级数展开的系统能控性分析方法 冯元琨; 刘成; 李春文; 杜继宏 1996年中国控制会议 中国会议 1996-09
24 用构造定号导函数V(x)来判定一类多项式非线性系统的稳定与不稳定性 李春文; 苗原; 胡世文 1995年中国控制会议 中国会议 1995-10
25 由李亚普诺夫函数导数的Taylor级数的部分和判定级数本身的定号性 苗原; 李春文 1995年中国控制会议 中国会议 1995-10
26 用逆系统方法求解耦控制的新方法 杜继宏; 陆燕; 冯元琨; 李春文 1995年中国控制会议 中国会议 1995-10
27 机电系统的非线性状态观测问题 李春文; 苗原 199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 中国会议 1995-05
28 基于时变系统理论的闭环非线性系统状态观测器设计 李春文; 冯元琨 1990年控制理论及其应用年会 中国会议 1990-11-01
29 非线性控制的一般理论——逆系统方法简介 李春文; 冯元琨; 方崇智 1988年控制理论及其应用年会 中国会议 1988-10-01
荣誉奖励:
第二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 清华大学 青年群体奖,第一获奖者; 清华大学 学术新人奖;专著《多变量非线性控制的逆系统方法》获第二届国家教委优秀学术著作奖; 清华大学 基础研究成果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甲类)二等奖。
1、第二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990.10,全国一百名获奖者)。
2、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1)。
3、清华大学青年群体奖,第一获奖者(1996年度)。
4、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1997年度)。
5、专著《多变量非线性控制的逆系统方法》获第二届国家教委优秀学术著作奖 (1995.12,第一获奖者)。
6、清华大学基础研究成果奖(1996.1颁奖,第一获奖者)。
7、国家教委科技进步(甲类)二等奖(1997,第一获奖者)。
学术交流:
1 第三十三届中国控制会议 国际会议 2014-07-28
2 第三十一届中国控制会议 国际会议 2012-07-25
3 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 中国会议 2010-07-29 27
4 2008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进展大会 中国会议 2008-06
5 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 中国会议 2008-07-16
6 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 中国会议 2007-07-26
7 第25届中国控制会议 中国会议 2006-08
8 第二十三届中国控制会议 中国会议 2004-08
9 第五届全球智能控制与自动化大会会议 国际会议 2004-06
10 第二十二届中国控制会议 中国会议 2003-08
11 第二十一届中国控制会议 中国会议 2002-08
12 1998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 中国会议 1998-05
13 1997年中国控制会议 中国会议 1997-08
14 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 中国会议 1997-05
15 1996年中国控制会议 中国会议 1996-09
16 1995年中国控制会议 中国会议 1995-10
17 199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 中国会议 1995-05
18 1990年控制理论及其应用年会 中国会议 1990-11-01
19 1988年控制理论及其应用年会 中国会议 1988-10-01
一片痴心为科研
——记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李春文
人类对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探索从未停滞过。自工业革命将人从体力劳动中大大解放出来之后,一系列的新科技、新技术不断涌现,社会生产日益高速快捷。
到了21世纪,自动化作为一门综合性技术,与控制论、信息论、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电子学等学科紧密结合,在工业、农业、军事、医疗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李春文在自动化领域里潜心为学已有近40年。他对自己的评价是:有所耕耘,无所建树。他坚持认为他实在没有报道的价值,拗不过我们的执着与热情,总算勉强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多年来,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非线性控制理论及应用、非线性控制系统CAD及仿真、非线性系统稳定性与镇定理论、非标准分析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并创新性地提出科学平台及全局性知识集成新概念。工作期间,他完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多项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获得全国青年科技奖、中国有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甲类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低调平和,笃定前行,李春文正以“科研无悔”的精神,执着坚守自己的科研之梦。
厚积薄发,专注理论研究
三人间的办公室,空间不大,书籍纸张陈杂,一切朴素而简单。这是李春文办公室最真实的样子,与他本人一心科研、不求享乐的性格完全契合。就在这间安静的办公室里,李春文孜孜不倦,日复一日开展基础研究,完成了非线性控制理论研究的大量工作。
非线性是在工程、自然界及人类社会各个方面普遍存在的复杂现象,非线性控制一直是控制学科的一个基本而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一领域,李春文较早展开研究,率先提出和建立了非线性系统控制的新的设计理论——逆系统方法,其中包括核心概念、设计原理、可逆性、解耦、镇定、状态观测等方面,在理论上开辟了非线性研究的新方向。
之后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李春文从构造性算法和设计理论的角度,在确定性非线性系统框架下,在更广的范围内,对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求逆算法、镇定与控制律设计的理论及其应用方面取得了系统化的创新性成果。在研究中,他提出了新的更有效的构造性求逆算法,建立了基于更完整的和构造性设计的逆系统方法,解决了一类非仿射非线性广义系统的构造性设计问题。在此基础上,李春文研制出复杂非线性网络的仿真系统(CNNSS),复杂非线性控制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CNSCAD),取得了“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重要成果。
逆系统方法的提出、建立和不断完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量子控制理论的创始人谈自忠教授对李春文撰写的专著《多变量非线性控制的逆系统方法》高度肯定,并评价说:“作者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上,富有创造性,取得了关于一般非线性系统反馈控制方法的一系列结果,完全可以与日趋完善的微分几何方法相比美,很有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同时,在教学方面,逆系统方法的理论被引入一些高校的控制理论的基础课和教材中,清华大学出版的《自动控制原理》和《现代过程控制》等著作都将逆系统方法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在清华大学近年来开设的专业课“非线性控制理论”中,逆系统方法也被选为主要内容。
除了逆系统,李春文还在有不确定、多延迟等特性的非线性系统的综合性高性能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方面,做出了理论性贡献。他结合反馈线性化方法和鲁棒控制理论,提出和建立了一组非线性不确定系统的线性化鲁棒控制方法。另外,在实验技术不断提高、量子控制引起了世界性关注的背景下,李春文与他所带领的研究小组一起在国内先期开始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广受国际赞誉的研究成果。以基础研究为本,李春文搭建科学进步的阶梯,为科技应用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精于创新,推动科技应用
正如一切基础研究都要服务和指导实践一样,李春文在进行非线性控制理论研究的同时,也尤其注意开展控制理论的应用性研究。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控制是一类典型的非线性控制问题,也是改善电力系统动态品质的关键措施。李春文首次建立了电力系统中的一种非仿射非线性系统控制模型,将非线性系统的综合性高性能控制器设计与电力系统以及FACTS装备的动态学相结合,提出了不确定复杂电力系统的有重大意义的安全稳定控制的一类新方法。
在这一过程中,李春文先后针对电力系统的SVC、TCSC、HVDC以及交直流联合输电问题建立了非仿射非线性控制模型。他结合H∞滑模控制和线性最优控制设计了单机无穷大系统H∞滑模鲁棒励磁控制器、多机系统H∞滑模分散鲁棒励磁控制器、具有切换形式的综合励磁控制器。而利用多变量逆系统方法及近似逆系统方法,他成功设计了电力系统励磁/汽门综合控制器、具有实用性和鲁棒性的综合控制器。同时,他对所建立的电力系统SVC、HVDC以及AC-DC联合输电问题的非仿射非线性控制模型设计了综合性高性能控制器,并且通过研究电力系统耗散Hamilton实现,建立了解决电力系统控制问题的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当下,网络环境下的控制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系统,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广泛而重大的作用,这种系统由于多时延、丢包、拥塞、带宽受限等诸多问题的存在而使情况变得极其复杂。李春文接触这一问题后,带领研究小组以网络环境信息传输的QoS为主题,展开深入研究,取得了众多新成果,给出了网络控制系统及媒体传输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的优质解决方案。
除此之外,李春文还迎难而上,开展了拟人步行机器人的综合性高性能控制器研究。他介绍说:“机器人是一个兼具理论与实际意义的高度综合性的学科,拟人步行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是其中的具有高度复杂性的难题之一。”面对这样的难题,李春文与合作研究小组基于步行机器人的步态分析及非线性控制建模,以模糊神经网络鲁棒控制方法与逆系统相结合为主线,提出了一组综合性高性能控制器设计方案,为拟人步行机器人的综合性高性能控制器研究水平的提高做出了新的贡献。
执着坚持,有梦不言放弃
在知识量急剧增长、科学发展速度日渐加快的信息时代,书籍系统、期刊系统等原有知识载体难以满足人类知识的表达,产生的困难和问题越来越多。以学术界为例,知识信息表达存储十分分散,知识成果的发表和研究大量重复,甚至学术失范的严重事件也有意或无意的发生,李春文认为,信息社会所存在的负面问题亟待解决,建立一个统一、规范的知识平台大有必要。在敏锐意识到Internet和现代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为新的知识载体的产生提供了新机遇后,李春文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平台”的概念。
什么是科学平台?李春文解释说,科学平台是充分利用当今的信息技术,通过Internet及数据库技术,将人类科学知识统一总结表述,并集成为知识信息管理平台,向读者用户提供知识浏览、查询、挖掘、信息共享、远程交流等服务,向专家用户进一步提供新知识发布、共享知识成果和协同工作的支持。它的创新性与特征主要是,该平台以人类已有的大范围全局性的科学知识为对象,以统一表述集成共享为目的,以充分条理化提炼总结为标准,以现代数据库为载体,以网络环境为协同工作平台。
基于已有概念,李春文从多种角度研究了科学平台的可行性、实现策略和实现途径。从现有的资源条件出发,他对模型系统的运行原理和功能的技术实现进行了深入分析,与合作团队一道设计实现了一个原理级别的模型系统,达到了一定的示范性效果,这一切努力都为今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科学平台虽然美好,真正建设起来却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从1995年构思至今,这一项目多次搁置,困难重重。有人说,既然这么难,干脆就不要做了。可是,李春文在这件事上十分坚持,虽然深知这是一条不好走的路,但为了一个更美好的科研未来,他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努力将科学平台的设想变为现实。
一片痴心,几轮寒暑。科研之路曲折漫长,李春文对科研的热枕却始终如初。他充分利用每一天的时间,看文献、做研究、带团队、教学生,忙到无暇去参加驾校的培训与考试,而很可能将成为该校史上唯一“不合格的学生”。对李春文来说,科学研究事业已是他人生最重要的部分,泛舟知海,不畏道阻且长,仰望星空,惟愿终有所成。
来源:科学中国人 2016年第1期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