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礼标(1976.09-)男,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同年入职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动物疫病防控与分子生态研究中心工作,2010年度“搞笑诺贝尔奖”生物学奖获得者之一。
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8年获教育部科技成果奖;2009年发表果蝠交配行为的论文(PLoS ONE收录)受到国际上学者极大关注,被Nature点评,并于2010年获得Ig Nobel生物学奖。主持国家、省部级等项目11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55篇,SCI收录15篇。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以及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生导师,招收生理学和动物学方向研究生。目前在读硕士6名,已培养硕士毕业生13名。
学术兼职:
1、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y编委。
2、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编委。
3、《兽类学报》编委。
4、PloS ONE、Journal of Mammalogy等相关专业杂志的审稿专家。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评审专家。
6、《中国动物志•翼手目卷》编委。
7、IUCN蝙蝠专家组成员。
8、中国动物行为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9、广东省动物学会理事。
10、广东省生态学会理事。
教学情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以及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生导师。
招生情况:
招收生理学和动物学方向研究生。
培养研究生情况:
目前在读硕士6名,已培养硕士毕业生13名。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动物行为、分子及生理生态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在翼手目动物(蝙蝠)的繁殖策略(如精子储存、胚胎延迟发育和延迟植入)、果蝠糖代谢与血糖调控、蝙蝠携带病毒与流行病、蝙蝠系统进化与行为生态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主持国家、省部级等项目11项。
研究成果:
2010年10月,由广东昆虫研究所副研究员张礼标领导的一项关于犬蝠交配活动的研究获得搞笑诺贝尔奖生物学奖。
张礼标2006年到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工作,因为硕士、博士期间一直做的就是蝙蝠研究,所以他参加工作后也准备继续做这方面。“刚开始的时候是打算观察果蝠类动物犬蝠(Cynopterus sphinx)的筑巢行为,偶然间发现了交配行为,然后才专门设计实验来研究犬蝠的交配行为的。等到做完实验之后,在统计分析时才发现,犬蝠在交配过程中口部辅助行为较常见。”也就是说,开始时的“筑巢研究”很常规,后来变成了同样比较常规的“动物行为研究”,而“另类”的结果完全是意外。
他们在2007年1月开始设计实验,又在广州越秀公园里捕捉犬蝠。为了提高交配成功率,他们放走了未成熟的蝙蝠、怀孕和哺乳期的蝙蝠。最终有30只雄性犬蝠和30只雌性犬蝠“参加”实验。研究者分别在给雄性蝙蝠的左翼和雌性蝙蝠的右翼上制作标记。随后它们被随机配对,放在铁丝笼子中,喂食添加了维生素的香蕉和水。
研究者借助数字摄像头来观察蝙蝠的行为。从入夜开始,他们每隔5分钟录一次像,并记录交配行为的频度和时间。在研究过程中,他们共记录下不同犬蝠伴侣之间的20次成功交配。他们在论文中写道:“我们用正态法研究了这些数据,使用了参量分析(皮尔森相关)和线性回归法来确定交配过程中雌蝠舔舐的总时间是否和它们交配的总时间有关。”
虽然很有喜感,但这确实是一个很严肃正规的学术研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通过“伦理学声明”强(文章转载自: 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05/ 请保留此标记)调,实验完全遵循广东昆虫研究所的实验室动物福利规程。
张礼标 - 获得搞笑诺贝尔奖
获奖经过
他们的论文首先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杂志上。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张礼标的硕士研究生谭敏,他本人则是通讯作者。Ig诺贝尔奖评委会也正是通过这本杂志看到了这一研究。
没有去领奖
张礼标说:“此前我们的英国合作伙伴琼斯(Gareth Jones)就说,有可能获得搞笑诺贝尔奖。之后我们一直在期待,奖项宣布后,看到获奖名单才证实了此消息。”后来琼斯去领了奖,张礼标说“非常感谢他”。不过,张礼标和参与该项目的其他中国研究者并未前去领奖,因为路费需要自付。获奖证书则还要过一段时间才能邮寄给他们。
由于“获奖”消息是在十一长假期间公布,并未给张礼标带来“轰动效应”,他照常在家休假,顶多有同事电话或短信调侃和祝贺一番,“我们也有诺贝尔奖获得者了”。尽管获得的是“搞笑诺贝尔奖”,但张礼标表示,这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异想天开”的科学冒险精神的一种赞同。
获奖感言
“证实获奖之后,我们当然很开心,因为不管如何,这个奖的初衷也是让大家幽默、娱乐一下。不过,是否获奖,对我们的研究工作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因为我们目前仍然也在继续做这方面的研究”。
相对来说,关于蝙蝠交配行为的研究还是比较常规的,其口部辅助动作的发现只是一个意外。中国似乎缺少像“可乐是否能够杀死精子”这样的,刚听到标题就让人感觉很古怪的项目。中国的科学家根本就不会去做那些“古怪”或者“有趣”的研究项目吗?对于记者这个问题,张礼标回答说:“古怪的、有趣的研究项目,如果可行性可以,还是有希望获得立项的”。
张礼标 - 电影作品
纪录片《雷鸣之夜》
张礼标在2005年参与纪录片《雷鸣之夜》的制作和拍摄。该片获得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主要完成人:田荣,张树义,张礼标,杨光伟,薛继军,张力,张跃,李杰)。
该片在2005年“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评选中获“评委特别奖”、“亚洲制作奖”和“最佳导演奖”三项大奖。
《雷鸣之夜》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普项目资助,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文章转载自: 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05/ 请保留此标记)张树义研究员承担,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拍摄制作的科普电视片。
《雷鸣之夜》(A Thunderstorm Night)共分为上下两集,介绍了扁颅蝠的行为生态与社会组织。只有3.5克体重的扁颅蝠,是世界上最小的蝙蝠,它把我们带入不常见的夜幕里,看到了一个大的世界,一个与人相关的世界。本片以夜幕下拍摄为主,将镜头放置于竹筒内,真实、详尽地呈现了以竹筒为家的蝙蝠生活,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
专利申请 :
1、张礼标, 刘奇, 孙云霄. 一种树洞栖息蝙蝠的捕捉装置. 实用新型专利. 授权号:ZL201420761124.7.(受权时间:2015年05月06日)
2、孙云霄, 张礼标. 一种诱导动物C反应蛋白高水平表达饲料及应用. 发明专利. 受理号:201410799390.3.
已发表文章 (带*为通讯作者):
一、第一或通讯作者文章
SCI
1. Zhang LB, Jones G, Rossiter S, Ades G, Liang B, Zhang SY*. 2005. Diet of flat-headed bats, Tylonycteris pachypus and T. robustula, in Guangxi, South China. Journal of Mammalogy, 86(1): 61-66.
2. Zhang LB, Jones G, Parsons S, Liang B, Zhang SY*. 2005. Development of vocalizations in the flat-headed bats, Tylonycteris pachypus and T. robustula (Chiroptera: Vespertilionidae). Acta Chiropterologica, 7(1): 91-99.
3. Zhang LB, Liang B, Parsons S, Wei L, Zhang SY*. 2007. Morphology, echolocation and foraging behaviour in two sympatric sibling bats, Tylonycteris pachypus and T. robustula (Chiroptera: Vespertilionidae). Journal of Zoology (London), 271(3): 344-351.
4. Zhang LB, Jones G, Zhang JS, Zhu GJ, Parsons S, Rossiter SJ, Zhang SY*. 2009. Recent surveys of bats (Mammalia: Chiroptera) from China. I. Rhinolophidae and Hipposideridae. Acta Chiropterologica, 11(2): 71-88.
5. Zhang LB, Zhu GJ, Jones G, Zhang SY*. 2009. Conservation of bats in China: problems and recommendations. Oryx, 43(2): 179-182.
6. Tan M, Jones G, Zhu GJ, Ye JP, Hong TY, Zhou SY, Zhang SY, Zhang LB*. 2009. Fellatio by fruit bats prolongs copulation time. PLoS One, 4(10): e7595. doi: 10.1371/journal. pone. 0007595.
7. Zhang LB, Parsons S, Daszak P, Wei L, Zhu GJ, Zhang SY*. 2010. Variation in the abundance of ectoparasitic mites of flat-headed bats. Journal of Mammalogy, 91(1): 136-143.
8. Panyu Hua, Libiao Zhang(同等贡献第一), Guangjian Zhu, Gareth Jones, Shuyi Zhang*, Stephen J. Rossiter. 2011. Hierarchical polygyny in multiparous lesser flat-headed bats. Molecular Ecology, 20(17): 3669-3680.
9. Qian Yao, Guangjian Zhu, Jon R. Flanders, Libiao Zhang*. 2012. Dextrocardia in short-nosed fruit bats (Cynopterus sphinx) and their relative heart masses. Acta Chiropterologica, 14(2): 497-499.
10. Zhu Guangjian, Aleksei Chmura, Zhang Libiao*. 2012. Morphology, echolocation calls and diet of Scotophilus kuhlii (Chiroptera: Vespertilionidae) on Hainan Island, south China. Acta Chiropterologica, 14(1): 175-181.
11. Tang Zhanhui, Zhang Guangliang, Sheng Lianxi, Hong Tiyu, Zhu Guangjian, Yang Jian, Gong Yanyan, Zeng Yu, Hu Huijian, Zhang Libiao*. 2012. Alopecia in Rickett’s big-footed bat (Myotis ricketti) in relation to season and sex. Zoological Studies, 51(4): 494-499.
12. Yongjian Bei, Shaoquan Meng*, Guifen Li, Wenhai Xie, Jiazhou Li, Libiao Zhang*. 2012. First record of nest site and egg brooding in the caecilian Ichthyophis bannanicus (Amphibia: Gymnophiona: Ichthyophiidae). Journal of Natural History, 46(13-14): 859-865.
13. Hua Panyu, Libiao Zhang(同等贡献第一), Guo Tingting, Flanders J, Zhang Shuyi*. 2013. Dispersal, mating events and fine-scale genetic structure in the lesser flat-headed bats. PLoS ONE, 8(1): e54428. doi:10.1371/journal.pone. 0054428.
14. Wei Zhang, Guangjian Zhu, Liangjing Tan, Jian Yang, Yi Chen, Qi Liu, Qiqi Shen, Jinping Chen, Libiao Zhang*. 2014. Role of olfaction in the foraging behavior and trial-and-error learning in short-nosed fruit bat, Cynopterus sphinx. Behavioural Processes, 103: 23-27.
15. Yi Chen, Qi Liu, Yonggang Shao, Liangjing Tan, Zuofu Xiang, Libiao Zhang*. 2015. The process of changing echolocation calls by the great leaf-nosed bat (Hipposideros armiger) in response to a new environment. Behaviour, 152: 1083-1095.
16. Libiao Zhang*, Fumin Wang, Qi Liu, Li Wei. 2015. The foraging time of lesser bamboo bat, Tylonycteris pachypus (Chiroptera: Vespertilionidae). Zoologia, 32 (3): 201-206.
17. Chen Y, Liu Q, Su Q, Sun Y, Peng X, He X, Zhang L*. 2016. ‘Compromise’ in echolocation calls between different colonies of the intermediate leaf-Nosed bat (Hipposideros larvatus). PLoS ONE, 11(3): e0151382. doi:10.1371/journal.pone. 0151382.
国内核心
1. 张礼标, 卢立仁, 周善义, 戴强, 赵辉华, 罗国华, 张树义*. 2002. 两种扁颅蝠回声定位叫声的比较. 动物学研究, 23(4): 296-300.
2. 张礼标, 张劲硕, 梁冰, 张树义*. 2004. 中国翼手类新记录—小巨足蝠. 动物学研究, 25(6): 556-559.
3. 张礼标, 梁冰, 周善义, 卢立仁, 张树义*. 2004. 扁颅蝠与褐扁颅蝠的集群结构. 动物学报, 50(3):326-333.
4. 张礼标, 梁冰, 周善义, 卢立仁, 张树义*. 2004. 广西扁颅蝠与褐扁颅蝠的食物选择. 动物学研究, 25(2):105-111.
5. 张礼标, 龙勇诚, 张劲硕, 张树义*. 2005. 中国翼手类新记录—马氏菊头蝠. 兽类学报, 25(1): 77-80.
6. 张礼标*, 张伟, 张树义*. 2007. 印度假吸血蝠捕食鼠耳蝠. 动物学研究, 28(1): 104-105.
7. 张礼标*, 朱光剑, 于冬梅, 叶建平, 张伟, 洪体玉, 谭敏. 2008. 海南、贵州和四川三省翼手类新纪录——褐扁颅蝠. 兽类学报, 28(3): 316-320.
8. 朱光剑, 李德伟, 叶建平, 洪体玉, 张礼标*. 2008. 南蝠海南岛分布新纪录、回声定位信号和ND1分析. 动物学杂志, 43(5): 69-75.
9. 朱光剑, 韩乃坚, 洪体玉, 谭敏, 于冬梅, 张礼标*. 2008. 海南属种新纪录——中华山蝠的回声定位信号、栖息地及序列分析. 动物学研究, 29(4): 447-451.
10. 张伟, 周善义, 朱光剑, 陈启敏, 黄健荣, 张礼标*. 2008. 广州市犬蝠的栖息地选择. 生态学杂志, 27(2): 286-289.
11. 张佑祥, 刘志霄, 胡开良, 钟 辉, 华攀玉, 张树义, 张礼标*. 2008. 大菊头蝠在湖南省分布新纪录. 动物学杂志, 43(2): 141-144.
12. 洪体玉, 周善义, 叶建平, 周志勤, 朱光剑, 谭敏, 张礼标*. 2009. 广西发现白化中蹄蝠幼仔. 动物学杂志, 43(2): 138-140.
13. 叶建平, 周善义, 谭敏, 洪体玉, 朱光剑, 张礼标*. 2009. 大足鼠耳蝠在不同生境中的回声定位声波比较及其翼型分析. 兽类学报, 29(4): 439-442.
14. 谭敏,朱光剑,洪体玉,叶建平,张礼标*. 2009. 中国翼手类新记录——小蹄蝠. 动物学研究, 30(2): 204-208.
15. 张佑祥, 刘志霄, 阎中军, 朱光剑, 张礼标*. 2009. 湖南省翼手目新纪录——贵州菊头蝠. 动物学杂志, 44(3): 118-120.
16. 张礼标*, 巩艳艳, 朱光剑, 洪体玉, 赵旭东, 毛秀光. 2010. 中国翼手目新纪录——马来假吸血蝠. 动物学研究, 31(1): 328-332.
17. 王绪中, 胡开良, 韦 力, 徐 栋, 张礼标*. 2010. 大蹄蝠多普勒正负补偿效应的声波特征与比较. 动物学研究, 31(6): 663-669.
18. 曾玉, 张信文, 朱光剑, 巩艳艳, 杨剑, 张礼标*. 2010. 地标对犬蝠空间记忆的影响. 动物学研究, 31(2): 163-168.
19. 曾玉, 张信文, 朱光剑, 洪体玉, 杨剑, 张光良, 巩艳艳, 张礼标*. 2010. 犬蝠对不同浓度香蕉汁的选择. 兽类学报, 30: 264-269.
20. 巩艳艳, 洪体玉, 周善义, 杨剑, 彭涛, 胡海龙, 朱光剑, 张光良, 曾玉, 张礼标*. 2010. 体毛染色结合臂环的标记技术在犬蝠室内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动物学杂志, 45(6): 58-63.
21. 张礼标*, 洪体玉, 韦力, 朱光剑, 张光良, 巩艳艳, 杨剑, 胡慧建. 2011. 扁颅蝠的扩散行为研究. 兽类学报, 31(3): 244-250.
22. 洪体玉, 巩艳艳, 杨剑, 胡慧建, 张礼标*. 广东发现2种局部白化蝙蝠. 2011. 兽类学报, 31(3): 320-322.
23. 韦力,甘雨满,李周全,林植华,洪体玉,张礼标*. 2011. 六种共栖蝙蝠的回声定位信号及翼型特征的比较. 兽类学报, 31(2): 155-163.
24. 胡开良, 韦力, 朱滕滕, 王绪中, 张礼标*. 2011. 普通长翼蝠食性结构及其回声定位与体型特征. 动物学研究, 32(2):163-167.
25. 胡开良, 杨剑, 谭梁静, 张礼标*. 2012. 同地共栖三种鼠耳蝠食性差异及其生态位分化. 动物学研究, 33(2): 177-182.
26. 王斌, 马建章, 陈毅, 谭梁静, 刘奇, 沈琪琦, 廖庆义, 张礼标*. 2013. 短嘴金丝燕回声定位叫声特征. 动物学研究, 34(1): 8-13.
27. 黄继展, 谭梁静, 杨剑, 陈毅, 刘奇, 沈琪琦, 徐敏贞, 邓耀民, 张礼标*. 2013. 澳门翼手类物种多样性调查. 兽类学报, 33(2): 123-132.
28. 陈毅, 向左甫, 刘奇, 谭梁静, 沈琪琦, 张礼标*. 2013. 广东发现南蝠. 动物学杂志, 48(2): 287-291.
29. 谭梁静, 刘奇, 陈毅, 沈琪琦, 赵娇, 张礼标*. 2013. 狐蝠科3种蝙蝠舌长度及结构比较. 动物学杂志, 48(3): 338-344.
30. 张光良, 唐占辉, 洪体玉, 杨剑, 曾玉, 谭梁静, 刘奇, 陈毅, 沈琪琦, 张礼标*. 2013.扁颅蝠和褐扁颅蝠体表寄生革螨的宿主选择. 动物学研究, 34(1): 21-26.
31. 张礼标*, 张光良, 唐占辉, 洪体玉. 2013. 扁颅蝠和褐扁颅蝠理毛行为比较及其与体表寄生虫的关系. 动物学研究, 34(6): 596-600.
32. 刘志霄, 张佑祥, 张礼标*. 2013. 我国翼手目动物区系分类与分布研究新世纪进展、趋势与前景. 动物学研究, 34(6): 687-697.
33. 刘志霄, 张佑祥, 张劲硕, 张礼标*. 2014. 湖南省发现艾氏管鼻蝠. 动物学杂志, 49(1): 132-135.
34. 邵伟伟, 韦力, 胡开良, 林植华, 张礼标*. 2014. 日本伏翼的翼型、回声定位信号及出飞时间特征. 兽类学报, 34(3): 245-251.
35. 邵永刚, 刘志霄, 刘奇, 陈毅, 张礼标*. 2014. 食物大小对棕果蝠和犬蝠取食行为的影响. 兽类学报, 34(3): 232-237.
36. 李艳丽, 邵永刚, 刘志霄, 刘奇, 陈毅, 张佑祥, 张礼标*. 2014. 在不同状态和生境复杂度中大蹄蝠回声定位叫声的可塑性. 兽类学报, 34(3): 238-244.
37. 刘奇, 沈琪琦, 黄继展, 陈毅, 赵娇, 邵永刚, 孙云霄, 简汉彪, 李志锐, 吴作谦, 陈珉, 张礼标*. 2014. 犬蝠夜栖息地及夜栖息巢特征的初步研究. 兽类学报, 34(3): 286-291.
38. 刘奇, 陈珉, 陈毅, 沈琪琦, 孙云霄, 张礼标*. 2014. 湖北省和江苏省发现尼泊尔鼠耳蝠. 动物学杂志, 49(4): 483-489.
39. 张礼标*, 刘奇, 沈琪琦, 朱光剑, 陈毅, 赵娇, 刘会, 孙云霄, 龚粤宁, 李超荣. 2014. 广东省蝙蝠新纪录——大黑伏翼. 兽类学报, 34(3): 292-297.
40. 杨剑, 周善义, 巩艳艳, 洪体玉, 张光良, 谭梁静, 陈毅, 陈柏承, 张礼标*. 2015. 笼养条件下犬蝠对陌生食物首次取食行为的研究. 四川动物, 34(2): 187-192.
41. 赵娇, 刘奇, 陈毅, 沈琪琦, 彭兴文, 孙云霄, 周江, 张礼标*. 2015. 广东省翼手目新纪录——宽耳犬吻蝠及其回声定位叫声特征. 四川动物, 34(5): 695-700.
42. 孙云霄, 张艳春, 靳丽莎, 陈子亮, 张秀娟, 沈琪琦, 饶军华, 张礼标*. 2015. 雄性食蟹猴高敏C反应蛋白基础值及高脂膳食诱导后与血脂变化的关系研究. 四川动物, 34(5): 734-738.
43. 沈琪琦, 刘奇, 陈毅, 赵娇, 彭兴文, 孙云霄, 陈珉*, 张礼标*. 2015. 菲菊头蝠不同地理种群回声定位声波差异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动物学杂志, 50(5): 716-724.
二、非第一或通讯作者文章
SCI
1. Ma J, Jones G, Zhang SY*, Shen JX, Metzner W, Zhang LB, Liang B. 2003. Dietary analysis confirms that Rickett’s big-footed bat (Myotis ricketti) is a piscivore. Journal of Zoology (London), 261: 245-248. (30)
2. Ma J, Zhang JS, Liang B, Zhang LB, Zhang SY*, Metzner W. 2006. Dietary characteristics of Myotis ricketti in Beijing, North China. Journal of Mammalogy, 87: 339-344. (7)
3. Zhou YB, Zhang JS, Slade E, Zhang LB, Palomares F, Chen J, Wang XM, Zhang SY*. 2007. Dietary shifts in relation to fruit availability among masked palm civets (Paguma larvata) in central China. Journal of Mammalogy, 89(2): 435-447. (26)
4. Hua PY, Chen JP, Zhang LB, Liang B, Rossiter SJ, Zhang SY*. 2007. Isolation and characteration of microsatellite loci in the flat-headed bat (Tylonycteris pachypus). Molecular Ecology Notes, 7: 486-488. (14)
5. Chen JP, Yuan LH, Sun M, Zhang LB, Zhang SY*. 2008. Screening of hibernation-related genes in the brain of Rhinolophus ferrumequinum during hibernation. Comparativ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B-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149(2): 388-393. (10)
6. Wei L, Han NJ, Zhang LB, Helgen KM, Parsons S, Zhou SY, Zhang SY*. 2008. Wing morphology, echolocation calls, diet and emergence time of black-bearded tomb bats (Taphozous nielanopogon, Emballonuridae) form southwest China. Acta Chiropterologica, 10(1): 51-59. (2)
7. Zhang JS, Jones G, Zhang LB, Zhu GJ, Zhang SY*. 2010. Recent surveys of bats (Mammalia: Chiroptera) from China II. Pteropodidae. Acta Chiropterologica, 12(1): 103-116. (3)
8. Zhu GJ, Wang RJ, Xuan FJ, Daszak P, Anthony SJ, Zhang SY, Zhang LB, He GM*. 2013. Characterization of recombinant H9N2 influenza viruses isolated from wild ducks in China. Veterinary Microbiology, 166: 327-336. (0)
9. Mao XG, Zhu GJ, Zhang LB, Zhang SY, Rossiter SJ. 2014. Differential introgression among loci across a hybrid zone of the intermediate horseshoe bat (Rhinolophus affinis). MBC Evolutionary Biology, 14: 154.
国内核心
1. 马杰, 张礼标, 梁冰, 沈钧贤, 张树义*, Jones Gareth. 2003. 北京房山大足鼠耳蝠食鱼性及回声定位信号. 动物学研究, 24: 265-268.
2. 马杰, Walter Metzner, 梁冰, 张礼标, 张劲硕, 张树义*, 沈钧贤. 2004. 同地共栖四种蝙蝠食性和回声定位信号的差异及其生态位分化. 动物学报, 50: 145-150.
3. 罗峰, 梁冰, 张礼标, 张树义*. 2005. 食虫蝙蝠与昆虫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进化关系. 动物学杂志, 40: 104-110.
4. 张劲硕, 张礼标, 赵辉华, 梁冰, 张树义*. 2005. 中国翼手类新纪录——小褐菊头蝠. 动物学杂志, 40: 96-98.
5. 韦力, 周善义, 张礼标, 梁冰, 洪体玉, 张树义. 2006. 三种共栖蝙蝠的回声定位信号特征及其夏季食性的比较. 动物学研究, 27 ( 3) : 235 - 241
6. 毛秀光, 王金焕, 苏伟婷, 张礼标, 赵旭东, 韦力, 佴文惠, 杨凤堂*. 2007. 中国4种蝙蝠的G-带和C-带. 动物学杂志, 42(5): 33-40.
7. 黄华苑, 潘盛武, 张礼标. 2009. 棘胸蛙繁殖期间输卵管变化的组织学研究. 四川动物, 28(1): 91-93.
8. 韦力, 茹炳华, 周莹莹, 邵伟伟, 张礼标, 洪体玉, 周善义, 马杰*. 2009. 幼年菲菊头蝠形态和声音发育. 动物学研究, 30(1): 91-98.
9. 田珍灶, 金道超*, 张树义, 张礼标. 2009. 中国巨刺螨属一新种和雷氏巨刺螨的重新描述(中气门目,巨刺螨科). 动物分类学报, 34(3): 415-422.
10. 李艳丽, 张佑祥, 刘志霄, 张礼标. 2012. 湖南省翼手目新纪录——大耳菊头蝠. 四川动物, (5): 825-827.
11. 邢亚琳, 彭建军, 胡慧建*, 于冬梅*, 张礼标, 遇宝成. 2013. 穿山甲标本和甲片的DNA提取及PCR扩增. 动物学杂志, 48(1): 49-57.
12. 李敏, 李林妙, 张礼标, 原丽红, 陈金平. 2014. 广东省蝙蝠体内汉坦病毒的检测初报. 广东农业科学, 8: 177-184.
荣誉奖励:
1、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2008年获教育部科技成果奖。
3、2009年发表果蝠交配行为的论文(PLoS ONE收录)受到国际上学者极大关注,被Nature点评,并于2010年获得Ig Nobel生物学奖。
学术交流:
1 第七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11-10-28
2 亚太整合行为科学国际会议暨第三届动物行为学研讨会及行为学现代技术培训班 国际会议 2011-07-24
3 The First Asia-Pacific Conference on Integrative Behavioral Science(APCIB) 国际会议 2011-07-24
4 第五届广东、湖南、江西、湖北四省动物学学术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08-11
与蝙蝠为伴
——记广东省昆虫研究所研究员张礼标
科蝙蝠的蝠谐音为“福”,在中华传统文化当中蝙蝠被视以福禄的象征。不管是华丽衣着上的图案还是房梁上饰以的雕纹,常常都会出现它们的身影。然而,现实中它们鼠头鼠脑的外观,却让人很难钟情于这些小家伙。
然而,张礼标一提到蝙蝠就打开了话匣子,对蝙蝠的喜爱溢于言表。他表示,蝙蝠对人类生活有利有弊。有利方面是,蝙蝠是蚊虫的天敌,是芒果、番石榴、榴莲等多种经济作物的授粉者;不利的方面是,蝙蝠容易携带多种病毒。“如果对蝙蝠一无所知,一旦由蝙蝠携带的病毒引起疾病传染,人类将束手无策。”研究蝙蝠能帮助人类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
喜欢和蝙蝠“玩”的科学家
近年来,人类现代进程加速的同时,生态系统也因此遭到牵连,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逐渐被剥夺,灭绝的物种也越来越多。扁颅蝠也是被列入濒临灭绝的物种成员之一。基于这些年对扁颅蝠的研究,2005年,张礼标受邀参与纪录片《雷鸣之夜》的制作和拍摄。
《雷鸣之夜》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普项目资助,分为上下两集,介绍了扁颅蝠的行为生态与社会组织。不论从题材选择、拍摄手法上,都获得了认可。该片在2005年“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评选中获“评委特别奖”“亚洲制作奖”和“最佳导演奖”三项大奖,并且摘得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纪录片的成功,让人们关注到危难中的生灵,将人们的视线拉到了这类只有3.5克体重、世界上最小的蝙蝠之一——扁颅蝠上。
张礼标说,扁颅蝠属翼手目,蝙蝠科,扁颅蝠属,是世界上唯一生活在竹子里的蝙蝠。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国内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香港、澳门),体型极小,约为成年人的拇指大小。由于它们栖息于竹子内,从竹筒上的缝隙中进出,因此进化出扁平的颅骨,故此得名。这类蝙蝠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兽类》,等级为稀有(R)。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张礼标深谙其中的道理。自2000年攻读硕士研究生起,他就踏实地对扁颅蝠潜心研究,在其导师张树义的带领下对扁颅蝠的集群行为、食性、活动节律、体外寄生虫、回声定位叫声等多个方面做了深入细致的钻研。
2004~2006年,他作为主要参加者顺利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两种扁颅蝠行为生态学比较研究”;2005年,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普项目“两种扁颅蝠行为生态与社会组织”,协助中央电视台作为科学顾问,拍摄了四部纪录片《雷鸣之夜》《隐形蝙蝠》《漫步云端》《竹林怪客》等;2007年,主持了国际蝙蝠保护(BCI)项目“华南扁颅蝠栖息地保护”,对两广地区扁颅蝠栖息地现状进行研究。
在2008年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扁颅蝠个体扩散行为及其父权关系的研究”中,张礼标通过对扁颅蝠的扩散行为和父权关系的研究,为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对蝙蝠的熟悉,张礼标和他的同事们利用传统捕捉法对扁颅蝠幼仔进行标记,待其独立后定期进行重捕,分析是否有后代扩散到其它竹林的种群中。如果有扩散现象,对扩散的性别倾向进行分析。他们每个月定期重捕,分析扩散开始的时间以及持续的周期。然后,利用微卫星标记法与分子生物学技术,计算竹林内种群个体间遗传差距,确定群外迁入的个体,进而判断扩散行为的发生及扩散的性别倾向。
他提到,对扁颅蝠后代的扩散行为研究,即扁颅蝠的后代是否存在从出生地扩散到其它种群的现象,可以帮助科研人员了解扁颅蝠扩散的最佳时期。张礼标介绍说,扁颅蝠的后代几乎都是双胞胎。他们利用微卫星DNA方法分析扁颅蝠的父权关系,分析双胞胎后代来自相同或者不同父亲的几率,分析对于一个竹筒内群体的后代的父亲来源,绘制出每个竹筒内后代的父亲的分布图。同时,他们分析成年雄性个体对后代的支配权大小和范围,绘制每个父亲所产后代的分布图。此项工作可以帮助科研人员们深入了解动物的交配系统。以上研究也可以为濒危动物的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帮助。
这些年,张礼标以自己研究倡导关注、保护扁颅蝠这个濒临灭绝的物种,扁颅蝠也为他带来了丰硕的成果。近年,他执笔或与他人合作在国内外多个学术期刊发表文章,包括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3篇SCI、6篇国内核心论文,非第一作者3篇SCI、4篇国内核心论文及5篇科普文章;先后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欧盟框架协议项目1项。
蝙蝠云雨别有洞天
除了对扁颅蝠的研究,张礼标对另一种蝙蝠——犬蝠同样也有着深入的研究。
2009年10月28日,国际学术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发表了广东省昆虫研究所、英国波士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科研工作者共同署名文章,题目为《果蝠口交延长了交配时间》,这篇文章一经发表便受到多方关注,《Nature》杂志甚至也给予了点评。文章指出,动物在交配中出现舔阴行为极为少见。
作为文章的主要作者与项目执行者,张礼标向记者表示,舔阴在动物王国里是极为罕见的事。最近,中国科学家却观察到一种非灵长类动物——犬蝠也有舔阴习惯。张礼标和同事研究犬蝠的性行为时发现,这种主要生活在东南亚地区的果蝠在红外摄像机拍摄下,当倒挂的雄性蝙蝠从后面骑在雌性身上进行交配时,雌性会努力抬头去舔对方的生殖器。在观察了20次交配视频后,张礼标团队发现其中70%的雌性会对雄性舔阴,舔阴的时间越长,交配的时间也越长(大致相当于每舔阴一次,雌性将额外获得6秒的交配时间)。总体上说,舔阴的蝙蝠平均交配时间为4分钟,是不舔阴蝙蝠的2倍。
研究者们推测,舔阴的好处包括:减轻精子传输的困难,增加受精成功率,或是占有雄性,使它远离其他雌性。张礼标面对记者时毫不忌讳地提出了自己对此研究的其他假设:“动物的行为是有其进化的意义的,不会无缘无故出现一个无关的行为。犬蝠的舔阴行为在很大程度有灭菌的可能。”他解释说,当雄性犬蝠交配结束,雌性离开后,它也会去舔自己的阴茎,这就有可能是一项消毒的工作,防止性病的传播。同样,雌性给雄性舔阴也可能是此种原因。这种行为在老鼠身上也会见到,并且得到了科学家的证实,是起到灭菌消毒的作用。
同其他动物一样,许多蝙蝠也在自然界越来越少,趋于灭绝,全球也有很多科学家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研究。研究人员发现,蝙蝠身上还会携带一些在世界范围内有着最高致病性的病毒,这也许是近年来与人类最紧密、最迫切的一项研究。
21世纪最大的环境威胁是生物入侵和人畜共患病爆发。张礼标说,野生动物携带人畜共患病流行剧增,害虫日益城市化的问题不容小觑。
广东省是入侵和病媒动物的重灾区,2014年,他所在的广东省昆虫研究所与英国国际应用科学技术中心(CABI)合作,组建了入侵和病媒动物安全监控科研团队。在当时应对这些入侵和病媒动物的监测和防控技术系统仍未完善,未有国际化的研究平台,缺少核心关键技术支撑,缺乏相关领域研发人才的情形下,张礼标勇挑重担,主持了入侵和病媒动物安全监控国际研究项目,与科研人员们通过架构设置、能力建设、条件建设(包括4个平台的建设:野生动物病原安全检测平台、新型安全药物研制和分析平台、野生动物检疫平台、野生动物基因工程平台)、队伍建设和管理创新五个方面着手,意在组建国内一流、与国际接轨的“入侵和病媒动物安全监控国际研究中心”,为我国入侵和病媒动物的有效监控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
从广西到广东,从实验室到峭壁,为了揭开蝙蝠适应环境、行为习性的秘密,张礼标不畏艰险、不辞辛劳的奔忙。唯愿这个在黑夜中与蝙蝠共舞的“蝙蝠人”在科研这片天地里,越飞越高。
来源:科学中国人 2016年第4期
揭秘蝙蝠云雨的年轻人
今年9月30日,美国《不可思议的科学年报》杂志赶在2010年诺贝尔奖颁奖前,在哈佛大学颁出了第20届搞笑诺贝尔奖。27岁的广西女孩谭敏和她的指导老师、33岁的张礼标,由于发现“短鼻果蝠(犬蝠)通过口交延长交配时间”而问鼎本届搞笑诺贝尔生物学奖,这是中国学者在该奖上的首次斩获。
几个普通的中国年轻人问鼎2010年搞笑诺贝尔生物学奖,看似正版诺奖的“娱乐版”,但它恰好告诉了人们科学研究本应还有的另一面:发现的乐趣。对于颇有诺贝尔奖纠结情愫的中国人来说,这或许是一个意外惊喜,而透过这一“另类”奖项我们可以去更好地体认这群走在寂静小路上的普通人。
南都周刊记者_洪鹄 实习生_李蔓倩 广西贺州、广州报道
坚持下来搞科研的张礼标,在寂静的小路上享受着蝙蝠世界的乐趣。摄影_孙炯
谭敏(右一)和研究团队成员在华南理工大学校园里捕捉犬蝠。(受访者供图)
谭敏(中)硕士毕业后,有机会留在广州做科研,
但这个忠于爱情的女生选择了到男友老家教书。(受访者供图)
张礼标和谭敏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名字会和“诺贝尔”三个字联系到一起。
今年9月30日,美国《不可思议的科学年报》杂志赶在2010年诺贝尔奖颁奖前,在哈佛大学颁出了第20届搞笑诺贝尔奖。27岁的广西女孩谭敏和她的指导老师、33岁的张礼标,由于发现“短鼻果蝠(犬蝠)通过口交延长交配时间”而问鼎本届搞笑诺贝尔生物学奖,这是中国学者在该奖上的首次斩获。
搞笑诺贝尔奖(The Ig Nobel Prizes)在国内并不太为人知。美国人马克•亚伯拉罕创办这一奖项的名称,来自于“不名誉的”(ignoble)和“诺贝尔奖”的结合,评委和颁奖人则由货真价实的诺贝尔奖得主组成。入选“搞笑”版诺贝尔奖的科学成果必须不同寻常,“乍看之下令人发笑,之后发人深省”。科学研究除了要有严肃的精神,其中也充满了很多乐趣。主办者希望挖掘这里面的“乐子”,表现科学的娱乐精神。比如今年的荷兰物理学家盖姆就拿了正版诺贝尔奖,又得过搞笑诺贝尔奖。
而谭敏和张礼标对于犬蝠口交的发现,则标志着“人类第一次在灵长类之外的动物身上观察到口交行为存在”。这对于解释性行为的进化或许有着重要意义。
由于需要自掏路费,论文的第一作者谭敏和项目主持张礼标没有去美国领奖,论文的英文合作者Gareth Jones替他们领回了一只“鸡生蛋生鸡”奖杯,这只奖杯由廉价的特殊材料制成,4周之内必“土崩瓦解”。
“国内的朋友听说我们获奖,除了道喜,第一句话都是问有多少奖金。”张礼标说,令大家失望的是,这个奖没有奖金。
上个月,科学松鼠会邀请谭敏和张礼标到北京,在国家动物博物馆作了一次名为《蝙蝠•云雨》的讲座。文静的谭敏略带羞涩地向100多位科学爱好者演示了PPT,并播放了一段犬蝠交配的AV。而不善言辞的张礼标也略显紧张,有时说到一半便被他的老学友、松鼠会成员张劲硕给接过了话头。
只想当生物老师而已
张礼标和谭敏都是广西人。张礼标老家玉林农村,谭敏则来自小城贵港。说起小时候的理想,两人倒是不约而同:当生物老师。
谭敏念高中时,生物老师是一位30多岁的女性,美丽而优雅。那时候还不用PPT上课,老师用重合在一起的两张白纸画了一个细胞,“然后两张纸一分开,哇,就是有丝分裂。”这在那时的谭敏看来,就像变魔术般漂亮。她深深为老师倾倒,决定将来也要做一名会变魔术的高中生物老师。
张礼标已不太记得自己的高中老师。他想当生物老师,是出于更现实的考虑。广西师范大学在广西算不错的,当老师可以早一点补贴家用,他没什么犹豫地就填了广西师大生物教育系。
在大四被保送研究生之前,张礼标和谭敏都没有想过要“做科研”。喜欢小动物的他们,希望过上教书育人的安逸人生。
前后相差6届的两个人选择了同一个导师,甚至连选择的理由都差不多——周善义,广西师大动物学教授,国内研究蚂蚁的权威。动物学里也有“显学”,例如大熊猫、东北虎等等。张礼标和谭敏选择周善义的理由是“觉得周老师人特别好”,对于导师的研究领域,他们也都不排斥——相比研究明星动物,倒是这些小家伙更让他们想探究。
“明星动物关注度高,经费多,但科研空白也几乎都被填满了,蚂蚁这些更容易出成绩。”张礼标说得很实际。谭敏的念头则带着小女生特有的浪漫色彩:“第一次在显微镜下一看,才发现它们有一层温柔的、淡金色的绒毛,太好看了!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
张礼标后来被中科院动物所张树义教授选去研究蝙蝠。上个世纪90年代末,在张树义启动蝙蝠研究之前,国内关于蝙蝠的科研几乎是空白一片,还停留在“文革”前的水平。“当时蝙蝠研究的经费很有限,关注度更是没有,很多研究者也很茫然自己为什么要做这种研究。”张树义回忆当时带的研究生:很多人不知道下一步职业如何规划,先随便读个研作为求职跳板;只有很少的人早早明确自己的热情所在,并决心投身研究事业。张礼标是张树义心中的第二种学生。“从一开始就非常明确,他说我要做科研。”
那时,张礼标对蝙蝠一无所知,但有一股特别顶真的劲头,没多久就追上来了,每天开口闭口全是蝙蝠。科学松鼠会成员张劲硕博士,当时还是本科生,回忆初认识的张礼标:“个头不高,看上去像个小孩一样,还以为比我还小。”张劲硕是北京人,爱贫能侃,“当时一群年轻人在一起,满口都是理想主义,个个宣称要一辈子做科研怎么怎么样。”这样的场合里,张礼标是沉默微笑的那一个。张劲硕后来发现,爱谈理想的都是大城市的孩子,对于从广西农村来到中科院的“标哥”来说,坚持不放弃不是他的选择,而是必须的。“当年那些理想主义的师兄师姐,几乎没谁还在做蝙蝠研究的。”
张礼标是为数不多的坚持者。硕士博士六年期间,他几乎都在和一种只有拇指大的小蝙蝠——扁颅蝠打交道,研究这种栖居在竹洞里的小飞行者的饮食起居。张树义称赞张礼标:“他不是我最最聪明的学生,但一定是我最最勤奋和踏实的学生。”
2006年,张礼标来到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工作。说是昆虫所,其实还研究鱼、鸟,什么都有,“我们考虑改成动物所或禽兽所。”张礼标调侃说。而在这里,他开始迷上了犬蝠。
这时谭敏正读研一,张礼标回母校找周老师“要人”。搞蝙蝠研究野外作业很多,他想找个男生,挑中的正是谭敏的男朋友叶建平。一心想和男友在一起的谭敏小声申请:让我也去广州吧。
“要抓蝙蝠的,你不怕吗?”张礼标问。
“不怕。”谭敏壮着胆说。其实,她只模模糊糊记得小时候看过那些黑色的小精灵在夜空乱飞,或者从屋檐上啪地掉下来,把她吓个半死。她希望它们不要太丑——就算丑,为了爱情,她也忍了。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广州,谭敏看见了自己的研究对象——犬蝠,这种小家伙长着一张倒三角的脸,像只小狗,挥舞着一对黑袖子,她“一下子就喜欢上了”。
并非搞笑的研究
当时正是年底,是犬蝠一年两度的交配高峰。蝙蝠的交配行为当时在国内也是研究空白,新来的谭敏便决定以此作为课题。在观察过程中,他们发现犬蝠在交配时会出现令人惊奇的行为——“小夫妇”俩用后足倒挂在蒲葵叶上,雄性叼着雌性的脖子,以后入式进攻,与此同时柔韧性极好的雌性会弯下腰,在交配的同时配以口部辅助行为。高难度动作!
这在动物界中是罕见的现象,谭敏和张礼标当即决定继续观察。现有的样本数据太少,他们需要更多的犬蝠,“犬蝠夫妻生活观察小组”便开始了捕蝠之旅。
那正是春天,万物生长,犬蝠们一只只倒挂在高高的蒲葵树上。雄性提供房产——用牙齿打造出属于自己的蒲葵屋,就会有一小群雌性飞来。五六只犬蝠栖息在同一屋檐下,过着和谐的一夫多妻制生活,不过雌蝙蝠有时也会红杏出墙,飞到外面生下不知是谁的小孩。
整个三月,张礼标带着学生谭敏、叶建平和张伟逛遍了广州的公园和大学。一开始他们常常空手而归,“也不沮丧,就当春游。”谭敏说。后来,他们慢慢地总结出了规律:犬蝠喜欢栖息在十米以上的高处;犬蝠属果蝠,所以蒲葵树落下的小果核也是他们安家落户的明证。
于是,他们用细钢管去捕蝠,发现太硬,便找那种十多米长的竹竿。“竹竿顶装一个网兜,中间收腰的,往蒲葵叶上一顶,小蝙蝠们就落进来再也飞不出去了。”这种收腰捕蝠器是张礼标亲手缝的,多年的野外捕捉训练,让他成为一名针线活高手。
谭敏在实验室的屋顶建了个蝙蝠房饲养捕来的60只蝙蝠。她喂它们香蕉吃,加一点维生素的水,同时和昆虫所里成群的野猫作斗争。野猫常常将爪子伸进铁丝网去抓蝙蝠吃,最惨那次把一窝犬蝠都抓走了,只剩下一堆小翼手和脚,谭敏差点哭了。
蝙蝠夜晚活动,谭敏也改变了生物钟,白天睡觉,晚上6点给蝙蝠喂完食,就坐在电脑前监视摄像头。如果观察到犬蝠开始交配,必须人工将镜头切近——这样的近距离窥视,谭敏有时候也觉得挺不好意思。
更多的时候是漫漫长夜的枯等,蝙蝠们吃饱喝足,飞舞嬉戏,就是不干“正事”。显示屏前的谭敏只好在心里默默祈祷。终于有了!她有时会兴奋地打电话给张礼标:“标哥,他们开始了!”
谭敏也给叶建平打电话。说来好笑,当初是为了他而来广州,叶建平却因做大耳蝠的回声实验回到桂林,在七星岩的岩洞里抓蝙蝠。叶建平比谭敏更忙,他的实验需要收集几千只蝙蝠的声音,谭敏只记得两人在电话里就她的实验正儿八经地讨论过一次:叶建平认为“口交”的说法不够准确,“舔阴”才是恰当的说法。
还好,叶建平的大耳蝠会冬眠,而犬蝠不会,于是冬天的时候,叶建平像候鸟一样跑来广州帮谭敏做实验,两人半夜一起看犬蝠AV,觉得好笑不已。
谭敏最终取到了20对成功的交配样本,其中14对存在舔阴行为。犬蝠的平均交配时间为220秒,平均舔阴时长占其8%。在雌性为雄性舔阴的同时,雄性并没有停止交配——这在动物界极为少见。
动物的行为一般都有明确的目的性,为了生存或生殖,除了灵长类外很少有单纯的娱乐性、享受性活动。于是,针对犬蝠的这一行为,张礼标和谭敏提出了三种假设:一是刺激作用,二是润滑作用,三是清洁作用。但目前很难用实验证实,只能暂且停留在假设。他们也探讨过这样的可能性:这会不会是犬蝠在人工饲养的环境里自娱自乐?在野外,它们还会有这份“闲情”么?但野外如何观测,如何把摄像头架到十几米高的蒲葵树,张礼标还没有想好。
“我们的交流一直是非常顺畅、非常自然的,都是抱着科研的态度嘛,谭敏也从来没有不好意思。”张礼标明白在外行人眼里,这始终是个劲爆选题。但谭敏道出了心声:“做实验的时候全程都很兴致勃勃,但后期和标哥讨论时我还会觉得蛮不好意思的。”她只能低头提醒自己:不要脸红,专业、专业一点!然后把那些词语一个个吐出来。
2009年10月,这篇署名第一作者谭敏、通讯作者及指导老师张礼标的论文,连同一段5分钟长的犬蝠交配视频发表在了《PLOS ONE》杂志,引发了关注。“电子版上很多文章几个月只有个位数的点击率,我们的论文有几万。”张礼标说,不少人写来邮件,有的建议合作研究,有的贡献出自己的实验设计。
“性始终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张礼标说。
回到寂静小路
“我们的生活没有任何改变。”获得搞笑诺贝尔奖之后,张礼标只收到一个从美国邮来的、A4纸打印出来的皱巴巴的奖状——似乎在时刻提醒着他不要把这奖当回事。
获奖之后,张礼标和谭敏去北京呆了十天。张礼标之前不知道科学松鼠会,不知道有趣的科学讲座已然成为了城市里继音乐会、小剧场之后新的流行。而任职于国家动物博物馆的张劲硕,业余参与松鼠会活动已有好几个年头。
如今,从事科普的张劲硕有时会发自内心地羡慕坚持下来搞科研的标哥,尽管谁都明白,这不过是条寂静的小路。
张礼标目前是广东省昆虫所的副研究员,相当于副教授。他的导师张树义说,如今国内专职做蝙蝠研究的约有20人——比起十年前,这已是很多了,而张礼标是最优秀的蝙蝠研究者之一。“虽然他是副研究员,这是因为他还年轻。”
33岁的张礼标已经当了父亲,他的父亲从老家喜滋滋地跑来广州抱孙子。张礼标没有把获奖的消息告诉父母,他们没念过书,只为儿子是科学家而骄傲。在昆虫所三人合用的办公室里,墙上挂着密密麻麻的工作日程——张礼标的工作包括一连几天去机场讲解怎样防治机场附近鸟群的出没。除了偶尔抱怨下“都快没时间做科研了”,大部分时候他还是投入而满足地聊着蝙蝠。
谭敏则回到了广西贺州,硕士毕业后,她有机会留在广州做科研,但这个忠于爱情的女生选择了到男友老家教书。贺州高级中学坐落在远离市中心的一个村落里,谭敏解释这里曾经是革命根据地。获得搞笑诺贝尔的事情,学校里没有人知道,谭敏认为整个贺州都不会有一个人知道。“关注这些事的人都在广州、北京。”她请假去北京参加科学松鼠会,没有告诉学校真实原因——学校很器重她,让她教高三,“我不希望让学校觉得我私事很多。”
但有一个人知道。她班上的副班长,一个17岁的女孩,聪明敏感,热爱生物,谭敏好像看见了十年前的自己。她们成了可以说知心话的朋友,谭敏不知用什么字眼来向学生描述自己的研究,正支支吾吾着,小姑娘说:“老师别不好意思了,我都知道你要说的是什么啦。”
谭敏把获奖的事告诉了父母。“我就说是研究蝙蝠繁殖的”,她偷偷一笑。她猜想会上网的爸爸说不定早已知道,但大家都避而不谈。
北京之旅让她兴奋,她把论文给中科院动物所的老师看,腼腆地透露了自己想考博士的想法。她也有担心,如同当下中国任何一个27岁的女生一样——结婚,生子,父母年纪大了,如何养家。男友叶建平如今在桂林猫儿山保护区做一名公务员,这次他们一起去了北京,他陪她拜访老师,令她欣慰的是,“他支持我”。
来源:南都周刊 2010-11-12
扁颅蝠:黑夜里的舞者
张礼标在野外研究扁颅蝠的生活习性。
张礼标在野外研究扁颅蝠的生活习性。
研究人员在野外研究扁颅蝠的生活习性。
扁颅蝠毛茸茸的头部。
一只扁颅蝠正在飞离竹子上的巢穴。
小巧可爱的扁颅蝠。
展翅的扁颅蝠。
扁颅蝠的面部特写。
策划:赵洁 撰文:刘幸 摄影:黎旭阳 张礼标
感谢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对本文的支持
这是世界上唯一生活在竹子里的蝙蝠,因为有了独一无二的扁平颅骨,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扁颅蝠”,虽然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两千万年,但由于它们习惯在黑暗中独行,让其充满了神秘感,目前的文献对其仅有极其简单的描述。上世纪70年代,科研人员在马来西亚偶尔得到了扁颅蝠的标本,30多年来,它们谜一般的身影牵动了众多科研人员的心。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广东省昆虫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成功解开了神秘蝙蝠不为人知的一面。
“其实蝙蝠并非如西方传说的黑暗中邪恶的化身,它们反而有利于农业;不过蝙蝠身上携带着致命病毒,因此想吃蝙蝠的读者千万要思量。”专家提醒道。
发现:
隐形蝙蝠不住青山住民居旁
2001年伊始,广东省昆虫研究所的副研究员张礼标就来到了上次捕获扁颅蝠标本的广西,猫儿山(老山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片的毛竹吸引了他。
但是十多天的寻找让他失望而归。张礼标回忆道,保护区的毛竹漫山遍野,按理说应该是扁颅蝠理想的栖息之地,但是除了一棵竹子上有“疑似扁颅蝠”栖息的裂缝之外,所有竹面均光滑密封,没有扁颅蝠的踪迹。
正当张礼标感到绝望之际,当地村民说,在保护区对面的一座山看到了蝙蝠。“两小时后,我们爬过大山,就抵达了老乡指明的地点。”张礼标果然在距离地面1.5米高的竹竿上发现裂缝,并捕捉到一只鼠耳蝠,但这与神秘的扁颅蝠相比毫无吸引力。线索就此中断,张礼标总结道,这个保护区成片是毛竹,生境单一,也许不适合扁颅蝠栖息。
2001年11月,张礼标带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过这次他没有直接进保护区,而是去保护区周边同样有竹林的村庄中碰碰运气。“十分幸运,村庄里每家每户都在房前屋后种了刺竹。与光滑笔直的毛竹不同,刺竹总是盘根错节地咬在一起,不经过修剪,很难爬到上面去。”张礼标说。
“不过令我兴奋的是,我们发现刺竹上裂缝十分多。”寻找扁颅蝠的野外时间已经有4个月了,带着疑问,张礼标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以每发现一只10元扁颅蝠的报酬请老乡帮忙寻找。
这个寻常的举措收到了不寻常的效果。向老乡们发出求助的第一天,就有老乡打来了电话,称他们砍竹子时发现有蝙蝠飞出。张礼标马上赶去,爬上刺竹一看,上面果然有裂缝,用小竹条透过竹缝轻轻寻找,果然有软绵绵的动物存在。一会儿,一个毛茸茸的小家伙爬出裂缝,飞翔而去。张礼标马上用布袋捕获爬出来的第二只、第三只……仅仅一个竹筒就抓捕了12只蝙蝠并带回研究。
“缩骨高手”:世界第二小的蝙蝠
仔细观察抓获的“战利品”,这种蝙蝠仅有拇指大小,身上毛茸茸的,呈金色,温顺可爱,并非像传说中的吸血蝙蝠那般会咬人,“我第一眼看见就觉得这就是梦寐以求的扁颅蝠,因为它的个体十分小,头颅也是扁的,足部还有肉质垫,适合在竹筒里面爬来爬去。”张礼标兴奋地告诉记者。幸运的发现开启了大规模寻找扁颅蝠的旅程,张礼标在一个村庄内就发现了两百多只扁颅蝠,数量之多,远远超出想象。
令人意外的是,在做裂缝宽度统计的时候,张礼标发现,扁颅蝠每天进出的洞口比想象中要狭小很多,成长条状的裂缝宽度往往不足1厘米,比常见的香烟还要窄,甚至连一支普通的铅笔都无法塞进去。
张礼标从扁颅蝠的身体结构中找到了谜底,原来扁颅蝠不仅仅有扁扁的头部,而且身上的肋骨异常柔软,任何裂缝只要头部通过就能让整个身体通过,因此竹筒成了天然的避难所。在给抓获的扁颅蝠进行称重的时候,张礼标又有新的发现,最轻的扁颅蝠仅有2.9克,12只扁颅蝠的平均体重仅有3.5克,这比文献中记载的5.5克少了足足2克。
查文献得知,在世界范围内,有记录的最小的蝙蝠为凹脸蝠,分布在泰国和缅甸的丛林里,平均体重只有2.5克。扁颅蝠平均体重在此次调查中被更正为3.5克,是世界上第二轻的蝙蝠种类。
“御宅”:每天户外活动不足40分钟
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更大的疑问展现在张礼标的面前。据文献记载,30多年前在马来西亚发现的扁颅蝠都生活在远离人烟的天然竹林,但是中国的扁颅蝠绝大部分生活在村庄旁边,以至于稍微离村庄远点,扁颅蝠的身影就很少出现。更令人诧异的是,每到甘蔗收获季节,当地村人要砍竹子捆绑甘蔗,扁颅蝠的栖息地会减少很多,那么为什么扁颅蝠仍然喜欢与人为邻呢?
是村庄帮助扁颅蝠躲避天敌吗?带着疑问,张礼标彻夜观察。但是很快他就发现,猫头鹰、蛇类等蝙蝠天敌的身影依然时常出现在村庄旁。因此躲避天敌之假设可以被剔除。
随后研究人员将目标瞄准刺竹。每年春天,会有大量的刺竹笋出现,高峰期一昼夜能长一米高,这时一种甲虫喜欢用长长的产卵管扎进竹笋,在里面产卵,孵化后的幼虫以竹笋为食,成虫后钻出并留下一个洞口,刺竹迅速长高之后,洞口被拉伸成长裂缝。“这是扁颅蝠蜗居最好来源。”张树义说,“还有一种蜗居来源是开裂后的老竹子。”
但这种假设仍不够充分。张礼标设置了一个大胆的模拟实验,通过红外摄像头,张礼标发现,扁颅蝠只在每天傍晚或者凌晨时分出来觅食,每次出来的时候,扁颅蝠总是小心翼翼,迅速而且安静,人耳听不到任何声响。但是出去后不久,扁颅蝠就马上回巢,12只扁颅蝠从集体外出到集体归巢完毕,时间不超过20分钟。“一天室外生活不到40分钟,时间之短令人惊讶!”张礼标说,“第一次见到这么奇怪的蝙蝠。”
意义:
蝙蝠研究帮助人类了解生物进化
研究蝙蝠有何必要?张礼标表示,蝙蝠对人类生活有利有弊。有利方面,蝙蝠是蚊虫的天敌,是芒果、番石榴等多种经济作物的授粉者;不利的方面,蝙蝠容易携带多种病毒。“如果对蝙蝠一无所知,一旦由蝙蝠携带的病毒引起疾病传染,人类将束手无策。”
蝙蝠是生态指示物种之一
蝙蝠的生态功能作用很大。张礼标告诉记者,一只蝙蝠一晚能吃掉自身体重1/3的害虫。广西某地的大裂缝上世纪80年代生活了超过一百万只蝙蝠,周边的农民种地根本不需要用什么农药。广东、广西民间有吃蝙蝠补身体治疗尿床的说法,如今随着农药施加和捕杀加剧,大裂缝中蝙蝠只有十几万只,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农药越多,蝙蝠死得越多,蝙蝠死得越多,越需要农药。
在云南和广西调查都发现,溶洞的开发让蝙蝠的生活地大为减少。张礼标说,云南有个著名的古龙洞,里面生活了很多蝙蝠,开发之后,一只蝙蝠都找不到了。不过后来因为游客稀少,古龙洞被废弃,蝙蝠又慢慢回到其中栖息。
中国科学家重大发现:
口交延长果蝠交配时间
更为重要的是,研究蝙蝠能帮助人类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2009年10月28日,国际学术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发表了广东省昆虫研究所、英国波士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科研工作者共同署名文章,题目为“果蝠口交延长了交配时间”。文章指出,动物在交配中出现口交行为极为少见。
作为文章的主要作者,张礼标向本报表示,口交在动物王国里是极为罕见之事。最近中国科学家却观察到一种非灵长类动物——犬蝠也有口交习惯。张礼标和同事研究犬蝠的性行为时发现,这种主要生活在东南亚地区的果蝠在红外摄像机拍摄下,当倒挂的雄性蝙蝠从后面骑在雌性身上进行交配时,雌性会努力抬头去舔对方的生殖器。在观察了20次交配视频后,张礼标发现其中70%的雌性会和雄性口交,口交的时间越长,交配的时间也越长(大致相当于每口交一次,雌性将额外获得6秒的交配时间)。总体上说,口交的蝙蝠平均交配时间为4分钟,是不口交蝙蝠的2倍。研究者们推测口交的好处包括:减轻精子传输的困难,增加受精成功率,或是占有雄性,使它远离其他雌性。
扁颅蝠为何移居?
觅食活动时间之短,可以证明扁颅蝠活动半径就在村庄附近,那是村庄周边独特的食物吸引了扁颅蝠吗?在南美洲,吸血蝙蝠也喜欢与人为邻,每到黑夜便吸食人类或者动物的血液,难道扁颅蝠也喜欢吸血吗?为了解开答案,张礼标又做了个新奇的实验,通过分析扁颅蝠的粪便,他初步掌握到,小蜂类是其最主要的食物,此外,蚊子、苍蝇、甲虫也是它们的食物。
随后,张礼标在扁颅蝠的蜗居里面安装了一个微型红外线的摄像头,意外发现直径不到6厘米的竹筒内生活了12只扁颅蝠,它们不是扎堆,而是用前肢支撑着两侧的竹壁,脑袋向下,挂在竹筒顶部,除了两次短暂的旅行,它们都待在竹筒里,除了睡觉都在整理自己的体毛,仿佛对自己是否干净很在意。狭小的竹筒不仅仅是蜗居,也是社交场所。第二天傍晚,广西出现暴雨,但是对于扁颅蝠没有任何影响。
在不影响扁颅蝠栖息的条件下,2005年,张礼标用黑色的网罩起一片竹林,然后用灯光吸引甲虫、小蜂类、蚊子、苍蝇等食物,构成露天实验室。到了扁颅蝠活动时间,点燃灯光。张礼标看见,夜幕之下,出现了很多体型极其细小的蜂类。过了一会儿,灯光下出现很多白蚁的身影,扁颅蝠马上聚过去捕食,即使人们近在咫尺扁,颅蝠也没有退缩的意思。
灯光下白蚁越来越多,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扁颅蝠不用爪子而是直接用嘴捕捉和生吞白蚁。张树义通过超声波扫描仪发现,扁颅蝠通过发出高频声波确定昆虫的精确位置,随着与昆虫的距离越来越近,发出超声波的间隔越来越短促,直到抓获昆虫,声波才停止。“应该就是这些食物让扁颅蝠与人为邻!”张礼标兴奋地告诉记者。
SARS的罪魁祸首!
过去被认为是SARS罪魁祸首的果子狸只是传播者,而蝙蝠才可能是SARS真正的宿主。张礼标告诉记者,SARS暴发后,在国家林业局的课题下,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石正丽研究员、动物研究所的张树义研究员等科学家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前往广东、广西调查,张礼标也陪同参与了在广东茂名和广西的调查。他发现,茂名当地农民徒手抓蝙蝠,每晚能抓100多只,用笼子装了后拿去市场上卖,跟蝙蝠一起卖的,就有不少果子狸。
广东疾控中心提交报告称,研究初期在我国南方动物市场发现了感染病毒的果子狸,但此后再未发现新的携带病毒的果子狸,说明它们并非SARS源头,可能只是中间宿主,将病毒间接传染给人类。
因此研究人员很快将研究的方向瞄准了果子狸一旁的蝙蝠,果然,研究组发现中华菊头蝠携带大量“类SARS”冠状病毒,它们才是该病毒的自然宿主之一。正丽研究员说,从蝙蝠与人类、果子狸体内分离得到的病毒基因序列,其同源性达88%~92%。遗传研究表明,在蝙蝠分布区确有多种“类SARS”冠状病毒存在。
不过,读者不用担心SARS会再次暴发。研究发现,在菊头蝠属的4个种里发现SARS病毒的抗体和基因。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蝙蝠类SARS病毒与人类SARS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同源性达92%,但是二者的差异决定了蝙蝠类SARS病毒不能够跨物种传播,也就是说,目前科学家在蝙蝠体内检测到的类SARS病毒还不会直接感染人类。
不过世界卫生组织SARS科研顾问委员会王林发高级研究员表示,蝙蝠正成为许多人畜共患病的病毒宿主,有些疾病暴发后死亡率极高。例如,蝙蝠逃不了与狂犬病的干系。法国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狂犬病国家参考实验室”埃尔维•布雷主任说,狂犬病毒已在众多陆地食肉动物间建立起一个稳固的传染网络,其中包括蝙蝠。研究还表明,蝙蝠携带埃博拉、亨德拉、尼帕、猪腮腺炎等多种病毒,它们虽能保持自身无恙,却可能在摄食过程中将带有唾液的果肉碎块吐到地上,感染其他宿主。
来源:广州日报 2010-01-10
蝙蝠专家张礼标在白石山飞鼠岩的探索发现之旅
旅游卫视 2008-5-8 09:50
在广西东部云遮雾绕的深山里,隐匿一座超级城市、一座聚集着无数蝙蝠的神秘堡垒。据说,它们的数量甚至比中国最大城市上海市的人口还要多…… 第一集:超级计划
序:隐匿深山的蝙蝠大军
解说:在广西东部的麻垌乡,群山中耸立着一座硕大的石山,它四壁直立,高大而又险峻。
三年前,我曾在那里看到惊人一幕——峭壁上,密密麻麻、不计其数的蝙蝠,正疾速盘旋着,它们的巢穴活脱脱就像一座悬在半空的超级城市,一个属于蝙蝠的秘密堡垒!迄今为止,它们的世界依然云遮雾绕,诡秘得令人生畏。
《漫步云端》第一集
第一场:抵达飞鼠岩
解说:2005年,事隔三年之后,我终于带着摄影师杨光伟、助理编导李杰,中国科学院动物学博士张礼标,以及登山指导胡东岳回到来了麻垌乡。
同期声:去那儿的话需要多长时间?到那个你们昨天晚上住那个地方上去,可能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然后再下来的话再要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下回来也要一个小时。
解说:这一次,我们将在当地采药人帮助下,尽可能接近悬崖上的蝙蝠群、揭开它们的所有秘密,并制作一部激动人心的自然纪录片,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和关注它们在山谷中的奇特生活。
它们巢穴就在巨大石山的背后,当地人都管它叫“飞鼠岩”,是一个极少被外人所知偏僻角落。这条崎岖的便道就是通往那里的唯一路径。
同期声:你小心点啊,这儿很陡。
解说:为完成计划,我们几乎带齐了所有可能的装备,队员从蝙蝠专家,到登山指导,再到专业电视制作人,每个人都各有专长、有备而来。
5月1日中午,经过两小时的艰难跋涉,我们绕过大山,赶到了宿营地。
这是早已废弃的山村,十来座破旧的土坯房就建在高大的悬崖下,向外倾斜的岩壁给整个村子都提供了庇护,据说,当地村民早在十年前就已全部搬走,空置的房间正好可当作考察队的营地。
同期声:这儿当餐厅多好,到这儿来吃饭,你看,还能看到风景。
解说:整个考察期间,我们都将以此为基地,对蝙蝠群展开探索。
同期声:可能要买两套,两三套迷彩,然后还有手套,买几副白手套。
第二场:超级计划-深入岩穴-空中拦截-万米追踪
解说:从营地往西大约四百米就是我们的目标——飞鼠岩。
根据出发前制定的计划,我们首先要协助蝙蝠专家张礼标,采到蝙蝠样本,鉴定出它们的具体种类,如果是新物种,就有更高的研究价值。
其次,为了弄清裂缝内的实况,我们还要深入蝙蝠巢,把红外摄像头直接装到裂缝内。为查清蝙蝠群在夜幕下的去向和活动范围,我们将给部分蝙蝠贴上荧光标,在群山中,展开彻底追踪。
最后,为了详尽了解它们的飞行行为,纪录下前所未有的精彩画面,我们还将爬上山崖,从最近的距离观察和拍摄它们的飞行细节。
第三场:未曾预料的挑战-眩目的悬崖
解说:5月1日下午,队员们刚刚安顿好营地,便迫不及待地赶往飞鼠岩,想要看一看我们的探索对象。
这是三年来,我第一次返回飞鼠岩。出乎意料的是,它远比记忆中来得高大。
蝙蝠专家张礼标和登山指导胡东岳都是第一次来到这里,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感到很意外。
裂缝的顶部、也就是蝙蝠聚居的巢穴距地面的实际高度至少在八十米以上,远比记忆中的三十米高得多。
那群神秘的蝙蝠应该就躲在裂缝的最高处,可是,站在洞口,除了恶心、刺鼻的气味儿和蝙蝠发出的嘈杂声,根本看不到一只蝙蝠的影子。
同期声:我看多一会儿,脑子都晕!
解说:要窥探它们的秘密,就得尽可能接近它们。面对高大得令人眩晕的悬崖,大家既兴奋又担心,谁也没想到,志在必得计划,竟然转瞬间变得艰巨起来。
同期声:如果是我们都上的话,我们都从这里爬下来,对,下面也有机位,不是说都在上面。蝙蝠可能在那个位置。就是上面那个黑压压的?然后,我们放那个摄像头的话就在那里。
同期声:它那个缝我以为它里边是平着的,现在看起来全是直的、垂直的,其实主要不是这个问题,主要是那个潮湿,湿度太大,水太多,完了可能还有苔藓,那么要清这个可就太麻烦,水是没办法清,然后你要清苔藓,那就太麻烦了。
解说:胡东岳是一位有着十年的登山和探险经验的专业登山指导,他的任务就是要帮助队员找到接近蝙蝠群的安全途径。
同期声:这样那里边太湿了,肯定太危险,对,那儿特别滑。然后这个地方可能可以,可以下来,从别的地方绕,然后把机器固定在这个地方,对,那个小树那儿,对,固定在那儿,或者再往下、再往里一点都可以,对,这儿应该问题不大,然后这样,搁在那儿。那个地方就只能过去试试看,可能……。
同期声:摄影师就到这里。不一定,可能,也是放摄像头吧。放摄像头?要把人吊在那儿,那晚上就回不去了。不用从上面回,可以一直顺着下来嘛。下来?现在如果绳子够长……我们一直顺着下来就回去,如果从那边回去的话,可能时间就比较久。对对。
解说:为保障考察安全,胡东岳特意带齐了全套登山工具,可是,面对如此高大的峭壁,他仍感准备不足。
同期声:这有裂缝,很容易的。对,这儿还可以,好了,从那儿上,但是,过了这儿,这一段好像就难了,没有什么好的点,对,可能翻到那边,然后再往上去。
同期声:你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在这儿搭个脚手架,我原来想过在这儿搭,你想,在这一直搭上去,那太可怕了,而且,哪怕搭好了也不敢站在上边,会晃的。你可以把那个机器固定在那儿。晃啊,肯定,一刮风肯定会晃。对。你看它的底座只有这么宽一点,搭上去很危险的。
解说:最后,我们意识到,要想直接深入蝙蝠巢穴,唯一的办法或许是:每向上爬一小段,就用电转在岩壁上安装保护栓,然后,再向上爬,如此循环,肯定能上去。可是,那样的话,电钻的巨大噪音必将给蝙蝠造成致命干扰,是大家绝对不能容忍的。
蝙蝠•雨•搞笑诺贝尔
(张礼标 谭敏 主讲)
发布时间:2010-10-22
10月17日下午,国家动物博物馆大厅座无虚席,这是国家动物博物馆联合科学松鼠会推出的国家动物博物馆大讲堂——《蝙蝠•云雨•搞笑诺贝尔》。谭敏、张礼标等通过研究“犬蝠通过口交延长交配时间”这一命题,摘取了2010年度“搞笑诺贝尔生物学奖”。国家动物博物馆为让大家了解“搞笑诺贝尔奖”及该成果的意义,邀请获奖的这几位学者以及国家动物博物馆负责策划活动的张劲硕博士向观众娓娓道来。虽然气温骤降,仍然吸引了不少学生和动物兴趣爱好者前来参加,博物馆方面不停加座椅也无法完全满足听众需求,反映出广大群众渴望了解科普知识的高涨热情。200余位观众聆听了本次以访谈形式为主的科普讲座,随后很多观众都与现场嘉宾进行了对话交流,学习气氛十分浓烈。
获奖者张礼标博士在讲座中说到,自己到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刚开始的时候是打算观察果蝠类动物犬蝠(Cynopterus sphinx)的筑巢行为,偶然间发现了交配行为,然后才专门设计实验来研究犬蝠的交配行为。等到做完实验,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时发现,犬蝠在交配过程中口部辅助行为较常见。张礼标说,他们的论文首先发表在PLoS ONE杂志上。Ig诺贝尔奖评委会正是针对这一研究评奖。同时,张博士说到:“获奖之后,我们当然很开心,因为不管如何,这个奖的初衷也是让大家幽默、娱乐一下。不过,是否获奖,对我们的研究工作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因为我们目前仍然在继续做这方面的研究。”
搞笑诺贝尔奖(the Ig Nobel Prizes)是对诺贝尔奖的有趣模仿。其名称来自Ignoble和Nobel Prize的结合。主办方为科学幽默杂志(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AIR),评委中有些是真正的诺贝尔奖得主。“Ig诺贝尔奖”的获奖者大多是在严肃的科学杂志上正式发表论文的研究者。
国家动物博物馆大讲堂系列活动,将依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良好的科学环境,通过不定期开展嘉宾主题演讲活动,起到科普知识的广泛传播,推动爱护环境、保护动物事业全面发展的作用。(国家动物博物馆 陈迟)
图一:整个大厅座无虚席
图二:观众们听得十分投入
图三:访谈的形很轻松
走近科学《绝壁追踪》
首播时间 2011-12-13 中国大陆 集数 2
第1集 广西麻垌乡生活着中国最大的一个蝙蝠群落,它们居住在高达百米的岩壁半空。中科院动物所博士张礼标和一支科考队来到麻垌,他们想要揭开这个庞大蝙蝠群的神秘面纱。夜幕降临,密密麻麻的蝙蝠群突然不约而同从洞中飞出,犹如一股黑雾向天边飘去,这究竟是一种什么蝙蝠,它们为什么会生活在绝壁缝隙之中,要解开这些谜团,考察队必须尽可能接近这些神秘的蝙蝠。科考队希望能通过登山装备从半空中接近这群蝙蝠,近距离拍摄和观察它们在岩壁缝隙中的生活,但是高达150米的绝壁让队员们屡次遇险。等待了一个月后,重返这里的队员们发现,飞鼠岩的蝙蝠已经是一幅完全不同的景象,一个更加庞大的族群即将展开夜间猎食行动。
第2集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的大山里隐匿着一个神秘的崖壁,聚集着成千上万只蝙蝠,因此当地人称它为飞鼠岩,据说那里蝙蝠的数量多达一千多万只。中国科学院动物学博士张礼标带队来到飞鼠岩实地科考,希望通过对当地蝙蝠的研究,揭开蝙蝠适应环境的秘密。飞鼠岩的蝙蝠可以井然有序的大规模行动,而飞鼠岩优越的地势形成了蝙蝠躲避猛禽天敌的天然屏障。每年九月,飞鼠岩的蝙蝠会全部消失,张礼标认为这是由于飞鼠岩洞口大,冬季气温不稳定,蝙蝠们必须迁往温暖的地方冬眠越冬。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