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建举,男,1956年6月出生于湖南湘潭市,,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工学博士。 现为广西大学林学院木材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广西大学木材学国家精品课程、木材科学与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和广西自治区级木材学教学团队负责人,兼任国际木材保护研究会会员、中国木材保护研究会副会长和广西木材工业专业委员会主任,教育部林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78.3-1982.1 大学本科 中南林学院木材加工专业 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2.3-1985.1 硕士研究生 中南林学院木材学专业 获林学硕士学位。
1985.1-1987.7 助教 中南林学院。
1987.8-1993.10 讲师 中南林学院。
此间:1990.3-1990.7 英语培训 上海外国语学院。
1990.10-1991.10 出国进修 芬兰赫尔辛基工业大学。
1993.11-1995.7 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南林学院实验室室主任。
1995.8-2000.4 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林业部桉树研究中心木材研究室 主任。
此间:1996.9-1999.8 博士研究生 中国林科院木材科学与技术 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0.5-2000.12 广西大学林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
2000.12-2002.8 教授(研究生导师 广西大学林学院 院长助理(主管教学)。
2002.8-2003.8 教授(研究生导师)广西大学林学院 副院长(主持学院工作)。
2003.8-2008.8 教授(研究生导师) 广西大学林学院 院长。
2008.8-现在 广西大学林学院教授。
此间:2004.4-2005.4 博士后研究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
学术兼职:
1.国际木材保护研究会会员。
2.中国木材保护研究会副会长。
3.广西木材工业专业委员会主任。
4.教育部林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讲课程:
《木材学(双语)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林学专业英语》、《木材保护与改性工艺学》、《木材工业环境保护》和《木材美学 》等。
培养研究生情况:
作为研究生导师,已经培养研究生20多人,他们毕业后在北京、上海和长沙等地从事教学、科研与生产,成为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有的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
教学成果:
1.广西大学教改项目“木质材料学实验”独立设课课程建设,已结题,并在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林学专业使用4届,学生反映良好。
2.木材科学实验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研究与实践,(区“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桂教高教[2002]88号),已结题,应用效果显著,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合理。
3.广西大学教改项目“木材学双语教学”教材建设,已结题,已应用于2004、2005级林学专业、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堂教学,效果好。
4.广西大学实验教学改革项目“室内装饰与家具材料应用技术”,已结题。
5. “木材学网络课件建设”,广西大学第三批多媒体精品课件立项建设项目(A类),西大教字〔2007〕9号,2007~2009年。建设成果获得国家级大赛特等奖。
6. “木材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8-2012,主持。
7. “木材科学与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9-2012,主持。
8.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 广西教育厅,2011-2015。
教学成果:
1.负责广西大学木材科学工程专业建设,2008年获“木材科学与工程”国家特色专业,排名第1。
2.负责木材学网络课程建设,2008年获得教育部中央电教馆组织的第十二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特等奖,此是全国近三年来唯一的一个特等奖,是广西高校历史性突破。排名第1。
3.主持“木材科学与工程特色专业建设与研究”教学改革项目,2008年获得广西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1。
4.主持“围绕核心课程开展专业建设与实践”教学改革项目,2008年获得广西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1。
5.负责广西大学木材学课程建设,2007年获《木材学》国家精品课程,排名第1。
6.主持“木质材料学实验课程建设”,2006年获广西大学实验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排名第1。
7.参加“室内装饰和家具材料技术实验课程建设”,2006年获广西大学实验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排名第2。
8.广西大学2003—2005年度“三育人”先进个人。
研究方向:
木材科学与技术;木材美学。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自1985年1月大学本科毕业留校任教以来,先后参加或主持了国家科技攻关、国家“948”、国家“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和广西林业重大招标等项目研究。
1、木材美学图案装饰人造板生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2、速生桉层积材家具的造型和结构设计研究。
3、桉木单板重组装饰材非垂直力一次性热压技术研究。
4、毛竹深加工产品(工程及装饰新材料)关键技术研究。
5、改性粘土在热处理木材表面构建超疏水结构的新型装修材料研发。
6、轻质阻燃纤维板的开发与应用。
7、朗姆酒(RUM)陈酿用橡木桶生产工艺研究和产业化。
8、木制品检测标准差异分析与检测设备研发。
9、几种商用材高温热处理后理化性能变化研究。
10、主要速生人工林树种材性改良与深加工利用研究。
11、基于“荷花效应”的木材超疏水结构研究。
12、室内装饰与家具用阻燃中纤板研发与产业化。
13、速生人工林桉木层积材家具研发与产业化。
14、示范 木材剩余物缓/控释肥料壳体的肥料释放机理研究。
15、毛竹深加工产品(工程及装饰新材料和热解利用)关键技术应用示范。
16、竹材界面构建超疏水结构的新材料开发。
17、1988-1990,作为主要成员参加《湖南木材志》的研究与编著。
18、“醛糖酸内酯形成与水解反应动力学特性” 和“纸浆黑液中木聚糖利用”两课题研究,芬兰赫尔辛基工业大学木材化学实验室,1990-1991,参加。
19、“栽培措施对短周期工业材材性影响规律的研究”,国家八五攻关子专题,1992-1995,副主持。
20、“桉树纸浆材树种良种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负责其中材性部分,国家九五攻关专题,1996-2000,参加。
21、“人工林木材性质及生物形成与功能性改良机理的研究”,承担第一课题中第四专题,国家九五攀登计划项目,1998-2002,参加。
22、“蔗渣纤维增强轻质墙板中试生产”,广西区教育厅课题,2001-2003,主持。
23、“桉树实木加工利用技术研究”,广西林业厅课题,2001-2005,主持。
24、“广西乡土树种材性与高效利用研究”,广西自然基金项目,2001-2005,主持。
25、“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博士后研究”,2004-2005。
26、“木材蓝变色控制机理与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6-2008,主持。
27、“南非桉树新品种、材性及耐寒技术引进”,国家948项目。
28、“相思人工林材性及木材利用研究”,广西区林业厅,2002~2007,主持。
29、“竹材纤维复合结构建筑模板”,广西南宁亿方建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2005—2008,主持。
30、“纤维原料增白提高中纤板颜色效果”,广西高峰容洲人造板有限公司,2005-2008,主持。
31、“人工林材性改良与深加工利用技术研究”,广西林业招标项目,2009-2011,主持。
32、 “木材美学装饰人造板研发与产业化”,广西科技厅重大项目,2010-2012,主持。
科研成果: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和外观设计专利2项,参与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林业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级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和市级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发表研究论文100多篇,参加完成的研究专著《中国主要人工林树种木材性质》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主编出版的研究专著《木材美学引论》和《木材木材宏观构造美学》为该领域创始之作。主持建设的“木材学网络课程”获得国家级特等奖,主持完成的教研成果“木材科学与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获得广西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
1.1998年,科研成果“中国主要人工林木材性质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林业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主要完成人之一。
2.1999年,研究专著《中国主要人工林树种木材性质》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主要作者之一。
3.2004年,研究成果“桉树纸浆用材林树种良种选育与培育技术”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6。
4. 参加完成“耐寒桉树新品种引进及材性测试”,2003年获湛江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5.2008年,获得两项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一项国家发明专利。
6.2008年,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木材蓝变色控制机理与技术研究”。
7.2007年,副主编研究专著《木材鉴定图谱》,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受到同行好评。
8.2008年,主编研究专著《木材美学引论》,由广西科技出版社出版,属国内外首创。
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 | 发明人 | 申请人 | 来源数据库 | 申请日 | 公开日 | |
1 | 一种木质3D打印粉末的制备方法 | 高伟;覃卓凯;张嘉盛;杨玉田;罗建举;何拓 | 广西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5-12-31 | 2016-06-01 |
2 | 一种超疏水碳酸钙涂料助剂的制备方法、应用和使用方法 | 高伟;骆惠生;覃卓凯;骆艺丹;罗建举;李宏杰;甘永华;陆月月;何拓 | 南宁市富诚家私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5-06-09 | 2015-10-07 |
3 | 一种竹木材表面构建碳酸钙超疏水结构的方法 | 高伟;骆惠生;何拓;骆艺丹;罗建举;李宏杰;甘永华;廖学强;覃卓凯 | 南宁市富诚家私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5-06-05 | 2015-09-30 |
4 | 一种陶瓷地板 | 何拓;罗建举;张峰;周一宇;朱雪萍 | 广西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5-04-29 | 2015-09-16 |
5 | 利用硅藻土在木材表面构建超疏水结构的方法 | 高伟;甘永华;陆月月;廖学强;何拓;罗建举;覃卓凯 | 广西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5-06-05 | 2015-09-02 |
6 | 一种卡扣式组合陈列架 | 何拓;周一宇;张峰;潘俊霖;卢勇深;高伟;罗建举 | 广西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4-04-30 | 2014-09-03 |
7 | 一种卡扣式组合陈列架及其制造方法 | 何拓;周一宇;张峰;潘俊霖;卢勇深;高伟;罗建举 | 广西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4-04-30 | 2014-07-16 |
8 | 一种具有胶合与阻燃双重功能的化学剂及其制备方法 | 罗建举;葛浙东 | 广西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3-07-26 | 2013-12-11 |
9 | 一种可以任意伸缩和曲直摆放的陈列架 | 罗建举;马思远;何拓;覃卓凯;韩鹏 | 广西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3-04-10 | 2013-10-02 |
10 | 一种可以任意伸缩和曲直摆放的陈列架 | 罗建举;马思远;何拓;覃卓凯;韩鹏 | 广西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3-04-10 | 2013-06-26 |
11 | 一种木材细胞构造图案装饰人造板 | 罗建举 | 广西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2-04-12 | 2013-03-27 |
12 | 用天然植物染色木材的方法 | 孙静;罗建举;房文静;符韵林;苏初旺;李宁;骆强;罗运生 | 广西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2-08-23 | 2012-11-21 |
13 | 马尾松木材的防蓝变防霉的处理方法 | 刘媛;项东云;罗建举;陈健波;卢翠香;任世奇;周维;李昌荣;叶露 |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中国专利 | 2012-05-08 | 2012-09-19 |
14 | 单板条双向定向重组木板,专利号: ZL201020182923.0 | 李宁;唐贤明;罗建举 | 广西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0-05-07 | 2010-11-24 |
15 | 单板条双向定向重组木板及其制造方法 | 李宁;唐贤明;罗建举 | 广西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0-05-07 | 2010-09-15 |
16 | 布(二),ZL200730304567.9 | 罗建举;叶萍 | 广西大学 | 中国专利 | 2007-12-05 | 2008-12-24 |
17 | 布(一), ZL200730304566.4 | 罗建举;叶萍 | 广西大学 | 中国专利 | 2007-12-05 | 2008-12-24 |
18 | 木材胶粘剂在线控制多釜连续式生产方法,专利号:ZL200410060862.X | 甘卫星;罗建举;唐贤明;赖炼;苏初旺;李宁 | 广西大学 | 中国专利 | 2007-03-17 | 2008-09-10 |
19 | 木材或竹材显微构造印刷图案的制作方法,专利号:ZL200710051047.0 | 罗建举 | 广西大学 | 中国专利 | 2007-12-20 | 2008-06-25 |
20 | 一种木材特征防伪商标的制作方法,专利号: ZL96119171.6 | 罗建举 | 林业部桉树研究开发中心 | 中国专利 | 1996-10-18 | 1998-05-06 |
21 | 薄木编织的装饰卷材,专利号:ZL93233898.4 | 罗建举 | 罗建举 | 中国专利 | 1993-05-10 | 1994-11-02 |
22 | 木材变性方法 | 罗建举 | 中南林学院 | 中国专利 | 1992-05-30 | 1993-12-15 |
出版专著:
1.《木与人类文明》,罗建举主编,科学出版社,2015年6月。
2.《木材学实验教程》,徐峰,罗建举,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年8月。
3.《广西主要树种木材基础材性》,徐峰 罗建举 等著,广西科学技术出版,2013年7月。
4. 《木材宏观构造美学》,罗建举主编,科学出版社,2011年6月。
5. 《木材美学引论》,罗建举主编,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9月。
6. 《木材鉴定图谱》,罗建举副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7. 《木材检验理论与技术》,罗建举副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8. 《木材检验基础知识》,罗建举副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英文论文:
1. Effect of borate on uptake and efficacy of an anti-sapstain treatment,The 36th Annual Meeting of IRG/WP 24-28 April, 2005 (IRG/WP 05-30380).
2. Study on hyphal attack strategies of Trichoderma harzianum against sapstain fungi,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esearch and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Bio-based Materials,Dec. 2-4, 2005.
3. A Preliminary Study on Anatomical Structure of Acacia crassicarpa Bark. 2005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esearch and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Bio-based Materials.
4. Study on the Wood Anatomical Properties and their Variations of Mytilaria laosensis Plantation. 2005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esearch and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Bio-based Materials.
5. Fertilization effect on fiber dimensions of Eucalyptus urophylla.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Wood Anatomy:1995.10.
6. A study on the manufacture of water-resistant matched flooring from thinned wood of pine forest.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ast-growing Tree Species:1994.10.
7. Stabilities of 1,4- and 1,5-lactones and structure-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in their hydrolysis. The 1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arbohydrates:1992.7.
8. The Influence of Inbreeding Depression and Hybrid Superiority on Wood property and Tree Growth of Eucalypts, Forestry Study in China, 2002:4(2).
中文期刊论文
1 交趾黄檀及其相似树种木材构造的比较分析 优先出版 何拓; 罗建举 林业工程学报 2016/04
2 红酸枝木显微构造美学应用研究 何拓; 罗建举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6/04
3 20种红木类木材颜色和光泽度研究 优先出版 何拓; 罗建举 林业工程学报 2016/02
4 MUF胶黏剂制备轻质阻燃纤维板技术的初步探讨 黄精明; 韦淇峰; 林立省; 罗建举; 潘红日 中国人造板 2015/11
5 定向排列装饰板结构性能 李宁; 陶颖; 黄炳喜; 罗建举; 蒋汇川 木材加工机械 2015/04
6 木薯茎秆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优先出版 蒋汇川; 韦鹏练; 李宁; 罗建举 热带作物学报 2015/06
7 水浸时效对红锥锯材性能的影响 刁海林; 蔡道雄; 唐继新; 李开成; 罗建举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5/06
8 阔叶树材横切面构造的涨落谱分析 优先出版 龙涛; 罗建举; 孙建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5/06
9 水浸时效对红锥木材蠕变特性的影响 刁海林; 罗建举; 蔡道雄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5/02
10 单板条双向定向重组装饰板材研制 李宁; 陶颖; 唐贤明; 罗建举 林产工业 2015/02
11 粉状改性脲醛胶的胶合工艺及性能研究 秦理哲; 林兰英; 傅峰; 罗建举 林产工业 2014/06
12 柳杉实木胶合工艺及性能研究 秦理哲; 林兰英; 傅峰; 罗建举 木材工业 2014/06
13 马尾松木材防蓝变药剂实验室筛选试验 刘媛; 罗建举; 项东云; 陈健波; 符韵林 木材工业 2014/04
14 单板层积材侧面贴面装饰工艺研究 李宁; 陶颖; 孙静; 杨楠桂; 罗建举 中国人造板 2014/07
15 扫描电镜下降香黄檀木材构造的研究 优先出版 吕金阳; 罗建举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4/04
16 基于分形几何的木材超微构造美学图案设计与应用 优先出版 郑义海; 罗建举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14/02
17 毛白杨木材蒸汽热处理后的疏水性能分析 优先出版 高伟; 李镇; 罗建举 西北农业学报 2014/03
18 蒸汽热处理对杉木表面接触角的影响(英文) 高伟; 罗建举; 石世亨; 李荣册; 卢佩; 郭玺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4/01
19 木材胶合界面性能表征技术研究进展 秦理哲; 林兰英; 罗建举; 傅峰 世界林业研究 2013/05
20 西南桦木包装材料在热处理后的润湿性能研究 高伟; 罗建举; 李荣册; 石世亨; 郭玺; 卢佩 包装工程 2013/13
21 热处理对三种松木木材疏水性能的影响 高伟; 罗建举; 卢佩; 郭玺; 石世亨; 李荣册 湖北农业科学 2013/11
22 红锥锯材中试干燥工艺 刁海林; 白灵海; 唐贤明; 莫理; 唐继新; 罗建举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3/02
23 高温热处理速生桉木材的疏水性能研究 高伟; 罗建举; 王冠玉; 卢佩; 郭玺; 石世亨; 李荣册 南方农业学报 2013/04
24 蒸汽热处理对杉木表面接触角的影响 高伟; 罗建举; 石世亨; 李荣册; 卢佩; 郭玺 广东农业科学 2013/06
25 红锥木材蠕变特性研究 刁海林; 罗建举; 蔡道雄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3/02
26 有机膨胀型阻燃剂在桉树中纤板中的应用 葛浙东; 李宁; 罗建举 木材工业 2013/02
27 银杉木材构造美学价值 吕金阳; 覃卓凯; 舒辉; 韩鹏; 罗建举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3/01
28 甲醛捕捉剂在胶合板涂饰中的应用 高伟; 罗建举; 屈春意 林业科技开发 2013/01
29 速生桉木材高温热处理的物理力学性能研究 高伟; 罗建举; 李曲恩 南方农业学报 2013/01
30 香樟木材美学图案在主题酒店客房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韦晓丹; 罗建举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3/01
31 马尾松锯材干燥中试研究 白灵海; 刁海林; 唐贤明; 唐继新; 赖玉海; 罗建举 林业实用技术 2012/12
32 木材变色菌防治药剂的初步筛选 刘媛; 罗建举; 邓力; 陈健波; 任世奇 安徽农业科学 2012/34
33 米老排锯材干燥中试研究 刁海林; 唐继新; 唐贤明; 郑华庭; 白灵海; 罗建举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2/06
34 千亿元产业建设背景下的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综合改革探索 苏初旺; 罗建举; 李宁; 符韵林; 刁海林 教育教学论坛 2012/30
35 树木髓心构造及其美学应用 罗建举; 吕金阳 南方农业学报 2012/09
36 马占相思木材蠕变特性的研究 优先出版 刁海林; 罗建举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2/06
37 桉树单板化学着色研究 罗建举; 于颍欣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2/02
38 单板层积材的生产与应用现状分析 黄彬; 罗建举 绿色科技 2012/03
39 马尾松边材防蓝变的试验研究 刘媛; 项东云; 陈健波; 罗建举; 卢翠香 福建林业科技 2012/01
40 艺术设计中设计创意与手绘表达 吕金阳; 罗建举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2/02
41 木材美学在家具设计上的应用 刘齐梅; 罗建举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2/02
42 酚醛树脂桉木单板层积材生产工艺研究 李宁; 蒋汇川; 唐贤明; 罗建举 中国人造板 2012/02
43 红锥3向弹性常数研究 刁海林; 蔡道雄; 罗建举; 程仁春; 唐继新 中国农学通报 2012/04
44 马尾松干燥特性研究 刁海林; 白灵海; 罗建举; 余天华; 唐继新; 高伟 湖北农业科学 2012/03
45 米老排三向弹性常数研究 刁海林; 姜金英; 蔡道雄; 唐继新; 罗建举 中国农学通报 2012/01
46 17种植物醇提物体外抗松木蓝变菌活性的研究 李在留; 徐凡珍; 李福党; 邓洪金; 符韵林; 罗建举 广东农业科学 2011/22
47 米老排干燥特性研究 刁海林; 蔡道雄; 罗建举; 莫玉婵; 唐继新; 高伟 湖北农业科学 2011/21
48 巨尾桉干燥特性研究 刁海林; 陈健波; 罗建举; 朱定强; 卢翠香; 魏国余 中国农学通报 2011/28
49 米老排人工林木材机械加工性能研究 苏初旺; 袁全平; 熊经波; 罗建举 安徽农业科学 2011/31
50 桉木单板层积材生产工艺的优化 罗建举; 蒋汇川; 李宁; 唐贤明 林业科技开发 2011/04
51 响应面法在桉木LVL生产中的应用 蒋汇川; 李宁; 唐贤明; 罗建举 桉树科技 2011/01
52 木材蓝变生物控制菌康氏木霉胞外几丁质酶的纯化及特性 刘媛; 罗建举 广西林业科学 2011/01
53 轻质竹丝装饰板材制造技术 李权; 张惠敏; 罗建举 林业科技开发 2010/06
54 竹丝模压刨花板的工艺优化 李权; 唐贤明; 李宁; 项舟洋; 张惠敏; 罗建举 农村新技术 2010/20
55 薄型竹丝刨花板生产工艺初探 李宁; 蒋汇川; 李童; 罗建举 林产工业 2010/03
56 壮族传统装饰纹样对建筑空间设计的影响 吴延; 黄凯旗; 罗建举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0/04
57 树脂含量对相思树皮模压制品的影响 廖晓梅; 唐贤明; 罗建举; 廖立荣 广西林业科学 2010/01
58 21例明式家具造型的比例网络 黄凯旗; 罗建举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0/01
59 木薯粗根纤维形态、组织比量及化学成分分析 蒋汇川; 韦鹏练; 李宁; 罗建举 广西林业科学 2009/04
60 红树植物白骨壤木材解剖特性及其变异性研究 杨天平; 罗建举 广西林业科学 2009/04
61 竹丝模压刨花板的工艺优化研究 李权; 唐贤明; 李宁; 项舟洋; 张惠敏; 罗建举 广西林业科学 2009/01
62 竹丝模压刨花板生产工艺初探 梁敏; 黄加文; 李童; 陆启亮; 李权; 唐贤明; 李宁; 罗建举 林业科技 2008/06
63 展厅照明对红木家具视觉特性的影响 黄凯旗; 罗建举 林产工业 2008/05
64 特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苏初旺; 罗建举; 徐峰; 李宁; 彭琼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S2
65 广西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罗建举; 苏初旺; 徐峰 高教论坛 2008/04
66 开展木材美学研究 拓宽木材解剖学的应用 罗建举 中国林业教育 2008/04
67 深化“木材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课程带动专业建设 符韵林; 徐峰; 罗建举; 苏初旺; 乔梦吉; 李宁; 刁海林; 唐贤明; 牟继平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S1
68 海南香枝木与越南香枝木木材构造特征比较解剖研究 李桂兰; 徐峰; 罗建举; 李英健; 蓝方敏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2008/02
69 发挥网络作用,增进木材学教学效率 符韵林; 徐峰; 罗建举; 李宁; 乔梦吉; 苏初旺; 牟继平; 唐贤明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2008/S1
70 喷雾法提高中纤板表面白度的试验研究 王红芬; 罗建举 广东林业科技 2008/02
71 文莱苏丹龙辇复制品木构件及涂膜修复 徐峰; 李权; 黄凯旗; 罗建举; 李宁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8/01
72 人工林米老排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 梁善庆; 罗建举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7/05
73 木材学精品课程建设与木材学教学团队构建的实践体会 徐峰; 符韵林; 罗建举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S2
74 厚荚相思树皮解剖构造初探 郭东升; 罗建举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2007/02
75 木材蓝变色生物控制研究的现状 张雨; 徐峰; 罗建举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2007/S1
76 人工林米老排木材解剖性质及其变异性研究 梁善庆; 罗建举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7/03
77 《木质材料学实验》独立设课的教学实践 牟继平; 罗建举; 梁宏温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S1
78 我国木材胶粘剂的发展现状 甘卫星; 罗建举 国际木业 2006/12
79 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林科人才 黄寿先; 廖秋玲; 罗建举; 陈炮祥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S1
80 桉树人工林木材皱缩型特性研究-Ⅰ.基本密度和一些构造指标与收缩和皱缩性质的相关性(英文) 吴义强; 林和男; 刘元; 蔡英春; 杉森正敏; 罗建举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05/02
81 广西木材工业现状与对策 罗建举; 甘卫星; 万业靖 林产工业 2005/02
82 人工林米老排木材化学成分及其在树干高度上的变异 梁善庆; 罗建举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4/05
83 桉树纸浆材生长、材性指标近交退化和杂种优势分析(英文) 鲍甫成; 罗建举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2002/02
84 木材染色处理工艺参数对颜色坚牢度的影响 李宁; 罗建举; 牟继平; 郑 白; 温琳林 林产工业 2002/05
85 桉树纸浆材生长、材性指标近交退化和杂种优势分析 鲍甫成; 罗建举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03
86 尾叶桉×巨桉F1子代生长和材质性状遗传变异性研究 鲍甫成; 罗建举 林业科学 2002/03
87 巨桉无性系株内、株间解剖性质变异的研究 吴义强; 罗建举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0/03
88 巨桉无性系间生长性状、材性变异规律及优良无性系选择 吴义强; 罗建举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0/03
89 防火耐水型桉树复合板材生产工艺研究 罗建举; 彭彦; 罗建中 木材工业 2000/03
90 防火耐水型桉树复合板材的木片处理 彭彦; 罗建举 木材工业 2000/02
91 我国桉树人工林材性和加工利用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彭彦; 罗建举 桉树科技 1999/02
92 尾叶桉材性指标在株内、株间和无性系间的变异性研究 罗建举; 鲍甫成; 吴义强 桉树科技 1999/01
93 尾叶桉纸浆材化学成分等在树干高度上的变异 罗建举; 杨建林; 韦善华; 曹琳 中南林学院学报 1998/03
94 施肥处理对尾叶桉木材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罗建举; 曹琳; 杨建林; 韦善华 林业科学 1998/05
95 21世纪木材改性技术展望 罗建举; 曹琳; 杨建林; 韦善华 世界林业研究 1998/03
96 用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眼光看广东省桉树人工林生产 罗建举 桉树科技 1998/01
97 栽培措施对短周期工业材材性影响规律的研究 方文彬; 徐永吉; 罗建举 中南林学院学报 1997/04
98 木材蓝变色的防治处理技术 罗建举 木材工业 1996/05
99 火炬松速生材构造变异规律的研究 方文彬; 林云; 罗建举; 龙应忠; 童方平 中南林学院学报 1995/01
100 脲醛树脂改性木材的研究 罗建举; 向仕龙; 方文彬 木材工业 1993/02
101 针叶材管胞径壁与弦壁纤丝角的差异分析 方文彬; 罗建举 中南林学院学报 1992/01
102 木材材性与构造关系的研究 罗建举 中南林学院学报 1990/01
会议论文:
1 木薯粗根纤维形态、组织比量及化学成分的研究 蒋汇川; 韦鹏练; 李宁; 罗建举 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1 木材及生物质资源高效增值利用与木材安全 中国会议 2009-11-07
2 木材美学原理与技术研究 罗建举; 叶萍; 罗帆 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1 木材及生物质资源高效增值利用与木材安全 中国会议 2009-11-07
3 红树植物白骨壤木材解剖特性及其变异性研究 杨天平; 罗建举 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1 木材及生物质资源高效增值利用与木材安全 中国会议 2009-11-07
4 檀香紫檀木材构造特点及其美学价值的研究 梁敏; 罗帆; 罗建举 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1 木材及生物质资源高效增值利用与木材安全 中国会议 2009-11-07
教学类奖励:
1. 2009,获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
2. 2007,获国家精品课程,第1名。
3. 2008,获国家特色专业,第1名。
4. 2008,获第十二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特等奖,第1名。
5. 2009,获广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6. 2009,获广西自治区“优秀教师”并记二等功。
7. 2009,获广西高校自治区级教学团队,第1名。
8. 2009,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第1名。
9. 2008,获中国教育工作者协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第1名。
10. 2007,获广西高校教学软件大赛一等奖,第1名。
11. 2009,获广西高校教育技术应用大赛一等奖,第2名。
12. 2003,获广西高校教学软件大赛三等奖,第2名。
13. 2008,获得广西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第1名。
14. 2006,获广西大学实验教学成果二等奖,第1名。
15. 2006,获广西大学实验教学成果一等奖,第2名。
16. 2008,获广西大学实验教学成果二等奖,第2名。
17. 2009,获广西大学“师德标兵”。
18. 2009,获广西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
19. 2007、2010,指导本科毕业论文获优秀论文奖。
科研类奖励:
1. 1999,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完成人。
2. 1999,研究专著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主要作者。
3. 2004,科研成果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第6名。
4. 2003,科研成果获湛江市科学技术二等奖,第7名。
5. 2009,全国林业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第1名。
其他奖励:
1. 2007,获“助残、扶贫、助学、济困、献爱心捐款活动”先进个人。
2. 2007,获九三学社(广西区委会)优秀社员。
3. 2010,获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优秀社员。
4. 2010,获广西自治区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学术交流:
1 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1 木材及生物质资源高效增值利用与木材安全 中国会议 2009-11-07
2 中国林学会木材科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暨“生物质材料科学研究与高效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5年12月。
3 桉树在亚洲国际学术会议,2003-04-10
木材美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和开发木材美学属性的学科,它所研发出来的产品,可供人们欣赏和享受木材美学属性,故称为木材美学产品。木材美学产品可以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画作类、布艺类、陶艺类和家居类,••••••
一、 木美画作
木美画作:完全由木材美学元素所构成,作品中人为影响仅限于对木美元素的认识、发掘、取舍和调色处理。
· 原始松林
该作品源于广西南宁金丝楠木博物馆中一张顶箱柜(1)的柜门面板上的一幅图像(2),这里作者仅对原图进行了水墨化处理。
· 雪岭苍松
这幅作品出于一件金丝楠木制品上的天然图像(右图),这里作者仅对原图作了局部取舍和水墨化处理。
· 火狐献艺
该作品来源于在广州中山大学校园的桉树树干上拍摄的一幅图像(右图),这里作者仅对原图作了局部取舍和配色处理。
· 狗熊憨态•偶露狰狞
这里两幅作品同出于一件黄花梨木器上的天然图像(右图),其构型和颜色都是由树木天然生长而成,这里作者只是对原图作了些取舍处理。
· 花山壁画•民俗乐礼
这两幅作品同出于在广西大学校园的桉树树干上拍摄的一幅图像。前者只是对原图做了配色处理,后者是对原图进行分形而得。
· 木刻天书
这里两幅作品出于在四川九寨沟原始森林中一棵倒地朽木上拍摄的两幅图像,它们系大自然神来之笔的书法作品,故称天书。
· 树影婆娑
这幅作品出于白兰木材横切面在显微镜底下的一幅显微构造图像(右图),这里作者只是对原图作了必要的色彩处理。
· 烈焰火山
该作品源于油丹木材径切面在电子显微镜底下的一幅超微构造图像(右图),展示部位为木材导管与木射线相交区域的纹孔结构。这里作者只是对原图作了必要色彩处理。
二、木美布艺
木美布艺:以木材美学元素为主来进行布面美饰的布料称为木材美学布料,用这种木材美学布料制作的布料制品即为木材美学布艺产品。
· 木美领带
这款领带布料为100%桑蚕丝,其布面图案来自山龙眼木材横切面在光学显微镜底下的拍摄的图像(右图)。美饰图案中的美学元素全部由来源于山龙眼木材组织和细胞。
· 木美丝巾
这一款丝巾布料为100%桑蚕丝,其美饰图案由黄金榕树皮横切面在显微镜底下的图像,经过一系列分形处理而得。美饰图案中的美学元素全部由出于黄金榕树皮组织和细胞。
· 木美长裙
这款长裙的布料为丝绵,其美饰图案来自黄花梨木材导管内壁纹孔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图像(左图)。
· 木美旗袍
这款旗袍布料为真丝,其美饰图案来源于银杉木材管胞内壁的螺纹加厚和纹孔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图像(左图)。
· 木美男衫
这款衬衫布料为100%棉料,其美饰图案来源于鸡翅木的宏观木纹图像(右图)。布料上的图纹与原图完全相同,作者只是进行了必要的配色处理。
一个专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到目前已建设成为自治区优质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只花了不到十年时间,令人瞩目。
这个在业内声誉鹊起的优质专业,就是广西大学林学院的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该专业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整个专业团队的力量,更是倾注了学科带头人——广西大学林学院院长,2009年全国模范教师罗建举教授十年来的心血和努力。
重办伊始
2000年4月,罗建举教授从广东调入广西大学,作为专业建设负责人,上任伊始他面临的第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重办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
上世纪50年代末,广西林学院(广西大学林学院前身)曾创办过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但在六十年代以后长期停办。1998年水灾后,国家禁止砍伐天然林,这给广西人工林业、木材工业一个极好的发展机会。至本世纪初,广西人工林业和木材工业发展迅猛,人工林面积居全国第一位,木材生产量居全国第一位,木材工业规模也在全国名列前茅。林业和木材工业的大规模发展需要大量的高技术人才,于是,重办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呼声越来越高,已成大势所趋。
然而,重办一个专业谈何容易!在当时人才队伍不齐、教材教具缺乏、教学实习基地全无、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等都要重新编写的条件下,罗建举教授克服重重了困难,团结带领教研室全体老师积极工作,常常夜以继日地进行实验条件改造,挑灯熬夜起草教学文件,加班加点编写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以保证专业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但重办之初,问题和困难总是接踵而来。一次,木材保护和改性处理课程的教学实验环节需要一个实验设备——真空高压木材处理系统。当时学院没有这个设备,社会上也无现成的可以购买。罗建举教授利用暑假时间,只身来到柳州压力容器厂,与工厂师傅一起设计、制造,直到设备做好运回学校,光来来回回就跑了5、6次柳州,保证学生开学后的实验课程能够正常开展。
又一次,该专业2000级学生暑期开学后将安排有木材科学与技术专业英语课程,但当时课程教材脱销,也找不到其他教材代用。于是,罗建举教授利用暑假休息时间,翻译、编写,一个假期过去了,最终按时、按质、按量赶印出了所需的教材。
回忆重办之初走过的路,罗建举教授非常谦虚,把功劳归功于大家的努力。他说:“专业重办之初是相当艰辛的,但好在有整个专业团队的齐心协力,我们才得以克服一个个难关,顺利走到今天。”
渐入佳境
2004年,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第一届40余名毕业生顺利毕业了,当时就业率达95%以上,毕业生还得到了社会及用人单位的好评,这是该专业重办以来受到的一次重要肯定,木材人大受鼓舞,个个信心百倍,斗志昂扬,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发展也开始步入正轨,渐入佳境。
作为学科带头人,罗建举教授深知,要搞好专业建设,首先必须要有正确的建设目标和清晰的建设思路。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他和其专业团队结合广西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确立了把本专业建设成为林产工业的创新人才培养与创新技术研发基地的目标,并从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强化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完善实验教学条件、提高科研水平等方面积极开展专业建设工作。
他认为,要搞好专业建设,人才队伍是关键。于是在全院实行了一系列的培养措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度、进修制度、下工厂或实验室锻炼制度、担任主讲教师前的试讲考核制度、科学研究和学术会议达标制度等。他还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兼职,吸纳企业领导参与专业建设指导。
他潜心抓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自己也积极申报和承担教改研究项目:先后承担了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木材科学实验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研究与实践”、广西大学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木质材料科学实验课程建设”、“木材学双语教学教材建设”、 “木材学精品课程建设”、 “木材科学与工程特色专业建设”和 “木材学网络课程建设”。在他的带动下,整个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团队进行教学改革与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积极广泛地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不断促进本学科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他还带领专业团队的其他老师,积极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项目的研究任务,包括国家科技攻关课题“桉树纸浆用材树种良种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国家攀登计划项目“人工林木材性质及生物形成与功能性改良机理研究”、国家948项目“南非桉树新品种、材性及耐寒技术引进”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木材蓝变色生物控制机理与技术研究”等项目。
在工作中,他常常以身作则,不畏艰辛。一次,罗建举教授到广东湛江雷洲林业局采集桉树试材,选好标准样木回林场场部吃午饭时,得知第二天将有台风到来,为不让台风破坏选定的试验样木,他和课题组的同志顾不得吃饭,立即进山采伐样木,希望赶在台风来临前完成采伐任务。然而,台风比预报时间提前到来了,当天下午,狂风大作,暴雨倾盆。罗建举教授带领课题组成员和林场工人,冒着狂风暴雨抢伐试验样木,终于保住了研究试材。
经过近十年的建设,现在的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与重办之初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他们拥有一支包括2名教授、7名副教授、3名博士,学术水平较高、结构比较合理、富于团结协作、积极开拓创新的教学团队;拥有1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认证的林产品质量检测实验室;建立有8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还有充足的馆藏图书资源和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
在木材人心无旁逸专注专业建设的同时,收获和荣誉也悄然而至:
2005年,该专业获得木材科学与技术科学硕士点。
2006年,该专业获得林业工程专业硕士点,其核心课程“木材学”获得自治区精品课程。
2007年,该专业获得自治区优质专业,“木材学”获得国家精品课程。
2008 年,该专业获得国家特色专业,“林业科学与工程” 专业实验室获广西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该专业的“木材学网络课程”获得教育部中央电教馆组织的第十二届全国教育软件大奖赛特等奖,这是该赛事全国近三年来所授予的唯一特等奖。
再续辉煌
看到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近年来接连不断获得的荣誉,很多人都认为这是“马太”效应,但他们看不到,这其中凝聚了木材人多少的心血和努力!
在成绩和荣誉面前,木材人并没有止步不前,他们向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奋勇前进。
罗建举教授说,目前制约专业发展的一个瓶颈是缺乏一个校内实习基地。学校已经把邕武校区后山的200多亩山地划给他们作为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用地,但苦于资金缺乏,迟迟未能付诸实施。他希望能够跟企业合作,建立一个校企合作的实习工厂,不但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教学实习需求,更能打造一个真正产学研结合的平台。
他们还有很多梦想:成为国家级的教学团队、获得博士点……为此,他们在继续努力、奋力拼搏,因为他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定能够创造更大的辉煌。(邓微微)
罗建举教授简介:
罗建举,工学博士,广西林学院院长。现任“木材学”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木材科学与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建设负责人;兼任国际木材保护研究会会员,中国木材保护研究会副会长,广西林学会副理事长和木材工业专业委员会主任。获得1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和两项外观设计专利;参与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林业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发表研究论文60 多篇。
来源:广西大学新闻住信息中心
笔者今年暑假过得十分有充实而有意义,除了到外地旅游之外,还有幸采访到了广西大学林学院院长,我校77级校友罗建举先生。
罗建举先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学者——无论从他丰硕学术成果上看,还是他自然散发出来的儒雅气质和丰富的人生阅历,的确让笔者敬佩。他是工学博士,留学芬兰赫尔辛基工业大学,在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参加国家“八五”科技攻关、国家“九五”科技攻关、国家948项目和国家攀登计划等重大林业科技项目的研究,获得1项国家发明专利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但是和他接触以后就知道,他丝毫没有成功人士的架子。富有磁性的声音,爽朗的笑声,风趣幽默的谈吐和平易近人的态度,让人感觉到他是一个热爱生活而富有亲和力的人,也使笔者少了几分忐忑。采访过程中,他如数家珍般和我聊起了中学时代、大学时代和工作的经历,谈起了对学习的认识、对专业的热爱、对事业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悟等等,最令笔者感动的是流露在言语间对母校那份一直难以割舍的情怀……
罗建举,1956年出生在人们敬仰的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故乡——湖南湘潭。小时候,他就听过很多关于毛泽东爱国求学、坚持真理、不畏艰难的故事,小小年纪的他就知道读书能做大事,读书能改变人命运的道理。所以,小学、中学他是一直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深得老师的喜爱。不幸的是,高中毕业文革还没有结束,不能象现在一样顺利的参加高考,只能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来自农村的他只有回家务农。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中学时代非常喜欢罗建举先生的一个老师得知这个消息后,步行20多里路来到他家,希望他参加高考。老师的心血没有白费,他以优异的成绩被中南林学院录取,成为中南林学院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本科生中的一员。
上了大学的罗建举,对于知识的渴望,让他身边的所有人都为之感叹。他一有空就往图书馆里钻,广泛的阅览各方面的书籍,每个星期都会抽一部分时间对一周的知识进行总结,长此以往……他风趣地说,当时获取知识的途径太少了,所以只能“死读书”。这是他的谦虚之言,而笔者的理解,认为他说的是“书是死的”,但人是活的。作为一个能从书中找到乐趣、发现真理的人,必然先要“死读书”尔后才能活用书,把书中的知识理解透了,才能指导实践,实现新的飞跃。他确实是一个“死读书”,却能“活用书”的人。本科四年,成绩优良,素质过硬,能力超群,毕业后就录取为本校木材学专业的硕士,成为我国著名木材学大师刘松龄教授的学子。当谈起刘教授时,罗建举格外兴奋。罗建举说刘教授不但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而且为人和蔼可亲,特别他那种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使人终生难忘。刘教授无论是在学术上的倾囊相授还是待学生如亲人般的真挚情感,都深深地影响着罗建举。除此以外,记忆中还有那条件艰苦但风景秀丽的校园,平易近人、治校有方的学校领导,循循善诱、谆谆教导的老师们,还有那的同甘共苦、互帮互助的同窗校友。这一切,他都将永远铭记。从学校学到的知识奠定了他事业的基础,而中南林人的人格魅力则影响着他对事业的选择。
研究生毕业后,罗建举选择了留校任教。10年,在人生长河中,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对有为者来说,10年时间是长的,它能使人从创业、发展,直至成功;对无为者来说,10年很短暂,那是因为它使人天天依旧,月月如故,一事无成。罗建举先生在中南林大任教的10年,完成了从一个学生到大学教师的转变,找到人生与事业的坐标。执教期间,罗建举备课、讲学、科研,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木材专业方面的优秀人才,成为学校当时不多的青年专家之一。
正当事业有成,对教育事业产生深厚感情之时,由于家人身体无法适应湖南冬天阴冷潮湿的气候,使得他不得不离开生他养他的故乡和教育培养他成就他事业的母校。1995年,罗建举南下广东,这里是当时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同时也是人才济济的地方。他通过多方寻觅,最终在广东省湛江市国家林业局桉树中心安下身来,从事人工林木性质研究工作。在湛江工作的5年时间里,他获得多项重大科研成果:1999年主要参加完成的“中国主要人工林木材性质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同年,主要参加完成的研究专著《中国主要人工林树种木材性质》获国家图书奖。2000年获得“木材结构特征防伪商标”的国家发明专利……并且获得了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的木材科学与技术博士。
“人生就像一次远航,偏离了航向就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地”。罗建举的人生与事业目的地,好象就是教育领域。攻读博士后,他回到了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中心,希望能为我国桉树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但由于当时“国家南方林木种苗基地”在湛江建立,桉树中心的工作重心将转向于林木育苗。在这种背景下,他离开了桉树中心。2000年,他来到广西大学,继续从事着他所钟爱的教育事业。只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他从一名教师,成为我国林学领域的知名教授和广西大学林学院院长,并主持多项国家重大科研计划的研究,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
笔者通过采访罗建举,深感“木材”这个词对于他意味着什么,他为什么对“木材”如此这般钟爱。这是因为他对“木材”在人类社会和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有深刻的认识,用他的话来说,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与之息息相关,我们不能“怠慢”它,这也许就是他一生与木材结下不解之缘的理由吧。他凭借着那般钟爱,那股钻劲,努力探索着,不懈研究着,并最终有所成就。但笔者百思不得解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他能从这样看似平凡的事业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他一句“只有专心地做一件事情,才有可能把这件事情做好”的话语,便疑惑全悉。
当笔者称他为木材学方面的专家时,他又谦虚地说“我谈不上什么专家,就是比较感兴趣罢了”。是啊,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基石,探索是事业成功的阶梯,笔者这样回答他,他听后也仅是“呵呵”而笑。采访中,他还反复强调一句话:“我其实不算成功人士。”他的谦虚可见一斑。试想,如果没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和行政管理才能,又怎么能在全国重点高等学府里担任院长之职呢。正是这种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作风成为他事业成功的一个秘诀。
事业上的成功,没有冲淡他对中南林的那分情感。“既然不能在中南林工作,就常回去看看吧…”他经常这样安慰着自己。最近一次返校是在今年春节的时候,他一个劲的跟笔者感叹母校的变化有多么的大,有多么的好,那种欣喜与欣慰之情溢于言表,同时溢出来的,还有那浓的化不开的中南林的情怀……
他愿笔者为正在就读中南林的学弟学妹们带去问候,并告诉我们“成功虽不容易,但也并不困难,你们要充分利用现在丰富的资源,扎实走好每一步才是最实在的,同时要善于把握机遇,有没有必胜的信念和坚持下去的决心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短短的几句朴实的话语,却饱含着对我们的深深的关怀和殷切的希望,我也永远地祝福罗建举先生明天事业更美好,中南林希望您常回家看看……
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校友会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