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仕平, 霍仕平,男,汉族,重庆市云阳人,1962年1月出生,九三社员,大学学历,学士学位,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重庆市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带头人” 。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78年考入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
1982年分配到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
学术兼职及社会任职:
1、重庆市第三届人大代表。
2、重庆市万州区政协常委。
3、重庆市遗传学会常务理事。
4、重庆市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专委会委员。
5、重庆市第二届政协委员。
6、《杂粮作物》编辑委员会委员。
7、重庆市评审委玉米专委会副主任。
8、万州区人民政府科技顾问团顾问。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玉米遗传育种研究。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先后主持完成了部、省、市“九五”、“十五”、“十一五”玉米育种攻关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多项。
1、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饲草玉米新品种选育与种子生产技术研究”。
2、重庆市玉米良种创新项目:“简化高效杂交玉米新品种培育”。
3、国家科技部、农业部下达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三峡库区纯白高淀粉玉米试验示范”。
4、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玉米抗旱性鉴定方法与抗旱种植材料筛选研究”。
5、四川省“七五”、“八五”和重庆市“九五”、“十五”攻关项目:“玉米杂交组合选育”、“高产、优质、多抗杂交玉米新品种选育”。
科研成果:
先后主持完成了部、省、市“九五”、“十五”、“十一五”玉米育种攻关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多项。主研选育并审定了“南字系列”、“万单系列”、“科恩系列”、“三峡玉系列”等30余个优良玉米新品种,在重庆及西南地区已累计推广1亿多亩,创经济社会效益30多亿元。 获得重庆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译文20多篇。
1、选育并审定了“南字系列”、“万单系列”、“科恩系列”、“三峡玉系列”“南七单交”、“五黄单交”、“万单11、12、13、14”等26个优良玉米新品种。
2、“玉米新品种万单11号的选育和应用推广”2001年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
3、“玉米自交系75—1的选育及其改良利用研究”1999年获万州区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2000年获重庆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
4、“高配合力玉米自交南21—3的选育与应用研究”1997年分别获万州区、重庆市区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三)各一项。
5、“玉米新品种南七单交的选育与应用”1991年获万州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993年获四川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五)。
6、“玉米不同生态区杂交种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1992年获四川省农牧厅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
7、“万单11、13号”获农业部“九五”农作物新品种后补助二等奖。
8、“南七单交”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9、高配合力高产抗病玉米自交系286-4选育 霍仕平; 晏庆九; 张兴端; 许明陆; 张健; 杨华; 向振凡; 余志江; 彭方明; 熊文霞 【科技成果】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 2004-01-01
10、水稻、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袁德胜; 郭凤; 霍仕平; 李贤勇; 王培华; 陈松柏; 宋敏; 张兴端; 胡晓; 张晓春; 刘丽 【科技成果】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重庆市作物研究所;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 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2007-01-29
11、高产优质多抗杂交玉米新品产选育及育种材料的创新与改良 霍仕平; 杨华; 蔡一林; 张兴端; 张胜恒; 晏庆九; 陈文俊; 张健; 蔡治荣; 余志江; 王久光; 邱正高; 孙海燕; 柯剑宏; 祁志云; 徐红智; 王国强; 向振凡; 张芳魁; 易红华 【科技成果】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西南大学 2007-01-10
12、纯白高淀粉玉米新品种万单14选育与应用 霍仕平; 张兴端; 晏庆九; 许明陆; 张健; 鲜红; 余志江; 向振凡; 谭家刚; 张芳魁; 王永娟 【科技成果】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 2001-11-26
专利名称 | 发明人 | 申请人 | 来源数据 | 申请日 | 公开日 | |
1 | 一种杂粮汤圆粉 | 霍仕平;余志江;张健;张兴端;冯云超;晏庆九;向振凡;张芳魁 |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 中国专利 | 2015-05-14 | 2015-07-22 |
2 | 一种人工模拟作物生长荫湿环境的新方法 | 霍仕平;晏庆九;张芳魁;余志江;张健;张兴端;向振凡;冯云超 |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 中国专利 | 2013-04-24 | 2014-10-29 |
3 | 包装箱 | 张芳魁;霍仕平;余志江;张兴端;张健;晏庆九;向振凡;冯云超 |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 中国专利 | 2014-03-03 | 2014-08-13 |
4 | 一种玉米种子包衣的新方法 | 霍仕平;冯云超;张兴端;余志江;张健;向振凡;晏庆九;张芳魁 |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 中国专利 | 2012-11-03 | 2014-05-21 |
5 | 大刍草导入玉米栽培种创制普通玉米自交系的方法 | 霍仕平;张兴端;向振凡;张健;晏庆九;余志江;张芳魁 |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 中国专利 | 2010-12-02 | 2012-06-06 |
6 | 玉米一个标记性状——紫色中脉的固定方法 | 霍仕平;张兴端;向振凡;晏庆九;张健;张芳魁;余志江 |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 中国专利 | 2010-05-28 | 2011-05-25 |
发表论文:
1 不同密度及施肥措施对玉米新品种三峡玉9号产量的影响 张健; 冯云超; 余志江; 张兴端; 霍仕平; 晏庆九; 向振凡; 张芳魁 中国种业 2016/01
2 37个玉米新品种(组合)耐旱性评价 张兴端; 向振凡; 霍仕平; 张健; 杨洪霞; 冯云超; 余志江; 晏庆九; 张芳魁 中国农学通报 2015/30
3 玉米叶片紫色中脉性状的遗传 张芳魁; 霍仕平; 张兴端; 晏庆九; 向振凡; 张健; 余志江; 冯云超 中国农学通报 2015/03
4 37个玉米品种耐低氮能力潜势分析 冯云超; 余志江; 霍仕平; 张兴端; 张健; 晏庆九; 向振凡; 张芳魁 华北农学报 2014/S1
5 荫湿环境对玉米籽粒产量及其组成性状的影响 霍仕平; 张芳魁; 晏庆九; 向振凡; 冯云超; 张兴端; 张健; 余志江 中国农学通报 2014/36
6 高分子聚合物包膜剂量对不同含水量玉米种子发芽的影响研究 向振凡; 霍仕平; 张兴端; 张健; 宴庆九; 余志江; 张芳魁; 冯云超 中国种业 2014/09
7 新形势下农作物种业科企合作模式的思考 张健; 霍仕平; 张兴端; 晏庆九; 余志江; 向振凡; 张芳魁; 冯云超 种子 2014/08
8 玉米种子增铁、锰、钼包衣对幼苗生长影响 张健; 冯云超; 余志江; 霍仕平; 张兴端; 晏庆九; 向振凡; 张芳魁 中国农学通报 2014/24
9 现代种业科企合作模式探索实践与成效——以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为例 张兴端; 霍仕平; 袁天泽; 张健; 余志江 农业科技管理 2014/03
10 荫湿环境对玉米穗位叶面积及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霍仕平; 晏庆久; 张芳魁; 向振凡; 冯云超; 张兴端; 张健; 余志江 玉米科学 2014/03
11 玉米选系过程中GCA测定方法探析 霍仕平; 张兴端; 向振凡; 晏庆九; 张芳魁; 张健; 余志江; 冯云超 玉米科学 2014/02
12 种植密度和施氮对玉米×墨西哥大刍草杂种饲草产量与饲用价值的影响 冯云超; 余志江; 霍仕平; 张兴端; 张健; 晏庆九; 向振凡; 张芳魁; 邹永翠 华北农学报 2013/S1
13 阴湿环境对玉米杂交种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 晏庆九; 霍仕平; 张芳魁; 张兴端; 张健; 向振凡; 余志江; 冯云超 应用生态学报 2013/12
14 人工模拟阴湿环境对玉米自交系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 优先出版 晏庆九; 霍仕平; 张芳魁; 张兴端; 张健; 向振凡; 余志江; 冯云超 作物学报 2013/12
15 国审玉米品种三峡玉3号高产栽培数学模型 张健; 冯云超; 余志江; 霍仕平; 张兴端; 晏庆九; 向振凡; 张芳魁 江苏农业科学 2013/07
16 玉米耐荫湿研究现状与思路 霍仕平; 晏庆九; 张兴端; 张芳魁; 张健; 向振凡; 余志江; 冯云超 农业工程 2013/03
17 农业科研档案管理的实践与思考——以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科研档案管理为例 霍仕平; 廖淑梅; 刘文惠; 陶小洁 农业工程 2013/02
18 玉米新品种三峡玉3号高产制种模式研究 张兴端; 霍仕平; 张健; 余志江; 冉世明; 曾旭辉; 晏庆九; 向振凡; 张芳魁; 冯云超 中国种业 2013/02
19 三峡库区玉米地方品种配合力分析 冯云超; 余志江; 霍仕平; 张兴端; 张健; 晏庆九; 向振凡; 张芳魁; 邹永翠; 蔡明鸿 中国农学通报 2012/36
20 杂交授粉方式对玉米与大刍草远缘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余志江; 冯云超; 霍仕平; 张兴端; 张健; 晏庆九; 向振凡; 张芳魁; 邹永翠 中国农学通报 2012/30
21 玉米×墨西哥大刍草杂种饲草产量及其构成性状对密度和氮肥的响应 冯云超; 余志江; 霍仕平; 张兴端; 张健; 晏庆九; 向振凡; 张芳魁; 邹永翠 草业科学 2012/10
22 种子成熟度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优先出版 张健; 霍仕平; 冯云超; 张兴端; 晏庆九; 张芳魁; 余志江; 向振凡; 陈克富; 邹永翠 作物杂志 2012/05
23 玉米梯度热带种质群体主要经济性状配合力分析 张兴端; 霍仕平; 向振凡; 张健; 晏庆九; 余志江; 张芳魁; 冯云超; 陈克富 江苏农业科学 2012/09
24 短日照对墨西哥大刍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优先出版 余志江; 冯云超; 霍仕平; 张兴端; 张健; 晏庆九; 向振凡; 张芳魁; 邹永翠 作物杂志 2012/04
25 玉米种子成熟度对F_1代单株子粒产量的影响研究 余志江; 霍仕平; 张键; 张兴端; 晏庆九; 向振凡; 张芳魁; 邹永翠 玉米科学 2011/06
26 玉米梯度热带种质群体主要经济性状杂种优势研究 张兴端; 霍仕平; 向振凡; 张健; 余志江; 晏庆九; 张芳魁; 冯云超 中国农学通报 2011/27
27 重庆市玉米杂交育种的思考 霍仕平; 张兴端; 向振凡; 张健; 晏庆九; 余志江; 张芳魁 作物杂志 2011/01
28 三峡库区玉米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与发展对策 霍仕平; 张健; 余志江; 张兴端; 晏庆九; 向振凡; 张芳魁 农业科技通讯 2010/12
29 玉米果穗结实异常的主要成因与防治对策 霍仕平; 张兴端; 向振凡; 张健; 晏庆九; 余志江; 张芳魁 作物杂志 2010/06
30 应用高稳系数法综合评价玉米区试品种的高产稳定性 张健; 张兴端; 霍仕平; 晏庆九; 向振凡; 张芳魁; 余志江 现代农业科技 2010/22
31 墨西哥牧草导入普通玉米后对植株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张兴端; 霍仕平; 余志江; 向振凡; 张健; 晏庆九; 张芳魁 安徽农业科学 2010/22
32 玉米梯度热带群体株高和穗高遗传变异研究 张兴端; 张健; 霍仕平; 向振凡; 晏庆九; 余志江; 张芳魁 中国农学通报 2010/14
33 重庆市直辖后普通玉米杂交种籽粒产量及相关性状的育种进展 霍仕平; 张兴端; 向振凡; 张健; 晏庆九; 余志江; 张芳魁 中国农学通报 2010/12
34 玉米杂交种子充实期子粒增重规律研究 张芳魁; 张健; 霍仕平; 张兴端; 向振凡; 晏庆九; 余志江; 谭家刚; 马秀云 玉米科学 2010/02
35 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三峡玉1号优化制种技术研究 张兴端; 霍仕平; 张健; 向振凡; 晏庆九; 余志江; 张芳魁 现代农业科技 2009/21
36 CIMMYT牧草与普通玉米杂交后植物学形态变异研究 张兴端; 霍仕平; 向振凡; 张健; 晏庆九; 余志江; 张芳魁; 何平; 秦世明 中国农学通报 2009/16
37 玉米穗轴紫色素的吸附和解析特性研究 张兴端; 霍仕平; 向振凡; 张芳魁; 晏庆九; 张健; 余志江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9/04
38 欧洲玉米种质BC8241Ht衍生系的SRAP多态性与亲缘关系分析 晏庆九; 霍仕平; 张兴端; 张正圣; 向振凡; 张芳魁; 张健; 余志江; 刘大军; 郑凤敏; 王永娟 玉米科学 2008/05
39 玉米自交系间遗传距离与杂种一代产量关系分析 许明陆; 潘光堂; 霍仕平; 余鸿燕; 孙学映 南方农业 2008/03
40 浅谈农业科研单位在农业科普工作中的作用 陶小洁; 霍仕平; 许明陆 农业科技管理 2008/02
41 西南玉米地方种质衍生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向振凡; 霍仕平; 张兴端; 张健; 晏庆九; 余志江; 张芳魁; 彭方明; 王文娟 玉米科学 2008/01
42 几种遗传聚类方法对玉米自交系遗传差异性的比较分析 许明陆; 潘光堂; 霍仕平; 余鸿燕; 孙学映 南方农业 2007/05
43 欧洲玉米种质BC8241Ht衍生系及其杂交种的系谱分析 霍仕平; 晏庆九; 张兴端; 余志江; 张健; 向振凡; 张芳魁; 陈克富 玉米科学 2007/04
44 玉米茎秆质量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分析 向振凡; 霍仕平; 张兴端; 晏庆九; 张健; 张芳魁; 余志江; 彭方明; 熊闻霞; 陈克富 玉米科学 2007/01
45 玉米茎秆性状与抗折断力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张芳魁; 霍仕平; 张健; 张兴端; 晏庆九; 向振凡; 余志江; 彭方明; 熊闻霞; 陈克富 玉米科学 2006/06
46 玉米自交系286-4的利用与改良 张健; 霍仕平; 晏庆九; 张兴端; 向振凡; 余志江; 张芳魁; 何平; 彭方明; 熊闻霞 玉米科学 2006/06
47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玉米品种评价中的应用 张健; 张兴端; 晏庆九; 霍仕平; 余志江; 向振凡; 张芳魁; 彭方明; 熊闻霞; 陈克富 玉米科学 2006/05
48 NCⅡ设计在玉米数量性状遗传模型上的应用 霍仕平; 晏庆九; 张健; 张兴端; 余志江; 向振凡; 张芳魁 玉米科学 2006/04
49 海拔高度对武陵山区玉米品种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张兴端; 霍仕平; 李求文; 晏庆九; 张健; 余志江; 向振凡; 张芳魁; 彭方明 玉米科学 2006/03
50 南斯拉夫玉米种质BC8241Ht的改良效果评价 霍仕平; 晏庆九; 张兴端; 向振凡; 张健; 余志江; 张芳魁; 彭方明; 熊闻霞 玉米科学 2006/02
51 欧洲玉米种质BC8241Ht改良系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霍仕平; 张兴端; 向振凡; 晏庆九; 张健; 余志江; 张芳魁; 彭方明; 熊闻霞 玉米科学 2006/01
52 玉米重组群体株型性状和生物学特性的遗传潜势与杂种优势研究 张兴端; 霍仕平; 向振凡; 晏庆九; 张健; 余志江; 张芳魁; 彭方明 西南农业学报 2005/06
53 玉米种子萌发阶段的吸水率研究 霍仕平; 张兴端; 向振凡; 晏庆九; 张健; 余志江; 彭方明; 熊闻霞 玉米科学 2004/04
54 两种方法对几个玉米自交系遗传特性及育种潜势的比较分析 许明陆; 潘光堂; 霍仕平; 晏庆九; 张兴端; 张健 玉米科学 2004/03
55 欧洲玉米种质BC8241Ht的利用与改良 晏庆九; 霍仕平; 许明陆; 张兴端; 张健; 向振凡; 熊闻霞 玉米科学 2004/01
56 玉米重组群体果穗性状的遗传潜势与杂种优势研究 张兴端; 晏庆九; 霍仕平; 张健; 许明陆; 向振凡 玉米科学 2003/04
57 纯白高淀粉玉米品种万单14的选育与应用 霍仕平; 张健; 晏庆九; 许明陆; 张兴端 玉米科学 2003/04
58 重庆三峡农科所玉米育种50年 霍仕平; 晏庆九; 张兴端; 许明陆; 张健 玉米科学 2003/03
59 两种方法对玉米几个主要数量性状遗传效应的比较分析 许明陆; 潘光堂; 霍仕平; 晏庆九; 张兴端; 张健 西南农业学报 2003/01
60 两种方法对玉米几个形态性状遗传效应的比较分析 许明陆; 潘光堂; 霍仕平; 晏庆九; 张兴端; 张健 玉米科学 2002/S1
61 两种方法对玉米几个株型性状遗传效应的比较分析 许明陆; 潘光堂; 霍仕平; 晏庆九; 张兴端; 张健 杂粮作物 2002/03
62 中国西南山区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 霍仕平; 张健; 晏庆九; 张兴端; 许明陆; 宋光英; 李雪树 玉米科学 2002/02
63 三峡库区玉米地方品种产量性状的遗传潜势分析 晏庆九; 霍仕平; 张健; 许明陆; 张兴端 杂粮作物 2001/05
64 玉米主要株型数量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 霍仕平; 晏庆九; 许明陆; 张健 玉米科学 2001/01
65 我国西南区近20年玉米杂交种籽粒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遗传增益 霍仕平; 晏庆九; 张健; 许明陆 杂粮作物 2001/01
66 三峡库区72份玉米地方品种产量性状的评价 晏庆九; 张健; 许明陆; 霍仕平; 张兴端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2001/01
67 三峡库区玉米地方资源的Giemsa C-带多态性研究 王久光; 蔡一林; 孙海燕; 霍仕平; 刘杰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0/04
68 玉米果穗苞叶性状的遗传分析 霍仕平; 晏庆九; 许明陆; 张健 杂粮作物 2000/02
69 玉米自交系75-1的选育和应用 霍仕平; 晏庆九; 许明陆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97/05
70 玉米自交系286-4的选育和应用 霍仕平; 晏庆九; 许明陆; 代兴鉴; 霍仕安; 龚毅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97/04
71 纬度和海拔对西南地区中熟玉米品种灌浆期和粒重及株高的效应 霍仕平; 许明陆; 晏庆九 中国农业气象 1997/04
72 玉米数量性状基因位点研究进展 霍仕平; 晏庆九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97/03
73 玉米新品种──万单11号 霍仕平; 晏庆九 农业科技通讯 1997/03
74 我国西南区玉米杂交育种态势分析 霍仕平; 晏庆九; 许明陆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96/05
75 温度和日长对玉米植株性状的效应 霍仕平; 晏庆九; 黄文章; 许明陆; 刘顺权; 高阳华 中国农业气象 1996/05
76 优良玉米杂交种的上位性与自交系培育的世代选择 霍仕平; 晏庆九; 许明陆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96/04
77 伊利诺斯高蛋白×低蛋白玉米杂交组合籽粒含油量的分子标记 霍仕平; 晏庆九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96/03
78 玉米果穗苞叶特性的配合力研究 霍仕平; 许明陆; 晏庆九; 代兴见; 霍仕安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96/02
79 玉米籽粒产量的轮回选择: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分配变化 霍仕平; 晏庆九; 许明陆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95/05
80 降低玉米杂交种籽粒水分的自交系间接选择 霍仕平; 晏庆九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95/04
81 玉米抗旱鉴定的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研究进展 霍仕平; 晏庆九; 宋光英; 许明陆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5/03
82 雄亲对优质蛋白玉米品质和胚乳饰变的效应 霍仕平; 晏庆九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95/03
83 玉米万单11号与其改良单交种的比较 霍仕平; 晏庆九; 许明陆; 霍仕安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95/03
84 纬度和海拔对西南春玉米区中熟玉米品种生育期的效应 霍仕平; 晏庆九; 黄文章 作物学报 1995/03
85 玉米抗旱性的遗传和抗旱品种的性状选择 霍仕平; 晏庆九; 宋光英; 许明陆 玉米科学 1995/02
86 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南21-3的选育和应用 李蜀西; 霍仕平; 郭继仪; 郑廷标; 张道询 资源开发与市场 1995/02
87 控制两个玉米近等基因系开花期和株高数量性状位点的鉴定 霍仕平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95/01
88 玉米抗旱的生理基础 霍仕平; 晏庆九; 许明陆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95/01
89 饲用玉米细胞壁消化率的遗传改良Ⅰ.自交系和有关杂交种的表现 霍仕平; 晏庆九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94/05
90 玉米抗旱性相关研究概述 霍仕平; 晏庆九; 宋光英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94/05
91 玉米籽粒含油量的研究及其育种进展(综述) 霍仕平; 晏庆九 玉米科学 1994/03
92 玉米灌浆期籽粒脱水速率的研究进展(综述) 霍仕平 玉米科学 1993/04
93 玉米生理成熟后籽粒快速脱水的意义及其研究进展(综述) 霍仕平; 晏庆九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3/04
94 玉米雄穗的遗传和相关性研究 霍仕平 作物学报 1993/06
95 CIMMYT优质蛋白玉米种质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 Ⅰ.低热带 S.K.Vasa; 霍仕平; 晏庆九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93/06
96 玉米生理成熟后籽粒快速脱水的意义及其研究进展 霍仕平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93/05
97 优良玉米自交系杂交种中数量性状位点的同工酶鉴定 B.S.B.Abler; 霍仕平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93/04
98 爆裂玉米与马齿玉米杂交的膨胀体积和产量遗传 S. M. Dofing; 霍仕平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93/03
99 Mo17回交选择后代的配合研究 霍仕平; 黄文章; 代兴见; 高良忠 种子科技 1992/06
100 玉米自交系M017回交改良效果的研究 霍仕平; 黄文章; 代兴见; 高良忠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2/03
101 玉米南七单交高产密度与施肥水平的模型研究 霍仕平; 胡长青; 黄文章 耕作与栽培 1991/04
102 南单七号玉米综合农艺技术模型的研究(简报) 霍仕平; 胡长青; 黄文章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1/03
103 种子在笑气下安全休眠 霍仕平 种子世界 1990/11
104 乙烯利对玉米植株形态的改变 O. S. Norberg; 霍仕平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90/05
105 显示高产的遗传途径标记 霍仕平 农业科技通讯 1990/03
106 介绍几个新发放玉米的自交系 霍仕平 种子世界 1990/02
107 地下滴灌番茄创最高产记录 霍仕平 农业科技通讯 1990/01
108 大豆茎黑点病单基因控制抗性的鉴定 T.C.kilen; E.E.Hartwig; 霍仕平 中国油料 1989/02
109 玉米高光合速率育种成功 霍仕平 种子世界 1989/05
110 播种量和行距对再生稻产量和产量组分的效应 Jones Snyder; 霍仕平 耕作与栽培 1988/06
111 玉米亲本两种配合力效应的分折 霍仕平; 张道询 作物杂志 1988/02
112 玉米主要株型数量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 霍仕平; 晏庆九; 许明陆; 张健 重庆市遗传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暨纪念孟德尔规律再发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 中国会议 2000
先后获得“万州区首届十大杰出青年”、“万州区科技突出贡献奖”、“重庆市人民政府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重庆市青年科技创新杰出奖”、“重庆市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带头人”、 “第二届重庆市青年科技奖”、“重庆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重庆市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1. 2016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 2005年获重庆市政协优秀个人提案奖。
3. 2002年获重庆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
4. 2000年获中共万州区委、区政府“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
5. 1999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6. 1998年获中共万州区委、区政府拔尖人才荣誉称号。
7. 获重庆市人民政府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8. 获重庆市青年科技创新杰出奖。
9. 获重庆市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带头人荣誉称号。
10.获第二届重庆市青年科技奖。
11.获重庆市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12.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13.重庆市玉米育种攻关首席专家。
14.获万州区科技突出贡献奖。
所获奖励:
获得重庆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
1、“玉米新品种万单11号的选育和应用推广”, 2001年度重庆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年度万州区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
3、“玉米自交系75—1的选育及其改良利用研究”1999年获万州区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2000年获重庆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
4、“高配合力玉米自交南21—3的选育与应用研究”1997年分别获万州区、重庆市区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三)各一项。
5、“玉米新品种南七单交的选育与应用”1991年获万州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993年获四川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五)。
6、“玉米不同生态区杂交种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1992年获四川省农牧厅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
7、“万单11、13号”获农业部“九五”农作物新品种后补助二等奖。
8、“南七单交”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9、“欧洲玉米资源BC8241Ht选系及其衍生系的创制改良与应用”获2013年度重庆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2年度万州区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
10、“高配合力高产抗病玉米自交系286-4选育”获 2005年度重庆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4年度万州区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
11、“纯白高淀粉玉米新品种万单14选育与应用”,2008年度重庆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8年度万州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完成人:霍仕平、张兴端、晏庆九、张健、向振凡、余志江、赵月奎、许明陆、鲜红
起止时间:1973-2011年
授奖单位及等级:2013年度重庆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2年度万州区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
完成单位: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
主研人员: 霍仕平 晏庆九 张兴端 许明陆 张健 杨华 向振凡
起止时间:1984—2004年
授奖单位及等级:2005年度重庆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4年度万州区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
本成果运用玉米遗传育种及杂种优势利用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技能,采用多个地理远缘玉米种质,通过遗传重组,聚合欧洲寒带玉米种质、南北美洲玉米种质以及国内温带地方种质的优良基因资源,采用随机交、混粉交、姊妹交、单株交相结合的方式,选育出了高配合力、高产、抗病(以下简称“三高”)的优良玉米自交系286—4,然后采用遗传交配设计对该自交系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测定,为该系的利用提供了较好的理论依据。
本研究用于选系的基础群体聚合了欧洲耐寒种质、南美洲热带种质、北美洲玉米带地方种质和中国温带地方适应性种质的优良基因资源,遗传基础广泛。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人工创制广基群体,并以随机交配、行内混粉交、姊妹交、单株交相结合培育自交系的方法,取代通常直接从品种或杂交种中以连续单株自交方式选育一环系或二环系的一贯制方法,从而有效地延缓了自交衰退速率,保持了选系旺盛的生活力和生产力。采用遗传资源宽广的育种基础群体,应用创新的研究方法创制出优良自交系286—4,该系具有一般配合力好、繁殖制种产量高、抗病力强的“三高”特点,是一份优秀的杂交亲本或育种材料。在筛选、研究自交系286—4的过程中,以测用结合的方式,用该系作亲本组配创制成功了5个优良玉米杂交种在市(省)及国家区域试验中比对照增产显著,名列参试种前茅。
自交系286—4育成后,市内外已用该系作亲本组配成功了5个玉米新品种即万单11号、万单13号、达玉2号、绵单7号、渝单16号,并通过省(市)级审定,在重庆、四川、陕南、鄂西等省市推广应用达1257.5万亩,新增产值72877.15万元,已产生经济社会效益50035.13万元。
主研人员:霍仕平 张兴端 晏庆九 许明陆 张健 鲜红 余志江 向振凡 谭家刚
起止时间:1993—2007年
授奖单位及等级:2008年度重庆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8年度万州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本成果通过遗传重组,聚合了欧洲寒带种质、我国温带地方种质、美国玉米带地方种质和CIMMYT热带综合种种质的优良基因资源,培育出了高产、高配合力和抗病力强的纯白玉米自交系白286。然后用纯白玉米自交系白286与西南地方种质衍生系75-1组配育成了纯白高淀粉玉米新品种万单14,其籽粒粗淀粉含量高达78.72%,超过国家颁布的一级高淀粉玉米品种标准3.72个百分点。该品种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已通过重庆市和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玉米新品种万单14选育成功后,在重庆、四川及相邻生态区迅速推广应用,至2007年已累计推广443.3万亩,累计新增产值达3.53亿元,创社会经济效益2.39亿元。
玉米新品种万单11号的选育和应用推广
完成单位: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 万州区种子公司 开县种子公司 奉节县种子公司 巫溪县种子公司
主研人员:霍仕平 许明陆 晏庆九 黄文章 李雪树 张健
起止时间:1982-2000年
授奖单位及奖励等级:2001年度重庆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年度万州区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
本项目针对我国西南特别是渝东山区阴雨多、湿度大、日照少、夏秋高温伏旱、秋后低湿阴雨冷凉的气候特点,运用玉米遗传育种及杂种优势利用的原理及其操作技能,采用地理远缘杂交方式培育出新的优良自交系,并通过外来种质与本地适应性种质相结合的方法,培育出了适应西南特别是渝东山区种植的玉米新品种万单11号。坚持试验、示范、推广同步进行,在西南山区累计推广万单11号210.04万亩,获经济社会效益6320.12万元。
该项目的研究与应用推广主要采用了以下关键技术:(1)选用地理远缘种质作为选系的基础材料,通过温带种质×热带种质×寒带种质的重组方式,进行基因的分离与重组,选育新的自交系。(2)在杂交组合的组配方式上,将外来种质作为丰产性供体,将本地种质作为适应性供体,实现丰产性与适应性的异质性结合。(3)增加群体密度,加大选择压力。
通过温带种质×热带种质×寒带种质的重组方式选育的优良玉米自交系286-4抗病、抗倒、耐热抗旱、配合力好、单株生产力高,已组配成多个玉米杂交种。用该系作母本组配选育的玉米杂交种万单11号1994-1995年同时参加四川省和国家西南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446.9和438.5公斤,比对照七三单交分别增产11.8%和11.2%;专家测产验收平均亩产428.1公斤,比同田雅玉2号增产17.73%。万单11号品质优良,籽粒含蛋白质11.02%;赖氨酸0.34%,接近高赖氨酸玉米水平(>0.4%);淀粉77.2%,超过高淀粉玉米水平(>75%);粗脂肪4.76%。繁殖制种产量高,一般250公斤/亩以上。
万单11号的选育成功和大面积推广应用,使玉米单产和总产提高,大大缓解了库区粮食的供求矛盾,促进了畜牧业和加工业的发展,增加了肉、蛋、奶产品和产量,改善了城乡人民的物质生活。
万单11号作为一个耐阴湿、抗旱、耐寒冷的优良玉米杂交种,不仅可以提高玉米产量,也可以作为一份种质,为拓宽我国西南山区的玉米种质资源和玉米育种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贵的种质基础。
完成单位: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重庆市万州区种子公司、 陕西省岚皋县种子公司、重庆市巫溪县种子公司
主研人员:李蜀西 霍仕平 黄文章 李雪树 郭辉月 晏庆九 龚毅 许明陆 周春栋
起止时间:1975—1998年
授奖单位及奖励等级:1999年度重庆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度万州移民开发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优良玉米自交系75-1的选育及其改良利用研究”是我所针对我国西南山区阴雨、多湿、寡照、冷凉的气候生态特点,选用遗传组成主要为我国西南地方种质的玉米杂交种为基础材料,采用连续多代单株自交,进行基因的分离与重组,积累有效基因频率,加大选择压力,育成了自交系75-1,再引入美国优良种质育成了改良系BCFM13。并用75-1和BCFM13作亲本,与欧美种质或我国北方种质自交系组配,育成了南七单交、万单11、13、14、南七三交、中七三交、七黄单交7个玉米杂交种,其中6个已通过省级审定,累计推广面积达1894.68万亩,获社会经济效益5亿多元。
该项目的完成,首先是解决了西南山区耐阴湿、抗寒冷的玉米自交系种质问题;其次是较好地解决了西南山区玉米杂交种适应性与丰产性的矛盾;第三是弄清了75-1、BCFM13及其相关地方种质的杂种优势类群,为两系的直接利用和相关地方种质的再利用提供了捷径。
本项目育成的两个自交系主要经济性状指标和配合力表现都赶上并且优于国内当家骨干系和国外引进的骨干系,组配育成的杂交种数目与国内骨干系相当,杂交后代的产量比国内同一时代主推品种增产2—18.93%,在区试中名列第一和第二位。
完成单位:万县市农科所、万县市种子公司、万县市农技站
主研人员:郭继仪 李蜀西 霍仕平 李雪树 龚毅 黄文章 晏庆九 孙学映
胡长青 王正学 袁德胜
起止时间:1973—1996年
授奖单位及等级:1997年度重庆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度万县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
该项目针对我国玉米种质资源贫乏的实际,引进南斯拉夫杂交种BC8241HT通过基因的分离与重组,培育出了配合力与国内优良骨干系MO17、330、77、黄早四相当,而自身产量更高、主要经济性状表现更好的玉米自交系南21—3。用南21—3作亲本与自交系75—1、75—2、330、黄早四、81565组配,育成了南七单交、南三单交、南黄单交和绵单1号等5个玉米杂交种,这些杂交种在西南山区已累计推广近1亿亩,增产玉米40多亿公斤,获社会经济效益30多亿元。
用南21—3作基础材料,导入墨西哥热带种质,育成了改良系286—4、285—5,用286—4已育成了万单11、万单13、达玉2号和绵单7号等4个杂交种通过审定,用286—5育成纯白高淀粉玉米杂交种万单14通过重庆市审定,目前正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政协委员霍仕平:让科技更好地服务“三农”
“霍仕平身上有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坚韧,他长年奋战在一线,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我记得有一次,他为了保护自己的科研材料,顶着蚊虫叮咬在试验地里守候了几个夜晚。”提起霍仕平,与其共事几十年的同事对他如此评价。
霍仕平是三峡农科院副院长、研究员,是市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带头人、市玉米育种首席专家。他先后在《作物学报》、《玉米科学》、《中国农业气象》等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多篇学术论文被国外学术刊物收录,对玉米遗传育种学科的发展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作为一名区政协委员,霍仕平十分关注“三农”问题,他积极参政议政,写的提案很多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服务三农”有关。他呼吁政府根据农业特点,切实完善农业科研的机制和体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对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提出很多有价值的见解。他认为,科研人员需利用自有知识产权,将科技成果转化成为“三农”服务的现实生产力,这是衡量农业科研工作的最重要标准之一,也是农业科研单位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为了加速推广团队培育出的新品种,让农民用上高纯度的杂交种子,他白天要查看上百亩制种田,行程10公里以上,夜晚还要挨家挨户去说服制种农户及时去雄;种子收获季节,为了防止种子外流和自由串换,他夜间蹲守在路旁,睡在草堆里……回忆起过往种种,霍仕平说:“只要看到我们的科技成果能够切切实实地帮助到农民朋友,我心里就很满足,而且觉得浑身充满了劲儿。”
自1982年参加工作至今,霍仕平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科技部、农业部、重庆市下达的重大重点科技项目20余项。主持和参与选育出20余个优良玉米自交系通过审定或市级鉴定,2个玉米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31个玉米新品种通过省级审定。这些品种累计推广1.5亿多亩,产生经济社会效益30多亿元,真正成为了农民群众的致富生产力。 <
来源:三峡都市报 时间:[2015-01-27]
吃洋芋红苕长大 霍仕平:根植田野写人生
瘦瘦的身材,和蔼可亲的面孔,脸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初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霍仕平,留给记者的印象是一个典型的学者,从他的谈吐中,让人深深地感到他超凡的才华和对事业执着的追求。
吃洋芋红苕长大———苦难磨练了他吃苦的意志
1962年,霍仕平出生在云阳县白龙乡双花村7社一个农民家庭,高大的山脉,偏僻的地域,加上贫瘠的土壤,使双花村一带历年来都以洋芋、红苕和玉米三大坨为主食,这一带的村民生活非常困难,霍仕平家也不例外,全家人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
由于家境贫寒,加之其二伯(父亲的二哥)家中没有小孩,于是,霍仕平在9岁时被抱养到二伯家。然而,二伯家里经济也不宽裕,幼小的霍仕平吃了不少苦头。读小学时,由于霍仕平每年只有一双母亲给他做的布鞋穿,为此,他常常舍不得穿。尽管到了寒冬腊月,霍仕平仍然打着光脚板上学。
霍仕平(右一)考察吉林玉米科研生产情况
霍仕平到养鹿中学读初中时,便在学校住读,因家里贫寒,每当洋芋出土时,便每周在家里背洋芋到学校去作为自己的伙食;到红苕出土时,他同样每周背红苕到校作伙食。就这样,霍仕平读了五年的初、高中,在校吃了五年的红苕洋芋。
读高一时,霍仕平为了缝一件新衣服,他瞒着家长,每天到养鹿区公所建筑工地去挑沙。尽管一百斤沙才0.2元,且从河坝挑沙到建筑工地有2000多米远的路程,但他没有被这一困难吓倒,尽管每天累得腰酸背痛,仅能挣1块多钱,但他一点也没有怨言,因为他深知,贫穷的家庭处境,怨天尤人是没有作用的,只有靠自己才能改变命运。
一个多月后,学校发现霍仕平还没有去上学,于是,学校老师便找到了他的家里。此时,家里才发觉霍仕平在“逃课”,在伯父伯母的一再追问下,霍仕平不得不说出了实情。
由于霍仕平“逃课”时间较长,按校方规定,霍仕平要被开除学籍,但他的班主任老师李东来坚决不干,他认为霍仕平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学习苗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便千方百计把霍仕平留了下来。
两年后,也即是1978年,霍仕平不负众望,以云阳县高考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了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
摔下岩差点送命———为的是培育出一个新品种
进入大学校园后,霍仕平把全部精力都花在了学习上,别人空余时间去玩耍时,他却专心致志地在图书室、阅览室等地查阅资料,博览群书,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四年大学生涯中,他仅回家两次,其余时间就在学校打工挣学费。1981年暑假,他在学校跟着一位教授搞农业科研,也就是在那时,他对科研产生了浓厚兴趣,热爱上了科研事业。
1982年,大学毕业,他被分配到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开始走上了自己向往的科研之路。
到单位工作后,霍仕平仍然保持着喜欢看书学习的习惯,只要一有空闲,他就会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以致在单位上,许多人都知道他是一个非常爱学习的人。同时,他善于积累知识,平是遇到与自己业务有关的知识或者当时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他就会用一张卡片将它记录下来,然后加以整理成文摘。记者在他的书柜里看到,这样的文摘已有了厚厚的10本,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学习恒心和毅力。
1986年,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一批老专家开始退休,当时担任“玉米课题组”组长的老专家张道询看中了年轻好学的霍仕平,经张道询推荐,所里就把“玉米课题组”组长的“接力棒”传到了霍仕平的手上,负责课题组的育种研究、管理及项目的主持等工作。此时,年仅24岁的霍仕平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因为,当时“玉米课题组”排名在原四川省的前三名,要想保住名次,对于霍仕平这样一个没有多少经验的年轻人来说,可谓压力与困难一同存在。为此,霍仕平暗下决心:不管前面的路如何的艰难,一定要把“玉米课题组”的事业发扬光大,决不能给老专家丢脸!
育种是一项艰辛而漫长的过程,一般培育出一个新品种至少得花五年以上的时间。同时,育种又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它涉及到材料的创新、品种的创新、方法的创新等多个领域。由于育种属于大地作物,要想培育出一个新品种,仅靠坐在办公室、实验室是无论如何都不行的,必须深入到田间地头,仔细观察植物生长期的变化,作好记录。
霍仕平全身心地扑在试验上。由于科研经费有限,为了减少经费支出,他经常自己挖地种苗。每当玉米缺少营养时,他亲自挑大粪去浇灌。特别是每年到了六、七月份,正是酷暑的时候,而此时却是玉米抽雄授粉的大好时机,为了做好玉米的自交、杂交,霍仕平顾不上休息,即使是中午温度达40摄氏度,他都在试验地里顶着烈日给玉米授粉,多次因为中暑而晕倒在试验地里。
1987年7月上旬的一天,骄阳似火。中午时分,“玉米课题组”的几位同志都在阴凉地里乘凉,可是霍仕平却顾不上休息,独自一人跑到了实验地里去授粉,火辣辣的太阳烤得他汗水直往外冒,不一会儿,他全身就像在水里浸泡过一样,湿漉漉的。突然,他感到眼前一阵昏眩,随即摔倒在地不省人事。大家急忙把他送到医院抢救,苏醒过来后,他第一句话就问:“我的玉米授粉完成没有?”
霍仕平就是这样,把单调而枯燥的育种工作当成了“第一生命”,为了能培育出一个新品种,忘我工作着。1990年,在他们的试验基地梁平县大山上,由于试验基地周围没有围墙,每当玉米成熟后,就有村民去偷。为了让自己的科研材料不被偷走,霍仕平只有采取土办法:课题组的人员轮流昼夜守候在试验地里。每当夜幕降临,霍仕平等人头戴一顶草帽,坐在包谷林中一个小小的木凳上。夏天,包谷林里蚊虫多,即使这样,他们仍坚持着。
霍仕平(左一)全身心扑在试验上
一天晚上,霍仕平在包谷林里守候,天快亮时,突然,林子里传来了“唰唰唰”掰包谷的响声。霍仕平循着声音轻手轻脚地走去,只见离响声10多米远处,有一个黑影。也许是小偷的嗅觉非常灵敏,霍仕平的到来被他发现了,扔掉掰下来的包谷就跑。霍仕平见状,穷追不舍。大约追了3分钟,霍仕平突然被前面的木桩绊倒,摔到1米多高的岩下,手脚被划伤,鲜血直流。两分钟后,等他站立起来用手电筒一看,好险啊,身边就是一个高10多米的悬崖峭壁,一旦掉下去,根本不可能生还!
顺着抓小偷的路慢慢走回去,天已经亮了,在试验地里,霍仕平发现,玉米棒已经被小偷掰了半背篓放在地里,幸运的是小偷没有将玉米棒背走。
经过霍仕平及课题组全体人员的努力,1992年,由霍仕平亲自育种的杂交玉米新品种“万单11号”问世,因其优质、高产和适应性强,在原四川省及西南广大地区得到了大力推广播种。此后不久,“万单12号、13号、14号”等新品种相继问世。同时,由他与同事们一起研制的玉米新品种“南七单交”、“高配合力自交系南21—3”也诞生,并选育出了“优良玉米自交系75—1”等品种,在农业科研中引起了极大反响。“万单11、13号”获农业部“九五”农作物新品种后补助二等奖;“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南21—3的育种和应用研究”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科技一等奖;“南七单交”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爱玉米胜过爱儿子———他这样执着地追求事业
霍仕平作为一名农业科研人员,他把科研事业融进了生命中,把爱撒在了事业上,对家庭的关爱微乎其微,可谓“爱玉米胜过爱儿子”。
1987年,刚刚新婚不久,霍仕平的妻子路过万州主城区鸽子沟时,不小心摔在了地上,当场造成手臂骨折,被过往行人送进了医院治疗。在医院,妻子好不容易电话找到了正在梁平试验基地的霍仕平时,他却因为工作繁忙而走不开。听此,妻子簌簌泪下。
1990年3月6日,小孩出生3天,由于试验基地正处于播种时节,霍仕平顾不上照料妻子,就直奔梁平试验基地;当年8月,年仅5个月的小孩发高烧到41度,人已处于半昏迷状态,恰在此时,梁平的试验基地又处于收获时节,霍仕平放心不下自己精心培育的试验种子,怕出现记录数据错误,于是,他含着眼泪对妻子说:“我要到基地上去一趟,你照顾一下儿子吧!”妻子说:“儿子高烧成这个样子,你就能放心走吗?”在儿子病危与事业面前,霍仕平选择了后者,他深情地吻了吻儿子,流着眼泪“狠心”地走了……
1998年2月,霍仕平与万州种子站负责人一起到重庆出差,在回家的路上,妻子给他打来电话,“儿子得了重病,好几天都没有吃东西了,你马上赶回来我们把他带到医院去住院。”然而,在路经梁平的试验基地时,霍仕平却先去看基地里的种苗。随行的同事见此,半开玩笑地对霍仕平说:“你真是个工作狂,爱玉米胜过爱你的儿子!”
是的,霍仕平就是这样,他把毕生的心血和精力都奉献给了科研事业,1986年和1987年,在科研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他将自己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1万元钱拿来垫付科研经费,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科研课题的经费需求。
参加工作20多年来,霍仕平经常风里来,雨里去,长年累月地扎根在科研第一线,带领课题组人员在艰苦的条件下建立起了“国家玉米原种扩繁基地”;出色地完成了国家科技部、农业部“九五”农作物新品种后补项目“玉米新品种万单11号选育研究”和“万单13号选育”;主持参加了四川省“七五”、“八五”和重庆市“九五”、“十五”攻关项目———“玉米杂交组合选育”、“高产、优质、多抗杂交玉米新品种选育”……主持选育并审定了“南七单交”、“五黄单交”、“万单11、12、13、14”等13个优良玉米新品种。这些品种累计在西南地区推广近1亿亩,创造经济效益15亿多元,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的品种改良,增产增收。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由于霍仕平在农业科研上的特殊贡献,如今,他已成为重庆市及万州区“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带头人”、“重庆市玉米育种攻关首席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等,并兼任重庆市政协委员、万州区政协常委、重庆市遗传学会理事、重庆市评审委玉米专委会副主任、万州区人民政府科技顾问团顾问等重要职务。
目前,霍仕平正在主持国家科技部、农业部下达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三峡库区纯白高淀粉玉米试验示范”;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玉米抗旱性鉴定方法与抗旱种植材料筛选研究”等科技攻关项目,充分发挥他在科研上的专长。
霍仕平像一头孺子牛一样,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耕耘,书写人生的华章!
文章来源:《三峡都市报》 2005年05月16日
霍仕平:痴迷三峡玉米的育种人
霍仕平是重庆三峡农科院副院长,他的另一个身份是玉米育种专家。但在同事们的眼里,他是一个"痴迷"的人,一个为了三峡玉米不顾一切的人。
进入"甘于寂寞"的集体
霍仕平上世纪60年代出生于云阳白龙乡,童年由于家境贫寒,吃了不少苦头。16岁时,考入了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成为了云阳养鹿区解放以来第一个本科生。
四年大学生涯中,他仅回过家两次,其余时间就在学校打工挣学费。1981年暑假,他在学校跟着一位教授搞农业科研,也就是在那时,他对科研产生了浓厚兴趣。
他没想到,毕业后,他进入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走上了自己向往的科研之路。在这里,霍仕平感到幸运的是,他进入了一个人才辈出的科研所。
重庆三峡农科院党委书记、院长袁天泽说,农科院从1951年开始玉米育种研究,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玉米育种人才。郑廷标老先生是该院第一代玉米育种栽培专家、教授级高级农艺师,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国内玉米育种和栽培领域知名专家。第二代玉米育种专家李蜀西、郭继仪两位高级农艺师,也是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四川省、重庆市知名玉米育种专家。而霍仕平研究员,则是第三代玉米育种创新团队中的杰出代表。
"农科院是一个'甘于寂寞'的集体,"袁天泽感叹,正是这种专注的学术精神,才有了一代又一代的"三峡玉米育种人",才铸就了一部"三峡玉米史",才有了霍仕平这样的市区级学术技术带头人。
默默耕耘的老黄牛
进入农科院后,霍仕平成为了一头默默耕耘的老黄牛,常年奔走在田间地头。为了培育一个农艺性状优良的育种材料、选育一个高产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种,他常常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南繁北育,风餐露宿,孜孜以求,不懈攀登,并且甘于寂寞。
霍仕平从1982年投身玉米优良品种选育工作以来,一直工作在玉米品种选育第一线,每当玉米抽雄授粉的季节,他总是在田间劳作,所带之物就是一顶草帽、一双胶鞋、一个挎包、一个水壶、一套工作服。他的同事说:"他像爱他的孩子一样爱玉米,爱玉米有时胜过爱妻子。"站在地里,他一株一株地认真观察、细心比较、详细记录,常常一站就是一整天。就这样,一站就是二十多年。
而这些细节至今让人难忘:1987年,霍仕平新婚妻子手臂摔成粉碎性骨折,他不能在家照料,以致让妻落下小小残疾;1990年4月3日,霍仕平儿子出生才3天,妻也因生产住院,可玉米试验播种在即,霍仕平把他们抛下,一走就是半月。不久,儿子发高烧,处于半昏迷,霍仕平含泪向妻子捎回话说:"我要在基地播种,只有麻烦你了……"1998年6月,霍仕平与同事出差回赶,突接妻子来电:"儿子重病,好多天未进食,马上回来到医院。"然而,在途经梁平试验基地时,他却先去查看玉米苗。
勤奋耕耘硕果累累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年来,由他主持和参与培育的玉米自交系南21-3获得重庆直辖后首个农业领域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自交系75-1、286-4、杂交种万单14均获得重庆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选育通过国家、市(省)审定的玉米新品种近30个。这些品种在三峡库区、武陵山区、秦巴山区广泛应用。主笔和指导撰写近60篇学术论文,23篇译文在《作物学报》、《西南农业大学学报》和《玉米科学》等10多种国家(省)级刊物和学报上发表。如今,他已成为国内知名玉米育种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市"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带头人"、"重庆市玉米育种攻关首席专家", 荣获"重庆市先进工作者"、"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并当选为市第二届政协委员、第三届人大代表,同时兼任重庆市遗传学会常务理事、《杂粮作物》杂志编委、市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专委会委员。
目前,担任副院长的霍仕平还正在主持国家农业部下达的玉米育种基地建设以及重庆市重大科技专项研究等多个项目。在他的背后,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目前,无论是技术力量、育种材料、研究规模,还是研究成果和水平,三峡农科院抒写的"玉米传奇"在重庆乃至西南都令人称道。
文章来源:《三峡都市报》 2011-01-04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